贯穿全程的闽南方言,台湾乡野的风土人情,乐趣超然的家庭伦理,源源不绝的俚俗笑料,燃情怀旧的悦耳老歌。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显示出纯正台式喜剧的特色风味。
作为《大尾鲈鳗》的续集,依旧是猪哥亮领衔原本人马来演出,不矫情、不晦涩、不煽情,情节处处有笑点、台词句句抖包袱、人物个个带喜感,整个故事能叫人笑弯了腰。
影片没有故作高深的阳春白雪,透尽百态人情的下里巴人。
当《大尾鲈鳗》里的诙谐黑道帮变成搞笑一家人,大尾和娜姐彻底生活在一起,小贺和小芹由情侣升格为“夫妇”,故事想当然的开始了全新的爆笑升级。
大尾本归隐乡野间、寄情家庭事。
然而江湖不是你想退,想退就能退。
家人与亲戚先后成为仇家报复的目标,他被逼无奈重出江湖,一连串令人捧腹的搞笑奇事纷至沓来。
片子采取耍痞耍贱的拍摄路数,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每一分钟都爆出笑料。
人物之间的对白里笑梗连绵。
荤腥不忌的段子、犀利调侃的腔调、滑稽非常的肢体动作、逗比无限的表情包,莫不引人开怀大笑。
而所有笑点在处理上只是点到为止,丝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虽然不是多线索叙事,却有着碎散而自由的结构。
无论是主线还是副线,都紧紧围绕着一个“寻”字来进行段落的铺陈。
几组人物带着不同的目的来找寻想要的东西,出现在大尾的生活中。
小奇大在寻仇雪耻,越狱而出试图夺回地盘。
小辣在寻回亲情温暖,莅临娜姐家中化解两姐妹的往昔恩怨;天天哥在寻觅失踪爱人,跨海而来追回心中的她;小芹与小贺在寻求婚姻渴望,两人因误会产生情感拉锯战。
这几条小线穿插出现在大尾遍访故旧、寻救家人方法的故事主轴中,不但营造出某种悬念,也构成情节进展的依据,还较好地烘托出故事浓浓的人情味,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
台湾老中青三代演员有着很好的化学反应,群起演技大爆发,用粗呛言语交流构成人物的亲切可爱。
郭采洁与杨祐宁误解彼此,爱侣你追我逐的情感拉扯,带有一种欲拒还迎的浪漫。
苗可丽与连静雯互怼互爱,心怀嫌隙的姐妹花亲情和解,更是饱和异常的感情厚度。
作为片中的核心灵魂,猪哥亮的搞笑功力自不待言。
留着标志马盖头的他说着独特的猪氏语言,在表演上体现出大尾鲈鳗性格上坏、痞、贱、狂、耍等诸多特点,撩妹时大占便宜的得意把戏,被猪肉西捉弄大练神功的苦不堪言,遭遇“琳祖玛女孩”三个老女人潜规则时的狼狈不堪。
细细品味这个粗浅卑微角色,你会发觉他不羁小节的言行中,透出台湾本土草根精神的诙谐与乐观。
结尾时,大尾送小芹出嫁的一幕感人肺腑。
老爸声音哽咽、眼含泪花、语调深沉,如山的父爱中透出疏于关心女儿的自责。
这段戏怎么看都像是猪哥亮在真情流露,而非刻意的表演,触景生情的他或许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女儿谢金燕的深深愧疚之情。
本片拥有高度的催笑指数,实为华语电影所罕见。
即便猪哥亮已然长逝,我们仍可感受他所带来的搞笑狂欢。
你在大笑之后、放松之余,细细品味片中那群卑微角色,会发觉他们不羁小节的言行中,透出草根精神的诙谐与乐观,对于我们的人生真有所透视和观照。
曾经“好赌及色”的猪哥亮,猛然间换发演艺事业第二春,上台鞠躬,可惜夕阳红的时间太短,竟然在2017年5月因为癌症去世。
而猪哥亮主演的《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则是一部自况电影,充满着喜剧趣味的台湾电影,即使帅哥美女杨祐宁郭采洁也不能抢走他的风采。
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之后成了艺术家,猪哥亮则在破产后重出江湖,毅然决然选择在大银幕上做自己,并不会刻意逃避当年的歌厅秀、综艺咖的世俗。
做不做大哥其实无所谓,活到老还能放飞自我才是“真”汉子、“真”流氓。
所谓大尾鲈鳗,就是关汉卿笔下活生生的当代铜豌豆啊。
邱瓈宽导演、朱延平监制、猪哥亮主演的《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不止是猪哥亮的人生反射,还有朱延平和邱瓈宽,三位都在二三十年前便是横跨港台地区的著名艺人、导演和推手。
台湾电影基本上分为三类,一类是台湾电影新浪潮及新新浪潮的作者电影,杨德昌故去、李安远走好莱坞、侯孝贤和蔡明亮等人依然在坚持,在国际上获奖、知识分子喜欢或热评,然而本地观众寥寥无几;第二类便是小清新、小确幸为主的电影,也是文艺青年们最为熟悉的格调,在海峡两岸三地有相当票房和口碑;第三类便是植根于台湾乡土的喜剧电影,屎尿屁、黄色暴力都是应有之义,在本地票房极高,在特定人群中口碑也不错,但是在知识分子群体遭到强烈的抨击。
猪哥亮没有身段,从头到尾都可以匍匐在地上,贴着台湾地区乡土文化的地气,欲望是迸发的,生活是任意的,搞笑是发自本性的,语言都来自于大众平常生活中的口语,完全不是知识分子范儿,杨祐宁和郭采洁也是纯粹的江湖儿女趣味,更不用说那些大叔大婶们绝对放得开,生冷不忌生活就是那么放肆,从来不会出现“以文害意”的表达,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入戏,可以说别具风情,也做到了一刀未剪引进,当然必须提醒的是未成年人还是不适宜观看《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黑帮大佬”隐藏的背后,最终他们都回到家庭,卸下过去的“身份”,重新面对的是各种鸡毛蒜皮,满世界转悠的晃晃荡荡的老年人生,能够做一颗铜豌豆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大约也就猪哥亮这种演员与角色合一的综艺大咖才能做到。
“综艺天王”猪哥亮是扛大旗的选手,成为贺岁帝和破亿票房天王,从2011年起,六部贺岁片全都是票房冠军,这个记录不知道谁人来破?
在这几年,周星驰、成龙和内地电影,都不是猪哥亮的对手。
因此朱延平评价为“台湾国宝,一生传奇”,《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其实一个大哥的回归,没有一个大哥不坎坷,没有一个大哥不寂寞。
曾志伟跨海来助阵,朱延平自嘲不获奖,邱瓈宽再作冯妇,可以说是港台电影人的小小的牺牲和献身。
以不俗的创造力,打造出经典的人物角色,加之电影中的很多梗幽默又不落俗套,观众也乐在其中。
影片从头至尾没有生硬的说教,更没有多余的赘述,其高明之处在于,流畅自然讲述故事情节的同时,也通过主演们大胆浮夸的笑点和贴近现实的.故事情节,最大程度地治愈观众的爱情观、人生观,潜移默化中,达到让大家继续相信爱情,勇敢追爱的目的。
不敢说猪哥亮是台湾乡土喜剧的余晖,但至少对于内地观众来说,猪哥亮近年的再度崛起,是认识台湾喜剧的一大法宝。
可惜的是,就在一个月前,猪哥亮老师也忽然病逝,呜呼哀哉的不止是电影界,而是华语喜剧文化的重大损失,毕竟在周星驰、赵本山、郭德纲、开心麻花等之外,猪哥亮尚未更进一步与内地观众群做出更深层的交互影响。
同为从歌厅/小剧场走出的草根艺人猪哥亮,拥有的语言资源甚至要超过很多著名喜剧演员,毕竟台湾一个岛上就好似小中华,闽南和外省的各路笑料都可以信手拈来,再加上可以更早的接触日韩娱乐方式,控场能力超强的猪哥亮、张菲、吴宗宪等艺人比内地更早的进入绝对商业化表演-消费模式,尤其是情色笑话和政治梗,打打杀杀的急智,在综艺节目黄金年代,以不断重复和强化的累进制,将台湾草根喜剧发掘到近乎没有再剥削的空间。
猪哥亮在演艺事业之外,也因个人原因导致人在中年堕入最低谷。
破产之后的猪哥亮,沉寂小二十年,终于在《海角七号》激发台湾本土电影活力之后,通过叶天伦导演的《鸡排英雄》回到公众视野核心,然后与朱延平、黄朝亮、邱瓈宽等电影人继续将喜剧电影进行到底,他那典型的尬笑依然有着巨大的银幕魅力,在2010年代勾起无数老观众的温情和新观众的好奇。
朱延平监制、邱瓈宽导演的《不做大哥好多年》片名来自于著名台湾特技人柯受良先生的一首老歌,作为《大尾鲈鳗》的续集,讲述的是人不在江湖却依然需要面对江湖事的退休大哥啼笑皆非的闹剧。
在两岸三地中,台湾地区可以说是城乡差距最小,香港人在新界也是以丁权为根本的地产风云,内地人说起乡村更多是一种诗和远方的虚拟桃花源,但是范逸臣可以咒骂一句台北然后回到垦丁,猪哥亮以假乱真搞得江湖鸡飞狗跳之后照样可以回顾乡下,原因还是在于城市和乡野在看得见的台湾还算是有机整体。
猪哥亮作为台湾喜剧的独到光辉,在于其生猛的黄暴二象性,其电影可以说是高度世俗,要比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更加饮食男女,几乎可以是食色性也的乡土版。
非常难得的是,《我不做大哥好多年》里猪哥亮有着构成罕见的家庭,几乎所有人都处于婚姻的边缘却又“自得其乐”。
猪哥亮以其具有标志性的发型和笑容,将这个家庭的欢快与尴尬带动的甚是精彩。
小小的江湖世界,小小的梦想,小小的美丽与哀愁,从刘若英到猪哥亮,即便处于艺术的两个极端,归根结底都是台湾式闲适。
期待《我不做大哥好多年》的上映,期待猪哥亮老师留下的这最后一部上映作品。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轻喜剧包装下的台帮江湖文\张建雄说起黑帮一事,从上世纪来讲,港帮和台帮都是在亚洲地区极其出名的势力,而大陆人对于这两大黑帮的了解,大多还是通过影视剧所熟知。
目前,关于反映早年香港黑帮江湖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是反映台帮江湖的作品并不多见,如果影迷们早年有看过电影《大尾鲈鳗》,或多或少会对台帮江湖有些了解,然而这部作品在元素的运用上极其大胆,具有很强的喜剧色彩,能令观众有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过程,也为传统黑帮题材增添了新的可看性。
相较前些年《大尾鲈鳗》的大获成功,4.5亿新台币的票房总收入,可谓刷新了台湾影史的多项纪录,其通过喜剧形式包装黑帮题材的接地气表达,前所未有,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多年后再看,还会觉得它是部很好的作品,毕竟这部作品摒弃了传统黑帮题材的暴力元素,改换之喜剧的形式来表达整个故事,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力,尤其在近几年喜剧题材极其吃香的时代,《大尾鲈鳗2》又名《我不做大哥好多年》随着6月23日的公映,想必又会在行业内外掀起一轮不小的波澜,至少在我看过之后,这部电影在喜剧元素的表达上是值得肯定的。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作为《大尾鲈鳗》续集之作,依旧由原班人马倾力打造,邱瓈宽执导,郭采洁、杨祐宁、猪哥亮领衔主演,曾志伟特别出演,相较上部而言,续集内容喜剧元素爆满全场,故事设定依旧延续了上集思路,讲述了黑社会大哥大尾挽回了父女间的感情之后,退隐江湖到乡下经营民宿,不料江湖却没有离开他,天天哥为了寻找真爱找上门来,发生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如果有观众看过上集,再去看下集,不难发现故事有回归原始的趣味,猪哥亮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摄影师到黑社会大哥,退出江湖回归普通之后,江湖依旧流传着他的传说,并没有因为退隐江湖影响力消失,而亲情、友情、爱情的精彩篇章,在喜剧性的表达中,即感动又充满着人生的无限乐趣,让人回味久久。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是四年磨一剑的好作品,也是猪哥亮的生前遗作,虽然大哥没能等到作品上映甚是惋惜,但他对整个作品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从第一部分饰两角,不管是大尾还是老贺,其对身份的转换和角色的把控,都刻画得十足到位,有关江湖恩怨、男女情感关系,即使到了第二部,一切都还是围绕着他来展开,也因为他而结束,之于上下两部的贡献,猪哥亮都奉献出了有生之年最好的演技,为博得大家一笑,可以说拼尽全力,每每看到他卖力的表演都会被深深吸引,意犹未尽。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除了用闽南语原汁原味地呈现台湾文化外,还穿插了多首老歌,进一步提升故事的趣味性和喜剧魅力,故事看似是一部黑帮江湖事儿,其实通过喜剧形式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一点,更多的是关于小城、家人、亲情,回归田园生活的合家欢,以郭采洁和杨祐宁为首的年轻一辈,在猪哥亮为首的几位老演员的帮衬下,完全不同的两代人,将这部充满台湾江湖气又不乏回归淳朴生活的喜剧片,演绎出了一番全新景象,有助于观众通过作品进一步了解宝岛——台湾。
如果你还想对台湾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一定是不容错过的好作品,相比《那些年》、《少女时代》这类小清新题材,这部作品更注重人文情怀的传达,以及台湾文化深层次的书写,具有很强的可看性,值得推荐。
曾志伟和猪葛亮,这两位香港和台湾影视界的“大哥”,为电影增加了大伽的票房号召力,却毁了自己的段数。
都曾经有拿得出手的重量级作品,人到晚年,竟然也要接这样的戏来糊口。
其实不能都怪罪到演员头上,从电影里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哥们演技之实力还是宝刀未老,只是在香港、台湾电影无力回天的末班车上,一把年纪还要如此奋力的卖艺,看了让人着实是心酸。
影片讲述隐退江湖的大哥开民宿,遭遇各路“道上”兄弟纠缠,牵扯了女儿、女婿,最后合家欢的故事。
全剧充斥着吃脚趾、戳菊花、女人内裤、性感小姨子之类的低俗情节,喜剧部分也是“尬笑”,以扮丑、出糗为主的廉价手法,再加上家庭温情呼唤爱的桥段,就是一出满是三俗段子的闹剧。
郭采洁和杨佑宁颜值还是在线,但夹在一大群“牛鬼蛇神” 的面孔里,再加上笑不出来硬咯吱你的剧情,也实在不是什么愉快的观影体验。
台语语言特色所形成的地域幽默,对大陆观众来说,也存在一些隔膜,本就不多的喜剧效果还要折损。
冲着演员名单想去看的观众可以拔草了,真心爱过《无间道》的观众,若见曾经风头无两的“琛哥”——曾志伟,现如刚入行小弟般扮丑卖艺,会心碎的。
曾经的黑道大哥曾志伟——《无间道》
现如今和小弟们跳骑马舞的曾志伟——《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她她电影
文:小泡妮印象里台湾影视剧总是以“小”来打动人,小清新,小情调,小岛风情,小人物,小细节的故事,虽没有商业大片的大巨制,但台湾电影却总能拥有以小博大的效果。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作为一部地道的台湾喜剧电影,再一次用实力印证了台湾电影拥有以小博大的能力。
上一部《大尾鲈鳗》是2013年的台湾春节档强片,拿下4.5亿台币的高票房而成为本土电影票房冠军,票房成绩超越4.1亿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也是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之后,又一部经典台湾票房冠军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
明星的阵容方面,《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可谓是台湾群星汇聚,由导演邱瓈宽执导,朱延平监制,郭采洁、杨祐宁、猪哥亮、曾志伟、苗可丽、连静雯主演。
猪哥亮可以说是影片的灵魂人物,一出场以标志性锅盖头造型亮相,用原声闽南语荤素不忌大讲荤段子,表情张扬浮夸,浓郁地道的台湾味扑面而来,一下就征服了观众。
猪哥亮是中国台湾早期秀场天王、著名搞笑主持人,尤其擅长调侃捉弄,演技也是一流,是台湾喜剧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熟悉猪哥亮喜剧综艺做秀风格的人,在这部影片中都能找到共呜点。
猪哥亮与曾志伟组成的黑社会大哥组更是抢眼,这两位搞笑大哥少了那份黑社会的霸气,反而觉得多了几分可爱了。
当然,这样的喜剧实力派巨星组合,同样是影片票房最好的保障。
在剧情方面,《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延续上一部《大尾鲈鳗》故事剧情,讲述了意外成为黑社会老大的大尾退隐江湖,挽回父女亲情后,一家人在乡下经营民宿的恬淡闲适又有超的搞笑生活;影片整体上并没有一味的追求搞笑效果,而是融入了台湾文化、爱情、亲情等诸多元素,即有搞笑又有感动。
剧情叙事属于标准的台剧风格,充斥着纯然风影美和风格化的幽默搞笑,小城美景,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自然流露。
在台湾文化元素上,影片不时出现台式的问卜习俗、祈福仪式、街头艺人等具有台湾本土文化特色的元素,让观众轻松观赏电影的同时了解台湾文化知识,感受地道台湾味;在情感方面,影片中杨祐宁与郭采洁、猪哥亮与苗可丽之间的美好爱情;猪哥亮与郭采洁父女亲情;苗可丽与连静雯间的姐妹亲情;都让人感动。
除了极尽搞笑,《我不做大哥好多年》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部充满人情味的电影。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小清新的画风、幽默搞笑的台湾本土梗、小人物的情感生活、随处可见的台湾民俗文化,无不留下了诸多台湾本土喜剧影片的独特风格,纯粹自然,又别具一番风味,让人笑着感动。
文/温翔台式家庭喜剧片《大尾鲈鳗》想必很多影迷都熟悉吧,这部电影拍摄2013年,由郭采洁、杨佑宁和猪亮哥等主演,台湾资深经纪人兼导演和制片人邱黎宽执导,8000万台币的制作成本,最后取得4.3亿台币的票房,已经是五倍多收入。
而这部续作《我不做大哥很多年》依然是原班人马主演,不过变化的是大陆走红的郭采洁和前男友杨佑宁再度携手,还是演情侣,毫无违和感。
该片属于典型的台湾本土电影,配音主要是中文和闽南语,而且展现的很多风土人情,都有着台湾很显著的标签。
尽管如此该片还是有很多看点。
不走煽情催泪套路,而是荤素搭配,有些桥段污得很可爱尺度不小。
该片有着很强烈的自黑和治愈系特色,猪亮哥带病出演,敬业精神也是很值得点赞。
他完全就是影片的搞笑担当,猪亮哥的喜剧特色应该主要还是荤段子加持鬼马的搞怪特色,在影片中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癌症疾病缠身的人,敬业卖力的搞笑,看不出任何的尴尬。
郭采洁和杨佑宁在影片中依然负责颜值担当,二人尽管已经不是情侣,但他们合作默契,对手戏也很赞。
看得出来他们都是比较专业的演员,不会因为有过一段恋情而分手便成仇人。
影片糅合很多流行元素,有爱情、亲情和友情,还有喜剧以及动作戏码,是一部很接地气的喜剧爱情片。
郭采洁和杨佑宁、猪亮哥和林美秀、曾志伟和苗可丽三对恋人的情感变化,是影片主要要表达的东东,当然他们之间情感发生的变化,很好的植入到剧情中,不是矫揉造作,而是很自然的随着剧情而展现。
他们有误解,亦有争吵,更有不少秀恩爱撒狗粮的细节,最终依然是大团圆,甜到齁。
亲情的表现当然主要集中在郭采洁和猪亮哥扮演的父女以及林美秀和苗可丽扮演的姐妹身上,一家人不可以说对不起,父女相依为命令人唏嘘不已;姐妹有过误会,当二人再度重逢更是冰释前嫌,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关于友情就更是多了去,猪亮哥和台湾本地资深艺人陈博正扮演角色的兄弟情深更是充满滑稽搞笑的噱头,猪亮哥和俗艳三姐妹等的风流韵事更是成为搞笑大梗,他们那些年睡过的男男女女都似乎亮了相,算是前任大集合,也是忆苦思甜,对于郭采洁和杨佑宁来说也是意义非凡。
情人做不成都变成了友人。
影片植入第50届台湾电影节金马奖颁奖晚会,而且还黑了把本片监制朱延平导演年年都参加没获奖的梗,宽姐也在影片中精彩亮相,估计其邀请猪亮哥来做主演,目的就是想要“睡他”吧?
影片的喜剧特色主要还是在荤段子上大做文章,当然不是很恶俗的那种,而是通过剪辑发挥观众的想象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放个屁震出避孕套的梗,虽然不雅但却令人浮想联翩。
总之这片可观点很多,是个了解台湾本土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台式喜剧风格的展现,影片有不少我们不是很熟悉的台湾资深艺人参演,这也足以看得出来导演宽姐在台湾娱乐圈人脉资源真的很牛掰。
影片核心还是表现亲情、爱情和友情为主,夸张搞笑只是外衣,集合这么多艺人参演,看得出来宽姐这蛋糕做得很大。
喜剧不好笑,好大一部分原因是演员放不开,尤其是国产喜剧,整个华人圈的喜剧演员都屈指可数。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是一部地道的台式喜剧,囊括了一票台湾各色喜剧演员,以在演艺圈喜剧地位不可撼动的猪哥亮为首,综艺大咖康康以及戏骨曾志伟都有加盟,还有素珠、陈博正这样的特型喜剧演员,台味儿十足,阵容强大。
在这一队实力喜剧咖中最让人跌破眼镜的还要数郭采洁、杨祐宁这样的青春偶像派,其搞笑功力绝不输老戏骨,有一种天然萌,完全不带偶像包袱。
两人一个扮演单亲妈妈,一个扮演上门女婿。
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也有着江湖儿女般的豪情,火花四溅,因火拼而牵手,在血雨腥风中磨合,并在雌雄双煞联手对敌的危机中修成正果……
郭采洁演的女儿小芹平常是自己农家乐的拼命三娘,照顾客人,打理饭菜;杨祐宁扮演的女婿小贺则是家里唯一的壮劳力,搬搬抗抗,修修补补,是个纯爷们。
两人共同抚养小芹的上小学的儿子,而儿子作为整部影片的演员兼旁白,在影片的一开头做的家庭背景介绍能笑翻全场,简直就是一个中华成语活字典,所长瞬间被实力圈粉儿。
所以黑老大的一家是奇葩的一家,来看一看作为一家之主的黑道老大的日常生活就知道了。
大概是什么样的呢?
如下:1、用江湖上的那些套路教育外孙,别人动你一下,你要还回去三下;2、与自己的老婆斗智斗勇,妄图在家庭地位中占上风;3、闲暇上街做交通协管员,但主要那些满街穿着清凉台妹,满足自己的咸猪手……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哥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依然有哥的传说。
”猪哥亮扮演的黑道大哥大尾鲈鳗已经不做大哥很多年,与一家人退隐乡下开农家乐,看似与世无争,其实江湖上依然风波不断从而牵扯到他,这让大尾哥的退休生活不太平,但大哥永远是大哥,就算是退出江湖也依然有解决江湖恩怨的办法……
影片风格有点类似导演朱延平早期的电影作品,拍摄手法不拘一格。
闽南语经典老歌MV的强行插入;如动画人物一样的超现实处理方式;一言不合就飙金句的搞笑对白,都大大丰富了这部电影的喜剧元素。
整部电影观赏下来,开怀大笑到根本停不下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所长近年来看到的最搞笑最有特色的喜剧电影,不愧为去年台湾年度票房冠军。
论尺度,该片堪比好莱坞的性喜剧,更贴心的是内地上映是一刀未减版,这对成年观众来说一种福利。
比如对“隔壁老王”这个梗的真人还原,冷笑话王康康可以说是奉献自己演绎生涯中最露骨的一次“床戏”;还有郭采洁和杨祐宁的“女上位”;猪哥亮三戏小姨子……当然还有更劲爆的,所长在这里不过多剧透,带上女朋友去影院看,包您满意。
这部台湾综艺大咖猪哥亮的遗作,其实不能完全算烂片。
它也算是有自己的特定幽默在里面的,就好像之前的那部一脉相承的《大尾鲈鳗》,刚看了下网站,原来这就是《大尾鲈鳗2》啊。
好吧,这样的话那你挺2的。
它之所以2,就在于连导演都不知道要说个什么故事?
还好,它那些笑点泪点纵横交错的效果,还不至于把曾先森搞得昏昏欲睡。
说实话,会让曾先森进入影院的唯一理由,就是这部电影有郭采洁。
郭采洁多好啊,俏皮,娃娃音,还有娇小可爱。
但是,这部电影里她似乎并不是唯一主角。
事实上是,这部电影看完,曾先森都不知道谁是主角?
故事里,讲了猪哥亮和郭采洁的父女情,讲了郭采洁和杨祐宁的爱情,还讲了一对姐妹情。
但是主线究竟是什么呢?
看不出来,猪哥亮归隐乡下经营民宿,他要退出江湖,但江湖却离不开他,道上兄弟如影随形。
郭采洁与杨佑宁结婚后误会不断,女方要离家出走,猪哥亮终于重出江湖。
看来是亲情片,是两父女重归于好的家庭片吗?
看来是黑帮片,看来是台湾老炮的幽默版吗?
看来是爱情片,是一对同居多年但一直没办婚礼,养育一对小孩的夫妻的婚姻危机吗?
看来,是为台湾祈福,全民狂欢的励志片吗?
都像,却又都不像。
因为这部电影在叙事上有一种,想到哪拍到哪的奇思乱想。
这些东西特别的杂乱无章,它会让整部电影看起来节奏无比怪异,叙事无比难受。
而喜剧电影,要解决的通常都是节奏的问题。
没有了节奏,任何幽默和包袱都会抡空。
三年前的前作,其实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一对父女来到了大城市寻求发展,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
结果,在误打误撞之下,父亲也就是猪哥亮竟然成为了黑社会老大,因为身份落差,他和女儿之间的关系亦因此而产生了裂痕。
后来,猪哥亮偶遇了样貌与自己相似的算命先生,离奇的喜剧包袱一个接一个抛出来。
而今天,这部电影完全没有了这种节奏上的设计,也完全对人物没有一点点反思力度。
你会觉得好笑,但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能保证这种幽默能打到你心里。
让人笑难吗?
很难,周星驰奋斗了多少年才用一个又一个鲜活形象,用力的打到我们心里。
他的幽默是用角色的心路历程一步又一步的对比完成的。
还有另一种喜剧形式,是宁浩式的,也是在效果上不错的。
他的喜好是复杂多线,黑色幽默,加滑稽式的剪辑。
而这部电影人物太薄弱,叙事太杂乱,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随意性。
而曾先森认为的喜剧,看似轻松,但轻松的效果却是由一个又一个设计的环节拼接而成,这部电影完全没有能做到这样的设计,它哪个东西都想要一点,就去拿过来拼,拼来拼去,连个基本架构都没有。
这种随意,和动不动就搞个唱K字幕的背景乐,让整个故事形同闹剧。
虽然,电影里,确实也有几处曾先森觉得感动的地方。
比如,猪哥亮莫名其妙掏出戒指要给郭采洁说“这是你妈妈嫁给我的唯一嫁妆”。
比如,曾志伟出现后出现“琛哥,他不是在无间道里早就挂了了吗?
”这样的台词。
再比如猪哥亮那口闽南台湾口音,形成人物在行为举止上的节奏,很有个人标签。
必须承认,这些地方有幽默有煽情的成分,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说来也巧,同时综艺节目的台湾主持人小S不久前,也凭借着多年老搭档蔡康永的电影应《“吃吃”的爱》进军电影市场。
但和在综艺节目上不同的是,她完全用真情和眼泪改变着大众对于她的一贯人设定位。
但是这次,过气的综艺大哥猪哥亮却在演艺圈如此卖弄下去,只有晚节不保,没有任何一点作用。
台湾屎尿屁
我不打人已经很多年了,看了想打人,这电影什么鬼设定啊。
放浪不羁笑点低
各种老梗的家庭伦理片
没第一部搞笑,但是很温情
郭采洁的角色,是破产绝望的主妇版顾里?
欣赏不来
拼凑网络段子的产物,但是人家台湾敢讲啊
不在兴趣范围内
喜剧是需要很大天赋的,连正剧都没演明白的人只会把喜剧造成一群智障
大哥是这个样子的???看到怀疑人生。无法适应的节奏。
因为杨佑宁才看的
呵呵一句
你不做大哥很多年,我不看烂片很多年了,然而这次栽跟头了,这片可真厉害啊
看一群演员闹一闹,看一些老梗炒一炒,下饭电影。不需要太多深刻。康熙结束了,那些演员也都很少见了。正好怀念。
更熟练也更段子化,竟然还有法拉利姐。
预告片比正片好看系列!
我觉得够真实 好看,特别片尾放起 李丽芬的 得意的笑 主角猪哥亮当时已经肠癌晚期 ,(次年五月去世),应该是以此歌告别人生和影坛吧……感慨
还是挺高笑的
很明显是集结了一些网络笑话而成的所谓喜剧。抛开笑料,根本就是没事找事。当然,这也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罗宾•威廉姆斯为什么会抑郁而终。很简单,因为每天都看笑料,每天都演笑料,每天都逗人笑。结果不是笑点高,而是根本不会笑。所以,我觉得再也不能看喜剧了,得过看些悲剧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