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卓玛
益西卓玛,Song of Tibet
导演:谢飞
主演:丹增卓嘎,仁青顿珠,拉琼,大旺堆,巴桑,次仁多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藏语年份:2000
简介:暑假,达娃回拉萨看望多年不见的姥爷和姥姥,正遇到姥爷病重、去世。在看护病人和料理丧事的过程中,姥姥益西卓玛给她讲述了自己曲折的一生,讲述了五十年来,她与三个男人的爱恨恩怨…… 益西卓玛老人一生的婚恋恩怨经历并不特别,在各民族、各时代的生活中常常都会遇到。但是,半个世纪以来西藏地区从农奴制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以及..详细 >
对藏文化不了解,只当这是一个普通爱情故事来看,但冥冥中又透着一种信仰的力量。穿插叙述倒也不算乱,后面有点纪录片的味道。
如果导演是藏族,可能是不一样的感受。
太好看了!
藏区大时代之小人物,一个女人和仨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结局已算美好。
七分
个别地方小雷~~~~不过西藏还是很美。
现代人拍的前现代故事。
影片展示了一位西藏妇女与三个男人50年的情感纠葛。在情感关联上,导演都设计了各自的线索,与贡萨少爷的关联的小强巴,与喇嘛的关联是仓央嘉措的诗集,与加措的关联便是一段婚姻。影片传递出的爱情观念也比较现代与激进,一个女人与有关系的两位男人把酒言欢;自己的男人死后,女人给他唱着心里头另一个男人给的诗集,放到现在怎么看都是要被打上渣女名字的。在现在的主流意识形态下,勇敢爱、寻找爱、追寻爱受到了阻碍,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其次,影片或多或少映射了时代的变迁,西藏解放以及文革的时代背景下,这段爱情更加具有史诗色彩,和书里说的作用一样。
这是一部三观很正、艺术水平很高的电影。
感觉风景很好。就是剧情一般。
看完这部才知道藏地新浪潮对于主流叙事体系有多大突破
感人至深。益西卓玛得知儿子强巴仍然活着的时候喝的那口热茶,桑秋决定在山上闭关修行,信众捧着哈达在山下供养他,那两处,很催泪。益西卓玛的一生也许是藏区妇女典型一生的写照:操劳吃苦一辈子,然后任劳任怨地死去。孙女说她是幸福的,得到了许多的爱,也许说得并不完全。人到一定年龄就会明白命运这回事,如果一直不明白,就白活了。影片很细腻,故事、演技、画面都很完美。
相当优秀的电影!故事情节,方方面面都极为符合藏区的历史实际情况,包括藏区人员的社会变动、康巴汉子敢爱敢恨但放荡不羁不顾家庭的作风等,均有如实体现,最了不起的是,电影的价值观很正:既认可宗教修行的虔诚无私,也认可人世间纯真情感的可贵,编剧真的是明白人!
除了剧情,千年之初的八廓街、玛吉阿米、甚至益西卓玛位于布宫脚下的家作影像呈现都很难能可贵,毕竟对比二十年后现在的新拉萨,你会感慨万千。
人生是爱的欢乐,爱的固执,爱的永恒,他将和仓央嘉措的诗巍峨的布达拉宫一样,永留。
这的确是一部14年前拍摄的影片。适合我在八岁那年观看。
现在这里似乎已经成了精神的象征,许多人都在书写想象的西藏而忽略了真实。
代表武力、宗教、财团的三足顶尖势力,跟一个贫苦农奴女儿的爱恨纠缠。不过年轻的益西卓玛是真的好看啊。
在一个晕乎乎的冬日午后,在影院里看完了这部电影。好厚重的故事,像雪山之巅长长的赞歌。我朋友问我,益西怎么能同时爱着那么多人,我想,爱是益西唯一的权利。阶级,政治,宗教,层层浓密的白雾遮住了纯净天真的她的路。她的目光止于此,所有苦难都逆来顺受,但她最自由的是情感,她的爱飞跃山巅,跨越千里,她的爱情永远属于她自己。
作孽啊!作孽!谢飞被尘封了十余年美丽的西藏之歌,也就他们能用如此狭小的篇幅勾绘出广阔的天地和让人仰止的生命,仓央嘉措的情诗不会衍生恨,故而仇雠冷对的他们在年终时相坐而泣。抛开传统的外衣下,那三段有果未果的爱情也会很现代,那绿林白雪的藏地也是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