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因为看这剧觉醒了,而是因为她那个渣男前夫禁止她看这剧。
记得是08年吧,电视有播放,晚上七八点钟,每次看她前夫就跟踩了自己尾巴似的,暴跳如雷!
说我表姐是不是不想过了?
是想和女主学习呢?
看这电视剧你想离婚呢?
而我表姐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人,你说不让我看就不看了?
老娘还偏就看!
于是俩人天天干仗!
这渣男见自己管不了我表姐,便去我表姐——他丈母娘面前告状,说我表姐懒,就知道看电视,不做饭不洗碗不做家务(他内裤都是我表姐洗的),没把他伺候好,他天天上班挺累的,回来还得做家务,说得好像我表姐不上班似的,我表姐医院上班,比他可累多了,他一个公务员,天天坐办公室上网玩游戏。
俩人是相亲认识的,没啥感情。
当时我表姐26岁,还没对象,她妈就有点急不可待了。
她前夫就是个凤凰男,有个弟弟,父母都是农民,一分退休钱都没有,他还得供他弟弟念书,人长得还磕碜,人家李亚平好歹长得还帅呢!
表姐本来不乐意,但她妈相中了,本科生公务员,家里虽穷但女儿嫁过去就能当少奶奶,有钱的人家嫁过去还不得当丫鬟(这想法真可笑)。
听妈妈的话过好日子,一分彩礼没要(要也没有),带着十万嫁妆表姐就扶贫,哦不对是嫁人去了。
突然来个陌生人来家里指手画脚,这叫什么事啊。
他爹的大男子主义也确实够窒息的。
愚孝男真的是无解,明明老婆才是过一辈子的人。
第三集:睡不着觉不要紧,没地方睡觉才是真要紧的事。
想一次性付清你男方家里也没本事给啊以人为本,身体好是第一位的✔等什么时候觉得生孩子不是负担了再生,人啊只有先顾好自己,才能顾好上一代,才能顾好下一代,那要像以前人那样,一家人匀一条裤子穿,还一窝一窝的生,那确实是受罪死了,不说大人苦,孩子也苦。
我反正是不要过那样的生活的。
什么时候觉得生孩子不是负担了,我再生,要是不能给孩子好的生活,那还不如先不生呢。
这老头子什么奇型种?
人活一辈子不顾着自己舒坦那不死了干嘛?
你他妈在这逼逼也不就是顾着自己的舒坦。
是个人确实是要有责任,但是对自己负责就好了,还为你妈的家族传宗接代,给他妈的国家做牛马?
没钱可不就得断子绝孙。
出力气有什么用,多出点钱啊,看这穷逼还站高位就来气。
谁在谁家呐,谁没规矩谁眼里没人呐。
第四集:手洗碗受伤了婆婆拿付手套过来真的是杀人诛心生孩子千万不能为了孝顺老人而生,千万不要为了缓和夫妻关系而生,如果是这样的话是对孩子是极端不负责的,生孩子完全是你自己个人的事情,你一定要有充分地心理准备,而且非常期盼的时候,那个时候再生,否则以后的麻烦,足以把一个正常女人拖疯掉的。
如果你生的时候是心甘情愿的,以后再苦你也不会抱怨,但如果你是为了什么目的而生的话,这种苦你根本就吃不来的。
第五集:这逼男的真的看的来气。
老一辈老思想有什么哄着的又一个老不死,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样个der不喜欢攀比,不喜欢强龙压头,笑死,老不死不借钱还要装一下,死了看谁收尸。
丑妻薄田破棉袄,是男人三件宝,那这男人得多few。
三观不一样真的无解。
吃个肉还要计数,真的他妈震惊我一辈子。
第六集:王教授对社会经济学还是有点研究的。
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就是种情况吧。
真的是什么样式的男人都有人要。
亲家母之间的明争暗斗刀光剑影。
在自己家不挺自己老婆,这夫妻倆以后日子还怎么过啊。
这男的真的是不中用。
第七集:没本事放什么狠话😅这男的好像有什么大病。
胡丽娟也确实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了。
搞成这样大家都难受,看不懂。
真的没人逼你当服务员的王教授是真的惨哇,没吃到狐狸还惹得一身骚。
第八集:瞳孔地震,湿湿手好翻书?!
这是电视上能播的吗?
这世界上最难对付的人是老婆,最好对付的人也是老婆,你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在老婆那里就是惊天动地,你以为很复杂的事情,在老婆那里一目了然,其实女人在意的只是一句夸奖。
母亲对孩子的要求真的是很低了。
价值观和消费观的不同真的是人和人相处最大的代沟。
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是真的太可怕了第九集:老一辈的顽固和作风真的无敌了。
不过舍不得丢东西这一点,我好像和她妈有的一拼。
母凭子贵演绎的活灵活现要是所有女生都有胡丽娟这么聪明就好了第十集:前面床上会师,后面就动不动想翻书,胡丽娟真的人间宝藏。
真的这是能播给观众看嘛?
孩子掉了第一时间责怪老婆,这男的真的不是人,还犟嘴。
做完手术第一时间也不知道安慰老婆反而用充满责怪的眼神看着老婆,老婆想要一个拥抱还走掉,这样的男人要他干嘛?
一家人都把责任推给胡丽娟是真他妈好笑。
有孙子猫啊花啊就不重要了,没孙子猫啊花啊又重要起来了,合着儿媳妇还比不过猫啊花的?
王教授有点东西的!!!
公报私仇,领导真的没几个好鸟。
第十一集:就烦这种妈宝男,确实是他妈做错了,说都说不得。
老婆做小月子还指使做这做那的,狗男人,看的我气死了。
没有家长掺和的小家日子就是爽。
男人啊新衣换旧衣多的是,又有几个是换妈的😂婚姻的第一策略就是以退为进,夫妻双方有什么对呀错呀,要抓主要矛盾。
丽娟YY小剧场看的我笑死了,更笑死,男人的恶趣味果然还是共同的。
看不出来王教授挺刚的哇,阿蔡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算个好老婆。
很多事情在做之前呢,一定要想明白,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的发展下去,比方说这个男人你认定他本质上是好的,你是可以托付终生的,你千万不要因为其他的事情,而把他给放弃了,女人性子刚烈,不是什么好事情。
第十二集:心有余而力不足,打工人的悲哀。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有这样的老婆怎么能不生活的快快乐乐的呢?
辞职都还要晾着他,这领导是东西也不是东西。
阿蔡厉害的嘞第十三集:这男的多少有点凤凰男的味道了,而且脑子不太好使。
嗐,小地方的人眼光真的只有那么高,面子大过天,而且异想天开,钱有他妈那么好赚?
妈宝男无解的不知道这个老太婆是真的好心还是装的好心阿蔡这个老婆确实是能干的,性子确实刚烈,拿刀上门。
柳院长真他妈良心大大滴坏。
第十四集:夫妻共同财政还他决定抵押,笑死我了,还大家都能挣到钱,真的天真的不行。
人这辈子确实只要当不成皇帝总是要被人拿捏的。
什么事情都是小事情,人不就是图口安稳饭嘛。
结婚是错误,离婚是觉悟,再婚是谬误,复婚是执迷不悟,生孩子是犯个大错误,一个人过什么都不耽误。
动不动学游泳,动不动上图书馆翻书,这剧真的贴近生活。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借钱的时候都说的好听的不行,钱到手了就开始拖拖拉拉这呀那呀的。
老一辈的思想绝了,溺爱孩子无下限遇上事了都还是得💰来解决问题第十五集:丽娟还是知冷知热的,这做儿子的多多少少有点愚孝了。
儿媳妇又不是保姆,真的无语,什么都要体谅老的,小的还要不要过日子。
女儿和儿媳妇的差距能不大嘛?
十几二十几年的感情是靠结个婚能拉近的嘛?
这个医生确实看起来就不像什么好医生。
第十六集:愚孝男无解,还动不动就是我妈说的没错。
不过这种事搁谁身上都是无解。
这对活宝公婆真的就是应了那个活生生的笑话:“我女儿嫁对了人,在婆家啥也不用干。
不像我那个儿媳妇,一天天啥也不干。
”这老头早死早好,活着多少是个祸害,大男子主义大过天。
合着儿媳妇就是用来伺候人的?
去哪里找丽娟这么好的老婆哇。
什么都舍不得那干脆就别治了,反正都是要死的人了。
这老太太确实算自己的东西算的特别精,就她无私,就她大义。
第十七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主打的就是一个我穷我有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胳膊肘一个劲的往外拐。
在这种家庭里对媳妇的态度确实是有用就是人,没用就不是人。
计划赶不上变化,以后真的就应该是小病我就治大病我就死。
这男的还动手,真他妈不是个东西。
第十八集:为什么要我忍呢?
这才是现在人都不想结婚的原因吧?
麻木了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痛苦了,可我还是我自己嘛?
这媳妇还不知足?
换个媳妇掏不出来钱你命早没了。
他爸还算临死做了件人事。
冲喜转运势这是上了大学的s13能说出来的话嘛?
让老婆回家还要他妈同意,这妈宝男,笑发财我了。
这老太婆也是不知好歹,就她这个年纪出去卖都拿不到钱回来还。
便宜都占完了现在再来逼逼不沾她们家的。
女人还是容易心软啊第十九集:糖衣炮弹,无往不利。
男的🐶起来真不是什么东西。
好了伤疤忘了疼😅,丽娟他妈真的要被活活气死。
这家人的嘴脸真的恶心,都有繁殖癌一样,这个娃要的太功利了,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第二十集:果然,钱哪里有那么好赚的。
这一集真的是有够难看的了团的太紧里外分不清,始终把这个儿媳妇当外人。
钱的事情,确实最好还是一码是一码。
这老太婆软的不行来硬的,直接耍无赖。
第二十一集:丽娟真的很通情达理,好女孩怎么就遇不上好男人呢?
真就团的太紧里外分不清,连找保姆都还要找亲戚,奇葩。
真的是花钱找气受,他妈还在一边看笑话。
他妈一开始就是憋着坏呢。
请保姆回来让着点保姆???
开什么国际玩笑,有这钱不如请尊佛回来供着。
丽娟真的一忍再忍,一退再退。
日子不应该是自己过的舒心才算是好日子嘛?
行尸走肉,任人摆布,生娃工具,喂奶机器。
王教授真的有一堆大道理,阿蔡的眼光也蛮好的。
第二十二集:丽娟雄起了!!!
李亚平这狗男人,也就敢对着媳妇横一点。
妈宝男多可怕,把活活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生变成了歇斯底里的女神经。
这个妈挑是非,装可怜是真他妈不是个东西。
家庭斗争,没有赢家。
取名双面胶,我想是因为想说亚平作为儿子和丈夫应该将母亲与媳妇黏在一起,但是在这部影片中,亚平是一个不合格的双面胶。
尽管很多人认为亚平父母和丽娟母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觉得如果回顾一下这部戏,就会发现造成的几个重大矛盾最终都是由亚平造成的。
先说说亚平父母和丽娟父母,一个是东北的农村人,一个是上海的小市民,片中对丽娟母亲的描写不多,虽然对亚平有诸多不满,而且还是十分爱财,但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
戏里关于亚平父母的描写比较多,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并不是说这老头老太太人不好,而是由于农村的大环境造成的。
他们所作的事情如果是在当地,也许是应当应分得,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这种地域文化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产生了。
亚平父母认为媳妇就应该是自家人,种情况山东好像就是这样认为的,我的同学娶到的山东媳妇,那就是完全是他家的人了,有什么事情娘家是不管的。
而上海人则认为即使是夫妻,双方都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有着自己的地位,该AA时也要AA。
这情况南方恐怕比较常见,不说结果如何,但是至少经济纠纷比较少,不至于说出谁花谁的钱。
这样的两家人住在一起,不发生矛盾是不可能的,他们住在一起本身就是错误。
至于丽娟,尽管很多人都鄙视她,说她如何如何过分,但是我认为贯穿全戏,丽娟没有做错过什么,她虽然对自己的婆婆不满,但是她为了亚平家尽心尽力,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事情,但是最后十几万没了,母亲疯了,唉,只能说她当初选老公的眼光不好,不符合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最后承担了苦果。
最后不得不说到本戏的男主角,所谓的双面胶,亚平了。
我对其评价是有一面胶水少的双面胶,甚至是透明胶,他是一个不合格的丈夫,愚孝的儿子,可以说正是他在关键决策时的种种错误,造成了这个家庭的破碎。
尽管从第一集起,丽娟就和婆婆开始冲突,但是矛盾并没有激化,直到三件事情发生后,一是十二万的借款,这十二万借款还造成了亚平家和丽娟家的大打出手。
二是亚平父亲的病,三是孩子的问题。
先说这十二万,我觉得这部分编的有点假,因为在东北的乡下,如果一个家庭不富裕,就是亲兄弟姐妹,别说十二万,就是两万也都不会借给的,即使借出去钱,也是要立字据的,利息至少要一分。
亚平当时刚毕业也没几年吧,家里一下子就要求拿十二万,这简直就是扯淡。
虽然是扯淡,但这钱丽娟是不想接,最后亚平又是出卖色相,又是哀求,才让丽娟从家里拿到了钱。
如果说这钱是救急用,比如说后来他老爸治病,或者是家里出了什么家破人亡的事情,这钱倒也借的心安理得,只不过是自己的老公的姐姐的丈夫的工作需要集资,就倾尽全家之力去支援,这只能说亚平太不是东西,丽娟太善良。
再说说这个亚平爸治病,为什么没钱,还不是亚平得瑟的拿出十几万打水漂了。
没钱也就算了,你得认清现实啊,非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治好,尽管这话不符合实际,但是情有可原。
你得找到一个好地方啊,先不说哪个大头得病就非要往北京上海去跑,就是不差钱,到了北京上海,你得找专家啊,结果找到了一个骗子,榨取了他家为数不多的钱,结果又没起到什么作用,等真到了肿瘤医院,人家说晚了,产生抗药性了,治不了了。
你说这事情怪谁,选择错误的治疗地点,错误的治疗方法,错误的医生,结果弄死了自己的父亲,同时还让家人背上了一大笔债。
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亚平妈要求丽娟陪护,但是亚平在干什么,你妈不知道心疼媳妇,你不知道心疼么。
他只是知道他妈一说什么,就立刻劝丽娟,他自己怎么不想想他怎么就没有为媳妇劝过母亲呢?
对于丽娟而言,照顾病人,一个保姆就都搞定了,这种即省钱又省事的方法,亚平妈不明白,亚平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还有,要是真心疼父亲,就应该他自己陪护,而不是让母亲和媳妇陪护。
再说最后孩子的事情,这我真是彻彻底底的被干败了。
现在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孩从没出生恨不得就开始胎教了,结果他儿子生出来都不让妈妈碰,而是让来自农村的奶奶看护。
诸位请想,这要不是脑袋坏到了和谢亚龙一个程度的事情的份上,他能做得出来么。
他怎么不把孩子送到伊拉克去呢。
最后教育出了个知道说妈妈坏的孩子,一方面我得佩服孩子的智力,另一方面真是佩服他家人的教育方法。
他这也太不为自己的孩子负责了。
可以看到,这个家庭破裂的几个主要原因,亚平都要付首要责任,除此以外,我认为隔代人尽量不要住在一起,双方的生活习惯,性格等存在着太多的不同,老人可以忍受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但是对于媳妇或女婿就无法忍耐,这最后容易产生较大的矛盾。
最最让我鄙视亚平的是他打老婆,还打岳父岳母。
欺负女人说明这个人没有能耐,打老人是不孝。
可以看出来,亚平这个人是一个不为自己家庭负责,不为父母负责,不为孩子负责,只会欺负女人的没能耐,而且还不孝的这么一个人。
我觉得亚平要想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一是必须得有钱,二是得找到一个符合他家生活习惯的媳妇,最重要的是,不让老人和他们住在一起。
最后我得指出一下,编剧忽视了亚平父母在上海的孤独感,我爷爷和奶奶都没出本市,从乡下来到我家,没有人说话,没有人陪,也不认识路,呆了三天就受不了了。
ps.这时发现亚平几乎没怎么去过岳父母家,不孝的家伙。
启示:1,经济生活没独立前不能结婚 2,别听信老婆与老妈之间的两面讨好,会把矛盾越积越深,火越烧越旺。
3,父母只能住几天,不能常住。
4,外地与大城市之间有代沟,再加上两代之间的代沟,就深的没边了。
不要让你的岳父母,公婆帮你做任何事,虽然他们嘴上说得好听,但是一有机会就会对你指手画脚,就算他们不这样,你也丧失了一部分尊严。
如对你的亲生父母一样,你不承担起该做的事,就丧失了尊严,自由,别指望得到什么权利,那都是他们施舍给你的。
5,孩子是属于母亲的,谁也没权利夺走他们之间第一序列的亲密,就算婆婆与父亲也不行。
6,对于我个人来说《双面胶》值2000万。
2009-6-19-7:45
无论是书和电视剧都没有看完。
但依旧饶有兴致上来看了各种反应和评价。
两种观念十分唾弃。
1.是觉得妻子应该被修理,甚至觉得打老婆有理的人。
持这种观念的人基本可被列为“衣冠禽兽”的行列。
同理,赞成“打丈夫”“打公婆”“打丈人”等等,皆为混蛋。
一句话,可以争执可以法庭见,但打人就是畜生。
2 拿上海和东北这两个争议性原本就强的地方做背景。
批判地域习俗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个属于纯发泄。
从之前某些不爽的记忆中找补。
但,东北的大男子主义,说好听了是担当,说不好听就是女人无地位。
我以为丈夫对妻子好,有责任心是天经地义。
打女人应该直接坐牢。
对这地方实在无好感。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句话或许也适合所有的夫妻。
虽然只看了,三集,第一集看的还蛮好笑的,娟儿妈真是个典型的上海女人。
但是看到亚平父母出场后,我的心就寒了。
对了,亚平妈是演容嬷嬷那个人吗,怎么觉得特像啊。。。
看了些评论,大概知道了后面的戏会更加让人郁闷。。
但是不能光郁闷啊,也该从这个杯具中学到点什么:1.婚前一定要考虑门当户对,恋爱可以两个人谈,而婚姻是两家人的事情。
不要求一定要找个什么宝马男,但是自己是公主就该嫁王子,自己是蛤蟆就该嫁青蛙,千万别为了爱情委屈自己。
2.进入一个家庭也如同进入一个职场一样,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婚前就要搞清楚对方是个什么样的家庭,别稀里糊涂不在乎。
至少,婚后,对方父母来了,就要如履薄冰,一开始一定要低调,而且作为媳妇也要表现地讨好一点,哪怕装也要装出来,公婆不是亲生父母,不能像自己父母那么随便。
摸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脾性之后,见招拆招,不卑不亢。
3.待见面初期,打好初次见面的基础,奠定双方的好感之后,可以继续见机行事。
4.如果遇到剧中亚平这种父母,他们如果是软硬都不吃的话,那么我也不会继续热恋贴冷屁股了,该干嘛就干嘛,你要是合计着整我,我不会报复你,但是我会让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不要再伤害我。
首先,我会和亚平开一个小会,商量着这个家庭到底该怎么办;然后,我让亚平和其父母沟通;还不行,就一大家子人开会,彻底谈谈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谈得拢,你们继续住,谈不拢,不好意思,请离开我的房子。
太气愤了,先缓缓,看完再来写
从一个谋杀案开始,这部电视剧其实揭露了很多恶心的真相,非常推荐未婚的小姑娘去看看,不是看看故事,而是要去思考和总结。
因为女生特别容易陷入一种感觉当中,被男生在恋爱当中的表现出的文明形象所吸引,以为这个人就可以脱离原生家庭影响,变成一颗浮在空中的大白菜了。
就像丽娟以为几年的大学生活就让亚平变成了一个彻底的上海男人,不仅有上海男人的温顺,而且还有北方男人的爽快。
这些其实,说到底是恋爱催生出的一个更美好的形象而已,在恋爱中我们不自觉会去改变自己的行为,默默地迎合着对方,弱势的一方会表现的尤其明显。
但其实,这些都只是为了迎合对方,而不自觉施展的权宜之计,这些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并不能长久。
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凌晨的钟声响起,就会变成原本的样子,父母的到来让亚军提前回复了本性。
我之前也在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到来,亚军就一直能保持这种模范丈夫形象吗?
想了很久,我还是觉得不可能,只是父母的到来提前让他的本性觉醒而已,并没有改变他。
纵观整部剧,亚平是个拎不清的人,顶着名校毕业的光环,但他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伴侣、什么样的婚姻。
只是被丽娟的某些闪光点所吸引,又因为喜欢和弱势,扮演着一个迎合的角色,直到走入婚姻。
父母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其实自己的婚姻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这个娶回家的女人距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妻子还差得很远。
而且本能的,他和父母才是一个核心团体,丽娟融入不了,团体本身也并不太欢迎她。
反观丽娟,一直是个有主见,有主意的人。
父母不同意结婚就假装怀孕逼迫父母松口,公婆来住,认识到处不来之后,索性就敬而远之,后面公公病重,也是靠她跑前跑后张罗……凡此种种,和自己有关的大事,她基本都是靠自己去解决,拎的很清楚。
联系实际生活,在婚姻中,女性被要求要有加入夫家的自觉,但丈夫的核心家庭却并不欢迎她。
所以说,双面胶不仅是指夹在妈妈和老婆中间的男人,何尝又不是指夹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和夫家之间的女人呢。
亚平和丽娟,一个背负传统孝道和男权思想,一个从小就学会权衡计算的实用主义者,遇到亲人病种,这种矛盾几乎就是毁灭性的。
所以结局也就不奇怪了。
我建议还没有结婚的女孩子一定要看一下 千万不要在爱情面前昏了头 理智一点 如果你是大城市的遇到农村男的还是要小心一点 这种当朋友还可以 男朋友就算了 当然 不是歧视农村人 只是以后如果真的结了婚三观可能会非常非常不同 你花几万买个包包 可能男方的妈会不爽你哦 就算是自己的钱她们肯定也会bb 之前网上有一句玩笑话:找老公要找何以琛这种 有车有房父母双亡 ……反正总之一句话:妈妈说可以嫁的你可以选择不嫁 但是妈妈说不能嫁的一定不能嫁
2007年的电视剧,我直到十年后才开始看。
李亚平,典型的直男癌代表,自己和怀孕的老婆啪啪啪导致老婆流产,却一直把错怪在丽娟身上;自己的老爹得肺癌,老婆劝她换个医生,他不听硬生生把自己的老爹的病给耽误了;住着自己丈母娘买的房子,打老婆,打自己的丈母娘,这样的男人要他何用?
自己的老娘把自己媳妇的母乳倒掉,居然还帮着老娘说话;自己的老娘教孙子讲妈妈坏,李亚平还怨胡丽娟,再一次打了她,每次挨打都是因为李亚平他妈,妈蛋,看的时候我光想把电脑砸掉!
据说当时这部剧还非常火,看了2010年之前的剧评,大家都在说什么南北文化差异,而我只看到了一个大写的直男癌,剧中李亚平的独白自始至终都没有一句承认自己错了,我不知道这个编剧当时是怎么想的,还是当时整个社会都觉得直男癌是对的。
虽然胡丽娟的妈妈嘴巴比较毒,但是她说的那个预言都成了现实。
找对象不一定非得要门当户对,但是双方父母一定要明事理,讲道理。
剧中李亚平的妈典型的就是不论理的典型代表,吃穿住用都是媳妇家的,还一副媳妇家都欠他家似的嘴脸,自己的外甥女当保姆时,挤兑胡丽娟时自己还在厨房偷笑,看剧时分分钟想砍她的脸啊(不好意思,入戏太深,说明李启明老师演的好)。
还有,对于剧中李亚平打老婆这件事,我极其不认同,我觉得对于打老婆这件事情上,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面对这种情况,女同胞一定不能姑息,现在已经可以申请家暴庇护了,女同胞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反对家暴!
看双面胶哭了又哭,一开始还意见比较矛盾,一方面感动于可怜天下父母心,一方面又心疼着新派媳妇的委屈;到了后来,开始被频繁的气哭——怎么那个婆婆那么不讲理,那么喜欢侵略别人的领地?
头一回看婆媳关系看到最后变成一边倒,打倒恶婆婆,把她彻底打倒!
小时候看再坏的坏人,到了最后下场凄凉,都一股脑忘了他的坏,开始同情起来,哪想到这个婆婆让我直到她咽气才方觉得舒了心!
本来老两口身体还硬朗,儿子住上新房子,来逛一逛坐一坐,住上个把月也没错,为什么要用一片看似天经地义的父母心去侵略年轻夫妇的领地呢?
为什么非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干涉别人的生活?
丽娟的笑被硬生生的剥夺了,而他们又自始至终一副受了委屈为别人好的嘴脸,好像全天下的理都被他们占了似的。
儿子过得好,不是非得被媳妇伺候,也许找到一个适应双方的生活方式,幸福有很多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大的幸福,下一代的幸福用不着上一代去定义,而按照你们的做了,钱要借借,要拿拿,最后闹得一锅粥!
儿子也好不到哪去,愚孝!
如果对父母和对妻子一方过多的付出责任,那么势必对另一方不公平。
亚平看似弱势,其实对丽娟不过是嘴上哄;丽娟看似强势,结果刀子嘴豆腐心,该付出的全付出了,而被承诺的却全部遭到背叛。
最后,丽娟还是给公公出了殡,给婆婆临终看了孙子,而我想是应该给婆婆看孙子的——要不她怎么能顺顺当当的那么快死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时候跟我一起看,看完我妈跟我说以后不准娶上海女人……大了发现想娶都去不了,上海女人才不会稀罕我呢
片面夸大了现实中的N多矛盾
喜欢海清成名前的表演~我觉得这是海清演得最好的~
看来我决定不结婚是对的。。。
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小说,现实里凤凰男打死了老婆,坐几年牢卷跑财产,又娶妻过上好日子了,真的可恨啊,只要和家庭矛盾扯上,这就属于家暴而不是故意谋杀,法律对家暴男是真的仁慈,老婆打死老公判死刑,而老公打死老婆就不一定判死刑,女的千万不要被表面老实嘴甜的凤凰男迷惑,千万不要下嫁!!丽娟真的倒了八辈子碰到这一家子吸血鬼,电视剧结局已经是很仁慈了,现实里作者六六去监狱里采访过凤凰男,他丝毫没有悔过之心,为了钱娶上海媳妇,再家暴打死媳妇,财产全是他的,他再娶妻,天打雷劈的人渣,这部剧拍给那些门不当户不对的女的看看,这就是结婚扶贫的下场,命都没了!!
虽然大家的演技很好,但是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丽娟塑造的这么无脑,明明是真实事件改编,还要这样来编排女主
为了给老妈消磨时间找了这么一部三观不知道什么回事的跟着看,一开始觉得女主角欠抽,女主一家都欠抽,后来形势大逆转,男主一家极品大爆发,忽然觉得女主通情达理无辜起来了。编剧似乎很喜欢把一些小问题无限扩大,一家子整天这么闹腾还那么多倒霉事,上辈子全家互砍着来了吧?另海清姨您能不发嗲么?
越看越恶心这片子,上来侮辱上海人刁难,中间忍忍也算了,后期恶心的一批。丽娟的妈真的要气死了。丽娟多少辈子没见过男人?感觉把她打的半死吃个糖就能笑的傻逼。这叫人好?工具人生小孩要他没小孩一扔,怀孕了还怀疑是不是她的。。。结局还和解…直接像小说这样收尾五星没跑了。
潘虹和李明启演太好了 太典型了 潘虹完完全全就是我亲外婆那样 李明启是我领养外婆那样 特别好 两种类型的妈妈演的太好太好了 海清脑内os也好玩 去极品组直播绝逼盖高楼
李亚平就是个傻X
结婚的时候,没有把双方的家庭背景、消费思想、家庭愿景……所有这一切搞清楚。但是说实话,为了爱情而结婚,就是头昏的,有几个能搞清楚的。所以,为了爱情,就不要着急结婚,保持独立状态。孩子想生也可以生,跟着母亲。婚姻是合伙开公司,开公司不是靠爱情,而是靠资金、管理能力的契合。
引领了这几年婆媳家庭剧的热潮~
十分犀利的指出了凤凰男的问题,也十分犀利的在07年就指出上海房价的投资价值
开头还行,后来有点乱
男方一家子臭傻逼呗,还能说啥
胡丽鹃一巴掌李亚平直接活埋
婚姻牵涉的东西太多太多。
没有书的冲击和震撼。结尾太假了,为了happy ending而刻意虚构,很生硬。这本来就是一个正剧(或悲剧),何必搞得那么狗血?呵呵,和谐……文化冲突这个东西可大可小,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有,不同地域之间也有。既然无法妥善解决,就要提前权衡好,是否值得付出这个代价,冒这个风险;如果发现问题较晚,就学会当断则断,尽早散了。放弃不是失败的一种,而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何况,就算承认选择失败又能怎样?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很喜欢某电影里的台词,je t'aime, mais je ne t'ai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