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温度

사랑의 온도,Tempereature of Love

主演:徐玄振,梁世宗,金材昱,曹宝儿,沈熙燮,宋英奎,池一株,李初熙,李美淑,安内相,鲜于在德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7

《爱情的温度》剧照

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1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2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3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4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5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6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13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14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15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16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17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18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19爱情的温度 剧照 NO.20

《爱情的温度》剧情介绍

《爱情的温度》长篇影评

 1 ) 爱情需要合适的人,需要相似的温度

又犯懒了,很久没写剧评了。

尤其是这个月九部新剧同时开播,真是忙的不亦乐乎,看看哪部好看哪部值得继续追,但是还是想先写这篇《爱情的温度》,一部特别适合秋季观看的电视剧。

当初看了本剧前四集妥妥的给了四星推荐,如今随着剧情即将过半,却还是改成了三星,河明熙编剧仿佛又陷入了自己的怪圈,后半段略显无力和苍白,但是这部剧还是不乏精彩之处,我依旧乐此不疲的推荐给小伙伴们。

去年秋年追了《通往机场的路》,唯美的画面、质感又清新,男、女主角和谐的“情侣装”配色,济州岛美丽的景色全都历历在目,于是我们陷入了他们“爱情”,即使是有些“不一样的爱情”,我们依旧希望他们可以在一起今年秋天,又一部讨论爱情的电视剧来了,而且还是擅长男女爱情描写的河编剧。

看过她的《温暖的一句话》(朴叙俊cut版)以及《上流社会》、《Doctors》,总体来说是中等偏上,都是开篇吸人眼球,但是越看越缺乏耐力,有一种想弃剧却又不舍得的感觉,很多人对《上流社会》没印象,仿佛是没什么存在感的剧,但是朴炯植、林智妍的路灯CP却很多人都记忆犹新,而《Doctors》的刘慧静与老师的爱情也是去年最喜欢的几对CP之一。

说回《爱情的温度》,先说选角,徐玄振小姐姐真的是会挑戏会演戏,每一部都是精品(一起吃饭吧2、吴海英、金师傅),每一个角色都丰富立体,最后成为韩剧的经典角色;男主梁世忠算是后起之秀,不到2年的时间成为无线台的男一,并且演技到位,立得住角色,真是后生可畏;最惊喜的莫过于茅台酒了,虽然万年男二的命,但是掩饰不了他的帅气和气质,《voice》中变态杀人犯的演技更是令人毛骨悚然,此次的代表稳重且温暖,简直俘获了无数少女心。

女二不是很了解,也没看过完整的作品,所以不做评价,但是人设也是惊奇,甚至有点变态的不可理喻。

一部戏有了好的演员演绎,便成功了一半,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故事,这是所有作品最为核心的,离开好故事,便浪费了演员的演技和作品本身的意义。

喜欢这部剧的立意和名字,就如每个人都渴望真爱,想遇到对的人,但是爱情是需要timing的,也是需要相似的温度,否则两个人的结合便是悲剧的开始。

这部剧中,我们会被温正善开头的直接吓到,“要和我交往吗?

”对一个见面不到几个小时的女孩提问,如果不是因为长得帅早被骂疯子,当然温水帅也不免被说了一番,23岁的男孩在那一刻遇到了爱情,看似不经意但却是一眼万年,他明确目标,敢于追求,由于家庭的原因他活的不像23岁,只有在想要亲吻贤秀的时候才做了像23岁那个年纪做的事情。

面对贤秀当年的拒绝,以及五年后的贤秀的告白,他明确拒绝,表示自己的心思在工作上,而且放弃自己一次的女人难道不会放弃第二次吗?

五年后的温水成熟了,想的更多更远,对于爱情依旧向往但却不像23岁的自己那样勇往直前,会考虑的更多。

而李贤秀作家则终于在温水离开后发现了自己错失了一段怎样的爱情,伤害了一个如此深爱自己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此生还能遇到吗?

很多人替五年前的贤秀惋惜,觉得她不应该拒绝温水,我却很理解她,对于不熟悉的年下突然的告白不知所措,29岁的她面临不顺利的工作和居无定所的窘境,爱情对于她来说太奢侈了,平等是爱情中最重要的条件,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情显然不平等,而这不是贤秀想要的爱情。

即使当温水提出如果她说一句不要走,便可以不出国学习留在韩国,贤秀不会说因为她明白以爱情的名义去绑住一个人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即使被绑架的人心甘情愿。

五年过去了,他们都变了,变得平等、势均力敌,却也是不能轻易的在一起,尽管他们心中依旧热爱对方。

但也是都在各自为战,作家为了作品焦头烂额,厨师为了生意绞尽脑汁,即使有爱情,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不得不说,没想到茅台酒的代表是这样的人设,简单直接,是商人有眼光,感觉大胆投资和挑战,是温水和贤秀的伯乐,这样的代表哪去找,而且还痴情的守候了女主五年,给她依靠对她信任,不敢越界,只为了有一天女主可以走向他,于是wuli代表就圈了无数粉,声音、邪魅的笑容、甚至是穿的套装都被纷纷讨论,尤其是当代表看到贤秀靠在温水肩膀的一幕后,代表大人黯然伤神,或许这就是爱情的奇妙之处,你爱的她心里早已有了别人。

昨晚也是很气人,大家都拿着小板凳等着代表求婚呢,结果没播,群众的怨念让停播上了韩国热搜一个多小时,这是闹哪样啊温水和贤秀是相爱的,是对彼此合适的,他们五年后的感情仿佛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贤秀变得勇敢,不再瞻前顾后,喜欢就是喜欢,活在当下就好。

温水依旧是那个炙热的少年,心中还是爱着这个曾经拒绝过他的女人,因爱故生忧,会为她担心,会给她做喜欢吃的(于是广大女性同胞又开始想嫁给厨子了)会骑着单车送她回家,会满足她的一切愿望,这就是相爱的人最好的温度和样子。

虽然心疼代表,但是爱情的世界谁又能说的清楚?

你成为不了走进你爱的人心里的那个人,那只能说你们彼此不合适。

网上很多diss女主犹豫不决、男女主背叛男二等言论,还差点站对掐架,都是入戏太深啊,每个人都有对于爱情自己的态度和选择,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选择却无权质疑别人的爱情,因为与你无关。

还有一半剧情,不知道河明熙编剧会怎样写,只求保持节奏和质量,男女之间多角恋真的不需要过分狗血和浮夸,因为那样的剧情太多了,没必要再重复利用,继续用他们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温度即可,并从中感受到自己寻求的意义,思考自己的感情和生活,会不会有多一个选择亦或是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感觉会是个悲剧,但是编剧以往的风格都是happyending,无论谁和谁在一起又或者没在一起,都不会忘记这个秋季,他们与我们一起度过的心动时光,《爱情的温度》还是要看一看的!

ps:果然不能上班时间抽空写剧评,写写就被打断,最后语无伦次不知道写了点什么,哎……

 2 ) 爱情的温度

这部剧更适合能静下心来体会的观众,而非因生活琐碎乏累希望靠追剧转换心情的人。

李贤秀和温静善的爱情,是早早地认定彼此,很美很温暖的人设与故事,如果放在现实生活里绝对令人称羡。

但如果想更好地吸引观众、考虑收视的话,戏剧毕竟还是需要一些比较强烈的冲突,兼顾艺术性与故事性,吊一吊浮躁人心的胃口吧。

另外,一直都很欣赏梁世宗和徐贤振,他们都很擅长靠自然真实而细腻的演技打动人,这是我个人对于演技评价的点。

 3 ) I miss you

“相信爱情总是只会带来 幸福 悸动 开心和勇气吗应该也会带来痛苦 怨恨 疼痛 悲伤 绝望和不幸吧而且还会给予你战胜那些的力量到那样的程度才算是爱情吧”好汤不接电话的结局不得而知爱情的温度是happy ending 温吞如水的剧情 让很多人过早地放弃了这部剧 我庆幸 又是一个私人喜欢❤️开始是秋日浪漫爱情剧的走向 到最后的几集 才明白是一部人生剧 哪有那么多般配 登对 情意这东西 一见钟情容易 难的是来日方长 尽管很多来日方长最后变成后会无期两个人的再遇见 不是指五年后的重逢 而是 分手两周后面对离别又再次奔向对方时 当初的猜疑好奇 爱恨痴嗔 微笑眼泪 喜怒哀乐 已成云烟成熟男女之间的爱情 平等 真诚 直接 利落 温暖 柔柔的去拥抱凉凉的风 不去用力的熊抱暖暖的体温 都是刚好的温度 如果看剧看到后面 感到苦闷压抑想想开头的那段话以上

 4 ) 该死的温度!

半星都不想给。

有金材昱也看不下去了,难得的卡司,四个主演都喜欢,然而剧情都是什么玩意儿,编剧你能不能反省反省!哪怕像上部《上流社会》那样我都觉得挺好看的。

徐贤真跟梁世宗完全没有cp感,非要凑一对,这感情线发展得不尴尬吗,还一见钟情咧。

徐贤真的演技跟前几部也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尴尬得很。

还有梁世宗那油腻的发型,拜托他是厨师耶!都快磨光我对他在《duel》的好感了。

金材昱跟赵宝儿的戏份更是少得可怜,没什么存在感,干脆他俩一对儿能不能行!真是看得气死我了!

 5 ) 高开低走:男性角色与女性角色人格魅力上的严重失衡

《爱情的温度》刚开播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出最适合在秋日里看的平凡爱情。

哪怕故事里的主人公依旧是「美丽的外表与有趣的灵魂共存才能谈恋爱」。

可我喜欢,喜欢看男主跟女主你来我往的台词撩,是都市生活里势均力敌的男女关系。

更喜欢看金材昱跟男主、女主都那么有cp感的画面和氛围,是三个有趣又温柔的人凑在一起,谁都不忍心破坏的和谐美好。

所以,有人说它温吞,我却觉得它温吞得恰到好处,像是生活如流水,却因为有个人陪伴,连走路聊天都变得充满惊喜。

不是灰姑娘变公主的梦幻,也不是超能力主人公不可避免的跌宕起伏,而是琐碎中闪着光,让平凡的我们一点点发现,原来,生活也是可以有趣的。

两个有爱的人,只是简简单单吃着饭,你一言我一语,都可以让屏幕外的我感觉到喜悦和幸福。

然而,它高开低走了。

诚然,我很喜欢编剧的台词,剧中金句频频,会让人边看边点头称赞;但生活不是微博段子,金句本应该是剧情的点睛之笔,而不是本末倒置,用台词填补剧情流畅度的不足。

而《爱情的温度》更让我觉得违和的是人物、感情与故事三者之间的割裂感。

其中最严重的,是男性角色与女性角色人格魅力上越来越明显的失衡。

编剧河明熙以往的作品经常是以「现实主义的出发思考,真实感较强」为特点,这部也同样标签着「现实」。

但故事越往后,违和感越重:因为除了女主有着平常人会有的优点跟缺点以外,男主跟男二却都好得无可挑剔。

男主静善有个非常糟糕的原生家庭。

父亲家暴又自私、母亲有严重的情感依赖症,父母离婚后,一个对他是想起来了见一面,遇到麻烦了恨不得让他立刻消失;另一个对他是情感暴力,用眼泪跟爱对他进行道德绑架。

这样的生活,却没有在静善心里埋下丝毫的偏激,甚至在16岁跟妈妈去法国,一个人孤独得不得了,想到的竟然也是「不能误入歧途」。

姐弟恋最大的萌点是年下与少年老成的反差萌。

静善,无论在23岁还是28岁,都比太多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自持和冷静,明确、坚定、聪明、果敢,这种只有在相处中才能一点点发现的人格魅力,才是真正生活中的求而不得。

尤其在处理感情关系上,他更是足以出一本「男人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关系」的指南。

仔细看,我甚至很难从静善处理跟女主、女二、男二几人关系上,挑出毛病来。

静善对贤秀其实是有点一见钟情的,后来,夜跑的时候,贤秀的脱队给了两个人单独交流的机会,虽然只是很短的时间,他却发现了她的有趣之处。

「交往吧」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言语调戏,看到有好感的人,想要更深入了解,这样的请求是静善的坦诚与尊重。

贤秀拒绝后,他没有强求,俩人也只是在正常生活中让感情一点点升温,这种升温,其实就是所谓的「暧昧」。

暧昧分两种,一种是「让人受尽委屈」的备胎单相思;另一种就是静善跟贤秀这样彼此试探的两情相悦。

贤秀那个时候是乐在其中的,接收到这样信号的静善才会在后来出国前又一次表白,却没想到会被一口拒绝。

你以为贤秀只是拒绝了静善两次吗?

不,五年前,她一共拒绝了他三次。

静善走之前,打算第三次表白,他在机场给贤秀打电话,贤秀却没有接。

其实不接电话并没什么,关键是,这个时间太敏感,恰恰是静善表白被拒之后。

更戳刀子的地方,是静善打电话前还很自信地说「她会拒绝我但不会不接电话」。

受伤离去的静善,到了法国没多久,又从女二那里听说贤秀已经有爱人了(女二撒谎),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静善五年来才再没有找过贤秀。

可他放弃爱她了吗?

没有。

他依旧会为了给她应援,又是匿名留言又是出演她的剧本。

他爱着她,却没有爱到毫无底线跟原则。

夸到这里,有人也许会拿五年后天台上静善拒绝贤秀来反驳了。

可静善的拒绝是因为赌气吗?

当然不,他拒绝是因为对感情极度负责跟认真。

贤秀当时是怎么表白的呢?

以为实现了梦想一切都会不一样没想到实现梦想了之后还是保持着那样的生活我后悔了不是「我喜欢你想跟你在一起」,也不是「这些年我一直都很想你」,而是「实现了梦想后才发现没有意义」的后悔。

这样的后悔,到底是不甘心居多,还是爱居多?

告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恋爱更不是,五年后一句不甘的后悔就回头的感情,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静善的拒绝只是为了让两个人,五年后,重新审视彼此。

如果双方的爱不是由于当年不圆满的遗憾,而是爱着此时此刻站在面前的人,俩人才能好好地牵手走下去。

所以,这次,他们终于从「两情相悦」的暧昧,走向了「两情相悦」的恋爱。

除此以外,静善对待女二的态度,更是狂刷好感度。

不喜欢就坦言不喜欢,可以做朋友,却绝不能越界;行为举止上没有丝毫能让人误解的地方,不给女二留一丝一毫的念想。

我没有让你付出我也没有让你会错意过所以,我凭什么对你负责不要再对我使用感情暴力了只要不越线,我们还能好好相处真想把这段话甩给所有对别人使用感情暴力的人。

相比之下,贤秀处理跟正宇的关系,就暧昧多了。

的确,贤秀一直都表明了自己有喜欢的人,也一直都在关键时刻用「代表」这样的称呼划清界限。

但也许是女性过于细腻跟柔软,也许是正宇对贤秀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朋友,贤秀总会在无意间让正宇窥视到自己的内心。

夜间一起去看那朵充满意义的花也好,在正宇面前流露出软弱、伤心的感情也好,这些都只会让正宇觉得自己有机会。

毕竟,对正宇来说,静善口中的那个男人,是「已经错过从此都很难再见面」的过去式。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觉得我对女主太苛刻了。

是的,我承认,贤秀之前跟正宇的相处,可以算是人之常情,毕竟像男主那样理智又冷静的人才是例外。

但是,跟静善再次重逢后,她对正宇的态度,就开始让人难以接受了。

尤其是,她知道正宇喜欢他,她也知道静善跟正宇是挚友;当她跟静善暧昧得就差确定关系时,有天夜里,正宇对她说「不要把无法交往的男人放在心里,现在你的现实是我」,她竟然都没有任何反驳跟暗示。

那个时候,正宇如果知道「错过的男人早已回来而且就是静善」这件事,后面还会有那样心酸的一厢情愿吗?

五年来,正宇为什么不正式追求贤秀呢?

因为他一直谨记最初的忠告,选择默默守护,一点点获得贤秀的信赖,他有自信有底气。

毕竟,在他心里,他需要战胜的只是一个「过去式」。

可后来,他的感情跟自尊,却被最看重的两个人伤害了,尽管是无意,但,本可以不那么残忍和狼狈。

看到现在,贤秀最离谱的一点是什么呢?

——作为唯一的知情人,却什么都没说。

当初她发现静善跟女二的关系,都要在心里反复衡量,一头是爱情,一头是友情;轮到静善跟正宇,她居然没跟这两个男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透漏过丝毫?

三个人的复杂关系,只有她最清楚,她却没第一时间想到去解决跟捋顺。

如果静善知道正宇爱着贤秀,他一定不会俗套地让爱,可也一定不会在正宇来试探他时,还傻兮兮地怂恿正宇去求婚,他的真心,在那一刻,对正宇来说,都是刀子。

事实上,要不是徐贤真的个人魅力加持,贤秀这个角色,虽然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但深究之下,并不讨喜。

感情上的反复无常,可以说是没谈过恋爱的害怕与不安。

但明明是追梦人的设定,最初做编剧助理是因为女二、认识正宇这个代表是因为学长、解决工作上的烂摊子是靠男二,每次遇到挫折不是有人安慰就是有贵人相助,唯一真正非常拿得出手的成就,就是那部入选的剧本了吧……回想一下,似乎从来只有男主男二安慰她帮她解决问题,却几乎没有她在他们有难处时发挥作用的情况。

这种角色人格魅力的严重失衡,带来的是这部剧在故事与情感共鸣上的失焦。

标签着「现实」的都市爱情剧,到头来,呈现给观众的依旧是「完美男人围绕不完美女人」的不切实际,以及故事越往后越俗套的狗血。

所以,《爱情的温度》收视率下降。

这个锅,还请编剧背好。

当然,你要问我《爱情的温度》甜吗?

甜,真的很甜,看着静善跟贤秀正式恋爱后,发个短信都在冒粉红的样子,简直能甜死。

可那些藏在粉红泡泡下,时不时冒出来的膈应,又让人每次追更,都显得有点如鲠在喉。

「写于追剧途中」2017年10月【豆瓣存稿】全文首发微信公号K社

 6 ) 逃不过的自我&爱情啊爱情

A French Course (duck, potato and veggies) 之前看到16、7集的时候,写了一篇影评,把“眼睛里面有星星”的静善大夸特夸了一番。

当时以为这是一部20集就收尾的剧,结果现在已经更新到30了!

才发现自己当时的评价为之过早,现在的剧情和人物的变化发展,已经出乎意料,相当有趣了~ 自我。

就像山本耀司说过的那样:“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静善啊静善,终于也撞上了很强的东西,爱情、友谊、经济基础、和永远也逃不掉的父母关系。

之前的人生,虽然困难和狼狈,但是他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他只需要自己强大就可以了。

但现在,情况变的不一样了,他旁边多了一个人,贤秀。

是铠甲也是软肋。

在疲惫困顿的时候,因为这个人,他会露出笑容,会重新获得力量;但是,也必须面对对方“你为什么不让我进入你的世界”的盘责。

简单的说,他的人生多了一个观者和参与者, 在他的“自我”还没有整理好,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这样的参与者,只会一次又一次的让他懊恼和狼狈。

一直那么理直气壮的静善,在他妈妈突然出现在有贤秀的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时候,会慌张,而被贤秀问到家庭和父母的时候,又总是躲闪。

不愿启齿的家庭背景,是贤秀的一个坎。

这个坎, 他必须得过。

正如他妈妈说的那样“贤秀是在垃圾堆里长出来的花朵”,他拥有那么多美好的品质,只是还没有处理好家庭给他带来的阴影。

话说,童年的家庭关系会影响人的一生,这话还真是不假,有的时候,你努力的反抗,其实也是被影响的一种表现。

就像静善,因为决心“不能变成和父亲一样”,所以一直压抑自己的愤怒,从来不使用身体暴力。

但是,这种自我控制和压抑,对他个人来说就是一种暴力,愤怒不是问题,暴力也不是问题,压抑它们才是。

静善的母亲,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口香糖,一直粘着他,永远甩不掉,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

但其实,在没有贤秀之前,这个问题,静善其实是处理的很好的。

贤秀进来之后,其实也是很助力的,但是在静善看来,有点越界了,我理解他的感受。

但,这其实就是他自我还不够强大,一直困在家庭给自己的自卑感里面,不会利用其他人际关系来缓和僵局的体现。

所以才说,爱情其实是一面镜子,在两性关系里面,你的所有不足和缺陷都会被放大,被显现出来。

很多时候,失败的恋情并不是对方的问题,也不是这段关系的问题,只是你还没有真正看过镜子里面的那个你。

在你还没有成为“那个人”之前,所有的人对你而言都是不合适的人。

除了碰撞贤秀,静善同时也撞上了男二这样“水准很高的东西”。

朴正宇这个人物,说实话我现在还看不太清楚(求编剧再多给点戏😂),看着是一个超级孤独让人心疼又爆有能力的人,他现在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呢?

我能明白男人和女人对待爱情的方式不同,男人是“我爱的我一定要争取”,女人是“我爱的我可以牺牲”,所以他是真爱,所以在争取。

但是,眼看已经没有机会,这么搅和别人的爱情,也得不到女主的心,应该不是他这种智商的人会去做的事情。

所以呢,他是在干嘛呢,是因为爱静善这个弟弟,所以动摇他,让他垮掉然后重建吗?

是因为爱贤秀,所以想要撕掉外壳,给她一个真实的静善让她自己去选择吗?

突然想起了电影“500 Days with Summer”, 里面的男主角疯狂的喜欢着一个叫Summer的女孩,恋爱了却因为女孩并不是那么爱他分手了,特别伤心。

然后在终于整理好自己之后,在面试自己一直想要尝试的职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心仪的女孩,“What's your name?”.“ I'm Autumn.” 我希望贤秀只是正宇的summer. 爱情啊爱情。

除了家庭背景问题, 编剧还抛出了经济基础和阶层的问题。

爱情和面包,从来都是话题。

现在看到29集,静善面临着餐厅的经营,自己的生计和对员工的责任问题;而贤秀面临着, 母亲能不能尽快做手术,关乎生死的现实问题。

编剧还真是真正经历过生活摔打的人哪,就这么把血淋淋的现实就这么摆在人面前。

再怎么热烈的爱情,在这种经济和生死问题面前,总会显得寒碜起来。。。

毕竟,这是一个不能靠着甜言蜜语,你侬我侬就能吃饭租房生存下去的世界;而再完美再优秀,一直给你支撑的父母,也有可能生病或者发生意外;而在医疗教育这种公共社会资源方面,更是一下就能拉出档次,你在社会的哪一个阶级,一下就见高低。

是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心疼为了帮忙,去求父亲却被拒绝的静善;更心疼他站在病房门口看到男二在里面和女主家人谈笑时的寒酸。

可是,如果你的爱情不能面对这一切,不能帮助你打败这一切,那你那个可能就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互有好感的恋爱关系”而已,可有可无。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

真正的爱情是爱,是能让你变的温柔勇敢又有力量的那个东西,像水一样的存在。

Love is like spirit, everyone talks about it, few has really seen it. 结局?

让我们一起看看大结局,看看这个自我、爱情和现实的较量,到底谁赢了。

(我讨厌残酷的现实,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我。

爱情,是奢侈品,有的话,那是幸运。

 7 ) 矫情and装逼,纪念or意淫。一个作家型编剧的本体出道

작가(Jak Ga):作家在韩语中,写剧本的编剧、写书的作家、和画画的画家,全都被称呼为“작가”。

然而,如果以我们更熟悉的汉语语义来解读,那么在现如今的韩剧圈中,真正能被称为“作家”的编剧,其实寥寥无几。

专攻言情剧的洪氏姐妹和金恩淑,一个类似于晋江小白文写手、一个是略高阶于小白文的现言大神。

专攻类型剧的金恩熙,则约等于隔壁起点的白金级签约作者。

而巧妙杂糅了这两者的“逻辑系浪漫小言”老树新花宋载正和朴惠莲,综艺出身熟谙观众G点的朴智恩和李有静,换算到文学范畴,比起“作家”这个title,依然更符合“写手”的设定。

与描绘人间百态宣扬普世价值的通俗型作家、或表达个人意志与情趣至上的个人型作家不同,写手的最高任务,是使尽浑身解数投其所好,留住大多数读者。

无论是天才型还是勤奋型,无论主攻题材为何,无论使用的是哪门哪派的技巧,受众的喜好与需求,永远是他们写作时的第一出发点。

当然,介于编剧这一工种本身就不是不计收益表达至上的个人创作,而是影视剧这一基于观众而存在的文化商品的生产步骤之一,这样的初衷并不能说有错,也没有必要非要以深度、品位、档次这样的条条框框加以贬低。

尤其在广告主是奶娘、收视率等于一切的电视剧业,能紧抓甚至引领观众口味风向、高效戳心高频娱乐高速圈粉的写手型编剧,往往比题材节奏腔调一律坚持my pace的作家型编剧,更能、也确实更受到大多数观众的青睐。

在韩国电视剧界,真正能写出点名堂来的作家型编剧,往往盘踞在周末剧场。

她们的剧作如果用当代文学作比,比较接近于描绘家庭生活的长篇通俗小说。

因为周末剧篇幅较长,有足够的浸入时间与架构空间,类型又比较单一化生活化,所以深度、现实意义与情感细腻度兼具、角色立体主题清晰架构完整的作家型作品,更容易从一堆靠堆砌狗血桥段恶俗套路夺人眼球的写手型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脍炙人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

比如韩剧编剧至高峰金秀贤老太,以及周末剧女王苏贤京,就是这类作家型编剧中的佼佼者。

而像郑成珠这样近年来转攻迷你剧,题材锋芒冷冽叙事风格个人特色极强的作家型编剧,则基本只能在有线台偶尔放闪亮瞎一小群人的狗眼。

回归到三大台主流观众群中,反响大都口碑与收视不成正比、平淡收场。

放眼韩国目前台面上的所有作家型编剧,卢熙京大概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出道的她,起先一直以短剧作品活跃在小荧幕上。

2000年,她的第一部迷你剧“傻瓜一样的爱情”播出,在那个收视率动不动20%+,不破30%都上不了新闻的韩剧“高水位”时代,这部剧以1.8%的超低收视,创下后来维持了近20年的韩剧史上最低收视纪录,直到前不久才被manhole打破。

而傻瓜一剧也以“被诅咒的杰作”之名,永远留在了韩国观众的记忆里。

与前面那些在周末档里写通俗小说,在有线台写伦理小说的作家型编剧不同,卢编是韩剧界第一个敢把迷你剧当成散文诗写的编剧。

在那个狗血当道观众尚在沉迷套路的年代,这样的大胆显然有些生不逢时。

继傻瓜惨烈扑街后,她的迷你剧作品孤独、再见独奏、他们生活的世界、吧嗒吧嗒,也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 别说从来与收视冠军无缘,甚至屡屡同档垫底。

在那十年里,如果纯按收视率来算,以卢编的成绩按说早就该被电视台制作社和导演们默默拉黑,无剧可写黯然退圈了。

然而神奇的是,非但卢编没有放弃这个圈子,这个圈子也始终没有放弃卢编。

一年一年,她倔强地按照自己的风格笔耕不懈、修炼不止,而制作社和电视台也毫无怨言地继续有一部拍一部播一部,并且照样轻松招募到大牌演员。

然后某一瞬间,终于腻烦了狗血套路的观众get到了她独特的频率,以往的矫情变成了戳心,以往的小众变成了格调,以往的琐碎变成了细腻,以往的平淡变成了治愈,于是才终于有了那年冬天风在吹/没关系是爱情啊/Dear My Friends这媳妇熬成婆般苦尽甘来的高收视三部曲。

然后要说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河明熙。

作家型编剧除了上述那几位,早期的河编,显然也属于其中一员。

在探讨离婚问题的综艺节目夫妻门诊-爱情与战争里担任了近十年短剧编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河明熙,作为电视剧编剧出道后的两部作品,完美展现了之前十年在婚恋专门节目里积累的经验与功底。

我们可以结婚吗、温暖的一句话,把婚姻前后那些百转千回的大事小情描写得巨细无遗淋漓尽致。

值得称道的是,这类通常只在周末长剧里出现的现实婚恋题材,被她浓缩成20集的迷你剧后,非但细节与故事没有缩水,哲理与思考反而更加凝练,甚至多了一些迷你剧独有的反转趣味。

虽然这两部剧的收视都不出众,但却凭着过硬的口碑,让她一跃成为“现实”系作家活跃在迷你剧舞台上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

然而,与一条路走到黑死不悔改的卢编不同,从接下来的上流社会开始,河编显然开始了向市场向收视的妥协。

上流搬出了财阀男女做主角开始写爱情剧,虽然依旧标榜现实,却已经从前两部的普世现实,走向了编剧头脑中虚构的所谓“现实”。

而到了Doctors,更是连这层虚构的现实都被抛掉,彻底沦为了披着医疗剧外衣、实则靠演员摆摊买糖拉收视的偶像小言。

就连负责深度的医疗case部分,也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取材不足思考不够的知音体低龄鸡汤味。

丢掉现实主义作家的厚度与坚持,变身“写手”迎合观众的编剧河明熙,既没有金恩淑百发百中的女心狙击,也没有金恩熙跌宕起伏的剧情抓人。

虽然这两部作品靠着题材取巧和演员号召力,收视都拿到了同档冠军,但河编的名声,却实实在在地从现实主义实力派,变成了只有三集和部分台词能看的高级流水账写手&烂尾专业户。

这一点,从节节走低的豆瓣评分里就可见一斑。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这部爱情的温度,其实可以算作河编作为作家型编剧的回归之作。

剧本的主要人设与大纲,改编自她14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好汤不接电话》。

原著的背景设定在二十多年前,男女主角的缘分始于聊天室网友线下约见。

作为女主角写的一部剧本,它也出现在了剧集最近更新的几集里。

当然,也许可能大概,它是个悲剧。

如果说之前的我们可以结婚吗和温暖的一句话,是基于河编之前十年工作经验的总结报告,上流社会和Doctors是打怪升级攒金币用的应用文,那么爱情的温度,或许才是她作为一个作家,真正“我手写我心”的出道作。

而正如绝大多数内心总是有五个琼瑶五个张爱玲在打架的文艺女青年,她们的处女作,总是不可免俗地要明晃晃或者暗戳戳地秀一把个人小传。

爱情的温度也不例外。

结合原著好汤描写的时代、女主的职业与最后的结局,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大胆设想成是河编年轻时亲身经历的一段遗憾恋情。

而爱温剧本虽然把故事背景搬到了当下的首尔,人设剧情也根据时代做了糅合,但是故事的个中情调和人物心思里的那些弯弯绕,却依然留存着一些非当事人不可解读的浓浓私人感。

贤秀与静善的一见钟情势均力敌、你来我往台词互撩,看似火花四溅金句频频,实则除了夜跑时的第一面,后面总是越来越充满与剧情发展的割裂感。

有些时候,两个人更像是坐下来演了一幕即兴小品,斗了几句贫嘴段子。

说的时候蜜里流油,一起身,却只剩下满座空虚。

而贤秀在悲春伤秋林黛玉和勇气阳光美少女之间随时转换的情绪,她面对任何人都说掉就掉的眼泪说露就露的笑容说掏就掏的真心话,她的执拗任性口无遮拦出尔反尔,她的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都不够诚实,也充满了非本人不能理解的肉麻与狗血。

如果不是徐玄振用她自然率真的表演方式正面消化掉了这个角色的许多婊气,这个活在自我为中心的逻辑世界里,以“我的性格就是这么酷”为名各种有来无回地占便宜、撂摊子、言而无信、打退堂鼓、得便宜卖乖、得理不饶人,在能作死的全部作了一遍却依然抱得帅哥归后,作为三角恋中唯一一个拥有上帝视角的人,却对误成情敌的挚友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明说的埋雷大王,早应该收获比现在更多得多得多的骂声。

诚然,对比剧中的两个男性角色始终站在相对完美的一边,贤秀是那个一直在变化成长、负责全剧人物弧光的角色。

但是从种种细节、种种描述来看,河编试图通过贤秀这个人物达到的目的,与其说是反省,不如说是纪念。

她对这个女人每一个不成熟的行为、每一次不计后果的任性,乃至她嘴里吐出来的一个咄咄逼人的标点,都爱到了骨子里。

因为那就是她自己的曾经。

起码她希望是。

这部剧里,没有结婚,没有出轨,没有财阀,没有灰姑娘,也没有可以一女打翻十八大汉的刘慧静。

有的只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和矫情细胞的中年女作家,她曾经或者想象里与她相爱过的男人,爱上过她的男人,以及曾经最真最美最勇敢最有个性、品味最好的她自己。

Amy Winehouse - Back To Black看着这部剧,你会忽然发现,河编之前四部作品里的现实或者庸俗都是假的,唯有台词字里行间浮现出来的那份矫情是真的。

适当的油腻,适当的文艺,适当的装逼,加上绝对的矫情。

这才是河编本体的真正文风。

让人蓦然想起那些年读过的张小娴和亦舒。

幸好离琼瑶阿姨还是有一些距离。

所幸,虽然剧集整体走势看上去温吞平淡又私人,但比起前两部纯跑流量的架空作品,回归作家模式后这样的意淫自己过去意淫得有理有据有温度有情趣的河编,还是更讨人喜欢一些。

而作为爱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人生中也总有某些阶段,是适合并且需要这份真情实感还带点技术含量的矫情的。

即便现在碰巧不是,也总有另一些人,正在度过需要它们的时光。

更何况剧里除了美轮美奂的画面、层出不穷的美食以外,还有360度无死角的四张美颜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玩剧转载请告知

 8 ) 观剧随感

按照我的标准这部剧还达不到五星的程度,但是冲着金才昱,就这么偏心的给了。

因为太喜欢金师傅了,所以知道是小姐姐和绩优股梁小弟合演的特别期待。

不过俗话说的好,期待越大失望越大,不是说这剧不好,它有它的长处,细腻、温暖、色彩感好,主角和配角都十分养眼,前四集看的人少女心泛滥,怦然心动。

但是剧情推进过于温吞,男女主性格刻画不太讨巧,女二号人设奇特等都降低了这部剧的观赏性。

小姐姐一直是我认为的演技咖,爆发力强,感情戏真实心动,细节动作处理能力超强。

梁小弟是我在金师傅里面就预测会火的明日之心,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在金师傅当中我曾今期盼着二人能有感情戏,没想到这么快二人就能再续前缘了。

平心而论,和弟弟在一起的小姐姐不如和柱柱或是eric那般火花四溅,但小心动小暧昧还是会让人老脸为之一红。

说了这么多才绕到重点,那就是金才昱欧巴,从西洋古董果子店开始关注他,最初只觉得惊艳,充满阴柔美,冲着玉猫看的Who are you最终只被他一人的眼神打动。

金才昱有颜,有身材,有演技,但却一直未能大红。

这部剧因为他坚持了下来,也因为他不这么想坚持下来,他的存在使得该剧所有的不足都可以无视,散发着如同罂粟般致命吸引力的金才昱,寂寞中带着优雅,歪嘴笑蛊惑人心,和男女主搭配都是如此和谐,可是编剧大大,可不可以给他一个好的归宿,每次看到他哀伤的样子心都要碎了好吗,可不可以不要虐男二,虽然他的实力早已能够胜任男一,世宗和他相比还是太嫩了。

 9 ) 为什么金材昱总会被发好人卡?

首发rouwanxiaomian公众号 《鬼客》终于播完了,我的金先生又成功引起了一群无知少女们的舔屏。

虽然这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忧伤,但至少能证明这一次我终于没有爱错人,在挑男人方面我也不是每次都失败的。

《鬼客》的成功再一次向大家展示了金演员在诠释内心小恶魔方面的功力。

他就比较适合演这种衣冠禽兽的人设。

那种《爱情的温度》里面朴正宇这样的角色反而不大适合他。

金演员

金演员你怎么这么好看!

朴正宇多金、条顺、颜好,随便一个姿势都撩得人心痒痒。

这种人设丢到女人堆中间,简直就是面包掉进了锦鲤池,就算吞掉骨头渣都觉得不满足。

但是不管人设多么好,女主就是不爱他。

其实这部片子很多台词都很好,有些情节和台词一针见血,能够解释很多爱情中的现实问题,算是很接地气的肥皂剧了。

原本以为在感情中,一定要有一方是坚守的人,当另一个人摇摆不定的时候就要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告诉他我们可以走下去。

但是这部戏里却说,不要是抱住一个摇摆不定的人。

一定要等那个人耗费掉自己所有的力气后,再去救他上岸,不然水中挣扎的两个人都不能活。

这种台词放在任何剧本里都是优秀的台词。

虽然我满心期待金演员能有一次出演爱情戏时能抱得美人归,但是我也深知金演员在剧中永远都只有被发好人卡的人设。

这一次,带着光环的金演员又是怎么被发了好人卡呢?

成功的企业家,钱赚够了,带着想要把钱花得帅气一点的想法搞了一家影视公司。

深知世故却不世故,第一次告白失败后几年来一直默默守护在女主身边,绝不逾矩。

女主不开心第一时间安慰,女主工作不顺心马上想办法搞定,在我看来这种颜值逆天的二十四孝男友,一出现就应该用五花大绑绑牢了锁家里。

可是女主偏偏不爱她,跑去选了年龄差距大,事业远景不佳,原生家庭不好,固执又任性的男一。

金材昱演的朴正宇运筹帷幄,喜欢站在高处看清一切,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流。

简而言之就是朴正宇给的是家庭,主厨给的是爱情。

家庭有很多硬性指标,爱情本来就是不讲道理。

而女主一把年纪辞去了稳定的工作,为了自己的编剧梦跑去做编剧助理,如果不是朴正宇给了机会可能她会永无出头之日。

这种神操作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被看好,过于理想主义过于不负责任。

主厨第一次见到女主的时候就心动小粉红,还没好好说两句话就要表白,未来会不会离开韩国去法国他自己也不知道。

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倒是异常匹配,朴正宇这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金材昱演的朴正宇注定得不到女主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输在了年龄上。

我说的年龄不是生理上的年龄,而是他的行为符合他的年龄,而女主并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朴正宇第一次帅气的表白后,被女主莫名其妙的拒绝,当他知道女主心有所属时他做了一件非常体贴绅士的事。

轻拍女主的肩膀,等着她安静地哭完。

在我看来这已经算是非常教科书般的答案了,可惜金演员不是男主,这道题他注定拿不到满分。

梁世宗演的主厨在列车上向女主索吻,一开始女主也是拒绝的,但这个时候顶着男主光环的男主却说:如果不愿意那就躲开吧。

我说了要亲个嘴儿我就是要亲,我亲不亲是我的事,你愿不愿意那是你的事。

这种不管不顾的行为只有小女主六岁的弟弟才做得出,换做是金先生演的男二大概就会乖乖站在一边,没有得到允许前手都不会主动拉一下。

之前有和朋友聊到暧昧期中的主动性问题。

桃:如果被拒绝了是不是就不要在继续打扰了?

她:不,要继续打扰。

本来就不喜欢,如果你因为遇到困难了就放弃,那你们真心凉凉了。

桃:强扭的瓜不甜啊她:强扭的瓜甜不甜要吃过之后才能做评价。

瞬间顿悟,又一次为金演员演的男二感到惋惜。

朴正宇和李贤秀去散步,那个时候她正在经历情感上对主厨的摇摆期,本来这时候应该是朴正宇扳回一分的时候,可惜他的现实与脚踏实地让他又一次错失了女主。

我说今晚月光那么美,你说是的。

好妹妹的歌。

第一次听觉得歌里唱的应该是个甜甜的爱情故事,两个不适合在一起的人因为彼此之间吸引力太大,最后还是紧紧抱在一起在月色下拥吻。

后来又一次在百度上看到有人对这首歌的分析,我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场爱情惨剧。

两个人适不适合从一开始就知道,虽不排除easy come easy go的几率,但是如果一开始的一方就有犹豫那就几乎很难有好下场。

就像这首歌里反复唱到:我说今晚月光那么美,你说是的。

夏目漱石有个经典的关于月色的故事。

他在上翻译课的时候,说日本含蓄优美往往不会直接表达感情。

他说日本人翻译“i love you”的时候不会直接翻译成“我爱你”,而会说“今晚的月色真美”。

所以当歌词中唱到“我说今晚月光那么美”,我期待的回答应该是“我也是”。

可惜你并没有了解我的心意,你只是就事论事回答我说“是的”女主想要的是他情感上的安慰,他却告诉她要脚踏实地。

这一次对话后好多人都觉得朴正宇更适合女主。

可适合本来就是阶段性的,不同的年龄段总会遇到各种适合的人,这个没了还会有下一个,只要自己不算差就一定能遇到更适合的。

适合容易,心动难得啊《爱情的温度》有一个非常暖的设定,那就是男女主每一次心动时画面都会变成黑白,提示观众这一刻应该被记住的心动的时刻。

在编剧看来心动更应该被珍惜,就算不合适也要去好好把握。

手上同时有心动的和合适的,放掉那个合适的可能会难过一阵子,主动放掉那个心动的大约是谁都不愿去做的事。

扫码关注肉丸小面

 10 ) 爱情的条件之三 攻心为上

爱情的温度 爱情的条件第三篇 攻心为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世界强烈的感情都有其原因,却常被知情者避忌,不肯多谈,这情况被称为:莫讳如深。

在我们这个与感情和美味有关的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被认为是突如其来的感情冲击,却有着确定的理由,让他们能够坚持所求,继续走下去。

要问温静善的爱究竟从哪里开始,虽然先要看小区里的偶遇,他见到她弯腰俯身捡罐头的样子,却决定在跑步聚会时的相遇。

实际上,在见到身边这个装作不经意,却在悄悄打量自己的女孩时,温静善就已经认出她是小区里那个捡罐头的女孩,他只是纳闷对方为什么总是看着自己,于是问她:-您认识我吗?

说完看着女方还笑了笑,可是对方突然尴尬起来,赶紧移开目光,他就知道自己多话了。

谁知此时弘雅和崔元俊赶到,这才做了介绍,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温静善眼看着女方,开始挠了挠下巴。

注意这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对比此前扮演温静善的梁世宗演员在SBS播放的另一部作品,医疗剧【浪漫医生金师傅】当中,为表现年轻的医生都仁范与小时候暗自喜欢女孩尹舒贞(尹瑞贞)再见面时候的心理活动,也是用了这个动作,极有可能是梁世宗演员本人为表达角色心理特征特意设计的细节。

演员对角色揣摩用心,本来并无可厚非,这个细节有趣就有趣在该剧与梁世宗搭档的对手戏演员也是徐玄振,在剧中梁世宗扮演的都仁范医生也是从心里爱着尹医生,却未能及时表白,于是让同期姜东柱抢了先,虽然,是他先认识了这个要与他以姐弟相处的女子。

可见,挠下巴就是梁世宗见到徐玄振的代表性动作。

话题回到剧情这里,挠下巴之后,温静善对李贤秀的在意就开始了。

为什么这么说?

那是因为在此之后,哪怕众人再纷扰,步行者争相跑步的一片混乱中,温静善仍在暗暗在意李贤秀的身影,只要见不到对方,就要回头看看她,找了个借口说自己是助跑员,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人,还要给几句鼓励,于是冷不丁就被对方揶揄了一下:-这是填鸭式教育和因材施教型教育的区别所在,坚持就是填鸭式教育的代表性(行为),那可不行这伶牙俐齿说的温静善一下笑了起来,忍不住来了一句:-您可真会说话啊看,这就是后来二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只要一人发牢骚,开始使用诡辩口才,另一人就知道对方在耍赖了,可是因为知道只有对自己才会这么做,但又觉得很甜蜜,于是心甜一番,打从心里笑到脸上来。

温静善真的是助跑员吗?

看来不是,如果真是助跑员,应该在队伍中巡视,对每一位会员都是如此,可是他只对李贤秀一人如此,可见他只是因为在意她,才说自己是助跑员。

所有的说法,都是为靠近李贤秀而有,并非真是如此。

所以,这也成为二人日后相处的另一个特点,所有对李贤秀的善意帮助与安慰,温静善都找出各种借口,各种理由否认自己是因为爱意,于是李贤秀也被说服了,认为温静善真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才会这么关照自己,虽然被关心,从心里感到温暖和幸福,却从来都没有负担,要一定与他谈恋爱,只是在心里,默默给他留了一个位置。

可是,都市男女的爱情为什么要从一次跑步说起?

那是因为在都市里迷路的人太多了,人们因为盲目而找不到方向,可是却不自知。

就在这一次跑步里,与奔跑者队伍脱离的李贤秀,找到了自己爱看的风景,也顺便遇见了爱情。

这份爱情,是持有者亲自找来的。

她是贪看风景的聪明女,他却是特别在意她的跑步男。

在一番磨折之后,找到李贤秀的温静善得到了一个结论:他在意的女孩子就是一个会经常迷路,还会一路欢笑,细看沿途风景的人。

李贤秀,在意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她的富有来自内心,而非物质。

他和她会在深夜的屋檐下看雨滴淅沥淅沥的样子,还会微笑着看屋檐下的雨水成线,结果,李贤秀一句话再次逗乐温静善,她舒心地笑着对他说:-啊,这样的日子,最适合杀人。

怎么会是这番话?

盼着能说点儿趣事的温静善乐了,他也问了她,可是她说,这是编剧给她的作业,她是助理编剧。

期待爱情,渴望自由和温暖的温静善,对这样一个自由奔放又有趣的灵魂是不是要紧紧抓牢?

所以,这才是温静善当时告白的真正原因:他想要紧紧抓住眼前这个人和这些事,如果跟这个人在一起,以后的日子都会如同跑步迷路却淋雨,还可悠闲看雨滴的日子那样,意外又美妙,与他所想要避开的生活完全不同的美妙。

他心疼这个人,也就接受了她的所有,既美丽,又让人心动,当然还有,迷路、偷懒、打混、耍赖和时时贪恋良辰美景美味的种种。

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总是会对她说:-真是的,慢点走啊,总是会扭到脚,还跑或是:-还是多注意点,不要再迷路啊最有意思的是,每次李贤秀迷路,温静善总是能找到她,而且是默默地靠近她,完全不给她压力。

那一晚李贤秀因为剧本公募比赛落选而情绪低落,醉酒回家时,温静善甚至不多说什么,她说的错路也跟着她走,看她沮丧地发牢骚说:-我是叫李贤秀呢,很像个男人的名字哟于是他也说一句类似的话:-我是叫温静善呢,很像个女人的名字哟因为语气太相似,说得沮丧的人也笑了起来,然后眼眶里又涌出泪水。

他也不多说太多的话,只听她说获选以后要在公园里跳舞,居然真的拉她去公园里提前庆祝。

叙述到这里,可能不少观众都明白了,温静善的这份耐心与陪伴,还有体贴的心意,就是日后李贤秀对他念念不忘的理由:哪怕遇到再多的人,哪怕遇见条件再好的人,也没有温静善的这份善良与细心,更没有温静善默默的体贴,只要回想起这份心意,李贤秀就会心如刀绞,然后痛心自己错过了这么好的人。

所以,这才是那一晚,朴正宇将李贤秀叫上高楼看夜景,想要向她告白,却失策的原因所在:任谁都没有温静善对待李贤秀的这份暗暗在意的爱意,也就不会有温静善的体贴,所以,想要告白的朴正宇更多地,还是在意他自己的心情,说的是他自己想要选择家族和家人,而不是真正考虑到女方的心情和状态。

所以,就在那时,李贤秀完全会错了意,她觉得只是遇到了一个暂时和自己相似地,只想要借机发牢骚,说心里话的人,哪怕这个人是制作社的老板也没关系,说是爱,想要家人也没事,就算偶尔越界,也没事,反正对方不是真的在意自己,只要遵守原本应该有的界限份际就好。

所以,哪怕朴正宇说出了想要在一起的话,李贤秀也当做是他想要说的心里话,暂时放自己越界,于是干脆自己也越界,掩面痛哭,落泪也没关系。

所以,这番失败的告白,自恃明智的朴正宇,实际上是败给了温静善体贴的心意。

就是这份心意,如同保护罩一样成为李贤秀衡量异性的标准。

可是,五年的岁月里,又会有谁如同温静善那样,安静、善良又在意?

李贤秀对于爱情的标准是活的,就是温静善无微不至的心意。

《爱情的温度》短评

老夫的少女心,啊!

6分钟前
  • 章赳赳
  • 推荐

作家牛逼 演员棒呆 结果结局拖了。。。。

8分钟前
  • 碎碎念大王
  • 推荐

六集弃 开头感觉明明很好的~后面太俗了

9分钟前
  • 渺渺无音讯oxo
  • 还行

细腻动人,导演功力深厚,心动的黑白画面不能更回味悠长。还喜欢上了Amy。

10分钟前
  • Kalikayu
  • 力荐

16集的故事拖成40集,网恋奔现,分手再相遇

12分钟前
  • IYNDA
  • 较差

很喜欢金材昱,很久才上剧 ,但这剧情,我需要2.0倍速,每集都昏昏欲睡,太啰嗦了

15分钟前
  • 阿涅丝
  • 很差

四位主角都特喜欢,因为剧情还是弃剧了 受不了浪费颜值与演技的尬聊。还有女主男二不是更配?

17分钟前
  • 风也◉◉
  • 较差

看到一半没有播放源了…一拖就是大半年…男一男二女一三人无论怎样排列组合在一起都让人开心的剧…开头真的不错 很细腻 不只有温度还有声音//时隔四年看完了,高开低走,莫名其妙,哎…我的代表nim!!

22分钟前
  • 友邻广播
  • 还行

客观的说,这部剧真的不应该评分这么低,给出低分的我看了评价基本都是没认真看,或者看了几集就弃了!这本就是一部慢节奏梳理爱情成长过程的电视剧,节奏快不了,但人设并不讨厌,是一部完全可以不急不忙看完的作品!女一开篇29岁的傻白甜演技我也不喜,后几集就好了!爱情告诉我们就得果敢,守候是没用的!还有现实的需求与爱情的考验!当然电视剧里还是有玛丽苏成分在的,那种美好的梦想和爱情还是happy ending了

26分钟前
  • 我是元宝呀
  • 力荐

第四集就能结束的剧竟然拍了20集,支撑我看下去的唯一动力是我的好奇心:好奇编剧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东西可写。坚持到第9集了,先睡觉去,感觉明天会弃了。比漂亮姐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啊!

30分钟前
  • 浅斟低唱
  • 还行

《爱情的温度》,看似挺美好的组合,主厨与编剧~只是想到,两人的工作性质,以后谁能有时间管孩子。。。

32分钟前
  • 成长
  • 还行

为徐贤真小姐姐打call!看他们恋爱真的甜甜甜~

33分钟前
  • Haru☁︎
  • 力荐

看这个名字都窒息,想起了当时被剧情气到吐血的时候

34分钟前
  • 梦中人
  • 很差

🍿️金材昱真的是宝藏啊

37分钟前
  • Fay.
  • 还行

表志勋可爱呀

38分钟前
  • TripleFanxy
  • 较差

因为金材昱看的 但剧情也没什么特别的点

40分钟前
  • Johnny
  • 较差

卡司好喜欢,金师傅不成,梁弟弟追徐姐姐到新剧,不信拿不下你,可怜了我的金男神,万年炮灰命,哎,悲伤。

42分钟前
  • 小小小小小苮女
  • 推荐

全程快进看金材昱,星星给金材昱和剧名了!

44分钟前
  • Duludilida
  • 推荐

男女主都笑起来很暖心,收获帅男二一枚,关于爱和亲密关系的讨论还挺深入的,不过17集把前面铺陈的探讨一举推翻,有点可惜,结局甚至La La Land了一把。哈哈哈哈美食的篇幅也大到可当作Let's Eat番外看。以及,姜东柱啊,你们家瑞静被都仁范拐走了——此外,补了几部徐玄振的剧,也许并不是她会选剧本,是演员自身的魅力在成就了角色,很难得。

48分钟前
  • YYYs
  • 还行

实在看不下去了

51分钟前
  • akan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