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判

誤判,The Prosecutor,Misjudgement

主演:甄子丹,张智霖,许冠文,吴镇宇,张天赋,郑则仕,刘江,喻亢,栢天男,林家熙,陈欣妍,冯皓扬,朱栢康,吕良伟,郑浩南,蔡思贝,黄智雯,张建声,汪明荃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24

《误判》剧照

误判 剧照 NO.1误判 剧照 NO.2误判 剧照 NO.3误判 剧照 NO.4误判 剧照 NO.5误判 剧照 NO.6误判 剧照 NO.13误判 剧照 NO.14误判 剧照 NO.15误判 剧照 NO.16误判 剧照 NO.17误判 剧照 NO.18误判 剧照 NO.19误判 剧照 NO.20

《误判》剧情介绍

《误判》长篇影评

 1 ) 《誤判》:理想主義的冤案翻供,宇宙最強的服老轉型

撇除去年網大感濃厚的《喬峰傳》不談,作為甄子丹久違再度自導自演的作品,各方面都比預期好,本以為會是一部文武混搭詭異的律政片,殊不知甄子丹拍此片完全是以劇情片的角度出發,能理解是因為年齡考量而將動作戲大量精簡,但也正因為這點,所以比起過往拍片總是以動作片角度為出發,這回挑戰了嚴謹的律政題材,以真人真事為基底,拍出了甄子丹導演生涯至今最工整、流暢、紮實的劇情片。

以真人真事為基底上演一場理想主義濃厚的港式主旋律輸出,案件著重於為背黑鍋的毒品車手翻供,藉此抓出藏身在後的運毒集團,法庭戲意外拍的像喜劇,尤其剛好又有《破地獄》的許冠文和朱栢康在現場,你來我往的鬥嘴更有種串戲的荒誕感,雖然就是很單純的理想主義輸出,但意外不排斥這種正義獲得伸張的雞湯爽文,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次真感受到了丹哥在文戲敘事上的用心,另一方面文武戲的比例調控也做到了均勻的五五開,能感覺出跟長期合作的葉偉信取經不少。

題材本身所呈現出的理想主義價值觀輸出,可與子華神的《毒蛇大狀》形成呼應,只不過主角換成了文武雙全的丹哥,從警察轉戰檢察,到後方為案情的起訴把關,人設本身對應到演員自身的衰老,但謹守崗位的初心是不變的。

動作戲從開場的警匪倉庫槍戰,到街頭多人巷戰,再到夜店多人打鬥,以及片末高潮的地鐵車廂搏鬥,將以往量大管飽的動作場面縮編成4場精簡的動作精華,動作戲的大量精簡更讓片中每場動作戲顯的極其珍貴。

也許量少不管飽了,但是品質以及創意依舊是夠的,開場的槍戰場面極其罕見地嘗試了第一人稱長鏡頭視角,增強了槍戰的身歷其境感;街頭多人巷戰想起了《殺破狼》,張天賦作為動作新人在這場戲以一敵多的突圍場面極其驚艷,也看到了香港動作電影後繼有人的可能性;片末的地鐵車廂大戰在有限空間內結合車廂內的實物,將近戰搏鬥的痛感以及空間的侷限性所產生層層遞進的威脅感拉抬至最高點。

動作指導大內貴仁以及甄家班團隊在MMA這個領域上的精益求精,配上61歲丹哥的體能狀態,最後的地鐵車廂大戰無疑又開創全新的經典硬核動作場面,佩服丹哥的勇猛,也感嘆丹哥的不再年輕,剛好今天也看了成龍大哥70歲狀態的動作電影,更加能體會動作明星必須得服老的淒涼感。

整體來說是質量過關的律政劇情片,甄子丹的轉型到了這部可說是非常成功,期待《導火線2》也能有紮實的故事作為基底去襯托那日益珍貴的動作場面。

PS:鄭則仕在本片依舊能有這麼多戲份與丹哥同台,從《葉問2》看他倆合作到現在,看著看著真有些感動🥹。

★★★★#誤判 #甄子丹 #張智霖 #張天賦 #鄭則仕 #吳鎮宇 #許冠文 #朱栢康 #呂良偉

 2 ) 武戏文唱,老牌电影人的诚意!

自成龙《熊猫计划》后,又在影院看到一个“老”动作演员的作品,看着这些伴着我成长的动作明星们一个个在荧幕里托角色之口说出自己老了打不动了,未免有些唏嘘。

但不同于成龙,而今六十出头的甄子丹虽然说自己老了,没法“打头阵”了,但是在电影实际表现上,主打一个口嫌身正,从电影开幕开始,接连四场打戏,贯彻了他一贯街头感十足的动作设计风格,可以说是做到了量大管饱,诚意十足。

终于又能从电影院看到不会把抬手,击拳,受击恨不得剪出十几个镜头来掩饰演员本身挥拳无力的动作片,就冲这点,这片就值得一看。

但电影也不是完美的,甄子丹一贯的文戏表现弱,把打戏穿插在一段段并不算精彩的文戏之中,来调度电影的节奏与情绪。

武戏文唱,这招取巧,但算不上不高明,未免有是为了这盘醋包了这顿饺子之感。

片中庭审的对峙内容并不出彩,吴镇宇的客串我以为会带来一些惊喜,但可惜并没有,影片没有把这其中的紧张感拍出来,未免有些可惜。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甄子丹自导自演的一部他舒适区内的作品,看得出,对于打戏的镜头调度甄导是很有想法,活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增进代入感也用的很克制。

这是一部符合我对甄子丹一切期待的电影,唯一的遗憾,大抵就是全片没有一个像谢霆锋邹兆龙洪金宝那样可以跟甄子丹打到尽兴的对手。

另外……张智霖五十几岁的人了,怎么能帅成这个样子!

 3 ) 《误判》甄子丹文武最强的一部电影

香港电影以及动作片已经老去,导演到演员一律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甄子丹这部电影似乎再为香港动作电影稍微续了一命。。

《误判》甄子丹此次自导自演,大咖云集,一改他文戏的不足,这部电影文武兼备。。

但是明显感觉甄子丹吴镇宇等老一辈香港艺人的衰老,另外动作戏虽然也很好,尤其最后的地铁战,但是整体动作水平已经慢了很多,而文戏却弥补了武戏的退步。。

文戏不拖沓,剧情合理,不刻意煽情,香港底层人的艰辛两个镜头就拍出来了,胜过千言万语。。

地铁灯灭备用灯亮起紧张气氛一下就到位了,丹哥站在光影之下堪称年度最帅镜头!

继怒火重案以后,60岁的甄子丹仍不断为我们制造惊喜!!!

 4 ) 懂打又懂法的甄子丹,你爱了吗

整体下来跟近几年香港量产的动作片差不多,但甄导出手赋予了更多魅力。

律政+警匪的创作模式确实给剧情增色不少,让电影在黑白两道的对垒中还挑了一根线搭在了司法上,披露香港社会治安混乱的同时还暗讽了律政司的腐怠。

而打戏的设计更为亮眼,甄子丹酒吧露台一挑一百的混战和地铁大乱斗也都是拳拳到肉的紧张精彩,还有喜感十足的吴镇宇单挑甄子丹,也让我莫名其妙笑了一下。

不过我今年的打戏最爽奖还是颁给《九龙城寨》。

此外,开头误判环节的各种诡辩有《毒舌律师》之貌,但结尾重审却急转直下为了空喊正义口号式的陈词,让地铁大乱斗绷满的气一下泄走,实在可惜,也反映了电影动作片的本质。

甄子丹在《怒火》被谢霆锋实力抢戏后终于在《误判》做回主角,虽然他在正派武打领域已是轻车熟路级别,但这回既有打架经验又有律辩知识的他更有魅力。

误判 (2024)6.92024 /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 剧情 动作 犯罪 / 甄子丹 / 甄子丹 张智霖

 5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误判》,2024年12月7日起在中国内地陆续开启点映场次,并将于12月27日在全国院线正式上映。

虽然挂着点映的名头,但本片已经在全国许多城市安排了较大规模的点映场次,观众基本上都能购票观影,与正式公映没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都觉得这种滥用点映的不良风气是《八角笼中》(2023)带起来的,事实上《万万没想到》(2015)《我不是药神》(2018)也干过这种破事,若是再如此滥用下去,除了变相增加了放映日期之后,很难说明白点映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回到《误判》本身,本片类别标签为剧情、动作,出品地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

影片时长118分钟,片尾无彩蛋,语言种类有粤语原声和普通话两种,购票时务必要看清楚相应场次信息再作购买。

电影主要出品方是猫眼影业、上海华策、东方影业,因此本片在正式放映之前会有大量出品方的贴片预告,这也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景象。

除此以外,本片还有一位重量级出品方,那就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这也就意味着本片是不折不扣的主旋律电影。

在演职人员方面,本片导演是甄子丹本人,别看他近年来一直以动作片演员的身份出现在大银幕上,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担任过导演一职,《误判》是他导演生涯的第9部电影作品,如果算上总导演职务的话,那么本片就是他执导的第10部电影作品。

除了导演一职以外,今年61岁的甄子丹还担任影片男主角前警察、现律政司刑事检察人员、传说级英雄勇者、唯一六边形数值满分战神霍子豪。

在经历过《搜救》(2022)的转型失败和《疾速追杀4》(2023)的再度崛起之后,甄子丹大概是意识角色身份的转型无望,于是又回到动作片的怀抱,带着那张毫无表情的面孔继续怒火街头,在《误判》中献上了超人类的动作表现。

电影配角有张智霖、许冠文、吴镇宇、郑则仕4位身经百战的演员,其中许冠文和吴镇宇的表演能力尤为出色,可谓活灵活现。

至于在片中饰演小警察的新人演员张天赋实在没什么值得夸奖的地方,演技生硬无比,在此忽略不提,直接跳过。

截止本文发布为止,《误判》在中国内地取得点映和预售票房超过2500万元,在豆瓣和IMDb上均未开分。

说实话,鉴于电影存在的部分缺陷,我并不太看好本片能够取得多少口碑和票房,估计豆瓣评分最终浮动在6.5-7.5分之间,内地总票房恐怕也无法超过5亿元。

影片基本信息介绍完毕,接下来是正式评价环节,将会涉及大量的剧透内容以及我本人绝对主观的观影感受,为了方便叙述,也会直接使用演员本人名字指代演员角色,也会直接用检察官一词代指律政司刑事检控人员。

如果你打算去影院观看《误判》且不希望被剧透的话,那么可以到此退出本次阅读。

如果你不介意被剧透,也愿意了解我对本片的具体评价的话,欢迎你继续往下阅读。

话不多说,直接火力全开,该骂就骂,该夸就夸。

我在豆瓣上给本片的评价是五颗星,主要构成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我日常的严苛标准进行评价,那么《误判》的电影质量本身只能得到三颗星。

第二部分,两颗星属于额外加分,由于本片类型为动作片、甄子丹担任主演,且在预告片中安插大量动作桥段内容,因此很容易影响观众的观影预期,从而进一步影响对影片的评判。

我在观看《误判》之前,本来只觉得要看一部披着律政外皮的无脑动作片,观影结束后才发现这是一部披着无脑动作外皮的律政片。

不是吧?

甄子丹你一个浓眉大眼、耍枪弄棒的,真的想要讨论律政题材内容啊?

正因为这超越观影期望的观影体验,所以我对本片予以两颗星的加分,其中一颗星给本片尝试探讨司法效率、辩诉交易的努力,另一颗星给中国香港动作片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丝期待。

先从本片仅值三颗星的动作片本体质量谈起。

作为一部动作片,它在开场第一幕就铺垫了超脱现实的基调。

影片第一场戏是甄子丹作为证人上庭,回忆带队击破悍匪团队的经历。

口头上说是带队击破,实际上在这场动作戏中,甄子丹几乎以一人之力在室内打垮了10名持有重型火力的匪徒,不忘帮助各个负伤的队友完成脱战,中途还穿插第一人称视角,明明白白告诉观众,甄子丹打悍匪跟资深玩家打动作游戏的轻松惬意是同等的。

除此以外,在这场动作戏的结尾,甄子丹用一招堪比家人侠在《速度与激情5》(2011)高速公路使出过的空中飞扑,以令人惊艳的速度接住了下坠的蔡思贝,最终从至少三层楼的高度硬生生砸到水泥地面,换做正常人早就半身不遂或者叩见阎罗王,然而甄子丹仅是拄着拐杖、箍着护颈就能上法庭担任证人。

从第一场动作戏全程来看,甄子丹的攻击力度、反应速度和抗打能力已经超越了人类极限,我不得不怀疑他是中国第一位接受超级士兵血清注射的战士。

在我看来,开幕的动作戏不仅是筛选观众,起到了类似设定系推理的铺垫作用。

如果观众接受不了甄子丹在本场动作戏中的超人表现,那么大概率也无法接受后续各个动作场面。

在后续的动作戏中,甄子丹还会表演徒手(指吊威也)翻越两层停车场,在酒吧天台单独对抗大量匪徒,最后还会在地铁车厢进入一个类似街机游戏拳皇、街霸的绝对单挑格斗裂缝空间,与一名随意打凹栏杆、轻松掀翻座位的力量型匪徒打得不相上下,只有清空对方血条,画面弹出KO才能走出车厢。

这位力量型匪徒手戴指虎,用拳头几乎砸烂了整个车厢,但是打到甄子丹身上的时候就连他的皮肤都很难擦破。

因此,我不得不再强调一次,超脱现实是本片动作戏的基调,超越人类是甄子丹的表现。

哪怕甄子丹的动作已经肉眼可见地变慢了,有时候还能隐约看见他的肚腩,但是区区炮灰怪、精英怪的攻击怎么可能打破他的护盾呢,又怎么可能让他露出血条呢?

如果你不能接受超现实的动作戏,那么在观影过程中必然饱受煎熬。

其实我还挺喜欢甄子丹在本片中的超现实表现,除了观赏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放在后面讨论,此处先谈论动作设计。

一方面,甄家班能够在动作设计中很好地融入现实格斗的要素,让观众觉得演员的打斗动作是确实能够在现实中发生的,另一方面甄家班对于身手好的演员能够更好地展示他们的优势,比如佐藤健在《浪客剑心》(2012)中融入了街舞、跑酷的高速动作戏相当亮眼,对于身手糟糕的演员也能够有效掩盖他们的不足,比如在《九龙城寨之围城》(2024)中,即使刘俊谦的基础相对薄弱,同样能够在片中大放异彩。

除了以往的动作设计优势,甄家班很明显在持续学习汲取动作指导的优势。

在小警察独自追击南亚人进入小巷、甄子丹后续支援赶来的动作戏中,电影让动作演员很好地利用了周边一切能够杀伤对手的物品,球棒、砖块、椰子随手随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汲取了成家班的场地道具利用技巧。

酒吧天台和地铁车厢的两场动作戏能够看出《疾速追杀》系列的痕迹,具备非常强的可观性,大概是甄子丹参演《疾速追杀4》学到了一定经验,并且带回中国进行试验。

可惜的是两场戏各有缺陷,前者龙套们挨个上前对招的痕迹依然很重,后者除了我在前文提及的缺陷之外,还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只要细究故事情节,就能得出整场地铁车厢动作戏可以完全删去或者需要重新铺排的结论。

为什么地铁车厢动作戏可以删去?

我在这里谈的不是关于反派精准定位甄子丹和证人位置、打斗过程持续十余分钟无警方增援这两个剧情漏洞,而是要问这场戏为什么会发生。

甄子丹带证人上地铁,原因是他们驾驶的车辆被匪徒使用重型卡车袭击撞翻,无法快速前往法院。

我不太清楚香港地铁路线图,乘坐地铁从深水埗到香港高等法院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但是我认为,在明确有匪徒持续发起袭击的前提下,最安全快捷将证人送往法院的方式,应该是借助受伤的小警察联系时刻巡逻街头、几乎无处不在的EU冲锋车,由EU冲锋车将证人护送到法院,而不是由甄子丹在地铁里上演一出横版格斗大戏。

如果一定需要甄子丹带证人乘坐地铁前往高等法院,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剧情铺垫,我随便就想了两个理由,可以是街上出现暴徒大规模行凶,导致警方分身乏术,也可以是有更多的重型卡车蓄势待发,而甄子丹通过反派自爆信息或者警方情报得知这一点,不得不选择进入地铁。

归根结底,动作戏的安插和铺排需要与剧情融为一体。

两者一旦发生割裂,就会让动作戏沦落到为打而打的地步,导致影片整体评价大幅下滑,得不偿失。

既然作为一部动作类型片,《误判》存在诸多缺陷,我又为何额外多加两颗星呢?

这就不得不谈到电影的主题表达。

我们不能忽略,《误判》实际上是一部以检察官为视角,拥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认证的律政电影。

香港以往法律题材电影有着各式各样的主角,《九品芝麻官》(1994)的主角集法官、检察官于一身,《审死官》(1992)《毒舌大状》(2023)的主角是律师,《正义回廊》(2022)更是糅合了律师、陪审团、被告人等诸多身份,从这些视角来看待庭审,焦点自然在于案件本身。

《误判》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律政司的检察官视角看待刑事案件的时候,除了案件本身的人证物证之外,还需要站在司法系统的层面上考虑到司法行政效率的因素。

案多人少永远是全球司法系统必须面对的最大难题。

我不了解香港的司法数据,只好以内地数据举例。

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为例,官网上的员额法官人数共282人,根据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最新数据,截止2024年12月13日,朝阳区人民法院结案175520件。

假设朝阳区人民法院接下来半个月不再办结案件,以今年251个工作日来结算,朝阳区人民法院的员额法官每日需要结案近700宗,平均摊开即人均每天办结2.7宗案件。

如果你认为首都的情况是特殊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身边的例子,根据广州审判网数据,广州市2023年全市办结案件627001件,员额法官人均办结496宗案件,2023年250个工作日,即广州市员额法官每天人均办结1.9宗案件。

再以越秀区为例,越秀区人民法院发布于今年年初的2023年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结案77119宗,员额法官人均办结602件,即越秀区员额法官每天人均办结2.4宗案件。

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我列举的数据全部都是结案数据,并未谈及庭审次数,更加不包含日常行政工作事务。

这些数据对于司法人员来说是切身体会的庞大案卷,也是他们每天必须面对的压力,现实容不得他们追寻太多太久,更何况现代司法体系作为一件有史以来无限逼近正义的工具,它要讲究的是实打实的证据,判决依据的是相对的法律事实,而不是绝对的客观事实。

对于司法人员来说,所有的案件事实都已经发生、已经过去。

在法庭之上,检察官、法官能做的事情就是根据事后的证据来推断当时发生的事实,绝对的客观事实无法百分百得到还原。

让我们回到电影《误判》之中,在被怀疑串通而受到质问的时候,吴镇宇是这样回答的:我今天下午还有38宗案件需要处理,这时候你跟我谈整个职业生涯中的3宗案件?

我们无法忽视案件如同滚雪球一样增长的现实,那么在必须顾及司法行政效率的情况下,司法人员又该何去何从?

影片在塑造甄子丹、郑则仕、吴镇宇、许冠文4个角色上明显花了功夫,他们在对待司法行政效率的问题上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甄子丹作为影片主角,出身警队,见识过法庭的无力时刻,他内心的朴素正义感代表着传统社会道德价值观,也代表着银幕前的普通观众。

他站在草根阶层的一侧,因此不会喝下那杯价值几千元的和头酒,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实现正义。

郑则仕是一个中庸的检察官。

他会遵循旧思路研究案子,也愿意问新人的不同意见,试图在有限条件内通过更多视角找出案件真相。

他不会为了案子主动得罪他人、浪费精力,因为案子实在太多,但只要看到实现正义的可能性,他也会不顾一切地抓住机会。

吴镇宇和许冠文是传统的司法人员角色,在顾及司法效率的前提下,一切控辩、判决活动都要以法庭上的证据为基础。

至于有没有更多证据未能出现在法庭之上,法律事实是否与客观事实相重合,他们无法解答这个问题,职责范围亦鞭长莫及,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从证据出发作出判断,在办结这件案子之后,还有更多案子在等待着他们去处理。

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这是现代司法体系难以解决的难题。

甄子丹认为这件案子有冤情,于是在里面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甚至亲身上阵找证据、护证人、抓凶手,那么下一宗案子呢?

其他正在堆积的案子呢?

我们作为普通人,当然希望有一位如此具备责任感的检察官奋不顾身、为民请命,但也不要忘记刑事案件堆积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处于审前羁押,有时候还会出现审前羁押时长比实际判决的关押时长还要长的情况。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判决无罪,此时还会涉及到国家赔偿的问题,事已至此,我相信没有人会认为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因此,甄子丹和吴镇宇、许冠文之间的矛盾并非传统的正邪矛盾或者官僚主义作祟,而是司法资源有限带来的角色立场冲突。

你是要捍卫法治,为了内心朴素的正义感跟一宗案子较劲到底,同时置其他案件于不顾?

还是要高效精准快速处理案件,避免出现案件积压和处理延迟,变成案件办结流水线上的法律高级技工?

作为观众看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对《误判》有了更多的好感。

司法资源是有限分配的,案件数量是无限增长的。

应对案多人少的问题,英美法系培养了一头为人熟知的怪物,那就是辩诉交易,又叫做控辩交易。

即便在美国,这头怪物直到1970年布拉迪诉美国案[Brady v.United States]才得到宪法承认。

它的最大用处就是节省司法资源,至于认罪是否会成为辩诉交易前置条件,案件检察官、律师和当事人的个人因素对认罪一事造成多大影响等等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些年来的争论焦点,在此不做太多探讨。

回到电影《误判》,辩诉交易贯穿故事始终,但是电影始终没有对辩诉交易作出定性,只是纯粹进行展示,交由观众自己作出判断。

在主线案件庭审之初,吴镇宇已经向甄子丹解释了辩诉交易的好处。

随着故事推进,辩诉交易的弊端又展现得毕露无遗,没有学识见解的当事人和家属容易受到律师诱导作出认罪。

到了故事结尾,甄子丹又言称没有十全十美的司法制度,许冠文的态度更是表明了现代司法制度的自洽性——如果你认为现存的司法制度存在漏洞令人受冤,那么马家杰又是如何能够在法庭上得到法律救济呢?

在本片中,我无法看清楚最高检对英美法系辩诉交易的立场和态度,但是对于如何在案件审判中实现公平正义高效的难题,近年来中国内地在刑事诉讼中构建起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际上是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除了司法资源分配和辩诉交易之外,《误判》还谈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穷人与法律之间的距离。

刘江在片中说了一句台词,我们穷人哪有钱请律师。

张智霖也在片中说了一句台词,因为律师懂法律,所以对当事人来说就是救世主。

问题在于并非所有律师都是良善的,《误判》所改编的现实案件马家健案便是如此,师爷陈强利和大律师张晓慧串谋游说马家健认罪,导致其一度被判监23年。

法学的专业性意味着存在极高的门槛,同时也就意味着普通人需要用金钱垫脚才有机会触碰。

社会中存在法援律师,但是法律援助是公益性的,是弥补的,就连《误判》都不愿意花十几分钟时间刻画朱栢康的律师形象,更不用说现实世界。

真正映射现实的,是许冠文的一杯酒等于普通家庭一个月的收入,是吴镇宇一个月工资收入就有几十万元,马家杰却要借出地址收取快递以换取千元报酬。

在《误判》故事中不只有马家杰当过替罪羔羊,还有更多底层人士为了获取一笔微薄的报酬而坐牢,问题不仅在于社会的不同分工或者毒贩的严重罪行,还在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令处于困境的人没有更多的选择,更深更冰更冷的下坠亦令人磨灭斗志、自我放弃。

在《误判》的电影世界,有超脱现实的天降猛男甄子丹扫清障碍,伸张正义,赶在庭审结束前拨乱反正。

这也回应了我在前文对甄子丹超现实动作表现的喜好之情。

他的超现实动作表现,提醒了银幕外的观众这只是一个电影故事。

在没有猛男的现实世界,马家健服刑五年后才得到平反。

与之相比,《毒舌律师》纠缠于豪门之事,权贵家族找来一群律师坐满旁听席就当做是手眼遮天的表现,实在落于下乘。

资本主义要把平民吃得一干二净,根本无需如此。

它会不动声色地将人逼得异化,逼上绝路。

最后,让我谈一下香港动作片的未来。

香港不少电影从业人员总是将其行业衰落归咎于97回归,归咎于内地审查,却没有思考自己究竟是要政治表达,是要艺术创作,还是要商业成绩。

上世纪香港电影的最大市场是台湾,其次是东南亚,从来不是中国内地。

当好莱坞电影再上一个台阶,以《侏罗纪公园》(1993)和《泰塔尼克号》(1997)重新登上影史舞台的时候,香港电影就该有危机意识。

然而上世纪的香港电影除了擅长创新,还擅长炮制批量烂片,擅长欺骗台湾片商,擅长压榨电影题材,逮到一个畅销的题材,不榨得一干二净就誓不罢休。

于是他们陆续榨干了灵异功夫片、赌博片、黑帮片、警匪片等类型片,而类型片都会有走到绝路的一天,正如如今几乎销声匿迹的西部片、武士片。

类型片需要探索创新,需要试验突破,不能等到寿终正寝之际再奋起,否则一切都已经晚了,君不见林正英作出过多少努力也无法拯救灵异功夫片。

我们也经历过类型片衰落的时刻,超级英雄电影正行走在漫长的缓坡上,在见识过《秘密入侵》和《惊奇队长2》之后,谁又能笃定请回了小罗伯特唐尼和克里斯埃文斯的《复仇者联盟5》究竟是起死回生,还是棺材板加钉呢?

香港类型电影依然在坚持寻找出路,《明日战记》(2022)就是惨烈的尝试,《拆弹专家2》(2020)《怒火重案》(2021)《九龙城寨之围城》则是成功的尝试。

类型片是可以互相融合的,政治惊悚也好、旧日情怀也罢,只要剧情到位,都可以与动作片相适配,诞生出一部大家未曾见过的电影。

《误判》正是一部怀着尝试制作的类型片产物。

我不希望谈起当下的香港电影,只能是《白日之下》(2023),只能是《年少日记》(2023),只能是《破·地狱》(2024)。

剧情片是一个很可怕的题材,因为所有商业类型电影都应该有好的剧情,而如果一部电影纯粹只有剧情却没有类型,它很可能没有更多的投资,甚至没有更多的技术。

当剧情片逐渐成为地区市场产出的主要商品,类型电影所需要的工业技术就会逐渐被抛诸脑后,这个地区就会渐渐无法制作出这个时代所需的类型片。

而本地类型片死去之时,正是外地类型片倾销的最好时刻。

辩诉交易也好,香港电影也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到了今时今日的现状,究竟是尚能可用,还是一饭三遗矢,还需要放长双眼再看一看。

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像《误判》一样愿意探索可能性的电影,哪怕电影质量存在缺陷,但只要创作者的态度是真诚的,我也愿意买票去看,就像我当初支持《战狼2》(2017)和《流浪地球》(2019)一样——不过支持归支持,该骂还得骂。

本文提及影片《八角笼中》(2023)《万万没想到》(2015)《我不是药神》(2018)《搜救》(2022)《疾速追杀4》(2023)《速度与激情5》(2011)《浪客剑心》(2012)《九龙城寨之围城》(2024)《九品芝麻官》(1994)《审死官》(1992)《毒舌大状》(2023)《正义回廊》(2022)《侏罗纪公园》(1993)《泰塔尼克号》(1997)《明日战记》(2022)《拆弹专家2》(2020)《怒火重案》(2021)《白日之下》(2023)《年少日记》(2023)《破·地狱》(2024)

 6 ) 甄子丹理想主义的胜利!

由一起真实误判案件抽丝剥茧,引出三大毒枭利用法律漏洞嫁祸无辜平民运毒洗钱无法无天,平民锒铛入狱,毒贩轻松隐身赚到盆满钵满。

那句“满街皆是马家杰”令人动容。

它并非动作版毒舌律师,甄的角色不是律师而是检控官,从英文名可知The Prosecutor是绝对主角。

相较于毒舌重头戏都在庭审,误判的文武结合是特色。

文戏服务于打戏,推动情节发展增加笑料松弛有度。

本片打戏设计非常精彩,拍摄手法颇多创新,开场枪战有CS游戏视角,借鉴日韩好莱坞博采众长,甄导很有想法。

酒吧天台以一敌百证明,能跟疾速杀神基努单挑的“叶问”依然是当打之年。

地铁车轮战绝对能在动作类型片经典片段里留下姓名。

甄子丹自导自演,文武双全的霍sir能打又识法,一众配角也各有其闪光点。

张智霖演反派令人印象深刻。

《误判》是甄子丹理想主义的一次实践。

从警官转做检控官,霍sir初衷是从源头抑制犯罪帮助弱者。

甄子丹拍此片大抵是想证明,哪怕冤假错案无数,哪怕草民难敌恶霸,哪怕你知道现实中不会有正义感爆棚的打神护你周全,几次三番救你于刀口枪口车轮下。

你依然会希望看到马家杰沉冤得雪,希望少一些生如浮萍被害死也无足轻重的弱者马伯,希望邪不压正坏人终有恶报。

这就是电影造梦的功能吧。

观影体验很爽,看完要牢记的教训是:千万不要随便借地址给任何人。

 7 ) 甄子丹之所以为甄子丹,黄子华之所以为黄子华

刚好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朋友微信问我:这戏怎么样?

我说:还行。

你有看去年黄子华的「毒舌大状」吗?

朋友回:看过。

我说:就当是那部的动作片版吧。

我认为电影改编是还可以的。

主角的背景塑造,加入前警察的背景,能让片中大篇幅的打斗戏符合逻辑,也更有甄子丹自己的特色。

很难不把这部戏和「毒舌大状」联想在一起,观影过程中,我甚至觉得甄子丹是不是羡慕黄子华的去年打下的亮眼成绩和赢得的社会尊重,也想来借底伸张公义的这份热度,和黄子华一样赢得高于电影明星光环的、来自于社会来自于普通人民那份敬意。

非常大逆不道地说一句,无论黄子华还是甄子丹,两位的文戏都是没什么演技的。

两位的台词功底都麻麻地,断句习惯在不应该断的地方停顿,像在想接下来的台词。

黄子华一直在演自己。

这三年连续3部突出重围的近期香港电影“神作”,无论「饭气攻心」、「毒舌大状」、「破 地狱」,在一定程度上,他都是在演某种程度上的自己——一个心中仍有火(但不多)、郁郁不得志的、爱钱的、既想理想主义又不得不非常现实的普通小市民形象。

而“白开水”式的演技,还能让他3部戏都大获成功,我觉得大概靠的还是黄子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复杂人性的理解、对底层阶级的共情,以及迎面生活时那一种“糟糕但我接受了”的苍凉气质。

可以说,就是这种“接地气”的真诚——他可以是任何一个普通的都市小市民,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在「毒舌大状」里,黑社会只是被生活逼得无路可走的小喽啰,被冤入狱的倒霉蛋是除了出卖色相一无所有的穷家女,就连那个看似攀上高枝的情夫也不过是上层富豪随时可以丢弃的入赘凤凰男。

黄子华演的主角虽然是律师,也只不过是打工人,职业看似光鲜,实则还是在给有钱人做牛马。

前期也不得不顺从于有钱人的游戏规则,半掩着良心在夹缝里苟活。

而甄子丹是“浪漫”的,是那种没有吃过什么底层的苦的那种浪漫。

在「误判」里,黑社会是在游艇上做着都上千万白粉生意的大boss,动不动就有上百个西装暴徒在寸土寸金的中环CBD楼顶酒吧打群架(又一幕经典的“我要打十个”,这个架打得该有多贵啊)。

就连被冤入狱的那个倒霉蛋,都有突出的绘画天赋。

而甄子丹演的主角有个曾经很厉害的爸爸(演员真的是甄子丹的爸爸),司法世家,跑去做警察,然后说不干就不干,立马回昂贵的大学读昂贵的法律,然后转做律政司,这种“丝滑”的转变,并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但对于没有体会过普通阶层生活不易的人来说,这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还有,穿着价值不菲的西装三件套,坐没什么人的地铁,这是香港耶拜托。

)虽然主角一直在强调,他老了抓不动贼了,才来做检方工作,事实上他隔三差五就在“我要打十个”。

他一个意气风发的中年人,整天热血沸腾时不时给别人灌鸡汤,毫无半点生活的疲惫或者英雄迟暮的沧桑感。

(还有,和吴镇宇房子里打架的桥段看得我黑人问号,道理我都懂,但是能不能不要拍得这么男人至死是少年外带莫名其妙,你们是读法律的啊救命)甚至在与高层们喝酒时,能如此不识时务地说出这一口酒抵得上穷苦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这波体恤真的未免太浮于表面了。

在「误判」看来穷人的苦仅仅是吃得差,住的差,没有钱。

而真正的穷苦可能更多是被“越穷越倒霉”折磨的窒息感,底层混乱无序所叠加的多重伤害,以及眼里无光的那种绝望感。

「误判」希望做到“又要……又要……”,法庭戏要精彩,动作戏要刺激。

其实文戏部分编剧做得还行,能让人看进去,但是因为需要穿插大篇幅的动作戏,情绪常常会断掉,强行把观众从思考故事转为感官刺激。

文戏需要做得好,是需要细节和铺垫的,但是因为这里需要把很大一部分时间让给武戏,导致文戏对故事及深意的探讨浮于表面,故事推进靠反派团体“降智”,比如跑去杀掉倒霉蛋的爷爷这就没什么逻辑,摆明了告诉全世界倒霉蛋就是被陷害的嘛(就这水平,这些boss这些年是怎么做成这些刀尖舔血的生意的?

),但是不降智就没办法推进剧情。

拆掉武戏,文戏的弊端就会非常明显。

但是好在是甄子丹的戏,武戏的动作流畅加分,可以让人忽略掉文戏的羸弱(再说如果没有武戏不就成了低配版的「毒舌大状」了吗?

)总之,电影能看,作为商业片娱乐一下周末,是还不错的选择,毕竟故事的过程不算压抑,结尾时正道的光还是撒在了好人的脸上。

 8 ) 甄子丹一人撑起香港动作片天花板!

《误判》。

8分。

甄子丹导演、主演作品。

原则上这就是甄子丹个人作品,总算一雪他此前导演的《天龙八部之乔峰传》的耻辱了。

纵观国内动作片演员,似乎除了甄子丹还拼搏在一线外,其他的演员要么消失了,要么散落在网大。

何其悲哀。

霍子豪从警察转身为检察官,这让甄子丹具备了同时挑战文戏和武戏的机会,和叶问这个角色一样,霍子豪必然面临一战。

不同的是,叶问同时还有感情戏。

而霍子豪,看起来像个钻石王老五。

霍子豪转向检察官的第一个案子就遇上了司法的敷衍和不公,这立刻点燃了他的热血。

在他内心里,他也很想站进队伍里,哪怕不同流合污,至少也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他还是无法昧下自己的良心。

《误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嘲讽了香港司法的问题,尤其是大法官和检察官们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个好笑的桥段是,大法官请检察官们喝红酒,几千块一杯,喝出了悲伤的味道。

似乎在《怒火重案》一片中,也有同样的桥段。

故事整体相当不错,但遗憾的是,最后霍子豪并没有机会和黑老大吕良伟饰演的笙哥和郑浩南饰演的东哥大战一场,毕竟他的身份是检察官。

 9 ) 打戏很过瘾。

🎬观《误判》评分:⭐️⭐️⭐️⭐️有甄子丹的加入,电影类型就必然会有一个“动作片”了,不过说实话还挺过瘾的!

影片是以打guan司展开,从小案件挖出大案件,常规套路了,比较一般,比较精彩的部分还在于对打戏份。

几乎每过一会就会上演打架斗殴的剧情,简直就是为了甄自己量身定做的,但是每一场都很刺激。

不管是黑白对打,还是黑道内部的惩罚,都感觉非常肉疼。

(主角光环有点强是真的太明显了)霍检跟马伯吃饭畅谈未来的时候,已经能猜出马伯离领盒饭不远,没想到霍检洗个手的功夫真的就挂了,煽情是挺煽情了,但是老套也是真的太老套了。

马伯还趁霍检上卫生间时把饭钱压在碗底下,我真的哭死QAQ!!

以后好人能不能不要这么快挂行不行啊!!!

有个场景一闪而过,最后也没交待啥情况,看着有点疑惑:后面李思敏是不是在飘窗上抽烟喝酒,然后看到股票下滑还是啥,然后很生气来着,后面她结局是怎么了?

好像没看到后期她的情况(是我漏看了吗?

最后字幕应该是写了她的判决吧?

忘了…)。

有知道的可以跟我说一下,感谢~

 10 ) 甄子丹的《误判》好不好看?这很难评……

或许是一场甄子丹对自己的「误判」!

Kim评分:7/10(剧透提醒)甄子丹电影,绕不开两个问题。

第一,甄子丹主演,动作戏好不好看?

第二,甄子丹导演,会不会为打而打?

▼动作戏好不好看?

好看,符合甄子丹影迷的期待,甚至值回大部分票价,但离经典差点意思。

天梯省流,《误判》无法撼动《杀破狼》的标杆地位,更不用比神级《突袭》系列。

大概跟《九龙城寨之围城》有来有往,不过在场景创意上谦逊《九龙城寨》一筹。

《误判》全片四场动作戏,开篇废墟剿匪+街头追贼混战+会所天台百人斩+地铁BOSS战,每一段的场景/对手都不同,而且时长都不短,非常考验动作指导大内贵仁的功力,实际观感也算酣畅,没有冗长的疲惫感。

要说较瘦最欣赏的,倒不是地铁终极战,而是街头追贼误入毒巢。

因为街头追贼混战是全片唯一的甄子丹搭档张天赋出战,而另外三场动作戏(甚至甄子丹宇宙的绝大多数战役)都是甄子丹单挑,这种反差倒是带来一定的新鲜感,而且“两个打一群”的场面调度也更多元,观赏性自然比单挑好看些。

缘分or巧合,大内贵仁与《九龙城寨》动作指导谷垣健治,都是甄子丹的日本籍徒弟,也都是亚洲地区顶尖武指。

尽管两部电影都打得虎虎生威,问题来了,让武行人(甄子丹)打得好看,跟非武行(张天赋/林峰/刘俊谦)打得好看,哪一种更容易指导?

讲武德,如果抛开剧情不谈,单论武戏《误判》是好看的,但是,没有如果……

▼会不会为打而打?

甄子丹的影迷都懂的,丹哥在台前幕后非常强势,大部分甄子丹电影都是服务于甄子丹,铁血硬汉×嫉恶如仇×宇宙最强,且不说为打而打,这种人设惯性已然成为套路。

或许甄子丹最后一次服务于影片,已经是二十年前的《杀破狼》。

作为《误判》的导演,甄子丹能否化解人设僵局,能否平衡文戏与武戏,倒是较瘦更在意的地方。

老实说《误判》上半场的文戏还不错,冤案少年的家庭环境、律政司的工作风气、张智霖的反派人设都刻画得很鲜活,法庭戏虽说不如《毒蛇大状》般唇枪舌剑,倒也不失诙谐,差点让较瘦以为文戏要成了。

遗憾的是,下半场文戏突然变得“甄子丹”起来,细品之下硬伤累累,甚至把武戏的加分都败光!

首先,男主角的人物弧非常微弱,甚至连警察转职律政的动机都没有交代清楚。

姑且理解为年迈伤痛吧,尤其是开篇剿匪时救女警而摔伤,问题是影片完全没有展现伤痛对甄子丹的负面影响,连场激战完全不像年迈更不像受过伤。

既然如此,开篇完全没必要为救人而受伤,显然这些细节非常“甄子丹”……其次,配角人设突兀。

郑则仕与吴镇宇突然转变对甄子丹的态度,甚至施以援手,影片铺垫明显不足,尤其是吴镇宇的转变,居然缘于在甄子丹家里基情打闹,相当儿戏。

最令人失望的,是张智霖高开低走,前半场把他塑造成高智商大反派,甚至具备制衡吕良伟与郑浩南的实力,结果就是个弱鸡……再比如甄子丹在警局对张天赋的PUA,说教意味浓郁,甚至闻到一丝臭味,这里是典型的主角光环溢出,甄子丹的标志。

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会所天台的百人斩,场面相当刻意,本来打十个就能推动剧情,硬生生让甄子丹打一百个,妥妥为打而打。

▼反智的“地铁终极战”很多影迷推崇《误判》的地铁终极战,认为大内贵仁利用车厢的狭小空间与栏杆结构,营造出类似《杀破狼》巷战与《九龙城寨》陈洛军战信一的战场,确实有一定道理,至于这个类似有几成效果见仁见智,好看,是肯定好看。

值得注意的是,观众觉得好看,是基于主角视角,从甄子丹的人设惯性没毛病。

可一旦观众稍微有点理性,甚至从反派的视角出发,就会发觉整场地铁终极战相当反智,根本是反派降智来配合甄子丹的人设惯性……道理很简单,一众杀手到地铁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除掉证人,而非跟甄子丹对打。

然而整场地铁终极战,几十个杀手都忘记了初衷和使命,如飞蛾般冲向甄子丹,甘愿担当人肉沙包,完全无视瑟瑟发抖的证人。

稍微有点警匪片常识的观众,都能想到至少三种作战方案,可以避开硬刚甄子丹并精准解决证人,而且只需要两三个杀手就能成事。

方案A:声东击西。

一拨人制造点小混乱(比如吵架或异响),甄子丹自然被吸引,哪怕他只是转移注意力1秒,也足够另一拨人开枪射杀证人。

方案B:催泪瓦斯。

面对甄子丹这种宇宙最强单体,硬刚不划算,其实在会所天台百人斩就示范过,用灭火器干扰甄子丹视线,来到地铁上催泪弹完全有必要,基本上可以降低甄子丹70%的战力,剩下的事情,轻松加愉快。

方案C:劫持人质。

地铁车厢内全是人,随便拉个妇孺当人质就能制约甄子丹,给宇宙最强打上封印。

从反派视角出发,无论用哪一种方案都合情合理,毕竟这波杀手是大毒枭吕良伟&郑浩南的救命稻草,不可能像乌合之众般傻冲,毕竟脑子是个好东西,但凡有点脑子都不可能演出“地铁终极战”这出大龙凤!

▼改编自真实案件?

不如不改……《误判》的一大噱头是改编自香港真实案件,影片中冤案少年的原型就是“马家健案件”,两个案件看似大差不差,但细细品就发觉味道变了。

2016年马家健借地址给朋友收取包裹,被海关发现是毒品,然后马家健被律师欺骗而认罪,含冤入狱数年,所幸马家健没有放弃,坚持找证据并上述,最终在2021年翻案脱罪。

敲黑板,“马家健案件”里并没有心狠手辣的贩毒网络,也没有一个拼命为他翻案的检控官,更没有一个战力爆表的救世主!

从某种意义上说,《误判》就是一篇建立在真实背景下的脑补爽文,除了冤案本身,什么律政司的良心,什么铁血的执法者,什么勇斗贩毒集团,纯属YY。

套用时下流行的标题套路,本片应该叫做《重生之我变成甄子丹拯救藏毒少年》……毫不客气的说,《误判》并没有还原真实事件,而是利用冤案背景来让甄子丹再爽一把,相当于在消费冤案,而非影片中所弘扬的良知与公义。

或许影片《误判》只是一场甄子丹对自己艺术修养的「误判」!

《误判》短评

“我年纪大了,不可能永远冲在前面,需要靠你们年轻人……”如果这话指的是动作片,有年轻演员接的住吗?

7分钟前
  • 秋叶蓝布城
  • 力荐

套了个毒舌大状的皮,但核心还是我要打十个。虽然核心完全变打戏有点离谱,但,看热闹还不错。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抱着“灾难”的期待意外觉得还挺好看的(囧)开头的第一视角、密闭货车巷战地铁战都有令人惊喜的设计感,虽然打戏与之前的作品相比算是七八折,但文戏选题狠狠共鸣了。和打过交道的才会懂,在拥有绝对执行权却只想和稀泥了事的油滑老登面前,老百姓真就如弱小蝼蚁般被随意拨弄,此时如果有一个不合群的“偏执狂”愿意顶着压力站出来为你伸张正义、追求公正,那该有多好啊。p.s. 打分纯属个人情怀

12分钟前
  • 刷鞋大王
  • 力荐

《毒舌大狀》被評價內核是武俠,是電影以唇舌為刀槍劍戟,你一言我一語之間體現俠義精神,而不是觀眾真的想看本該是拿起法律武器的人真的拿起武器打打殺殺。明明單看每一場打戲,動作設計都非常出色,尤其第一場的第一視角,遊戲臨場感十足,但是偏偏和文戲就是格格不入,情緒一直在割裂,像是將《毒舌大狀》和《導火線》硬剪成一部電影。如果說《毒舌大狀》是從小切口牽扯出新視角,用手術刀切開社會問題,劍指階級差距與法治漏洞,但是《誤判》則是大龍鳳老調重彈,看似犀利實則諂媚,反派依舊是面目刻板的罪犯。甄子丹除了和劉江的兩場戲,全程不是在扮Chok就是在過火,張天賦在《我談的那場戀愛》洗掉的油又回來了,小動作太多太浮誇了,所有演員中只有許冠文、鄭則仕、劉江、馮皓揚的表演可以收貨。

16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较差

刑法不能治罪,那就用拳法咯。

19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还行

好吓人,代收快递被判27年;更吓人的是,这事真实发生过。文戏律政+打戏飞檐 55开,不会武功的警察不是好检察官,导火线和杀破狼的甄子丹回来啦。文戏最好看的一场,是丹哥和许冠文在法庭那段,是真会演。打戏有五六场,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开头第一人称视角,和最后列车关灯那段沉浸体验,列车上飞来飞去,飞天绞技,张力拉得满满的。丹哥里面说“膝盖废了,跑不动了”,突然的泪目措不及防。即便这样打出来也比好多20岁的小伙帅,我觉得怎么吹都不为过。一定看粤语,一定看大屏幕。

20分钟前
  • WIKI魏
  • 推荐

文字和台词还是有点弱。让剧情里所有鼓励和被鼓励者都有点显得中二。

25分钟前
  • 五花小榜
  • 还行

什么破烂玩意

26分钟前
  • 东北搓澡王
  • 很差

后生仔实在带不动,陈欣妍这种演技怎么还能活着,几个老人一把年纪了还在苦撑这种烂剧本,甄子丹什么时候能放弃套文戏皮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会演打十个的套路就好了

31分钟前
  • Outyouhead
  • 较差

开始的法庭戏和查证据还挺精彩的,后来就感觉强行为了安排打戏,毒贩也不带脑了。后面剧情的发展就全用打戏推进,用打戏做了电影的高潮。我本来还很期待法庭上甄子丹和张智霖的继续对决,结果张智霖这个角色也写得虎头蛇尾。但是开头的打戏和停车场救爷爷的戏还有年轻警察的巷战打戏拍得令人印象深刻。但冷静下来想想,检察官做辩护律师的事,辩护律师全程打酱油,真的很吊诡。

33分钟前
  • 森夏
  • 还行

剧本太大男主金手指,原以为甄子丹转去律政司是弃武从文了,结果变成了升级版的武讼师,以一敌百的戏也敢拍?好吧61岁花甲老人再就业,基本就没其他人什么事了。电影倒是提供了香港法制的一个有趣切口,能窥见步步为营的司法纠错。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世界上本没有误会,被捂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误会。小时候,误会是一句,她没带作业本就是没写作业,长大了,误会变成了,他证明不了自己的清白,所以他是凶手。这片其实控诉的是一种流氓的流氓逻辑——当每个人都在为目的服务的时候,那么被牺牲的到底是什么?在很多家长里短的语境里,我常常觉得“正义”越来越被当作一个笑话,因为很多人心里,都有一只无形的手,它有粉碎正义的权力——这又是另一个误会,没有带作业本,但是可以说出自己昨天做了哪些作业,答案是什么,没有犯罪,也必然能够在事实中找到蛛丝马迹,瓮中捉鳖。正义就像太阳,你相信它,它就照亮你,你不相信它,它也一定会徐徐升起。

39分钟前
  • 宋雯婷
  • 推荐

你们不要再打啦,要打去法庭里打啊

40分钟前
  • わかば
  • 较差

还不行吗?这已经是近年来非常好的片了。

42分钟前
  • 可爱骨头
  • 力荐

子丹终于有了自己的子弹列车。没想到打戏这么重,这么下本,其他主旋律部分没什么太大意思但也玩得下去。(最大的BUG大概是,小伙子收人家一千蚊借地址收快递这么蠢且明知犯法的事,被抓后居然还能全程表现得义正言辞好像自己全是被冤枉的一样)

4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丹哥你打两个小时,我还值回票价。这是啥文戏啊,请个好编剧行么。

50分钟前
  • 竹傲风
  • 较差

这是一个正义虽迟但到的故事……在维护司法公正的同时,也在为普通人申冤,看着大法官高高在上喝着几万一瓶的红酒,把普通人的案子当草芥一样的处置,真的是又气又恨……好在正义还是到来了……甄子丹还是老当益壮的,几场打戏干脆利落,高潮的地铁打戏也是拳拳到肉,动作戏都还挺精彩的……推荐爱看动作戏的朋友们观看……

54分钟前
  • arrcmis
  • 推荐

感觉是《毒舌大状》火了之后搞的同类产品。影片本身素质也就一般,但国配版太灾难了,是我看过最差的港片国配,几乎完全不做本土化处理,连英文台词都照搬,那和ai配音有啥区别?

56分钟前
  • マクガフィン
  • 较差

超出预期,文戏和打戏一样精彩!甄子丹自导自演了最适合自己的角色——警队里面最能打的,能打的里面最懂法的,文能法庭抗辩,武能街头混战!有几个镜头让我梦回《杀破狼》,希望甄家班能继续扛起香港动作片的大旗!

58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还以为是动作片,没想到有很多文戏,不过很不错,文戏不无聊,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最后地铁的动作戏不错,3.5星,为人民和弱势群体发声,给满分

59分钟前
  • 度魂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