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马尔蒂·黑尔登
主演:Einar Hillep,Ingrid Isotamm,Laura Peterson,Mirt Preegel,Tarmo Song
类型:电影地区:爱沙尼亚语言:爱沙尼亚语年份:2014
简介:根据爱沙尼亚女人厄娜的记忆改编,讲述了大批民众被放逐到西伯利亚的故事和这批民众如何在饥饿、寒冷、冷漠、失去友情和自由中生存,当所有的希望消失殆尽,他们又如何继续活下去的故事。详细 >
画面和旁白虽美,素材撑不起来;整个重现的画面细部、人物神情和表演都不太行。不好看,但题材值得关注。
@资料馆
导演的诗歌朗诵配上静态壁纸,虽然充满了诗情画意,但对观影环境的要求真的太高了。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以被摄物静止升格永恒性,似风般流动其间的摄影机完成一场历史游历,诉说式家书文本巧妙契合影像形式。
葵花点穴手!
这个手法,用来表现这个主题,真的绝了 @中国电影资料馆
太好的电影,无可超越。20170803 20190910
#2015SIFF#黑白定格,几封书信,分段捕捉。然而从头到尾的单一也终于让邻座一众坠入了深沉的梦乡。梦里有苹果树,有荒草地,有扬起的风尘。
>
迟到了半个小时,刚坐下就听到《утомлённое солнце 》。 我们的时间在这里是静止的。 你是西风,我将化作东风,我们终将相会在这横风之中。
放相片的电影最可恶
妈呀,闷片之王,人物一定格,镜头就在那儿推啊拉啊,跪求这些艺术家对普通观众友好点了,过于玩弄形式了!
像一首蕴含悲恸的诗歌,让我忍不住落泪。
其实比较喜欢,可能对黑白静态影像最近比较合拍吧。但无论形式还是情感基调都直白有单调,不停用力到后面难免觉得乏味。2015.4.18
除了形式之外别无其他。
“你要向西去,西边吹来了一阵新鲜的自由空气,我会化作一阵东风吹去,我们会在横风之中相聚。”中国内的故事何时能付诸影视呢……
静态3D,几乎全是静态的场景变为一个个造型艺术。未免少了太多的叙事感,作为对这段历史并不是很了解的一个旁观者,仅靠着静态影像和旁白,很多情感的传达是单一的,没有吸引力,也少了很多共鸣。但这也是一种比较有意思的表达方式,黑白摄影也很赞。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还是很崇拜的了。
美到忍不住给五星 何况还是个同龄人的处女作 重现书信中的个人往事和民族悲剧 黑白影像 衣角随风飘动的真人雕塑表演 长镜头成为极合适的形式 摄影机每经过一个窗口窗外即变换情节的表达方式很有意思 我的整个情绪被影片引导得仿佛能触摸到信件的字里行间
形式很新颖,视觉的进行均从图像艺术雕塑艺术
有声连环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画面和旁白虽美,素材撑不起来;整个重现的画面细部、人物神情和表演都不太行。不好看,但题材值得关注。
@资料馆
导演的诗歌朗诵配上静态壁纸,虽然充满了诗情画意,但对观影环境的要求真的太高了。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以被摄物静止升格永恒性,似风般流动其间的摄影机完成一场历史游历,诉说式家书文本巧妙契合影像形式。
葵花点穴手!
这个手法,用来表现这个主题,真的绝了 @中国电影资料馆
太好的电影,无可超越。20170803 20190910
#2015SIFF#黑白定格,几封书信,分段捕捉。然而从头到尾的单一也终于让邻座一众坠入了深沉的梦乡。梦里有苹果树,有荒草地,有扬起的风尘。
>
迟到了半个小时,刚坐下就听到《утомлённое солнце 》。 我们的时间在这里是静止的。 你是西风,我将化作东风,我们终将相会在这横风之中。
放相片的电影最可恶
妈呀,闷片之王,人物一定格,镜头就在那儿推啊拉啊,跪求这些艺术家对普通观众友好点了,过于玩弄形式了!
像一首蕴含悲恸的诗歌,让我忍不住落泪。
其实比较喜欢,可能对黑白静态影像最近比较合拍吧。但无论形式还是情感基调都直白有单调,不停用力到后面难免觉得乏味。2015.4.18
除了形式之外别无其他。
“你要向西去,西边吹来了一阵新鲜的自由空气,我会化作一阵东风吹去,我们会在横风之中相聚。”中国内的故事何时能付诸影视呢……
静态3D,几乎全是静态的场景变为一个个造型艺术。未免少了太多的叙事感,作为对这段历史并不是很了解的一个旁观者,仅靠着静态影像和旁白,很多情感的传达是单一的,没有吸引力,也少了很多共鸣。但这也是一种比较有意思的表达方式,黑白摄影也很赞。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还是很崇拜的了。
美到忍不住给五星 何况还是个同龄人的处女作 重现书信中的个人往事和民族悲剧 黑白影像 衣角随风飘动的真人雕塑表演 长镜头成为极合适的形式 摄影机每经过一个窗口窗外即变换情节的表达方式很有意思 我的整个情绪被影片引导得仿佛能触摸到信件的字里行间
形式很新颖,视觉的进行均从图像艺术雕塑艺术
有声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