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蒂

Mandy,狂屠绝路(港),曼迪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安德丽娅·赖斯伯勒,莱纳斯·罗彻,奈德·丹内利,欧文·弗热瑞,理查德·布雷克,比尔·杜克,兰恩·皮雷,克莱蒙·马霍内,亚历克西斯·朱蒙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比利时,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曼蒂》剧照

曼蒂 剧照 NO.1曼蒂 剧照 NO.2曼蒂 剧照 NO.3曼蒂 剧照 NO.4曼蒂 剧照 NO.5曼蒂 剧照 NO.6曼蒂 剧照 NO.13曼蒂 剧照 NO.14曼蒂 剧照 NO.15曼蒂 剧照 NO.16曼蒂 剧照 NO.17曼蒂 剧照 NO.18曼蒂 剧照 NO.19曼蒂 剧照 NO.20

《曼蒂》剧情介绍

曼蒂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故事发生在1983年,樵夫雷德·米勒(尼古拉斯·凯奇 饰)与老婆曼蒂(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 饰)居住在深山林里的一栋木屋。老婆曼蒂被一个价值观扭曲的宗教组织“新黎明之子”(The Children of the New Dawn)看上。该组织的领头杰瑞马雅(莱纳斯·罗彻 饰)欲收纳曼蒂入会未果,就在雷德面前活活把曼蒂烧死。雷德一度精神错乱,最终踏上复仇之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亲爱的设计师不安感第三季晨光正好人之岛唇亡齿寒剑侠情缘之刀剑决宅女侦探桂香白昼之雨向阳·花远大前程·双龙会一个不落玩具盒春日郊遊密使妙女神探第七季与君诀奥林匹斯星传波士顿法律第五季雾都猎狐舞林怪兽争霸战连环杀手的生活指南婚里婚外那些事企业动物巧克力医生快乐星球第二部情定三生京城大状师起风了预兆马石山十勇士

《曼蒂》长篇影评

 1 ) 你们啊,就是想整个大新闻。

对于一个连娘炮小鲜肉都接受不了的中土世界来说,接受邪典电影,太难了。

凯奇什么片子没演过,无论是大众爱看的勇闯夺命岛变脸这种准商业片,还是鸟人、离开拉斯维加斯这种影展片。

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

怎么样?

人家欠了钱照样可以接烂片谈笑风生。

你们啊,就是太幼稚。

人家需要翻身么?

需要证明自己么?

人家就像拍个有风格的片。

他可是科波拉的侄子!

你们啊,有一点好,国外影展出个什么好片子,你们比谁都报道的快,可是报道来报道去,说得问题都too simple。

什么咸鱼翻身啊,为自己正名啊,naive!

除了在成功学流行的中土,谁家影人天天想着要衣锦还乡,名利双收啊!

 2 ) 不推荐,这都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b级片。

节奏一点也不明快,前面铺陈要一个小时?

复仇也不令人爽快,整部影片暗的受不了,超级费眼。

而且反派一个个像弱智。

皮衣套装黑没有van的给力。

也不能说一无是处,凯奇的演技还是可以的,被杀妻之后的悲愤表现的很到位,但是这个电影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不能算好电影,就算是血浆b级片他也让你感觉很不爽,相比同级别大佬,伸冤人,极速刺杀,怒火攻心,这些都是复仇片,跟他们一比 简直就是弟弟。

 3 ) 看不懂真不怪观众,《曼蒂》深度解析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作者:女神的秋裤转载请注明出处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观众看完此片后起立鼓掌,掌声长达4分钟(信息来自legionm.com,站着鼓掌4分钟也是蛮拼的)。

更重要的是,这片的男主是尼古拉斯·凯奇!

在烂番茄100%开局,至今保持着95%的高新鲜度,对于凯奇主演的片子,这样的评价,让影迷等了太久。

有媒体评价:这片子太爽,凯奇奉献了职业生涯最佳表演。

更有网友在豆瓣评论区为凯奇呐喊:劳资终于把债还完了!

烂番茄媒体新鲜度95%,观众喜欢88%

Metascore上媒体评价(左)至今保持81分观众。

评价7.1,其中一条是探长评的,你们猜是哪一条然而资源一出,形式急转而下。

二十四小时内,IMDb评分从7.8降到7.2,豆瓣从7.1直降到6.1(目前……摊手……)。

媒体和观众之间如此大的反差,让人不禁想问:烂番茄媒体新鲜度是刷的吗?

凯奇翻身的意思是指从一个沟里翻到了另一个沟里?

这部片子注定备受争议。

在电影节上接受采访时,导演帕诺斯·科斯马图斯Panos Cosmatos表示:这部片子并不适合所有人(It's not for everyone)。

而凯奇则这么形容:“这电影不是为了卖钱,也不是为了获得奥斯卡奖,只是为了对电影的爱。

”。

影片的气质,先在预告片里感受下:曼蒂 预告片探长连夜刷了电影,说实话,观影体验非常非常之纠结。

这是部非常cult的B级片。

摄人心魄的配乐、刺激的色彩和离奇的故事让人不安,凯奇的表演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我真的不知道这电影是要讲什么(这是心里话)。

对于这样饱受争议的片子,探长先给你解析下(也权当是攻略,不然你肯定会看晕),片子是好是坏,你看完再跟探长好好聊下。

《曼蒂》是导演帕诺斯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迷幻黑彩虹》就已经迷幻且诡异。

左《曼蒂》右《迷幻黑彩虹》《曼蒂》的故事极其简单。

故事发生在1983年。

尼古拉斯·凯奇饰演樵夫米勒,他和妻子曼蒂(安德里亚·瑞斯波罗格Andrea Riseborough饰,曾出演《鸟人》)一起在森林中生活。

一个邪教组织的老大耶利米(莱纳斯·罗切Linus Roache饰演)看上了曼蒂,将她绑架并烧死。

于是米勒开始了疯狂的复仇……

《曼蒂》的故事简单到干瘪,但内容却丰富到让人难以吸收消化。

一小挫观众看到嗨,一大波观众却看得云里雾里,原因就在于它是一部极具个人风格的亚文化(非主流文化)作品。

用导演的话说这是一部“摇滚歌剧”(rock opera),而这场歌剧的主角是重金属和电吉他配乐。

先看配乐。

作曲是约翰·约翰逊(Jóhann Jóhannsson,1969-2018),是位来自冰岛的大师,提到他的名字,不少影迷都会惋惜。

他的作品包括《降临》和《囚徒》,而他给《边境杀手》和《万物理论》的配乐两次提名奥斯卡。

《曼蒂》是他最后一部作曲作品,狂躁粗糙的重金属电子音乐奠定了影片的基调。

接着看色彩和构图。

全片极端的霓虹配色上来就暗示你,《曼蒂》是超现实的,不能以正常人的眼光去理解它。

美丽又迷幻的星空

颗粒感的枯黄代表着神圣的光明,又暗示着死亡

安静的青绿色充满屏幕

高饱和的暗红色时刻刺激着人的不安情绪在这种极端的色彩下,镜头却采用对称构图。

一般的对称构图给人带来的是和谐稳定的感觉,但配上这些色彩,就好像硬用平衡来掩盖不安。

最后给人带来的是无端的压抑和烦躁。

猜这是谁的小pp了解完配乐、色彩和构图奠定的调调之后再看故事。

《曼蒂》故事简单,但影片为了传达强烈的情感而摒弃了故事完整性和逻辑,这也是许多影迷怒打低分的原因。

影片前半程,节奏缓慢,展现的是米勒和曼蒂神仙眷侣般的恩爱生活。

唯一能让人打起精神的,是凯奇帅气的丢烟镜头:

弹烟头绝不用兰花指在一条小路上,邪教头头看见了曼蒂,从此无法释怀。

影片从此画风大变。

这个邪教召唤来一支神秘的摩托车党,他们装束诡异,不像人形。

他们的造型大概是在致敬80年代经典的cult恐怖之作《养鬼吃人》(Hellraiser,看过这片子整个人都会不好)。

《曼蒂》

《曼蒂》

《养鬼吃人》,1987接下来,影片高能。

邪教老大耶利米极度自恋,他想征服曼蒂,和她“融为一体”。

耶利米先是吟诗,又展示自己创作的歌曲,最后当众脱衣展示美好肉体。

然而他得到的,只有曼蒂近乎疯狂的嘲笑:

重叠模糊的人影让影片犹如梦境JJ太小被嘲笑,太没面子,遂杀之。

而且,是当着米勒的面把曼蒂给活活烧死。

挚爱之死让凯奇丧失理智,他身穿白色小内内在厕所发出灵魂的呐喊。

影片进入高潮,简直就像嗑了药。

《曼蒂》前半程使用高饱和的极端色彩带给人强烈的危险和不安。

同时用慢节奏和平衡构图压抑了这种危险和不安。

开头看得人眼睛发胀的暗红色这种被压抑的感受,直到后半程凯奇彻底愤怒之后才喷涌爆发,而压抑之后的井喷戳到一些人的G点。

再加上狂躁的重金属配乐,和凯奇疯狂的表演带给观众强烈的浸入感。

隔着屏幕,你都能感觉到那种心底的愤怒被释放所带来的快感。

徒手断喉:

凯奇在此还即兴发挥说了句:“你把劳资的上衣撕坏了!

”挥斧砍头:

即便画面不再是血色,也能感受到复仇和血浆带来的多巴胺:

复仇部分却换成了黄色最后的电锯大战,明显致敬了历史上经典的《德州电锯杀人狂》。

难得的是《曼蒂》拍出了少有的酣畅淋漓的感觉,再加上原始的、有砂砾感的重金属配乐,这一战堪称经典。

《曼蒂》

《德州电锯杀人狂》,1974最后凯奇复仇完毕,开车回家,这时才发现,这个邪恶疯狂的复仇故事并不是发生在地球上。

天空中有太阳,还有另外两颗星球,怪异的石头和山峰也说明这不是地球。

但不少观众此时的反应都是:What神The马Fuck鬼???

《曼蒂》其实是荒诞的喷个血浆,复个仇就完了?

这片到底要表达什么?

导演帕诺斯在《Indie Wire》上接受采访时说这部片子讲的是“男性自我”(male ego)。

简单的说,就是我是男的(我有JJ)我牛逼。

这种对男性自我的偏执在他的处女作《迷幻黑彩虹》中就已经展现。

《迷幻黑彩虹》,2011《曼蒂》和《迷幻黑彩虹》的海报主题都是正三角。

在古老的炼金术中,正三角代表火,倒三角代表水。

实际上,三角形是最早代表男性生殖器的符号,倒三角则代表女阴(阴道和卵巢,自行脑补配图吧)。

本来配了一张专业的图,但担心尺度大将就着感受下探长的灵魂画风吧在《曼蒂》和《迷幻黑彩虹》中出现的正三角,都是一种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

《迷幻黑彩虹》中男主通过一种三棱锥形状的装置控制女主的超能力。

《曼蒂》中的邪教头目最后试图用JJ来征服曼蒂。

《曼蒂》

《迷幻黑彩虹》中控制女主的装置在两部电影中,都有用针刺女性脖颈的镜头。

这代表的是强行进入女性身体。

《曼蒂》

《迷幻黑彩虹》但这种男性征服是兽性和原始的,也是可笑荒谬的,在现实中无法存在(打炮打出真爱的另说)。

邪教头目耶利米像救世主一般存在《曼蒂》中表达的,高雅了说,是超现实中,邪教头目男性自我在女性面前的崩塌,以及米勒在妻子死后男性自我的觉醒。

曼蒂失去理智后变成传说中的狂暴战士(berserker),进入的是完全自我的复仇世界,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俗了说,不过是一种男性的意淫,但哪个男人没对性和暴力意淫过?

邪教老大对曼蒂和米勒的征服失败了米勒的复仇则是从精神到肉体对邪教人员的彻底征服《曼蒂》想表达的并不是故事,而是一种强烈的情感。

一种打破理智枷锁之后,对仇恨与愤怒的极度宣泄,和魔鬼般的疯狂快感。

《曼蒂》的剧本是和《迷幻黑彩虹》一起创作的,那时候导演父母刚刚离世(父亲乔治·P·科斯马图斯曾指导《卡桑德拉大桥》和《第一滴血2》)。

帕诺斯说,《迷幻黑彩虹》像是呼入(inhale),《曼蒂》则是呼出(exhale)。

前者是导演接受世界崩塌和悲痛的过程,后者则是由内而外的感情宣泄。

探长文笔有限,只描述出影片快感的十分之一。

如果你嗑过药(导演曾嗑药),再有点神经病,那你将能体验到《曼蒂》的癫狂。

嗑药既视感但问题是一般人没有嗑过药(板蓝根之类不算),而且为了这种感受,人物的关系、背景和联系全被摒弃。

结果,整个故事甚至影片在常人看来显得毫无意义。

普通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饱受折磨。

《曼蒂》是电影艺术性的极端导演表达自己根本不在乎你的观影感受《曼蒂》是一部极具个人风格的亚文化作品,在北美确实给一拨人带来狂欢。

但在国内,受过重金属和嬉皮士等文化熏陶的人太少,也就很难对这片子有感觉。

平心而论,《曼蒂》绝不是烂片(觉得难看打一星无可厚非),虽然不好看,但它的美学、配乐以及整体质量足以碾压许多国产烂片十万八千里。

而且凯奇大叔继续用实力证明自己仍然是影帝。

凯奇的演技可以给10分至于凯奇有没有翻身,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决定的。

毕竟就算片子再烂,凯奇的演技从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鸟人》

《抚养亚利桑纳》

《变脸》最后,只想说,让人失望的不是片子不好看,而是这样认真制作的独立电影在北美还有“出线”的机会,但在国内,我们要想看到风格迥异的独立电影仍任重而道远。

文/女神的秋裤

 4 ) 影片的重点在于欣赏

在地球那一边看完的时候就想写影评了 介于懒惰拖延没有写本片的剧情无外乎爱情,仇恨,复仇。

更深的寓意和表达是通过人物的比拟和毒品的幻觉推动,是不是看过的人都觉得前面像雾像雨又像风?

后半段是大开杀戒后的视觉快感,美国人拍片就是这样,没有大动作或者大场面似乎就会觉得这影片味道平平。

我觉得导演很会挑选演员也很会用人,凯奇一向是硬汉形象英雄光环那么在复仇环节就可以突出角色形象了。

女主不食人间烟火与世无争的样子上来就索然无味但她却助推故事的走向,她有她固然存在的象征和意义,这个人物就是要被利用的,女性的牺牲者,女性的脆弱面,女性的天真都得以她那双眼睛里体现。

也更像是二次元老少女,呼应影片一上来的色调。

我看片子的时候感觉很享受 它整体是美的,美的地方很美丑恶的地方黑暗并丑陋的痛苦不堪。

红色的天空星星环绕,几束光恍惚隐约塑造了奇幻的美感。

这种大胆的拍摄我买单。

应该能感受到导演玩的很刺激了,首映上看到凯奇自信的亮相能清楚的感受到他很满意这部作品。

附上两张小臭美

 5 ) 究竟戲中的大反派是鬼怪、人類還是外星人?

(劇透) 《狂屠絕路》(Mandy) 的觀眾離場時,大多是滿腦子問號:究竟戲中連開車直撞也撞不死的大反派是鬼怪、人類還是外星人?

究竟主角身處的是地球、外星、還是幻想世界?

在國外被譽為Nicolas Cage翻身之作的《狂屠絕路》(Mandy) 絕不符合大眾口味,可說是迷幻溝片風格的「幽靈車神」(Ghost Rider)。

要谷底翻身,便須兵行險著。

全片基調紅黑紅紅黑,就係咁簡單。

若你喜歡眩目的霓虹燈光,或會十分享受;否則請你避而遠之。

除了燈光和血漿,連男主角的名字也叫Red。

不過戲中的大反派及主要場景都是黑色的,減低了暴力場面的血腥程度。

那些身體結構異常人的壞蛋,按劇中提示,就是吃了某種超級毒品變異而來的;男主角嘗了一丁點,馬上飛越九重天,最後還有「大力金剛手」親刃仇人。

其實劇本中可供觀眾理解的線索僅此而已,留下了不少謎團,是故意的。

可以說《狂屠絕路》是「迷幻藥電影」:正反人物和導演都像嗑了藥的狀態;燈光及配樂都是為了讓觀眾進入同樣的迷幻狀態而設計。

因此別期望理出個頭緒來,因為迷幻就是隨時飛上太空又墮進黑洞的感知狀態。

另一種解讀方式是以看漫畫的眼光視之:從男主角談及的Marvel漫畫人物「行星吞噬者」到他夢見女主角的動畫場面——還有電鋸大戰那一場,當Nicolas Cage拿起鐵鏈的時候,你便知道對方馬上便會「收檔」了,因為他面對的是燃燒地獄之火的復仇騎士Ghost Rider。

[原載於am730,2019年1月8日]

 6 ) 我想问下各位去哪里下载观看的?

我特么找不到在哪能下啊,你们能给链接或者教教吗?。。。。。。。。。。。。。。。。。。。。。。。。。。。。。。。。。。。。。。。。。。。。。。。。。。。。。。。。。。。。。。。。。。。。。。。。。。。。。。。。。。。。。。。。。。。。。。。。。。。。。。。。。。。。。。。。。。。。。。。。。。。

 7 ) 嗑药的黑魔法师拍出来的电影

如果说这个电影剧情有点说不过去有点不合适,个人感觉电影重点不在于剧情,而是在于感觉。

电影大概是两个人的视角,先是邪教头子之后是主角Red Miller,邪教头子的视角显然是嗑药嗑嗨的状态,而到了Miller,一切都明朗了许多,但也可以看到画风在不经意间也慢慢转向了疯狂。

电影融合了多种元素,把魔幻风格融入到了现实中,最经典的造型就是Miller那把科幻大刀,之后是摩托帮,既有天启朋克又有黑暗魔幻的味道。

电影同样展现了暴力美学,复仇的血腥镜头让人看着好不爽快!

 8 ) 为什么人人都爱霓虹色?

霓虹色似乎总和电影里的暴力是绝配

恶魔之笛一声响起,整个天色、周围环境,满眼都被紫红色灯光包围。

车灯亮起,骑着黑色摩托、身穿铠甲的地狱骑士从紫红中降临。

悲剧开始于这里,复仇也始于这里。

尼古拉斯·凯奇最近这部口碑两极的邪典片[曼蒂]中,用了超多红色、紫色、暗绿色的打光。

虽然剧情看完我也不知道在讲的什么,虽然复仇黑化、砍杀虐杀爽的一批,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满眼的霓虹色。

©[曼蒂]中的霓虹色在小木屋和妻子独处时的红蓝相配,到邪教追杀洗脑时的紫红色,电影颜色的风格化成为电影给人感官体验的一部分。

难怪北美影评人给出评价:“影片的第一个小时就好像爬进鸦片馆,凝视着撒旦的万花筒。

”只要霓虹色用得好,还管它什么剧情呢。

霓虹色成为一种风格,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

战后经济的萧条重建、政治领域的冷战与核威胁、青年人浪潮和朋克革命,当80年代到来之际,这一切早已成为了过去。

80年代,属于消费文化引领下的迪斯科,属于舞厅,属于录像带,属于好莱坞通俗商业片。

亮丽炫彩的霓虹色,是当时消费文化的一个注脚。

如果要选取一个参照点,没有什么比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中城的54俱乐部(Studio 54)的崛起更具有代表性的了。

54俱乐部,全盛时期以招待当时代的名家名流而远近闻名:安迪·沃霍尔、迈克尔·杰克逊、大卫·鲍伊、米克·贾格尔、加里·格兰特、波姬·小丝、丽莎·明奈利等等名流都曾是这里的常客。

©大卫·鲍伊在54俱乐部54成立于77年,在80年代迪斯科狂潮到来之前,它已经为后来所有的舞厅夜店提供了完美范本。

它的舞厅室内设计,是后来迪斯科舞厅设计的始祖之一,大胆悬空的内部阳台,饰以月中人侧脸的地板。

而它的两位著名灯光设计师,儒勒·费舍尔和保罗·马兰茨则在灯光设备和设计上花费了数十万美元。

以前的俱乐部普遍灯光很暗,他们则一改常态,从霓虹灯上获取灵感,设计出绚烂丰富、不断变化的灯光环境。

©54俱乐部内部电影[54俱乐部]中,基本还原了那时候的灯光和舞台。

当男主从一个乡村小镇第一次进入到54,他看到的是在迪斯科球下性感热舞的男男女女。

是被樱红、魅蓝、黛紫的霓虹色彩灯拂过身体和皮肤的浪漫和沉溺。

于是,他从此在纸醉金迷的夜生活中沉溺了,也是在霓虹色中。

©[54俱乐部]里男主第一次来到54此后,霓虹色作为一种设计风格走上T台,和迪斯科、金属感、夸张的配饰一起成为了一个年代地标。

但要说霓虹灯这种照明方式,其实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被化学家们偶然发现了。

据说,一个名叫拉姆塞的英国化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将稀有气体注入到了真空玻璃管里,结果,通电后,它发出了美丽的红光。

于是,拉姆塞把这种稀有气体命名为氖气(Neon),氖灯音译过来也就成了霓虹灯。

©霓虹灯霓虹灯发明后,1920年代始于巴黎的一场霓虹灯招牌热,很快在全球范围流传开来。

在巴黎,它在歌剧院、银行、教堂和名店外熠熠生辉,成为城市精品的象征;在纽约,巨型霓虹灯广告牌众如繁星,矗立在纽约时代广场,绝对的夜生活中心;就连好莱坞也不甘示弱,电影院等娱乐场所纷纷采用了霓虹招牌,昭告着流行文化之盛世。

虽然是黑白电影,[大都会]、[日落大道]等电影中的景观便一时间都被霓虹灯占据了。

©[大都会](1927)里的霓虹灯不过,西方城市对霓虹灯的兴趣很快就转变了。

到战后五、六十年代时,随着城市与郊区的重建与全新规划,招牌开始被机器统一制造。

再加上中产阶级对霓虹灯的排斥,霓虹只留在了小酒馆、汽车旅馆、红灯区和地区小镇中。

曾经一时风光无限的霓虹盛世,就此衰败下来,但在东方城市,它却开出了新的花朵。

这个城市,叫香港。

冷雨夜,一个年轻人离开家,行走到布满霓虹招牌的街道上。

红、绿、黄、粉红、淡紫,颜色各异的招牌上有的挂着汉字,也有英文,写满了「OK」、「烈唇酒吧」、「名人夜总会」的字样。

他只是匆匆穿过这里,并不来得及多看一眼,因为,他是要去杀一个人。

这是王家卫[堕落天使]中的一段剧情。

©[堕落天使]里的街景在王家卫、杜琪峰等一众香港电影人的镜头里,霓虹灯永远是一个重要的意象。

因为霓虹确实是这座城市现实的一部分。

《香港年报1964》曾写道:成千上万的霓虹招牌照亮了街道,以五光十色传递着各种讯息。

到六、七十年代,霓虹灯在美国等西方城市全面衰落时,霓虹灯反而在香港形成一股热潮。

从边缘的小饭馆、暧昧的小旅馆到大型百货公司、高级夜场,一时间全都成为霓虹灯的拥趸。

霓虹招牌越做越大,越做越别具特色,类似九龙弥敦道的英皇钟表和西营盘的森美餐厅,已经成为当地地标。

©香港霓虹招牌,“大押”也是特色招牌之一而霓虹灯师傅在香港是颇受尊敬的手艺人,其中,刘稳师傅制作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霓虹招牌——《乐声牌》。

那些年,香港流传甚广的一句话“香港繁荣靠设计”,说的便是霓虹灯设计。

掌镜了大部分王家卫电影的杜可风就是个“霓虹控”。

他的镜头下,总是那些各有特色的霓虹招牌与雨水、拥挤的骑楼群,以及霓虹光与拖影。

正是他的摄影,让王家卫电影里那些人与人间、人与都市间的虚幻与暧昧、沉溺与疏离,显得愈发迷人。

©[花样年华]里的霓虹色打光但这一切,也正在消失。

霓虹收藏家克里斯·布雷西曾说:“霓虹灯永不消逝”。

但随着LED灯、广告喷画的出现,随着香港城市规划的改变,王家卫塑造出的香港正在成为历史。

杜可风倒是对此很乐观:别担心,霓虹灯会回来的,这是它厉害的地方,就像菲林一样,就像宝丽来相机一样,大概会进化成新的东西。

以后会不会回来不晓得,但至少,在近未来的赛博朋克世界里,霓虹早已经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这里总是色调暧昧,阴雨连绵,人群鱼龙混杂,穿梭在布满霓虹景观的都市或废区。

押井守以香港为模板,在[攻壳机动队]里描绘出了被高科技控制但又混乱破败的城市“新港”。

[银翼杀手]里的未来洛杉矶,一面是高楼林立,庞大的人脸电子广告屏;另一面是潮湿阴暗的角落和灰色地带。

©[银翼杀手]里底层的破败霓虹街景 在霓虹灯闪烁的小招牌背景下,往往是酒鬼、混混、妓女等底层人士的日常栖居地。

霓虹,曾经是人们能够想到的最奢华的照明方式,而今,它代表了破败。

就像赛博朋克的核心“高科技,低生活”。

在永不熄灭的人工光明、犹如巨骸的钢筋水泥之下,霓虹招牌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这个世界的美景都是幻影。

霓虹灯,以及这种打光和色彩的复古,是怎样开始的呢。

可能缘于新世纪以来,那些痴迷于霓虹的艺术家——卢齐欧·封塔纳创作出了首个霓虹装置,马歇尔·雷斯将霓虹带入绘画中,辛格·皮尔斯霓虹风格的摄影作品在网络持续走红。

©辛格·皮尔斯摄影作品还有那些致力于将复古霓虹色带到银幕上的导演们。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从[亡命驾驶]到[唯神能恕],再到[霓虹恶魔],每一部都是高饱和度的霓虹用色。

他的屏幕,要么是黑色,要么就沐浴在霓虹色中,红、蓝、黄粉、红紫、亮橙、石灰。

充斥着不安与暴力,美丽与虚空,就像他的情节一样——比如,[霓虹恶魔]身处时尚圈的女孩,最终被人分而食之。

©[霓虹恶魔]里的霓虹色加斯帕·诺是另一位这样的导演。

他的[遁入虚无]把背景放在霓虹城市东京,用霓虹色来表现飞叶子后的感官世界,以及遭受的暴力。

包括即将上映的[高潮]也是这样一部主打霓虹色的电影。

©[遁入虚无]飞叶子后的霓虹色视觉霓虹色似乎总和电影里的暴力是绝配。

[曼蒂]中的复仇、[霓虹恶魔]中的食人,都在高调的霓虹色中进行。

光影闪烁的霓虹灯,让起源于肾上腺素的激情暴力在血管中汹涌澎湃,让暴力更浓烈和沉浸。

也让人存在的整个世界显得愈发浮幻虚空。

美丽又甜腻,如同过眼云烟。

-作者/卷卷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9 ) 心疼凯奇

一开始只是对海报/预告片里这种迷幻系配色感兴趣去看的,cult题材又是凯奇叔主演,噱头肯定足万万没想到,前面60多分钟的片长都挺无聊的,邪教教主给女主打药然后露阴被嘲笑这段真的不是喜剧片?

或者说是为了表现反派的自卑或者猥琐?

四个从猛鬼追魂片场穿越过来的毒贩黑帮骑手,前面抓人的时候拍得牛逼哄哄似的结果真打起来没两个回合就被男主秒杀也太逊了吧?

导演请不起武术指导还是怎么滴,三下五除二解决又没有John Wick爽快,打斗说cult又不够cult,以为血浆喷多了就是cult?

no no no一大段又长又臭的对白,真应该跟昆汀学学怎么写台词导演似乎觉得自己运镜构图很牛逼,疯狂的duang各种静景,插入各种颜色滤镜来表现气氛,还有中途插入了短动画来表现男主的幻觉,创意确实不错。

但是导演功夫显然不够,不能将这些好食材凑成一顿好菜

 10 ) 烂番茄93%,豆瓣5.4分,这部R级片到底怎么了!

烂番茄93%,豆瓣5.4分,这部R级片到底怎么了!

文章属于红颜秀影原创,禁止抄袭

提起尼古拉斯·凯奇,中国的影迷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7岁时跻身电影圈,便初露头角,十年后,凭借《我心狂野》中的出色表现,一举摘得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又过了两年,凭借《离开拉斯维加斯》中酒鬼一角的精彩演绎,助他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而后出演的《空中监狱》,更是他巅峰时代动作片的绝佳代表,2007年主演的两部电影《灵魂战车》和《国家宝藏2》,为美国影业贡献了16亿的票房收入,一跃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然而,在这之后,他的辉煌岁月好像就此止步了,一度陷入经济漩涡中的他,随后的演艺事业只能用反响平平来形容,尤其是2011年主演的影片,更是使他落得了金酸莓奖最差男主角的提名。

曾经的奥斯卡影帝、收视率保障,如今沦为票房毒药、烂片之王,不禁令人唏嘘,可是,就在不久前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R级动作新片《曼蒂》,赢得了满堂的喝彩,甚至收获了纽约杂志影评人的交口称赞。

本以为尼古拉斯·凯奇终于要翻身了,起码在海外看起来是这样,因为这部片子的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3%,爆米花指数71%,IMDB也有7.0分。

然而,中国的观众似乎对此并不买账,在豆瓣上给出了5.5分的评价,甚至有不少人只给出了一颗星,其中还有评论这样说:“这部作品依然延续了此前的烂片作风,一度让人怀疑是导演嗑药产生的……”

在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部片子到底讲了些什么?

《曼蒂》主要讲述的是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男主人公,在亲眼目睹自己的爱妻被某宗教成员扔进火堆后,愤怒与仇恨点燃了他心中暴力与血腥的恶魔,致使他一度精神错乱,开始疯狂复仇的故事。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部不讲究什么叙事结构,只在乎一路狂杀的血腥R级片,再确切点来说,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Cult Movie。

所谓CultMovie(邪典电影)基本上都是跨类型的影片,通常是恐怖、音乐、动画、科幻、动作、喜剧、暴力、犯罪等不同类型,或是它们附着的各类型元素渗透融合而成的大杂烩,而此类电影的编导,常常凭借自身广阔的视野,以及出色的画面表现能力,将多种元素杂糅,创造出既博采众长又自成一派的作品。

《曼蒂》就是这样,影片中充斥着大量重口的场面,以大面积的红色为主要基调,衬托出其下的蓝紫色冷调,这种反差感是很多看过影片的观众难以忘掉的画面表现力,就像昏迷之后的迷幻混乱,也极为符合七八十年代流行的亚文化类型Cult Movie典型的特征。

除此之外,整部电影强烈的视觉效果,泛滥的鲜红,搭配颓丧的重金属配乐,多种元素在《蔓蒂》中融合,共同挑逗着观众的感官,紧绷着他们的神经。

所以,不喜欢Cult Movie的观众,自然也无法欣赏这部电影,对于这些厌恶者来说,除了不喜欢那种生理上的怪异外,对于影片中充斥着的大量荒唐甚至无聊的场景,更是难以忍受。

影片中简单、粗暴、低级,与所追求的美好、高尚、有品,大相径庭,在《曼蒂》中,这种粗俗夸张,低级无聊,随处可见,尤其是对于许多恐怖、惊悚等经典Cult Movie,它都有所模仿,或者说是致敬,当某些经典的造型或者桥段的出现时,看过的观众,能被瞬间勾起曾经的影像记忆。

而每一部经典的Cult Movie,都有它自己鲜明的烙印,都是对商业运作、主流价值观、大众品位的颠覆,所以,有学者说:“正是因为这些作品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富有争议性,不以市场价值为主导,而又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所以很难让大众接受。

”看到了吧,CultMovie,它很非主流,正常人都欣赏不来。

而这部电影上映的地方是第35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这里放映的电影,大部分都是在某个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或推崇的电影,是属于非主流领域中受非主流人群欢迎的作品,换言之,这个电影节正是一个专门为独立电影人而设置的,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

一直以来,独立电影和Cult Movie之间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很多电影研究学者也无法明确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因为很多低成本、独立制作的影片,既可以说是独立电影,又被认为是Cult Movie。

普遍的看法认为:“独立电影一般是指一切可以取代大制片厂制作的主流电影的东西。

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就是不是好莱坞式的。

”然而很多“反好莱坞”的独立电影,在票房上,可以和卖座的好莱坞大片一样,比如历史上第一部突破1亿美元票房大关的独立电影:昆廷•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

相比之下,真正意义上的许多Cult Movie,它的票房战绩则要差很多,在午夜场播放之后,未能被主流大众认可,上映时口碑、票房双双失利,只能依靠少数影迷的口耳相传,经过较长时间的积淀与传播后,才能积累起数量可观的忠实观众群。

与之相似的是艺术电影,它往往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如同一部艺术作品一样,奥斯卡•王尔德曾经在他的文章里这样写道:“艺术是世人所知的个人主义模式中最为激烈的一种,众说纷纭的一种。

”艺术类影片往往强调艺术表现与思想挖掘,因为“艺术从来就不应该去尝试迎合公众,而是公众应该努力去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所以,与追求通俗易懂、直接过瘾、感官愉悦的大众品位之间,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距离,以及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绝大多数艺术电影远离大众的时候,注重趣味粗俗、感官刺激和欲望宣泄的Cult Movie,由于没有一般大众电影明确的情感需要,同时自身又充满反常规的想象力和不合常规的表现力,所以也很难娱乐大众,而只被某些小众群体推崇。

但无论是独立电影、Cult Movie、还是艺术电影,它们的影迷群体一样,都只能是小众的,因为这些电影都有别于主流商业制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观看或欣赏,有人说:“在这个日益多元的社会里,不同类型的电影有助于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一切,使我们有机会发掘自己内心的真相。

”也许你能感觉到,总会有一部片子,用某种看似极端的方式,在某个不经意间的时刻,唤起你真实的感觉,毋庸置疑,那就是属于你的小众电影,属于你的Cult Movie。

在观看这种片子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积极地把自己交付给它,而不是被动地去评论它,因为根据字典的解释,“Cult”就是崇拜和迷信,红颜秀友情提醒:喜欢它的人,视若珍宝;不爱它的人,弃如敝履,观看此片,请一定要谨慎!

- END -往期文章回顾不“开玩笑”,金·凯瑞的回归之作,却让我痛哭流涕!

男神集结的《反贪风暴3》,剧情不够,情怀演技拿来凑!

连续七季豆瓣9分以上的神剧,垂涎欲滴,充满诱惑!

从cctv5到cctv6,这还是你认识的凯里·欧文么!

堕落又深刻,这是HBO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美剧!

《曼蒂》短评

恶灵骑士都敢惹?

5分钟前
  • 米格米格
  • 还行

酷毙了!

9分钟前
  • 啊砸
  • 推荐

哈 哈 哈 哈 鬼知道这个片子在讲什么

14分钟前
  • Ivy
  • 很差

Kenzo宣传片

16分钟前
  • Speedy Panini
  • 还行

卧槽这是在用邪教的方式拍邪教电影啊,怪力乱神到飞起!泛滥的红色素和血浆,一本正经的复几把仇,凯奇蜀黍吓skr人啊~~~~~~~~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千人大厅看神棍B级片任务达成

22分钟前
  • Qtn
  • 还行

谁能保证一直拍烂片?每年都有片子上映,这么多年了,偶尔状态不佳,眼瞎了,接了个好剧本,怎么了?至于这么惊讶吗?偶尔失手一次怎么了?都什么人啊这是,气愤!

27分钟前
  • 老猪慢慢跑
  • 力荐

看过迷幻黑彩虹跑过来扒导演“新”片结果大失所望。。。。虽然可以算是一部正经的电影了,但落入俗套烂到出奇,曼蒂死亡前后是两部片子,死前可以说还有一丝前作的影子,再加上安德丽娅比较仙还算说得过去,后面凯奇自由发挥的部分真的有点没眼看了

28分钟前
  • 囍弗斯
  • 较差

日 嘛玩意

33分钟前
  • 中华剑殇™
  • 较差

一部十分迷人且诗意的作者电影,导演的剧本构架简单但能看出有一系列邪典电影和柯南博格甚至达伦的影子,如果仅仅把片子当做叙事电影来看就太可惜了,往大了说它更像一首超现实主义的叙事短诗。口碑两极分化是意料之中,但遇到了很对味的信徒,会爱死。

37分钟前
  • 白鲸
  • 推荐

这部片子没那么好,只能说是一部邪典影片,但是无论是动作还是剧情都很一般,也没有内涵。

41分钟前
  • 啪!你死了!
  • 还行

凯奇叔接这部还行吧

45分钟前
  • 西决
  • 还行

凯奇Slay全场罢了(字面义)

4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凯奇总算演了一部像样的片子

49分钟前
  • andyloo
  • 推荐

前半部分的致幻效果让人迷离,灯光一闪一闪,红光满面,一股子的烂片特质,后半部分开启杀人模式,邪教够狂,我比你还狂,自制一把神器,一头戳破你咽喉,一头嵌入你额头,电锯有长短,锯到身上一样的血浆喷溅,烧我老婆的人,也必然要葬身火海。

54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给音乐加一星,字幕走完还有个小彩蛋的。【1080P中字度 /s/1GIKxL-dCZfnT1-bUD3XTqg 码 6xf5 】

58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还行

风格类似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重感官轻叙事,并且更raw一些

1小时前
  • dirtyme
  • 推荐

故事整个构架清晰完整,宗教邪恶势力讲述在线,整场电影的恶心暴力血腥变态都符合逻辑,色调都能匹配故事的推进,后期丈夫的复仇之路一步一推动又爽又悲观。整体没有任何牵强或者无语让观众尴尬的场面。最后加上我对凯奇的个人滤镜,好了,全五星。

1小时前
  • 独行丨翁妞妞。
  • 力荐

2018年9月17日,Cathay Cineleisure. 俩小时我看了啥🤦🏽♂️总结下:Bad trip+晃瞎眼+逼叨到在震撼背景音下催眠的台词+噩梦级别的暴露器官最后是花式的砍瓜切菜喷血浆。

1小时前
  • feather看虎牙
  • 较差

我承认导演有他的美学,but the else is ???

1小时前
  • Ju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