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6年《风吹稻浪》在戛纳大获成功之后,73岁高龄的导演肯·罗奇携新片《寻找埃里克》再战金棕榈奖,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影片依旧保持了较高的水准,故事幽默风趣,然而又带着那么点忧伤,演员们表演自然,最后那个戏剧性结尾很有趣。。。
片尾字幕中还穿插了坎通纳当年那段经典的新闻发布会,关于海鸥与渔船的哲言,对于一个球迷来说,坎通纳绝对是这电影的最大亮点。。。
没有刻意、没有做作、没有投机;多了幽默、多了温情、多了希望;那些环境、那些人物、那些关系;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肯·罗奇 Ken Loach!
擅长描写英国蓝领阶级生活的简卢治(Ken Loach),遇上英国足球迷心中永远的偶像--法藉球星简东拿(Eric Cantona),到底会擦出甚么火花?
外号「大帝」(The King)的曼联球星简东拿,凭豪迈不羁的外形,出色的球技,俘虏了万千球迷的心。
虽然已经退休十二年,仍深受英国球迷尊崇。
他在《寻》中,首度饰演自己,是电影的一大亮点。
电影讲述失意的邮差艾力,与儿子们关系恶劣,又念念不忘前妻。
在糟透的生活中,艾力的偶像简东拿闪现,给他许多生活上的意见,叫他振作,还鼓励他主动修补和前妻的关系,简东拿成了艾力的心灵导师。
《寻找简东拿》的编剧 保罗拉维迪(Paul Laverty)与简卢治合作无间,从一名球迷因为到球场看简东拿踢球而丢了工作的故事启发灵感,简卢治也很渴望这位球星能现身说法;电影中穿插着这位球星精采入球片段,但简东拿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竟然不是任何一个入球,而是给队友的一次巧妙传球,助攻让队友入球。
简卢治的工人电影,向来在平实幽默中见真摰。
艾力在幻想中的简东拿循循善诱下,其实正是自我振作,走出生命低谷的励志故事。
简东拿辉煌足球生命的精髓是「相信队友」,电影中,艾力和一群邮局同事及球迷朋友,戴上简东拿面具,向欺凌他儿子的恶霸宣战,是全片的高潮,也让「简东拿精神」走出球场,走进生活,与球迷们共同呼吸。
因为不是球迷,所有之前不断听到Cantona的名字,我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还以为是导演的名字呢,不是导演去戛纳干啥呀。
现在知道了,原来是曼联曾经的黄金7号,最经典的台词是——Eric Bishop: Sometimes I forget you're a man.Eric Cantona: I'm not a man, I am Cantona. 如Bishop一般,有执着崇拜的偶像,并在生活中时不时地相遇、交谈,鼓舞自己(即使存在于幻想之中),也是很棒的事啊。
开始对这个中年男人烦躁阴郁的生活很提不起兴趣,我不爱好体育,更不是球迷,一直到中间才渐渐看出味道。
那一大群Cantona冲进小混混的房子给他colour to see see的一段,实在大快人心。
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朋友,他教我们大声说"No",让我们勇敢去尝试,去分享,去珍惜,使我们活出真我?
那个难道不也是我们自己的心声?
是的,这样的结局,自然而然,,,可为什么眼里带着泪呢?
而我也清晰的记得,在影片结束前的不久,看operation Cantona 还让我不停的笑出声是的,如同伟大的老特拉福德的国王Cantona所说,这部影片,让人想哭又想笑吧...原来,这就是肯·洛奇所谓的喜剧,无非是有着快乐结局的悲剧的含义...这样的中年老男人的故事不是什么新题材...可是,像我这样懒得一个人,在看完之后开始大费周章的敲着键盘...of course,自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关我最喜欢的曼联,还有梦剧场的神话...也是因为,我觉得,是的,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如果是你的偶像在适时的时候给你力量和帮助,你从你崇拜的人的身上找到一个无限可能的自己真的是件很perfect的事...但是,看完之后,我想更多的是因为ken loach...即使,这是我第一次看他拍的片子...我想如同我看之前别人介绍所说,他的片子并没有大要想起他导演那样大谈人性,但是却是深刻反映了生活在底层的劳工阶层的生活...这部片子,有反应他们辛酸的生活,但是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他们不屈和团结的力量.让我想起,1984里面的那句话,如果有希望,希望在无产者身上...是的,就如同邮差的头目meatballs所说,我们就是他妈的邮差!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he's our saviour from a far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and his name is CantonaOoo Ah CantonaOoo Ah CantonaOoo Ah Ooo Ah Ooo Ah CantonaOoo Ah Cantonawhen u turn up your collar, u will be the king of yourself.everyone has an Eric in s/he's heart
人生不容易,这句话很多人都体会到了,更何况是人到中年的Eric。
生活的种种不易,压得他喘不过起来。
本来以为这会是一部沉重得不能在沉重的电影了,但奇怪的是,不是压抑、不是痛苦,而是一种真正的自我解脱和人性温暖的感觉。
还记得Eric大声地叫着“non”的时候吗?
对于对生活习惯了妥协的他来说,这句“non”代表了太多的含义,听着都让人痛快。
当然了,那么多的好朋友,也让Eric的生活变得很充实,并不是感觉顾影自怜。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最高尚的复仇是饶恕;团队的荣誉高于个人;世界上没有不能的事情(两个男人跳舞,想着年轻时和Lily共舞的美好时刻,Eric仿佛真的年轻了起来)。
儿子们做了错事,好想看起来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了,实际上,不是的,很简单就解决了。
Eric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也赢回了自己的爱情。
心里被出动了一下。
好温馨的电影,对,就是温馨。
作为地道的体育迷,看完这部电影后倍感振奋。
Eric寻找的,其实就是年轻时的我们,那种热情、那种朝气、那种对待困难和挫折时站出来的勇气!
十几年前忠实的球迷都不会陌生“坎通纳”这个名字,老特拉福德曾经意气奋发的KIng。
当生活在改变、音乐在改变,当年我们喜欢的球星都慢慢退出舞台时,我们便逐渐失去了对体育的那种关注和热情,逐渐在工作、家庭中迷失,没有了在投入运动中的那种专注和信心,于是接着而来的是各方面的压力,当年的自己,不知到哪里去了。
我虽然没到Eric的这个年纪,可是我已经预感到将来的这种生活,需要面对的不会比Eric少。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大脑中的某根神经突然充血勃起,我想让他这样保持下去吧。
我的那些热爱,我一辈子都在寻找,他不会消逝。
我是ERIC,干过 Postman也在Royal Post Office 这片子就是拍给我看的警告我梦想与青春正在被日复一日的生活所扼杀得振作点是不Eric
我压抑太久 失去乐观的渴望我挣扎彷徨 陷入别人和自己设置的泥谭我被误会 意识里复制着别人对自己的曲解我的心在沉睡 因为我之将爱与将爱我之人还未会合如果可以 请给我一个埃里克坎通纳那是我和通往自我救赎之路的国王其实 这是我深爱的生活无论它过去或者现在多么混浊不堪小人物通过对偶像的幻觉得到拯救这一夜 借助影像 我得到了平静还是不能太大声但我已经说了:不!
成人励志
男人都很肥,口音还很奇怪,不能去曼彻斯特
可组织各级党组织、团组织、工会代表、学生会代表、辅导员等包场收看。
坎通纳都老成这样了啊……
曼联球迷泪目,有谁会不爱老特拉福德的国王呢
operation cantona
顶多值4星,不过还是满星吧。永远的曼联!后面还是挺他妈爽的!!
励志有励志,喜剧没感受到。
一般般吧
单纯的不喜欢这片
1995年著名的飞踹事件后,坎通纳在新闻发布会上留下了那句匪夷所思的名言:海鸥之所以追着渔船飞,是因为它们认为会有沙丁鱼被抛向大海。
好无聊,看了四天才看掉,创了我最慢记录。前半部分苦闷的一比,也很模式化。最后群攻tm你给我来喜剧?我要是那女的我一辈子也不会原谅他,啥玩意啊。
When the seagulls follow the trawler, it is because they think sardines will be thrown into the sea.
虽然加入了一点奇幻元素,但不变的还是肯洛奇一贯关心的底层家庭,酒精、大麻、叛逆的儿子、愧对的爱人和底层的工作,需要改变却又随生活的惯性浑浑噩噩。导演没有像后来的几部电影一样残酷,还是用偶像的力量给予男主一点改变的动力,毕竟英国是现代足球的故乡啊。
这是喜剧么?
坎通纳只是个噱头。。。
振奋人心,几乎五星。
因为不了解坎通纳 对曼联也是只知一二 若是有那样的情节 必然是五星吧老话一句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坎通纳
导演别来这套,女主人才是亮点!
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