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主要演了三个故事:1精神分裂者杀人后进入受害者角色出不来;2离异的父亲为了找女儿进入了"ONE WAY"的平行空间;3新来的小护士和心仪的男医生一起拯救了陷入崩溃的精神病院。
好吧,我想说,第一故事就是把《致命ID》里一个人分裂十个人演一出戏,简化成一个人分裂成四个人演一出戏:姐姐、妹妹、姐夫、私家侦探,然后加上中国国情里永远具有话题的双生姐妹花的元素,加一些姐姐妹妹分不清的剧情,以成全中国国情要求的团圆结局:精神分裂者必须落入法网,否则人们由电影想到现实——现实生活中如果有这么一个恐怖分子还未归案,那还了得?
第二个故事,技术首先仍然是简化,简化《恐怖游轮》里的那么多次循环,太多次的死循环怕中国老百姓的逻辑思维实在比不上老外,所以简化为三次,这一次的父亲遭遇了上一次的父亲,造成一个平行空间——好吧,结局仍然是中国式的感动温情,上上次,也就是隐藏的第三次平行,父亲带着女儿走上了"ONE WAY",一条不归路,父女在此地过了二十年,父亲白了头,女儿立志要将二十年后平行空间里的的爸爸穿越回正常世界,当然,她做到了。
与《恐怖游轮》里死了儿子,母亲甘心永远循环下去不同,中国版的是要讲求孝顺的,孝义感动天,终于父女回归正道。
第三个故事,也是被我们最争议的,毫无章法,但让人忍俊不禁。
我想大概是《生化危机》《禁闭岛》和“植物大战僵尸”揉合在一起的产物吧,《生化危机》里的僵尸围攻仅存的人类,这样的镜头实在太夺眼球,山寨怎么能错过?
但是中国电影又不能出现僵尸,于是再借一个《禁闭岛》,换上了中国式恐怖里仍然常用的精神病人,上演一出男子为唤醒生病的女子牺牲自己的爱情故事,得以结局。
加上第一个故事里的姐妹情,第二个故事里的父女亲情,一部电影完美演绎出了中国的大爱。
电影结尾,仍然是老奶奶警告小朋友的方式:不要说鬼,不要谈诡异,否则惹火烧身,后悔莫及。
END
实在太难看了,什么烂片子,我都看睡着了,胡编乱造,不合常理 垃圾中的垃圾,这种电影简直都是给中国人丢脸!!!
其实不是很爱看惊悚片,只是觉得情人节看惊悚应该必看爱情片让我喜欢,到爱情片的厅里,看那些人亲亲我我腻腻歪歪吗?
不要怪我说话难听啊,看到不是一次两次了,不是我羡慕嫉妒恨啊我宁愿看见看惊悚片女生胆小躲在男生怀里,也不愿看那种言为看爱情片,实则是在一边聊天亲热。
而且惊悚片就像悬疑小说,一部片子看下来精神都比较集中,而爱情片,我至少要有4、5次觉得无聊,这样的片子下载下来跳着看就好,毕竟不是每部都是《花样年华》。。。。。
原谅我直白啊。
我是和两个朋友一起看的。
看完头一个故事,我一个朋友受不了了,也真难为他,故事片虽然打着夜店的名儿,第一个故事一看之下却是演家庭伦理的,这还不要紧,一阵令人头晕目眩的恍闪之后,居然演的是人格分裂。
我囧第二个故事开始了,我和另一个朋友坚持了下来。
第二个故事演的是《量子力学与时空能量的辩证关系》(姑且算是吧)……一开始,男猪买一对溜冰鞋居然要从白天买到晚上,买到人家店里打烊,而且还没能买到……然后经历了一系列所谓的干涉因果规律的运动周期之后,男猪被他二十年后的女儿用一堆溜冰鞋和布熊玩偶时光倒流送回去了- -!
我巨寒,我巨囧啊……导演你也不用这样节约道具成本吧!
挂羊头卖狗肉的夜店,坑X!
除了最后的最后,这三个故事就和开头那几个所谓的夜店男女没有一丝关系。
我和朋友终于看不下去了,不得不感慨,这真的是烂片中的战斗机啊!
看到邓家佳的AV护士装,我可耻的硬了。
实在搞不明白,导演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是学习惊声尖叫吗,那你好好学,行不行?
是为了捧美女吗?
那你好好捧行不行?
这部电影,只有不行。
我最近可能是患上了烂片综合症。
作为午夜11点在电影院观看的一部鬼片,我没有想到在之后的两个小时内这部电影给了我这么多的欢乐。
没错,不是恐怖是欢乐。
导演用漫画的方式组接了一个三段式的鬼片,这三段故事分别是坐在夜店几个寂寞男女头脑中意淫的幻想。
根本没什么可点评的,第一段谋杀还算有点新意。
从第二段开始电影就奔着搞笑去了,陆续出现了会放电的玩具熊,黑眼圈的精神病人,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超大的注射针,露乳沟的小护士,还有类似时空穿越的超人和蝙蝠侠,当然他们都是二逼版的,雷点多多,搞笑不断。
实在是2012年第一季度最佳的搞笑片。
看完这部合格的搞笑片,我有了两点领悟。
1.永远不要再电影院看国产鬼片。
2.如果选择观看请把它当搞笑贺岁片来对待。
当然,我的介意是,不要为这部电影走进电影院。
谢谢合作。
女孩非常漂亮,家世又好,为人非常傲慢,总以拒绝别人的追求为乐。
这天,她又当着许多人的面撕掉了一个男孩的情书,并扔在男孩脸上,心里暗爽:这是我拒绝的第一百个人了。
然而从此以后,她不管到哪里,别人每当想和她说话时,都却不由自主地只能说:不。
从每年高考零分作文传播的速度来看,观众对烂片的追逐有迹可循,既然大片没能让观众知道什么叫好电影,那也就只好让烂片告诉我们什么才叫烂。
本期烂片有《夜店诡谈》《双节棍》,其中《夜店诡谈》无疑是必看的教材级烂片,主要演员黄义达,另有《爱情公寓》唐悠悠,《唐伯虎》“石榴姐”等演员出现。
没错,这部已经明显是喜剧片的恐怖片已经让观众疯狂。
女人不允许丈夫想因火灾去世的前妻。
关于前妻的所有东西,都要统统烧掉。
几十年下来,女人发现丈夫真的忘记了前妻。
一天,女人发现沙发上坐着一个黑炭样的躯体,但别人却看不见。
“黑炭”说道:我活在他的记忆中,他把我忘了,我好寂寞,只能找你作伴了。
人在可选择的东西太多的时候,往往不知道选择哪一个。
譬如我现在的状态,在扎堆的低劣国产 “恐怖片”中无所适从,《午夜凶梦》、《孤岛惊魂》、《床下有人》、《午夜心跳》、《致命请柬》,《B区32号》……这些片一次次的将观众踩在地上。
你很难做一个判断,这些东西到底哪个最烂?
不过现在我已经不迷茫了,因为我看了——《夜店诡谈》。
作为方亚熙首次执导的电影长片《夜店诡谈》,相信导演一定倾入了自己最多的努力和心血,向你致敬!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是一种欲抑先扬的写法。
电影开场挨个儿对几个主角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其中还涉及几个主角之间理不清的多角爱情关系,虽然乱,但线索至少铺开了。
好好讲,至少也能讲个即使俗套但也大致能看的东西,这要求其实不高。
但直到电影结束,我才发现电影开头介绍的乱七八糟的人物关系完全就是多余,因为整部影片看完根本就没有与主角之间这种关系有任何关联的剧情。
就像是这样——啊!
黄河啊,你是母亲河!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一首《长江之歌》……电影很简单,几个年轻人在夜店讲了3个恐怖故事。
这样讲故事的情节设置,我积极主动的将它的故事结构与《十日谈》联系起来,我甚至很兴奋的认为这是导演智慧闪光的地方。
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样的设置可以很巧妙的规避一些莫名其妙的限制。
但如你所想,当然是我热脸贴在人家冷屁股上了,人家根本就没想这么多。
第一个故事:失踪。
第二个故事:单行道。
第三个故事:夜勤病栋。
我觉得这很好的形容了观众的观影感受。
第一个故事,先把观众的脑子给玩失踪。
第二个故事,把观众送上不归路。
等到第三个故事,观众彻底被搞疯,直接进精神病院。
我实在不想费时间仔细的把这三个故事一个个的解析一遍,因为认真你就输了。
你能从《夜店诡谈》中看出方导对各种经典影片“致敬”的桥段,但从本片整体素质上看,我觉得还是“致歉”比较好。
整部电影就是稀碎,你刚想骂剧情太弱智的时候,导演潇洒的一回眸:“对不起,其实他们在讲故事”。
好,你以为他们是在讲故事的时候,故事结束,主角居然发现自己所讲的故事居然真的发生了,他们穿越了!
这时导演潇洒的再次回眸:“对不起,这一切都是虚构的漫画”。
玩新形式当然好,但请不要无视最基本的电影语言和一个最最基本的能连的上的剧情。
即使一部电影观众看不懂,但观众也能够朴素的对它做出一个认知,那就是我看不懂是我自己的问题还是这部电影的问题?
《夜店诡谈》到底是属于哪一种呢?
最后我真诚的问一句,导演能不能解释一下电影里说的“菊花急急如律令”“菊花移魂大法”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所以说,你就是抄袭完了之后就编不下去了么
只要广电存在一天中国恐怖片就无出头之日
开头致命ID,第二段回到未来,第三段行尸走肉,最后导演瞎编,国产的恐怖片都不能叫恐怖片,搞笑片一部
还好啊哈哈哈
居然还有cos气球僵尸和舞王僵尸的。。导演的搞笑意图太明显了。
雖然很雷,不過不明白給分幹嘛這麼低,挺有意思的片子。有心理驚悚,有科幻溫情,有無厘頭搞笑,而且結尾真的不錯~~~胡渣范逸臣真帥呀~
这么无聊,我居然坚持看到了结尾。。。
我可以不给星吗?这一坨太烂了!
三个故事一个不如一个!
好在影片涉及到的恐怖片我都看过了,这些元素我都喜欢,杂糅起来很欢乐。其实借鉴经典电影桥段的故事各国都有,精神分裂的片子我看20部里就有3部是,这样的片子改成制片国是中国大陆 国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乱咬乱叫失去理智评一星。国产恐怖正在发展中,不要装逼恶意唱衰,这种风气什么时候能停止啊
我草 这样叫电影么。。。
虎头蛇尾。第一个身份错乱、第二个时空穿梭还可以,第三个确是纯粹的烂片了。。。
导演是一个毒枭,他去境外背了一批货回来,结果交易时候给人家用连号钞票骗了,钱不敢用,所以整个这种东西来收50门票为的就是洗钱。对了,导演这幅海报画得是观众。
虽然感觉被导演耍了,但我想说,这电影碉堡了!
第一个故事还不错
看了豆瓣上的评论,好想看啊!有这么极品的电影么?好想看.....(以上是2013年写的评论,现在是2014年,我表示看过很后悔。。。。)
感觉虽然奇奇怪怪的,但挺合我胃口的。
麻痹没负分怎么
看完想了好久才想明白 - -
看着导演鬼扯了90分钟,是挺瞎的,不过个人感觉还不至于3分这么惨吧…其实就是在向‘盗梦空间’致敬,找个大半夜陪导演扯扯淡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