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发表于澎湃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夸张的说,ITV出品的《德雷尔一家》(The Durrells)是近几年我追过的最好英剧。
这部改编自英国博物学家杰拉德·德雷尔(Gerald Durrells)的畅销回忆录——“希腊三部曲”的剧集,于今年六月迎来了四季之后的大结局。
《德雷尔一家》的播出不仅为ITV带来了收视高潮,同时也再次让“希腊三部曲”站上了畅销书的榜单。
(看完剧就买了希腊三部曲的电子书,太好看了!
)英国人杰拉德·德雷尔是德雷尔一家最小的儿子。
1935年,年仅十岁的他跟随母亲路易莎·德雷尔,和自己的另外三个哥哥姐姐一道,从英国的伯恩茅斯搬到希腊的科孚岛居住。
获得大英勋章的杰拉德德雷尔 德雷尔一家居家搬迁的理由很简单——穷。
杰拉德的父亲于1928年死于脑瘤,仅仅依靠亡夫的抚恤金,寡妇路易莎在英国养育子女日渐艰难。
经大儿子劳伦斯建议,路易莎带着全部家当和子女们移居生活成本低廉的科孚岛。
德雷尔一家在科孚岛居住了四年,直至1939年二战的战火蔓延至希腊,他们不得已再次搬回了伯恩茅斯。
举家搬迁 “希腊三部曲”是杰拉德根据一家人在科孚岛四年生活的真实经历写成,同原著广受欢迎的诙谐笔触一样,英剧《德雷尔一家》的幽默自成一格,但如果只把它当成合家欢的喜剧来看,那可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标志性的海中午餐
德雷尔一家在科孚岛的生活其实很丧。
首先是穷。
幻想中的海景别墅其实是一幢近乎荒废、卫生间里爬满蛇虫鼠蚁的房子。
一屋子拼拼凑凑的家具,在交不起房租的时候,还要被女房东临时没收抵租。
没有床铺,就睡在自带的旅行箱中;饭做到一半,屋顶也会塌下一块正好落在食物上。
母亲路易莎为了改善家中的入不敷出想尽办法,结果却丧到令人捧腹——卖食物导致整个科孚岛食物中毒、办Airbnb因为窝藏逃犯被关停。
终于等来一笔从天而降的遗产,最终也逃不出被亲戚拿去投资然后连钱摸都没摸到一下的套路。
导致科孚岛中毒的食物接下来是融入科孚岛的艰难历程。
德雷尔一家算不上正统的英国人,德雷尔夫人自己出生在彼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她的大部分人生其实是在印度度过的,几个散养长大的孩子更是全无被英国教育制度塑造的影子。
这样一个被希腊人定义为英国人、却又并无英式风范的家庭,与岛上居民的戏剧化冲突不断。
被警察盯梢、单恋僧侣、把友谊板球赛办成了两国人斗殴,还有德雷尔夫人两段有缘无分的感情。
当然这一切,与德雷尔一家的“古怪”行径相比,那都不算是事。
路易莎·德雷尔每天要面对的四个子女,每一个都是为人父母的“噩梦”。
大儿子劳伦斯是文坛新人,小说尚未出版,已经养成了风流成性、嗜酒如命的文人毛病,还时时因为在家写作没灵感而离家出走给自己加戏。
二儿子莱斯利思维简单,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要开枪射击;三女儿玛戈是蠢萌怀春少女,想出奇葩主意的速度与爱上各色男人的速度一样快;小儿子杰拉德即《希腊三部曲》的作者,整日混迹于科孚岛的树林泥潭草丛,与动物同吃同住,还每天变戏法似的领着不同的动物回家。
抱怨没灵感而在树上写作的 Larry德雷尔一家破旧的海边房子,经常出现大哥在楼上打炮,小弟在楼下喂蛇,二哥蒙着眼睛要朝把苹果顶在头上的妹妹开枪。
如此自顾不暇的混乱场面中,德雷尔一家还总在接待各色骨骼清奇的外来人士——喜欢全裸的作家、醉倒在路边的船长、醉心于冥想而从二楼窗户摔下来的印度朋友。
讲到这里,相信你已经能够自行拼凑出一幅德雷尔家的画像了。
我总在想,这么一个荒唐多戏的家庭的确是不太适合大不列颠群岛的沉闷土壤的,但如果不是在剧集之外继续了解德雷尔一家,我也肯定想象不到他们对英国的影响远不止是迁居异域的一家英国人而已。
在《德雷尔一家》结局之后,ITV还制作了一部名为《真实的德雷尔一家》的纪录片。
由片中的女主角路易莎·德雷尔的扮演者凯莉·霍威带领,走访曾经的德雷尔一家在英国和希腊的足迹。
路易莎的大儿子劳伦斯后来成了英国的知名作家,有多知名呢?
他于1962年提名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也因其作品中大量有争议的性描写而与诺奖错过。
这的确很符合剧中的拉瑞(劳伦斯的昵称)的风格。
当母亲问他为什么要在小说中写那么多关于性的内容,拉瑞的回答是:“因为性无处不在”。
劳伦斯并不是德雷尔家中唯一的知名人士。
那个整日醉心于观察动物的弟弟杰拉德,虽然只受过一年小学的正规教育,但却因其在保护动物领域的卓越贡献,获得了“不列颠帝国勋章”,成为了耶鲁、杜伦、肯特三所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
受哥哥劳伦斯的鼓励,也为了筹集资金兴建自己的动物园,杰拉德先后发表了《追逐阳光之岛》、《桃金娘的森林宝藏》和《众神的花园》三部作品,也就是畅销全球的《希腊三部曲》。
离开科孚岛之后的德雷尔一家,依然保留着那种野生、开放与热爱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他们之中,只有弟弟杰拉德最终在英国定居,虽然杰拉德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海外参与探险。
作家劳伦斯辗转多个国家,晚年居住在法国索米耶尔。
喜欢射击的二哥莱斯利在肯尼亚找到了归属,而离婚后的三姐玛戈找到了游轮上的工作,跟随游轮遍访七大洲。
在游轮上度过晚年的 Margo抛开德雷尔家族后来的事迹不谈,剧集《德雷尔一家》很好的聚焦了《希腊三部曲》中偏重于人物和家庭关系的那一面,这也是剧中明明有着很丧的客观情况,但看起来却只有捧腹大笑和温情满满的因由。
剧集没有在德雷尔的五个家族成员中平分镜头,而是以路易莎·德雷尔为主角,围绕着她构建德雷尔一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与科孚岛居民的关系。
这位寡妇母亲的确是德雷尔家能在科孚扎根并向着各种方向茁壮生长的关键。
她天然的乐观与对子女无条件的爱或许是整部剧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面对几个不按常理出牌、且经常无事生非的孩子,路易莎不止没有用客观的贫穷来限制他们,反而以各种方式予以支持。
在吐槽穷日子的日常里,从未让子女感到压力或内疚,相反,在她无处不在的母爱表达中,他们成为了一个深爱彼此又各有特性的理想家庭。
德雷尔夫人和斯皮罗斯虽然特立独行的德雷尔一家在科孚岛算不上广受欢迎,但在印度长大的这家人身上没有日不落帝国的颐指气使,愿意与当地居民平等相处也让他们在科孚岛交到了不少朋友,包括慷慨热情的司机斯皮罗斯、女仆鲁格雷西亚、嫁到希腊的英国人派翠迪等等。
路易莎对子女的爱在他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更加凸显。
德雷尔家的每个人都极具开放与包容的心态,这幢海边破旧的房子几乎成了科孚岛外来人士的庇护所。
在那里,德雷尔一家接待了逃犯、身无分文的破产人士、马戏团、不为希腊保守势力所容的同性恋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稀奇古怪的访客。
在这个总是鸡飞狗跳的家里,人与人坦诚相待,无比和谐。
当然,也不要忘记杰拉德笔下丰富的自然景观和那些被他领回家的动物们。
剧集在这两点上,做了很好的还原。
科孚岛优美的海岸线、古朴的城镇建筑和德雷尔家居住的那幢破旧但色彩明快的房子,在每一帧画面里都完全是杰拉德笔下的避世桃园。
他们在海中野餐的这副画面也成了剧集最大的招牌。
美到爆炸的海岸风光
同样不要以为当年被十几岁的杰拉德领回家的动物都只是猫猫狗狗这样普通的宠物,德雷尔家中的生物多样性堪比动物园——火烈鸟、树懒、鹰、水獭、驴、蝎子、乌龟、每天都在德雷尔家的餐桌旁随意进出。
除了母亲和家人的宽容,杰拉德对动物的痴迷同样受到科孚岛上另一位醉心于动物研究的希腊博物学家——西奥的引导。
西奥对生物和大自然的看法启蒙了杰拉德成为一名自然保护主义者,可谓是他的第一位导师。
《真实的德雷尔一家》纪录片中,有个片段是在杰拉德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的当天,英国电视台为他做了一档节目,节目的最后,西奥突然登场,二人时隔多年后的拥抱,圆满了整个《德雷尔一家》的故事。
西奥和幼年杰拉德
西奥与杰拉德在节目中重逢没有刻意温情,无需努力玩梗,这部以丧治丧的神剧,必须安利给大家。
4.8/5 每次《Louisa and Spiros》🎵响起,镜头扫过湛蓝的海还有科孚岛明媚的阳光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对地中海小岛的向往更强烈了。
这段配乐真的太好了,钢琴配合渐进的弦乐,让整部剧传记的色彩升华很多——虽然拍的都是生活琐碎,但也就是在琐碎当中,你能看出这家人每个人的情感都如此充沛。
就好像司机和妈妈的情感线,虽然我老是会出于现实伦理因素,不太喜欢他们俩的情节。
但是你能知道,这就是人类复杂的情感,那些不可说、被克制的情愫背后是真实发生的人和人之间浓厚的吸引与牵挂,自然而然,不受控制,不容置疑。
最后在海边,妈妈和司机吻别,两人的告白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他们俩爱情线的观感。
妈妈说没有你,我怎么活。
司机回答说,What you did before,you’ll be beautiful and complicated, and a mother to your wonderful children.太好的回答,太好的告白,太好的赞美。
司机反问,what would I do without you,妈妈回,you’ll go on spreading your magic…这时候背景音乐有种圣歌的感觉,两个人穿着白色的上衣,海边起风,海面不太平静,镜头慢慢俯瞰给出全景,沙滩上两人相拥的身影越来越小,暗示着离别,也在讲爱意似海,没有边际。
看到这段的当下,我已经忘了之前自己世俗的眼光,完全投入地去感受了两个人相遇的美好和相离的不舍。
那一刻,我也切身感受到文艺作品能给我们的力量,是科孚岛的爱与包容,是我们人性无论哪一部分,它能得到共情和发挥的自由。
有条弹幕写到,“那不勒斯万物生灵和德雷尔让我明白了人应该面对真实的自我,去感受去承认去思考去改变或坚持”。
我们谈论了很久的远方。
远离都市的农场、那不勒斯、科孚、阿勒泰……好像异域以及接近自然的生活,更能让我们看到人作为真我的那一部分。
在我的现实生活中,通过置换环境的新鲜感成就突然间的自我,是场有成本的救赎,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也只好是籍文艺作品避难一人。
感谢德雷尔一家。
其实,在没看完四季之前,我都不觉得这是部如网友们所说的“治愈”的剧,但是现在深夜追完躺在宿舍床上,我又想起Margo最后一晚盯着天花板说的“听,这是这座房子的呼吸声”,想起那段镜头带过——那晚上难以入眠的一家人,还有,在月光下,这座临海白房子里居住的动物,它们安静地呆在楼梯间……作为观众,我好像和德雷尔一家在一起生活了很久,这一刻,舍不得那些动物,也舍不得他们离开。
六月份花三天刷完四季The Durrells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丧夫七年的Lousia带着四个风格迥异的孩子在阴冷的伯恩茅斯苟且度日,沉重的生活成本使他们选择搬到希腊科孚岛。
作为一个我最向往的国家之一,科孚有希腊的一切:蓝得发绿的天空,悠闲的白云和不紧不慢的海水,温和而不浓烈的晚霞和热情的和阳光。
纯粹简单的生活给大哥Lawrence留下小说创作的环境,尽管他也曾因在树上写作毫无灵感而气急败坏,打字机从树上摔下粉身碎骨。
二哥Leslie在猎枪和女人中游荡,在这两者中得到过爱也付出了代价,最后什么都没带走。
三姐Margo在一切莽撞和爱美的举动中反抗着传统对女性的教条,追逐着男孩也被男孩追逐。
小弟Gerry总能带回家各种新奇的动物,和忘年交博物学家Theo一起甚至建了在家一个动物园。
有人说这部剧具有教育意义,它记录了一个焦头烂额的母亲Louisa如何具有魄力地带孩子们开始新的生活,在约束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极大的自由。
她曾因为Leslie同时交往三个女朋友而插手使他做出选择,却也允许Gerry的山羊树懒猫头鹰在家中乱跑。
Lousia有三段感情线,却没有一段修成正果。
她在着亡夫的阴霾来到小岛,却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
第一个男人,充满魅力的瑞典人Sven。
但他却被Lousia在婚前一夜发现是gay。
Lousia和Sven,他们深爱着对方,但为了保存彼此的自我,选择止步于朋友。
在1930年代,同性恋在仍被视为一种罪恶,Sven告诉Lousia他的同性情史已封存在数年前。
Lousia不忍心Sven受世俗的婚姻的羁绊而隐藏了真实的自我。
她选择退出成全,并在后续警局因Sven的性向逮捕他时,挺身而出守护他。
第二个男人,是英国老乡Hugh,富有的橄榄油商人。
他深陷情感的漩涡最终被前女友捅伤。
Lousia和Hugh的遗憾属于因为现实而分开的遗憾,Hugh希望回到英国,而Lousia无法放下科孚岛的生活。
全局最深刻的感情线是Lousia和岛上出租车司机Spiros。
Spiros是德雷尔一家在科孚岛上第一个认识的人,也是他们的守护神。
他和妻子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却碍于对婚姻的承诺不愿放弃。
Lousia和Spiros的柏拉图式爱恋是德雷尔一家在科孚岛上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直到他们因为二战将要离开,Louisa和Spiros在海边相拥,她问:为什么这么多年的等待和渴望后,还是遗憾呢?
他说:那如果把我们发生的一切回忆都抹去,你愿意吗?
Lousia摇头了:call me by my name, Louisa, for the last time. 因为Lousia仅仅是爱人对她的称呼,绝大多数情况下她都是Mrs.Durrell。
最后提几个全剧我最爱的场景:德雷尔一家在浅滩上的晚餐,透明的海水没过小腿;Gerry在野外发现新的神奇物种,眼里的光和科孚岛的阳光一样明亮;Larry在窗边打字,按键的节奏附和着潮水的涌动;Les和他心爱的女孩在广袤的田野和山丘上拥吻,野花掩盖了他们的身影…永远相信松弛宁静的力量,愿我们都能有重塑生活的韧性,也愿我们都能有一座心安的科孚岛。
几乎每年夏天,我都会重新推荐一遍!
英剧《德雷尔一家》自2016年首播以来,凭借其充满阳光、海风和温情的故事,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
《德雷尔一家》(The Durrells)
四季已完结
虽然是一部英剧,但《德雷尔一家》的故事却发生在希腊的一个小岛上。
原本生活在英国西南部伯恩茅斯镇的德雷尔一家,由德雷尔夫人带领着四个孩子移居到了科孚岛。
德雷尔夫人是个寡妇,独自养育四个孩子。
大儿子拉里是一位有抱负的作家,他讨厌原本的房地产销售工作,搬到科孚岛后,他能够更加专注于写作,尽管他偶尔的行为和决定会让家人头疼。
二儿子莱斯利是个热衷于射击和冒险的人,他在岛上的生活让他有了更多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机会。
三女儿玛格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希望尽快嫁人。
最小的儿子格里是一个狂热的动物爱好者,厌倦学校的生活,科孚岛成了他的自然天堂。
搬到科孚岛后,德雷尔一家面临了很多困难。
刚到岛上时,他们连床都没有,全家人只能睡在箱子和椅子上。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尽管又破又旧,但面朝大海,每天阳光明媚,海风吹拂。
尤其是小儿子格里,在这个动物的天堂里,他无比开心,开始了他自由自在的生活。
妈妈是德雷尔一家的主心骨,即使搬到了物价十分便宜的科孚岛,他们生活仍然穷困潦倒。
没有什么吃的,顿顿只能吃野果子。
房子特别老旧,做饭时会突然掉砖头,露出个大窟窿。
吃饭的时候,还得打个伞。
四个熊孩子也并没有操心着帮妈妈赚钱补贴家用。
兄弟姐妹之间还时不时相互补刀,但family始终是family,那是我们心中最温暖最柔软的地方。
看这部剧的时候,你会全身都不知不觉地放松下来。
所有美好的东西,阳光、海水都在这里面。
不管你有多丧,看到这些心情都会慢慢变好,这就是《德雷尔一家》的力量。
真的,用一见钟情来形容对这部剧的感觉都不过分。
科孚岛的美景、角色们的成长、家庭的温情和幽默,都让这部剧集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每一集都充满了阳光和希望,让观众在观看时感受到无比的治愈和舒适。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德雷尔一家带给我们的是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乐观。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总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那份久违的温暖与平静。
这就是《德雷尔一家》的力量,一种能够治愈心灵的温柔力量。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没有出游过的暑假就不是暑假,还好有德雷尔一家陪伴我。
地中海、希腊、海岸、艳阳、树荫、集市、喧嚣、亮丽……如此种种交织成一幅色彩绚烂的夏日美景,安慰着我的一颗无法出游的心。
《德雷尔一家》改编自Gerald Durrell的回忆录,他是德雷尔一家最小的小儿子。
上面有两个已成年的哥哥、一个快成年的姐姐。
父亲去世,留下了没有收入的母亲。
一家五口靠着父亲一点微薄的抚恤金生活在暗淡的伦敦,本来过着苦哈哈的日子,却意外地一致决定举家外迁,从伦敦迁到了希腊的科孚岛。
那里海清山绿天蓝云淡,一切都如梦幻般完美,除了没有电、房间年久失修、语言不通、基础设施不齐全,除此之外堪称完美。
妈妈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她面对难关热情度过,并用自己的魅力吸引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男性。
如果说这是一部爱情剧,却不是青春的爱情剧,而是一个拥有了成年子女的妈妈的爱情剧。
妈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子女,带领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在异国他乡里幸福生活。
没有钱,这里生活消费很低;没有劳动力,会有很多朋友来帮忙;没有电,没关系,如此的天然美景哪里还需要什么电呢。
妈妈如此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感染了我,任何时候都不用为生活发愁,永远都有美丽的风景在等待。
不过这种举家外迁的勇气,我估计还是做不到。
长子爱写书,最终在二战爆发前夕投身到了战争中,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家庭。
次子性格简单、热情开朗,也逐渐开始找到自己的定位。
女儿性格活泼,单纯真挚,有乃母之风。
小儿子则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从自然中学会了一切。
这部剧集发生在一站和二战期间,当时整个欧洲都是一种蓬勃向上又动荡不安的环境。
一方面在大力发展工业,另一方面又冲突不断。
二战爆发在即。
可是这里却像是人间乐土,所有的人都在炽烈地生活着、恋爱着、成长着。
整部影片即便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那一帧帧的美景都足以让人陶醉。
美丽的希腊、美丽的地中海,期望早日与你相见。
(今年写的实在太少了,越少越不会写)
我明明记得自己写过一段评论,但是不见了简单补一些之前还留存的一些想法第四季超级快乐幸福,也许是为了衬托后面的离开?
明朗的科孚岛,一定要去看一看啊,去看看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大海,透着自由的空气,还有可爱的希腊人呢再纠结的问题,在战争面前,真的是毫无地位祝愿祖国昌盛,世界和平!
自然而有灵。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每一个人都在缺陷中生长着,爱着生活,爱着家人,爱着自己,爱转而又变成成长的能量。
最难得的是,在他们身上,缺陷是不可或缺的,缺陷是被接受的,缺陷是可以留下的,缺陷也是爱的一部分。
文明与粗野的界限无法划定,科孚也许胜于伦敦。
多看看大自然,人会变得明亮一些。
所以我一直记着史铁生写过的,也常常会这样想:在乡下度过的童年是我这趟人生之旅中最幸运的事情。
我明白我心里有一块明亮温暖的地方是那些日子里棉花地的腾腾热气和荷花池边的跃跃欲试构筑起来的,是大片麦田的绿浪、在地里野长的小半夏果、是闷闷热的天气里满地的桑葚、是到我过生日的月份就可以吃了的柚子和枣子、是穿堂风吹过的凉席、是火坑灰下烤的香甜橘子、是爷爷在两棵老树中间搭的秋千、是每面墙上都留下的我和姐姐乱七八糟的字和画…… 是我最珍贵的一切人和一切事,是我当下的岁月一点一点从我生命里取走的东西,是我无论如何不会遗忘的时间,是长大之后可以随时转头躲进去静一静的温暖的“鱼花塘”。
两年前的大英诵读课,我第一次读到Gerald Durrel写给妻子的情书,即刻决定一定要找机会看看这部自传剧集,一晃过了两年,它依旧是我读过最动人的情书。
(信太长,不放了,直接搜索即可。
中文译版也极美。
)最近总是在思考纪录片之外影像空间构建的真实性问题。
起因是制作课的一次作业,我们拍得很烂,摄影、收音、剪辑都是最草率最敷衍的,但老师给了一个相当意外的好评价。
他当时说了一句,“我没有什么要质疑的了,因为这就是真实的人的生活。
” 那次的作业评价让我有些意外,后来我们小组复盘时,仔细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做的是纪录片,这就意味着我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稳固、真切存在的叙事空间里。
那剧情片怎么办?
究竟该如何构建一个稳固而完整的叙事空间呢?
其实我还是没太想明白,只是最近从一些打动我的剧集和电影中感受到了一点东西:故事可以是强戏剧性的,可以是生活流的,可以是伪纪录,可以是纪录剧情……形式与结构上怎么选择都可以,但一个无可置疑的空间,一定是有生命流转的能量的。
最重要的,是灵动且真挚的生命力。
也最难得。
最初,他对她来说只是那个接送自己的司机,而她只是他载过的一个乘客。
慢慢,他帮她处理了很多棘手事,几乎成为她家庭的一份子。
而她和孩子们也都喜欢他来家里做客。
有段时间,他很失落,因为妻子带着孩子抛弃了他。
他变得嗜酒如命,爱车坏了也不愿去修。
她带领着孩子们给他的生活又慢慢燃了一团金色的希望。
他就像飞蛾一样爱上了带给他这团金色的闪着光芒的她。
不久后,他的妻子回来了,有责任感的他选择回归了家庭。
她也会故意疏远他,留给他更多空间。
但,他和妻子间还是满是火药味,似乎并不相爱了。
他为了孩子,还是选择和妻子在一起。
直到某一天,妻子爱上了别人,把他赶出了他们的家。
他选择去她的家庭旅馆借宿。
终于,她和他决定在一起。
他们的生活忽然间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那么开心。
然而,战争的硝烟弥漫到了他们岛上。
为了安全,她得带着孩子们离开这里。
而他为了孩子,不愿意和她一起离开。
临别前的那天,他问她,如果知道结局是这样,她最初还会选择爱他吗?
她没有回答,但她含着泪的脸上洋溢出了一抹淡淡的笑。
也许对她来说,和他爱过就足够了吧。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https://weibo.com/u/3179898575
今天终于看完了德雷尔一家第四季,人生最爱英剧没有之一。
德雷尔一家最后因为战乱要搬离希腊回到英国,Mrs Durrell跟Spiro含泪道别真的很感人。
一直以为自己在高三的假期可以去一次希腊Corfu,最后还是因为钱和钱和签证的原因不能实现这个旅程。
因为剧设定要希腊,服装以白色蓝色红色为主,热情的希腊女人喜欢穿碎花裙子留着棕色波浪卷发型卖弄风情,年纪大的喜欢穿端庄的黑色,质地也因为当地天气闷热多数会穿亚麻质地的衣服。
印象最深的是Mrs Durrell穿着一件湖水蓝的上衣下身是米白色的半身裙黑色手拿包风吹着微微卷起的深棕短发露出金色的耳环,涂着红唇用着不地方的希腊语跟当地人打招呼。
说到蓝色,德雷尔住的屋里离除了住满了Gerry的动物以外,把最高看的最远的那间房的墙涂成了湖水蓝色,推开窗就可以看到爱琴海,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执意把自己房间也涂成同样的颜色只不过我的窗打开是防盗网。
感谢德雷尔一家陪我度过这么多个夏天,夏天过去了,Gerry长高了,他动物园的动物也散了,道别了Margo的土耳其男友,拥吻了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司机大叔Spiro,回忆起当初和Theo一起用望远镜看野生动物的时光,嘲笑天生浪漫的Larry写着不切实际的写作爱好,Leslie即使再鲁莽冲动在大哥离开后成为顶梁柱变得体贴细心。
德雷尔一家的乐观精神把生活作为旅程,把人生当做冒险,这部剧成为我夏天的西瓜让人感受到清凉的愉悦和家人间沟通的力量。
再见了我的云希腊旅游,再见了Corfu。
湛蓝透亮的海浪声,此起彼伏动物叫声,和着悠长的小岛音乐,顺着白波,越过树林,盘旋在海滨小屋。
太阳折射出彩虹光晕,映衬在晒得有些通红的皮肤上。
有这样的日光,再阴郁的情绪也能暂时消散。
人物印象Leslie 因为丧父而缺失的男子气概,改用枪炮武装起来,但又因恋母带有柔弱气质,揉杂成亦正亦邪的价值观:加入混混但被当枪使,脚踏三条船但从不顾虑露馅,怂恿母亲把spiros老婆推下悬崖,怂恿律师搞Spiros老婆然后隔天后悔。
但四季下来,笨拙中的真诚又多了一些,也许是corfu的阳光确实驱散了一些阴暗。
Margo 开篇定位满脑子找男人,后来渐渐觉醒,变成要找一个「帅气但能意识到性别歧视的人」。
虽然还是花痴,但比第一集想找个嫁人了的心态好很多了。
从半推半就找工作,到萌生寻找事业的念头,直至讲出那句「我发现自信来源于准确表达自己」,margo寻找自我这条线如果能刻画多一点就好了。
Louisa的感情线是很重要的。
狂蜂浪蝶般的追求者证明了妈妈的魅力,虽说险些陷入同妻圈套,又先后卷入三角恋、婚外情。
她被母职所捆绑,展露出的都是符合社会期待的「伟大」一面,照顾孩子生活起居,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情绪价值,无条件的爱与牺牲。
唯独在爱情这条线,她能够施展个体性,她的思绪,她的选择,她可以不再伟大,她可以再自私一点,任由自己跟着暗涌的情愫走。
sibling goes deep?这部剧好就好在没有刻意美化手足关系,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姐妹兄弟之间就是会互相嫌弃、吐槽、厌恶,有不满直接开骂,说不够就搞恶作剧,直至母亲出面和解。
但是又跟大多数生活体验不同,他们会谈心、会拥抱,无论是围坐在客厅壁炉前,还是在餐桌上,或者是信件里。
而且来到新奇的小岛,注意力可以分散到别的地方,对家人的怨气也会变少。
但更多家庭是一辈子守在一个地方,靠时间隐藏矛盾。
何况手足关系的调和,离不开妈妈的开明和包容——理解Larry的离开,支持margo回英国的尝试,原谅Leslie的错误,尊重gerry的动物园。
无法想象如果留下的是父亲,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估计会像那个住在粉红色别墅的意大利家庭吧,“毫无生机的样子”。
然而,即便德雷尔一家是抱着定居的心态来到corfu,但观感下来度假感太强,仍显外宾,更别提后来开始作为旅馆接到各地游客,假发老掉的梅毒阿姨、爱裸泳的舞女、黑人同性恋,刺激着当地封建保守的文化。
有时候,德雷尔一家思想的前卫,让我怀疑是不是历史在倒退。
同性恋,无所谓;未婚先孕,但能以爱之名拒绝负责;参与打劫后贿赂同伙,但能用母爱掩盖溺爱。
最后,Gerry动物园的圈养与放生,也像妈妈对孩子的圈养与放生。
一些印象深刻的台词:[S4] Louisa和spiros老婆自白段落:Zoo keeper-You see the boyfriend spiros, I see the husband spiros with the shouting and he thinks he owns me.-They can be a bit like that, can’t they? Men. My late husband could be a bit of a zoo-keeper with me, loving and protective.[S3E2] funeral of aunt HermioneThe old must make way for the New.And those of us between must welcome and be friends to both.[S2E4] poem from Ernest DowsonThey are not long, the weeping and the laughter.Love and desire and hate:I think they have no portion in us afterwe pass the gateThey are not long, the days of wine and roses:Out of a misty dreamOur path emerges for a while, then closesWithin a dream.
好平淡 平淡的都忘了讲了什么
有点烂尾吧,麻麻和斯皮罗这谜样的感情。但架不住麻麻演的好,巴塞尔死的好突然.. 长大了就觉得happy ending都是骗人的,最后航拍的海景也太美了
剧终了,舍不得,这个希腊小镇明媚的夏天会一直在记忆里闪闪发光。
🤢
3>2>4>1。最终季收尾较仓促,拉里巴黎线铺陈匆忙,玛戈感情戏也转折得较突兀;母亲与司机的纠葛铺陈过多,怀念第一季的sven,永远错失的爱情。战争硝烟的临近,桃花源必成为是非之地,在残酷杀戮降临之前,让一切都止步于理想国般的怀念亦是好事。母爱仍是最动人的——“你们是行星,在我周围环绕”,有妈妈在的地方就是家;生活艰难,仍要力保一颗热爱生活的乐观灵魂;子女志向各异,唯有尊重并祝福。感谢四年相伴,再见科孚岛。
我真的 这一季好讨厌spiro和luisa 磨磨唧唧的暧昧…
德雷尔夫人的教育观极差
Louisa和Spiros这条线真的是令人作呕
热心司机变油腻双标大叔,家庭治愈片变夕阳红背德恋爱,幸好还有马戈的自我成长和拉里的光辉岁月为本季拉回一点水准,不然一星也不值。
Gery小天使啊
沙比电视剧,恶心
最后一集猛男落泪!!不太喜欢最终季是以大时代的背景来结束,但这也是最好的结局了。不分昼夜地追完了四季,我也得开始随着这一家人一起回到所谓的现实生活了,感谢德雷尔一家,感谢这部英剧(对英式幽默和英国迷你剧产生了暴风好感),感谢科孚岛的陪伴(美景如画的科孚岛,不能承诺一定会去游玩,但在那儿必定会感受到这一家曾经的气息并且会为之动容),感谢世间美好的万物和真情。PS:这真是个神奇的宝藏电视剧,短短26集下来我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The Durrells的一员,同他们共同呼吸在一方土地上,赋予我的意义真的蛮大的。很轻易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为他们一家的日常琐事去大笑去感动,这于我是一种很难得的体验,好想永远保留这一份温暖,就像他们想永远留在科孚岛一样。再次感谢这个夏天有德雷尔一家的陪伴~打分已经不重要了。
三观正的话可以加到4星
不喜欢妈妈和司机这条感情线,有点拉垮。除了小儿子,剩下的孩子我都越来越喜欢。
这一季好怪(喜欢大哥小莱马戈
重复得无聊了,还是不能给女主一个家有点残忍
还是很梦幻不过有点Downton Abbey化了。
Go to hell, Spiros!
和前三季完全不在一个水准,Larry和Margo走了之后真的很无聊,Spiros和Louisa的婚外情也看得人很不适
更喜欢大哥和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