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
Oslo,奥斯陆和平协定
导演:Bartlett Sher
主演:露丝·威尔森,安德鲁·斯科特,耶夫·威尔布什,萨利姆·道,瓦利德·祖伊特,艾格尔·纳尔,多瓦勒·格利克曼,罗坦·凯南,Itzik Cohen,托比亚斯·齐哈库斯,塞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简介:Recounts the true-life, previously secret, back-channel negoti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votal 1990s Oslo Peace Accords between Israel and the Palest..详细 >
不喜欢看政治题材的 心累
3.5
一部知道结局的电影。开头的人物和戏份还是有些脸谱化,略微浮夸,但随着谈判的推进,越来越引人入胜。第一次看到这样真实的外交谈判,原来是如此之艰难,要放下成见和仇恨,坐在一张桌子前寻求共识,需要付出如此多的艰辛。当以色列对关于耶路撒冷的谈判有所妥协时,电话那头传来巴勒斯坦人的哭泣声,这一幕太令人动容了。结局采用了真实的新闻画面,更显得和平的珍贵。可惜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人担着风险作出的一切努力,随着拉宾被本国激进分子刺杀而付之东流。
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其实战争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遥远
还行吧,当了解历史了。。
电影剧本确实糟糕,同样的,原来的话剧剧本也确实厉害,只是说一个好的话剧编剧和一个好的影视编剧并不一定能是一个人,所以喷这部剧的编剧烂真没啥可奇怪的。
奥斯陆 2021.7.15 精彩
九十年代巴以和谈的幕后故事,谈判戏份拍得也挺精彩,最后结尾被感动了。
作为电影来说,挺好的,环境场景单一,拼的就是表演,各个角色都比较有特点,随着谈判的深入,更高层次的官员加入,政治性越来越强。各国利益的抗争也很激烈。表现的挺好。但从政治角度看,就没有什么可看性了,虽然奥斯陆协定促成了巴以双方的和解,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美国。
“每逢有人致力于消弭族群仇恨,总会有一些人强烈反对,但无论铸下什么错误,或意外引发哪些事件,我还是认为奥斯陆密谈是值得做的,假如我们无法与敌人面对面,聆听对方,明白对方也是人类,我们还算得上是什么?”
政治小剧大概看看就好,政客们能搞到谈判桌上的事情绝对不会去打架的,这里边不知道又牺牲了谁的利益
一部关于奥斯陆巴以和谈进程的电影,贵在真实还原了这次事件的发生,以及后续的影响导致拉宾被刺杀。巴以和平的短暂时光没有延续……
即使知道历史的走向,也总觉得会冷不丁出现一颗炸弹。谁能想到让核战一触即发的是挪威,其实就是一枚研究极光的小火箭,还没有塔利班轰炸巴米扬大佛的动静大。和平的进程如此艰难漫长,总有人为同为人类的尊严而斡旋,也总有人为奴役欲望和利益而结伴,由此可见外交官的格局。再看这位戏剧界出身的导演Sher,暗讽了美国外交的低效,挖苦了瑞典王宫工作人员的傲慢,不简单。成长于天主教,父亲是立陶宛犹太人,继父是华裔,如此多元化的环境,难怪。柏林墙的倒塌带给多少人破冰的希望,数字柏林墙的竖起又增加了多少人间隔阂。天体物理学教授J.R.Gott曾在1969年推测柏林墙会在1972至1993年之间倒塌,基于哥白尼原则,我也来算一卦,如果从方教授在武大被鞋砸中的那一年算起,俄罗斯的数字柏林墙会在2024年至2051年之间倒塌,概率50%,立此为证
政治谈判能讲的如此热血沸腾很厉害。归根到底动人的是证明了再深仇大恨,再困难,也是能握手言和的。然而可惜的是和平并没能持续多久。
所以我觉得拉宾是老美干掉的
敬 那些有理想的人
别再流泪牺牲了。
怎麼會和平?道不同不相為謀!
五月以来的以巴冲突热度不减,巴勒斯坦加沙废墟不堪,全球正义化身老美就送来了这么一碗心灵鸡汤,但味道寡淡。中东冲突历史久远,矛盾尖锐,三教必争地耶路撒冷的问题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每逢有人致力消弭族群仇恨,总会有部分人士顽强抵抗。这次以1993年奥斯陆协定改编的电影也是如此,既是密谈,总是冗长崎岖,过程坎坷,一对挪威couple正义感爆棚,决意促进以巴双方和谈,俨然老美和平使者、英雄主义,历经数月,巴解代表与以色列高层达成部分协议,正是空前的成就,不可谓不伟大,但是随后以总理遇刺,奥斯陆协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所以电影想告诉我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碗寡淡的汤,不如撒了吧,熬了我俩小时,晚安😴💤
浅显 平铺直叙的故事 各方面都比较一般但也没出什么错 只能说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计量 搞了一个艺术化的档案封存 hbo拍东西还是有点小家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