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尾焰,色彩艳丽。
女主带着三个拖油瓶,这设定厉害。
用飞鱼皮做反光膜?
机甲也流血,这是EVA?
为什么会有士力架?
塔尔荷怎么突然就怀了霍兰德的孩子?
安妮莫奈的宠物是什么生物?
在月亮上刻字?
片中反复出现的那本书果然是《金枝》?
故事太王道,没有什么神展开,死的人也太少。
件之界限和另一个世界什么的比较扯。
这片的英文名和每话的标题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OP1有种20年前的感觉。
下集预告的bgm特别好听。
感觉豆瓣上分数这么高可能还是因为机战尤其是交响诗篇这种还是稍微偏小众了,最早是在超级机器人大战里接触到的,后来看了几部新的剧场版,最后回来补老番,有点失望说实话,情感转变是跳跃的,人物观念有其时代局限性,队友前半段是令人讨厌的,后半段反派是空洞的,不合理的,政治是扯淡的,中二过头的,动画解释的动机让人感觉是牵强的,可能有人要说你不懂反派内心经历了这些之后会有多扭曲,我只能说真要有这种人他爬不上那么高的位置,也不可能隐忍这么久,这比大部分精神变态都要变态了,希特勒发动二战屠杀犹太人好歹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本身也是代表国内资产阶级利益的,杜伊这种反派要是存在于纯子供向的动画的无脑反派的话还能勉强接受,已经脱离了离奇和浪漫,而是一坨狗屎。
骨头社的原创作品的编剧水平在这个时候就令人堪忧了,难怪后面创造出超人幻想,以及今年一月最新出炉的热翔金属口红了
说这部动画的话,它包含的方面很多很多,但都是人性中美好的东西。
看过EVA,觉得好的人绝对要看看这部,EVA是暗天使,而《交响诗篇》是光明天使。
要说我比较遗憾的只有一个,为什么优莱卡就一定要变得那么不像人呐?
变得像蝴蝶无所谓啦就是其中有几集她一直没眉毛汗了不过真的很感动,看了想哭优莱卡长的也很可爱,我喜欢这类人设。
《交响诗篇》的野心堪比《eva》,而且完成度更高,赞美爱情、生命、种族、自然、科学、宗教、还有萝卜,所以是交响诗篇,这个名字显得大气磅礴;神秘宏伟而不神棍,佛教徒接受科学家的问道,向其告知光粒子是大地的呼吸,空停级科拉利安伴随巨大气旋出现,月光州号飞向真相所藏匿的布达拉宫,分别弑父弑母的兄弟二人在不同的地点翻读《金枝》;长片塑造的史诗感,当爷爷再次看到彩虹七波,热泪盈眶的时候,当霍兰德接受自己没有被选中的事实,将使命交接给兰顿的时候,当诺鲁布失败醒来,看到佐久夜化身的巨大莲花,魂魄驱动器上的SAKUYA变成EURAKA的时候,命运无视几十年的跨度向兰顿追去,他驾驶着前辈因缺少而失败的零号机;《交响诗篇》的叙事非常流畅,剧情的走向像钢炼一样水到渠成,但即使推动情节的因素依次出现,大量的真相被揭示,故事即将结局加速收尾的时候,LFO的秘密仍然按住不发,主角驾驶的萝卜究竟是什么、魂魄驱动器和绝望症有何关系,就像小豆丁最后一刻也没有让观众搞明白的真理之门;兰顿和优莱卡的剧情一度险些成为家庭伦理剧,及时刹住了车,到第26集时顿感神回,心潮澎湃,在集尾发现剧本是大河内写的,05年的交响诗篇,还有06年的鲁鲁修,那时候大河内可以说是立于无懈可击之地,没有这么多可爱的槽点;我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可以让这部片子成为eva,只要让剧情在30多集截止,这时候的阿弥陀驱动器约等于朗枪,雷顿和优莱卡一起坐上LFO握紧双手,第二次接触开始,彩虹七波毁灭人类,至于珊瑚基质是什么,就随着片尾曲的结束悬在空中吧。
2018年的年中某一天开始看,大概每天看一两集,看到23集左右,一直没有再看。
快32周岁了,看看停停其实很正常,然后大概12月底注册了新账号再次正式加入豆瓣,发现这个片子还没看完,又每两三天天一两集开始看,直到昨天一口气看了20集,真的有点夸张。
原谅我这个除了很小的时候仅在电视上看过《龙珠》《灌篮高手》和《足球小将》几乎没看过日漫的人的表述,所以这一部几乎是我第一次看的真正意义上的日漫。
很老土,是因为《疾走之魂》这个音乐让我对《交响诗篇》引起了注意,音乐是06年就听到了,当时是科比的《return》那个热血视频中听到的,十几年来其实一直没再听到,但是心中一直有这个bgm,于是一两年前的一个时间,我搜索科比《return》的bgm,知道了曲名,然后在手机音乐app中添加,也看看评论,有些因为科比来听,但是会被一群《交响诗篇》的粉丝嗤之以鼻,甚至有些比较激动,于是关注到了这部动画片,但是也就知道名字没有去看,只是音乐一直在app里,评论偶尔又会去看看。
直到2018年才下定决心要看,毕竟这个年纪再去看任何一部几十集的电视剧还是要点勇气的。
现在看完了,我看的版本是bilibili上的,那么久远的片子清晰度居然那么高,挺惊喜的,因为我看《交响诗篇》是没有任何背景的,bilibili的弹幕提供了我很好的辅助,虽然弹幕总说翻译毁了剧,但对我影响不大,最近重启看也会看一些大家的剧评,了解一些背景,很多致敬,所以很遗憾当年并不是一个日漫追随者,其实也根本不可能成为那样的追随者,虽然我可能真有那么一颗心或者天赋或者机缘,可是没有被自己发现或是被培养,高中的时候我前面两个女同学一定是日漫狂热粉丝,三笔两笔就能画出很多日漫人物形象,佩服的不得了,但是我没有兴趣,其实也是因为根本不可能和她们进入这样的圈子。
特别是这篇评论《王道的全部,青春的记忆》列举的致敬例子和“ 总之,看过动画越多,尤其是那个时代的话,越会为之感动。
正所谓王道全部,青春的感动!
”的评论,让我想起了我最喜欢的一部奥特曼《梦比优斯奥特曼》,如果之前的奥特曼看得越多,越会为梦比优斯的剧集感动。
2004年入大学的我,其实正是日漫非常有影响力的时候,我的诺基亚3100上还一直收到日漫的广告彩信,现在想来那些都是最经典的动画片,可是我根本没有意识去看,所以感觉有点遗憾,大学里的遗憾太多,但那也是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人生,过去以及十年多了,毕竟就那么四年时间,如果没有规划,时间很容易遗失。
现在看完了这个动画片,感觉很精彩,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是很清晰,尤其是对配角的刻画也没有半点不用心让我印象深刻,具体我也不评论了,好的评论太多了,我只说说自己的心情,毕竟2019年了,还在看这部剧的人不知道是和我一样的30多岁的,还是只有10几岁的学生呢?
我觉得这部动画片对于孩子来说要理解其实有点难,尤其是对自己的孩子,但又很希望她能看懂,我想我大概在她10岁左右的某个暑假会推荐她看,并且以某种方式陪着她看,就算在这里标记一下吧。
交响从里到外都是叫我感动的 从人设到动画制作 从吉田健一到河森正治 全卷的人物动作流畅(其实人设风格也是我最喜欢的呢)内容也从环保题材入手 加强了片子的思考性 另外SF的创新:机器人滑板!
这个设定实在太有趣了!!
利用光离子在空中滑翔 光是想象就已经叫我向往不已啊!
少女优莱卡的4个时期的发型也是代表了她的成长 这个典型的三无少女 逐渐开朗起来 不禁要我们为她喝彩 优莱卡不是人类这个早就有所提示 但当她和大地融合 兰顿拼了命去救她时 我们却还是被深深打动了 少年们的纯纯爱情 是不分种族的 在此 我还是想提一下兰顿的CV三瓶油布子 这女人的少年腔实在是强大 我彻底拜倒在她老人家的石榴裙下了!
曾经有网友说看这部动漫,如果你认为不好绝对是你没有用心去看,当时我还认为说的夸张,现在看来说的一点都不为过。
可以说以前看动漫几乎没有被感动过,甚至人人称赞的K社也没有让我有多大感触,然而这部围绕优莱卡和兰顿的爱情故事,迷茫的男孩,神秘的少女。
誓言,承诺,约定。
若即若离的朦胧爱情。
繁复的机械,神秘的宗教,宏大的世界,莫测的结局,未卜的命运。
看到兰顿的离开和优莱卡的痛苦仿佛心里有什么被刺痛了一样,当看到兰顿的回归,两个相拥在一起,你也许会不知何时眼角已经湿润了,看到最后尤里卡的话给我了很深的感触“若有万仞之山阻隔,就拼上双手去攀爬。
若有滚油之池相碍,就舍弃自身去潜游。
“也正如作品所说所说不要哀求 学会争取 若是如此 终有所获。
结局也算是完美吧。
至于另一对恋人安妮莫奈与多米尼克:至于安妮莫奈我不想太多的描述,只能说太悲伤了,,一直被当做实验兵器,需要注射Eureka的copy血液才能驾驶终式尼尔瓦修。
渴望被人爱,过一个普通女孩的生活,最后被多米尼克冒死营救而打动,最终实现了变成一个普通女孩子的梦想。
一个舍弃人类身份仅仅为了被注视被保护,最后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王子了吧,这部作品带给我太多的感动,我的语言面对他们的爱是那么的苍白。
51的总结篇真的很赞,整体的回忆,完美的结局。。。
大部分都那么自我,生怕自己说话没水平似的,然而这样最没水平,明明交响当年获得了那么多的认可,然而总有评论觉得自己看过很多很好的作品,强压在别的作品上,还有那有趣的怪异口味,都是怎么补交响的抱的是什么心态,还有就是eva党,你们是没看过痞子别的作品么,而且骨头社是日升分出来的,机战有大把大把的东西给他们致敬,最蠢的是去飞跃巅峰的片场还有刷eva的傻子,为什么世界上总有这种不知道所以然的机灵鬼呢,不知道痞子和南雅社长的关系么,不知道痞子当初是做啥的么,好好看看资料以及做好功课再评论好么,不要暴露那浅薄的阅历了好么
(3月30日凌晨观《交响诗篇》26话, 狂喜,欣然命笔…… )即使头发这么短,依然是很美很美的女孩子,尖碎的毛发散发出精神,秀丽的脸上荣光焕发——优莱卡(EUREKA)。
站在舱口,少女稍稍有些走神,她在心里作了决定,拉下护目镜,猛然一惊地回头,然后含情脉脉地垂下眼帘,心不在焉地摇头谢绝了席坐的老人饮茶的邀请,干净地纵身一跃跳入天光云海之中。
滑空板在光粒子之海的表面深深地拉开划痕,少女一改平时短连衣裙的装束,纯蓝的排扣外套,白净修长的裤腿,在力振衣襟的气流中展开肢体,让人发自内心地赞叹——穿运动装的女生真帅!
过耳的风描绘少女脸庞的轮廓,扫去一切阻挡视线的东西,在一片清爽的视野中坠落的少女绽放开重逢的笑脸——“兰顿(RENTON)!
”,在苍青色大地上空,两人抓住了对方的手。
少女双手紧紧拉住少年的臂,在失重的天空中无法顾及姿势的优雅,被少年一把揽进了驾驶仓,满怀地和少年扑在一起。
少女仰头把话对少年说,任思绪喷薄而出,马上又因到自己这样坦赤而羞红地低下头。
少年看着这样的少女,环手抱住了她。
少年说,在分别这段时间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奇怪的人,了不起的人,悲伤的人,终于明白了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少女讲自己也好像明白了云云,却又不好意思地垂下目光,继而神游到一旁。
夕阳映入反光镜,在两人的身上洒下银色的幕,照得少女一时睁不开眼睛。
“兰顿,我变了呢。
我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基杰特和尼尔瓦修都这么说。
”“从你降落在我家的那天起,我没有一天不在改变。
”“讲给我听,兰顿的故事。
”“我也想听,艾蕾卡改变的事。
”少年的声音憨愚而快乐,带着历练不多的稚气;少女的声音碎碎的,颗颗灵巧剔透。
这些没有节操的对话起起伏伏全被送上电波,让另一头月光号的大人们如闻仙乐沉醉其中。
那是少年少女彼此坦赤的思念。
早知今日,少年少女心里都挨过了好多道坎。
少年为了妹子,一时冲动踏上了“好男儿当经受历练”的道路,爱情充盈他的心灵,一切却不尽如想象的那么好。
尤其满心思念无法传达,却和妹子各种摩擦,还被拒绝的时候,少年决定出走。
一路奇异的见闻,新的感悟洗去陈旧的记忆,把各种恐惧、畏缩、挫败都重刷干净,终于少年记起的最初什么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的那种感觉,在夜里想起那些最简单的事情和心里荡起的波澜。
少年想起了那个“即使世界终结也想要和她一起经历”的人,即使对方并不再等他也要回到她的身边的人,少年获得了再战的勇气。
少女因为少年的出现变得爱笑了,只要优莱卡能露出笑脸,不只是兰顿高兴,观众也很高兴啊!
少女却长久只能信任尼尔瓦修和赫兰德,少女承受着微妙的关系变化带来的心理不安。
少年和尼尔瓦修的亲近让少女感到不安,塔尔赫说少女是在吃醋。
少女是在吃谁的醋呢,尼尔瓦修能和少年这么亲近却不亲近自己,还是少年能和尼尔瓦修这么亲近而自己却不能?
少女郁郁不乐,向小孩子发火,不情愿地想向少年让出自己和尼尔瓦修的羁绊,狠狠地踢门。
少女不知到发生了什么,还不如不要改变,她摘下魂魄驱动器想斩断由此而生的羁绊,却被带到世界的尽头,回到原来次元的时候浑身裹满了珊瑚。
少女抗拒少年,拒绝了他,少年跑了出去,少女远远的伸出手。
少年离开了月光号少女一无所知,她有好多话相对少年说却又不知道为什么不敢见他。
基杰特说着明摆着是恋爱嘛。
终于,少女孤零零地瘫跪在少年空荡荡的房间,见识到了自己有质量的悲伤。
将少年的工作服捧在心里,穿上它把日用品摆上货架,在少年睡的帐篷下呈上拉面,在怎么动不了的尼尔瓦修里哭喊,这些场面让人心头多么感到怜惜,却又觉得好甜蜜,是因为旁观者跟着少年一起受了不能让少女露出笑脸的苦,又看透了历史的缘故。
尼尔瓦修不能依靠,赫兰德不能依靠,少女终于做出了最勇敢的决定,她要自己去寻找少年。
“一直总是兰顿主动的,但是这次……”,在这样的心境中少女的心被打开了,她改变了,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开头那样一个姑娘坚决而矫健地一幕,实在カッコいい。
在苍青色大地上空伸出双手的双方,都拥有了坦诚面对对方的决心,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深深地沉迷于他们笔直的手臂的力量。
这笔直的手臂,不是在生之将尽时寄予的最后的希望,而是一定要抓住对方的坚决。
于是我们深深地沉迷于他们笔直的手臂的力量。
少年的恋爱,要豪放,携带那种不得了的力量,感染姑娘,吹散她心中的阴霾,纤细敏感的不安,不太在意地忘掉。
即使本身因敏感受伤,也不能失了力量,失了主动行动的尊严。
即使并不受待见,也完整地保存自己存在的特点。
少女的恋爱抑或如是,或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并不说这样永远正确,只是在这一刻我欣赏这种精神。
基杰特说“没有人想接近闷闷不乐的人”,当少女听到少年对尼尔瓦修的问候露出喜悦的表情的时候,我不去想什么促成了改变,就觉得这样喜悦的少女好美。
少女的手心握住少年的手背,魂魄驱动器就绽放翠绿的群星,少女回眸,两人已经可以共同亲近光粒子之海的浪漫了。
你果然是在吃少年的醋呢!
交响乐奏响。
(我说这片子各种交响乐,再加上各种叙事的浪漫,叙事的细腻,真是机战片中的大河剧,机战片中《笃姬》啊。
少年少女的故事很单纯,以至于嵌入任何认识论、过程论、结果论都会使其显得不纯粹。
不必费神揣摩少女各种纤细的思绪,或者在迷离的世界观面前就不敢讲自己了解她——我把她单纯看做一个女孩子,从我见到她的那刻起我就这样想。
属于作为当事人的少年少女的经历,属于作为旁观者的自己小小的认识,散布在少年少女的故事里,没有必要再费神地去整理什么,去挖掘什么了——从开始到结束,简单的线条,不平凡的经历,不可重复,不可预谋,刻骨铭心——仅仅属于当事人的恋爱物语,仅仅属于旁观者的少年少女的诗。
所以让我们穿着短裤,蹲在抹布和水桶的面前,像兰顿一样吟诵:“什么初恋充满甜蜜,谁说的啊!
根本是骗人,只有苦涩啊!
”拙作原载ACG批评 http://www.acgpiping.net/2012/04/少年少女的诗/
JUST LIKE OLD TIMES————《交响诗篇》,完结!
2006-04-10《就像老时光》是罗伯特·索耶一篇著名短篇小说的名字,对于这小说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好感,唯独对这个名字,一直念念不忘。
现在正好顺手拿过来用一下~这不是什么评论,也就是看了漫游论坛上的某个关于这动画的战贴后顺手写下的几句话而已。
这部可以说是从04年在杂志上看到人设机体时就决定要追的动画,终于落下帷幕。
平心而论,这片子依然存在有不少BONES一贯的毛病,比如中间剧情走向模糊不清,节奏时快时慢把握不够等等。
也许有人会说比起EVA比起MACROSS,这片子算不上“经典”但就这几年的动画平均水准而言,能让我们有仿佛回到老时光感觉的片子,已经让人倍感珍贵了。
Eureka 7是一流作品还是二流作品,目前盖棺定论似乎还太早。
我只能说,这是一部能让我在若干年后在偶尔一次仰望星空时,能想起的片子。
是的,热血少年成长的剧情,很老土。
但你无法否认他们乘着光粒子在天空中滑翔战斗时的场景,真的很炫。
是的,当一个大有前途的凌波二号冷美人自毁形象变成男不男女不女的倒贴痴女时,把“上帝们”涮得大跌眼镜捶胸顿足是需要勇气的。
但你无法否认Eureka和Renton在晴空下一起玩滑空的那张照片,那种不矫揉,不造作的爽朗笑容,真的很美。
是的,里面那个大叔霍兰多的确性情多变,由完美LEADER变为妒忌暴力男后来又转职为满口说教的“长辈英雄卫道士”……甚至有时候令人想揍他。
但你无法否认他的每一次转变都有其缘由,尤其是他杀死查尔斯夫妇前后的矛盾与痛苦,以及在Renton姐姐与塔尔荷之间徘徊不定的数段情节,都塑造得相当细腻,最后他的决定也无可厚非——那是每一个父亲都会作出的选择。
(其实霍兰多是全篇塑造得最为用心也是最为成功的一个人物。
)是的,这里面几乎每个人物都多少与EVA里的那帮疯子存在着种种神似之处,包括Summer Of Love对“第X次冲击”的借鉴……其原创性有令人诟病之处。
但《诗篇》远远比EVA要自然、纯朴,这也是它一开始想要的特色。
是的,你可以说里面的可以煽情很傻X,里面的说教令人反感。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会为查尔斯夫妇的死感到悲哀而无可奈何,为安妮莫奈最后的空中告白而含泪微笑。
是的,里面运用的摇滚爵士冲浪滑板次文化……这些符号也许无法引起现在的小孩子共鸣了。
但其间依稀透露出的上一代人边吸食着大麻边看《在路上》时的心情,仍足以令我们唏嘘不已。
是的,从MACROSS、TURN A到《银色之永生》,阐释人类社会发展与外星(异族)文明沟通的优秀AC作品屡见不鲜,作品的主题并不算新颖。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一部普通商业片中看到从《The Golden Bough》到人类学、量子力学等知识背景的设定时,为制作者诚恳认真的态度而感动。
比起那些漫天飞舞的杀必死与乳摇、后宫画面,这部作品老土得令人心安理得。
这是一部适合小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一起观看全年龄向的作品,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从中看出点儿什么。
这是一部制作者真正想要传达一些东西给受众的作品,就算他的手法不够高明,无法完全掩盖其粗糙,但至少这是一部有诚意,有灵魂的动画。
那些挑剔它的人物、机设、音乐、画面……乃至剧情的人,为什么不能暂时放下这些外在之物,用心感受一下呢?
最终话里,在激荡的音乐声中,看到蜕变的尼尔瓦修义无反顾地冲上云霄,看到敞开心扉的少年少女肆无忌惮地拥吻在一起,看到本以为是“男性”的白色机器人在第二次Summer Of Love中,用母亲般温和的语气对人类与克拉利安的代表说到“如果你们能在这颗行星上继续进化,如果你们能够合而为一,我们将会再次回来……我相信着那一天的到来”……真的有种依稀回到过去的感觉,我想,如果能有另一个平行宇宙的话,在第三次冲击最后,凌波会不会对真治和明日香说点儿别的什么呢?
---------------PS:看了那贴子里的不少评论,唯一稍微赞同的是Julien的一句话(当然不代表我同意他的其他发言):“EU7我想给一个一个有闪光点,有缺陷,有追求,不平庸,但整合的不好的评价是比较合适的。
对比其出色作画人设机设世界观而言,完全可以做的更好,称不上完美。
” 附1:转一下对脚本作者佐藤大的一篇访谈:Dai Sato talks with Doug McGray about anime-in Japan and around the world-and Sato's development as a writer and creatorNovember 29,2005New York,NYQ:谈谈您最近在忙什么吧?
A:目前已上映的就是Eureka seveN了。
Q:这部片子是面向儿童的吗?
A:我们把受众大体定位在儿童,但片子中的一些潜台词是写给不是儿童的人看的。
Q:比如说?
A:里面提到了Summer Of Love。
Q:那是80年代锐舞运动的高潮。
A:第一话的名字叫做Blue Monday,熟悉的人应该知道这来自于New Order的一首歌。
片中的机体被称作LFO,而敌方的机体则称KLF。
Q:听起来都像是80年代舞曲乐队的名字。
A:是的,片子包含了许多向影响我们这一代人的音乐、文化致敬的内容。
比如对主要人物的命名,拿男主角来说,那个孩子的名字来自Trainspotting的Renton,他的姓氏是Thurston,你一定知道Sonic Youth的Thurston Moore。
孩子的父亲Adrock,一定会让你联想到Beastie Boys的那个Adrock。
至于孩子的爷爷Axl,我们则是从Guns N' Rose的Axl Rose得到了灵感。
我们用不同的音乐风格来代表人物,年轻一代的标识是舞曲、电音,至于上一代人就用经典的摇滚乐做他们的代言吧。
Q:你确定这些潜在的信息能被正确地接收吗?
A:Eureka seveN在周日早上7点播出,它是面向孩子们的,但它也会引起那些经常泡吧的年轻人的共鸣,而且过个5年,10年的,当那些孩子们回头看这部动画作品时,他们会理解这些曲折的隐语。
Q:你怎样用这部作品表达出环保的主张呢?
A:现实生活中的冲浪使人与自然贴得更近。
在做Eureka seveN的过程中我采访了许多冲浪爱好者,自然给了他们冲浪的快乐,他们热爱冲浪,因此他们也热爱自然。
比起正襟危坐的道德训诫,他们直率的想法反而给我带来更大的触动。
我想把我所感受到的东西传达给孩子们,尤其是日本的孩子们。
我们下了功夫,想把这个信息尽可能处理得含蓄,我们从来不喜欢说教。
孩子们在小的时候懂得一些保护环境是重要的之类的道理是一件好事。
Q:有人说动画不应再像70年代那样和政治保持步伐一致,对此你怎么看?
A:我们这一代人……你可以说我们感情外露、愤世嫉俗,总是试图清楚无误地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们可以利用自己手头的东西,好比动画作品,通过它们对社会、政治问题作出反应,但是这些反应通常不那么直白。
Q:当你着手制作一部新作品的时候,你都会受到什么样的限制呢?
A:以Eureka seveN为例,导演要求这部片子反映出他那个时代特有的标识,音乐,次文化,怎样都好,还需要一段爱情故事;制作人说我们需要可以变形的时髦机体在天空中战斗;策划人又说片子已决定在每周日早上播放,所以它还必须是适于儿童的。
最后,它还得是50集的长度。
我需要做各方面的工作,让每个人都满意 附2:『东京国际动画展』大奖名单出炉 有着世界最大规模动画展览之称的2006年东京国际动画展(TAF2006)历时4天,与3月26日闭幕。
其中23日和24日为业内媒体参观日,25日和26日则是正式的公众开放日。
在本次展会上各大动画公司纷纷公布今年即将推出的新作,一些目前热播中的动画也无一例外的亮相展会,而最受关注的还是这届展会的得奖动画名单。
本次的得奖作品并没有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钢之炼金术师》和《机动战士Z高达》两部剧场版分庭抗礼,《虫师》和《交响诗篇》也实至名归的获得了各自的美术和脚本大赏:年度动画大奖《钢之炼金术师 Shambala的征服者》TV部门优秀作品奖《交响诗篇》,《怪医秦博士》,《虫师》剧场映画部门优秀作品奖《名侦探柯南-水平线上的阴谋》,《机动战士Z高达-星之继承者》OVA部门优秀作品奖《鸦KARAS》,《战斗妖精雪风》海外剧场部门优秀奖《超人总动员》个人部门监督奖:富野由悠季《机动战士Z高达-星之继承者》原作奖:荒川弘《钢之炼金术师》脚本奖:佐藤大《交响诗篇》美術奖:脇威志《虫师》角色设计奖:吉田健一《交响诗篇》声优賞:大塚明夫《怪异秦博士》音乐奖:大岛ミチル《钢之炼金术师》
虽然评价很高,不过在我看来就像种命高达和热血萝卜片的混合体,剧情有点老套,不过该热血的时候热血,该感人的时候感人.不当萝卜片当偶像剧的话还是不错的
3.7.越看越忍不住,男主经历了那么多,觉悟还是那么差。同时动画有很多东西讲得不明不白,前期节奏过慢。人物塑造得也莫名其妙。后期进入主线该紧张的时候,却又穿插一些不必要的搞笑和狗血互动在里面。
前言撤回,本作+AO才是完整的片子……大概
渐入佳境的长篇SF动画。不要哀求,学会争取,若是如此,终有回报。交响、神棍、文明交流、傲娇大叔霍兰德、胖得媲美加菲的宠物
某些地方挺好的,比如说音乐、战斗、世界观,但是其他地方都很差,人物塑造很差,人物之间的对话很差,逻辑关系很差,剧情非常差
心中永远的神作
不要哀求,学会争取,若是如此,终有所获
看到第8集,又臭又长。
看看什么才叫作成熟的长篇商业动画
最后还是讲得太抽象了,这世界观被扩大膨胀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配角对主角的认同简直就狗血一个词可以形容完,还有终式机驾驶员的故事可以话来了个180度转向,总体是描绘得不错,主题比较好,但是就看不惯这种强加意识给观众自己在哪里自说自话的...还有查理斯和蕾的死,少年,你真没良心!!
慢热佳作!
其实评价三星半更确切。前半部分真是枯燥缓慢的看不进去,到了最后五集确实有点小感动,但是怎么说都感觉是个营造了巨大背景的爱情故事,感觉还是小家子气了点,尤其最后月亮里的心形,怎么看怎么觉得搞笑,让我大跌眼镜
这片实在过于中二,又当时我读中二,我看得好郁闷。(<-时隔N年po主又看到自己这句评论不禁莞尔一笑。的确E7把中二拍得形神到位,中二的我当初对哪个角色都气不过。现在再看只觉得编剧对少年性情把握之高,着实感动,名副其实的青春神片。)
純屬動漫
急速的流线机器人 糖果色头发 圆乎乎脑袋的小主角 滑板 粒子 荒凉的星球 不同于媒体系的美学 一种高科流体美
昨日之歌。我们曾存在过此处,我们曾相拥过热情,我们曾思考过伤痛,我们曾梦见过未来。Once upon a time in the Earth.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youth.
“我爹在爱之夏死了。”“那我爹呢?”——刘路
时隔一年多考虑了一下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真的和骨头社对不上电波。
补标
「ねだるな、勝ち取れ、さすれば与えられん。」赶在续集开播前补完了,中二又神棍,不过确是佳作。萝卜片现已在接受范围之内,可看到踩滑板的机体时还是障碍了好一阵子…20话起持续高能,几个印象深刻的人物都出现在此段,之后进入拖沓期,结局虽不算坑也一定程度上语焉不详,但有48话我一本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