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开始也不怎么感兴趣,不过现在真香了呀。
不过看到评分这么高心里面舒畅了一下。
但是看到这么多人不喜欢又觉得心里面很不爽。
虽然感觉里面是有一些地方有点憋屈。
但也没有一些人说的烂到这种地步吧。
被套娃的感觉挺新奇的,看这部番的时候一直怀疑人生。
看完之后我连我整个人的思想都开始怀疑了。
(而且C P还挺好吃的。
)
俗话说“网飞出品,必属精品”,虽然最近的《泡泡》翻车了,但是通过砸钱,剧情逻辑和画面没有很大的问题。
大欺诈师其实也是属于这种类型的番剧,剧情跌宕起伏,有美剧的主线剧情,也有个人单元剧的小故事,有跌宕起伏的转折,也有温馨惬意的瞬间。
然而无论如何,总给观众一种有点意思,但本应更好的感觉。
各种原因其实则是《大欺诈师》通过每个单元剧,涉及的领域太多太杂,有很多细节即使不是内行人,看来是很可笑的。
怀特德·弗莱( Laurence Whitted-Fry )曾出版过的《假装的艺术》中说,“在我们这个后现代社会,“装”并不是什么罪过,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它比真才实学容易的多”,如今的社会信息爆炸,基本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网上了解,但也仅限于了解个大概,况且也不会有人真的去通读各个领域的知识,这就造成“假装”也成为了一门艺术。
通过泛泛的浅尝辄止,导演与编剧本似乎掌握了整个演出,但讽刺的是,一旦在细节处进行考究和推敲,那些假装的虚伪面具就会自动脱落,成为致命的弱点。
前几个单元剧因笔者并不涉及,所以不敢妄论有多少弱点,但最后一个事件中出现的情况却让笔者如鲠在喉,不得不说。
第18话中,上海龙虎帮的老大刘,在与日本本社的激战前夜,召唤道士来房间,进行占卜抽签。
随后与属下陈相见时,已经坐在老板椅上,手边是一本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
其实通过之前道士抽签时,从道士的视角看到陈的面颊,观众都会明白陈是按照释迦牟尼的面相进行设计的,编剧意图刘表面上如佛一般慈眉善目,但背地里却是心狠手辣的黑帮老大,之后还为了强化人设,让陈捧起一本《金阁寺》,导演认为从寺庙联想到佛教,更加强化了观众的认知。
《金阁寺》这部长篇取材于一九五〇年七月实际发生的纵火事件(现在的金阁寺是一九五五年修复的)。
生来为口吃苦恼的青年沟口从贫穷的乡下来到金阁寺出家以后,终日沉迷于金阁之美,幻想在战火中与金阁同归于尽的壮烈场面。
然而,战争的结束使这一愿望永远化为泡影。
绝望之余,他毅然将金阁付诸一炬。
《金阁寺》则通篇鼓涌着死的魅力,毁灭的壮观,集中炫示了三岛的所谓“毁灭之美”。
莫言也读过《金阁寺》,读后说的一段话可谓不同凡响:“我认为《金阁寺》简直可以当作三岛的情感自传。
沟口的卑怯的心理活动应该是三岛结婚前反复体验过的。
我认为如果硬说金阁寺是一个象征,那么我猜想金阁其实是一个出身高贵、可望而不可即的女人的象征……金阁在烈火中的颤抖和哔剥爆响,就是三岛心中的女人在情欲高潮中的抽搐和呻吟。
”莫言还引用文艺评论家中村光夫的话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三岛设计烧金阁这种表现,很可能是他在此之前对人生所感到的最官能性的发情的一种形式。
” 莫言的说法,直接了当地认为金阁寺只是一个符号,它指涉一个出身高贵、可望而不可即的女人,也是三岛心目中的情欲之念。
退一步说,《金阁寺》并不是为了赞美寺庙的宏伟、庄严,而是通过描写这寺庙的金碧辉煌,与沟口和尚毁灭后的凄惨壮烈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毁灭的美”。
因此《金阁寺》并不适合成为刘的手边之书,也不适合与刘的面相与人设形成相互指涉。
四星(9分但不能四舍五入)缓了下之后,其实故事的结局还是可以的,在考虑了各种因素后(价值观,故事情节,戏剧性等),已经是能做出的比较好的选择了。
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欺骗了一切又谁都没有骗,全程(后几集)就是演给观众看而已,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故事,只是单纯的表演罢了。
虽然很戏剧,但过犹不及。
转折太快,幅度过大,强行插入之前的三个“受害者”,所谓彩蛋实则凑篇幅的桃乐茜复活,特别是,铺垫了那么久的真人的背叛,结果也就是演给观众看的一场戏,这些一连串看下来跟被喂了屎一样难受。
冷静想想,故事也并非完全没有铺垫,只是太过于细微而转折又十分剧烈让人忽略了罢。
而这一切,特别是男主角的悲催人生,也只是为“金发臭男人”的复仇戏剧所做的排练。
这一系列操作成功把主角团几人的好感全部败光,只剩下对枝村的一点点同情了(故事最后一集的演绎更是不让观众同情,安排了一个“大团圆结局”呢)以及,音乐很好听,可惜那首最有神韵的「Free」(也可能叫Wanna be free)或许因为版权原因,只能在剪辑里面听到了。
画面以及色彩很大胆,很适合戏剧性的剧情。
但,终究是败给了「现实」
要说日本动漫画作品中出镜率最高的中国城市是哪一个,答案无疑是上海。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推下2017年的考据——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前篇)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 (后篇)随着中日社会经贸交往愈加紧密,2017年以后的上海在日本动漫中出现的频次也是只见多不见少,而且描绘的细腻程度越发感人。
今年日本又出了一部“感动上海”的原创动画新番,还成功的红出圈外,那就是《大欺诈师》(GREAT PRETENDER)。
特地来安利并且八卦下《大欺诈师》里的“上海印象”。
算是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2020篇吧
《大欺诈师》由WIT STUDIO(霸权社)出品。
导演是《恋如雨止》、《鬼灯的冷彻》等名作的镝木宏,编剧是以《行骗天下》等闻名的日本名编剧古泽良太。
再加上人设鬼才贞本义行,音乐制作山田丰等众多大咖加持,《大欺诈师》的剧情、画面、音乐等方面都又不俗甚至惊艳表现。
全剧25集共包含四个系列,讲述了一个国际骗子组织的各种活跃事迹。
故事极具国际主义色彩,背景设定在了全球多地:日本、洛杉矶、新加坡、伦敦,还有就是中国上海。
上海是最后的第四季——《远东魔法师》系列故事的主要背景之一。
第四季虽然是关于主角的核心主线故事,但也许是第二季《新加波之空》、第三季《伦敦之雪》珠玉在先,尤其是《伦敦之雪》素质过于优秀,粉丝预期过高,差口气的第四系列播出后遭遇粉丝广泛吐槽烂尾不过瘾。
不过有句刚句,《大欺诈师》第四季关于上海的描写,可以说是近年来日本电视动画里浓度最高,成分最纯正的一部(电影我慢点说),不乏有很多值得推敲又有趣的小细节—— 陆家嘴·外滩上海的经典地标陆家嘴视角。
仔细一看有点奇怪。
东方明珠以外,似乎其他陆家嘴三件套之二——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都缺席,只有一座最高的,外形略微妙的建筑,正是剧中“上海龙虎帮”大本营。
这栋若干梯形组成的大楼,私以为有点影射环球金融中心的意味。
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并不顺利。
从90年代开始建设,到最后2008年建成投产,期间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等事件,争议不断,原先楼顶的空洞设计成圆形,后来改为矩形。
如今环球金融中心的日资背景已经相当低调,但是经常有日方的展出。
比如”大吉卜力展“的上海版就放在了环球金融中心。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对比之前出现上海的日本动漫会发现,早几年的日本动漫画作品中总会出现浦西外滩,但是近年的作品里上海的地标已渐渐让位于“陆家嘴”。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上海的发展变迁实际。
外滩 《 虹色的托洛斯基》
外滩1936年左右《闪光的夜袭》
大欺诈师里的外滩还是留了个侧脸,也很漂亮。
大闸蟹 小笼包这两件应该是日本最熟知的上海小吃了吧,基本和上海有关的日本动漫作品至少会出现其中一件--。
国际骗子罗兰到了上海,上海龙虎帮社会人大佬请吃饭,主题果然直奔大闸蟹。
吃蟹细节做的相当细致罗兰当年的恋人桃乐茜假装异国公主“卖”给上海黑帮,拘留在室内期间托罗兰给自己去买小笼包解解馋。
很好,这很上海。
云南南路美食街云南南路是上海市中心比较传统的一条美食街,大欺诈师里忠实还原了云南南路的牌坊和街景,也是男主罗兰给桃乐茜去买小笼包的地点。
不过牌坊仔细看有很多槽点
实景对比,还原度相当之高 哎等等 大绍兴集团?!
样式是典型的前东方书报亭样式 上面有迷惑的中文”什么都可以么都?
” 这些设定反映出剧组对现代上海是有一定了解程度的。
不过云南南路上没有特别有名的小笼包,要说起来,洪长兴的牛肉煎包,鲜得来的排骨年糕也许更“河南南路”一点。
不过日本动画制作表示还是让小笼包出镜吧。
建议下次可以画成黄河路--新民晚报·真民日报罗兰买完小笼包后,在书报亭买了份报纸看到头条新闻刊登着真牌公主出访事迹,意识到骗局穿帮。
这张推动关键剧情的报纸设计版面很明显选用了上海历史最悠久,也是最知名的都市报——《新民晚报》。
动画片中很有娱乐精神的把“新民晚报”改为了“真民日报”(真和新在日语中同音)。
不过标题字体和排版都保留了新民晚报的风格,就连新民晚报标志性的“飞入寻常百姓家”口号也被忠实保留了。
当时新民晚报的新媒体——新民网也很“认真”的改成了真民网。
动画中报纸刊发的时间是2013年9月26日,网友在新民晚报官网新民网数字报纸查到了,和当天的版面完全是一模一样。
上海火车站 骗局揭穿后桃乐茜被黑帮带去外海,处刑前称钱藏在了上海火车站的女厕所。
这里主要是调侃了一把《海贼王ONE PIECE》。
最后桃乐茜贡献了唯一一句中文台词——“去死吧,你个傻逼!
”
中文配音《大欺诈师》里有大段剧情采用中文台词。
值得称赞的是,中文配音极其纯正,台词也编写的相当地道。
这一点几乎刷新了当年《乒乓》的中文台词制作水平。
孔文革《乒乓》部分中国人角色以及主角罗兰的配音直接启用了中国配音演员,保证了地道的中文演出。
罗兰的中文配音显示是张恩泽比如主角罗兰的中文配音显示是张恩泽,不过打酱油的角色基本就靠自学了,台词应该也是中国配音审核过。
结果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黑帮小弟,中文还不如外国人的罗兰讲的好。
(小弟的一口太君中文:腻塔马的是什么东西啊) 如果硬要挑刺的话,就是里面的普通话讲的太标准了,在上海没来句上海话。
这一点早几年的《金钱诱惑》和《星间桥》早就做到了。
为了烘托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现场感,背景音采用了短短数秒的标准的沪语对白——“要洗了,一则了该跌。
”风靡KDS当然剧情需要也出现大段英语法语等台词。
发音也都非常标准。
中日社会人交流《大欺诈师》的《远东魔法师》系列设定了一个“上海龙虎帮”的社会机构。
上海龙虎帮前身是日本朱雀帮在上海设立的分支机构,结果业务做大做强之后翅膀硬了单飞,和日本总部发生利益分歧,于是有了后面的故事。
这段背景设定也可能有一定的现实背景。
日本社会人组织在中国发展早几年也交往很紧密,传闻日本山口组在上海就有业务发展。
最近不知道有没有受到扫黑除恶影响。
只是上海“社会人”形象还是比较日式中国风:穿唐装,长得五大三粗 脸带刀疤带大金链子 普通话极其标准,文化素质较低的设定,有点对标张飞。
再加上其他口音奇怪的马仔小弟,感觉上海社会人市场也挺海纳百川,重视引进人才的。
当然这是娱乐节目,请不要太认真。
相比之下,日本动漫中关于建国之前中国社会人的描写更详细。
参看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前篇)
《王道之狗》三合会的描写鹿角巷·珍珠奶茶说到黑帮,现在日本黑帮买的最多的,据说是珍珠奶茶。
日本人对珍珠奶茶的爱也在片中展现的毫无保留。
在《大欺诈师》第二季《新加坡之空中出现了大量鹿角巷珍珠奶茶的硬广画面。
还原程度和出镜程度感天动地。
不知道鹿角巷是否和剧组真的投了广告(新民晚报肯定是没有投的)。
鹿角巷主要安排在了第三季《新加坡之空》出现,并没有在中国舞台。
(大概是中国市场鹿角巷不太行了的缘故么)总体来说,《大欺诈师》中对上海的大部分设定和细节都达到了日本动漫作品中的历史新高度,让很多中国市场,尤其是上海的观众非常惊喜。
看片期间纷纷表示点开了美团外卖开始点奶茶。
当然不仅是上海,《大欺诈师》的其他国际舞台还原度也展现出非常高的水平。
逼装累了背后推手是?
《大欺诈师》能做出如此严谨的上海元素,与制作团队有着密切关系。
和以往原画外包不同的是,《大欺诈师》团队中的中国人存在感非常强。
配音,原画和制作人等角色均有中国人的身影。
很多名字还少见的排在了第一序列。
原画顺位第一是中国成员
从名字中可以看出有区分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推测大陆和港台的团队应该都有参与。
最显眼的是制片人中被排在第一位的宋京舟。
推测是《大欺诈师》中诸多中国元素把握贴切的关键所在。
另外,《大欺诈师》的代理发行其一是网飞爸爸,其一则是中国的上海悦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JOYUPMEDIA)。
可以感觉到目前大中华区与日本动漫的产业分工协作已经脱离单纯来件加工阶段,逐步摸索出更为成熟的分工合作模式。
中日联手的未来事实上,2017年之后,中国资本和日本动漫的互动非常密切。
近年来随着大陆市场日本动漫发行逐步规范化,加上到目前为止大环境的正面影响,中日动漫产业可以说处于一个历史上的蜜月期。
各种日本动漫IP跨界在中国市场的互动已经密集到令人发指,让人怀疑究竟当初喜欢上的是一部动画片,还是一个传销组织==
高达最近有点过分,点名了==警告!
EVA中国区圈钱计划AT FIELD全开!
内容合作方面也走出不少新路子:比如2018年新海诚《你的名字》在中国上映大获成功后,新海诚御用动画工作室CoMix Wave Films和中国动画制作公司Haoliners联合推出了中日合作动画电影——《肆式青春 诗季织织》。
肆式青春 (2018)5.62018 / 日本 中国大陆 / 动画 / 李豪凌 易小星 竹内良贵 / 坂泰斗 寿美菜子影片由李豪凌、易小星、竹内良贵三人联合执导,由北上广为背景的三个小故事组成,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诉说中国背景下的青春故事。
其中以上海为背景的“上海恋”由李豪凌执导,加入了大量新海诚风的上海风景:石库门弄堂、外滩等等虽然《诗季织织》的剧情表现差强人意,作品称不上成功。
但要说是日本动画史上迄今为止最美丽的上海风景,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
肆式青春的陆家嘴像《肆式青春》这样的诸多尝试,为中日动漫后来更多的互动做了铺垫。
所以才有了如今描绘上海越来越地道的《大欺诈师》,以及成功反向输出日本市场,口碑票房双赢的国产动画《罗小黑战记》。
如果大环境没有太大的动荡,真的可以期待下未来更多中日动漫领域的精彩互动。
罗小黑的日语吹替版的CAST堪称顶配希望这样充满多元文化和国际主义的作品,不会因为新冠疫情等因素变成历史。
希望只是我多虑了。
最后友情为新民晚报打个广告最实惠的周边,说不定下一次还能在哪部片子里碰见。
bookofkomugi关联阅读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前篇)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 (后篇)日本漫画中的魔都上海(相册)跟着《星間桥》探寻上海虹口“日本人街”踪迹
这沙发颜色第一眼给我看愣了,谁家好人亮红色沙发啊哪位大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风格的,好喜欢这种,感觉漂流少年,还有要上的当嗒当的色彩风格有点像喔(甚至这两个完全比不上大欺诈师的夸张的色彩运用)这爆炸的撞色一点都不违和啊,有种iphone开了色彩反转的效果,同色系的运用简直美得不行没啥要写的了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大欺诈师》 色彩一流,画面一流,反转反转再反转。
罗兰、辛西娅、阿比、枝村,每个角色都有一个独立背景故事。
4大csae,从纽约到新加坡到伦敦最后到亚洲地带的日本和上海,国际诈骗集团实施完美骗术,专门欺诈黑心富商,有劫富济贫那味儿。
核心主题事件影射好莱坞娱乐圈的潜规则、金钱剧本的航空赛、艺术界拍卖商的肮脏交易,以及跨国黑帮贩卖儿童等,每一件都是肾上腺极速飙升的case.对于复杂人性的刻画,丰沛情感的展现,都算上乘之作。
唯一让人诟病的是,全篇都涉及敏感话题,因此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是立根之本,但往往矫枉过正。
主要槽点在枝村真人和父亲、罗兰之间的牵绊上。
通篇看完,枝村是一直想要回归正轨,成为一个遵守法律良俗的社会人,但罗兰每次都将其强行卷入诈骗计划中,然后以“那些坏人那么坏,你忍心看那些平民被伤害”的道德观压迫枝村加入。
以及枝村的父亲对枝村童年留下的阴影,还有给枝村后来的成年生活带来的影响,好像并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救赎方案,反倒有人劝诫枝村要学会自我原谅。
这种对于个人主体性的压抑稍稍有点败笔。
不过除此之外,当真是插画师、爽剧爱好者适宜观看的烧脑神片.推推推
因为该动漫的编剧和行骗天下JP是一个人,而且两个剧又是一个类型,所以看的时候不免会放在一起比较。
大欺诈师和行骗天下比较更加注重人物的刻画,每个人物都有完整的过去,人物的性格也比较鲜明。
因为是动漫,可以随心所欲,所以在格局上也可以更大。
但反过来骗术的系列上就不去行骗天下了。
总得来说情节爽快,剧情反转的部分也都恰到好处,每个主角的轮廓也格外分明。
只不过男主和东出昌大演的小朋友比不那么讨喜,小朋友是真的想金盆洗手,只不过每次都被达子骗或者想要帮助别人才继续行骗。
到真人的是非观有些混乱,明明自己之前骗老人和小孩,还总对罗朗的侠盗行为口诛笔伐。
最后的结局强行大结局,把之前三个受害者都集合起来,就是为了强行把故事穿在一起,这是编剧的习惯。
但是有为男主的父亲抛弃他们母子的行为洗白的嫌疑,而且罗朗最后没有杀刘,也不知道是为了完成女主的心愿,还是只是单纯想骗钱。
最后说下画风,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明明色彩对比那么强烈,却看起来十分舒服。
配音也很有诚意,特意找了中国人陪音,英语的部分也全部用日语代替。
作为WitStudio在2020年制作的唯一原创动漫作品,其独特的美术风格毫不经意间展示着Wit动画制作的高超实力水平。
不过抛开动画制作,动画的剧情上可能并没有那么尽人意了。
大欺诈师是典型的幽默喜剧单元剧编排,按不同Case来讲述一伙专门诈骗恶人的主角团的故事。
对于男主角而言,他充分发挥了“幽默喜剧”的吃瘪要素,运气差到极点。
不过在剧情上,至少前三个Case可以说是完美演绎了“幽默喜剧单元剧”。
而Case4则是这部番两极分化的拐点,这又主要集中在结尾的两集剧情中。
先不提很多人诟病的关于男二罗兰的角色塑造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前三个Case被骗的倾家荡产的大恶人竟然和好如初,最后也没有倾家荡产(严重败笔,让主角团性质和前三个Case的功劳荡然无存);男主角的爆发点本可以极高升华主题,但无奈编剧认为这是一部“喜剧”,所以最后还是圣母男主罢了。
这两个问题(尤其是第一个致命问题)直接导致了这部番剧剧情的虎头蛇尾,令人哭笑不得,只能停留在剧情尚可的层面了。
在脱离了被自己玩脱后不赚钱的《巨人》制作后,Wit找到了不差钱的网飞,请了《LegalHigh》的古泽良太,力图在原创剧上展示自己的实力。
我们也的确看到了Wit的野心,但却无数次为其原创不能善始善终而惋惜。
“你永远可以相信wit的漫改,但永远不要相信wit的原创”。
不得不说,a站虽然番剧很少,但是几乎每个月都有一部高质量的番,从一月的映像研(神作)到四月的隐瞒之事(暖),于是七月的大欺诈师让我满怀期待。
从前三case的作画,表现力,配乐,大欺诈师完全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剧情上很多的反转,节奏比较快。
个人对前三case打分的话,洛杉矶连线8分,新加坡之空7分(经费真的很足,飞机那段戏看着还是很爽的),伦敦之雪8~9分(辛西娅太好看了)。
重点是第四case,伦敦之雪过后动画停更了一个多月,9月21号重新上线,一次性更了九集,直接完结,想着可以爽一下,用了一下午加半晚上的时间看完了,然而这个第四case看完是如鲠在喉。
剧情设计上,第四case的骗术只能算一个加强版的连线新加坡,男主铁工具人,想改邪归正又被骗,加入朱雀联合会后步步高升,还变成了女老大身边的小红人,再联合欺诈团队诈骗成功(中间穿插了罗兰的过往,一些推动剧情发展的事件,比如‘‘父慈子孝’’环节)。
最大的反转是最后当我们以为男主要黑化,但是他没有,他只是给自己加戏罢了。
然后就是一个大团圆,没错真真正正的大团圆,前三case被骗的人帮助团队去骗黑帮(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他们为了什么),辛西娅收养被拐孩子,男主与欺诈团队和好,与父亲和好,彩蛋里面桃乐茜没死还捡到了罗兰丢到海里的戒指(就离谱),拜托,二次元也不是什么童话故事吧。
还有就是情感上,伦敦之雪里面辛西娅情感描写可以说十分出色,与落魄画家的感情美好,真挚,然而第四case的情感让我无法理解。
一是男主他爸,为了桃乐茜凭什么做到那种地步,放弃老婆和孩子,难道是因为计划是自己制定的,良心过不去?
出狱后不告诉孩子真相又是为了什么?
相信孩子能够健康长大原谅自己?
第二是男主的情感,我很怀疑男主是不是一直被骗导致最后三观不正了,自始至终男主都是一个受害者,被父亲欺骗信仰,母亲病逝后一人长大,被同伴三番五次的欺骗,当成工具人,结果也只是小闹一下,然后就冰释前嫌,原谅了,理解了……大欺诈师,最后骗的是自己吧。
总体来说,这是部制作很不错的番,但是结局人物情感的崩坏,刻意制造he给这部番带了了很多负面情绪,现在豆瓣评分还有8.8分,这个评分对于前三case来说是合理的,但是等大家看完最后一case,我估计评分会降很多。
纯属觉得这集真的很有艺术感,特别穿插了两个恋人之间情感与成长的往事,所以我就想,画画其实也挺浪漫的哈,找个妹子说我缺模特,然后就约上了,单身狗必备技能喔。
自己模仿着画了一幅,主要纯小白,和原图差异有点大,改了好多次也就勉强有点那个意思吧,弄个画框挂上墙,感受一下剧集里面的氛围也不错,有看上的可以拿去哈,我不介意分享给大家,只要你不觉得画功差就行ᥬᥬ😂ᩤᩤ
前面几个故事5星,最后1个故事只能3星。
盗亦有道,就算是贼也是非恶人不骗的义贼。这是一个骗子不知道自己进了骗子群还被骗得团团转最后决定洗心革面和法国大骗子一起当高级骗子的故事,一句话简介,法国欺诈师套中套日本纯情小处男,真有你的。
喜欢画风,尤其是背景作画,大量参考学习。剧情的话,就是行骗天下LA,反正最后反转都是confidence man,少点意思。
自以为是的高智商反转
烂烂的,英文也尴尬死了。。
肤浅的包罗万象
古泽啊,你还是那个我不喜欢的古泽。看在美术和音乐的份上加一星。
居然是近年的片子我麻了 我以为零几年的呢 套路太老了 不过背景的光影一绝
看过行骗天下的话就觉得剧情没啥新意了……没看过的话感觉会很棒
草啊,最后一更怎么回事,拖满了期待值,每次遇到强行HE就让人超级超级超级不爽,可惜前面紧凑的叙事了和节奏了。//惨,枝豆真人惨
居然能和麻酱那部剧联动,我都甚至怀疑达子和多萝西其实就是一个人。不过最后一个单元有BUG啊,我总觉得利用语言不通这个条件实战骗局有点儿太随便了,现在这个社会成功率恐怕很低吧。另外,古泽良太的骗局基本都是这个特点吧,别看每次都骗到了很多钱,但是扣除各种大场面的开销,最后到手的应该没多少钱吧。所以这帮人赔本儿赚吆喝可能是真的有瘾……最后,我喜欢阿比!
额
作画和镜头不错…可这剧情,反转看多了也挺没劲的,及史上最惨工具人男主
大概3-5集一个故事,几个故事构成的片子。由于过于流畅的剧本而让人眼前一亮,也是由于剧本过于流畅多看几集就有点不想追了。就像文笔毫无破绽、剧情却容易陷入定势的小说。也许以后有时间了会再慢慢看一遍吧。
叙事节奏感和镜头表现力上佳
爽!//最后的和解就nm离谱,除开和解确实爽,和行骗天下的联动彩蛋万岁
第8集
美术我能给五星 但因为剧情只能这分 结局看得我头疼又无语 倒不如男主真的黑化了 还有 谁会不喜欢罗兰呢
普普通通大制作
制作豪华,剧情荒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