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电影的情节在生活中求真是很难的。
一个是阅历不深的年轻小伙、一个是踏实学究的呆板教授,这样的两个人相爱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地球灾难仅存两人的条件下。
但是导演没有什么铺垫直接让两人艳遇了。
作为观众只有接受,但是在接下来的剧情你却会为他们鸣不平为他们欣慰为他们着急,不得不说导演讲故事的能力高超,于是到了最后,当听见Tome 说“我就在你后面”,你一定会热泪盈眶。
被真爱降服,感受到爱情的美好。
最后在一起,才配得上路上千般地磨难,天长地久才是最好的爱情。
天呐真的无敌好看!
看过的德国爱情片里最最最好看的了 毕竟德国人并不适合拍爱情片🙂从一开始觉得俩人在一起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到最后那句“ich will mit dir alt werden. 我想和你一起变老” “ich bin schon alt. 我已经老了”觉得这就是真爱。
我生君未生 君生我已老😞人生这么短 遇到想要一起一辈子的人却被流言击垮剧中无数个泪点 无比适合深夜一人观看😢
遇到大多数和常理不符合的或是会招致非议的事情,我们常常是不受控制的自我怀疑着,自我否定。
我们的不自信,基本上都会导致我们当中大部分人做一件事情,就是一直期待,期待着,直到我们害怕的事情有一天终于发生了。
然后,我们可以给我们自己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瞧,我担心的问题还是发生了 我的害怕是有理由的 我不和你在一起 我不做这件事情是对的,于是心安理得的拥抱痛苦。
就像吸引力法则一样,害怕什么来什么。
搞笑的是,这方面灵验的程度比拜菩萨强多了。
来去匆匆,都市霓虹,邂逅浪漫,一夜永恒 这部聚焦姐弟恋的片子果真走心啊,没想到德国人也能拍这类浪漫爱情剧,而且完全没有这类欧洲片子被法国片尿性带坏了的痕迹,一点儿不矫情,不啰嗦,节奏舒缓,情节紧凑,贴近生活,虽有些许文化差异导致部分细节不甚了然,但仍旧可以感到这部作品突出的那一点——情真意切 男主真心是帅的一逼,如此颜值+忧郁气质,敢问哪位阿姨安能抵挡,更“可怕”的是这枚直男心智也相当老成,完全不像二十来岁的愣头青“半身兽”,面对年长20多岁的Lover并认定她时,气场上完全不输,做事相当有分寸,虽然后来也犯了点儿那种“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但从始至终,这个角色都是正面的、略带忧愁的,演员诠释很到位;女主给人印象也很深,可以说是跨代姐弟恋了,但演员气质+走心的表演调配的非常自然,尤其是女主的少女眼神杀,想想,奶奶级别的人给你演老羊吃嫩草的恋爱戏,不尴尬、不突兀,反倒感觉很和谐,这一对给人的感觉真心不违和,不想看看么?
男的靠谱、女的知性,只是年龄上的差异,能否得到祝福就是影片的中心议点,影片高明之处也在此,在讲一个浪漫故事的同时,牵出 年龄差异与爱情 这个当前喜闻乐见的梗(请详参见现法国总统的励志故事),年龄是道女人越不过去的坎儿,能否得到身边的人的认同呢?
看来德国的大龄剩女问题也很严重啊,德国人民的眼光也没有那么开放嘛,所以才有了影片的冲突点,然而没有丧到底,暖人的结局很让人欣慰,不免感叹——宽容的世界得是多么美好啊 结尾雨中重逢的情话非常有意味:男:我想和你一起变老女:可是我已经老了… …男:需要每次都把话说这么满么两人相视一笑,镜头渐渐拉远,影片结束… … 单身狗们、老夫老妻们、热恋情侣们,都可以看看这部片子,强力推荐
夭寿了,德国人把童话故事拍得这么苏。
一个优雅美丽即使四五十岁同样拥有少女般的眼神,一个成熟稳重人帅情商还高,对于彼此来说,可能恰恰是最合适的。
以女主的身材样貌才识,其实桃花一直不断的,你看即使最后成了教授还有小鲜肉找过来,所以怎么会没有过这样的艳遇,而单身的原因想必也不过是不愿将就。
突然出现的这个小鲜肉足够完美,与他的相爱充满刺激新鲜感,还对自己那么好,看自己眼神真挚得像条小狼狗,对于事业有成、个人硬件够好的eva来说还有什么理由能拒绝?
另一个就更简单啦,年轻的身体里盛满成熟的灵魂,除了因为年龄短板缺失的经验不足,tom的成熟可能胜过一堆大腹便便、幼稚无聊的欧吉桑,比如eva在研究所的那个对头。。。
电影里的tom完美到无可挑剔,甚至可以在eva女儿生孩子时候反过来撑起大局做精神支柱,这样的男人,又怎么会想去找整天只关心化妆、身材的小姑娘。
至少在eva这里,她足够理智不会和他撒泼打闹,甚至她可以成为他的依靠。
看的时候弹幕里飘过一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其实不是的,他们看上的,其实恰恰是现在这个状态的对方。
所以,连挽留的时候,tom说的也是:没有比你更适合我的女人了。
可是啊,不知道是导演故意避开还是怎样,从头到尾没有看到男女主精神层面的交流啊,只是说明了一件事:无关年龄,男欢女爱有多重要(摊手所以,真爱究竟是什么样的?
片里eva说,没你在,睡觉很痛苦,醒来的时候你不在更痛苦(大意,那可能对于eva和tom,合适、熟悉彼此的一切即真爱这样的真爱就是无敌的吗?
也许吧也许之后会有新理解,坑先放这。
ps 男主真尼玛小狼狗帅(*☻-☻*)
在对剧情的流水账叙述中穿插了我对影视技巧的分析,和对剧情引申的人类心理的思考。
在意被剧透的,可以看完片子再回来。
男人在火车上开矿泉水喝,坐在他对面的女人是研究水质的博士,出于职业习惯,她注意到这位长相帅气的男人手里的矿泉水瓶盖没有开封后的声响。
她提醒男人那瓶水可能是私人灌装的,最好不要喝,还就地做了个实验。
在这样的激将法下,男人喝了,然后遵照科学地吐了。
男人还在厕所吐的时候,火车突然出了事故,男人直接下车,在路边拦了辆卡车顺风车。
女博士隔着窗子看到,也提着她的大箱小包跟了来。
两人都有赶时间的理由。
男人是职业扑克手,赌资里还有其他人的“投资”,需要准时参加比赛。
女博士则是作为研究所代表出差中,想要和斯洛文尼亚当地政府做笔大生意,自然也是不能爽约。
老实的女博士在谈判中被会忽悠的意大利人打了个全败,生意黄了。
她丧气地回到酒店,一个人跑到酒吧喝酒。
没想到,吧台遇到熟人。
本就存在的性吸引力、再次相遇的缘分、在异国的同间酒店,这些元素彼此发酵,催化了后面的事。
在Pick-up Artist(把妹达人)看来,“转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如果你想追一个女人,在酒吧聊出相互好感后,最好说个借口换个空间待。
比如,“好闷,我们出去透透气?
”这样做有以下好处:一,你远离了场子里的所有潜在竞争者;二,两个人以固定姿势聊久了天儿,很容易就会产生烦躁心理,换个空间能带给你们更多的聊天灵感,也可以给对方更多的新鲜感;三,从声色场所转到更生活化,或更私密的空间,会激发对方想与你更进一步接触的潜意识。
在女博士聪明地示弱“我最不会的就是扑克”后,作为职业扑克手的男人顺势讲,“要我教你吗?
”。
都太会聊天儿。
于是,两人就一起坐在路边,就着月亮、星星与晚风进行了露天扑克教学。
当然,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后来,就上了床。
这部片这两周一直在豆瓣电影口碑排行榜上。
因为是电视电影(2015-11-27德国电视首映),看之前我并没有抱太多期待。
在片子里,男主的模样老少通吃,44岁的女博士喜欢,博士35岁的女同事喜欢,看这花痴脸(图左1):
女博士20多岁的女儿也喜欢。
这位瑞士男演员 Marc Benjamin 的确迷人,我甚至认为,这片流行的很大部分原因是他。
另一方面,除了演员的高颜值,这是部非常“观众友好”的片,很流畅。
剧本一环扣一环,摄影、剪辑、音乐等也紧紧扣住人物心理,增强了表达。
有很多细节表现出编剧和导演的聪明。
例如,1因为火车出事故,女博士在跟着男主上了卡车后,两人正式认识,彼此自我介绍。
因为我们的观看,角色间的自我介绍也成了角色们对观众的角色陈述。
于是,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名字,和职业。
2女博士出差期间接到电话,电话内容让我们知道了她的情感状况:她不是单身。
3在女博士与男主一夜情的片段,导演将镜头分量放在了两人急迫地想剥下衣服的环节,而没有展现真正的上床画面。
达到的效果是:成功传达了干柴烈火般的激情,又让片子守住了电视电影该有的尺度。
(规则内的艺术创作)
一夜情后,女博士在男主醒来前就离开了。
男主直接跑到女博士上班的地方找到她。
当初两人也没有留电话,怎么就那么容易找到了?
剧本给出了很合理的解释:首先,他们自我介绍时用的是真名,说的是真职业;其次,男主通过女博士真实的名字和职业去网络搜索,找到了很多学术论文,从而顺藤摸瓜找到了女博士的工作场所。
女博士是离异(有一个女儿),有交往对象的状态。
男朋友就是她在研究所的顶头上司。
男主来找她的时候,这位男士也在。
“那位银头发的先生挺不错的”,男主说。
(笑)
有伴侣且在意同事眼光的女主十分紧张,男主则很放松地撩着。
两性的追逐关系中不就是这样,拥有越多的越恐惧失去,一无所有的人则最勇敢。
这些让人小鹿乱撞的招术,配上深情的眼神,对女性来说就是绝杀:
(讲话时,好像随意地摸博士的胸牌)
(摸脸,加电眼)
(把电话直接写在博士的胳膊上)
看博士这表情……之前从面相上我们能看出女主和男主的年龄有一定差距,现在,终于明确了,两人之间有21岁的差距。
想一想,你在念大三努力面试找工作实习机会的时候,你未来的终生伴侣刚刚有了在这世上的第一声啼哭,“哇~~~”。
周末,女博士的“银发家伙”亲自准备了居家浪漫晚餐。
而女博士的心却完全不在。
穿着蝴蝶纹样上衣的她,心里也像蝴蝶乱舞。
烛光、葡萄酒、甜点,男朋友精心准备的周末压不过她的痒。
她决定回家,扔下吃了半截的晚餐。
“周一见”,她说。
照着胳膊上的数字打了电话,把小情人call来做。
裹着床单去开门,也是简单粗暴。
事后烟中,两人聊到了“以后”。
第二天女博士干脆请了病假。
晚上她跑到牌局去找男主。
男主无心恋战地叫暂停,领女博士到了电梯间。
壁咚、一把拽掉她的内裤。
“我只是想要我的护身符。
”
一夜变成两夜,两夜变成三夜。
计划在德国停留两天的男主,当晚又回了女博士家。
没想到博士的女儿(上段婚姻的)回家刚巧撞到了自己母亲和男主同床的一幕:
女儿看到母亲找的小情人,避免不了惊讶和生疑,她质问男主到底图她母亲什么。
男主的回答也相当酷:
女儿这边的疑虑还没解决,博士的男朋友又因为担心博士的“病”前来探望:
男主装作女儿的男朋友,在老先生面前做着戏:
这是男主离开德国、出发到巴拿马的日子。
女儿和男友的不期而至,毁了博士和男主最后独处的三小时,变成复杂的早餐局面。
只有老先生不明真相,其他三位都在演戏。
女博士和男主压抑着彼此的情感,眼里都含着泪。
男主起身跟女主告别,靠近时,嘴唇迟疑了一下,最后落在了脸上,轻声地说“保重”,离开时牵动了女主的头发,而女主的双手始终摆在身前的餐桌上,像是被绑住了。
直到男主推门离开,女博士看着他越来越远的背影,抑制不住地大喊。
“回来!
”火终于烧透了纸。
老先生的预言没有成真,五年以后,女博士和男主还生活在一起。
男主的性欲依然高涨、做了金融业的工作、在女主化妆的时候为女主做早餐……两人会为家庭琐事争论,但丝毫不影响两个人间的感情。
所谓“墨菲定律”,最简单的表达形式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危机还是来了。
01年龄的钟嘀嗒,临近50岁,女博士的压力越来越大。
前男友求复合失败后,还吓唬她:
女主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
“我想认识你父母”,她说。
去到男主的父母家,女博士在知道男主的母亲是私人助产士后说,“我女儿最近也在家里生产来着”。
本来想套近乎,却暴露了自己已经做了外婆。
被指出后,她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男主的父亲则直截了当地反对了这段感情,原因不是女博士年纪大,而是他察觉到女博士自己也不确定这份年龄差距太大的恋情能成。
02前几天还在向女博士表白,问有没有机会的前男友,娶了她办公室里的年轻女人,请她出席婚礼。
03研究所的董事会在了解到女博士的非主流恋情后,决定重新考虑给她的升职offer,他们说更想要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04女博士提前回家,撞见男主在家开的公司派对,他正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同事坐在沙发上聊天,看上去很暧昧。
女博士情绪崩溃,男主搬出了家。
遭到男主父母反对、接到前男友结婚请柬、升职失败、感情生变(女主认为),这些事在几天内接连发生。
在女儿的帮助下,两人在博士前男友的婚礼上重新见面。
“你这几天去哪儿了?
”“你真想知道?
”“对我们俩重要吗?
”“不重要。
”女主没有追究男主的去向。
复合后,两人决定结婚。
女博士也厌烦了董事会那一套,提出了辞呈。
试婚纱的当天,男主的女同事找上门,说怀了男主的孩子。
就这样,女博士的工作没了,婚也结不成了。
博士没有听男主的解释,两人又分开了。
男主和女同事组成了特殊“家庭”。
又五年。
博士带的学生中,有了对她感兴趣的年轻人。
因为被年轻学生追求,博士想到之前与男主的那段恋情。
一跑神儿,出了车祸。
女主在医院昏迷的时候,男主前来探望。
在男主每天爱的呼唤下,女主终于醒来。
出于想让母亲继续平静生活的心理,女儿阻止了男主和醒来后的女主见面。
男主恋恋不舍地离开:
女博士跟女儿说自己昏迷时梦到的都是男主(因为男主一直就在她身旁陪着叨叨叨啊)。
太过想念的女主找到男主的家庭住址,在大雨中驾车到达,刚想下车,结果撞到一幅美好家庭图景,就又开走了。
(但其实我们从男主和女同事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住在一起,只是共同抚养着孩子)
女主开走的时候,男主认出她的车。
女主边开车边接起手机荧幕上显示的陌生号码,“哈啰”:
“在你后面”,电话里熟悉的声音说。
摄影机的焦点变化让我们看清后面跟上的男主。
或许?
男主一句“我想和你一起变老”想必会融化不少女人的心。
不知道这次女博士会不会选择跟他一起。
只是我想,之前他们一起去见男主父母时,那位爸爸说的对。
感情是需要自信的。
对自己自信,同时也信任对方。
林夕的一首《暗涌》写得透彻。
(此处公众号里有插歌,豆瓣不支持此功能)杞人忧天地担心,就仿佛在等待着天塌下来似的。
如果你大声呼唤它,坏的事情就一定会听到你的召唤,拼命向你跑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关于因为不符合主流价值观而产生的焦虑,我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人的心理源于你看事物的角度。
当你不再依赖他人的眼光而活,能量就节省了下来,可以用到增加生产力上。
而生产力的增加,可以让你比忧心忡忡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摘自公众号“蓝小姐和黄小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生活目标,这个是可控的。
而年龄这种东西,是有着自己的步调的。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等长,但依据人使用它的方法,又变成了不公平的配给。
岁数不重要,每一年度过了自己想过的日子,且正在去往想过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保持着这样的信念,每天就有无数的事情要忙了。
这世上的人生就像一首首的歌,有行板、进行曲,也有freestyle。
不要中了“坏人们”的圈套,扰乱了自己的节奏。
有首诗是这样写的:
原创by 黄老师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huangfilm)您的转发和关注,将给我更多动力继续下去。
长按识别关注
除了过分纯爱因而显得不现实,没啥大毛病。
果然又是女导演,但凡是我爱看的那种年龄背景差异大的纯爱片基本都是女导演拍的,哈哈。
还得是大龄女人才能同感。
一开始以为又是个普通的欧美姨侄恋纠缠,但是片名提到了永远,那么只能乐观预测不会分,嘻嘻。
女主显老,看着有六十,正好配上了片终年龄段,男主很帅,个不高。
感觉就是合适吧,两个人。
一开始男主也没打算非她不可,找座位上卡车以及酒店偶遇,都没主动撩骚,反而是女主。
本以为男主缺少母爱,没父母的那种,没想到父母健在且年轻乐观开明,过分美好,感觉现实中不可能存在。
处着处着,各方面和谐,干嘛不继续呢。
男主的外遇正好解决了女主无法生育的问题,他也有了后代,就更无所谓跟女主长久在一起了。
男主心态很好,难怪打牌总赢,心态差的人玩不了赌博。
他也默默承受了许多。
女主女儿刚生完娃,她男盆友就跑了,更加说明年龄不是恋人相处的核心问题。
有些人就是合适,或许正是因为年龄差造就的心态历练不同,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总不能都爱白幼瘦吧,那叫什么爱情,俗不可耐。
有毒! 这电影我已经刷了五遍。。。。
前几天刚做测试,我心里认为,钱比事业重要,性比爱重要,家庭最不重要。
想来有点准。
这部电影讲的是个非主流感情,一个四十多岁的女科学家和二十出头的扑克手。
艾娃虽然已经是一个女儿的妈妈,一个外孙的外婆,按道理讲以她的年龄和在社会扮演的角色,都不允许她还和二十岁出头的小女孩一样在酒吧搭讪着二十岁的小年轻(估计二十岁的小年轻也看不上她,不过我觉得她很美啦,知性呗)。
她也纠结过要不要和小男朋友在一起,但最后还是听凭了自己的心声。
汤姆过早的对社会规则冷眼旁观。
他在二十岁大家都还迷茫的年纪就已经懂与哪个女人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即使美女怀了他孩子,他依旧选择了艾娃,因为他爱艾娃,需要她,他们在各方面都很契合。
我时常质疑婚姻,家庭,孩子的存在,倒不是说女权(这个词真被玩脱了),而是对于一个个体来讲,如果因为一次意外(避孕套也不能完全避孕啊)冒出了一个小生命,生还是不生?即使小生命出生了,但两人的感情出现了矛盾,离还是不离?如果在外寂寞纵了些情色,分还是不分?我希望的是做出这一切选择的出发点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主,而不是被责任,家庭,年龄束缚了。
时常在想,为什么好像中国的女人生完孩子就没了光彩似的,要么围着孩子孩子孩子,要不就是老公老公老公,还有各种啊鸡毛蒜皮的事情。
当然,很多中国的男人娶完媳妇,用不了几年就开始装。
夫妻间几乎无交流,无沟通,各办各事,除了共同的孩子和亲戚间的这家长那家短。
我不懂男女之间是如何发展在一起的,只是,如果没有强烈的想发展在一起的荷尔蒙的话,那为什么要在一起呢?
是,荷尔蒙不是都能持久的。
但没有冲动,怎么感受到双方爱得要死的心情呢? 那你要还问还不能持久了怎么办,显然回答是和平分手再寻呗。
所以,婚姻是不现实的,同居才是。
最好,有房,有收入,来去自由,和平共处 简直不能更美好! 也许二十来岁谈一段青葱的校园恋情,三十岁谈一段刺激的办公室恋情,四十岁经常和相熟的朋友分享生活和读书的乐趣,偶尔艳遇一下什么的。
我觉得国内很不友好的地方是,总是强调作为父亲或母亲,作为老婆或老公,作为儿媳或女婿的义务和责任,这很能绕的!当你进入了这个体系,你就要认同并接纳那些规矩和那些人眼里的“惯例”。
太可怕了。
为什么话语权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明明我才是为自己的各种选择负责的人,然后却要听各种人跟我讲,要生孩子啦,要嫁人啦,不能离婚啦……简直……有病吧!我也有想,是不是该寄希望寻求一个有同理心并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经营家庭生活且有一定担当的男人?就像我父母一样,愿意倾听和理解对方,极其重视亲情和家庭。
当然,虽然环境在那会有所妥协,但客观因素几乎不占主导,没什么可以代替双方对这段感情的感受,即使,有了孩子(抚养费算好就行)结了婚(离婚财产分好就行)年龄大了(自己养活自己怕什么),也不是忍受和一个不爱或不适合的人共同生活的理由。
我们不会每次选择都做对,正如不会每次交往都处对人一样,离婚不可怕,孩子不可怕,闲言碎语不可怕,可怕的是和不搭的人栓在一起简直毁一生的美感啊! 所以,相信自己很重要,有钱很重要。
一个人喜欢什么就是什么。
女人喜欢成熟的男人,所以女人永远比男人成熟。
爱情是无私的,我们却总喜欢优于自己的人。
比如我,喜欢比我大的,觉得有以教我。
这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喜欢成熟女人的故事,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爱情更为无私。
影片讲述的是,45岁的博士艾娃和24岁的扑克手汤姆在火车上偶遇, 又因碰巧入住同一家酒店,睡了一夜后,突然想睡一辈子的故事。
我是一个直男,我也不想承认,但直到去年我才知道女人是用眼睛说话的。
玩扑克手的他,听别人的眼睛说话是他的长项,加上他的颜值,俘获女人的芳心并不难。
她优秀智慧,得知他的心思也容易。
两个人沟通成本低,不就是我们说的默契?!
心有灵犀?!
说好只睡一次,他却又找了来。
好了,再睡最后一次。
这让我想起一段话。
两个人的关系,大概是世界上最微妙的事了。
在舒适区的分界线上,有时候多那么一下,就是残忍;本来可以海阔天空,多了那一下,就是飓风。
——六神磊磊和情人上司分手,女儿反对,他们的飓风却一刮就是五年。
世事常常如此,你的坚守,并不让人相信。
时间越长他们反而只会觉得失败临近,唱衰是不重要人的特征。
我们大概都看过,欧•亨利的短篇《麦琪的礼物》 。
在圣诞节前夜,妻子卖掉自己最值钱最值得炫耀的头发给丈夫买了一条金表的链子,而丈夫却卖了金表给妻子买了全套的发梳。
被同事撞见,她说他是朋友。
他直言,我是“她的男友。
”突然出现在她同事的婚礼上,他说,“别担心,我只是你的朋友。
”此刻,我在浪漫的幻想,她如果在婚礼上向同事一一坦言又会如何?
爱情不就是如此,我刚学会为你着想,你却又学会为我奋不顾身。
他知道他想要什么,她也知道。
她鼓足勇气去见他的父母,聪明的儿子有个智慧的父亲,智慧的人从不用世俗的偏见盲目反对,而是“诛心”。
“你就像一本书。
知道我从你眼中读到了什么?
不是因为汤姆不想跟您要孩子?
或者我妻子没有孙子,虽然她一直都想抱,不是的。
也不是因为我觉得你比汤姆大太多,而是你自己抱着怀疑。
”冷静之后的他们,发现自己还是离不开彼此。
并决定结婚,可就在婚礼前,他的一夜情让对方怀了孕。
他承担了一半的责任,他们的婚礼泡了汤。
这一泡就是五年,女主车祸又泡进水里,昏迷不醒。
他唤醒她,却被女儿赶走。
相爱的人总能找到彼此。
她在门口偷看,离开时却被发现。
他开车跟了上来。
感谢阅读。
若非天才,勿强操笔。
这个女人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她的丈夫,可是这个淫荡的女人就是出轨了!
请问,你们谁关注过人家原配老公的感受?
出轨淫贱的女人值得推崇么?
我不知道你们看这电影的时候有没有从道德的层面去考虑,你们自己也都有结婚的,如果有天你们的老公,或者老婆在外面遇到了心动的人,都背叛了你们,然后人家自称找到真爱了,你们会祝福么?
一群傻缺!
第一次看德国电影还不错
她终于差点毁了她的爱情
TY。很普通,有点感人。
男主越到后面愈发出落得标致啊
为了看完这部片跑了90min啊,消耗了900卡吧,忘拍照了就记在这里。我用脚趾头想都会喜欢后来给他生孩子的女人,实在不明白女主有啥吸引人的。
好美的童话
很感人的德国电影。
本来没多少期待, 不料看下来居然很舒服, 难得结局也是HE.
年龄鸿沟只是噱头,一切都得为歌颂爱情让道。配乐让整个观影过程多了一些舒适体验感
女主什么体质啊 好像很受嫩草欢迎
到永远?? 。。。。
有皮兰∠( ᐛ 」∠)_
老少配
剧本太糙
剧本就写了一页纸吧
狗血泛滥犯恶心。
一夜很短,半生很长;電影很短:不足90分钟,比起鸿篇巨制就是小品电影,内容却涵盖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人生的重要的十年跨度。和其他男比女小的工于心计的题材不一样,这部電影一直是『真爱』贯穿始终,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不伦爱恋』,所以高分可能也是不无关系吧!和《成为茱莉娅》一样精彩
只有体验过才知道Tom多么真诚勇敢
B站在线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046491/ 喜出望外的影片。
好看 但是抗拒 放手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