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人剧集和新蝙蝠侠电影非常像,制作上质感都很不错,但剧情却让人一言难尽,总有一种又好又不好的拧巴感。
个人对剧集不满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对索菲亚的塑造有点流于表面,她虽然看上去很有气势,很有新时代女性的独立自主,但实际上却是个肆意妄为的小屁孩,最让人困惑的是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她只是在反对和逃离自己厌恶的而已,她自始至终都是囚徒的状态。
而且她弄死全家上位后的剧情特别不真实,有一种女频作者脱离现实的美,爽是爽了但经不起推敲,哪个黑帮老大是这样的?
真的会有小弟听她命令而不是取而代之吗?
最后一集她打算把所有财产都给帮她除掉企鹅人的人自己离开哥谭,那试问之前被她收买的小弟为什么还要听她的,还要送她去机场?
一个准备金盆洗手抛弃一切的老大谁会跟她?
而剧集另外一个让我不满的点就是企鹅人最后杀死维克的设计,我明白编剧想表达什么,但这种写法把后面的路都堵死了,企鹅人就是一个纯出生,这个角色已经没有进一步塑造的空间了,而且让观众有一种吃夹心巧克力到最后发现里面包的是屎的恶心感,整个8集看了个寂寞,观众会质疑自己为什么要浪费时间看一个纯出生的故事,一个丧失人性的角色就不是一个人了,观众之前再怎么共情他最后也只会把企鹅人当成一个怪物而已,啐一口然后不想再看一眼。
最初我確實非常同情奧茲·科布——盡管知道他是罪犯,但我被他的某些人性光輝和值得敬佩的特質所打動。
當奧茲悉心照料母親、收留維克多、向我們展現其因身體殘疾長期遭受歧視的經歷時,我感同身受。
在某種意義上,我對他的第一印象與《絕命毒師》中的沃爾特·懷特非常相似:雖然都是壞人,但你總希望他們能成功並超越常人。
你會支持奧茲對尊嚴、榮譽和尊重的渴求。
然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劇集尾聲觀眾與角色之間的關系動態竟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
隨著劇情推進,劇中埋藏了令人脊背發涼的線索——這個表面臣服於黑幫的「雙面代理人」,實則操縱著馬羅尼與法爾科納兩大勢力的生死棋局。
他一面偽裝效忠,一面暗中培植個人勢力,讓人不禁猜想:此刻他究竟在多少個漩渦中同時掀起風暴?
即便母女二人確系黑幫成員,但奧斯瓦德仍選擇將她們活活燒死——若是一槍爆頭也能瞬間致命,何苦用這種緩慢淩遲的方式,將痛苦最大化?
第四集更揭露了他如何背叛戀人索菲亞:僅為了在組織中攀升高位,竟任由其蒙冤承受阿卡姆監獄長達十年的肉體酷刑、精神摧殘與永生難忘的屈辱。
我們依然為他屏息,依然期待他能改寫劇本——甚至在某個瞬間,我幾乎忘記他是個惡徒。
這正是「企鵝人」成為影史最精妙反派的核心:他操控人心的精密算計、引導觀眾共情的天賦異稟、以及對「冷酷本質」的完美掩飾,甚至讓Victor(某種程度上作為觀眾情感鏡像的角色)都對其深信不疑。
這種將觀眾置於共謀位置的敘事手法,堪稱現代犯罪敘事的巔峰之作。
在終章倒計時階段,他精心編織的「良知假面」徹底碎裂。
我們發現他殺害兩位兄弟的真相——並非此前暗示的意外身亡,而是親手製造的謀殺慘劇。
而在大結局,當母親顫抖著揭穿真相時,他竟選擇用手術刀般的精準,將她的手指生生截斷,而非懺悔罪行。
更駭人的是,當老婦人以 dementia(老年癡呆癥)為由試圖喚醒親情時,他竟通過顛倒黑白的心理操控,將母親的質疑扭曲成病癥妄想。
這個角色的終極墮落印證了一個永恒的黑暗寓言:權力的迷宮裏,唯有暴君才是永恒的幸存者。
刚看完大结局,现在聊一聊感受。
我是首先把一到六集看完的,当时看完觉得企鹅人这个角色富有人格魅力,幽默风趣,做事心思缜密,对于手下也十分照顾,然后还十分的孝顺。
然后之后看第七节,发现奥兹是个畜生,他可以为了他自己的一点私欲,残害自己的亲兄弟。
然后第八集呢就把奥兹这个角色完完整整的变成了一个纯正的畜生。
我主要就是想谈一谈第八集。
这一集呢反而我个人认为一共有四个反转。
第一个就是他妈妈拿酒瓶刺向奥兹,因为我没有想到原来他妈妈对他有这么大的仇恨;第二个就是各个黑帮二把手杀死老大的情节我个人认为这一部分剧情比较经不起推敲。
因为我感觉他们并没有很大的必要去谋权上位。
我也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感觉到企鹅人在前面第六集结尾的时候演讲对他们有这么大的煽动性,那很明显的是讲给老大听的,第六季的结尾也没有铺垫,也没有镜头暗示之类的。
第三个反转就是企鹅人又把维克托干掉了,这个反转的其实我比较惊讶,但是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在第七,八集的时候,导演就很明显的想说几个人是个完完全全的混蛋,并不想给他塑造一点正面形象。
但有人说这里是几个人害怕维克托在后面干掉自己,但我其实更认为他就像自己说的那样,是害怕家人成为自己的弱点。
也害怕维克托发现自己的真相。
因为在维克托斯里的奥兹还是一个很可靠的大哥,我感觉奥兹更像是不想辜负他,所以就把他干掉了,虽然这个逻辑很抽象,但确实也合理。
第四个呢也是最能让奥兹这个人物形象立体的反转,就是最后结尾的时候,他看望他妈妈,然后他居然还找了一个替身去扮演他妈妈以来满足他自己的自尊心。
那为什么我说这个情节是最让我喜欢的呢?
就奥兹他整个人物形象以及动机在前面的几集,大家都认为是他想让自己的母亲过上好生活,所以他拼命拼命的努力。
但其实呢这都是取悦他自己,他的母亲其实也只是一个他获得自尊心的途径,一个来源而已,他根本不关心他母亲到底是什么感受,他只关心他能不能从他母亲的获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是自尊。
鹅妈在之前也让奥兹在自己没有行动能力的时候了解自己,奥兹也并没有这么干,因为那样他就不能感受到他自己意淫的母亲对自己的骄傲。
鹅妈最后的哭泣,我其实更认为是悔恨自己没有干掉奥兹,也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对不起自己死掉的那两个儿子。
我其实认为让鹅妈成为植物人这个桥段是一个点睛之笔,因为鹅妈一旦变成植物人,她就没有办法继续表达自己对奥兹的恨意,那么奥兹呢也可以就像他自己想的那样,他妈妈会以他为傲,但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样子。
然后除了第八集之外呢,前面几集剧情都非常紧凑,一点不拖泥带水,我一直以为下一集或者下下集才会讲的情节,结果在下半集就开始讲了。
非常的紧张刺激,非常的酣畅淋漓,神剧。
我本来是抱着看一看新蝙蝠侠番外剧的兴趣来随便看看的,结果没想到出人意料。
第一集里,企鹅人的人物塑造的很成功,作为一个黑帮分子,向往尊严和荣誉,却一直做着“背叛”的双面勾当,熟营小偷小摸;快意枪击老大,但是事后又夹着尾巴想要逃走;坦诚地对待小弟,又不惜路人的性命,这种对立的矛盾冲突十分明显,令人迷惑。
思索了一阵子之后,企鹅那滑稽的走路姿势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左右横跳、左右摇摆,这不正是企鹅人的“撇足”属性吗?
不仅仅是身体的摇摆,企鹅的心灵也在左右两扇大门之间来回穿梭。
但正如他的滑稽步伐与寻求荣誉的渴望,他与某些他所追求的东西注定越走越远。
后期的剧情也许也会围绕这里展开,只能希望黑人小哥好运了。
简单地将企鹅的人物归结于邪恶哥谭的扭曲或许过于简单,他没有大志向,也没有强烈的野心,总而言之,这里的企鹅不在是一个典型的快销式的哥谭电影反派。
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我看来oz并不真正爱他的妈妈,他不在乎妈妈真正想要什么,他口口声声说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她,其实都是满足他自己对权利的病态欲望。
这就是为什么妈妈对他绝望并且痛恨,“你就是一个变态”,宁愿让索菲亚切掉她的手指都不肯说他残害兄弟的事实之前剧情铺垫过,妈妈说变成植物人要oz杀了她,可是她真变成了植物人 oz也让她活着,因为这样 oz就有了借口,有了为他干这些“大事”的借口。
他不在乎妈妈是否遭受折磨,他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他甚至不在乎“妈妈”是谁,就像最后一幕中她的情妇浓妆艳抹,来扮演她的妈妈,只为满足他的变态心理。
他要的从来就不是亲情和爱,他要的只是赞美和歌颂。
他并不是真正的爱妈妈,而是需要一个“妈妈”来认可他;他痛哭的也不是妈妈变成植物人了,而是他从来没有并且再也不会听到“妈妈”的赞赏了。
而oz没有杀了她,我认为不仅是他需要一个“妈妈”来作为他干大事的借口,还有一方面就是在报复她,因为妈妈无论怎样都没有认可他,并且说憎恨他,那么就让她毫无尊严地活着,那滴眼泪就能看出她的痛苦。
oz从来就没有软肋,就像他在市政厅中说的“我一尘不染”…这样一个天生的坏种,冷血的变态,善于诡辩,阴险又狡诈,极度的自卑又导致他崇尚别人尊敬的反派,,,不得不说这一版的oz塑造的十分立体完美美剧哥谭我当年就很喜欢,但仅限于前几部,感觉越到后面就越敷衍,像是过家家的动画片一样,脱离了写实情节,各种超能力满天飞,还有无限复活,,所以这部新蝙宇宙的剧集还没出我就一直期待,果不其然,恰到好处地拍到了我的心巴上了,比起罗宾,我感觉这版oz更贴合哥谭,真心喜欢,期待续集!
首先我们分析Oz这个人物:跛足,无法独自站立。
行走时左右摇晃,需要时刻掌握重心。
(见风使舵,自我中心)从文学层面说,他的存续需要借助外力支撑,亦即他无法自恰,显然,这个外力来自于母亲Francis。
故事中几次出现了老年Francis看见镜中年轻的自己,她的精神状态停留在了那个阶段,可以理解为兄弟相殘的现实使她难以承受,于是她拒绝move on。
而委身于严重恋母癖的Oz,他童年时期的言行姿态便与中年时期无异,可以说,他的生存之道从未改变。
在Francis拿啤酒瓶扎Oz时,她看见的是童年时的Oz,在母亲的視野里,Oz从而长大;而即便母亲将被断指也拒不承认自己害死兄弟的Oz,不过是一个逃避责任、不敢认错的小孩罢了。
这是一对被困在悲剧中无法向前的母子。
Oz想保护母亲,可恋母癖让他无法真正的成为男人,亦即一个父亲,这就为他杀害Vic埋下祸种。
Vic可以说是被Oz从街上捡来的。
我猜想,Oz在失去双亲且严重口吃的Vic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时的影子。
他动了恻隐之心。
在他们历经了一系列出生入死的变故之后,Vic对Oz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超出主从,向更深层的关系靠拢,可Oz不需要另一个“亲人”来分走他对母亲的爱。
是的,Sophia提到的鸟儿为了争夺母食兄弟相殘的故事,以此影射Oz为了独占母亲,害死了哥哥和弟弟。
但我的理解相反,Oz的恋母癖不单单是从情人的角度驱逐竞争者,另一方面,他也不需要额外的牵绊,对他来说,他和母亲是绝对的一对一关系,容不下任何意义的第三者。
所以,他绞杀Vic的其中两个原因端現:二人超出了主从关系,可Oz无法在更深层的关系中替Vic找到位置——他不需要兄弟,也成为不了父亲,所以Vic是多余的。
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在潜意识中,Oz需要Vic替他去死。
Oz无法承受母亲试图杀死自己的事实,习惯于逃避责任的他需要一个替罪羊,而在他身上看见自己影子的Vic就是那个人选。
只要Vic替他去死,他就能说服自己,母亲还是爱他的,也只有如此,他的人格才能继续存在——沐浴在母爱之下,是Oz存续的基本条件。
杀死Vic后,Oz拿走了他的零钱(伪装成劫杀),榨干了他最后的价值,而这原本也是他们相遇的那个夜晚,Oz原本要做的事。
他们只不过一同看过日出,等太阳升起,Oz还是Oz。
奥斯瓦尔德:权力与生存法则中的不择手段
企鹅人奥斯瓦尔德·科布尔普特在哥谭市的生存方式,彻底展现了黑帮法则的残酷与无情。
他毫不妥协、毫无底线。
对他来说,存活下去不仅需要坚强的意志,更需要冷酷和狡猾。
他可以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出卖他最亲密的人——包括对他影响深远的母亲。
企鹅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渴望,带着一种病态的执念。
他的不择手段,除了生存需求,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自私所致。
在哥谭市的黑暗中打拼,企鹅人不断操纵、欺骗和复仇,像一条在阴影中游走的毒蛇,精通黑帮规则中的弱肉强食。
他的每一个成就都建立在对人性的无视与对权力的渴望上。
尽管他表面上表现出对母亲的依赖与“忠诚”,实际上,这不过是自私本性的一种表现。
只要母亲能提供安全感,他便表现出孝顺;而当她成为权力路上的负担时,他则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她。
企鹅人复杂病态的矛盾让他成为一个既让人爱恨交织、又难以简单同情的角色。
这种病态与矛盾,让企鹅人有别于其他典型的黑帮角色。
他的冷酷与自私是根深蒂固的自我保护。
他可以轻易地利用甚至背叛最亲近的人,所谓的“忠诚”不过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伪装。
这样的伪装使得企鹅人尽管身处黑帮世界,却比身边的角色更加孤独和疏离。
他是真正的反英雄,一个不值得信任的角色,对最亲近的人也毫无依恋,甚至在关键时刻不惜利用他们。
索菲亚:冰冷现实中的温柔刺痛
在女主角索菲亚的对比之下,企鹅人阴冷的本性显得更加鲜明。
她与企鹅人一样身处哥谭市的阴影中,但她保留了某种纯真与善意。
索菲亚尽管也具备病态的一面,但这种病态是后天形成的,带有一种温柔的成分;她内心纯朴而坚韧,对他人仍保有真实的关怀。
相比之下,企鹅人从内到外都冷酷而自私。
他的邪恶已融入灵魂深处,与其说是因环境所迫,不如说是其本性使然。
索菲亚在泥泞中挣扎,但依旧保留了善意,而企鹅人则完全不同,他的冷酷早已融入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与行动。
索菲亚的存在如同一股暗流,让企鹅人看起来更加冷酷无情。
她仿佛是一道偶尔照进企鹅人阴暗世界的微光,但始终无法驱散他内心的阴霾,最终,他彻底沉沦回归黑暗。
索菲亚的温柔与善意,反而衬托出企鹅人的病态自私,使他的冷酷无情愈加显著。
漂泊中的孤独美学
影片通过冷色调的视觉风格,将哥谭市刻画成了一片死寂之地,喧嚣只是掩盖真实荒凉的假象。
视觉上的孤寂,配合缓慢铺展的叙事节奏和偶尔悠长的寂静,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企鹅人内心的挣扎。
这条权力之路起步于他对哥谭市的偏执依恋,随着情节推进,他在绝对黑暗中逐渐失去了所有温情。
剧本的零散与低沉的配乐,将他的成长历程描绘成一首形散而神不散的孤独诗歌。
在这种孤独中,导演并未试图简单地将企鹅人定义为正义或邪恶。
剧本如同生活本身般零碎,通过哥谭市平民窟与富人区的对比,构筑出一种模糊的精神边界。
在这座“废墟”般的哥谭市,有人选择漂泊,有人选择定居,而企鹅人则徘徊、挣扎,寻找一个模糊的归宿。
整部剧集的节奏与镜头语言,使观众仿佛置身一段忧伤的钢琴曲中,在哥谭市的荒凉街头行走。
权力与孤独的悖论
企鹅人所代表的孤独,并非只是哥谭市的阴暗,而是一种对权力的近乎悲哀的依赖。
他对权力的渴望与对安全感的执着,如同双重枷锁般困住他。
即便在权力巅峰俯视这座城市,他依旧逃不出内心深处的孤独。
他对母亲的依恋,不过是自私的另一种表现,真正的温情对他来说从未存在过。
冷酷自私并非一时选择,而是内心根深蒂固的本能。
这种孤独与对权力的迷恋,最终将他引向不可逆的深渊。
这部剧集没有给观众提供对错的答案,也未试图美化任何一方。
企鹅人和索菲亚的关系、他们在权力之路上付出的代价、经历的伤害和背叛,似乎都是生活的无奈。
哥谭市这片“废墟”般的舞台上,每个角色都在演绎属于自己的选择与代价。
在黑暗中前行
《企鹅人》这部作品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对反英雄的刻画,还在于对角色内心的深挖。
企鹅人辗转跌宕的黑帮人生与他对哥谭市的依恋相互交织,像极了那些试图在失落之地寻找归属的人。
而索菲亚的冷静与仅存的温情,像是一把温柔的利刃,不断刺穿企鹅人对权力与孤独的幻想。
在这条充满犯罪与权力交织的道路上,企鹅人并没有飞速崛起,而是一步步逼近深渊。
导演通过缓慢、逼迫式的节奏,让企鹅人看似渐入权力之巅,却始终逃不开孤独的枷锁。
《企鹅人》触动了成年人的无力感。
它告诉你,世界不会因为妥协而变得更友善,你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甚至与黑暗达成和解。
或许正如企鹅人所选择的那样,生活本身没有标准答案。
有的人选择在孤独中坚定不移地前行,有的人则停下脚步,回望逝去的旧时光,不愿离去。
而我们都在这条路上,时而挣扎,时而妥协,在自己的黑暗中寻找微光,继续前行。
看完了最近有点忙周末再写大结局and吃到了抄袭的瓜我会一并放上来这篇是从第六集开始写的所以如果涉及前几集内容有偏差属于我记性不好。
前情是当初哥谭没看完却也磕谜鹅磕得磕生磕死,后续是看到奥兹收下维克多是完全合情合理,很多次奥兹谈论起他生活的那个街区,完全像一个父亲在给儿子讲故事,该说不该说企鹅人比布鲁韦更适合当爹,你看隔壁几个熊孩子哪个省心。
索菲亚与萨尔马罗尼在餐桌上对视后沉默无言,两个孤家寡人,实在造化弄人——索菲亚破烂的原生家庭和萨尔那不成器被短视频害死的儿子。
说到短视频插一句,哥谭地铁有人发二维码揭露哥谭真面目已经够割裂的了现在企鹅人刷tiktok找情报我说也太与时俱进了!
有种看96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用左轮手枪对决一样,当然巴兹鲁赫曼把后者拍得很好看,而前者给我的割裂感是哥谭在我这一直是出于八九十年代,否则按照现代人的网速很快就会出现:“(怼脸拍视频)(野人指)hey bro!!!(超大声尖叫)look this!!(奔跑跳跃)look this!!(边跑边找掩体)it's fucking the Batman!!!!(意义明确的怪叫)Batman is saving people!!!(怪叫声中手机旋转飞走落地)。
”再说索菲亚,其实是比好几部里小丑女都要更招人喜欢的角色。
她以为她对母亲的死的保密是谈判的筹码其实把自己送入阿卡姆,她替父亲背锅成为刽子手的时候还单纯地相信能接受正义的审判,当她在阿卡姆里第一次杀人角色的第一个转变弧光就出现了。
索菲亚的果断与维克多的犹豫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能猜到他们会选择杀人但是两人杀人后的反应截然不同。
不过索菲亚和奥兹在街上被马罗尼堵住时知道了奥兹的背叛,这个时候她也迎来了第二次的转变,她屠了法尔科内满门,改了姓氏,复仇女神归来。
不知道维克多的成长还要等多久。
奥兹的母亲应该是很好的母亲,她要奥兹做的决定会把他推向企鹅人该在的位置,我现在就想看第七集!!!
不过情人的背叛在我看来颇有雪伊遗风,她一方面已经准备赴死另一方面也刚承认过她与奥兹之间复杂的利用关系,她的背叛理由太少。
索菲亚羡慕奥兹拥有的忠诚,于是她就原地叛变,让他们有机会同步竞争,但真的是在同一起跑线吗?
政客们喝着红酒还在纸醉金迷,而奥兹和地头蛇们拿着手中的啤酒罐已经密谋着推翻旧势力,整部的核心可以算作阶级斗争,但此时的奥兹小有名声,自己造货卖货也是个老板了,想念那个淋雨给老板打伞的瘦弱跛子。
二编:第七集我勒个完美的剧情起伏设置啊!
开局交代的童年不仅是剧情铺垫而且可以说是把前六集奥兹积攒的路人缘完全败光,然后迎来两人的公平大对决。
虽然欧美圈浸润这么久但是这种人设再怎么看也是被钉死成大恶人了,完全不似前几集的慈祥前辈带后辈。
不知道Vic去哪了但是我感觉他会死,而且还是奥兹杀的,没啥因为我想看这种。
奥兹妈是大概率死的因为第六集已经算有暗示了,所以奥兹很可能会把Vic杀了,但是这个发展有点无聊。
我前面说奥兹还有第二个人物弧光——他杀人那段我觉得不算因为他的反应是还不完全成长,如果是他真的联系了其他帮派来救援那也挺无聊的。
幻想一下,对决刚刚结束奥兹坐在引擎盖上用尸体上的火焰点燃一只雪茄,Vic带着身后一大帮人姗姗来迟,奥兹向他招手,指着天边的晚霞,然后诸将俯首称臣,太没意思了吧!
索菲亚还是一如既往,其实能感觉到编剧对她的偏爱,因为整部剧她有一个完整的成长线所以看起来人物比奥兹更丰富,毕竟是和漫画完全不一样的角色剧里有意让她一直在比较偏“好”的一方。
插入孤儿院的剧情应该也是为了和奥兹做对比,一个杀了全家留下小孩,一个在童年就溺死了自己的兄弟们。
同时也是在这个时刻两个人发生转变成为了不同的人。
(奥兹好像地雷男,瘸子是他唯一雷点,Vic没踩雷所以甚至把他老妈弄丢都没事)(理论上也不会有事奥兹需要他出去求救)(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个新结局是Vic的背叛)萨尔死得有点奇怪,灯光太暗了没怎么看清好像没外伤感觉是心脏病犯了,可惜萨尔这条线还应该多讲点的,只有八集的体量,他已经算不上主要角色了。
首先我们分析Oz这个人物:跛足,无法独自站立。
行走时左右摇晃,需要时刻掌握重心。
(见风使舵,自我中心)从文学层面说,他的存续需要借助外力支撑,亦即他无法自恰,显然,这个外力来自于母亲Francis。
故事中几次出现了老年Francis看见镜中年轻的自己,她的精神状态停留在了那个阶段,可以理解为兄弟相殘的现实使她难以承受,于是她拒绝move on。
而委身于严重恋母癖的Oz,他童年时期的言行姿态便与中年时期无异,可以说,他的生存之道从未改变。
在Francis拿啤酒瓶扎Oz时,她看见的是童年时的Oz,在母亲的視野里,Oz从而长大;而即便母亲将被断指也拒不承认自己害死兄弟的Oz,不过是一个逃避责任、不敢认错的小孩罢了。
这是一对被困在悲剧中无法向前的母子。
Oz想保护母亲,可恋母癖让他无法真正的成为男人,亦即一个父亲,这就为他杀害Vic埋下祸种。
Vic可以说是被Oz从街上捡来的。
我猜想,Oz在失去双亲且严重口吃的Vic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时的影子。
他动了恻隐之心。
在他们历经了一系列出生入死的变故之后,Vic对Oz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超出主从,向更深层的关系靠拢,可Oz不需要另一个“亲人”来分走他对母亲的爱。
是的,Sophia提到的鸟儿为了争夺母食兄弟相殘的故事,以此影射Oz为了独占母亲,害死了哥哥和弟弟。
但我的理解相反,Oz的恋母癖不单单是从情人的角度驱逐竞争者,另一方面,他也不需要额外的牵绊,对他来说,他和母亲是绝对的一对一关系,容不下任何意义的第三者。
所以,他绞杀Vic的其中两个原因端現:二人超出了主从关系,可Oz无法在更深层的关系中替Vic找到位置——他不需要兄弟,也成为不了父亲,所以Vic是多余的。
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在潜意识中,Oz需要Vic替他去死。
Oz无法承受母亲试图杀死自己的事实,习惯于逃避责任的他需要一个替罪羊,而在他身上看见自己影子的Vic就是那个人选。
只要Vic替他去死,他就能说服自己,母亲还是爱他的,也只有如此,他的人格才能继续存在——沐浴在母爱之下,是Oz存续的基本条件。
杀死Vic后,Oz拿走了他的零钱(伪装成劫杀),榨干了他最后的价值,而这原本也是他们相遇的那个夜晚,Oz原本要做的事。
他们只不过一同看过日出,等太阳升起,Oz还是Oz。
延续《新蝙蝠侠》的世界观,讲述那场大洪水后,哥谭四分五裂,黑帮分割盘踞的故事。
除了一些为推动情节的刻意降智行为,以及哥谭帮派太弱没面子外,几乎挑不出毛病。
摄影美术让我们秒回阴冷黑暗的哥谭,全员演技在线!
(科林法瑞尔一度曾说演企鹅人太黑暗了,需要看动画片才能洗涤心灵。
老妈克里斯汀·米利欧缇这次也算是突破了银幕形象,让观众记住了这位索菲亚法尔科内!
·)每一集最后的美术动画也很好看,每次都会有小彩蛋和新插曲,有几个镜头然后找到了点《潘尼沃斯》开篇动画的感觉!
HBO一周放出一集的老传统,虽然没有网飞一次性放出来得过瘾,但配合着幕后花絮仔细分析剧情、人物和场景塑造等(下一季一定还是要请艺术总监Lauren LeFranc啊!
她好棒!
),和各大评论区的网友猜测剧情走向、点评人物性格等,也是很难得的体验。
——————————————————————————————————————————《企鹅人》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对于纯粹之恶的塑造。
在前面几集的刻画里,给了观众一个假想中好老大,好儿子,好师傅的形象。
我们都以为是哥谭的腐朽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还奋起向上,值得敬佩。
真当观众给出“黑暗版美国梦”这一评价时,滤镜在后面几集被全部打碎,企鹅人就是纯坏种,对于母亲是畸形地自我满足,对于手下也可以自私地只顾自己逃命。
对于最忠心的手下维克,最后竟然“狡兔死,良狗烹”。
二者的关系很像蝙蝠侠与罗宾,亦父亦师,而最后维克之死无疑升华了这两个角色。
那一刻的镜头是很平静的,二人坐在湖边谈心,直到触发了“斩杀词”family BGM才慢慢进入。
奥兹奋力掐着维克的脖子,维克在一声声please中逐渐断气,无疑是十分揪心的。
他的家庭被洪水冲走,他的身份最后也被扔进了河中查无此人。
对我来说,这毫无疑问是2024年的年度镜头!
与之对应的是老妈塑造的索菲亚法尔科内。
被父亲陷害暗算,送进阿卡姆进修,落得个莫须有的罪名,出狱后仍得不到家族任何人的尊重,除了自己看上去傻傻的弟弟。
事实上,这季的故事就是围绕着阿尔贝多法尔科内之死展开。
但这并不是一个关于黑道千金复仇的故事,而是关于她自我的觉醒。
她注定失败,因为她恶得不够纯粹,直到最后她才恍然大悟,不能走进父辈的老套桎梏中。
“之前索菲亚以为自己得到了自由,但是没有,无论动机如何,她在做和她父亲一样(甚至更可怕)的事,杀死一个小女孩的母亲,对她撒谎把她送进恐怖的精神处境里。
”所以她最后炸毁企鹅人的毒品老巢,不计一切利益,这一点也是奥兹没有想到的。
影片的结尾是索菲亚收到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妹猫女赛琳娜的来信,奥兹舔舐着自己胜利的成果,蝙蝠灯在最后一刻亮起。
期待《新蝙蝠侠2》里老爷狠狠揍奥兹(虽然又给我延期了!!!
剧本还没写完?!
绝对另有隐情吧),以及《企鹅人》第二季的故事!
大家都演得很不错
Farrell演技爆棚了。编剧有些地方用力过猛
算了吧,还是去看谜探休格。
克雷格卓贝为这部剧提供了一种在这个年头不多见的东西:耐心。哪怕这种耐心对于陈旧的DC故事乃至漫改剧来说都奢侈了点。
尽管前几集企鹅人走得如履薄冰,但其实每集发展都感觉轻描淡写。从第六集开始走上正轨了,相当不错——企鹅人的形象塑造相当成功,亦真亦假当真难辨。另外这剧的演员,相当出色。
很久没看过这么立体饱满的反派角色了,喜欢DC的原因就是因为抛开原作不谈,很多影视作品里的DC超级英雄都更写实、更生活化、更接地气儿。《企鹅人》也是如此,虽然暂时还没有出现蝙蝠侠这种级别的正派角色,但是科林·法瑞尔借助出色的装早贡献了顶级的表演。本以为结尾会给企鹅人这个角色洗白或者升华,结果没想到是一黑到底。这会让我们更加期待下一季!
破绽百出的扯淡剧
好多情节居然神奇的猜的一模一样,特别是最后维克多被杀
DC里一点现实主义和女主莫名持续漏半圆的衣品就这么高分咩??
哥谭的每位人才单拎出来都是魅力四射,《哥谭》里的企鹅人已经塑造的无敌了,平行宇宙的科林写实版也要创造一个新的高度。第一集观感炸裂啊,摄影调色很牛,但是很多对话戏都是大光圈虚化拉满然后镜头微微晃让人看着略眼晕,故事结构细节都把控的完美,基本文戏的一整集丝毫没觉得无聊,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开篇,黑色哥谭的塔尔萨之王故事。科林的演技是真的屌,嘴唇的颤抖和眼睛的飘忽不定,老奸巨猾内心深处又深深的自卑,根本看不出来是他演的。索菲亚演员好像教父女儿啊。基本没有cue老爷,大忙人现在还没有空管哥几个猥琐发育。
要是新蝙宇宙都是这个质量,还要什么主宇宙?本来期待很低,结果质量高开高走,主要人物的线都很完美,尤其是最后一集编剧还是没忘了这不是什么DC教父,企鹅人就是企鹅人,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利益的极致垃圾货,别说维克了,最惨的是他老母,说好的亲手送走呢?
编剧似乎只会回放、对称这类标准的美剧结构,其间的铺陈设计很不合理,每个人都像傻子。
【B】按黑帮片模板拍的还不错,只是企鹅人这个人物实在是让人共情不起来,想看他黑吃黑而“反派”却又没那么坏。精彩还挺精彩,但对主角的投入感并不强,所以观感很矛盾。给人的感觉就是选错主角了,应该拍一季《索菲亚》而非《企鹅人》。另外特别想吐槽为了情节能推动而逻辑性设置得非常粗糙。但凡索菲亚多带两个人企鹅人都死几回了,但索菲亚偏不,她不浪、也有谋略,却就是没这么做,除了强行推动剧情外没有任何其他解释。这点非常扣分。
有点像程咬金三板斧,第四集开始一路往下崩,为了让企鹅人最后上位编剧也是拼了。
活成父亲重返阿卡姆,荷包掏空路边无名尸,顶层豪宅中风一行泪;所谓的人民英雄,说多了搞不好自己就信了。临时上位的疯子女当家为何输给了话术大咖?当成选举寓言看也未尝不可。作为黑帮剧还是简单低幼了点,作为漫改剧嘛确实挺极致了。角色塑造优于剧情发展,也许这是大部分观众期待《小丑2》能实现的故事吧
前两集很多戏处理太儿戏了吧,这么顶尖的演员,导演,制作团队怎么能容忍这样栽赃的桥段。还有对企鹅人的刻画看似立体,实则单薄,我以为至少要到电影小丑1的级别吧。
兜兜转转又是原生家庭的罪
科林·法瑞尔是剧中的帅哥,作为DC相关的反派企鹅人独有的剧集。
画面质感挺好,但不是我喜欢的题材
2.5。第一集就快睡着了,都还到不了了讨厌不讨厌。。。又是一部高投资工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