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婚宴
Monsoon Wedding,偷欢嫁期(港),雨季的婚礼
导演:米拉·奈尔
主演:纳萨鲁丁·沙,莉蕾特·杜贝,莎法莉·什提,维贾伊·拉齐,蒂洛塔玛·索姆,瓦孙达拉·达斯,帕尔文·达巴斯,库尔布尚·卡尔班达,Kamini Khanna,拉贾特·卡普尔,Neh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语言:英语,北印度语,旁遮普语,乌尔都语年份:2001
简介:印度新德里的一家人正在筹备女儿阿迪特(瓦塞达拉Vasundhara Das 饰)出嫁的婚礼。父亲拉里特(纳萨鲁丁•沙 Naseeruddin Shah 饰)为她选定的如意郎君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富商之子海蒙特。然而,阿迪特并不开心,因为她还有一个在电视台做主持人的情人,并且是个有妇之夫。所以她一面在父母的督促下准备..详细 >
破败贫瘠的国家,即便如中产阶级家庭,必须借助外来力量,才能获得物质上的幸福。摄影很美。
Mira Nair的代表电影之一,比起早安孟买的绝望这一部欢乐了许多,毕竟是讲印度富裕高教育家庭里的故事,从一段糟糕的婚礼准备开始到最后所有人都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也算是happy ending吧
强烈的设计感幸得自由的摄影来挽回 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成功要给音乐摄影老爸角色和印度本身 完整而娴熟的戏剧作品 如此而已
這一場印象最深是在電影院看35mm放映,在現在來說真是個難得的體驗,感覺以後有35mm播放的片都要看一下,跟數位的感覺真的有差,以前也有這樣的感覺,但這一場更讓我確定,數位帶給我的是真實的感覺,當下看的人和事都因為高清而非常真實,而底片給我的感覺則更像是一場夢,好像是真實但又非常奇幻。片子本身也挺好看,用了非常傳統的印度故事用好萊塢愛情電影的方式去串起來,帶出來的感覺是我以前看過的印度片都沒有的,在類型的殻底下的表演卻非常寫實,感覺好像第一次如此貼近印度似的,最後也不失印度傳統的浪漫與對未來改變的希望。
someone take me to an indian wedding please!!!
01威尼斯金狮奖
女性视角、异域风情都是天然的加分项,由一场婚礼勾勒出一个印度大家庭乃至相关各色人物的悲欢离合,喜庆之下是各有怀抱的心事重重,不过最后仍以欢乐告终,叙事流畅、人物鲜活、描摹细腻,不需要跨越文化藩篱的隔阂,宝莱坞饱受诟病的歌舞也没有被过分使用,或许与米拉奈尔深受美国电影影响不无关系吧
突然对印度有了一点向往........
金狮奖真欣赏不了!
4/10,基本接受不了。就算开篇的乱哄哄的场面让人无法忍受这一点算是文化差异的原因,但多次毫无说服力和叙事力的双线剪辑【婚礼场景和片尾字幕混剪在一起是什么鬼啊!】,以及莫名其妙的空镜衔接【甚至看到路人一直盯着摄像机。。。】则使得电影变得完全凌乱,毫无看头。
理想主义 天下大同 美好愿望 最喜欢婚礼策划者和女仆这一对
用唯美的镜头反映了印度的传统人文观念,通过事件本身影射了印度其他的社会问题。PS,唯一没有歌舞的印度电影,但歌曲很好听
女人在婚礼前夕持续和有妇之夫来往,向未婚夫坦白此事,未婚夫大度地接纳了她,婚礼如期举行,期间婚礼策划和女人家的保姆相爱了,女人姐姐揭发姑父在她小时候猥亵她。印度女人支付婚礼费用,印度女人不收彩礼,印度女人收了未婚夫给的首饰需要给回礼,中国女人不仅不支付婚礼费用,而且索要巨额彩礼,而且不给男人回礼
主旋律与各协奏曲共鸣,五味杂陈的欢腾。印度传统已今非昔比,更包容与开放。
挺主流的,以一场婚宴视角,展示一个家庭的种种
好在有个短发的plmm支撑我看下去了
婚礼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女儿从出生的那天起,父母就开始为女儿攒嫁妆,为了举行婚礼会花光所有的积蓄,甚至借债,这在拥有其他文化的人眼中是难以理解的。透过一场婚礼展示和平外表下的爱恨情仇暗流涌动,尺度在印度片中算很大,但仍感爆发力不足,最让人感动的反而是女佣的爱情
电影的开头,蓝色片名出现在被芒果色(蓝色的对立色)占领的画面中,为整部电影建立起充满冲突的动态关系。而在整部影片中一直飘散着的橙黄色的万寿菊花瓣,正是它缓和了电影在视觉与听觉上的嘈杂。
贯穿全片的音乐歌舞成功的渲染气氛,华丽的视觉,鲜艳的色彩充斥电影画面!文化冲突下的传统习俗与现代信仰,男女主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交融中,如何寻找共同点是既严肃又幽默的命题!影片对爱情的叙述轻松活泼,又有鲜活的情致感染力,印度片的歌舞魅力依然十分吸引!
如果不是發生在印度,還以為是部好萊塢電影。印度的歌舞、意大利的敘事、美國的手法,唯獨欠缺一些法國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