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分也太不公平了吧。
喜欢到不行。
女主本身就是那个小岛,身边的车辆川流不息,但都与她无关。
只有一辆大卡车愿意一次又一次地为她停留,但是最后他还是开走了。
暴风式地难过之后,一切还是会风平浪静,生活会逼着你放弃难过,继续麻木地向前。
后来女主的小岛拆了,在故事的后几分钟我一直期待着男主会住进来,一切又都会像“夏威夷”时候那样的美好,但是男主换下了大男孩的笑和疯癫,只剩下了陌生人之间隐藏一切个人情绪的微笑。
但是还好,女主的儿子超人住进来了,只要两个人相互对话相互理解,生活应该不会太坏的。
“丽雅是真的很漂亮吗?
”年少时候的爱情,少男少女们在对方的眼睛里面哪有不漂亮的。
虽然片子没有明说,但很明显两个孩子之间的爱情因为家庭的差距而被生搬硬拉。
如果我是丽雅的家长的话,我会找男孩谈话,确保丽雅不会受到伤害,以及这个男孩靠不靠谱。
如果可以的话,那就顺其自然地让这份情愫发展,在这份情愫还没有能力长成清晰的“爱情”的模样之前,先不要扼杀它。
毕竟我还是深切地羡慕着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
男孩有一个举动很让我欣赏,那就是主动找丽雅的爸爸谈一谈,不是以男孩的姿态,而是以男人的姿态。
至于丽雅,她的年纪和经历还不够她有独立的自我判断能力,所以她的退缩,我理解。
但是,我不能确幸丽雅长大之后,就一定能获得完美的爱情。
如果这个“完美”在家长的眼中是“门当户对”的话,这也许很容易达成,但我们都知道爱情是不能拿着两个人的身家放在秤上面秤的。
但谁有能保证丽雅长大之后的爱情自由不会被完全把握在家长的手心里呢?
上面是《川流之岛》里面讲的第一种爱情,第二种爱情是男主和女主之间的爱情,这份爱情更让人心疼。
他们之间没有家庭背景的巨大差异,也许男主的生活比女主好那么一点点,但两个人始终都是在川流不息的世界里面独自运行的岛屿,有那么一瞬间他们好像注定要相撞,但碰撞之后磨合、撕扯,却因为他们两个人各自身上的伤口而没有办法好弥合。
真的都很心疼,虽然彼此需要,却没有办法相依。
但相比于女主,男主生活得要有滋有味地多,他会在没有颜色的世界里面建立起一个自己的脑部世界,经常一个人会在里面狂欢。
他差一点就让女主和他一起在那个世界里面跳舞了,但也差一点就被女主拉回了破碎的现实世界。
至于片子到结局,两个人都没有在一起,我虽然不是很理解与满意,但我总觉得,故事还没有结束,也许有一天他又会回来找她,虽然没有了收费站可以递写上字的纸片,但也没有了岛屿。
发表于公众号 多巴胺餐厅 生物课上,老师熟练的把一条鱼的鳃盖打开,把鳃取了出来。
这是鳃丝,这是鳃弓。
老师讲着。
同学们好奇的观望着。
他把属于自己的那条鱼带回了家,他不舍得杀死它。
学校外,自己心爱的富家女孩儿被爸爸带走。
回到家,他得知妈妈因为他犯的错误而“出卖”身体。
他叫超人,是superman,思考着“人生是美好的吗?
”他问富家女孩儿这个问题,得到的回应是“我要上课”以及“我不懂爱,我们现在不适合交往”。
她在高速路收费站工作,用其他女工的话来说,这个工作又要上夜班,又要吸尾气,一点儿都不好。
适逢取消收费站,她们的生活被困住。
她跟老公离婚,儿子跟班上女生发生关系,女方家凭借权势以女孩儿未满16岁为由向她索要80万赔偿金。
她给前夫打电话,被前夫的现任妻子奚落。
她想签署协议领取安置款,又被同事姐妹奚落。
她为筹钱跟货车司机发生关系,被儿子奚落。
她爱上“嫖客”连夜去找他,又被“嫖客”的新欢奚落。
在酒吧门口,她喝酒喝得面色绯红,被一个猥琐老头当成妓女,她笑颜如花,转而用手里的酒杯将老头砸伤。
他是个大货车司机,每次经过她的收费口都会给她一张写有自己电话的卡片。
嬉皮笑脸的他没有给她留下什么好印象。
要不是觉得他可能给予她金钱上的帮助,她是不会去和他约会的,甚至连多说一句话也不会。
他答应帮她,他知道她需要钱。
因为有一次她把他交给她的真钞换成了伪钞企图私自留下真钞。
在“夏威夷”的夜空下,她掏出了他的真钞还给他。
他笑着说,对嘛,我就说我给你的是真钞,后面我每次写给你的东西我都有认真的写哦。
她念着钞票背面的字,涂着粉色口红披着粉色披肩,坐在那条臭水河旁边的他布置的很有夏威夷风情的大货车后面。
他拉着她的手转圈,他围着草裙她戴着花环。
她笑了,除了“一次一万元”的约定,我想,她把他当成了男朋友以及自己儿子的爸爸了吧。
而他早就把她当成“真的女朋友”了。
因此在超人骂妈妈的时候,他才会对其大打出手。
而她的“你以为你是他爸吗?
”以及“你真的觉得我们在谈恋爱吗?
”让他流了眼泪。
他走了,而超人带回来的鱼也奄奄一息了。
他第一次和超人(superman)见面时自称自己是batman。
超人逃课躲在书店看漫画,她让他去找他,超人趁乱报警说被陌生叔叔骚扰。
在警局,她跟他道歉。
超人被富家女孩儿拒绝,他抱着他哭了,这时候,他真的像个父亲。
超人在心里甚至都认可了他。
收费站即将成为历史,像那片失而复得的没有任何甜言蜜语的卡片,像她依旧想着的筹钱赔偿富家女孩儿只为了不上法庭不给儿子留下案底,像她独自在楼顶以及通往楼顶的楼梯上吃完的一个一个冰冷饭团,他最后一次经过她的收费口。
大多数人都忙忙碌碌冠冕堂皇的装着好人,那有些人就装装坏人好了。
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吧。
即使他开着不合时宜的玩笑,但他是浪漫的,只是浪漫已经死了。
也许那个“你觉得人生是美好的吗?
”的问题还没有答案。
但当我们追溯他和她的交往的开端,他殷勤的把打包的剩饭菜,胃药和膏药塞给她的时候,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吧。
感觉这两年优秀的台湾电影不多,小清新已经逐渐成为台湾电影的标志性风格。
刚开始看这部《川流之岛》的时候有点不适应,台湾口音自带柔软娇嗔的效果,导致重大冲突中的对白听起来有点儿戏。
一旦适应了口音的设定,再往情节深处走的时候,就开始渐渐体会到影片的好。
两位主角都是社会底层人物:国道收费员与卡车司机。
他们之间的感情有一个畸形的开始——死缠烂打、乘人之危、相互利用。
男主角的无赖和粗暴让人感到极其厌恶,随着故事的展开,就好像在吃榴莲,攻击性的外表和难闻的味道之下是美味的果肉——男主角的内心充满了真挚柔软的情感。
《川流之岛》,结尾非常好,让整部电影一下立起来了,也算是摆脱了“小清新”趣味,即使这部片看起来是很现实题材的。
因此,剧本硬伤和前提设置不足也显得不重要了。
《川》让我在最后的场景看到了女主和孩子的戏,真正进入了血肉,把略煽情的燥热观感驱离开去。
硕哥演得很用力,获得西宁青年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是中肯的褒奖。
也许要进一步看好硕哥,他是否可以更向内表演呢?
好在硕哥在结尾的缺席,让我理解了詹导演对他角色刻画,就仿佛一句深问:爱是啥(傻)?
放浪的大卡车司机,恋上了收费站寂寞的收费员。
缴款币纸传情,一通死缠烂打。
《川流之岛》的啼笑奇缘,让我想起苏照彬编剧,张华坤和陈以文导演的那部《运转手之恋》。
一阙轻松诙谐的都市小调。
出租车司机爱上了女交警,为吸引她注意,不断违规驾驶,罚单成堆,最终赢得了美人芳心。
相似的生活戏码,全然不同的调性人物。
可以说,《运转手之恋》有多看淡人生,皆大欢喜,《川流之岛》就有多灰色颓丧,一脸迷茫。
台湾电影的制作,在这十几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一代年轻导演所描述的人物对象,似乎更加边缘,偏远,暗藏在那些不见光的阴暗角落。
电视电影体量的《川流之岛》,有弥漫的个体挣扎和悲观痛苦情绪,堪比社会新闻纪实风格的《白蚁》。
尹馨饰演的绝望母亲,焦躁,无援,没有出口可逃。
枯槁的中年女性形象,也被不少人串到钱翔导演,助陈湘琪摘得金马影后的《回光奏鸣曲》。
片名川流之岛,容易唤醒河流之类的小清新画面联想。
在电影里,它不甚美好,是车水马龙的收费站隐喻,从画面视觉到核心题旨,不断被深化。
大车小车,带着毫无情感的速度与噪音,似洪水冲刷,如猛兽般轰隆跑过。
这份收费员工作,收入菲薄,机械又枯燥。
单身母亲阿雯,显然也没有社交生活,成天同钢铁机械,囚笼岗亭和水泥马路打交道,应付社会事务的能力也已经大大退化。
偏偏穷母亲摊上了熊孩子,坏事情总是自己找上门。
与钱打交道的她,在一笔巨款面前,不知如何是好。
影片从熊孩子造作且欠扁的撩妹发问开始,“你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吗?
”故意制造戏剧反差。
这个难以破解的千古谜题,成功栽种了《川流之岛》的孱弱树苗。
观众将要看到的惨淡人生,那是非常不好。
熊孩子没有教养,却不至于作奸犯科,称不上无药可救。
回看这段早恋苦果,照现实中的正常处理,显然也不至于要让母亲如此丧失尊严,去背锅洗地。
然而电影导演总喜欢跟观众过不去。
《川流之岛》设置的囚笼感,似乎堵死了母亲的退路,也封住了其他出逃之道。
她不得不考虑去求助那个精力充沛,看起来又没心没肺的顽劣司机志豪。
在《醉·生梦死》让人过目不忘的郑人硕,以表演张狂,感情丰沛的大卡车司机形象出现。
这个志豪,“见了鱼肉,连性命都不要”。
这个台客风范的人物角色,可以说相当不讨喜,大声嚷嚷,大摇大摆,大口吃饭。
照着电影看下去,你又会发现,他几乎全程抖S,啃兄败家大龄孩童的浪荡形象,是与愚顽的熊孩子有严格的性格对照,互为镜像。
他们都用手抓饭,狼吞虎咽,吃相难看。
熊孩子在窗外勾不来的衣服,他取了回来。
更不用说,他的到来,确实改变了这个家庭的紧张关系——即便中间过程是如此短暂。
他承担了不称职的双重角色:朋友和父亲。
片中还出现了活鱼和生物实验课。
它就如同阿雯的中年女形象,发色枯燥,衣色单调,似乎已经不把自己当做鲜活,对异性仍有吸引力的女性看待。
随着阿雯与志豪的两人关系达成,影片出现了淋漓大雨。
然而贯穿《川流之岛》全片的,依然是不断的失水麻烦,越来越强烈的干涸危机。
《川流之岛》的祸害是熊孩子,熊孩子引出了钱。
母亲为钱委身于卡车司机,彼此以为是交易演戏,慢慢达成了身体与情感默契,终归还是因为钱财中断,功亏一篑。
原因也很简单,卡车司机是熊孩子的长大成人版,他所赖以生存的钱财,依然是靠兄长的施舍救助。
他不是大款,更没有能帮助和改变爱人生活的能力。
他的爱是真挚的,但他的爱又是无能的。
失去爱人的郑人硕,与那个在家长车外哭泣的熊孩子,形象再次融合在了一起。
无能为力,缺乏责任感的爱情,从青春期,慢涨到了另一个年纪,再次催生着如出一辙的悲剧。
电影结尾,阿雯母子二人撕破脸皮,正要彻底完蛋之际。
儿子突然从镜头外走了回来。
两个人就那么坐地上,就着各自饮料,大口开饮了起来。
他们暂时得到了水,也仿佛可以逃过一劫。
但是,看着这些涸辙鱼啊。
好像已经有什么东西,被喧哗和流水给冲走了。
(影评转自木卫二)
两句话安利!
“来的时候太着急把手机屏摔碎了看完以后觉得碎了也没关系了!
”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也都渴望爱。
影片以台湾国道收费人工转电子的大时代为背景,写了一对边缘化的“小人物”——收费员阿雯和每天都经过收费站的卡车司机志豪,单身母亲和与女友发生关系被告的叛逆高中儿子超人。
人物在困境中挣扎,夹杂着欲求与爱,生活所迫也好,情感缺失也好,究根结底其实是人物的“漂泊感” 。
影片片名据导演所说,在没有剧本的初期就已经定了下来,创作根源也是很久之前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的几句话,有一天,他在看到收费站的时候突然想到,其实每一个收费站都像一个岛屿,车流就宛若河流,来往的人就像一条条鱼,他们不会停下来,转瞬即逝。
就这么几句话,后来就有了《川流之岛》。
影片中三次出现鱼的镜头,也是导演的一个隐喻。
人和鱼一样,即便失去了水,陷入了困境,仍然会用力挣扎。
鱼的腮一张一合,人一呼一叹气。
影片中,志豪带着阿雯超人去河边野餐,阿雯对志豪说,“还说去夏威夷呢!
这里的水那么脏。
” ,志豪躺在阿雯身边,蹭着她,“再脏的水里不是也有鱼吗?
就像人,再穷不是也得活着吗?
”影片台词中有许多反问句,并且都是没有答案的,突然想到老邵和我们说的,写台词要仙儿一点儿,人和人是不交流的,反问也是不需要答案的。
阿雯得知儿子的事情以后训斥超人,超人反驳,“我爱莉雅莉雅爱我,这有什么不对!
”,阿雯盯着超人,问他,“你知道什么是爱吗?
”。
什么是爱?
超人和莉雅,志豪和阿雯,每个人都问过自己或者对方,什么是爱。
爱是一个动词,爱也是一去不复返的,就像奔腾的车流。
钱,影片中的外部压力。
为了在一个月内凑够82万赔款,阿雯接受了吊儿郎当的志豪,志豪说五千块我可以睡一个水姑娘哎!
但是他给阿雯一次一万的价格。
自己的私房钱也拿出来,跟哥哥借钱,偷用哥哥家的钱…最后没钱的他没有办法,和阿雯开了口,“对不起,我没钱了。
”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用道歉,他对阿雯说,“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
”。
阿雯推开了他,告诉他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只有钱,志豪盯着她,“我以为我们是男女朋友。
”志豪每天都是嬉皮笑脸的,每次经过收费站都会在回程单上写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阿雯,在过路费的钞票上写自己写的情诗,发现了阿雯偷换假币帮助隐瞒,他对阿雯的感情是认真的,他告诉哥哥,他有女朋友了,认真的那种,和以前的不一样。
他会给她准备胃药,一个电话打过来什么事都不做赶紧过去。
他和阿雯说,“我带你去野餐吧!
像外国人一样,多浪漫!
不过他们都是一家人一起去。
”,第一次在阿雯家留宿,他早上起来准备离开,超人拦住他,问他跟他妈是不是男女朋友关系,志豪回了一句,“废话!
” 接着问超人,“我们去野餐吧!
” 一个下午,志豪开着货车在楼底下等着他们,三个人像一家人一样,在河边玩到了晚上。
志豪帮超人拦住莉雅家的车,在和莉雅谈判后,超人倔强的憋着眼泪,志豪一把拥住他,两个人抱在一起憋了几滴泪。
对于志豪来说,他不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他像《菊次郎的夏天》里的北野武,自己跟小孩子一样。
包括他在教育超人的那段都是他嫂子教育他饭前洗手这些事,看着阿雯给超人夹菜自己也学着阿雯,他用他的方式,笨拙的表达着爱。
可阿雯却告诉他爱的含义其实是钱,流浪了几天后,他回到哥哥家,抱住哥哥痛哭。
而阿雯此刻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了志豪,想了一切办法联系他,终于,在收费站最后一天营业的时候,志豪再次经过阿雯的站,给了她回执单,志豪拽着票,冲着阿雯笑了笑,然后松开手,和其他车一样,向前开着,最后隐于车流中。
阿雯愣了神,回执单被风吹到路上,她一路追着,最后扑在回执单上,翻到背面,是一张空白的回执单。
国道上川流不息,一个个收费站像一座座岛屿,她却没有了可以停靠的地方。
影片最后,母子两人坐在莉雅家门口默契无言的场景,被生活所逼的二人达成了和解。
个人的情感得到了回归,人物和时代也达成了和解。
现场的提问环节,大奇特老师问导演,剧本在创作阶段有没有参考田纳西·威廉斯《玫瑰梦》,因为人物有些类似。
导演本人说影片拍完也有人问他,他去看了才发现确实有些巧,但是在此之前是不知道的。
影片拍摄只用了12天【这里全场鼓掌说666】,对于一个导演的处女作来说剧情上虽然元素用的多了【收费站工作人员抗议争取工作权,青少年性问题等等】,但是主线故事非常好看,对于情感的把握拿捏得当,演员表演十分出彩【by the way 男主演像刘烨】 个人真的很喜欢很喜欢!
然后依照国际惯例,本人悄悄地经过了导演身旁没好意思要个微信🤷🏼♀️最后,摘一句木卫二老师的影评,“阿雯和志豪的投入,令这些涸辙鱼的垂死挣扎,多出了一些人生过客的感伤。
”人始终是漂泊的,所以需要爱。
典型的编剧型导演之作,有着强烈的结构意识,隐喻丰富,意象对照,情感层层推进,又以社会运动为背景,显露出不同于台湾生活流电影的格局感。
影片的结构有两大亮点,一是把人物感情变动置于高速路裁撤收费员的大背景之下;二是有两段因果的对照,十六岁的儿子与尚未成年的女友发生性行为,他认为是爱,可这爱牵扯出女方家长的索赔,由于索赔,单亲妈妈阿雯与志豪进行情色交易,但志豪认为那是恋爱,双方继而真的生出爱来,由爱到钱,再由钱生爱,这种循环相当机巧,而少年世界的爱,又与成人世界的爱产生对照,并互相质问,什么才是爱。
影片的主意象是“岛”,它具体指的是女主人公阿雯工作的高速路收费站,深层含义则是孤独的边缘人渴望的归属。
阿雯困于生活的岛,可是离开这座岛又是她难以预料的放逐,她困窘、自我拉扯,生活一地鸡毛。
另一主要意象是鱼,生物课老师在割去它的鳃之后,便剥夺了其呼吸的权利,这致命一刀,对照的就是阿雯错过真爱之痛以及志豪的天真之死
你知道什么是爱啊?
……钱真的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电影《川流之岛》 “你知道什么是爱啊?!
”尹馨饰演的国道收费员冲着儿子怒吼。
你知道什么是爱啊?
初中生的年纪、跟自以为是爱情的女朋友睡了、被对方的爸爸提取了精液、拿着证据、向单亲母亲索要87万新台币的私了费,否则对簿公堂。
你知道什么是爱啊?!
单亲妈妈给孩子的父亲打电话求助借钱,却被对方的现任老婆一顿侮辱、被对方挂断电话。
走投无路的她,竟然想着利用工作便利——国道收费员,每天偷偷用假钞换真钞筹集那遥不可及的87万。
你知道什么是爱啊?!
每天经过她收费岗亭的台客货运司机,每天给她一张后面写着”MISS 36“的卡片、追求她,日复一日,似乎没有尽头。
一个为了钱走投无路的妈妈、一个失去父母由哥哥带大、没什么文化的货运司机,因为钱就这样撞击在一起了。
我不知道怎样讲述这部电影,故事性很强,代入感却不强,我们就像一个看客,去看经历苦难的人们,因为我们明知,我们不会这样做、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但对爱情的感同身受又强烈得没法描述。
郑人硕饰演的台客司机,终于靠那句“别看我这样,我可是个小开哟”得到了自己追求了100多天的女人,可是这女人却开出每性交一次一万块钱的价码。
“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郑人硕在电影里问出这个问题,尹馨咬着牙根儿说“对啊,就是能解决我的问题啊!
”然后,一次一万,从第一次的不情愿到后面动了真情后的酣畅淋漓。
实际没多少钱的台客司机,终于供应不上了。
但是从有钱到没钱的过程里,自己都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的郑人硕见到了单亲妈妈的孩子,努力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大人的形象,努力给这个跟他本来毫无关系的家庭温暖。
他所有的改变努力还不是出于一个难懂的“爱”字吗?
我被郑人硕的演技感动到一起流眼泪的镜头是他帮小男孩拦下了那个小女朋友家的车、小男孩站在车前问“难道我们之间不是爱情吗?
”女孩回答“我们都还太小,根本不懂爱情是什么”,然后乖乖地回到车里。
男孩冲回到郑人硕车边,忽然大哭起来。
郑人硕一下把他爱的女人的儿子拦在怀里,流下眼泪。
那种心疼,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心疼,心疼怀里的小孩子,大概也在心疼自己。
爱是什么?
那个时候,是爱屋及乌。
爱是什么?
是明知道是交易,非要无法克制地爱上对方。
小男孩发现妈妈和台客司机所谓恋爱背后的真实交易后,很愤怒地骂他妈妈的时候,郑人硕饰演的台客司机,像一头愤怒的狮子,推开小男孩,怒斥他怎么能这样说自己的妈妈。
就像当初笑嘻嘻地在女人家客厅捡起自己的裤子,对小男孩说“我跟你妈妈当然是谈恋爱了,不然呢?
妓女与嫖客吗?
”爱和愤怒,都真实得让看客被电影包裹起来。
最后的分手,发生在收费员在国道收费站被拆除的最后一晚站岗,台客司机依旧经过她的岗亭、递给她一张纸币,依然对她微笑,然后车开走了。
一阵风吹走了她手里的纸币,她跑出收费站,跟着纸币跑啊跑,不在乎路上来往的车辆,故事也没有狗血地让收费员被车撞死。
当她终于抓到那张纸币……她仔细检查纸币的正反面,这就只是一张纸币,上面没有写着任何字。
笑着哭了,最让人难过。
笑着哭出很大声,更让人手脚无措。
女主角尹鑫在电影一开头抛出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爱啊”,在这里,起码在我心里能解答了——就是不知不觉和情不自禁。
郑人硕的那个问题“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在这里却依然是一个问句。
钱毁了两个人的爱情,不够钱也不知道能不能最后能不能让小男孩最后不被送上法庭。
电影名字叫《川流之岛》,正应了那句“川流扰动,无岛可依”。
曾经有人告诉我“感情也是钱,省着点用。
”事实是,我们的感情或多或少,好在从未枯竭。
它被很多问题所阻隔,就像放了很多沙袋的堤坝。
可是它在内心,依然汹涌。
单亲妈妈有多难,看看这部片子就知道了。
窘迫的经济状况,再加上叛逆期的儿子,一笔80W的欠款,就让她开口“睡一次一W”,两人的第一次床戏,看的人倍感压抑,只听见男人的喘息和女人空洞的眼神。
男主演技是真的不错,从一开头的讨人厌,用钱买人,到后来让人感觉到他的真诚,真的毫无障碍,一切如水到渠成。
在看到中间,男人向自己哥哥借钱去付那睡一次一W的承诺,突然觉得刚开始对这种金钱关系的厌恶是那么虚伪。
对于一个没有多少钱没有文化的司机,能够付出金钱就足以证明他的爱。
一个煤老板拿个一万两万睡个女人是嫖娼,一个底层,愿意睡一次付一万,那就是真爱。
可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建立信任,两人终究是没能在电影里有个美好的结局,当然,如果是显示,也很难有个美好的结局。
爱情真的是奢侈品:没有时间就没有相处,没有金钱就没有培养信任的基础,真是个悲伤的结论 ……说句题外话,欲望和爱情,很难分的清,但一个男人愿意用身家和你分担社会压力;一个女人在失去这段不那么纯洁的感情后,痛苦流涕 ,那么,哪怕不多,也是有爱情的。
不是能用语言表达叙述的人,才配拥有爱情这种奢侈品的,底层没有文化的人,哪怕他/她讲述不出来,他/她也经历过真心的触动。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首发于 MOViE木卫放浪的大卡车司机,恋上了收费站寂寞的收费员。
缴款币纸传情,一通死缠烂打。
《川流之岛》的啼笑奇缘,让我想起苏照彬编剧,张华坤和陈以文导演的那部《运转手之恋》。
一阙轻松诙谐的都市小调。
出租车司机爱上了女交警,为吸引她注意,不断违规驾驶,罚单成堆,最终赢得了美人芳心。
相似的生活戏码,全然不同的调性人物。
可以说,《运转手之恋》有多看淡人生,皆大欢喜,《川流之岛》就有多灰色颓丧,一脸迷茫。
台湾电影的制作,在这十几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一代年轻导演所描述的人物对象,似乎更加边缘,偏远,暗藏在那些不见光的阴暗角落。
电视电影体量的《川流之岛》,有弥漫的个体挣扎和悲观痛苦情绪,堪比社会新闻纪实风格的《白蚁》。
尹馨饰演的绝望母亲,焦躁,无援,没有出口可逃。
枯槁的中年女性形象,也被不少人串到钱翔导演,助陈湘琪摘得金马影后的《回光奏鸣曲》。
片名川流之岛,容易唤醒河流之类的小清新画面联想。
在电影里,它不甚美好,是车水马龙的收费站隐喻,从画面视觉到核心题旨,不断被深化。
大车小车,带着毫无情感的速度与噪音,似洪水冲刷,如猛兽般轰隆跑过。
这份收费员工作,收入菲薄,机械又枯燥。
单身母亲阿雯,显然也没有社交生活,成天同钢铁机械,囚笼岗亭和水泥马路打交道,应付社会事务的能力也已经大大退化。
偏偏穷母亲摊上了熊孩子,坏事情总是自己找上门。
与钱打交道的她,在一笔巨款面前,不知如何是好。
影片从熊孩子造作且欠扁的撩妹发问开始,“你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吗?
”故意制造戏剧反差。
这个难以破解的千古谜题,成功栽种了《川流之岛》的孱弱树苗。
观众将要看到的惨淡人生,那是非常不好。
熊孩子没有教养,却不至于作奸犯科,称不上无药可救。
回看这段早恋苦果,照现实中的正常处理,显然也不至于要让母亲如此丧失尊严,去背锅洗地。
然而电影导演总喜欢跟观众过不去。
《川流之岛》设置的囚笼感,似乎堵死了母亲的退路,也封住了其他出逃之道。
她不得不考虑去求助那个精力充沛,看起来又没心没肺的顽劣司机志豪。
在《醉·生梦死》让人过目不忘的郑人硕,以表演张狂,感情丰沛的大卡车司机形象出现。
这个志豪,“见了鱼肉,连性命都不要”。
这个台客风范的人物角色,可以说相当不讨喜,大声嚷嚷,大摇大摆,大口吃饭。
照着电影看下去,你又会发现,他几乎全程抖S,啃兄败家大龄孩童的浪荡形象,是与愚顽的熊孩子有严格的性格对照,互为镜像。
他们都用手抓饭,狼吞虎咽,吃相难看。
熊孩子在窗外勾不来的衣服,他取了回来。
更不用说,他的到来,确实改变了这个家庭的紧张关系——即便中间过程是如此短暂。
他承担了不称职的双重角色:朋友和父亲。
片中还出现了活鱼和生物实验课。
它就如同阿雯的中年女形象,发色枯燥,衣色单调,似乎已经不把自己当做鲜活,对异性仍有吸引力的女性看待。
随着阿雯与志豪的两人关系达成,影片出现了淋漓大雨。
然而贯穿《川流之岛》全片的,依然是不断的失水麻烦,越来越强烈的干涸危机。
《川流之岛》的祸害是熊孩子,熊孩子引出了钱。
母亲为钱委身于卡车司机,彼此以为是交易演戏,慢慢达成了身体与情感默契,终归还是因为钱财中断,功亏一篑。
原因也很简单,卡车司机是熊孩子的长大成人版,他所赖以生存的钱财,依然是靠兄长的施舍救助。
他不是大款,更没有能帮助和改变爱人生活的能力。
他的爱是真挚的,但他的爱又是无能的。
失去爱人的郑人硕,与那个在家长车外哭泣的熊孩子,形象再次融合在了一起。
无能为力,缺乏责任感的爱情,从青春期,慢涨到了另一个年纪,再次催生着如出一辙的悲剧。
电影结尾,阿雯母子二人撕破脸皮,正要彻底完蛋之际。
儿子突然从镜头外走了回来。
两个人就那么坐地上,就着各自饮料,大口开饮了起来。
他们暂时得到了水,也仿佛可以逃过一劫。
但是,看着这些涸辙鱼啊。
好像已经有什么东西,被喧哗和流水给冲走了。
十六歲的兒子搞未成年女朋友一次,單親母親就必須被搞八十二次來還。不喜歡鄭人碩這種張狂外放(醉死夢死式)的演出,總覺那就像是在遮掩自己內在對於表演的不安定。
闷热黏湿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事业 爱情 机遇 幸运 都是在我们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来临 当你发现它的珍贵时,总是为时已晚
人物真的蛮模式化的,可以拍得更暧昧,嘴里塞羽毛球那一幕还不错,更多的惊喜真的没有了。
川流之岛,就是车水马龙的收费站。张狂放浪,感情丰沛的大卡车司机,“见了鱼肉,连性命都不要了”。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熊孩子,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对照(手抓饭和捡衣服)。单身母亲的干涸与枯燥,似乎在结尾大口开饮中,逃过一劫。但是啊,好像有什么东西,被喧哗与流水给冲走了
生活的压抑就像车流一般无止息,个人境遇后面是时代改革的潮流,说不定哪一天ai出来了我也下岗了。
劇情老套,鄭人碩表演過火,不如《醉生夢死》裡來得自然。
郑人硕值得一个男主提名。
还行吧
即便是一条在脏水中挣扎的鱼,也要在川流不息中游向心中的岛屿。什么是爱?一场识于微时的露水姻缘,恋上与浪漫,似乎都没那么难,艰难的是摆脱这份卑微,而更难的是卑微背后的生存。川流不息中的“收费站”与“鱼”的意象对照很赞,生命的过客也是本片真正的底色。
伊馨好美
成功的对底层人物和生活的刻画。
真的太差了……
各人的演技感觉很尬。这女主怎么干出感情了?这孩子也真的难搞啊
故事蛮好,孩子贼不争气
养孩子不简单,出什么纰漏都要帮忙擦屁股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无奈,母亲如果没有被恐吓住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凄苦的事情,何必呢,故事有些刻意。女子本弱,为母则强,这就是现实。你知道什么是爱吗?你知道什么是爱情吗?
设定一般,剧情一般。
3.5 作为电视电影而且还是处女作,闪光的地方非常多。《小寡妇》能打败这部和《强尼凯克》?娄烨是不是根本没看片。
小格局下的底层关怀,胜在细腻。郑人硕这条线(以及他略带神经质的表演)也太像《绿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