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叶寸心那样的根本进不了一线女子作战部队,她家人背景那么复杂,政审都过不了。
二 叶的妈妈就是有中央后台,你也不可能找到特种部队的驻地,除非那不是一线特种部队。
三 特种部队一切都是保密,不可能像剧中的男兵和女兵那样高调。
四 剧中敌方那些职业杀手实在不像从小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手,竟然能被一群初次上战场的准女子特种兵轻易杀死大半,编剧的脑子完全进水。
五 女子特种部队的性质和任务和男兵不同,前面弄个礼仪训练,后面一点用场都没派上,还是和男兵那样猛打狂冲。
编剧不知道吧,男兵的强项野外作战,女兵的强项城市作战,你都混为一团,那还组建女子特种部队做什么?!
六 即使受过地狱训练的准女特种兵,也不可能打得过那些久经战火的男兵们,有功夫也不行,打架和杀人不是一回事,光气势都能压倒你。
七 里面绝大多数任务都不是特种部队要干的,那是武警特警和特种侦察兵干的,经常配合地方公安那可更是不可能,特种部队出动的都是天大的事。
八 所有参与训练的女兵,不像在部队呆过两三年,倒像是地方女大学生,一点组织纪律都没有,哪个国家的现役女兵这么没规矩,找一个出来我看看!
最后想说一句,市面上不是没有写女兵的小说,《重装女战警》《女娲部队》这两本书写的才叫女兵,虽然有一定修饰,但起码算那么回事。
刘胖子,别扯什么保密,什么国情,说白了你就是不懂,不懂还装懂,不懂就谦虚点,你装什么装。
最后实在忍不住骂一句,火凤凰这么好的题材,被刘胖子彻底毁了,真是尼玛太可惜!
为什么要把雷神他写死呜呜呜,be的结局,通过这部剧让我更深刻体会到,家国情怀,我们军人训练很苦很累很不容易,出任务真的会有随时牺牲的准可能,保卫家乡,保卫祖国,捍卫祖国的威严,以前小些时候看的电视剧,最近我重新完整的看了一遍,虽然是早些年拍的电视剧,但这部剧真的拍的很好,唯一的一点就是,我最后想看到圆满的结局,雷神的牺牲让我很意难平,结局的最后,有人欢喜有人悲😭
军报批某女特战队题材电视剧:人物穿着过于性感暴露2014年01月11日 04:26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张书恒3248人参与 125评论原标题:“新军事题材电视剧”应坚守独立品格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军加快了新军事变革进程的步伐,部队建设与发展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新的形势下,部队文艺工作者因时而动,以良好的战斗姿态投入到文艺创作当中,电视荧屏上每年也都会有一部甚至几部反映当代军人生活,展现当代军人时代风采的新的作品出现,保持了广大观众对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持续关注度。
为了与传统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区分,我们这里将展现新军事变革时期我军将士精神风貌的电视剧称作“新军事题材电视剧”。
这些剧目包括《突出重围》《士兵突击》《女子特警队》《沙场点兵》《火蓝刀锋》《歼十出击》《战争目光》《DA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垂直打击》《第五空间》《炮兵少校》等不同军兵种、不同风格的新作。
在如今这个商业化、娱乐化的时代,大众的欣赏趣味和艺术欣赏习惯也在随着时代潮流急速地翻转。
如果打开电视机,你就会发现节目的风格与类型已不再单一,各种选秀、时尚、谈话、婚恋、家庭、养生、健美、收藏等话题节目一个接一个,让你总能找到自己关注并喜爱的栏目;电视剧频道里,表现“神剧”的、公案的、宫斗的、婚恋的、暴力的、科幻的、穿越的、谍战的等等电视连续剧一部接一部,一不小心就会被某一个剧情吸引住。
在这种众声喧哗、热闹异常的“泛娱乐化”文化语境里,“新军事题材电视剧”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在保持特立独行的品格与风格情况下留住观众,是一个需要认真仔细研究的问题。
长期以来,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走的是一条弘扬主旋律、表现我军将士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严肃创作道路,这种独立的品格也为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由成都军区电视制作中心拍摄的《突出重围》的热播,掀开了“新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新的一页。
这部剧集中展现了我军在新军事变革时期的一场现代化战争背景下的大型实兵演练,剧中动用了当时我军大量的最新装备:新型的步兵武器装备、新型的装甲运兵车、坦克、直升机等。
宏伟阔大的场面、火爆逼真的演练、当代军营的展示,让无数喜爱军事题材影视剧的观众和广大“军迷”大呼过瘾;此外,剧作还为观众展示了军人的情怀和他们在婚恋、家庭、感情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充满了人情味。
《突出重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成功地突破了原来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各种条条框框,以全新的理念和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新军事变革时期军队训练、生活的方方面面,揭开了新世纪“新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发展的序幕。
《突出重围》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为后来“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与思路,让一大批一直在苦苦寻求突破的创作者们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突出重围”的突破点。
可以理解,既然是军事题材电视剧,描写与反映部队的训练与生活肯定是没错的;军人也是人,写他们的爱情与烦恼也是人之常情,甚至更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但问题是,如果这一创作思路被高度认可,并成为大家创作的“黄金定律”的话,最终将会成为“新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与发展中新的羁绊。
回头审视10多年来所拍摄的大部分“新军事题材电视剧”,所取得的突破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对当代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所起到的引领与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却也不难发现不少的剧作中或多或少地带有《突出重围》留下的痕迹:故事的情节和矛盾冲突常常围绕一场军事演习展开,在演习过程中总会有新旧两代领导在演习观念上的不同,由此产生了激烈的矛盾(这样的情节设计也非常符合新军事变革过程中的部队现实),在新与旧两种不同观念的较量中,代表新军事战争思维的一方(蓝方)最终战胜了墨守成规的旧的一方(红方)。
同时,为了迎合更多年轻观众的口味,剧作中也往往设计一些男女干部(俊男靓女)相恋这样的“桥段”。
如此,既火爆热烈又青春时尚,成为一段时间里“新军事题材电视剧”的突出特征。
这样的特征当然也是剧作者在“泛娱乐化”文化环境里所做出的无奈选择,也是“新军事题材电视剧”走向市场的一次次尝试。
和其他题材电视剧一样,“新军事题材电视剧”不可能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它必然要面对市场,必然要经受市场风雨的检验与考验,只有这样它才能健康地成长发展。
如何拍得既“叫好”又“叫座”,既让部队官兵接受又能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是每一位编创人员在构思之初就必须要考虑的,这其中也包括经济收益的考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声称自己所拍摄的作品仅仅是供部队官兵看的,显然与当今的“泛娱乐化”社会环境不相符。
但如果为了收视率而不顾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基本特点,一味地走市场化道路,就会背离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正确发展方向和轨道。
单纯为提高收视率而置“新军事题材电视剧”固有的严肃、庄重、大气品格于不顾,剧作的最终结果和样子是可想而知的。
不久前热播并被热议的一部表现女子特战队员训练、生活的电视剧之所以热播,就是它以女特战队员的训练、生活、爱情为看点,展示了女特战队员实战化的训练和她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了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对神秘军营的向往和期待心理;而之所以被热议,则是剧作情节与人物的过于娱乐化,将本来应该是紧张、激烈、崇高、严肃的军事训练与军事行动拍成了“闹剧”:特战队员们怪异的训练服、他们不同常人的言谈举止、过于性感与暴露的穿着、似曾相识的“桥段”设计,等等。
如果撕掉剧作军事题材的标签,观众会以为在观看一部青春时尚、剧情火爆的警匪片或爱情剧。
我们不否认剧作一再地强调高强度实战化训练的特殊重要性对观众观看剧作时的提示作用,也非常理解剧作者这样设计剧情的目的是为了向观众传递他们对未来战争残酷性的认知。
然而,艺术毕竟不是理性的说教,这种蹩脚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剧作的艺术美。
因为,文艺作品不能用标语或者口号向观众宣称自己的创作动机,这不符合文艺的创作规律。
文艺作品打动人的,应是它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任何概念先行、生硬地将创作理念强加给观众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以牺牲“新军事题材电视剧”的真实性和艺术性为代价,过于追求商业价值和市场效应的做法,低估了广大观众的鉴赏力和欣赏水平,未来的路将会越走越窄。
其实,优秀的“新军事题材电视剧”并不靠噱头吸引观众,也不靠虚构离奇的故事或女演员的性感漂亮提高收视率。
即使是在“泛娱乐化”日益严重的当下,优秀的作品依然会受到观众的热捧。
2008年,代表近年来“新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又一高峰的《士兵突击》甫一播出,即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好评。
这部被称为“没有女主角”的电视剧受欢迎的原因固然很多,其重要原因在于,剧作通过对普通战士许三多经过刻苦训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特战队员过程的细致描绘,真实展现了新军事变革给部队建设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真实展现了当代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一句普普通通的“不抛弃,不放弃”,不仅成为这部剧作的灵魂,也是当代革命军人集体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的集中反映。
《士兵突击》所坚守的,正是传统军事题材影视剧严肃、庄重、大气的固有品格,和由此给观众带来的心灵震撼和视觉冲击。
当前“新军事题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些“泛娱乐化”倾向,是剧作者的生活经验与部队当前实际脱节的必然结果。
由于对新军事变革给部队带来的巨大变化估计与认识不足,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沉入”部队进行生活的体验和积累,在实际创作中就显得捉襟见肘,从概念出发对剧作的人物和剧情进行的所谓“合理的想象”的虚假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历来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无论社会价值观如何混乱,广大观众追求真善美、追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理想不会变,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高尚品质不能丢。
剧作者只有认真积累新军事变革时期部队生活的经验,才能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真正写出被部队官兵认可,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傻了吧?
天朝的电视剧可以无脑到如此地步!
令人发指了吧!?
哎,没办法,谁让我们国家如今的编剧都有抄袭神功护佑,加上金钱至上,最重要的是所有编剧都认为老百姓都是傻逼,给什么都会看的。
这就是这样的神剧长盛不衰的原因。
哎,神剧神就算了,傻逼江苏台竟然还能把这样的电视剧硬生生剪到了62集,更是令人发指啊!
我在想,这样的事情还要发生在这个国家多少次呢?
号称要改革,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有希望结束呢?
哎,真心感到痛心。
满怀激情去看火凤凰,但是越看越觉得这是一部雷剧,刘猛已经没有第一部的激情了。
第一部是值得大家去看的,但是到这一部我觉得实在是不敢恭维,不切实际,没有战争整个城市都被接管,大大的手铐难不成还拿不出一个小手嘛。
只是过了体能训练的女兵能采用战术挤垮整个雇佣兵团,导演是用大脚趾在思考嘛。
刘猛如果要继续我劝你放弃吧
困惑了我很久的问题......我非常好奇美丽的女特种兵穿成那样怎么换子弹,哦...搞错了我好像没看见她们换过弹夹.........这个困惑终于解决了......还有叶寸心的老妈真的很强悍.....被零距离射击那么多枪都没死...... 不佩服都不行啊..... 看完我表示非常困惑啊......不知道我是如何看完的........
对于我这个年龄段来说,我是确确实实不会对任何一部关于当兵作战的警匪片感兴趣,然而这部剧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这部剧是跟家里长辈一起看的。
讲述的就是关于训练一支优秀的女特种部队,这是一个新鲜的题材,整部剧以女兵为中心,讲述女兵与男兵在作战过程中会有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训练过程中,经过极其严格的甄选,在野战军的手底下训练,苦累是难免的,从一百多号人里脱颖而出的八位女子的训练战况说明,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支女兵为了检验训练成果,跟海陆空设备都极其精锐的红箭旅部队来过一次军事演习,这仅仅八个女子的力量,干倒了精锐部队几千号人。
由这八名出自不同地方的女兵,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她们上天下海无所不能,在作战中也丝毫不畏惧,巾帼英雄,铿锵玫瑰!
这部片拍得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首先是队员帽子上面的一个“猛”把我雷到。
然后女指导员一上来就被其他男兵莫名其妙的KO一顿,这群特种兵是脑残还是傻逼?
不让对方说话,不问清对方的身份,一顿猛K,这群傻逼的智商能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兵王?
为了突出男一号,和雷战身份平级的女指导员莫名其妙变成了女兵中的一员,被雷战训练。
十几年前被雷救过的5岁小女孩,见过雷一面,竟然爱上了雷,我只能说他不叫雷战,叫雷人女兵经过长期的魔鬼训练,竟然还是肌肤白嫩赛雪?
还有一段女兵戴防毒面具和男兵的足球比赛,看得真的是无语女指导员遭受电刑表情,太假三十多集的时候和恐怖分子搏斗,竟然一直穿着比基尼,露大腿,露乳沟,是卖肉还是?
这些女兵在面临突发情况那种做作夸张的表演,让此剧看起来假之又假。
女指导员和雷人两个人抱着核弹谈情说爱,打情骂笑,旁边还有人在拆弹。
还套用大话西游的台词,给这份爱加一个期限,希望是一万年。
以中国最高水平的拆弹部队,通过一次检查,拆了半天,等女指导员和雷人谈情说爱结束,才发现不是核弹,只是普通炸弹。
我靠,是军旅片还是爱情搞笑片?
还有枪战打斗场面,真是假血不值钱,到处都是鲜红的染料在飞。
导演你能不能不要让我们笑哭的眼泪再飞?
期盼已久的《我是特种兵》系列之三《火凤凰》近日隆重登场了,出于对前两个系列的喜爱,满心欢喜地端坐电视机前。
看了前几集,总的感觉这回刘猛先生是摆足了噱头,用尽了各种抓人眼球的强烈视觉手段,加上让人心动的女子特战队员的诱儿,但是太假、太虚,不够亲切自然,所有人都是金刚似的冷酷无情,瑕疵不少。
疑问一:正在非洲维和的女军医何璐,无论从维和人员选拔和审查之严格程序,还是剧情描述的场景来看,好像仅凭一纸调令就如此轻易的将处于国际维和一线的女军官调回是不是太容易了。
疑问二:教导员谭晓琳初次到集训队报到,就被以雷战一伙莽夫教训的如此狼狈,究竟是身为队长的雷战没有接到上级的通知,还是想故意给这个新来的教导员一个下马威,恐怕只有导演知道。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队长竟然屡次当着集训队员的面,将与自己军衔和级别都平级,同属于集训队领导之一的教导员像教训前来偷袭的死敌一样狠狠的训斥,甚至一个大背包将这个女教导员摔到泥潭里。
其狂妄之大用无法无天绝不过分,即使如同李云龙这样的战功卓著的老前辈,对待赵刚政委也不敢这样嚣张,别忘了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是美国大片中训练一批死囚犯,难怪雷战一个人带着墨镜装酷的表情如此熟悉。
疑问三:女兵们第一天到集训队,先不说应当对每一个战士的基本素质、身体情况进行起码的摸底吧,就在人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的情况下,上来就大玩什么“齐腰深的泥潭滚打、脏水齐脖的水牢、三小时俯的卧撑、5公里的武装越野加上流光飞弹的武装泅渡”等。
请问这些原本是炊事员、医生、舞蹈演员、话务员的90后女孩在没有一点训练基础的前提下,一整天搞这么多的花样,竟然没有一个晕倒的,这正常吗?
想想系列之二的《利刃出鞘》中的何晨光、王艳兵、李二牛这些从各野战部队精心选拔出来的尖子,也是在当兵大半年后,历经严酷训练的基础上,才被选送到特战队参加集训的。
云南卫视的《士兵突击》比武中的战士,也都是在强化训练了半年以上,才敢上这样的强度,可面对这些几乎没有一点强化训练基础的女孩们,以雷战为首的野兽们,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家伙,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样吧,假到无法忍受。
疑问四:雷战一伙训练帽上的那个《猛》字是什么意思,我琢磨了半天终于搞明白了,噢,原来这些傻乎乎的家伙就是导演刘猛的“猛家军”的一帮打手啊。
妙哉,正如蒋小雨说的那样:可以给自己扬名立万呀,高!
实在是高!
——再评《火凤凰》耐着性子看完了《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后,忍不住还是要吐槽一番,不吐不快。
纵观全局,完全可以用胡编乱造绝不为过,漏洞百出,越看越气愤。
不可否认,“特剧之一、二”的成功,为编导刘猛先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人气,这也是他变得心高气傲,真把自己当成了中国特种兵之父了。
于是,想别出心裁,另辟蹊径,搞出一个女特种兵,加上让人眼花缭乱的装备和枪械,可谓噱头十足,把特迷们吊足了胃口,热切期盼一睹为快。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随着剧情的深入,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层出不穷,刘先生还是嫩了点,到底不是真正的军人。
上回说过有四个疑问,现在我接着提十点疑问,请刘先生接招。
疑问一:雷战十四年前在抗灾中营救了五岁彝族女孩卓玛,当时他是少尉,十四年后的雷战官至少校,按照部队晋升的惯例和剧中雷战扮演者徐佳的实际长相来看,应当是三十岁出头,那么他当时应该是几岁?
难道是十七八岁就贵为少尉了吗?
现实中的演员徐佳出生于1984年,也只有29岁,这点显然是一个明显的败笔。
疑问二:除了沈兰妮是跆拳道运动员、教导员谭晓琳是黑带三段外,即使队长何璐也仅仅是野战军红箭旅卫生队的副队长,最多只学到一些皮毛,而且也是大学毕业后半路出家参军的,其他的那些原来是炊事员、防化兵、话务兵、舞蹈演员的女孩们就更不用说了,包括那位男军医林国良,在没有接受过任何严格训练的前提下,仅仅靠三个月魔鬼训练就一下子脱胎换骨,忽然个个成了武功超强、军事素质极佳的男女超人,别说那些红箭旅的野战男兵不堪一击了,就连黑猫手下的那些同样经过严酷训练、许多还是原外军退役特种兵们,照样被这些军中霸王花打的屁滚尿流,难怪看的那些热血青年们摩拳擦掌,准备投奔军营,虽然不相信自己三个月就能变成像那些火凤凰一样厉害,但是有整整两年的军旅时间打磨,相信足以把自己变成一个功夫了得的人。
呵呵,真够大忽悠的,孩子们,作为一名从小生长在军营,三十五年前在刘先生孩提时代就是军人的我,诚恳告诫大家,军队绝不是像这样的儿戏,别太天真了。
疑问三:女兵们在接受空姐礼仪训练的时候,头顶着刘先生的前一部小说版《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的书,而且,这本书还反复出现在镜头里。
真搞不懂,现在国家不是已经明令不让在演出或电视节目里,搞变相的广告宣传吗,可为什么这部戏里可以?
难道刘先生是在推销自己的小说,顺带搞些副业吗?
疑问四:教导员谭晓琳的演员是争议最大的,我不说她长相如何,但她的确不是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看上去比雷战年龄要大不少,而且她的脸型是方脸,可她的父母亲却都是长圆脸或瓜子脸,很难相信这是一家人。
为什么不让侯梦莎来演,不光是形象靓丽,军人气质颇佳,而且年龄和徐佳相配,脸型也更接近扮演她父母的演员。
还有一点,她出演这个角色,肯定会受到广泛好评和欢迎的,不知为什么刘先生要出如此下策,是不是要顾及其他演员的情绪,别让侯梦莎风头太劲了。
疑问五:剧中身为教导员的谭晓琳,哦,按惯例还应该是部队的党组织书记,竟然当着那么多的军人部下面前,毫无顾忌地和队长雷战大胆接吻拥抱,看的老汉我是直摇头。
难道现在部队如此开放了吗?
就是普通部队也没有这样的军政干部,更别说是纪律极其严格的特种兵部队,两支特战队的男女主官谈恋爱,上级也不干涉?
怪不得他们都是外军打扮,猛一看,还真以为是美国大兵呢,因此就很快有了效仿者沈兰妮和林国良一样的场面出现,请问刘先生,你真的了解部队吗?
疑问六:军方在东海市搞什么武装占领,还号称是占领军,让市长在电视里对全市老百姓发表悲情的被占领宣言,这也是整个中国闻所未闻的事情。
剧中不是讲马上要世界青年运动会吗?
马上联想到今年在南京召开的亚洲青年运动会,是不是剧中的东海市就是南京市原型啊?
如果是那就好玩了。
设想,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一个省会城市,当一夜间城市到处是坦克、装甲车和全副武装的军人,号称自己是占领军,会对城市造成多大的恐慌和混乱吗?
要知道,我们每年“9.18”搞防空警报还要反复通知全体市民注意,像这样规模的演习谁有权批准,也只有这位“猛先生”敢。
倘若真的如此大规模搞城市军演,那么很难说如我等这样爱国、爱家乡的老军人不会奋起反抗,说不定会采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游击战干掉若干占领军士兵,那这些光荣参军的小伙子是算为国捐躯,还是被击毙,恐怕还是得问刘先生。
疑问七:打入境外黑社会集团黑猫身边的卧底天狼,为什么是一名军人,按理这种活应该是警方的事情,就像《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里王艳兵父亲那样。
可这里为什么是一名现役军人,还被派往国外,打入国际恐怖组织,军人出国有那么随便吗?
那些猛虎的警方特战队员在干吗?
好像有逆常理。
疑问八:雷战的牺牲不但没有令人肃然起敬,而是疑惑重重,他身着如此先进的外军装备,难道没有防弹背心吗?
他一个人在同黑猫打斗时,那些男女特种兵们却都眼睁睁看着他单打独斗,甚至那么多狙击手、神枪手都在干嘛?
为什么不下来和他一起并肩作战,完全可以一枪毙头,这不是特种兵起码的常识吗?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导演刘先生不让他活了,只能光荣了,悲摧呀。
疑问九:剧中的田果回家探亲因没有穿军装,被二爷狠狠教训一顿,后来田果拿出军队关于军人外出着装规定,告诉二爷她没有违反规定。
但是联想到《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里何晨光、王艳兵他们一样回家探亲,哪个不是一身戎装,为什么前后要求不一样?
难道是他们那个时候这个规定还没有出台吗?
疑问十:叶寸心去看望母亲被敬业的保安挡在门外,她竟然徒手攀爬几十层楼上去,先不说三个月训练她有没有这样的本领,但是她的举动已经引起了无数市民围观,包括武警的消防官兵到现场准备营救。
然而,她爬上去后却什么事情都没有,难道这样的行为对于一名有着严格纪律的特种兵来说,不算违法或者违纪吗?
要知道几年前在上海,就有多名攀爬金茂大厦的中外人员一下来就被警方带走了。
这种缺乏基本军人常识的事情发生在一名特种兵身上,让人匪夷所思,起码应当通报部队严格教育吧,特种兵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十分谨慎,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肯轻易暴露自己身份的,这点也要我等提醒刘先生吗?
其实问题还有很多,如这个黑猫的K2究竟是个什么组织?
恐怖组织、贩毒集团,还是武装暴力集团,好像都是,也都不是;还有在世界青年运动会即将召开前,那些武装匪徒如此轻易的分多批携带那么多重武器,是怎样进来的等等,留给刘先生反思吧。
最后我还想评价一番几位演员的表演和角色。
前面讲到的谭晓琳演员程愫,其实是个好演员,但是她的形象和气质演解放军真的不是很合适,她较合适演女老板、女强人之类的人物,就像特二里参谋长的前妻这样的角色最合适。
雷战演员徐佳是最失败的角色,整个剧中老是一副居高临下、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没有生动感人的表演,只是僵硬而缺乏有层次的耍酷。
唉,徐佳啊,你靠特一郑三炮、特二王艳兵积攒起来的良好印象恐怕要毁在这里了。
尤其是王艳兵,演的非常好,有倔强不服输的性格,有一腔热血的澎湃激情,有对父亲爱恨情仇,对奶奶的满腔深情。
但是这部片子你真不该接这样的角色,倒不如出演天狼,或者像郎峰一样干脆不露脸,给观众一个期待。
再说说赵荀扮演的哈雷吧,看看自己这张明显的山东大汉的憨厚相,为什么不坚持特一、特二里的农村憨厚娃的形象呢?
这是你的长处和优势,像这部剧里也一本正经地扮酷,看上去有些滑稽。
如果坚持像老狐狸钟情于军士长专业户,那会更出彩。
想想你的老前辈侯勇吧,曾经也想告别军人专业户,但最终还是一个接一个演首长,不也同样受观众喜爱。
最出彩的是叶寸心演员刘晓洁,一改前两部戏中柔弱女孩的形象,以强硬干练、机智敏捷示人,表演丰富,有深度,把握得当,是剧中的一大亮点。
话说刘猛的作品还是看书先的,子弹,狼牙,危机,大敌,刺客,冰我都看了的,真心觉得不错的。
后来看到《特1》电视剧(开始不知道是小说改编的,当然也不知道是刘猛自导的)感觉这是赤裸裸的抄袭嘛,而且还这么戳的后来发现...所以很蛋疼啊那期间的还看见吴京微博说部队训练和刘猛合作,我以为是电影来着的,结果,结果就是《特2》,结果真特...。
而且前几天在书店看到利刃出鞘的,开始很兴奋...结果...这还不是特2的么您还是写书的吧《特3》这剧我瞥了两眼,简直不能多看的啊...作为一个军事迷话说看刘猛书时还很激动的,描写的很真实,感受很深刻,有战士的豪情,也有侠客的大气感觉书中有很多我自己(相信还有许多军事迷也有这样的感觉的)对军旅生活的一种追寻。
可惜这个在电视剧中却当然无存,很难想象这是改编自您的作品,更难想象这还是您亲自操刀的,不知当年您的作品后面评论的人看到这些电视剧时怎么想的啊记得剧本的要素之一就是不能当成小说写的,而且刺客书买了之后我就知道这不是您会犯的问题的,但...记得初中时在书店看到狼牙我没有翻开,看到冰也没有的,那时我向往国外部队的装备也更倾向于外国部队思想。
后来高中看了小说,发现装备很真实比不了国外,思想接地气但也不不是赶不上趟的,而且配合了铁血又不失幽默的文字,让我一下就看了您不少的作品也喜欢您的作品。
后来又遇到您的好多作品——电视剧作品,真是不敢相信也是出自您之手的。
豆瓣上有个小组我申请加入的,目的是吐槽《特3》的。
以前对您很尊敬,到现在还是对您很尊敬的,但是真心不希望有《特4》了(“该剧于2013年10月23日登陆江苏卫视黄金时段全国独家首播。
《火凤凰》为了更高的收视率不得不重新剪辑,让原本的48集变为62集,也创下了电视剧剪辑的世界记录。
”——百度百科...),要是没有小说那种非二,非脑残,正常价值观的,铁血的军旅风味您还是不要出影视作品的吧要是小说也不能前进的话,也还是不要继续了,保持以前您给我的美好回忆还是很好的。
这些都是个人观点,憋了好久,不吐不快。
希望观点不和的能轻喷
安然真好看,今天才发现是万茜,笑起来还有小虎牙,为此加一星。
早年的万茜万茜万茜
以前看过,难得有讲女特种兵的剧(虽然里面还是很多性别刻板印象)。
怒改一星。。。
陪奶奶看了一寒假抗日神剧 这部是真的忍不了了 怎么可以这么傻逼啊请问(最新进展 我奶奶都弃剧了)
老妈喜欢,帮她打分
从情感上说可以打六分甚至八分,但是从内容看,只能给四分甚至两分。 逻辑漏洞百出,更让人难受的是后面的剧集剪辑的真是一坨屎。 火凤凰们天天训练没有肌肉的呀,动作力量也不够,中国女兵不至于如此吧。
这…内部恋爱真的不影响作战吗?这是特种兵之我要和你谈恋爱吧
这部较前两部,尬的一批。
当年看的 最好看的是1,其次是2,最难看的就是火凤凰,还烂尾了我记得是。
没人不爱叶寸心!
支持军旅电视剧,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批评这部,我觉得挺好的,一样有血有肉傲娇卖萌,同时血气方刚令人震撼,太棒了,演员辛苦了。
见识了女兵作战,虽不像男兵严峻激烈,但也别有一番风味。看过好几遍始终没敢看第五集生吃老鼠那段
出于军人情结,我才会蛋疼地看到差不多最后,还是那句话又臭又长,假得不能再假,上帝啊,就算尼玛减肥都得要几个月才能见到点成效,几个丫头片子训练几个月就一个个成霹雳娇娃了???垃圾片不解释~~想念以前的士兵突击,不以装备和爱情做噱头,最后却感动了太多太多人~~~
太酷啦!雷战竟然死了天了噜🥹
看之前是4星,看之后是2星
许多桥段恶俗无聊,后来又充满意淫
就为了在南京拍的给五分 啦啦啦 现实夫妻党还行赖 演技在那了 呜呜呜最后还是要死人 哼 狗血的编剧飞踢你TAT看到秦淮区政府好桑感啊 尼玛当初一天要跑两趟的说哈哈哈求再来一部~
如果没有饿极了的剪辑,这片子真心是个不错的宣传片。
最好的地方是留下了丰富的同人空间情怀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