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姐们,找对象没别的要求,就是要爷们。
我们去了趟台湾,那里的男孩特别文雅,说话温吞柔软,待人和风细雨,搞得姐们莫名的不爽。
我问她,找个台湾爷们怎么样?
她说受不了,得打。
怎么打?
照三餐打,太较劲了。
白百何演台湾小清新,就有这种想让人照三餐打的感觉。
并不是说她不够美,也不是说她不够好,其实这两点都算不上是一定的标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欣赏浓眉大眼的,就有喜欢小家碧玉的。
只是演员选择角色的时候总是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大包子冒充小馄饨,没有噎不死人的事。
比如最近于正翻拍的《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扮演者陈妍希,挺可爱的babyface非要挑战清冷的小龙女,一脸痴呆相带来恶评如潮也是理所当然的。
白百何长的素,不是素雅而是素净,她五官并不出挑,演杂草永远比公主合适。
她的外形基本是按照胡同妞定制的,黄小仙时期连演技都不用,站到那儿说几句台词就是填那坑的萝卜。
那点女生的小情怀,失恋的小痛苦,搭配着她邻家女孩的外形,透着就是那么的和谐。
也可能真是因为她长得素,不化妆就和绝症晚期似的,最近白百何的电影形象都是按照这个路数塑造的,巧的是还都是和台湾团队合作,大概因为他们没接触过胡同妞,也不知道要怎么消费这一款女孩,所以就锅碗瓢盆的瞎招呼。
具体到这部《被偷走的五年》,白百何历经了失忆、失婚最后到丧命等一系列悲剧事件,脸色一点一点的惨白,表情一点一点的绝望,和剧情有没有关系不知道,与群众的观影体验倒是步调一致。
且不说这部电影剧情有多么的恶俗,剽窃了多少部经典作品甚至是网络求婚创意,也不说这两个人的情感的塑造是多么的敷衍,配角存在是多么的糊弄,对被偷走的五年的生活解释有多么的模糊不清。
就说在电影中,白百何光是车祸就出了两次,失忆一次(后面还痴呆了),如此高强度的悲剧堆砌再算上之前《分手合约》的两次绝症,白百合就像是收集龙珠一样,快集齐七颗丧龙珠召唤“搞死你”神龙了——当然,在这两部作品里,她都被搞死了。
《失恋33天》里白百何饰演的黄小仙追逐着陆然离开坐上的出租,一个人狂奔在黑夜之中,她也许有着任性,却也有着绝对的深情。
她在画外音中狂喊着“等等我吧,前路太险恶,请不要放弃我”,疯狂地渴望追回已经离开的心——这是电影最抓人的片段之一。
白百何就是为这样的情怀而生的。
她不是公主,也不是白领精英,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时间流逝间渴望邂逅世俗真爱的女孩。
明明在电视剧里的她就是普通的都市白领,人生百态,怎么到了台湾小清新电影里她就成了必须去死的悲剧女主角?
是台湾团队看错了白百何的定位,还是她传递了错误的角色信号,身为旁观者的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
只知道这些小清新电影抢夺了她的档期,为她塑造起狗血的高塔,告诉她你要去追求爱情,但追求到一半你就要死了,所以你得痛苦。
白百何的演艺之路还没踩夯实,她做不来这样的转变,尤其不能在如此虚无的剧本之下转变,所以她赌输了,她最终只能成为狗血爱情的牺牲品。
白百何所具有的快乐、坚韧的特质都被偷走了,置换成为廉价的眼泪和煎熬,感动不了任何一位观众。
像是一盘烤焦了的鸡翅,也不是不能吃,只是吃多了恶心还危险,没人愿意为了她频繁的冒险。
我期望现在的白百合面前,能有一个王小贱像在电影里甩她大嘴巴般叫醒她,告诉她什么才是适合,什么才是自己能演绎的。
不要再选错剧本,为了所谓的台湾市场而继续贱卖自己。
胡同妞不是不能死,也不是不能为爱而死,但至少不能得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病然后挂掉。
如果男主角必须去哭的话,他们需要的也不是一具尸体,而应该是一个藐视一切包括绝症的毅然决然的背影。
我对于失忆这种事情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大概是那种记忆中满是美好,但你却已是路人的无奈感情比较能够触动我心吧。
本片亦然。
虽然白百合失忆后近乎恬不知耻的抢人家男友的行为的确令人发指;虽然张孝全对女友不理不睬,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心猿意马,藕断丝连的感情骗子;虽然安心亚面对一个摆明了挖墙脚还理直气壮把你当小三的人都无力招架,最后还悄无声息消失。
但本片依然会牵动我某一根神经。
那种“睁开眼发现你不是我的了,我还不知道是为什么”的无力感,估计是我上辈子的原罪。
何蔓升职后应该最多是和谢宇平级,怎么会产生那种国产电视剧中集团老总和下岗职工之间的等级差距感。
何蔓是在离婚后马上车祸,并昏迷数月,从姐姐口中可以知晓谢宇常开看她,然后居然就有女友,这女友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谢宇还爱何蔓无疑,何蔓重伤昏迷,即便是离婚,这恋爱速度也实在过快。
而莉莉在得知男友前妻失忆,没安好心的死赖在男友家,居然一次温泉之旅就搞定了,完全的捡芝麻丢西瓜。
很多人诟病张孝全的哭戏,我倒觉得挺好,他的两场哭戏都挺让我触动,一个是白百合回来告诉他去见了心理医生;一个是纪念日买了诺基亚5300回来送他。
男人的难过差不多就是那个样子的。
最后的不得好死感觉有些过分煽情,黄真真似乎总是喜欢揭露现实的残酷,但爱情这种事情,无奈远比残忍来的更让人耿耿于怀。
他俩最后相忘于江湖,各自幸或不幸的生活,都比这样相濡以沫的纠结来的让我唏嘘。
最后说一点,第二次求婚挺好,不管是不是照搬国外视频,都挺让人眼前一亮,但安心亚的“这是我的新男友”百分之百的多余。
关于失忆的爱情我倒是推荐Rachel McAdams和Channing Tatum主演的《誓约》The Vow。
人家结局一个人没死,还一起结婚生子,相伴到老。
可比起本片来,倒更让人感慨万千。
≪被偷走的那五年≫,讲述夫妻遭遇车祸,妻子昏迷五年才醒,为唤起记忆,她开始了找寻记忆之旅的故事。
首先,故事是有的,但因为我当时困了没能好好看,所以我觉得本片跟她之前那部一样无聊狗血。
但我发现,她的爱情三部曲总在我气头上上映,难道她是我的霉运之神吗,真的很让我无语。
总之,爱看不看。
浪漫美好的蜜月之旅,突然以一场车祸戛然而止。
曾经沉浸在无上幸福中的何蔓(白百何 饰)从昏迷中醒来,却从姐姐何琪(戴君竹 饰)那里得知自己已经和深爱的老公谢宇(张孝全 饰)离婚的消息。
原来她不久前刚刚出了一场车祸,导致忘记了过去五年间发生过的所有事情,最后的记忆只停留在2007年蜜月旅行的梦幻时刻。
五年的时间,身边的人和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她痛哭流涕,找到已有新女友的谢宇渴望找回往昔的记忆。
许是心疼这个曾让自己又爱又恨的女人,谢宇暂时将何蔓留在家中。
失落的时光与记忆,物是人非后什么是珍藏彼此心底…导演也完全放弃了之前《女人那话儿》、《男人这东西》、《六楼后座》等影片风格与类型化,将影片转向这种商业化纯爱题材,算是进入内地的一种信号,但其作品依然保持了以独特视觉发现和记录社会另一种深隧蕴涵的能力,将一种爱情的戏剧形式,发挥到极致——在《被偷走的那五年》中,尽管找回失去的记忆成为故事发生的推动力,但爱情的“灵药”依然是“绝症”,而失去的记忆,成为故事贯穿始末的悬念,在搞笑过后,又成为催泪煽情的引线。
开篇失忆情节照抄朱丽叶·比诺什的《彼女的人生》,车祸引起老年痴呆的后遗症明显抄袭《我脑海中的橡皮擦》,连在家具上贴纸条这种细节都能完美copy,男主第二次求婚的情节照搬了youtube上红极一时的求婚视频,连舞蹈阵型都没换过。
至于结尾女主各种找死男主万分纠结终于痛下决心成全这种眼熟的情节随便翻一翻韩剧里都能找出一大把好嘛!
编剧你是复制忍者卡卡西吗?!
《被偷走的那五年》:使劲爱,用力虐!
文/列文如果说葛优是国产喜剧片的标配的话,那么白百合如今已经成为国产爱情片的标配了,从《失恋33天》到《分手合约》再到这部《被偷走的那五年》,皆有上佳的票房表现,也可把说葛优的那句话套用在白百何身上了——“铁打的白百何流水的男主角”——身边的男主角从文章换到彭于晏再换到本片的张孝全,让人感觉她还真是百搭。
通过几部戏,也能看出为何白百何会成为“爱情片女王”,她那介于女孩和女人之间清纯与成熟兼备的感觉,虽非标准美女但颇为邻家的亲和力以及倍受潮流热捧的小清新气质,还有她个性气质中独具魅力的打动人心的真性情,这些都是讨好观众并达成共鸣的个人优势所在,而这些优点在本片中也都有体现。
《被偷走的那五年》从剧情套路上没有太多可说了,无非是采用了商业爱情片娱乐观众的常用模式,相当于“反《誓约》”+《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将戏剧冲突与极致煽情相结合,虽然某些情节设定难免有“洒狗血”的嫌疑,但整体节奏感舒缓而不沉闷,台词生活化而不枯燥,一些颇能让人忍俊不禁或者触动心扉的小细节更是影片的魅力所在,白百合与台湾演员张孝全的对手戏也有滋有味、深情款款,绝对强过《分手合约》里白百何与彭于晏的组合。
虽然本片的剧情模式并不新鲜,但这些经典模式吸引观众的戏剧化路数依然有效。
前半部分的“反《誓约》”模式——《誓约》是已婚女主角车祸后忘记曾经结婚,《被偷走的那五年》是已婚女主角车祸后忘记曾经离婚——兼具悬念与幽默,让人一方面通过白百何向张孝全和友人的追问,一步步发现他们离婚的真正原因,一方面在白百何对待张孝全“小清新黏人式”的同居生活中,收获种种尴尬的乐趣和甜蜜的爱意。
前半部分的剧情走向其实并不难猜,白百何和张孝全一开始就给人旧情难断的感觉,所以张孝全那个超嗲的现女友最后干脆消失一点都不让人奇怪,两人破镜重圆那是必须的。
真正在“爱情”二字上敲开观众心扉的,还是影片真诚与饱满的爱情细节,其中众人过节聚会时观看的张孝全当年向白百何求婚的DV片,把一场状况百出的求婚展现得真是既有爱又搞笑。
而白百何在了解到两人离婚的原因之后,通过电话跟张孝全尽诉衷肠,也是满满的掏心掏肺的感动,影片在此处达到的高潮感恰到好处。
不过,影片的后半部分也难免走进“爱情不够绝症凑”的俗套里,也许编剧实在也找不出什么方法让这相爱至深的两人再度掀起情感波澜,只好拿出“绝症”这个百试不爽的虐心利器了,于是剧情也就在煽情的大道上一路狂奔下去了,而白百何的上一部作品《分手合约》同样也是在玩绝症,难怪有不少观众说这两部片子比较相似了。
不过本片这种“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失忆类型的“绝症模式”,相对来说还是能创造一些动人情节的。
比如说有一场戏白百何出门,张孝全暗中跟随照顾,没想到在百货公司两人走散,张孝全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结果发现白百何居然已经安然到家,买了一个结婚纪念日蛋糕和一个手机作为礼物送给他,而手机已经是多年前的老款式了,白百何还在说“这个你一直想要的手机好难买,找了好久才买到的”,令人心动的甜蜜和令人捧腹的幽默调配得恰到好处。
而最终影片并没有给出一个大团圆结局,也没有像《分手合约》那样淡化白百何的绝症结局,而是把虐心进行到底,将白百何手术失败全身瘫痪的绝望一幕展现出来,让张孝全一次次的痛苦与一次次不放弃的坚持,制造出一波波的泪奔场景。
不过本片在此处有些用力过度,虽然会把一些观众煽得泪水涟涟,但我所在场次的观众则明显普遍无动于衷。
“黎耀辉,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看完《被偷走的那五年》,不知何故,脑海里想起了这句对白。
看过那么多爱情电影,无论是喜剧的、悲剧的、撕心裂肺的、平淡如水的还是冷酷绝望的,讲的都是关于不如从头来过的故事。
明明知道过去再也找不回来,却依然想把这句话讲给你听,千言万语也抵不过这一句从头来过。
《被偷走的那五年》也讲述了一个从头来过的故事。
电影中白百合扮演的女主角哭着说:“很多事情永远都想不通,想不通为什么一睁开眼,你就不是我的了。
”人生的残酷就在于,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重来一次。
看完电影我的第一感受是,如果能有一次重看此片的机会,我只会看到影片的第50分钟,然后就毅然决然的走出电影院。
这50分钟带给我的将是一段非常美妙的记忆。
虽然我会错过男女主角旧情复燃和那段非常讨喜的求婚小影片,但却也避免了后续剧情向韩国虐心偶像剧致敬所带给我的不良感受。
我宁愿只看到男女主角在喷泉旁边擦肩而过,这时女主角的记忆刚刚被拼凑完整,男女主角依然相爱却背负着过去对彼此的伤害而进退两难。
对于我来说这故事已经讲的很完美了,既有爱情开始时的甜蜜浪漫,也有因激情退去而丢掉爱情的痛苦和遗憾,更有想要破镜重圆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一个爱情故事讲到这个份上就可以了,结局如何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我只要知道他们是相爱的就好了。
电影演到这里,故事的起承转合都恰到好处。
在影片前一个小时失去的爱情和记忆全都找回来了,后面的一个小时还能说点什么呢?
导演给出的答案是再次把爱情和记忆扼杀一遍。
于是影片后半部分白百合扮演的女主角开始了更加悲惨的经历,那些10几年前韩剧中最常被用来垂泪的桥段都被一股脑的借鉴过来堆砌在了她的身上。
剧情从一个突兀的转折开始一路向着狗血狂奔。
女主角去见心理医生,竟然发现自己和这位长相猥琐的老男人发生过一夜情,一阵恶心席卷而来。
令人意外的是这段不堪回首的记忆的开启竟然让男女主角重燃爱火。
两个人因为出轨而离婚,然后又因出轨而复合(此处可能我的理解有偏差),这个逻辑真是需要观众换个脑子,以至于当张孝全在此段影片中痛哭流涕时,电影院里竟然响起笑声一片。
《被偷走的那五年》的后半段开始大规模的抄袭韩国电影的剧情设置。
导演让白百合得上了和《我脑海中的橡皮擦》中女主角一样的痴呆症,就连家里四处贴的黄色小纸条都一摸一样。
然而记忆一天天的消失,并不够悲惨,接下来导演又把女主角弄成了高位截瘫。
当我以为这样已经够惨了,至少应该让女主角活下去吧,可导演就是非得把她弄死不可,于是女主角自杀未遂,男主角为了不让爱人受苦而亲手关掉了呼吸机。
这真是太残忍了。
搞不懂为什么女主角一定要非死不可,明明是个好看的爱情故事,安上了一个这么堵心的结局。
只能说黄真真同学你真是太狠了。
(此处有漏洞,插上呼吸机的病人,怎么可能说的出话呢。
)我实在想不出有哪部电影的女主角比白百合扮演的何蔓更惨了。
一部电影中遭遇两次车祸,一次离婚,一次失忆,一次痴呆症和一次高位截瘫,最后还被最爱的人执行安乐死。
这应该算得上是影史最悲情女主角了吧。
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旁边的一位年轻姑娘从头哭到尾。
也难怪,以她的年纪肯定没经历过韩国电影女主角必患绝症的黄金岁月。
也许这电影真的适合那些没经历过韩国电影虐恋洗礼的观众观看。
只是现在韩国人都不玩绝症了,再把这些桥段当宝贝一样的用,有点儿老套过头了吧。
这电影的题材真心不错。
也许是出于商业方面的考量,才不得不加入那些绝症的桥段。
如果导演能把这影片前半段的节奏放缓,把叙事重点放在两个人的情感变化上而不是把疾病和绝症当成影片的重点,这电影必定加分不少。
从甜蜜到冷淡再到想要重新开始,这故事像极了美国独立电影《蓝色情人节》,《被偷走的那五年》的故事基础甚至比前者更好,但却没有拍出前者那么醇厚的味道。
如果多点儿爱情,少点儿疾病,这电影该有多美好。
爱情的绝症比身体上的绝症更有看头。
其实简简单单的讲个爱情故事就好了,生离死别的情绪真是过于复杂了。
1.也许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静一点。
哪怕一个人生活。
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场又一场离别。
然后淡下来,于是终于可以坦然的说,我终于不那么执着了。
2. 总有人在问,爱一个人可以坚持多久,焕彩斑斓的浪漫总希望得到时间的加冕。
但事实往往残酷的令人心寒,再华丽的爱也经不起岁月的磨砺。
3.所有的故事,都有个结局。
但幸运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每个结局会变成一个新的开始。
4.那些阳光充足,时间也多的过分的日子,已经快要消逝了吧。
时间太凶猛,若想回翻几年,那几年才够?我觉得……就五年吧。
不是初见,而是初恋。
5.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哼着熟悉的曲子,看看书,想想过去,日子就很轻易走了。
6.原来让一个人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
7.有些人,在心底从来没忘记;有些事有些梦,还找不到谜底;有些话,越欲言又止就越是动听。
让我们靠近,想悄悄告诉你,多爱你。
很多事情永远都想不通,想不通为什么一睁开眼,你就不是我的了。
看片花的时候我无比期待啊看完了我追悔莫及啊,我打车的钱,我的俩小时,以及我没选择怪物大学的机会成本啊我再也不看白百合的片子了,疯笑病号永远无可取代的套路看片花以为是自我剖析,自我救赎,自我解读,性格随着promotion扭曲。
谁曾想这什么啊还有不会哭闹分手就消失的前女友这片子没有逻辑啊八月长安好歹也算半个旧相识,文科状元已经被商业化没业界操守了吗
说真的,小概率事件堆出来的浪漫爱情故事,已经快让大多数人对此无感、免疫乃至看到就想吐了。
尤其是失忆……但我对于这被偷走的五年,还是很好奇的。
可到了最后,才发现,原来,导演对于爱情理解的深刻程度早已超越了一般人想要得到的了。
真的,如果,有一份在离奇的环境里,才显得弥足珍贵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一定会说三个字,快拿走!
求不要虐我。
我们都只是想从这里面看到一些,我们没有经历,却可能经历的东西,而不是一些设计好的无良玩笑。
最后的最后,那五年被偷走,一切都重新开始,一下子,什么都变得好了起来,再然后,“赚人眼泪”的悲剧开始上演,整部片子就支离破碎了。
我总觉得,第二次求婚,就可以结束了。
因为,到这,整个线索已经完全跳脱出去了。
后面的悲剧,看似爱在艰难里的抉择,但我们看到的,几乎只是为了惨而惨。
离婚后,男主角该有男主角的生活,女主角该有女主角的生活,再度的交缠,让人觉得全是在犯贱。
而犯贱,也该犯出各自的逻辑来,总不能是这样瞎来腔吧?
主角自然不能配角命,但太过主角命,也就失去了片子源于生活的意义。
想要让人心情沉重,却让观众放声大笑,哦,这片子也真是太自我了。
作死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就是这么任性!
有些人,有些事,只能埋在心底,不忍触碰。
我想打零颗星,白百何知道自己出轨了,回到家和张孝全莫名其妙的从抽搐到哭的歇斯底里那段,让我发笑,后面手术失败的瘫痪,简直就成了《百万宝贝》的山寨,连拔管子之前的忏悔都山寨了,着实节操碎了一地,也难怪之前看有人评论,这是一部被偷走的白百何...只是对于电影的这个名字,值两颗星
人生总有精彩总有意外,这么多人来来去去,谁会把你留在心里,你又会把谁放在心上。
剧情好像林心如的微电影《遗忘》。@Home
类似这种剧情的电影太多了,没有很特别的新意
把电影劈成两半比现在这样前后不搭要好很多。很多酱油的配角(比方后来的女朋友)根本就应该直接剪掉。剽窃网络求婚视频竟然做得还不如原版。可惜一个好故事被拍残了。
其实故事本身我是并不讨厌的。但是也只是一个走不进心里的故事。
又是一部前任三洗白片
好激动第一次用家里的影院看的第一部片子,开头很惊艳,白百合讨人喜欢,后面虐到不想看。
三分给前半段
很多年前看的 那种感觉已经忘记了 就记得自己也是快哭死
看的好难过。
剧情虽然狗血 但依旧让人流泪 我想不明白 为什么我一睁开眼 你就不是我的了
no
前半段还不错,从失意到追查离婚的原因,也在反思婚姻中两个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后半段一路狗血,虐得太夸张了……
百合姐~~怎么老演这套啊!!!不过求婚这边还有带有小感动的~~~~~~
狗血一地凑都凑不起来,整特么几个死难听的歌曲MV连播就以为是部电影了!PS:大娘,是你的牙齿不好吧!
都说泪点低是废物,我发现我无疑了。
好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