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要养家糊口,离不开金钱,穷则百事衰。
但是如果经济贫穷,内心也贫穷则将希望走向绝望。
==========================1,关键是内心的贫穷是不是可以定义为:没有责任心,上进心呢?
看完电影,感觉没有清晰的定义。
但是男主角的父亲 坐在轮椅上给出了一个人生信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
你是薛可正?
堂堂正正。
这些貌似是儒家经典啊,但是道貌岸然是解决不了经济生存问题的。
2,男主角的女朋友供奉男主角十几年,最后在误会解除后却无端分手,男主角莫名其妙的居然会跟一个有夫之妇结婚?
难道是因为他拆散别人家庭就要负责任,解决安儿离婚后的难题吗?
难道这就是不“穷”的做法吗?
3,男主角的弟弟的女朋友明明是一个拜金女,为了钱可以和男人上床的女人(只是男主角说的),怎么可能会愿意嫁个穷小子?
让人大跌眼镜,难以理解会有这样的跳大神剧情。
4,电影总结:剧情有些仓促,本来立意很好,只可惜 后半段慌了阵脚。
===============================================编外话:衣食足则知礼节,经济能力低下,还要内心丰富,不怕穷,敢于担当,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痴人说梦了。
香港的电影有一些还是不错的,每次都能在电影里面找到一些值得铭记的道理,我觉得这才是看电影的意义,除了看演员的演技怎么样,更多的是其中的情节,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我们从其中的故事中了解到了怎么样儿的借鉴意义,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么样儿的帮助,这才是我们看电影的意义所在,而我之所以觉得这部电影还不错,可以推荐,就是它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人生的时候,能给我们的生活一些启发,一切道理。
阿正的父亲一直在告诉他,做人要堂堂正正,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是自己的事就坚持做好它,其实幸福很简单,这个道理是对的,阿正做为一个儿子,没有尽到能养老人,能让父母少操心,而做为一个哥哥,少了一些引导,少了一些沟通,作为一个男朋友,从来没有能真正的关心他的女朋友,从来都没有站在女朋友的角度上面去想一些问题,没有想到,在注意到自己的情绪的同时,女朋友怎么样,但是还好他后来意识到了,不可否认,阿正是一个好人,他照顾另外一个女人和她的儿子,但是我觉得这种情况下,可能爱情会少一点,同情更多一点,想要照顾这对母子的情绪占据了上风,这样的爱情是不对等的,但是他和女朋友却没有办法再回去了,8年的恋爱,彼此已经看的太清楚太透彻,有些东西变了就是变了,玻璃碎了就再也不能够粘贴回来,是一样的道理。
当阿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当他了解到其实生活中,或者在他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中,要找对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加让生活好,才能更加的幸福,阿正不是没有本事,恰好本本分分,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儿才是他最大的优点和长处,只要把这点发挥好,还是能做到不再穷,后来阿正终于走入了正道。
其实,幸福可以很简单,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不是自己的不要拿,足以。
《男人不可以穷》因为题目的原因,很久都不想看这部片子。
看完这部片子,知道这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作者本人就叫:薛可正。
就不再觉得这是标题党了,这是一个男人,对自己在说话。
男人不可以穷,因为,穷来源于自卑、来源于不努力、来源于不成熟。
一个自信、认真、有担当的男人是不会穷的。
在一个人生把所有的门都关上的时候,那一扇窗要靠撞的。
薛可正,很懦弱,懦弱到逃避责任,懦弱到自卑,一点风吹草低就如临大敌。
面对真爱的以娜,那些恶毒的语言,完全是因为对自己的否定,只有通过对最亲的恶毒言辞才能平衡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什么是极致倒霉,就是笨到家之后,还送上门给人砍。
什么说是否极泰来,就是父母积了福德,回报在孩子身上。
当那个救命恩人出现,告诉你是因为你的父亲的时候,觉得父母就在身边保护你。
那种爱,时刻在身边。
和可正不同的,可勇一直是敢于担当,很真实的活着。
有脾气有发,闯了祸就承担,有架一起打,有难一起挡。
他的勇敢、真实,和可正的懦弱逃避推卸责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同样面对爱情和事业,可勇显得更能拼、更担当。
这是一部正能量的电影,小说的作者也是在反省自我中成长。
所以,在电影的最后,可正也勇敢起来、在父辈们的谈笑中可正认真的反省自己,在和以娜的交流中,可正正视自己的不足,在最后勇敢的面对爱情,承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
这就是一个男人,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故事。
故事紧凑但不凌乱,在各种矛盾中透着温情,亲情、爱情、友情,每一种情感的表达都是自然而不做作的,演员表演中的一个小动作、一个微表情,都准确的表达了语言背后的心意。
非常出彩的一部电影,没有讨好观众的狗血桥段,没有浮夸的表演,静静的讲故事,平和的表达一个男人的思考。
其实是一个关于失意男人的有些理想化的成长故事。
在这个所有人都在拼命赚钱的时代,穷,似乎意味着生活中一切东西的失败。
女朋友注定要上别人的豪车挎着其他男人买的名牌包,家人注定要失望透顶骂你没有出息,上司注定会对你冷眼以待四处刁难……“穷”就像一种致命的传染病,每个人都唯恐被沾染上身,从此被命运抛弃,独自死去。
但,在一个男人跌入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有一个人,愿为你鞍前马后的奔波帮忙,愿为你省钱只吃茶餐厅的便宜快餐,愿为你丢去女人一切的浮华和欲望。
这样的八年,却终是因为男方的自卑和懦弱而终结于此。
经历了许许多多大起大落后,回首过去,他对她说:我想要的也许从来就不是钱,而是一种安全感。
然后他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那句,对不起。
人是多么孤独的生物,究其一生都是在别人的身上寻找归宿与安稳。
但是,这份安全感从来就不是别人能给的。
安全感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信任,是自己看得清来时的路与将去的方向。
安全感是自己守护自己,乃至守护身边人的一种能力。
男人不可以穷,是因为没有安全感的去爱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长久。
张以娜用她的八年,教会了薛可正那名叫爱的使用方法。
PS:一些题外话。
有些一辈子的误会只是十几年后单纯的相见就完美解决相拥而泣,不禁令我感叹,这样的故事也只能是故事。
PPS:黄宗泽的角色对着陈伟霆的角色大喊一句:等等。
影院里的人都笑了场…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你人生的路上可能会忽然缺少了某一样你觉得特别重要的东西,无论如何,流过眼泪之后,你都要继续向前走,至少要比以前走的更快,走的更大步,总有一天,你会和它再见面,一定会。
一段像心灵鸡汤的开头,写的却不是心灵鸡汤的故事。
《男人不可穷》这本香港畅销榜小说其实并不像它的开头那么励志,反而写的是现实残酷,小人物在社会浪潮中的苦苦挣扎。
书看到最后有种压抑的放松,情节跌宕起伏(避免剧透就只能用这四个字来总结),情感直戳人心,每个人似乎都可以找到些自己的影子。
男主的成长过程中的五味杂陈代表了香港大多数中下层小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刻骨铭心,幸福受挫挣扎奋斗彷徨最終反思释怀,从而成熟蜕变。
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可以穷的“穷”并不仅仅指的金钱,而是责任、勇气、爱和理想。
主人公也终明白,只要具备了这几样东西,就算口袋里面没钱,心中也会感到富足。
偶然得知要改变成电影,特意去找了些宣传资料。
似乎剧情略有改变,结局更美好,剧情也更为励志,但情怀总是不变的。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主演,在电影中算是薄弱阵容,但在电视剧届都是个中翘楚。
让我也更为期待,每个导演的表现手法都不同,剧本也需要合适的导演来呈现,个人认为这部港味十足的小说更适合由港片导演来表现。
主演黄宗泽和陈伟霆。
黄宗泽的长相在TVB中小生中并不出挑,演技却是略胜一筹, 近几年戏运更佳,算是高产,很多戏角色设定相同但对角色的呈现都所有不同,在那些把什么角色都演成一张招牌脸的新生代中,黄宗泽的演技是出挑的。
陈伟霆最近话题度很高,百度后却发现原来是许鞍华导演的《得闲炒饭》中跟周慧敏配戏的小男孩,当年虽沉浸在女神的魅力中无法自拔,仍被自带光芒的小Mike的笑容所惊艳。
顺带看了下他主演的《出轨的女人的》,演技也算是让我惊讶,角色在双生间转换,小细节处理得当,在这样一部各方面都很薄弱的女性港产低分片中算是一抹风景。
一本值得去读的小说拍出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
最終还是要等上映,看导演和演员如何去呈现。
一开始就是自卑在作祟,在一家公司7年搬水没有给自己找机会开发别的岗位安于不理想的现状,也认为自己除了杂活别的也干不了。
被莫名其妙的理由辞退后明知不是自己的错只敢在心中发火懦弱。
看到女友上了豪车,模糊不清的背影让他怀疑女友--不信任,从心里就觉得如果女友那么好怎么可能看上自己。
这些问题的原因都让他归结为:没有钱。
有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敢给自己甩脸子?
女友一定温柔听话,钱可以结局一切问题。。。
看到这个样子的薛可正,很快就可以想到我们身边的一群人,他们的家庭并没有多贫穷,平常的生活让他生出很多不满:为什么自己不是富二代?
为什么学校里工作中自己不是最拉风的那个?
XXX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钱有人吗?!
遇到各种问题:我也没办法,我要是像XXX一样有各种资源我也可以。。。
他从来不想着自己努力去争取,只是将一切归结一切客观因素。
连真心待自己的人也要怀疑:如果出现有钱人,是不是就会抛弃自己?!
其实她并不怕你穷,但你的自卑将自己层层包裹,当你感到危险就要露出牙齿,保护自己,却不想伤害到爱你的人。
她愿意陪你,尽管你的工资不高,没有自己单独的房子,打扮老土。。。
这些不是问题,问题是你不能心里只有自己,你时常关心她吗?
她弟弟出了那么大的事为什么你不知道?
如果没被开除难道你想倒茶搬水一辈子吗?
你什么时候娶她?
一个模糊的背影就让你不相信她了,你给的了她一辈子吗?!
你可以没有钱,但你应该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男人,让她跟着你是开心的有希望的。
你是一个男人,代表着你不能只是把问题责任推来推去。
你不能自卑,因为有人那么相信你,而你,是她的依靠。
给五分倒不是因为黄博士生和威廉哥,自己本身就很喜欢这些港式小品剧,跟生活很靠近。
看的时候回想起自己的第二份工作,也是这样的格子间,连boss的会议室、黄生的海景房都是一个样。
在大楼不停搜寻客户的女孩子、给客户不停打电话、下单、小组之间竞争PK、月底没开单的压力、开单后货出不来的压抑。
那年里没睡过一个好觉,腋下直冒冷汗,犯得大大小小的错,没勇气去承担,选择了回来做个安稳的小公务员;这样的工作其实很刺激,每天都在接触新鲜的事物,不同的人,但你知道回忆这种东西,其实都会自我美化。
我说开心的说好彩我有个好上司,悉心教导我,然后自动忽略她将我骂到无地自容的时刻;我会回想起从24楼看下去的璀璨夜景,然后忘记每天通勤3个半小时的上下班时间;我会想起大家一起在宿舍准备第二天的便当的快乐时光,忘记其实每天只有吃饭时才有一点闲暇的轻松;会和朋友开心的说起客户又下了几个单,大家之间距离日益拉近,几乎成为friend,忘记自己总是半夜街电话回邮件。
你加夜班,直到大楼保安上来催促,才离开。
漆黑的夜,茂密的树,晕黄的街灯,你走在街上,想着明天的晨会,再想想自己的业绩,那种要命的孤寂和无力感,又狠狠向你侵袭。
看着他们父子之间爆发的一次次争吵,反思起自己和父亲的关系,也是逃避。
几个人吵骂打闹到最激烈的时候都撕破了脸,什么话像刀子能将对方刺痛,划出血、切出肉来,就捣出来,迫不及待扔向对方。
那刻大家都是剑拔弩张,像是上阵杀敌。
越是亲近的人敌对仇视起来给对方的伤害越大,仗着血浓与水,心中隐约觉得他奈我何。
可但是还是有怨,有恨,怒气怨恨越涨越大,只觉得全世界都对我不起,变得越是偏执激恨,被消耗得很快。
前段时间听李安的《十年一觉电影梦》,听他谈《喜宴》的结局,最后三个人在一起皆大欢喜。
他说不然要怎样,生活总是要过下去嘛。
可我总想着黑是黑、白是白。
不能混着混着,把事情拖着、敷衍,不解决。
"回想着这三年来,我经常揪心,郁闷,誓不与他再有联系。
倒是有一天在北京街拨回了他的电话,和他平静地聊起天来。
然后就有一次、两次、最后大家约出来吃了一顿饭。
我都很诧异自己,百思不得其解。
然后在电影院里听到了薛可正说:“和好就是放下执着。
“那一刻我很想有个朋友在身边,把我几年强忍的泪水全部倾泻出来。
看着邓丽欣在街头痛哭,又不免想起了自己那一天的奔走。
晴天霹雳一样,掩盖的事实暴露在面前,避都避不开,我选择了逃避。
揣着800来块钱在烈日下走啊走,泪水不停留啊留,可是又不知道要去哪里,上了车,下了车,走在陌生的街道上,时间过的很快又很慢,视线里全是景色都是大块大块的色块,晕涨。
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回程路上的梗咽,感觉一辈子的泪水都流完了。
一辈子最难看的样子最不堪的回忆都留在了那个城市。
然后就像以娜说的那样发现原来到最后都是自己一个人面对问题。
作为一个10年经验的期货交易者,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此片黄宗泽类似的成功纯粹只是个神话。
首先,稍微有点金融交易经验的人都知道,股票赚钱是最容易的,七亏二平一赚,大概10%。
而期货是最难的,而期货中以外汇期货和黄金期货难度最大,能稳定赢利的人不到千分之一,这个数据绝不夸张。
所以该片中,从没任何投资经验的人,一开始就做难度最大的黄金期货交易,半年时间能帮客户稳定赚钱,这个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其次,该片中的炒金明显是地下炒金。
地下炒金的本质就是对赌。
什么意思?
就是公司自己组建一个网络平台,客户在平台上交易,赢了就是就是赚了公司的钱,输了就输给了公司。
不管输还是赢,都可以赚佣金。
说穿了,炒金就是骗钱,现在中国大陆就有很多类似的炒金公司,客户如果赚多了,想兑现的时候老板就直接跑路,所以永远不可能存在客户和经纪人双赢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黄宗泽的老爸坚决反对儿子在炒金公司上班的原因,要本本分分赚钱,不要坑蒙拐骗,地下炒金公司本质上就是骗。
从本片中也可以看到,香港的男人确实压力很大,一家人生活在那么小的房间里,年轻人很难看到希望。
选择地下炒金公司上班,是很多年轻人无奈的选择,至少给了他们个美丽的幻想。
电影就是电影,一个造梦的工厂。
对于绝大多数类似黄宗泽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现实是非常残酷,跟港女相对物质拍拖压力会非常大,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结婚选择了大陆妹。
还记不记得上一次坐进电影院看电影是为了什么?
是因为著名的导演著名的演员外加铺天盖地的宣传?
是因为电影还算不错的口碑?
是因为无法通过电脑感受的华丽特效或是宏大场面?
还是因为只是和朋友出去玩顺便找部最近上映的大片看看?
还是,只是想去看看这百样人生。
《男人不可以穷》应该属于最后一种。
全篇故事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环顾四周,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能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
不过是些最平凡不过的家长里短,就连那点爱恨情仇也都简单地像一锅多放了点盐的番茄蛋汤。
味道可能有点不太好,但多塞一口白饭也就过去了,总不至于扔了筷子掀了桌。
忍不住想起最近网上沸沸扬扬的1%和99%,这部电影的故事必定属于那最为平凡不过的99% 。
就像小说里的一句话“我有我的朝九晚五,他有他的夜夜笙歌”,这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关于朝九晚五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实实在在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不难发现,薛家三个男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从三个侧面,讲述了这个关于“男人不可以穷”的故事。
初登场的薛可正简直就是当下最不受女孩欢迎的“直男癌”患者,肩膀塌脖子缩,衣服搭配无比糟糕,黑框眼镜又土又呆,整个人看上去邋邋遢遢,在一个毫无前途的小助理岗位上一做就是七年没有任何长进,一打眼我觉得他脸上就写着一个字:“怂”。
怂得不思进取,怂得固步自封,怂得不知道为了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怂得用自傲自大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这也就难怪当他看到自己唯一骄傲的女朋友上了保时捷的时候,整个人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那点自尊摔得粉碎,因此自己的女友恶言相向,只想把自己所有的痛苦都加注到对方身上,以致后来以娜和他愤然分手,在那一幕里,黄宗泽活灵活现地演绎了一个面目可憎的薛可正。
这样的场景何其熟悉。
微博上,天涯上,校内上,自己身边,我们见过多少这样的故事:最初的爱情美好单纯,年轻的姑娘在最美的年华里无怨无悔地陪着最爱的男孩吃糠咽菜,甚至奔波流离。
可男孩守着一份工资少得可怜的工作,动辄指天骂地埋怨社会不公,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干不净,干得比自己好的男人不是有背景就是抱上司大腿,女人则大抵都上了上司的床。
在他们的心里,世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注定遭遇不公的待遇,不上进得很安心。
姑娘想敲醒男孩,提醒他应该为未来奋斗,可只会被嫌弃肤浅,爱钱,拜金。
最后,彻底失去信心和安全感的姑娘心死离开,寻到了更好的出路。
经年后再次说起当年分手,有多少男孩只会撇撇嘴说,还不就是爱钱,跟着有钱人跑了呗……他们可否真正会反省,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
他是典型的穷人,物质穷,心里穷,这样的人最容易把遇见的一切都归结为钱的错。
他被炒鱿鱼,因为没有钱没有背景;女友和他分手,因为他没钱。
甚至,当他发现以娜在饭店吃饭时都会拽着安儿气势汹汹地杀进饭店,甩着手里的卡叫嚣要包场,妄图用钱来找回失去的尊严。
作为一部电影的主角,薛可正无疑是幸运的,我们终于见证了他在生活打击下完成的从外观到内在的一步步转变,见证他从一个满心满眼都是“我”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会为他人考虑的人。
只可惜,生活不会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
现实是残酷的,无论你是否准备好了,它都在推着你前行。
8年前的平安夜在茶餐厅告白,8年后愤然分手,然后释然,无奈离别。
犹如轮回一般,他们两人摆出各种表情做了最后的合影,镜头回切到可正的手机上,他们表情、姿势一如往昔,就如他们都在对方的生命里占据了无法抹去的位子,但他们也都走上了各自的路,未来再难有交集。
以娜去了英国再不回来,而可正也在转变的过程中遇上了安儿,虽然他依旧带给了安儿伤害,但成熟之后的可正,终于能许诺给一个女人美好的未来。
薛家的第二个男人陈伟霆的薛可勇,电影里他的戏份不算多,但却跳脱地足够抢戏。
开幕第一场就是刚刚出狱的他因为炒金和父亲大吵一架之后摔门而去,发现可正上班之后无论是咬牙切实地说话还是挑眉咧嘴的表情满满都是挑衅。
他就像一个每个家庭里都会存在的熊孩子,不知道妥协,不会讨家长的欢心,不愿意按照父母安排好的路去走。
甚至在发现老哥赔光被人奚落之后,他的表情里还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各种小表情活灵活现的有那么点欠揍的味道。
很多人都说可勇是“中二病”,但我觉得不是。
他应该是个冲动暴躁却又简单到直肠子的大白羊,一点就炸脾气暴躁,横冲直撞鲁莽自傲,但内里,他是善良而柔软的,对自家哥哥各种不屑但还是会在他遇难的时候第一时间跑出来救他,虽然每次见老爸都会吵得不可开交但还是会在知道前尘过往后想维护老哥的形象不想让父亲失望,虽然因为家里没有他的照片又和父亲大吵一架但在见到父亲钱包里的合影后痛哭失声。
监狱里的三年磨练让他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知道要去为自己挣一个未来。
他虽然和可正一样在物质上不够富裕,但面对爱情面对现实,他无疑是比可正要成熟的。
面对他爱的姑娘,他知道自己不够好,但他仍然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想要为自己的小家挣一个未来。
但他依旧不够成熟,比如他为了佣金炒爆了仓,比如面对拜金的岳母他仍然无力,甚至因此和Yoyo吵架,怒气冲冲地说不结婚算了。
但至少,他从一开始就有一颗足够上进的心,让港女Yoyo愿意为了他洗尽铅华回归平凡,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
至少在这个故事里,Yoyo不必面对以娜的绝望,她还有勇气说有米煮饭没米煮粥,只要能和阿勇在一起,世界末日都不怕。
恍惚觉得,这里的可勇和Yoyo大概就像最初的可正和以娜,有爱情,有激情,就算前途一片迷茫,仍然会勇敢地手拉手向前闯。
虽然人穷,但心不穷,这样的人面对生活会更加勇敢,也更值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陈伟霆的演技,各种小表情小动作拿捏到位,该狠狠该怂怂,和老哥一起被人逼到墙角差点挨揍时的表情和他与老哥吵架时的狠绝完全判若两人。
不同于薛可正的浓墨重彩,可勇的故事是穿插展现的,寥寥几场戏就勾勒出了一个鲜活的与他本人完全不同的形象,说明是真的走了心。
最后一个男人是老戏骨廖启智演绎的薛爸薛天来。
我一直在思考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初登场的老薛同志,可正是怂,可勇是莽,那薛爸大概就是耿。
他是正直的,几十年警察做下来,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对生命看得很透,就像他一直拿来教育孩子的那样,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是自己的事要尽力做到最好。
面对当下的生活,他是安稳的。
就像电影最后可正总结的那样,虽然没钱但不穷,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一班几十年的死党,两个焦头烂额但勉强孝顺的儿子,还有很多又哭又笑的回忆。
他属于那种心不穷,物质也不穷的人。
他不富裕,但在能力范围内,他过出了最好的生活,给了相伴多年的妻子还算幸福安稳的人生。
只是,他对两个孩子的教育都出现了偏差,又或者说,是他固守了多年的价值观,和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不再相符。
原来的可正守着他的教导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人,不思进取,怨天怨地怨神明,做着老爸心中的乖儿子。
而可勇有着和薛爸一样的暴脾气,一碰就炸,明明都拥有美好柔软的内心,却总是没有机会坐下来掏心窝子好好聊一聊。
可勇是叛逆的,说不清他究竟是看不上薛爸陈旧的观念还是他发现自己不能像哥哥一样做老爸心中的乖儿子而有点妒忌,他想要闯出自己的路,不愿意让父母为他忧心。
所以我太懂可勇在看到薛爸钱包里的合照时那一瞬间的痛哭失声,也太懂可勇躺在床上劝说可正放弃炒金时内心的波澜,一如可勇再回家时和薛爸打招呼后,薛爸脸上隐隐的笑意。
他们都是不愿意当面服软的人,但他们都把对爱人、对亲人的爱,刻到了骨子里。
这样的一家三口,就如同社会的三个侧面,或者又像是人成长的三个阶段。
把可正排在可勇前面似乎有点不公,毕竟整部电影围绕薛可正这个角色展开,讲述的是他在现实推动下的成长和转变。
而可勇和薛爸,因为篇幅限制,人物形象都相对平面、固化,没有太大的变化。
照回现实,可正和可勇的故事都带有自己的艺术色彩。
现实里的可正虽然到处都是,但未必都有运气碰上能够拉他一把的阿栽和德哥,未必有运气有以娜的不离不弃,未必能在错过以娜之后遇到同样美好的安儿。
而出狱后依旧能找到不歧视他的工作的可勇更少有,能遇到愿意为他洗净铅华回归平凡做人妻的Yoyo的机会简直微乎其微。
可勇大概更像很多人内心的写照,有阴暗的一面,有不堪回首的往事,面对不和不公想要掀桌暴走,但他依然是阳光的,骄傲的,会告诉自己不要回头看过往,要努力向前奔跑。
每个人面对的现实都不简单,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就像当年看《士兵突击》的时候,老七教育三多那样,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永远解决不完,看得,就是你如何面对。
现实永远是不圆满的,所有美好的人生,都需要我们一点点去挣。
电影里每个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出彩,除却先前说到的三位,还有令我眼前一亮的就是翟天临的Jacky哥,总觉得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心术》里的小医生郑艾平,转身抓乱头发手操菜刀,驼背叉腰,活脱脱一个拽得二五八万的暴力流氓土豪。
不过说实话,后来补粤语版的时候听着他那口全片最正宗的普通话和黄宗泽的港普对戏,愣是让我出了戏。
当然,还有那些出镜更少的人,每一个都是那么惟妙惟肖。
一如颜值爆表的薛氏兄弟俩,收起了真实的自己,发型一改服装一换,就这么化入了茫茫人海,变成了可能会在街头和我们擦身而过的普通人。
拉回来再说说这个故事吧。
原本的小说就是简单而直白的,改编成电影后,导演努力保留了重要的情节,却因为时长的限制使得全片就像被按了快进键一样,节奏推进略显粗糙。
现实主义的电影其实不好拍,讲的这些个故事都太过家长里短,平常得就像每日茶余饭后会聊起的八卦。
线索铺得太广慢慢推进容易彻底碎片化抓不住主线,但主线情节太过理想又会被观众一眼看出漏洞所在。
相比电影,这样的故事可能更容易通过几十集的电视剧来展现。
所幸,导演最后成功地做出了一个还算真实的故事,就像普通人家桌上的饭菜,今天可能这个汤有点咸,明天可能那个菜有点过,后天米饭可能又有点不够软,永远都不够精致,和五星级饭店的大厨相比总有无穷无尽的缺点。
但如果是为了填肚子,很难说究竟那个更为实际。
是选择看一部特效精美画面华丽惊心动魄的大制作,还是静静地看一部小成本的家长里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我们生活的现实都是那么平平淡淡,就算指天骂地怨恨生活不公,但一觉睡醒依旧需要和现实相伴前行。
所以,与其结怨倒不如和解,试着去和现实好好相处,试着去进行某些妥协,进行更多的争取,为所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兜兜转转,我们都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再遇到那个曾经迷失的自己,那时候我们一定能大大方方地捡起当年的顾虑,笑着对现在的自己说一句:看,有什么大不了的,都会过去的。
就像电影的最后,自闭症的孩子手下流淌出的《婚礼进行曲》,唯美悠长,那是徐徐展开的美好未来。
电影的最后说,男人不可以穷,这个穷不是指口袋里有多少,而是指心里有多少。
赞同之余,我还是忍不住再补一句。
站得高方能看得远,心与物质达到了平衡,才会收获最好的生活状态。
心和物质都穷的人是可怕的,他们会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没钱两个字;心穷物质不穷的人同样是可悲的,他们只会用钱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只有内心富足了,我们才会去更好得创造物质,享受物质,给身边的人足够的安全感,也才会站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最终发现,其实很多问题从来都无关于钱财,重要的,是内心。
誓言大家都会说,但就像最后那一场老警察聚会,做不做得到,才是人们真正看重的。
最后,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薛可正先生的原版小说《男人不可以穷》,故事比电影更为丰满,情感推进更为细腻,可正和以娜,可勇和Yoyo之间的故事更为真实,许多因为篇幅限制而电影中略显平面的人物在小说中更为立体。
电影集中拍摄了小说前一半的故事,后一半里,我们的火爆小子薛可勇,也获得了真正的成长。
最终,薛氏兄弟都成长为了最好的样子。
也祝看了这部电影,读了这部小说的你,拥有真正美好的人生。
看完这部电影,结尾时我还是为以娜感到深深的惋惜。
可正成熟的太晚了,他真的对不起以娜。
以娜面对工资低,没上进,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生活,不能关心自己帮自己解决问题的可正,一直没有背叛。
以娜依旧没有放弃他,拼命帮他借钱,去看望他老爸,不断指出他的问题。
以娜真的让可正从男孩变成了男人!
是啊,男人不可以穷。
但不仅仅是指不可以没钱,更多的是指给女人的安全感,责任感。
是的,有钱会更好,但大家都明白实力悬殊太大的婚姻难以和平长久,所以女人说到底真的不贪财,安全感真的是最最重要的。
你可以没有钱,但是我们能一起吃苦为自己的未来奋斗,你可以和我说出你对未来的计划,而我能够出现在你的计划中,当我遇到困难时,你能来和我一起分担,你不会轻易怀疑我,有什么误会你觉得不会不听我解释骂我一顿就走,绝不会先入为主的判断我怎样怎样。
成熟后的可正选择了安儿,我以为她会去追以娜的?
为什么不呢?
我一句云淡风轻的要离开,为什么你就要云淡风轻的哦呢?
你不可以再挽回吗,不可以说等我吗 ,你不可以?
为什么就直接选择了安儿?
或许,以后共度余生的真不一定是最爱的人,而是最巧的那个人。
真的为以娜感到惋惜。
但是可能生活就是这样。
有的时候相爱的人就是不能在一起。
有的时候就是尽管深爱也不想再去挽回了。
有的时候你就是付出了也得不到回报。
以娜为可正耗费了八年,最终还是没能在一起。
但是,以娜虽然没有成为他的枕边人,却也在他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以娜,说不定,其实是值得更好的。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付出也不一定有对等的回报。
有些事情,失去,错过,都不用太去深究吧,过了就过了,让它成为一段回忆,慢慢消失。
那些付出,那些错过,是青春,再计较也回不来。
有些东西,过了就过了。
喜欢过的人,勇敢的放下吧,为他失眠的夜自闭的白天,过去就过去了吧,那些付出,本来就不一定有回报的。
勇敢的放下hr吧。
抓紧现在精彩的生活!
好平淡。。。好无聊
说实话,整部电影处理得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也确实刻画了当代年轻人的不知如何平衡追求金钱和珍惜生活的迷茫,现如今的社会太过浮躁,利字当头,确实需要像主人公一样冷静下来,想想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在大话西游3的对比下 分外好看(给一星渣男啊……但是爸爸好评再一星
和孙雯雯一起看的,难忘
哇塞。。
颜值高
深深明白一个道理,穷点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有自信
看这样的电视剧,真不得不感叹:港片已死。
其实这是一个很适合TVB来拍的故事,主线很正派,人物也都很脸谱化,男主角的运气转折也很简单,看起来略显狗血,不过总是满满的正能量,总是好的。。。
没那么差啦
幾搞笑, 反映了部分社會現狀,但係始終唔夠深入
我觉得挺好的一部剧情电影,有时候有些误会就会这么漂亮的发生。男人各种不能穷。
温情家庭戏一个三级喜剧片的外包装,大部分时候我都很不明你港的电影宣传手段。陈伟霆我们再回家接广东话作品好不好QAQ
真垃圾,唯一没啥污点的就是全片唯一留有演技的廖叔,对比全片暴走的陈伟霆真是让人欣慰。
有去电影院看,内容比较励志吧,所有演员演技都在线,可能是我泪点太低了后面还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233,不错的电影
廖启智演得最好。
演员演技不差也掩盖不了剧本的烂
立意是好的,但是不现实的说教,就让人反感了。
灰机上看的 后面20分钟睡过去了 据说狗血部分都集中在最后?尚算流畅 但不看也罢
还可以,跟想的不太一样。并不是很搞笑,反而有很多煽情温情的地方。剧情比较散,演员还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