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剧透)今天大陆首映,冲着阿诺 斯瓦辛格和 《终结者》类似的名字,看了《破坏者》。
出门前,大概了解了豆瓣的剧情简介,看了一眼低分,觉得有待考证。
结果我的给分也就2星。
窃认为结构有缺陷,剧情时间比例不对称。
导演可能想设置悬疑,结果导致了无逻辑。
影片80%时间写一个团队因为1000万美元不翼而飞而受到调查,一开始众志成城矢口否认,接着因为几个队员死亡,而开始心里动摇,再接着是“内鬼”浮现,队员最终全都丧命。
另外20%,则是女主角被男主吸引最终短暂地意乱情迷,结果是被利用的始乱终弃。
那么作为全片悬念设计的钱呢?
最终还是主角拿了,目的是为了收买墨西哥警官。
看到这里,影片时间已经过去95%,似乎逻辑可以自洽了。
可是问题是,作为团队的领袖,为什么要用出卖所有人的方式独吞1000万,从而“破坏”这个曾经相互信赖的团队?
最终导致所有人的覆灭。
这恰恰是逻辑难以自洽的地方,作为所有人都无比尊敬的领袖,完全可以开诚布公地告诉队员,而队员也希望“让他高兴”,或者甫一开始就可以在桌上多拿点钱解决问题。
影片结构和时间配比的失调,加上整体悬疑的无味,追逐射击镜头的无亮点,使得本片只能背负低分。
【题材是仇杀。
主题……不明。
反正就是各种杀戮。
说是动作片, 个人觉得悬疑的成份更多。
【剧情跌宕且颇为悬疑,有几次大转折和反转设置的颇为精巧。
首先是开局丢失的1000万,设下了悬念。
后文围绕这“一千万”展开了剧情。
第二个转折是队员被杀害,然后接二连三惨遭毒手。
众人找到了线索,认为是顶级杀手组织下的毒手。
第三个转折是河中找到了目标敌人,那个顶级杀手组织的成员,所以是有人冒名顶替他们去下毒手。
队内互相质疑,女角认为队内有内鬼。
队伍因此彻底解散。
女角被质疑为幕后黑手。
第四个转折拿走了一千万的人终于出现了……围绕“谁拿了一千万”和“谁杀了队员”两个疑问,出现多次转折,使剧情扑溯迷离。
【线索两条,明线是追查丢失的一千万的下落和追踪杀戮队员的凶手,暗线是约翰寻找杀害自己老婆孩子真凶。
【人物刻画上,每个主要角色的性格都算比较鲜明,反正共同特点就是都很粗俗,咳。
演技来说,州长的演技算是比以前好得多了,表情丰富了,语气也丰富了,可惜人老了。
还有那毒瘾女配也是演技碉堡,感觉好像真的整天犯瘾似的。
选角上最大的问题是,尼玛主要女配都特么是中年老女人,你弄一两个后生一点的会死吗?
虽然过场有不少卖肉的,但那毕竟不是主要配角啊!
【镜头和特技平庸,除了枪战的少数镜头(准星上镜头和那场几个“危地马拉”佣兵刺杀某个队员的枪战)玩得比较好,大多数镜头都像纪录片一般,很平淡。
【节奏把握不好。
不是说剧情不紧凑,而是爽点没把握好。
里面的小高潮是有,可是高潮过后人却爽不起来,反而很空虚很压抑:这若干次枪战,次次都是扑空,心中的郁闷无处发泄,让人感到越发压抑。
这种情绪会积累下去,于是越看越郁闷。
【道德观不正。
后面说约翰拿了一千万是为了去墨西哥给妻儿报仇,这里他的出发点就没符合大众的道德要求。
而且因为这个目的,使得前面这么多队友枉死,最后能得出一个结论——约翰误己误人。
所以这个人物的魅力一下子就下降到负值了。
州长完全抢个两千万不就得了,和大家伙说清楚一起去报复,其他人各得1000万就结束了,何必搞的鸡飞狗跳?
再说了,毒枭那么多,自己慢慢抢也是抢的出来这点钱的。
最后报复毒枭时完全没有计划,激情作案,黯然销魂,魂断蓝桥,翘翘翘翘,翘辫子,完全不明所以,不知道导演除了枪战要表达什么。
这编剧脑子是进shit了吗?
弄一大帮子还算小有名气的演员一个个被k,最后就这个结果?
换我好歹从中作梗买通腐败警察或者毒枭的死对头耗费个1,2年折磨死毒枭家里的老老小小,完了绑架毒枭,剁掉四肢挖掉眼皮强迫他天天看录像看30年多好。
实在不够快意恩仇。
为了一个不成熟的复仇计划,害死自己一大堆徒弟,只能说这个教练属于精神分裂。
文 / 赤叶青枫 不知不觉,阿诺·斯瓦辛格已经68岁高龄,不过这并不能阻挡其对电影的热情。
这位曾经的健美冠军、动作巨星在7年的州长任期结束后,选择继续投身到电影事业中,接连接拍了多部动作电影。
虽然难免会让人感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但是我们的州长大人却一再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仅宝刀未老,还用一种另类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动作片的困局。
除了仍旧激烈火爆的动作场面,在其动作片中勇于探索尝试出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而其最新力作《破坏者》则是这种全新尝试的产物。
如果说阿诺的出山之作《背水一战》保持了其过往作品的一贯风格,那么《金蝉脱壳》则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玩起了“大块头有大智慧”,阿诺与史泰龙两位动作巨星联手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高智商的越狱游戏,而在《破坏者》中,则集合了《背水一战》和《金蝉脱壳》各自的优点,成功的打造了一部动作与悬疑共存的新型动作片。
在片中,阿诺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非黑即白,复杂的人性在其饰演的John身上表露无遗,一方面,John是无往不利智勇双全的缉毒队长,另一方面,他内心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
这样的人物设定在阿诺之前的角色中是前所未有的,当惯了大英雄的阿诺这次放下自己的英雄情结,用更加接近真实的方式当了一回反英雄似的小人物,将John这个角色的老谋深算表现的入木三分,也不禁让人感叹虽然英雄也有迟暮的时候,但影片创新的表现手法让其焕发出别样的魅力,传统中不乏新意,既满足了其铁杆粉丝的视听需求,又为阿诺的成功转型铺平了道路。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变化是,影片的主要情节不再是阿诺单刀闯关火力全开,而是通过一次次群体事件制造悬念,除了阿诺饰演的硬汉队长John,这群最不像警察的警察队伍也让人印象深刻:满口脏话,暴戾、酗酒和鬼混一个都不能少,每个人物笔墨不多却个性鲜明,而随着成员接二连三的死于非命,背后隐藏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没想到最终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着实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本片的导演大卫·阿耶一直以来都以对警界故事细腻真实的表现著称,其创作的《训练日》、《警戒结束》等多部警界题材的电影广受好评,而他最被国内观众熟知的自然要属去年由当红影星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二战题材影片《狂怒》了,他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往往是矛盾共同体,然而正是这种设定将明确的现实主题从浅显的表象中抽丝剥茧出来,此次的《破坏者》亦是如此。
不仅延续了其现实暴力美学风格,与阿诺的合作使得《破坏者》在保持其一贯高水准的同时又多了一种末日英雄似的悲壮色彩。
影片的最后,当阿诺饰演的John大战一场后,虽然身上负伤,却仍然从容的点燃了一根雪茄,喝着烈酒,一副快意恩仇的得意模样,仿佛那个让人熟悉的银幕硬汉又回来了。
英雄虽已迟暮,却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成功破局,故而很值得我们对其再一次重新定义。
虎头蛇尾的感觉,开篇暴力,火星四溅,后来就萎了。
州长是不是岁数大,身高缩水了。
身材也差了,比敢死队里稍微好点。
肌肉也没了,一道道的皱纹。
但是依然吊个雪茄,干着火爆的事情。
剧情总是觉得似曾相识,过度强调了这个小队的存在。
其他用其他手法,也完全可以描绘这个队伍是特别的。
洗钱,这个永远曾在的问题。
现在的社会,金钱是大爷,有钱能使鬼推磨,完全正确。
每个人的心理都不同,要琢磨透一个人,那得是什么节奏。
因为老婆的死,约翰拿走了本是脏钱的一千万。
但是队友却互相怀疑,互相杀戮。
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手法残忍,最后就剩州长一个人的时候,他终于说出了实情。
于是,他独自去到墨西哥,干掉了仇人。
坐下来,喝一杯酒,叹一口气,无非是想说,“唉,老了,干不动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消磨时光,喜欢欧美动作片的,还是可以一看的。
难道,还不给快70岁的前州长个面子嘛。
首先,利兹为啥要等阿诺结束审查准备干回老本行时候才开始杀人呢?
看阿诺去找他们的时候几个人一直是混在一起的,这么长时间有多少机会能把哥几个团灭啊,非要等老大出来给他看看?
我只能认为,她不等剧情就没法往下发展了。
其次,阿诺刚回归带大家练级那段也有点多余,是想突出大家曾经很好么?
练了半天一个任务没做,然后就开始死人了,真是白瞎。
而且阿诺要复仇的话完全没必要回来坑队友,反正自己已经不被监控了,何不直奔墨西哥?
再次,开始死人之后阿诺表现的过于冷静,他要是对兄弟们还有真感情,那应该激动一点,应该想办法保护剩下的人。
还有就是某些酱油帝,比如手枪被阿诺扔在单位厕所泡水那哥们,两次出镜都没什么用处,尤其是给女警察扯淡那一段,让我以为DEA高层涉黑了呢。
总之情节上有不少地方很牵强很别扭,最后的结尾很烂,跟之前的剧情很脱节,也许只有monster找女警时候说的那句话是有用的,阿诺在他家人挂了之后心就死了。
于是他回来又坑死了自己的整个团队,真是好领导啊,了结的够彻底
很多人吐槽不好看,但我个人觉得不错,几个关键点分析下。
1、缉毒局很官僚、很黑暗,在完成大要案获得功劳的同时不止一次靠行动时间差来创收,之所以局里揪住这1千万调查所有人,就是因为缉毒局上级在行动时定好了1千万这个目标,钱不见了就得查是谁,但真查不出来事情也不能对外公开,也不能处理任何人;2、回到行动的时间前,凭什么打生打死都要上交,而且队长家人还被报复?
于是小队一起商量好了黑下1千万,大家一起乐呵,用钱弥补工作时的各种阴影和创伤,但阿诺独吞了,为了贿赂墨西哥警察,调查结束后想让大家慢慢淡忘这事,真心没想到大家其实都很看重钱;3、以前被搞的毒贩不敢报复小队,只能报复退役队员,并成功搞死1个,阿诺将毒贩请的人搞死,于是顺手布下迷局来误导警方,此时队员之间早已不信任,也被误导,于是黑人队员和荡妇队员将剩下队员搞死4个(1个火车撞死、1个天花板、1个爆头、1个误杀),唯独没猜到是阿诺黑的钱。
阿诺心里清楚后来死的几个是队里人做的,但心有执念任队伍散掉。
施瓦辛格,一个被我这个年代出生的人膜拜为神级硬汉的人物,此番带着一群莽汉打女重磅回归。
尽管老爷子的身手没了当年的矫健,但是依旧神采斐然,带着这只脏话连篇、酗酒打架、天不怕地不怕的“坏小子”缉毒小队,酷出了动作犯罪电影的新境界。
影片讲述了施瓦辛格饰演的缉毒小队“破坏者”队长,带着他的坏小子军团勇闯臭名昭著的贩毒团伙奥加尔萨联盟的据点,并且duangduang的来了个一锅端。
但是现场丢失的1000万美元让所有“破坏者”成员接受了上级调查,紧接着成员们一个个接连惨死,整件事情背后令人难以置信的黑幕慢慢呈现眼前……影片在以往的犯罪动作上加入了不少惊悚元素,这与影片改编自著名推理文学宗师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不无关系。
《破坏者》改编自阿加莎的著名悬疑推理小说《无人生还》,大师的作品自然不同凡响,而影片的完成度也很高,并且加入了大量的枪战、爆破场面,在很好的带动观众为剧情紧张的同时,做到了肾上腺素急剧飙升的感官刺激。
除了影片故事本身棒棒哒,《破坏者》的主创阵容亦空前强大、毫不将就。
导演大卫•阿耶最近的一部作品,讲述二战坦克大战的《狂怒》,就收获了压倒性的一片赞誉,在我国上映时也收获了不俗的票房,皮特更是帅的史无前例……扯远了,《破坏者》还有一个编剧大咖史奇普‧伍兹,这位仁兄以《剑鱼行动》、《杀手47》、《天龙特工队》等劲爆酸爽的动作大片闻名,这次在破坏者中还加入了略带血腥的cult场面,令人闻到了一股A级制作的B级片味道,够大胆亦够生猛!
当然,看这部片子,相信更多地人跟我一样,是冲着老爷子施瓦辛格来的。
老话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话在68岁高龄的老爷子身上就是笑话,最后一场戏中,一个人手拿左轮单挑一个酒吧的二三十号黑帮分子,雄纠纠气昂昂的团灭对手,脸上一副“今天我就要灭了你,谁说话都不行!
”的霸气,最后受了抢手依旧岿然不动,拿起酒杯,点根雪茄,老爷子的潇洒真的是已臻化境,分分钟让人想生小肌肉棒子!
就是这样一只,比“敢死队”还要生猛的队伍,在血腥中透着一丝温情,在暴力中带着一顶光环,犹如一杯陈年老酒,愈久弥香。
分别为自以为毒舌真性情其实也只是为了图个消遣的绿茶与自以为博览群片挥斥方遒不过写出一大篇辞藻堆砌实则肤浅空洞的所谓影评老手。
当然,别人想要满足自己的各种虚荣,我无从指责。
而我所想做的,只是在一个离导演十分遥远的地方,写一点他大概一辈子也不会看到,自以为能相对理解他用心的文字第一次看David Ayer的片子是警戒结束,是一部让我看完感叹许久的电影。
感叹的是难得有如此让人感觉真实而真诚的电影,再现了那些普通警察中的英雄。
没有假正经,没有假神勇,絮叨而温情的事无巨细把一部电影生生的拍成了纪录片,甚至连结局都戛然而止的那样真实残酷。
他对警员生活的点滴,包括枪战场面的动作,摄影设计,都无处不体现着他的考察用心。
一部让人感动而叹息的电影,让我记着这个看似普通的名字这一次的Sabotage,坦白说最初看预告也是一样觉得毫不起眼,平淡无奇,因为他的画面总是真实的近乎乏味,故事设定也跳不开警匪那些冲突。
可因为看到了他的名字,即便是满眼的中评,甚至连字幕翻译也无人问津,我也还是执着的想要一观究竟从开头开始,我便看到与多数人口中相违的内容,队员的个性个个鲜明,一帮高矮不一五大三粗的肌肉流氓,甚至连喊个战术用语的嗓音都个个有着极高的辨识度,还有一个十足亮眼的evil bitch,这样的特种匪帮由一个老迈却绝对足以服众的阿诺领衔,实在是再印象深刻不过。
而剧情的关子也一开始就卖了不少,上来就是家人被挟持的视频,放完了直接就按下不表跳到数月后,而这群看上去就坏坏的缉毒警又一上来就明目张胆的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接着又惨遭设计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故事的起始已然足够让人心生好奇。
(还没看且不想被剧透的人跳过下一段就好)一开始,导演的引导是,大家(包括观众)都认为,追杀队员的是外人,是仇家,对手的战斗力无论是从言语描述还是从实战体现都叫人深感压力。
缉毒小队举步维艰,树敌无数却只能背水一战。
这其间队友之间的情谊,对老大的信任,凝聚力如何荒废又如何恢复,都十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而就在大家士气十足一致对外的一场突袭战之后,扑空的结果却又一次让怀疑死灰复燃,大家都怀疑有内鬼,却又谁都不像有嫌疑。
信任与生命的威胁下,整个小队彻底分崩离析,而就在谁都猜不出下一步怎么走的时候,真相来的有些突然而令人失望,原来看起来最不靠谱最像坏人的evil bitch还就真是个bitch,睡了另一个队员还把包括老公在内的手足全部赶尽杀绝。
看到这里,虽然我和誓要血债血偿的阿诺一样带着失望,但心里总还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在一番激烈追车枪战后,在山穷水尽的evil bitch面前,阿诺吐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
“你为什么要杀他们?
”“因为他们偷了我的钱,他们都该死,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偷的,干脆就都杀了算了”“不,钱是我偷的”原来阿诺才是整个事件的幕后黑手,但,又好像不是,因为虽然他一枪崩了evil bitch,但并不是出于灭口,而是因为她还想反抗。
而且看女警不断质问的时候一直担心他会不会转头就是一枪,但最后也没有对她下毒手。
最后的最后,转眼消失在现场而出现在遥远异乡的阿诺,才终于揭晓了他私吞这笔赃款的目的。
此时才一切真相大白,原来口口声声教别人放下的他,一直都没有忘记要报当初惨遭毒贩杀害的妻儿的仇。
他是一个破坏者,彻头彻尾的破坏者,所以他没法保护别人,无论是家人,还是队友。
他最后的归属,只能是杀戮,他把私吞的赃款摆满了警署的整个桌子,这堆用他所有部下性命换来的钱,终于换到了他想要的凶手情报。
小酒馆的最后一战,充斥着无尽的悲凉。
刚看完我还在想,他完全可以用无声的方式干掉那个杀手,然后大摇大摆的走出去。
但后来我想明白了,他是个破坏者,毁掉了最后的目标后,他的人生必然无处可走。
倒不如就把命留在这里,痛快的杀一把。
从悬疑的角度来说,整个局的设计是绝对合格的,对真相的抽丝剥茧,人物关系之间的推拉,每个人的形象都在故事的推进与细节中逐渐丰满。
环太平洋里那个老爹,随便动手打人,老大不小还住在房车,晚上起来撒个尿都懒得直接尿在洗手池,这些充分渲染了他的邋遢与散漫,也直接造就了他的悲剧。
而evil bitch的癫狂与不受控制,则体现在她随时发作的毒瘾和性欲,缉毒部队里的瘾君子,在老公眼皮底下依旧无休止的发骚,最后她的作为虽然让人略有失望,倒也合情合理。
而她的老公在雄性魅力十足的造型和外号下,藏着的却是个懦弱的心。
所以人在哪里过分张扬,哪里恰恰就是他的痛处。
他跟另外一个猛男一样,都是最先因为怕死而去找女警坦白求助的人。
而她老婆的放肆,也跟他的这份懦弱脱不开干系。
都当场抓到她带着套套出门了,竟然还没种制止,结局也只能是有因有果。
女警是一个来自局外的引线人,但同样,自以为是的性格让她只能被一再利用。
而整个故事的核心,也是整个电影名字的来由,阿诺,尽管演技依旧捉急,还是用迟暮而笨重的身影,完成了这个传奇人物唏嘘归属的最后一笔整个电影的节奏和摄影,都是一如既往的恰到好处。
但凡是看过警戒结束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的电影不可能有好莱坞一贯的火爆,枪战从来不是重点,但战术动作的精准还原,与各种刁钻的监控记录式拍摄角度,又绝对不会让每一场枪战乏善可陈。
推进剧情的除了故事,还有每个人物口中那些特别生活化的台词,有时是不着调的脏话连篇,有时是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
真实与真诚,这都是从警戒结束中继承下来的。
但当然,不足也确实明显。
要我说整个电影最失败的地方,恰恰在于他个人风格的左右为难。
从立意上就可以看出,这回他想做一部,有别于警戒结束,更偏向电影的电影。
但当一贯纪实的风格,遭遇那些明显好莱坞电影式的情节,不上不下的杂糅就让整体的观感十分尴尬。
尤其在最后一场,即便相比其他的电影的同类桥段已然有所克制,但那股个人英雄主义的劲还是浓烈到不行。
还不如像当初警戒结束那样“烂尾”,或者哪怕拍到阿诺准备下手就停,留一点余味而不是继续消费他最后那点情怀。
如果能把这个尾也收好,整个片子的素质,就绝对上去好几个档次了。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依旧真诚而实在。
就像阿诺的上一部背水一战,就算题材过时,没能投其所好,本身的素质也依旧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花这么长时间写了这么多许久未能倾泻的感想,就是想说,每一个人用心付出的作品,一定都希望被别人用心欣赏。
也许不是大多数,但就于我而言,能有人看完我的东西也能留下这么些发自内心的感想,我一定会觉得很值得。
别拼了,阿诺,差不多就歇了吧。
再加油,david ayer,希望有天我能在这里买票看你的大作。
这部电影没太多可以说的,直入主题吧。
看过预告之后,觉得电影不怎么的,没吸引人的地方,但斯瓦辛格主演的话,怎么也得要看一看的嘛。
实际上也是这样,悬念还可以,但整体的节奏很慢很慢,枪战也颇为无聊,只有不大好笑的笑话和各种黄段子充斥着整部电影。
另外电影是严重的儿童不宜,血腥场面比《犯罪现场》还要不加掩饰。
最后一场枪战也是比较无语...总体评分:2.7/5.0娱乐指数:1.5/5.0(评分修正,原1.7)票房表现:成本3500万,北美首周527万,相当的差。
连海外票房也只有700万,最终全球票房1750万。
不是说人们不给州长面子,而是拍得实在不好……斯瓦辛格早餐就是芹菜沙拉+罐头么,能天天吃罐头真是幸福啊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影视作品里,美国人吃吐司,吃一下,然后把剩下的保鲜膜一包就放回去了。
喝牛奶,直接拿起来就喝了。
最后飙车战,连警察都没个...就两派人在路上突突突...斯瓦辛格在电影里把自己的政坛照片贴出来了
4- 挺好啊,评分为啥这么低? 钱的方面剧情有漏洞
这么多大牌毁在了一个烂片手上,州长确实老了。
施瓦辛格完全是土豪晒钱自娱自乐的节奏,这个年代谁认真谁就输了,看看装备,看看战术,看看血浆内脏什么的也不错么。这片儿的尸体血浆用料之真实,让医学院的都目!瞪!口!呆!科技,改变生活。
很血腥 有计谋有动作的复仇片适合我的胃口 8分
大卫阿耶好乱啊,还特喜欢拍这么多人物。
值4星以上。并不复杂的故事很多人却看不明白,这估计是好电影被低估的主要原因。剧透:吸毒女联合情人杀了其他队友包括她的丈夫,期间暗杀并嫁祸给毒贩的雇佣杀手。可惜只有优酷发布了中国上映的配音版,尤其寒碜、别扭的是删减太多的杀戮血腥镜头
最后一幕。
中国删减版的,简直把电影删减的情节都不连贯了,感谢光电总局。非常怀疑丝袜新歌拍这个片子的动机,莫非现在就这么流行老来俏么?全是些个大林青年在瞎晃悠,剧情多少还是有点新意的,但是没有拍出来效果,很可惜。结论就是不如不看!2.0
坏人那个吧?
自相残杀的动机太牵强了,卖酷而已
很好看!
有点故弄玄虚,但还算是个完整的故事。老州长仍然在浴血奋战,情节不要再要求,动作也不比当年,只是看看血浆,想想曾经的那个黄金年代
我怎么觉得还蛮好看的。。。
潘多拉盒子不能随便打开。
装备、战术好!州长太出戏,女探员戏不错。2.5
重金属质感的枪战悬疑凶杀,看施瓦辛格一众演员酷劲儿十足的表演。但最终,还是一个伤感的故事。
用了个相当不按牌理出牌的剧本,很别致,很猛。Mireille Enos如同暴躁的母狮,帅呆了。
奥莉维亚·威廉姆斯 Olivia Williams,演的太有感觉了。冷面中性反而透出很耐看的调调儿。
碎肉横飞很是酸爽,但“得益”于主角们堪称腐朽的恶人相,电影里的正义感就算不缺席也终究是失衡的,而大卫阿耶对装横+耍嘴皮子的执着更是断了观众进一步共情角色的路。戾气太重,悬念太浅。
基本没看出来阿婆小说的影子。为最后的州长暴走模式全开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