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戏剧、舞台剧在这个大片层出不穷的时代依然保持着生命力?
看过这部剧,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视觉冲击和特效对大脑皮层的轰炸只会能令人麻木,让人痴呆。
而只有演员对戏剧的表达,那种源于生命力的情感,那种内敛的却又充满着爆发性力量的张力,才能触及到人情感中的极深之处,才能真正触动到观众的内心。
我很想感谢这些了不起的演员,以及他们近乎完美的演绎。
我看到了为了摆脱宿命而遭受的种种折磨、冲突,那些情感:悲哀、愤怒、无奈、爱、牺牲精神,以及人性的黑暗和光辉。
演员的情感推动了整部剧的发展,诞生了这个结局。
这才是真正的表演,这才是戏剧。
这个剧有很多的诗歌和神话及小说人物的出现,台词优美,画面是英剧典型的点光源(虽然这剧是老美拍的),演员演技全员在线(貌似欧洲的演员演技和台词功底都超级好),尤其是绿娃和演大儿子(大白脸)的演员演技炸裂。
上面两位演技好到什么程度呢?
在S03E04中,全集只有这两个演员,一个场景(一个四面全白无窗的房间),四个角色(附身大儿子的德古拉,附身大儿子的路西法,大儿子,女主),但是却又不会让你感觉单调。
这集是虐心程度排第一的,比大结局还虐——一个丑陋的陌生人竟然是最善良的人,他可以为了让素不相识的女主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去读自己不喜欢的诗歌,会为被残忍的医生折磨的女主感到悲痛,可他仅仅只是个医院看护而已。
但正是他,使女主温妮莎最黑暗的日子里有了一束光。
说到虐心,在我心目中虐心程度排第三的是S2E3的回忆杀。
温妮莎的师傅女巫大大为了保护她的“小蝎子”不受到欺负最终被自己救过的无知的人类烧死在树上,那时她还看着温妮莎,眼睛里充满了关爱和关心又似乎在告诫着徒弟不要走向黑暗,要永远保持真我。
Be true。
这剧的台词真的是太美了,大量引用了诗歌却又恰到好处。
例如第二季温妮莎独自一人留在空房中望着天空说:So we walk alone。
第三季温妮莎死后,大儿子尾随送葬队伍时念的威廉.华兹华斯的《不朽颂》配上bgm 实在让人伤痛。
附:“There was a time when meadow, grove, and stream,The earth, and every common sight,To me did seemAppareled in celestial light,The glory and the freshness of a dream.It is not now as it hath been of yore;--Turn where soer I may,By night or day,The things which I have seen I now can see no“曾几何时,草地、溪流还有果树,这大地,以及每一样寻常景象,在我眼里似乎都披着天光,这荣耀,梦的开始。
只是现在已非从前;——我环视四野,无论白天黑夜,再也见不到昔日之所见。
”……“ --But there's a Tree, of many, one,A single Field which I have looked upon,Both of them speak of something that is gone:The Pansy at my feetDoth the same tale repeat:Whither is fled the visionary gleam?Where is it now,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许多树中的一颗树,以及我曾打量过的一片孤独旷野,他们一起诉说着某些事物的消亡:在我脚边的三色堇也重复同样的流言:那如幻的光辉逃到哪里去了?
那荣耀和梦境,现在在哪儿?
” 还有大儿子和温妮莎第一次相遇的对话:Do you truly not believe in heaven?I believe in this world and those creatures that fill it.That's always been enough for me.Look around you.Sacred mysteries at every turn.But no exaltation in life beyond this?"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With respect to Blake, I see no wild flowers here, only pain and suffering.Then you need to look closer.你真的不相信有天堂吗?我相信这片凡世,还有其中熙熙攘攘的造物,这对我已足够。
看看你的周围。
处处是神圣的奥秘。
但人生除此之外就别无欢喜了嘛?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我尊重布莱克,此地我并未看到花朵,只有痛苦和煎熬。
那你应该擦亮眼睛。
类似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部剧最神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真正的大杂烩,但又不会让你觉得混乱,狼人,科学怪人,王尔德小说里的道林.格雷,开膛手杰克,德古拉,路西法等等都包含在内。
但它并没有按照原来的人物设定照搬进剧本里,拿道林来说,原著中的道林在意识到自己内心的丑恶后幡然醒悟,但剧中的道林却依然执迷不悟,并贡献了本剧经典台词之一。
此剧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有着自己的故事却又不会扰乱主题,就像一个完美的小小点缀。
这剧蕴含了很多哲理,生与死,善与恶,对与错,好与坏,我想编剧是支持人之初,性本恶的吧。
永恒的生命真的是你渴望的吗?
你真的希望自己平凡吗?
你确实希望拥有强大的能力吗?
你又何尝不是你自己的邪恶之母?
此剧入围了73届金球奖,但很遗憾绿娃只有提名(作为绿娃脑残粉真的不服)。
按照好莱坞排外的基本属性,绿娃拿不到奖也实属正常(呵呵,可惜了),但是感谢编剧John Logan(获奥斯卡编剧,我绿娃的脑残粉)写了一个这么棒的故事,展现了一个那么棒的娃。
最后,用剧中的一句台词做结尾:It can take up to 15 years to bloom.All that time, perfecting itself.A lifetime for six perfect flowers.How long will it bloom? A moment.Is it poisonous? Like all beautiful things, I hope so.十五年才绽放一次。
等待多年,只为尽美。
一生只为六次绝美绽放。
”花期有多久?
一瞬。
这花有毒吗?
正如其他美丽之物,亦复如是。
第三季越看越失望,本片野心较大,可惜拍的一塌糊涂,全篇提到了吸血鬼、驱魔、狼人、科学怪人、女巫、道林格雷、化身博士、海底两万里等科幻小说里面的元素,但但但给人一种早泄男撩骚的感觉,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取悦不了。
全片维克托支线相关,包括莉莉、道林格雷、科学怪人、化身博士,钱德勒支线,包括狼人和北美印第安支线去掉,做点剪辑可以完全不影响主线剧情。
印第安老头最后跟钱德勒说,他给予的力量可以帮钱德勒救女主,然而结局居然没有变狼人救搞定了;第一季吸血鬼形象和最后一季大大不同,也搞不清为什么这么设定;本剧还贡献了最弱吸血鬼设定,人海般的吸血鬼居然干不过几个普通人,就连科学家和心理学家这种毫无战力设定的角色都能像狂战士一般蹂躏吸血鬼大军。
本剧换个名字,就讲讲吸血鬼和恶魔,一个mini剧内容足以。
莉莉是个骨骼粗大的妓女她得了肺痨后失去了原本的丰腴弗兰肯斯坦医生用浸过欢爱汁液的枕头夺去她的最后一丝气息前夜与她缠绵的情郎不知所踪也许是去追踪那流淌着蓝血的巫女情郎甚至没有掏出钱包为她置办个小小的坟茔他将她全权交付吮吸着吗啡的造物神祇
当电流经由神秘的羊水刺活死亡的莉莉她赤裸着重新开始颤栗样子与过去她接纳情郎无异莉莉暂时忘却了过去,莉莉现在不再是妓女
可是重生的莉莉忘不了遥远的坟茔那里一朵小小的紫罗兰早已枯萎得像朦胧的月影2017.1.16 于邹城
依稀记得第一季里,好心的剧院老板帮怪物取名卡利班,并解释:这是莎士比亚《暴风雨》中半人半兽的角色,但第二季中,怪物对瓦内莎自我介绍道:my name is John Clare——名字来自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诗人!
我得重温一下《低俗怪谈》——不过,不管怪物叫卡利班还是John Clare,名字皆富有文学色彩,当然,他的脸更富有色彩:多少人看了卡利班的面孔想快进?
这样一个人造怪物,连给予他生命的弗兰肯斯坦都惊恐于他的丑陋而抛弃了他!
人丑就该多读书!
于是, 卡利班成为剧中最热爱读书的一位,他的常见形象是手捧书籍,吟咏诗歌——连送给心仪姑娘的礼物也是一本书!
我们要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卡利班随口吟出一花一世界的诗句时,叫人怎能不动容?
可是,他太自卑了,独自躲在阴暗角落里,自艾自怜自悲自叹造物主的不公!
因为受尽冷眼与欺凌,他极度渴望爱,但不是宽泛意义上的爱: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真情总是有的,譬如说剧院老板,譬如说瓦内莎,他们从未歧视他,就连剧院女演员待他也是友善的——究其竟,卡利班追求的,不过是男女间的欢愉之情:错将剧院女演员的善意当爱意,涂脂抹粉,一番遮丑后,前去示爱,结果可想而知——暴怒之下,他险些杀了她!
无疑,卡利班人性的另一面是自私而暴戾的,他滥杀无辜——我们大智大勇的范海辛博士一瓶酱油都没打满,便惨死他手!
他时时恐吓弗兰肯斯坦——他深知以自己的容姿,在俗世里无法觅得男欢女爱,便转向弗兰肯斯坦,要求他给自己造一个永生伴侣,并且,一定要漂亮!
原著小说里,弗兰肯斯坦唯恐再造出一个怪物遗祸人间,不顾生死威胁毁了半成品,结果招致杀戮,弟弟和未婚妻惨死,为了复仇,他追杀怪物到北极,最后命丧他乡——但是,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电视剧中主角的命会比较硬,弗兰肯斯坦的命扛过了三季,女主角凡内莎都死了,他仍活着!
他不仅活着,而且当真造出了一个美丽的女怪物!
我们不必理会网络上的口水,姑且以为她是美的——怎么能不美?
连她的造物主都爱上了她!
于是, 卡利班又悲催了:我是怪物,你也是怪物,但是,我们隔着一副皮囊的距离!
也许,孤独将陪伴卡利班不生不死,不老不灭,但是不,第三季里,卡利班寻着电光石火的记忆,找到了自己前世的妻儿。
英国大工业革命背景下,贫苦的一家人——卡利班并没有寻来俗世里的小团圆,儿子死于肺痨,妻子要求他带一个活的儿子回,否则永远不要回,是绝望地祈求,也是一种要挟,卡利班不想儿子成为怪物,将他葬入海底……与卡利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林格雷,他是个富裕的贵族,锦衣华服,俊美至极,处处讨人喜欢!
此人男女通吃,来者不拒,每日的营生,是谈情跳舞,最喜那著名的肉体运动!
第一季里,道林格雷这条故事线几近于停滞,他只是一个纵情声色的纨绔子弟,连咱们的绿娃女神都跟他有一腿!
第二季,道林格雷仍是处处留情,连男人也上,只不过这个男人有着变装的癖好,他发现了他的秘密,于是,他杀了他!
至此,我们才知道道林格雷的秘密:他永葆青春,是因为他的画像承载了他的衰老——小说里的道林格雷,最初是一个害羞腼腆的美少年,霍尔华德爱上了他的美貌,为他作画像,享利勋爵诱导着他的阴暗面,他遵从内心的欲望,开始走向放纵之路,引诱剧院女演员西比尔,又抛弃了她,为此,西比尔自杀,西比尔的弟弟想报仇,追寻线索中,被贵族猎杀,道林格雷为了彻底保住秘密,决定毁掉画像,当他举刀刺向画像时,却杀死了自己,画像恢复了年轻的容颜。
但是,电视剧中,道林格雷活了很久,同样的,女主角凡内莎都死了,他仍活着——整整三季,他活出了美,也活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忙碌地勾三搭四,勾完了女人勾男人,勾完了人类勾物类——女怪物莉莉,生前是特殊行业从业者,跟他有过一腿,死后,又补上了另一腿!
莉莉生前和死后的段位不在一个级别上:生前,她是一个备受欺凌的妓女,得了肺痨,最后并不是死于肺痨,弗兰肯斯坦为了寻找合宜的女怪物供体,给她看病时乘机捂死了她——反正她病得要死了!
重生后的莉莉心智与手段开了挂,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道林格雷受她驱使,弗兰肯斯坦为她痴情,卡利班为她伤绝,她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组织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人们闹革命,不过,终是没能完成自己的宏图大业……弗兰肯斯坦与道林格雷联手了结了她——恢复自由之身的道林格雷继续着翩翩美少年之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本篇有剧透~一开始我是被吸血鬼,狼人,女巫,科学怪人,道林格雷等等鬼灵精怪的元素吸引进来的,抓人眼球的要素如此之多,很难不被吸引着想要看看当它们碰撞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就像当年我兴致勃勃地看re:creator一样,结果……第一季剧情是明朗的,因为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救出米娜,打败吸血鬼部下龙套。
不得不说这货真的很龙套,只会张牙舞爪和睡觉。
全员聚集在一起战斗,主线清晰,不拖泥带水,看着舒服。
第二季,人物越来越多,设定也越来越多,路西法就这样被打败了,果然一个精神体成不了什么气候,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我真是超喜欢女主和沼泽女巫在一起的戏份,每次女巫叫女主my little Scorpion就觉得很可爱,看着她死去的一幕真的哭成🐶。
第三季,开始各种bug了。
接第二季结尾后主角团们各种pdsd,男主一边说着要保护女主不让她受伤害,一边弃她而去,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存着这种守护的心却一心求死想赎罪;小女巫一开始野心勃勃感觉像是在谋划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结果全程一直都日夜操劳与男主同行又撩男主让他加入路西法麾下,然后把自己命搭进去了;lily这条线的发展,其实一开始我还挺期待的,不过可能受制于时代限制,再加上文盲,她选择了原始而野蛮的做派,所以刚开了个小头就被扼杀在摇篮中,也许她尝试道林格雷的做法去 支配 可能会更有前途;医生没啥好说的,情伤,求而不得,开始曲线救国,还好最后他终于还是尊重了Lily的选择。
大结局时他突然加入主角团去营救女主那一幕真的太突兀了;爵士发挥稳定,看动作戏就好;大儿子找回记忆,一家团圆,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孩子,也看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逝去,就像女主说的,他是她见过的最具人性的人,活着的时候是这样,死而复生以后亦如此。
和女主在诊所的对手戏相当精彩;女主……说实话非常失望,她拥有天赋,也拥有才能,以及坚定不屈的意志,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身边还有对她忠心并且战斗力不俗的朋友,力量都在她手上,为啥她不去利用呢?
抗争了三季,疯了又好了,每次战斗也有高光时刻,并且胜利了,嘴里一直说要抗争到底,可是她都做了啥?
死宅了一段时间,好不容易走出来,既不积极主动搜寻敌人,也不磨炼自身增强自己的力量,非常被动,我看绿娃这强大的气场,就是想看她大结局发功一拳一个小朋友,从此世界和平的啊!
大结局是什么鬼啊!
终于摆烂了就说是 接受自己 了,说要和男主来个 血色战斗,结果就还是靠别人来结束一切,工具人德古拉也被这骚操作给整得一脸懵逼啊!
所以三部剧看下来,整体给我感觉还是虎头蛇尾,要素和人设虽然吸引人,剧情bug太多,就像一部史诗级的诗歌,有华丽的词藻,有波澜壮阔的故事,有微小动人的情节,无需追求什么逻辑,只是单单欣赏就好。
Penny Dreadful S03E09 大结局的片头摇篮曲"A Prayer"(祷告)至今记忆犹新,惹人哀恸,为悲戚至极的结局奠定基调,最终以华兹华斯的《不朽颂》收尾,凄美诗意萦绕全剧始终:But there's a Tree, of many, one,A single field which I have looked upon,Both of them speak of something that is gone;The Pansy at my feetDoth the same tale repeat:Whither is fled the visionary gleam?Where is it now, the glory and the dream?但是,众树中却有一树,还有我曾打量过的孤独旷野,他们一起诉说着,某些事物的殄灭:三色堇在脚边重复同样的流言:那如幻的光辉逃到哪里去了?那荣耀和梦境,现在哪里去了?"A Prayer"由Tom Kitt作曲,Sophie Meade演唱,部分歌词改编自流行于十八世纪的儿童睡前祷告词"Now I lay me down to sleep",最早版本可能是Joseph Addison于1711年3月8日发表在《旁观者》杂志(The Spectator)上的一篇文章中:When I lay me down to Sleep,I recommend my self to his Care;when I awake, I give my self up to his Direction.之后的版本是印刷在《新英格兰启蒙》(The New England Primer)上,这是数百万殖民者和早期美国人的主要教科书,由英国记者本杰明·哈里斯(Benjamin Harris)于1688年首次编译出版,通常被称为“新英格兰小圣经”,但其不仅在新英格兰而且在整个美国殖民地和大不列颠部分地区都广受欢迎:Now I lay me down to sleep,I pray the Lord my Soul to keepIf I should die before I 'wake,I pray the Lord my Soul to take."A Prayer"by Sophie MeadeWhen I was youngAnd scared of the worldMy mother would sing me a songA tune that I keep in a sacred placeBecause I know that my life won't be longIt tells of the place where you goWhen your time here on Earth is throughA beautiful place we call heavenIs it true?Please God I pray that it's true'Cause once this land was heaven on EarthGreen hills were all you could seeBut now it's soot and steel and brickSo it looks more like hell to meAnd each day brings more and more sufferingAnd each night is silence and fearAnd I wake to the sound of your voiceBut you're not hereWhy aren't you here?So now I lay me down to sleepI pray the LordMy soul to keepPlease let me die before I wakeSo the Lord my soul, can takeThen maybe I'll finally find you'Midst the beauty of paradiseAnd you'll sing not of dyingBut livingWouldn't that be nice?Wouldn't that be nice?
最后一季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小学生在暑假结束前几天急着赶作业。
也让我猜到这剧为什么这么小众的原因,因为剧情太.....儿戏了,几个小说名著的段子混在一起,就场面比较好看,剧情真心麻麻,拍三部电影我觉得还有点看头,当然,重点是女配选角着实失败,颜值不行还人见人爱,她的颜值反衬了女主非常惊艳,也一度让我怀疑那时候的伦敦人审美观是不是出问题。
在我心中莉莉这个角色起码要年轻时的阿佳妮才能有说服力,时而纯洁时而放荡,又偏执又邪恶又美丽,阿佳妮的着魔和玛戈皇后的表演在这里演莉莉才能说服我为什么博士和狼人对她痴心一片,格雷小哥对她下跪,前中期任她胡搞。
😂最后真心觉得这剧的败笔就是感情线,什么鬼,每条都戳中我雷点。
私以为,从第一季到第三季的感情戏,应该这样安排:女主百合,女主太攻了,给她个外柔内刚的妹子组cp我觉得才匹配。
如果按颜值的话,我觉得背叛巫母那个女吸血鬼和女主组cp绝对是绝佳人选。
狼人配女配,因为先入为主。
🙄博士配格雷,一个追求永生,一个就是永生,一个闷骚一个放浪形骸,绝配。
德古拉两兄弟为了抢女主,最后发现其实爱的是对方,兄弟he怪物和老婆孩子家人一起好了,大团圆结局多好。
😀
以1866年的“女士请愿书”为起点,英国的“votes for women”即争取男女平权的运动轰轰烈烈的登上政治舞台。
低俗怪谈的时代背景即设置在这一历史时期。
其实剧中一处细节很明显的表现出了女权内容。
莉莉和她忠心耿耿的小助手在街边咖啡叙话时,几个举牌游行呐喊争取女性选举权的妇女被警察狠狠揍了一顿。
于是莉莉发出女性不抗争就只能苟活的愤语,所以莉莉后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女性权力进行的斗争。
剧中许多与道林、弗兰肯斯坦的对话都实打实的体现出莉莉的抗争思想,手机码字就不一一罗列了。
凡事都有转折。
然而,为什么作为女性的我看完这部剧没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呢。
当然是因为所有的抗争,不论主动被动,都失败了。
莉莉作为一名有领导能力,然而眼光却完全被个人仇恨被下层社会禁锢住的彻头彻尾的悲剧性人物,注定不可能带领一群靠色相收割色狼性命的whore大军攻陷男权社会。
最后与弗兰肯斯坦的对话也充分暴露了她的软弱性,她一方面不愿失去自主性成为男性的附庸,另一方面她希望通过记住仇恨来记住自己冬日阳光般死去的女儿。
母性让女人勇敢,也让其软弱。
而且在当时时代下,绝不可能让女性占据主导地位。
于是莉莉衷心的小助手,在发出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活的壮语之后,被道林轻而易举的扭断了脖子。
这是女性抗争的终结,女性自身的软弱性劣根性妥协性和客观世界的无情打压,使还没开始的战斗无疾而终。
刚才说的是主动的抗争,被动的则是指温妮莎。
生来抢手,非她所愿,于是只能无奈接受,被迫反抗。
第二季她击溃了路西法,一个用女巫做媒介,把女人当枪使的堕落天使。
一般再有本事的女人也打不过邪恶之母吧,所以自然是自寻死路。
第三季德古拉亲自上阵,用好男人的皮囊,一举得手。
于是邪恶之母发威了,编剧把伦敦的那场雾也归功于她。
并无卵用,伊森一出场,女王温妮莎自动缴械,本来以为要打一架才被杀死,没想到女人的软弱性竟让她一心寻死。
担不起毁灭世界的能力,也担不起毁灭世界的后果,又没勇气自裁,只好借别人的手say bye-bye。
所以在温妮莎这条线索里,他是被男人成就的,也是被男人毁灭的,宿命而已,无法挣脱。
总的来说,剧中的女权火苗都是还没开始就被浇灭了,女性的主观因素和时代的客观因素共同铸就了这场悲剧。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这部剧信息含量是很大的,我也只不过揪出了其中一条线而已,不过就算是一条线也可能与宗教神话传说有交集,所以难免片面。
不妥之处还请粉儿们见谅。
另外,第三季可能是集数削减的原因,真的虎头蛇尾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从第一季逐字逐句地看到现在。
当凡妮莎深邃的眼透过屏幕看向外面,我就陷入了这部剧里。
很多人说看不懂第一季,那是因为可能他们真的不适合这部电影般的挽歌,她的艺术性远远大于普通的电视剧,英式的台词,黑暗的背景,各式各样的人间鬼怪构成了一部逐光史诗。
一切都源自于一个女人的恐惧。
人的欲望能有多恐怖?
身边人对欲望的惩罚能有多恐怖?
当人面临未知的事物是否恐怖?
当自己发现逐渐被失去该会有多恐怖?
凡妮莎的恐惧形成了最主要的一条线,使故事显出了浓厚的神学色彩和人性深度,它们灵念合一,伦敦天空蔓延三季的霾都似乎融化在凡妮莎的眸里。
第一季像是被撕碎的高贵油画,扔在伦敦街区的下水道旁,我们看到性欲,看到贪欲,看到肮脏,看到贫穷,看到报复,看到创造,看到腐朽。
不老的英俊男子,和害女凶手住在一起的男爵,美国来的牛仔,苍白抑郁的科学家——出卖身体的妓女却有着最纯洁的笑容,各种拼图形成了破碎的开始,着实很多人被画面吸引,被演员吸引,但其实并不能看懂什么,那种神秘直到第一季最后凡妮莎在精神病院的回忆里才彻底爆发,将所有路人不懂的角色贯穿为一体。
第二季相比第一季,看的人更多了,很多人甚至跳过第一季直接看第二季。
没错,第二季有最震撼的床戏和更加戏剧性的女巫因素,也有更多恐怖元素(很直观的狼人巫术)加入,比起云里雾里的第一季来说,着实更为吸引人。
但第二季才是表现他们演员演技和剧情的震撼精华。
托尼奖获得者,最传奇的百老汇女星加入饰演了cut-woman(凡妮莎的老师),交代了女主灵力和巫术的由来,这个坚强的老妇人真的把我惊到了,她拯救凡妮莎被烧死时我眼泪都飙出来了。
女主的演技不用多说,依旧闪光,可惜因为她太美,又有高人气的老鳖美恐和一个四十几岁情怀女演员的夹击,入围了金球女演员却颗粒无收。
接着讨论一下第二季几个重大闪光。
路西法通过女巫的线直接向凡妮莎展开掠夺,男爵放下仇恨,和牛仔狼人并肩保护女主。
不老骚男的线轻轻一过,却能让人把隔夜饭都吐出来一地。
科学家创造的大兄弟和纯妓女也绽放了光彩。
具体的自己看,不过妓女心智复苏和不老骚男在一起革命…我倒是挺期待,虽然觉得不老骚男比较脏,但也都算不死族吧。
第三季终于上映了,很开心,在一口气看完前四集之后,时隔一年的凡妮莎悲伤着拿着信件,“so we walk alone ”路西法被凡妮莎摧毁后的新恶魔诞生,灵体路西法贪图她的灵魂,野兽德古拉垂涎她的肉体,同时出现的线索仿佛吹响战争号角,而且这场战争只有女主一个人。
不死人的革命,我觉得靠一个小姑娘并不靠谱,等后续情节,大兄弟是精神病院送饭的倒是大吃一惊,他的线冰冷又充满人性的光辉。
至于那头傻狼,抱歉我对美国平原线没什么兴趣,我觉得那头狼有些过于懦弱了,也许不敢面对自己?
毕竟我不知道他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否也经历过凡妮莎的adversity。
总之,这部剧不是大众化的,但对于任何一个痴迷黑暗的人来说,对任何一个有信仰的人来说,她都是满分。
生与死的恐惧,是她的精髓啊。
————这里是杀回来写剧终评论的苍苔——深刻人物解析——给看不懂的小伙伴一个方向——
看了大结局三遍后,又回顾了第二季,在这个中秋夜晚,耳旁伴着蠢直舍友吃饭声,无心背单词的我决定写完,给自己,也给这美丽的十四行诗一个结局。
事后接受采访的主创说他们一点也不后悔,其实公司提出继续预订,但他们觉得应该到了最后一行的时候,所以让我们放下突然结束的执念,好好品味品味这个一点也不低俗的低俗怪谈。
前文中我表示出对西部狼人线极度的不解,后来才得知,这段线表达的是救赎,更深层的是错过。
狼人一开始不是狼,父亲是资本家,为了财富,他屠戮过原住民,可是当看到手中淋漓的鲜血,他选择了赎罪,加入原住民,抵抗侵略者。
但是个体的人无法面对命运,原住民的老狼残忍又机智的进行了祭祀,得知下一任狼主就是这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类,并且将拯救世界于黑暗。
狼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带领原住民,又伤害了自己的家人,亲兄弟母亲和哥哥的孩子。
狼人又背负了一层愧疚和罪恶,他懦弱地逃走,不敢面对一切,不敢面对自己。
第三季就是他找寻自己的过程,可笑又真实的是,他到最后也无法面对自己,只有爵士大叔帮他,老狼逼他,他在救凡妮沙时才勉强接受了自己,可是面临的却是亲手杀死自己的爱人。
凡妮沙为什么接受德古拉?
因为当信仰和圣光迟迟不给回应,当承受的太多,她也会被压垮。
她在第二季勇敢的站起来,可是所有人都离去,命运齿轮无法转回去,造成的伤害已经造成,失去的爱人已经失去。
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内心的黑暗,要是我我马上咽砒霜,她那么累作一下是人之常情,极度失落的接受命运赋予她真正得自己后,她面临的却是和她真正渴望的违背的现实,浓浓的宿命论感,她注定得不到和狼人结婚生子的幸福,她注定死亡来换去黑暗褪去。
她顺从了她本该顺从的两方,顺从了黑暗,也顺从了光明。
其实世界整体都没变,变的只是没有了凡妮莎,也没有了我最爱的电视剧。
妈的。
大表哥最后剧终旁白如下
大表哥就是那个整体没多大变化的可是个体变化很大的一份子。
复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所有已经离去的东西回来了就是好的吗?
你有没有思考这个问题,这个全剧最有深度最怕触及的问题。
你失去的父母爱人宠物,当他们从墓中爬出,苍白僵硬,你还能爱他们吗?
他们还能爱你吗?
这几个问题自己想,就看懂了这条线。
莉莉和科学医生和格林。
这三对冤家,一个是痴情创造者,大男子主义的化身;一个是不老怪物,美丽富裕先进的化身。
哪个好?
一个给了爱却失去自由,一个给了自由却给不了爱,看来看去最可怜的还是女人。
也恰恰恶狠狠的表达了一个主题,爱就是不能有自由。
结局出人意料,科学家面对莉莉讲述那个时代女人的经历后,竟然妥协了,牺牲了爱,给了她自由。
这个告诉我们,没什么是沟通解决不了的,只要他爱你,那变数就很大。
男人还是喜欢鲜活的,不喜欢死寂的。
(男人想上天,尤其是直男)格林告诉我们,时间可以退化万物,包括爱人的能力。
体验过所有的感觉就是冷漠和极度的厌倦。
他觉得有兴趣的东西,碰一下捧一下,然后呢?
无聊了,拌一下。
活了那么久,骨子里还是大男子主义。
那个跟随莉莉的小女孩选择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她的光芒盖过最后的凡妮莎,我也会贯彻这个。
我他妈宁愿站着死,也不要跪着活着。
整体是首完整完美的诗,怅然若失后发现每个伏笔都已填完,一贯精致华美。
原来凡妮莎并不是女主角,这是个感时千古不变的灵鬼悲剧。
主角是无限的生死,不变的疆域。
女主終於死了 感恩 2.5
难看,剧情勉强,但是一切布景与服装又令人想一直看下去。
5
画面打光服装场景台词戏剧感的英恐完全是我命,伊娃就是我意中人。
The end.好像全都BE了呢……
结局简直卧槽
大家打分都好高,还是更喜欢第二季,第三季结局太快了很多东西没有讲清真的不是因为收视率不佳匆匆收场吗?
不能理解为何要突然剧终,能很明显感觉出来最后一集生硬而仓促,和前半部分完全接不上。能明显感觉出来编剧还有进一步的想法,化身博士还没变身呢就全剧终真是很不爽,德古拉的男演员那么有魅力,也没多一点儿表现的机会。Ives最后的转变无比突兀,完全不能理解...特别希望本剧有重启的机会。
这才是戏剧啊,画面打光服装场景台词表演全部牛逼。不晓得为虾米颁奖季没有大放异彩。第4集还能更牛逼一点么?基本上就一个场景,两个演员走完整集。我勒个去。
五星给第四集,结局不想评论。
匆忙的剧终季,唯有狼人返乡之旅划上了句号。其余的故事线均草草收尾,化身博士、弗兰肯斯坦新娘的女子军团、包括主线德古拉阴谋在内都无疾而终。特别集总是格外好,本季是白色房间。大结局如诗如画。
结局太仓促
大道理一套套的,故事和情节却差强人意。也确实可以完结了。女主太美,演技很好。
大粪般的收尾
三季以来最高水准,可惜就这么剧终了...
看完5,弃了
情节基本崩了 但服化道音乐画面的美感很强
Eva女神强势回归!剧本台词简直无可挑剔,这一季的剧情节奏把控更好,不会让人觉得有拖沓累赘之嫌。新角色的加入让人期待,如果德古拉和路西法撕逼最终谁能抱得美人归呢?/已看完,实在是神作,电视剧本身带来的艺术和哲思已经远远超过了剧情的需要。爱每一句台词。
终于补完了 Eva真的 他!妈!的!全程美到我不能呼吸 舔到屏幕失灵 她和歌迪亚大概就是法国最美的两个女人了 我的天
女神已死心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