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无意间看到fate stay night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期间陆续看了FZ UBW 玩了游戏 终于工作了 才看完HF线这条线士郎最终选择了樱 没有成为红A 没有成为所谓正义的伙伴 结局看似安安静静的结局 平平淡淡的日常 但随着春逝的旋律 看到两人共同向前迈出那一步 我也终于泪流满面ps.春逝配上画面更好听
看到八周年pv后,补完了hf最后一部。
是当年入坑fate的感觉。
终于看到了R姐摘下了眼罩发动了宝具,太绚丽和感动了;也终于知道了言峰绮礼当时为什么跟金闪闪一起活了下来,以及他是这样的性格缺陷设定,真的蛮帅的,有点像金布利;也知道了圣杯和御三家和一切的开始。
脏砚有了大快人心的结局,樱和凛有了新的开始,saber也结束了黑暗礼装回到了英灵殿。
从16年看fate入坑二次元到现在,真是经历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
想不懂的明白了很多,不敢做的也敢往前迈了,还报复性补偿了很多童年(可是全网找遍了粤配动漫呢)。
动漫也从狂热、冷淡、到现在的陪伴、汲取能量。
类型也从青春热血机甲战斗后宫猎奇,到校园日常恋爱喜剧,再到人生写实社会哲学(噢还误入了些女性向和伪bl但都努力看完了)。
一开始豪言要把所有动漫看完,到后来的把经典番看完就好,再到现在追番列表还躺着估摸一百部番,笑死。
不过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有点模糊,我好像是二次元又好像不是。
番是看得蛮多,但gal才玩了一个石头门,漫展也没有特感兴趣,物语v家幻想乡等等也都还没入坑,宅也没太宅……but anyway,当个2.5能认识同好,再来点大人的中二玩笑偷♂税一下,也蛮好的哈哈哈哈哈哈。
有个阶段还顾虑跟别人说自己还经常看动漫是不是不太好会有偏见。
现在:嗯这是我的一部分,你看我是你想的那样吗,感兴趣欢迎你探索这个伴我成长的小世界。
这个小世界里承载着勇气梦想和幻想,承载着现实里的不允许,有着真实世界达不到的表现力,也动画化了很多文学名著,也像社会纪实一样记录了很多东西,给人带来很多快乐和思考。
谢谢勾勒出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阿里嘎多。
最后记录一下现在每年都会刷刷的作品吧:钢炼、灌篮、小跑步、小排球、蜂四、三狮。
希望这名单会继续生长再次感谢勾画这个二次元世界的所有人,你们一定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命个两百岁!!!
以上。
可能人在创作欲表达欲旺盛的时候,才华就能引领着你去倾吐一切你觉得值得倾吐的东西,我们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作品,大笔一挥,翻天覆地,各有滋味。
商业作品的奇妙之处,试图找到人性的弱点,然后逼你去思考作者觉得值得思考的东西。
逼你的姿势如果让你足够快乐,你就会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作品。
所以像FATE这么典型的商业个人融合恰到好处的作品,经常会出现一些很幽默的地方。
让你看一个大和抚子式的美女纯情地爱你,因为美女背负着沉痛的过去,无法原谅这个世界也无法原谅自己。
虽然它试图给你讲由此引出的神,但这个引子颇有时代韵味,乐得我不知所以。
试图塑造的那个卫宫士郎,美则美矣,却在美女被安排的伤痛面前,显得轻巧了起来。
也在未来的那个emiya遭受的千锤百炼面前,显得轻巧。
当然,谁也无法真的讨厌纯真纯善的卫宫士郎,可是这歪歪曲曲的神像却在真实的痛苦面前显得有心无力。
被打碎的容器真的那么容易被复原吗?
如果一个玻璃容器被摔碎,会仅仅因为有人努力去搜集碎片粘起来,就能继续盛水了吗?
如果樱承受了所有她被安排承受的,那到故事中的这一步,她真的是在乎自己“爱”的男人是不是选择自己吗?
就因为心灵没有归处?
樱承受的罪孽本身如果她承受了,谁都觉得她才是圣女吧?
圣女和魔女的界限本身,描绘起来不是更为生动吗?
当然,因为总要有一个引子,来逼人面对圣女承受的罪恶,所以捏一个人畜无害金光闪闪的小神人,当然是一个方便又快乐的选择。
实际上如果卫宫士郎真正要被捏成神,应该是他遭受了樱的一切,而他选择了原谅,并守护了这个世界。
当然,这个故事可能没那么多人想看就是了。
诶等等,难道这就是……圣……圣经?
高中的时候接触到了fate stay night,当时是ubw的剧情,女主角是凛。
而天之杯的主角是樱,一个之前没怎么了解过的妹子。
这一系列的电影有三部,前前后后也算间隔了三年吧,终于迎来了结局。
可能因为之前的剧情过得太久了,我已经不能算记得很清楚了。
但是怎么说呢,我之前对间桐樱一直都处于没什么感情的状态,就是我内心知道她的经历很惨痛,但是并不会说因为她经历惨痛就喜欢她什么的。
而且她的性格比较隐忍,是我完全做不到也不是很喜欢的那种。
但是今天看完春之歌,感觉稍稍有点理解她,开始有点喜欢她了。
说真的,她经历了这么多,仇恨别人、内心扭曲我还能理解,但是之前总是给人一种善良温柔的感觉,就让我很不能接受。
我喜欢那种被命运折磨之后,奋起反抗的那种色彩。
但是在她身上反而有一种逆来顺受的味道,所以我当时不喜欢。
现在我终于看见了她内心的压抑和扭曲,听见她说出来自己的愤怒和憎恶,我开始有所共鸣了。
同时,经过她和凛的那一段对手戏,我对凛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毕竟我之前看ubw还是高中,之后也没怎么重温过,所以对很多人物都不是很有印象了。
还有伊莉雅,最后的伊莉雅说,作为姐姐要保护弟弟,真的是瞬间泪目了。
伊莉雅之前在我这边的形象一直是一个需要宠爱的妹妹,这真的是反转了好多。
我只能说,每个人物都有ta的故事和ta的特点,第三部看完之后我很惊喜,因为本来我只是想看打戏。
但是看完之后,电影里面很多人在我心中有了一个新的印象,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是很开心有这种感觉的。
今天《命运之夜——天之杯Ⅲ:春之歌》终于在国内 B 站上线了。
21 年网上出资源时其实没太看得进去,其实大学的时候看 FZ 和玩游戏时会觉得麻婆就是个单纯被加进来搅动剧情的角色,这次重看却听明白了他的神神叨叨,理解了他的动机和立场。
Saber 和 Rider 的打戏真是上乘之作,飞碟桌好看的打戏每年都有,但 Rider 的打戏一直不多。
游戏里 Rider 在 Fate 和 UBW 路线里是一个一出场就死的阴暗角色,HF 线路终于给了她发挥空间,从剧场版前两部一直躲在暗处傍观,只在关键时刻出手救人,到最后一部决定不让樱重蹈覆辙。
到了对战 Saber 时,Rider 摘下自己的眼罩,手上的铁索在战斗中也变成了发光的宝具,这个阴暗角色的气场一下变得清澈正直。
配乐和画面不断给人惊喜,而到了释放宝具时声优的转变更是出色,Rider 的声线从原先的低沉柔弱变得高昂,“Bellerophon”被喊出时,仿佛阳光划破乌云,决定了战斗的结果。
这次看到最后凛和樱牵手走在街上、以及凛在赏樱花时问樱是否幸福时,似乎明白了角色们的心境,可能因为本人距离上次看长大了两岁?
也稍能理解 Aimer 最后的歌词。
对樱这样的悲剧人物而言,光是保持日常生活的平静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固然她羡慕永远是一手好牌的姐姐,表达过不满也抗争过,但最终和命运达成了某种和解。
其实我一直觉得在 UBW 中和士郎走在一起的凛并不喜欢士郎,在她眼里发光的是那个衬托出她更加华丽和强大的 Archer,和士郎的打情骂俏对凛来说不过是成长路上的一些调味,UBW 中的爱情最终会让他们变成更加独立自主也更加尊重对方的两人。
而 HF 中樱渴望的并不是士郎作为一个潜在英灵的强大,她真正在意的是和士郎一起上学、做饭、闲聊的那些柴米油盐,最终士郎失去肉体,寄宿在人偶上,仿佛也是在说这段爱情中更重要的是两人的灵魂。
(吐槽一下樱见到橙子也就举个躬?
人家给你男朋友重新造了个肉体你不得给她买包烟?
手动狗头)其实不管 UBW 中的郎才女貌还是 HF 中的平淡是真都是不同的选择,当然 Fate 中的没头没脑轰轰烈烈也有不同的滋味。
我还记得以前玩 FHA 的时候有个情节是士郎带着樱去爱因兹贝伦城堡,在那里樱换上了礼服,不知怎么得对这副画面印象很深,在最后贴一下。
观后:《春之歌》有感初听樱线最终章之名《春之歌》,仿佛就能听到一股如流水般肆意涌来的浪漫诗意。
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春之歌》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最著名的乐章;门德尔松,很厉害的一位音乐家,而且又会画画文笔还好,二十多岁就成为了欧洲最顶尖的指挥家,大家所熟知的巴赫也是经他指挥才声名鹊起。
讲这么多也只能说明ufo或者蘑菇的格调品味挺不错,就这一点细节也能带来很多信息和体验,这或许就是一个对作品认真的人的敬业精神,抒情时候的真诚,思辨时的艰苦,大概就是《春之歌》的魅力之一吧,而不是在于他使用了“象征主义、意识流一类方法”(评论家语)。
一看fate,就能听到蘑菇沉重的叹息。
岛国的都市简直是个迷。
黑色的圣杯直铺到大不列颠的金色原野上,这是一个迷。
时间的洪流朝东方流去,不知所终,这是同一个迷。
一个又一个凄美动人的史诗在空旷、孤寂、灰色的空之境界上演人类共同的命运,令人神往。
这就是那个迷。
蘑菇也许已经走到了谜底?
我们从他的字里行间看到斗争涂黑的躯体,看到黑色里诡谲的蓝光,看到强者与弱者共同书写人类的命运,强者为弱者开辟道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所奴役,也许这就是他发出的信息?
说起这个我又想起《老人与海》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也许拿蘑菇和海明威来做对比有些不大妥当,但也只是一家之言有所感而已。
但《春之歌》毕竟是不错的作品,除了给大家以良好的体验,评论家提供素材它还指出:强与弱有同等的魅力,善与恶有同等的魅力,生与死有同等的魅力,毁灭与拯救有同等的魅力,正如汤因比所言,我们生活在阳的时期,在史前阴的时期,人类散居于地球上。
据有空间也向空间学习,杀戮生命,也向生命学习。
如今我们拥挤在一起,周围的生命除了人就是可食的肉类,也许这真的值得惋惜。
我真的很喜欢这部作品,被酣畅淋漓的打戏所吸引,后面看到标志性的中村方块时也就“那没事了”,不过还是觉得非常棒,不愧是中村丰,看的我是热血沸腾;音乐方面梶浦由记坐镇当然没什么好说的,这个看了空境的朋友想必深有体会;哦对了还有Aimer献唱的ed前奏在耳畔回响之际还以为是纯音乐,没想到Aimer低沉婉转的声音紧接着就如一阵清风般袭来,真是叫人心驰神往荡起无数思绪。
全篇最精彩的一段我认为是士郎在最后的抉择:士郎朝着伊莉雅大喊“我想 活下去”,应该也加上之前的姐妹大战,探讨了不少东西,的确不错。
我们也能想象到那涕泗滂沱和那些艰难的抉择,这里深藏着多少辛酸和无奈。
蘑菇或说ufo的仁厚之处就在于在此之上交了一份较为稳妥的end。
我看有不少朋友评论说士郎是放弃了“正义的伙伴”的确,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士郎身上不断从内向外的剑也可以理解为自我破境的过程。
但我始终觉得蘑菇想表达的是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阐述的一个真理——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而这个理由是什么就见仁见智了。
算是人格理想上的破镜重圆,趋于饱满吧。
还有最后的橙子和人偶,也很有趣。
总而言之是三章中的最终章也是最美章。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写的有些乱。
见谅。
我只想说优点 吐槽已经吐过了剧里的人物全部都没有恐惧这种情感主人和从者间战斗力应该是有差距的吧 比如是 1 和100这种 毕竟saber都有核武器了 主人最多就是扔宝石 我觉得这个战斗力是有瓶颈的哇 如果我是剧中的人物 我是干不出来手撕basaka 爆锤saber 这事儿的 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是我根本没有这种想法至于最后用人的力量去手撕大boss 不用想 都不可能 但是情节这么设计 虽然是强行合理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放弃了 那么真的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现实生活中 无畏的力量还是非常宝贵的 有些事情的确是没有路 但是如果自己不先否定 坚持下去 真的不一定是死路这是我这部片子最大的收获
终于看完了最后一部。
时至今日,还能回想起在电影院看第一二部时候的激动,以及曾经专门在日本看了一次无字幕版本时的心情。
很遗憾,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第三部只能在流媒体上观看,而且是在上映的两年之后。
作为一部粉丝向的作品,坦白说樱线剧场版的剧情和节奏并不是十分完美,从第一部一闪而过的saber召唤开始,无一不昭示着主创团队默认每一位观影的人都对Fate十分熟悉。
可惜的是,作为一个至今没有玩过游戏的粉丝,我对fate世界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各种官方二创,而樱线恰好是其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节。
虽然在漫长的时间里,我已经得以窥见了樱线故事中的一些端倪,但当主创团队大量跳过关键剧情的时候,我最终还是一头雾水——第一部的时候尚且能跟得上节奏,到最终章的时候已经开始大段头脑空白了。
另一方面,剧情节奏上也有一些不连贯,在紧张的剧情推进中仍然加入了大量的细腻的感情描写。
并不是我排斥细腻的情感,而是三部剧场版的时长实在是难以将所有内容一一展现,最终难以避免走向顾此失彼的境地。
如果樱线能和ubw一样做成两季,那想必会好很多。
所以为什么不做两季啊!
蘑菇你没有心!
但正因为这是一部粉丝向的作品,很多内容做的非常非常非常用心。
比如第一部的时候,在片头通过闪回的方式过剧情,节奏非常舒服。
第二部中金闪闪那个差点摔倒,把我整个人帅惨了。
到第三部,无论是高质量的战斗场景,还是对樱的刻画,无论是大开大合还是细致入微,都体现了制作者满满的诚意。
剪纸小人(原谅我并不知道那个的学名是什么)的画面更是颇具艺术感。
除了画面,适时切入的BGM也为整部片子的氛围渲染增色不少。
回到剧情上,虽然我缺失了大量的重要信息,但看得仍然非常爽。
尤其是两个剧情:士郎穿过红A的身体和的言峰绮礼的那句Kyrie Eleison。
前者让我看到了士郎在经过了两条线之后,终于超越了自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有人性的英雄,后者则是我单纯的恶趣味——听到的时候第一时间联想到了摇滚浮士德,笑死。
作为一部剧场版,我会给它4星,但作为一个fate粉,满分,五分我给十分!
还好,我还能看到这样好的作品。
希望Fate这个IP还能继续走下去。
当ed《春逝》响起,结尾的最后一句歌词,恰是初章《花之歌》的开头。
その日々は夢のように宛如梦幻的日子,如同《heaven’s feel》章节本身。
FSN的故事,从06年动画开始。
那时候懵懵懂懂,看得男主憋屈。
接着是凜线的剧场版电影。
大学时期追着凜线的tv。
直到前年樱线的第三章电影完结。
最近阿B上线。
剧情故事早已知道七七八八,就看飞碟桌如何表现原作各种爆星特效,还有梶浦由记大妈负责的bgm。
2个小时下来,很满意的原作改编,除了伊莉雅的遗憾外,大团圆合家欢真是好极。
没错,fate stay night,大体来说就是这么一个糟糕的故事。
fate线(06年TV版),攻略认真的淑女,吾王Saber。
ubw线(无限剑制),攻略傲娇的淑女,远坂凛。
hf线(天之杯)就厉害了,拯救失足的少女,间桐樱。
包含了男生们最喜闻乐见的两大类型。
简单来说就是非常行货的boy meet girl感情故事。
编剧可能觉得太简单不够深度,于是像新世纪福音战士那样,搞了一些奇奇怪怪不想让你看懂的设定。
无论是fate线还是ubw线,圣杯战争的很多东西,剧情里都没有交代清楚。
直到hf线剧情,才将所谓的圣杯战争说明白。
简单来说,御三家远坂(远坂凛前人)、间桐(间桐慎二前人)、爱因兹贝伦(伊利亚前人)想闷声作大死憋个大招。
御三家最终目标都是启动大圣杯(某个超大型魔法阵),让魔术师抵达“根源”。
抵达“根源”后,御三家各有自己的诉求,诉求似乎都比较扯,估计编剧也是瞎整的,不用太关注。
三家没法单靠自己力量搞定,所以三家合作,创造出一个奇葩的系统:圣杯战争。
所以圣杯战争是什么呢?
大圣杯:一个需要耗蓝接近无穷大的魔法阵,让魔术师抵达“根源”。
小圣杯:一个魔术师作为容器(该魔术师大概率会牺牲)的魔法阵,接收英灵(Servant)的能量。
成功接收7个英灵的能量可以启动,使用者在极短时间拥有无穷的蓝,穿上天之装后,可以启动大圣杯。
冬木市灵脉:每天回复n点蓝,每隔若干年就能积累足够能量,启动Master-Servant系统。
Master-Servant系统:让7个魔术师成为Master,使用冬木市灵脉长年累月积存的能量召唤7个Servant。
7个Master和Servant为了获得圣杯许愿的权利自相残杀,死亡Servant的能量都被小圣杯吸收。
Servant:魔力由Master供给,为了赢得圣杯,也可以杀害普通人获得魔力。
如果最后剩下的Master是御三家,理论上御三家会用令咒让最后一个Servant自杀,7个Servant全灭激活小圣杯,然后让爱因兹贝伦的后代伊利亚穿上天之装,用小圣杯激活大圣杯。
天之装是爱因兹贝伦家族的传家物品,保证大圣杯使用者是爱因兹贝伦家族。
伊利亚本身就是设计为小圣杯容器,从小被刻印魔术回路,所以外表看起来长不大。
无论大圣杯还是小圣杯,都是魔法阵,跟圣没什么关系,跟杯子也没什么关系。
很明显,参与圣杯战争的Master、Servant都被御三家骗了。
最终剩下的Master和Servant获得的圣杯,是小圣杯。
小圣杯一瞬间无限蓝,能许愿干些事情,但这并不是御三家建立这个系统的初衷。
御三家想做的事情就是三步:1、冬木市灵脉提供Master召唤Servant所需的能量;2、Servant通过杀人或者榨取Master的魔力提升能量,然后自相残杀激活小圣杯;3、爱因兹贝伦家后代用小圣杯激活大圣杯,抵达“根源”,做些爱做的事情,比如没什么用的灵魂物质化。
就这么简单的事情,前面失败了四次,hf线已经是第五次圣杯战争了。
大圣杯的启动,实际上消耗了冬木市的灵脉、Master的魔力、Servant的能量,以及被Servant干掉的普通人的生命。
除了普通人,每个贡献者都有自己的心思,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如此精巧的系统,前几次最终就是没有奏效。
整个圣杯战争的系统,很明显是一个隐喻。
魔术,可以理解为权力或者财富。
御三家就是某三个有权或者有钱的大家族。
Master/Servant的设定很有意思,他们有魔术和能力,看不清大家族想干什么,为了大家族抛出来的一些好处(圣杯),就自相残杀的一批人。
大概相当于民企企业家和寒门精英的组合,在大家族眼里,这都是些最后会被收割的对象。
尽管事实上由于大家族不齐心,收割的过程(圣杯战争)老是出问题。
平民是有魔力的,但没有魔术回路,用不了魔术。
在圣杯战争里,平民就是作为提升Servant能量的燃料,放在现实世界来看,额应该就是作为打工人的意思。
所以别看这些主角年纪轻轻、性格中二、造型诡异,其实都是精英阶层的隐喻。
远坂凛,就是某个大家族的唯一千金。
技能是用钱(宝石)砸人。
(大雾)Saber,大概相当于某个寒门出身的职业CEO,唔。。
钢铁侠的秘书大概就这种吧。
所有Servant前世的经历都可以看成他们成为打工皇帝以前的成长奋斗经历。
(大雾)卫宫士郎,就是某个民企大股东的儿子,大概相当于王思聪?
别纠结是不是养子的问题。
继承似乎不太顺利有点家道中落的意思。
至于最终成为了红A的结局,从股东沦为打工皇帝,应该是经营不善阶层滑落。。
间桐樱:某个大家族过继回来的远坂家二小姐。
剧中间桐慎二没有魔力,那么现实中慎二这种情况应该是隐喻傻了或者某种原因废了之类的先天缺陷/生理问题,间桐家只能找个过继的女儿完成儿子本该做的事情。
间桐家的情况比较特殊,间桐脏砚本身不老不灭化身万千,换言之间桐家的后代是没有继承权的。
让慎二和樱乱搞,让樱黑化最后成为小圣杯容器,都只是把樱当做工具人来用。
所以间桐樱在这样的大家族里,明面上似乎可能有继承权,实际上成为了失足少女,编剧到底是在影射什么呢。。
看到这里,大家就不用对卫宫士郎在fate线/ubw线里各种发正义春的圣母言行感到惊讶了。
民企企业家嘛。。
很多看起来都怪怪的。
他们大都有自己的信念,随时在搞企业文化,行不言之教,不然很难走到这个阶层。
士郎只是癖好特殊,喜欢舍己为人,总比那些玩阴的好。
那么回到主题,额主题就是想到哪写到哪。
fate线和ubw线,主角士郎的理念,都是作为正义的伙伴。
尤其是ubw线,士郎看到未来不够坚定阶层下滑沦为打工皇帝的自己(红A),更加坚定不移拥抱正义思想的企业文化不动摇。
(大雾)穷则独善其身成为核弹剑仙(红A),达则妻妾成群坐拥Saber和凛。
让淑女疯狂,正义真香。
说到底士郎正义的企业文化,吸引了凛。
卫宫家和远坂家后面就是。。
并购上市了。
有那么多有能力的伙伴(女伴)支持,击败悪徳商家言峰和闪闪,是非常合理的。
hf线,主角士郎放弃了成为正义伙伴的理念,要成为间桐樱一个人的保护者。
樱自己都说了,自己是失足少女。
士郎义无反顾,选择了樱。
不再搞那些正义理念的企业文化活动之后,士郎看起来就很正常。
也许是隐喻在爱情面前,每个人都只是普通人。
在其他线也有类似的表达,例如在fate线士郎就曾让Saber放弃圣杯战争的事业。
在桥上和Saber并肩而立的士郎,只是一个自私的男人,并不是正义的伙伴。
士郎也明说,一开始参与圣杯战争是为了作为正义的伙伴结束战争,现在只是希望和Saber在一起。
最有趣的,是hf线的间桐樱。
樱才是这条线的主角。
被长辈折磨,被兄长凌辱,樱在间桐家作为工具人,早就已经逆来顺受,自己都甘心做一件工具。
就像没有见过晴天的人,并不会认为雨天有多么不便。
尽管这样,间桐樱是有能力的。
和间桐慎二不同,樱自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Master。
hf本质上是间桐樱拉下家主自己上位的故事。
樱的心境转变在于,遇到士郎,和士郎相爱以后。
看见过光明,就再也没法忍受黑暗。
再也无法接受兄长的凌辱。
也无法接受间桐家对自己曾经的折磨。
借助有巨大反噬作用的Servant安哥拉纽曼,樱杀了很多人,收了Saber和B叔,干掉闪闪,摆脱了间桐家的控制,或者说执掌了间桐家。
典型的家族权力转移过程。
间桐樱付出的代价是养大了一个尾大不掉怪物:安哥拉纽曼远坂凛帮间桐樱擦屁股,付出的代价是钱(宝石),不过每条线凛都是在砸钱,并没有什么不同。
士郎帮忙擦屁股,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肉体,也得到了御三家闷声作大死的遗产灵魂物质化,寄居人偶当没事发生。
伊利亚帮忙擦屁股,牺牲自己,解决了所有问题。
从此间桐樱和远坂凛相认,除了没有继承人的爱因兹贝伦,御三家里有两家是这三个年轻人说了算。
fate线是最经典的感情故事,boy meet girl,建立最深的感情和羁绊,然后永远不能在一起。
在感情最美好的时候戛然而止,把最好的东西摔碎给你看,然后你才知道什么是难能可贵的感情。
ubw线是编剧借角色的口来说理,什么才是正义。
剧情很行货,主角就是开挂的龙傲天,凛都显得有些白给。
hf线反而是最深沉的救赎的故事。
也许因为不好懂,所以游戏需要通关fate才能进入ubw,通关ubw才能进入hf线。
救赎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最后主角们似乎结局还不错,一方面是因为主角士郎在这个过程竭尽全力,近乎400%发挥,甚至能单挑解决B叔和黑Saber,表现出来的战力远胜fate线那个弱鸡一样的士郎。
另一方面,拯救失足也得选对人。
樱在成为失足之前,可是公主啊。
对于不懂设定的观众真的挺不友好的……许多角色的动机都令人难以理解。间桐樱这个角色可以让我同情、怜悯,但始终无法领略其魅力所在,即便在她的主线,最闪耀的、使观众喜爱的依然是远坂凛——于是乎愈发同情樱,陷入悲哀的循环。
观感不如上一部,“宝石剑”太抢戏了,瞬间让本来的紧张感没有了,很不喜欢这种突然蹦出来的强力武器。相比“樱之梦”结局,确实”春归“结局更适合樱线。看了下”樱之梦“结局把我虐哭了。说真的,将樱的遭遇放进gal中真是恶意满满。
谢谢给个好结局,樱摆脱了黑暗 收获了爱她的前辈,樱这样的女孩真的讨厌不起来 真的看到有士郎这样的男孩来拯救和爱她 觉得安心多了
3部曲也就用了10几分钟看完,实在找不到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粉丝向太严重吧,看不懂为啥打啊。。。
作为最后的线路确实拔高了一个维度,不再是王道也好正义也好的故事化故事,而是更辩证的回到原初。
人类胜过英灵的故事
大乱斗
R姐和黑saber贡献了本章最精彩的一场打戏,动作场面飞碟社还是太依赖特效和摄影,对人物动作设计不够重视。确实很粉丝向,删减了许多,导致剧情有些跳跃,一些情节没做明确解释,需要补设定。明明已经很赶了,文戏还是长篇大论让人觉得拖沓。虽然樱的遭遇很惨,但完全不喜她一直等待救赎的形象,从头到尾都没想过去反抗,黑化捏爆虫爷还是很过瘾的。结尾惊现橙子背影。
原来fate stay night无论如何都是恋爱主题么,男孩拯救女孩,女孩被拯救获得幸福啥啥的 -。-
真正让我难过的不是这个早就熟烂于心的故事,而是那时陪我一起看的人不见了。
这个系列的动作制作水准、配音、配色简直优秀。少年向的爱与死题材,与黑客帝国相似的价值观,为了爱人放弃正义与伙伴,整体非常优异。 岩峰一众的梦想有点怪
个人喜欢樱之梦结局一直胜于HF结局——毕竟樱线的主题就是罪与责,在莫大的罪孽面前,能拿自己的命换想保全的人一条命已经很值了,你还想找零头就太不要脸了——不过这部看到最后面对凛的问题时樱露出的笑容,叹口气想想算了吧不要脸就不要脸吧
卫宫士郎的死和新生,为樱而战,为樱而活,为自己而活。
R姐终于正名了!比前两部要好不少,点出樱会召唤R姐的初衷,伊利亚一家献祭的命运,顺带科普了宝石剑和小黑人,都是加分项。言峰绮礼是我最讨厌的FATE角色没有之一。
就。。哪里好看了。。打的毫无逻辑就算了,还各种聊,云山雾罩的给谁听啊。。。无语
二次元浓度过高
太多云里雾里的细节,依然喜欢不起来士郎和樱
不评价了一星给aimer一星给我老婆的宝石剑。(拿着我老婆老公的手开大爽得你,呵
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