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摇晃

Lilting

主演:本·卫肖,郑佩佩,莫文·克里斯蒂,彼得·鲍勒斯,安德鲁·梁,肖恩·索尔特,娜奥米·杨,彼得·E··霍普金斯,约翰·马修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14

《轻轻摇晃》剧照

轻轻摇晃 剧照 NO.1轻轻摇晃 剧照 NO.2轻轻摇晃 剧照 NO.3轻轻摇晃 剧照 NO.4轻轻摇晃 剧照 NO.5轻轻摇晃 剧照 NO.6轻轻摇晃 剧照 NO.13轻轻摇晃 剧照 NO.14轻轻摇晃 剧照 NO.15轻轻摇晃 剧照 NO.16轻轻摇晃 剧照 NO.17轻轻摇晃 剧照 NO.18轻轻摇晃 剧照 NO.19轻轻摇晃 剧照 NO.20

《轻轻摇晃》剧情介绍

轻轻摇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华裔女性珍(郑佩佩 饰)与儿子凯(Andrew Leung 饰)相依为命,从柬埔寨金边移民到英国伦敦。不谙英文的她一直依靠儿子充当眼睛和耳朵,儿子就是她的全部。然而她并不知道凯的性取向,甚至长期以为凯和同居的英国人理查德(本·卫肖 Ben Whishaw 饰)只是“室友 ”。当凯因为一场车祸意外去世后,无助的珍惟有开始接触理查德,从而开始翻阅儿子生前不为人知的画面。一老一少将共同面对失去挚爱的生活——哪怕他们无法以言语沟通。 《轻轻摇晃》由英国微波电影基金和BBC联合投资拍摄,是亚裔导演许泰丰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它成功的结合了同志情感与移民故事,演员间细腻微妙的互动,让轻缓流动的画面与剧情有了饱满的张力与生动的趣味。《轻轻摇晃》获2014年圣丹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虽然我是注定没落的贵族,闲来无事只好来深究魔法半夜叫你别回头坏种勒克瑙之花现在加糖亡者之湿新包青天之蝶杀春花秋月罗林之心风云战国之列国奇诺之旅:新作动画女间谍远距离爱情说唱女团第二季教教我吧北斋!-THEANIMATION-美人图杜鹃的婚约诛烬枭亡完全陌生人特种兵归来之绝地营救别接电话:脱衣搜身欺诈案第一季人生真美丽少年拳王末路狂欢北部湾人家楼上的外星人革命者异能侦探真爱找麻烦!飘落的羽毛

《轻轻摇晃》长篇影评

 1 ) 轻轻摇晃

开头一曲淡淡的《夜来香》,让人的思绪飘渺出一个朦胧的剪影。

轻轻摇晃的身躯,和着旋律,踩着节拍,摇曳在昏黄的烛光旁。

之前还在说国产电影里从来听不到自己民族的音乐,而《爱在暹罗》却放着中国的歌谣,莫大的讽刺,如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

这部电影没有单纯的描写同性恋,而是将这个爱情推到了一个亲情的高度。

Leung作为Jane的儿子,Richard的男友,好似三明治中的鸡蛋,剥离了空气的供养,在极度缺氧的环境下艰难的生存。

两边都是自己挚爱的人,呕心沥血把自己拉扯大的母亲,跟自己生活了四年之久的男友,不想伤害任何一方,只能默默选择安于现状,殊不知这种煎熬令他身心俱疲。

镜头轻轻一晃,切换到了一个没有Leung的场景,他不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

Richard一边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边迫不及待想为他做些什么。

于是找来了一个翻译,作为与Jane沟通的桥梁。

这里有几段很煽情,印象最深的是两人争抢Leung骨灰的所有权,最终理智战胜情感的Richard含泪妥协。

虽然很想自私地把你留在身边, 可只要你母亲开心你也会含笑九泉吧,我不想让你为难。

还有Richard用筷子煎培根那段,Jane问他是什么时候学会用筷子的,他只是淡淡的回答我也忘记了。

是啊,正如爱你这件事,已经成了像呼吸一样的习惯,每天温习着,却怎么也戒不掉。

这是小本第四次本色出演,之前的《云图》、《故园风雨后》早已撸完,貌似就剩最后一部英剧《查理二世》没有看过。

没有演过同性恋的英国男星屈指可数,看来这是腐国人成名的必经之路啊。

小本还是一如既往的瘦弱纤细,作为已出柜同志,人家可是专业的。

不忍吐槽渣像素,其实想等出了高清资源再看,怕那时候我早已经移情别恋,花心射手的悲哀。

郑佩佩的加盟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浓郁的东方气息,除了时而会跳戏,闪现她矫健的武打身手,其他都可以接受。

其实这算一部略显文艺的电影,节奏舒缓,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珍惜现世的美好,才不至于对突如其来的一切追悔莫及。

现在的我,很幸福,能和室友嬉戏打闹,能静心写作心无旁骛,能坚持跑步为减肥事业不懈奋斗,有时候,这样就够了……

 2 ) film is cruel

10/19/2023 Both the subject and the production feels like a student project even though with Ben and 佩佩. 导演第一的长篇所以make sense很怪 Student or okay debut features always have the same feeling of immature. They always try too hard to combine all their designs into the film, which make it all looks too intentional. All the brilliant best debuts can convert all that thoughts into an uniform and natural production, seamlessly combine everything together to create something lively, but yet raw. I guess this differentiates the gifted from the rest. It takes understanding of cinema as a visual and audio art form, expressing the feelings through actors, lense, and editing, and having the talent to have that 灵性 in the debut.Not eveything needs to end with a closure. Leave it as she understand gradually without him saying it out loud. Well, that might still be a student mindset.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start with a doubt and end with an answer through the whole feelings in the film.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feelings are THE HARDEST thing to convey and portray consistently in a film.Show not tell, right?

 3 ) 无法摆脱的Guilt

我看过很多同性恋题材的电影,比如清新的《爱在暹罗》,经典的《断背山》,还有比较劲爆的《自由坠落》一类,当然也不乏很过GV,不过这一部给了我不同的感觉。

其原因就在于它从梦幻翱翔的天空坠到了地上,切实地还原生活,直击了同性恋者们一直不能面对的现实,更揭露了很多想要出柜但苦于各方面压力无法出柜,只得苦苦隐瞒自身,在夜深人静之时自我消遣或“草草了事”的尴尬、无奈,究其原因,就像影片中Richard说的那样,“GUILT”. Richard以为这种内心无法摆脱的愧疚感是源于他的恋人Kai的母亲强加于他,但母亲的一番话说得字字珠玑。

那种愧疚感是无法抹去的。

就算没有母亲的依赖,那愧疚感就会消失吗?

不会的,那是一种恐惧感,恐惧父母或是异样的眼光,或是犀利的冷嘲热讽,这还算是轻些的吧?

在当代社会,我们的21世纪,我们的2015年,又有哪一个家庭(尤其是我们亚洲国家的家庭)能够“容忍”自己的儿子、女儿是同性恋?

这种不同的性取向在我们看来是一种病态,或者至少是一种不光彩的事情。

久而久之,子女们的潜意识里也渐渐形成了一种“同性恋是不光彩的事情“这种异常的想法。

可是这本身并不是不光彩的。

就像张国荣在《烟火》中唱过”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难道这世界上只有红色的烟火是漂亮的,紫色的烟火就是丑陋的吗?

Nonsense!所有人都知道的是”我们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可是这种对家庭、对社会的内疚感真的能让同性恋者们追求到想要的幸福吗?

影片中的Kai给了我们答案。

 4 ) 小本啊小本

记得几年前,刚开始看到《The Hour》的时候,我就想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主呢?

明明情节都进展到用诗歌表白了,彼此间却还是没有一点爱意涌现,甚至一季都要结束了,我却还在怀疑男主到底是不是gay。

那种长年西装马甲的文艺青年形象,就像是烙印般停留在我的记忆中。

Freddie自顾自的喋喋不休,理智却又情绪饱满的咄咄逼人,你不由得想象,在这副柔弱的身躯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力量?

这是我对小本的最初印象。

这几年里,陆陆续续看了很多小本其他的作品。

从孤独天才的杀人犯到复杂霸气的英格兰帝王,角色千差万别,我却始终能从中感受到些微的只属于小本的色彩。

那不可言说的孤独,想要从孱弱的身体下爆发出的骇人力量,让人不可忽视的同时,却也忍不住心生不舍,心疼他的过分坚强。

然后,到了《Lighting》,小成本独立片,小规模上映,却因为是他公开出柜后的第一部影片而变得意义非凡。

这不是小本第一次演同性恋,却是最让我感觉舒服的一次。

和他的眼泪相比,沉浸在爱中的微笑才更让我动容。

看着他和爱人躺在床上,互相凝视,互诉衷肠的时候,内心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那双眸中快要溢出来的深情,爱人之间不经意的小动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最让我欣喜的是,小本在里面流露出的柔弱一面。

他可以赤裸着身体在爱人身上翻滚,恶作剧地伸出手拽掉胸前的细毛,也可以忍不住落泪,恳求离去中的人再闻一次自己身上的味道。

这样生活化的小本,让人想要隔着屏幕去拥抱一下。

看着小本雪白的身体,我总忍不住恍惚,觉得还是一个二八年华的少年,可是一抬眼,脖子上两道深深的细纹却把我拉回了现实。

尽管容颜依旧,小本也早已跨过而立之年了。

低调、谦逊、羞涩的特性没有改变,但真实生活中,小本一定是个有自己想法的成熟男人。

作为影迷,不能强求他什么,但只要小本对表演热爱的心不变,更多更好的作品一定会不断呈现,至于私下的生活,就留给小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5 ) 但爱这个字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齐唱月下的花儿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那夜莺歌唱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拥抱着夜来香吻着夜来香夜来香我为你歌唱夜来香我为你思量我为你歌唱...--邓丽君《夜来香》蓝色毛衣的你,黄色T恤的你。

哪个是真实,哪个是杜撰的回忆?

记忆有时会出些差错,而感情不会。

我在英国29年,我变成了英国人,但我不是英国人。

你爸爸是一半白种人,但他根本就是中国人。

这些年,生活不易。

你说我老顽固也好,说我让你觉得愧疚也罢。

我没有钱,没有丈夫,没法和周围人沟通。

就像每一个中国家长,我想和儿子住在一起。

但是却来了个英国小卷毛,和我的凯住在一起。

房间不够,儿子只能把我放在敬老院。

于是我认识了亚伦,他每天给我送花,觉得我是个有着异国风情的美女。

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真的能够 彼此理解。

可是后来,翻译的介入,让我发觉 我和亚伦的不同是那么的根深蒂固,我无法想象和他在一起生活。

不理解为什么他说爱孩子却宁愿生活在敬老院,不喜欢他捏我屁股。

也不喜欢那个小理查。

我对理查的讨厌究竟是对这个扭扭捏捏的小洋鬼子的性格不接受,还是 只是 嫉妒。

这个问题连问号都不需要。

那是我第二次去你家,我看到他穿着--你的那件--黄色T恤。

其实我早有预感,只是我以为我不能接受。

很可笑,我作为一个母亲,要跟一个外人,争自己儿子的爱。

丈夫没了,儿子没了,独处他乡,不通语言。

我还剩下什么呢?

就剩下回忆,慢慢地模糊起来。

The wine of Love is music,And the feast of Love is song:And when Love sits down to the banquet,Love sits long:Sits long and ariseth drunken,But not with the feast and the wine;He reeleth with his own heart,That great rich Vine.--The Wine of Love, by JAMES THOMSONI thoughtthat you would like it, like what I do.All I am doing, all that I have done, I do it out of my conscienceWhy can‘t you understand me, or this culture.I am trying to help you!So I can comfort you, and myself.I know you miss him.I miss him tremendously.但爱这个字这个字 逐渐变暗,变得沉重 和摇摆不定,并开始侵蚀 这一页纸。

你听----雷蒙德·卡佛《爱这个字》Richard是个很好的人,Kai的妈妈是,Alan也是。

请我来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Junn和Alan理解彼此,也为Richard能像照顾自己母亲一样关心她。

说句真心话,我是想帮他的,我愿意帮她。

只是有时弄巧成拙。

无论是帮二老彼此的沟通,还是Richard一心想的让她更好,抑或是我想要的弥合他们二人间的矛盾。

事情总是朝着我希望的反方向跑去。

原来语言的沟通,远不如看在眼里、留在心里的想象美好么。

一开始,我说Junn是lazy bitch. 后来我听说,很多亚洲移民的老人都是这样的。

我想他们也许只是,抵触这里,拒绝融入。

这样想来也许我们应该对她多一点的理解和包容。

毕竟作为第一代移民,他们有太多我们无法体会的苦难与委屈。

P.S 这部影片的配乐很好。

细节上导演有很多想法,但处理得稍显生硬。

剪辑也有些突兀。

P.P.S小本生日(10.14)前后中文Lilting的字幕会由@小本钟字幕组 放出,大家期待吧(虽然这部电影的中文字幕并没有什么特别好期待的。。。

orz不过翻译会加上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6 ) 我们都缩在自己的壳中

之前在别人的评论里回复了以下一段话,先贴在这儿:“看之前期望很高,但是观影过程中,却总觉得导演想表达的内涵有些苍白了,尽管情感的表达细腻温婉,但是当镜头语言过于强调情绪时,故事的架构不免显得有几分零散空洞。

”所以这篇影评,也不打算对叙事作什么点评了。

既然故事的重心都放在情绪的表达上,而且郑佩佩和Ben的演出也确实精湛到位,我觉得我还是来絮叨下感性的理解吧。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壳中,活在让自己感到安全的疏离感中。

不管是探出这层保护壳,或是让他人踏入自己的领域,都会带来深深的恐惧。

可是我们又总是对他人的世界感到好奇,总是像Junn一样,忍不住问儿子,你在想什么呢。

Junn无疑是一个过度自我保护的形象。

丈夫离世,身在他乡,语言不通,无依无靠,画地为牢。

她像要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希望彻底融入儿子的生活,可是儿子却一直不敢告诉她自己的隐私。

她不去学英语,看别人的眼神也充满戒备,独居的房间里固执地飘荡着东方色彩的《夜来香》,儿子意外身亡后,她在自己的回忆里一遍遍问儿子,为什么你要把我囚禁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带我离开这里。

但是到底是谁囚禁了谁呢。

无论儿子在与否,她身上的寂寞总是如影随形。

她不喜欢孤独、不喜欢不被理解,可是也许是孤独惯了,只有在与人保持距离的时候才能让她安然自如,就像她深信,在不懂中文的Alan眼中,自己是独具魅力的东方女郎一样。

Kai也是纠结于沟通与理解中,烦恼无比。

东西方的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伦理与情爱的矛盾在他身上碰撞着,令他进退两难。

爱人和母亲都对自己很好,可是自己却无法同时满足两个人的情感需求。

他把母亲安置在养老院,暂时做起了鸵鸟,但是伴侣却Richard尖锐地指出,这不是长久之道。

Richard说,you have my absolute support,Richard说,you have to tell her。

Kai终于下定决心要走出长期以来的保护壳,好好跟母亲解释一番,不料却遭飞来横祸。

像是个冰冷的讽刺一样,刚要迈出的关键一步,就这样戛然而止。

不去沟通自然没有共识,但是就算沟通了,就一定换来理解吗。

Alan这个形象就很有意思。

在Junn和Alan两人鸡同鸭讲的阶段,他们的关系亲昵温馨。

他送花,她跳舞,他们散步,看似甜蜜情侣。

但是他们其实一点也不知道对方所思所想。

Alan有家庭却没有亲情,他说自己住在养老院,就是令大家都快乐的最好决定;Junn没有了亲人,却妄想着在Alan的身上找回儿子的体温。

谁知道当他们每次笑意盈盈地看向彼此时,到底在对方身上投射了怎样的感情呢。

Alan与Junn之间存在的,不仅是语言的隔阂,更是价值观的分歧。

一心想帮Junn的Richard找来Van,以为让他们二人通过翻译了解彼此是最好的办法。

谁知语言的隔阂打破后,深层的价值冲突也接踵而来,更何况,有些时候,那些情绪、那些隐私,根本就不敢跨过语言的藩篱——就像Alan不肯让Van说出自己的酒癖一样。

Junn和Richard都察觉到了和翻译共处时场面的尴尬和拘谨,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的在场,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未知的真实的隐隐恐惧。

而当Junn难得地想主动了解Alan的缺点时,我们不妨将其看作Junn尝试向外踏出的标志一步。

然而在这具有进步意义的一刻,美好的动机却没有结出香甜的果实。

两个老人从最开始的彬彬有礼,到渐渐挂不住面子,发展至互相指责、撕破老脸。

一番唇枪舌战后,终究不欢而散——那就是各自面具被揭开后丑陋的真实。

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之前,亲手拆穿精心编制的温柔假象,总会有人受伤。

Richard原以为这样能让Junn老怀安慰,却没想到Junn会因为了解到Alan的真实后而加倍失落。

Junn不去见Alan,可能是因为被真相打击而失望,也可能是以为被真相刺伤而醒悟。

原以为结识Alan是走出过往,实则自己不过是沉浸在幻觉里逃避现实、原地踏步。

Alan是Junn丧子后给自己打的麻醉药,虽能暂别疼痛,清醒后却痛彻心扉。

并非建基于真正的理解之上的温情,不过是虚幻的空中楼阁罢了。

Kai与Junn的沟通,还未开始便匆匆结束;Alan与Junn的沟通,令虚假的美好彻底破灭。

然而影片的意图自然不是要观众从此封锁自我,因此在Kai和Alan两段令人沮丧的互动之后,片中的Richard便成为了灰暗的人际之壁中仍存的那一丝光亮。

片中最勇敢的角色当属Ben扮演的Richard。

不管对象是谁,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每一次都是他在鼓励和牵引着别人走出自我圈禁。

爱人逝世后,Richard的脆弱和内疚让人动容,而与此同时体现出的那份坚强,则更让人钦佩。

他也会沉浸在对Kai的追思中,他也会默默地红透了双眼,但是他没有放任自己沉沦,更没有放弃孤僻自闭的Junn。

痛失所爱,却仍敞开自我,接纳一个痛苦不堪的老人,对话这个充满敌意的老人。

我只能说,Richard身上大概背负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人格,在生活黯淡之际,仍能救人与自救。

每一次Ben的无声落泪,都让人喉头哽咽;每一次Ben的温柔凝视,都让人心中一颤。

他坚拒归还骨灰、他温柔地偎在爱人肩头、他默默地在自己的幻想里潸然泪下、他被Alan和Junn赶离餐桌只能看着他们共进晚餐而无奈又俏皮地猜测他们的对话、他在听到Junn拒绝Alan的消息时敏感地认为是Junn在针对自己——每一个镜头都描绘出他的诚恳和真挚。

但他也不是毫无保留。

至少有几次,他也要求Van不能完全实话实翻,在听到Van说出了自己是Gay的玩笑时,甚至有几分恼怒。

但在最后的最后,他还是主动地开口告诉Junn, 我是你儿子的男朋友,我们在一起过了四年了。

这就是Richard的勇气和担当。

他无法从内心的责任感和交流欲中逃离。

Junn跟他相当疏离,没有血缘,没有法律关联,甚至没有情感联系。

Kai死后按理说两人更应当互不干扰,但是他却主动照顾起了老人的起居。

明知对方抗拒自己,却不懈地强势地尝试着读懂这个老人的心。

当每个人都缩进自己的壳中,他却努力地朝着外界挥舞着自己的触角。

我猜测,某种程度上,这近乎“尽孝道”的行为,是东方价值观在他身上潜移默化的体现,如同他对筷子的使用、他做中餐的好手艺一样,Kai带来的点点滴滴在四年里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无法抽离,就像呼吸一般自然。

而被人问起再之前的生活习惯时,他也只是稍微想了想,淡淡地说,I can't remember. 对Kai的爱已经向更辽远、更广阔的方向延伸着,仿佛一张巨网,令他和世界的联系倍加紧密。

爱人的离世并不能令爱消褪,反而令他爱屋及乌地关心起Junn的生活状况。

真心终于换来真心,所有的敌意和矛盾都在最后冰消雪融。

一切话都说开了。

Junn坦承自己是嫉妒Richard,嫉妒他来夺走儿子的爱,也告诉他儿女对于父母的老去,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愧疚之情,所以各人身上的紧缚感,如同原罪一般无解。

但是慢慢地就会明白,压抑和痛苦的日子在人生里总是更多些,看开了,也就明白日子还将继续,明日的阳光还将照进窗台。

两个缅怀着同一个男人的人,跌跌撞撞地探寻着彼此的心灵,终究分享着对这个男人同样的爱而达至和解。

长久以来的僵局,终究不过是因为众人都活在自己的立场上,固步自封,拒绝倾诉和聆听。

然而最缺乏的也是最渴望的,人人又恐惧又向往的,不过是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直面尖锐真相的底气。

我们都希望脱去重壳,彼此接近,如影片结尾时那般,借着音乐,彼此相依,放松身心,轻轻摇摆。

***Kai进入母亲房间并低头闻绣球花(hydrangea)的镜头出现了两次。

一次在影片开头,Kai穿着蓝色衣服,一次在影片中段,穿着黄衣。

而最后Junn登门拜访Richard时,Richard匆匆起床穿上了黄色T恤。

我猜想蓝衣的Kai是Junn幻想里的影子,实际上黄衣的Kai才是真实的回忆。

这里是暗示在Kai去世后,Richard穿上了爱人的故衣。

在某种程度上,Richard变成了Kai...爱一个人到深处便变成了他...***第一篇长篇影评就献给小本了。

写完才知道自己文笔的稚嫩生涩,以后绝不班门弄斧....

 7 ) 看完有种闷住的感觉

第一遍看完有种闷住的感觉,感觉说到很多点但都没说透,为了弄清楚到底哪些点没说透于是二刷,二刷时基本上一直在心里默默弹幕。

因为小本+导演的东方背景所以期待有点过高。

中文台词不够顺,翻译的语调也有些小学生念课文的僵硬感,所以感觉略怪。

再加上翻译身上没什么戏剧点,就显得这个角色的设置有些尴尬。

人物的性格稍微有点弱,尤其是儿子和翻译,不过也可能跟小哥表现力比较弱有关,好几次错觉他就是来衬小本和郑佩佩的。

有些地方,用视觉语言可以表现得更好的,但导演选择了用对白说出来的方式。

少数戏剧冲突的位置可以略作调整。

有一些线索放在了不易察觉的细节上,如果能提出来就更好了。

有些地方好像对白和旁白区分不明确,二刷的时候发现其实是导演要的镜头剪辑方式。

到最后也没理顺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每个人的态度都有些模糊,故事线也感觉缺了点什么不够完整。

最后总得来说觉得导演想表达的点很多也很散,以至于难以用单一的故事线串起来,这也影响到故事发展的逻辑有时不太看得懂。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写过的一篇命题作文,第一遍写的时候想把心里话都说出来,结果篇幅严重超长而且自己也觉得越写越写不清楚。

第二遍再写的时候把所有的个人感情全部关掉只留下一条伟光正的思路,顺利地完成了一篇符合考试要求的东西。

先这么多吧。

有空再做修改。

 8 ) 是爱,也是嫉妒

同志电影拍到现在,除了尺度可以屡破新高之外,似乎很难再找到更特别,或更引人的切入口。

儿子去世,身在异国语言不通的母亲面对儿子的老外男友,很容易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电影一定会拿同性感情在东西方文化冲突时的尴尬与遮掩来作文章。

似乎都可以想的到那些画面——东方儿子生前是怎样的欲言又止,母亲明明心知肚明却又故作镇定的逞强,西方男友面对永失我爱和沟通不能时的心急。

没错,这些电影里都无一幸免的提及。

但是,这部电影最可贵的是给了人们另一个答案:一切并不只无法面对儿子是gay,而是母亲的私心和嫉妒,“我儿子的爱被别人分享了”。

人们谈及《断臂山》里的感情之所以那么动人,就是因为那是纯粹的爱,无关男女。

很多时候,母亲面对儿子是同性恋时的抵触,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嫉妒爱被分享,不只因性别。

这一道理在人们讨论儿媳和婆婆之间天生的矛盾时很容易想到和想通。

其实,这世间不仅爱相通,连嫉妒心都是一样的。

电影里,母亲在与儿子的对话中,唯一一句提及儿子男友的台词就是:“你对他太好了,我才是你的家人,我也很重要。

”你看,母亲只是单纯地嫉妒。

如果换成女友,母亲或许还是这句话,只不过会更加直接罢了。

除了儿子、母亲和男友这组三角关系之外,电影还加入了女翻译和追求母亲的老头两个角色。

一个负责翻译母亲和男友、老外的对话,一个负责母亲在儿子之外的对异性的情感寄托。

妙的是,这些关系恰恰又表达了电影的另一个主旨——阻隔人与人沟通的反而最不是语言本身。

在女翻译介入之前,言语不通的母亲与老头跳舞、送花、接吻,一切都进行得那么顺利与浪漫。

反而是开始了解彼此所言之语后,嫌隙、差异、矛盾才纷纷涌出,最后一拍两散。

儿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

儿子虽然说中文,但与母亲的沟通却最最没有抓住要点。

他以为是同性之爱让她嫌弃,她要的却只是他多陪在自己身边多一点。

电影的最后,母亲和儿子男友的一番对话,吐露心声,没有再翻译,但从彼此的眼神和表情中却感觉得出,他们都懂了彼此。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让人遗憾。

前面近四分之三的部分都很流畅,情感与情节铺陈的都很好,感人之处和笑料分配均匀,音乐也非常动人。

但结尾却一下子把这种淡定的氛围打乱了。

母亲与男友激烈的争吵后,隔天两人就莫名其妙地袒露心扉,没有任何情感上的暗示与铺垫,好像硬生生地删了一场至重要的戏,然后就戛然而止。

母亲和儿子的一些中文台词才有些生硬,太像照本宣科地念白,让人出戏。

最后不得不说,小本同学太适合这个角色了,弱受就是他的代名词!!

 9 ) 沟通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电影里翻译的情节蛮有趣的。

记得本科学翻译的时候似乎强调过invisibility,片中的翻译妹子自己也说她不是专业的,总是依自己的理解和立场强行刷存在感。

人与人本来就不可能无障碍交流,加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加上翻译的主观视角,实在是太难太难。

我是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不擅表达加重了孤独感,孤独感又导致更加不擅表达。

每天刷着各种电影,有时候哭有时候笑,走出去看着人群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看起来永远那么开心,永远有那么多话聊,而我疑惑又窘迫地拼命摩挲着头发。

本喵是全片演技和颜值担当,忧郁的气质和电影氛围浑然一体。

而郑佩佩的角色更立体些:一个顽固而缺乏安全感的老太太,依恋儿子,依恋回忆,拒绝改变,拒绝现实。

她一次又一次伤透了本喵想让她快乐起来的心,本喵想带她走出泥潭,可其实他自己也是泥潭中的伤心人,他只是假装忘记了这一点,泪湿眼眶之际也要耐心愉快地给她做好吃的。

但对郑佩佩这样一位母亲,你又能说什么呢?

老来丧子,茫然地住在异乡一群说着她听不懂的话的人当中,对她好的人不懂她,跨不过文化差异的鸿沟。

你明白他们的立场,各种行为动机,也明白他们之间沟通的症结所在,但你只能眼睁睁看着,因为你自己也不擅沟通,更因为你改变不了他们。

这种深深的无力感能拿它怎么办呢?

她说,不是她让儿子内疚的。

这种内疚一直在那,因为父母老了,儿女就会感到内疚。

听着真难受啊,但这就是真实,是东方人亲子关系的真实。

就算你看了那么多欧美电影,心里认同所有个体彼此独立的西方价值观,但放到自己身上,终究不可能真的置身事外。

爸爸落寞无奈的背影,妈妈让你“问问他春节回不回家”的字字句句,永远黑压压地摁在你的心口。

你看本喵和郑佩佩到最后都不用翻译了,一个抽泣着说“I miss him tremendously”,一个空洞地说“我只剩回忆了,我不能让回忆消失,我必须不断流泪”,他们互相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又怎么样呢?

就算两个人说的是同一种语言,大家也是在各说各的吧,谁会在乎别人说什么呢?

说实话,这个世界上存在真正的沟通和理解这回事吗?

 10 ) 引人深思

轻轻摇晃 观看完毕。

找了无数网站终于找到了片源…没有字幕纯靠听,幸好郑佩佩说中文减轻一小半负担…清晰度渣不能全屏,只能睁大眼睛使劲看…剧情简单主要靠情感线和人物关系线,情节层次比较模糊,理解上很费脑子。

总之是看一部顶一套题的强大电影!

主要讨论了面对父母老去,子女感受到的压力和愧疚,以及面对老去,老年人对子女的依靠和对未来必有所失的恐惧、伤感和心存希望。

涉及了文化差异的问题,母亲讨厌儿子的室友,没有什么理由,交了一个外国老伴,有了翻译之后很快就分手了,正如男主所说,她并不愿意去尝试融入、理解。

这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也是年过六十的中老年人的一种特点,一种更隐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而导致这一点的原因之一,电影给出的是面对老去感受到的无力、寻求依靠的愿望。

尽管主角是母亲的儿子的男友,但是同性元素在电影里只起到了一些表层作用,它象征着子女独立于父母的个人生活,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个人生活中的因素子女不愿告知父母,从而成为了阻碍的一部分。

而养老院则是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生活氛围,物质配置齐全、丧偶、子女不在身边…电影里的评价是桎梏般的鬼地方,而事实上这种鬼地方是心理上的而非地理上的,男主不愿让母亲搬到公寓同住,而即使同住又能如何,思维模式、生活习惯等等,老年人无可避免地在老去中落后于年轻人的生活,这种落后带来的孤独无依感不是单纯的陪伴可以抵消的。

电影把中国人心目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观念放置到一个残酷的境地,对母亲来说,异国丧子、语言不通,唯一友善积极想帮助她的男主是惹她讨厌的,在这个即使有良好的医疗保障和安全的食品卫生的国家,养儿防老的期望到底只是徒增悲痛。

而其中一些争执个人很欣赏,把典型的中国老人的惯性思维和年轻人的想法碰撞,尽管让人皱眉咋舌但的确典型。

演员方面,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听懂他们在说什么这个点上去了,所以对Wishaw的表演无暇欣赏,角色个性比较弱化反而主要体现的是身份和一些元素的集合体现,母亲角色也是如此,尽管有性格体现,但仍然是身份和一些特定元素占了主导。

总的来说,切入点很好,但是电影的情节安排和台词上可以做得更好。

不得不说母亲最后的一番话的确突出了主题,但是也的确有些生硬,而人物两两慢跳华尔兹来照应 轻轻摇晃的标题恐怕有些不自然。

内涵丰富的电影,但是表现表达上我个人并不觉得它很优秀。

《轻轻摇晃》短评

太轻了就成了空壳

7分钟前
  • 郁章
  • 还行

如此一个小小的故事,却在小本和郑佩佩的简单眼神和对话太极中发出光芒。如同梦呓的拼拼凑凑的剪切或许是对繁杂感情最好的表现,声音不断被掩盖被置换,画面不断被重放被审读,小品片轻轻摇晃出别样韵味。年轻的男孩们,快找个英国男盆友然后向妈妈出柜吧( ^ω^ )

12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我看过这部电影!奈何剧情已经忘了差不多了!

16分钟前
  • 狼矛
  • 还行

如果不是发现本卫肖出柜了还真想夸他的演技但现在觉得切~不过是本色演出嘛。但即便如此他在剧中的一颦一笑真是销魂。在Gay题材即将告罄前,洪导演旧瓶装新酒试图另辟蹊径,但移民/东西差异/老年人...过多的旁支还是分走了主线剧情的强度,使本片虽然有闪光温暖的亮点,但并不成熟

17分钟前
  • 新西兰孙小社
  • 还行

评分太虚,全程违和,结尾独白完全不切题,再闻闻我腋下那句台词一出,违和得我当时就哭了,我给两星干嘛?毕竟小本还是太美了

19分钟前
  • 有洞的月亮
  • 较差

很慢但很短。演技都蛮好,主题有代沟、老年移民的孤独、向母亲出柜,整体上黏带一点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碰撞(sui-fucking-cidal)。但感觉真实性有一丝失位,片中那位业余翻译的professionalism实在是太让人分心。最后感觉不够深,或者说太浅

21分钟前
  • Leo
  • 还行

语言的设定不可避免造成了情节的生涩和节奏的错乱,同时也成了逻辑上最大的硬伤。实在看不下去,一分给本.卫肖的表演吧,其他真的乏善可陈。

24分钟前
  • 离了骚
  • 很差

东西方的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伦理与情爱的矛盾在他们身上碰撞着,将同志情感与移民故事巧妙的结合到一起,故事细腻,摄影微妙,表演生动,但是觉得有种距离感。

27分钟前
  • 蒜 | BOY A 🌈
  • 还行

郑佩佩表现惊喜也是唯一看点。

31分钟前
  • 蓝笔风
  • 较差

最后的感情爆发的铺垫也太弱了,看见女口译尴尬的时候就想起我自己,忍不住笑了出来……

32分钟前
  • 雨二厶
  • 还行

2014/06/25 本届电影节最期待影片。文化冲击表达得还可以,虽然有点制式,倒也真诚,感人。只是中文对白太生硬,大段的对白双语翻译看着有点沉闷。摄影美,剪辑好华丽。话说,小本各种飚戏,完全被迷昏了好吗!

35分钟前
  • livinglow
  • 推荐

低成本也能好电影

39分钟前
  • 真一
  • 推荐

内容本来就不多还要中英文各一遍。

43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还行

http://www.meihaodeyitian.com/file/32635#

46分钟前
  • WJN
  • 推荐

对了。一个母亲如果还有依靠,她就还有能撒娇不讲理的地方,如果没了爱人,没了孩子,女人也继续自己的人生,但这活着韧劲就像橡皮筋,相当长时间不会断,但每一天都会比前一天更疼。

51分钟前
  • 大朝儿
  • 较差

小本的哭戏简直了,又软又萌让人心疼。没想到小本和郑佩佩这样“男妹子&女汉子”的组合还蛮动人的,文化冲突,语言问题,同性恋情……虽然情感处理很不错,但故事讲得并不太好,真有点浪费这么好的两位演员啊!全剧最美好的戏就是小本和他男朋友的部分了……这算是本色出演么? [14]

54分钟前
  • 五月微蓝
  • 还行

实在太粗糙

57分钟前
  • 大寸
  • 较差

轻轻摇晃,什么也没晃到

1小时前
  • 圣墟
  • 还行

虽是横跨东西方的同志题材,可架构不小,有点跑题,小本很虐,郑佩佩不用多说,摄影也不错,导演是败笔~PS:结尾老歌《摇摇摆摆》

1小时前
  • 西决
  • 还行

我是真觉得没意思,只是觉得小本演得很好。

1小时前
  • DADAX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