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列宁
Телец,牛犊,金牛座,列宁最后的日子,Taurus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主演:Leonid Mozgovoy,Mariya Kuznetsova,Sergey Razhuk,Natalya Nikulenko,Lev Eliseev,Nikolai Ustinov,Aleksandr Chaban,Sergey Pasikyan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01
简介: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苏联的缔造者列宁(Leonid Mozgovoy 饰),同样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他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愈来愈疲惫的身心再也无法应付党内党外的政治斗争,眼睁睁看着党内新贵取代自己的位置。而他,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领袖只能偏居一隅,等待死亡的临近,任凭世人将其从记忆中渐渐抹去…… 本片荣获..详细 >
一场令人艳羡的祛魅过程。
诡异的色调
奋斗逼幻灭记 “我拥有历史” “不 你只是有病”
看到主席的短评,的确很难不想起死亡纪事系列。索科洛夫此类作品(遗忘列宁、太阳)相较于塞拉在听觉上有巨大劣势,人声自带出戏感...苏俄电影弊病的传承
小時候看過的,當時我的想象之處在於為何權威言說的缺席和一些全新的殘碎表意(文件形式的俄語和口頭自由形式的俄語在構成方式、基調上是相去甚遠的,而前者在其中出現時則會有一種垂垂老矣的詭辯效果。而Молох中的言說是否與此有效用上的共通之處呢?)。似乎只有兩種(並不對立的)影像:內景充當外景的以人代神的慢速觀測,另一種是如監視器一般在堡壘結構中的新景別,兩者同樣都在對異色、形變的固執中,用言說之權力阻斷自身以製造間距,其各種意指都可以導向避免回歸到唯一"合法"的辯證語言。——回到只存在一種主體顏色的默片式空間,與其說是復古虛構不如說是從死人的感知維度來重塑一種現實主義,正如若追溯其正統性亦需重建自身對於其誕生之前(1910s)之認知尺度。
People look at the departure of a giant, and their gaze will only be joy, not sorrow.
是无奈里带点沉闷 还是—— ???!!! 细琐模糊了呓语 不能被称为通感的牵连 ~~~~ (o(╯□╰)o 偶果然是偏重视觉的动物)
这种色调是怎么拍的
“这里没有人需要你,但你还不能离开”……从神坛坠落凡间,也终究逃不出生老病死的因果。暗绿的画面、连连呓语、行动蹒跚,还有沉闷的节奏……但这样的突破就值得赞赏,有时间得看看历史三部曲的其他几部
粘稠和阴郁,真的很文艺
呵呵呵
索科洛夫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我们应当自省,为什么一个自称基于科学的信仰最终变为一个人的疯狂。在疯狂之后,恶果已经无法挽回,我们早已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
且是一个人的老病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能拍一部那位长者】
为死亡做好准备
表现一个领导人死前的绝望,滤镜太过
即便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也无法在晚年逃脱病魔的追击。本片很细致的描绘了列宁在晚年与病魔抗争的图景,通过心理描写,对病魔的恐惧感,孤独感,生与死之隔只有一条线的距离,那条线的名字叫梅毒。蓝灰色滤镜突出了列宁凄惨的晚景,看的人非常揪心。
即便是列宁,在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在身体与权力皆日薄西山生命的最后时刻,也难脱如案板之鱼脍般毫无尊严令人摆布的无力与悲哀。
阴冷滤镜下刻意营造的单色影像,失色对应失去权力。光圈下的朦胧,显得不那么真实。压抑着的冲动,以及构图恰到好处的长镜头,都神似塔可夫斯基。只是叙事结构上还不那么流畅,与声音的配合也有欠缺。浮士德荣膺今年金狮,无限神往。
很凄凉,实在不忍心继续看下去
一部比较压抑的电影 列宁的晚年异常凄苦 领袖的迟暮 大神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