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电影院看了《铁甲钢拳》,突然就想起这部电影,好多年前的了,依然很清晰的记得:为女儿而战,为自己而战的阿虎。
阿虎,华仔的第100部电影,给予太多期待的往往教人失望,可是这部片子我八成的朋友都认为是华仔最出色的表演,当然我没苟同先说其中的败笔,在车站,华仔以为女儿丢了,四处张望找寻的那段,假了,表情转变不自然,有点造作,这是让我最心痛的地方,我希望它完美,可它总有缺憾其实这个年代的人喜欢华仔几乎被人不屑一顾,我确是他的忠实影迷,香港的电影没多少值得期待的了,唯有华仔的电影我还关注,我要看他的电影直到他不想演了,华仔够专注,我其实是欣赏他做人,一个如此敬业的男人,我有理由相信他能演出更出色的角色,只是需要更好的导演罢了回来...阿虎为了自己的“信仰”打完了比赛,习惯性的悲剧收场,我不喜欢,但影片只有这样才把他想表达的告诉我们,生活的车轮还没碾碎我的信仰,但我时常屈服,知难而退是中庸之道,问题是现在常常不知难便退了,理智是让我们学会放弃,激情让我们学会争取似乎总是离题万里,不过还是很喜欢,这就是我想说的
第一次写影评,各种不到之处,亲各位多多见谅.影片开始,华仔从监狱里出来,身边跟着应该是狱警的两个人,话说年轻时的华仔(那时候应该算是壮年)简直帅极,我是个男人都觉的被帅到了,留着很有型的小胡子(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一直带着),身材特别棒。
接着开始回忆:阿虎,一个香港的拳手,到泰国打拳,年轻时的样子和出狱后的样子完全不一样,所以说 华仔还是很有演技的.他很自信!
还记得阿虎和一个黑人拳手打,被击倒在地后的阿虎愤怒的站起来,一套组合拳,将黑人KO,此时的阿虎无疑是最有型的,他年轻,他自信,他觉得每场比赛都是由他掌控,一副年轻人心高气傲的样子,这时候他很自然的会吸引女孩子,他可是英雄啊(突然想到为什么柯景腾要办比赛还要让沈佳宜来看,他希望吸引她的注意,让她喜欢上自己.好吧 跑题了),泰国女记者ping与他相恋了,ping是个孤儿,但是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这个身世而郁郁寡欢,相反她也很自信,她喜欢拍照,喜欢记者这个工作,无疑她也是个优秀的女性.一切本该是很美好的样子.可是接下来的一场比赛改变了他们的命运,阿虎与泰国拳手察猜对决,阿虎本来是可以赢的,但是他犯了很多年轻人都犯的错误,急功近利,打假拳,收取酬劳,他的教练得知后愤而离去.ping知道后也很不理解,她觉的他们不适合再在一起了,虽然,她还是很喜欢阿虎,但是,她终究离开了.阿虎这时候很害怕,他怕失去ping,他不管比赛,直接去追ping.无奈,人走茶凉,这个时候,察猜又来挑衅他,我不得不说,这哥们确实是找死.赢了比赛后,说阿虎打假拳,要再来一场.也许他是个真正的拳手吧,阿虎被激怒了,将察猜打死之后便入了监狱...故事到这告一段落,个人感觉,年轻时的阿虎确实冲ji动,很多事情缺乏考虑,但是我想问下,如果阿虎没打过察猜,或者杯察猜打死,他也会入狱么?
出狱后的阿虎,已经与年轻时候的高傲完全不一样了,沉稳内敛,他去找他心爱的ping,不得不说,阿虎是个很专情的汉子,虽然不知道,在入狱之后ping是否去看望他,但是从ping把他当做孩子的父亲来说,ping也是一直爱着阿虎的.不幸的是,那个阳光开朗的ping因为事故去世了.阿虎很失落,但是这个时候他又知道了另一个消息,他有个十四岁的女儿.叫宝儿,他对自己父亲这个身份感觉不知所措,毕竟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有孩子,又怎么会适应已为人父了呢?
故事接着往下走.阿虎开始去找因为母亲去世而送到孤儿院的女儿宝儿,这个时候又遇到了孤儿院的管理者,或者说只是个大姐姐修女,修女长得有点像年轻时的张柏芝,很靓丽.她已经是社会上可以生存的女性了,会抽烟,会应付一些来捐钱的社会人事.对于来找女儿的阿虎,她表示欢迎,好吧,也许是颜值是个好东西,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她是被阿虎愿意承认自己是宝儿的爸爸而感动才渐渐喜欢上这个‘’老男人‘’的,接下来,阿虎就正式去找女儿了,尽管在找寻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些事故,但终于父女两人初次见面了.好吧,这个时候又得夸下华仔的演技了.他完美的表现了自己对于父亲的这个身份生疏的表达,不论是神情还是肢体动作,他第一句话说“你不应该到这种地方来,这个时候你应该在学校里读书”,好吧,想想这句话不是那么合适,对于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已经在社会上经历过一些的女孩来说,她很现实“还有呢,你不是带我回香港的么?
”,显然,这个时候的宝儿对自己的父亲并不认同,她只是认为他可以帮助自己离开现在这个她厌恶的圈子,到更好的环境去生活.此时的阿虎并没有说什么.他选择了沉默,他毕竟不是当初那个风光的拳手孟虎了,他没有能力可以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他觉的很愧疚.面对这个叫做父亲的沉默,女儿嗤之以鼻,认为这个人可能不会帮助自己,然后便走了.阿虎并没有去追,他或许也没理由去追..第一次的接触,父女俩个显然并不太认同对方.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让两人的关系有了转机,有一帮泰国高利贷打手来找宝儿要账,宝儿的男朋友也在(汗,十四岁就谈男朋友),阿虎这个时候很成功的展示了自己做完一个父亲可以干什么,三下五除二,小混混们被打趴了.女儿也第一次称呼他为爸爸.父女关系破冰后,接下来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朝好的方向去发展了,父女两个人做了火车去旅行,期间女儿睡着的样子着实可爱,演员选的真好,华仔很合时宜的给女儿披上了外套,当女儿想靠的时候递给女儿了自己的肩膀,女儿很幸福的吧咂着嘴,毕竟是血缘关系.这段情节我一直记得很清楚.接着,父女俩去了ping的墓前,合了一张全家福,ping在天上此时应该是笑着的吧...再说修女与阿虎继续在孤儿院生活着简单而又快乐的日子,期间两人的关系也日益增进,有一场追车的戏我记忆犹新,车坏了,修女在车里边,阿虎在后边推车,车启动时,修女说‘你想出了,追上了就是了(追上来我们就在一起吧)’,阿虎踌躇了一下,终于再次踏上了追爱的道路,这里插一嘴,遇上你你知道吗这首插曲特别棒,配上这段情景简直令人感动.两人幸福的拥抱在一起...有人说,一部经典的作品总要有一些遗憾,是的故事发展到这里,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其实这部片子的高潮我认为在最后.阿虎去参加女儿男朋友的拳击比赛,阿虎教了男孩拳击,阿虎的教练当的还不错,男孩打的很好,这个时候翻旧账的来了...察猜的教练,看到了阿虎,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他马上指证阿虎说他是杀人犯,阿虎并没有辩解,此时作为观众的我很是着急,他完全可以说是察猜挑衅他的,他是属于过激杀人.谁让察猜那么菜的...但是这也并不能否定他是一个杀人犯的身份,女儿错愕的看着这个对她呵护有加的父亲,竟然是杀人犯,一时接受不了,主要是接受不了其他人对自己的异样眼光.阿虎感到很难受,他确实是个有过错的人,但是他已经受到法律的惩罚了,还要怎样...阿虎最终决定,要和当今泰国拳王6条金腰带持有者塔旺比赛,塔旺看着他,一脸蛮横与漠视‘我有六条金腰带,你凭什么跟我打?’,'凭我打死了察猜!'阿虎说这句话时很霸气.很坚定.也很有底气,塔旺答应了与他决战...阿虎开始备战,修女说要给他再拍摄像,加上ping以前拍的 ,正好合成一整部纪录片.这时,之前因为打假拳而离去的教练再度回到了阿虎身旁,帮助阿虎训练,那一句‘你可以走,但是不可以躲’让我为之触动了好久.确实啊,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挫折与失意,我们只能去一一面对解决,而不能逃避.逃避只会让我们越来越失意,就此沉沦下去.训练时背景音乐还不错,挺激励人心的.阿虎练抗击打,练步伐,练爆发力,都让人热血沸腾...比赛正式开始了,这也是全片的高潮部分,第一回合,两人貌似不分胜负,阿虎依旧可以攻防得当,打法也比较聪明,第二回合开始,阿虎开始渐露疲态,最终被塔旺一个低鞭腿扫到在地,这个时候阿虎才真正的感觉到自己毕竟老了,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可以掌控整个比赛的王者,他找不到以前的自信了,突然之间,我想到了那个之前ko黑人以后年轻的阿虎,霸气而又自信的眼神,与现状的对比.顿感酸楚.第二回合结束,阿虎很不服气,嘴里嘟囔着‘让我找着机会,找着机会一拳打死他!
’.阿虎在维护他作为拳手的最后一点傲气,第三回合开始后 阿虎已经明显处于下风,他的眼角被打破了,血流如注,修女在旁边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被打成这样,但却强忍悲痛给了阿虎一个鼓励的微笑.第四回合 阿虎已经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了,甚至连手都 举不起来,塔旺看着这个被自己一次次打倒却又站了起来的男人说“你是一个真正的拳手”,女儿宝儿从观众席上跑下来到父亲面前,泪眼婆娑的问阿虎“爸爸,你还爱我吗?
”,阿虎笑着说“你是我女儿,我当然爱你.”但是当教练要扔白毛巾的时候,阿虎放开了女儿的手,执意要坚持到第五回合,也就是要挺到最后,尽管女儿声嘶力竭的喊叫着“爸,不要去”,但是阿虎为了心中的那一份信念,是为了完成自我救赎也好,为了化解自己打死人的罪过也罢.他终于坚持到了最后,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拳手的最好归宿,他倒在了塔旺的怀里,塔旺抱着阿虎挺到了最后。
我分明看到了塔旺眼里的不忍,那分明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神情,最终,阿虎还是倒下了。
故事也随着修女最后的一句话“阿虎虽然走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而结束.电影完结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好电影,它叙述了一个,其中包括演员的选择,配乐的适宜以及整个故事的搭建都让人感觉回味无穷,可以毫不掩饰的说,我认为这部刘德华主演的第一百部电影完全可以当做华语电影史上的一部里程碑.
开始就已暗含了结局,那黑白色的天空和云朵,飘荡着的斑驳的横幅是他们对孟虎的思念。
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影片开头阿虎站在上面展示的那个擂台就是他倒下去的那个擂台,看完全片再回过来看开头,真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
毫不犹豫的把开头那段音乐设为了手机铃声,这样一个故事,够我回味很久。
毋庸置疑阿虎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拳手,经历人生的风雨后,我相信导致阿虎最后几乎赴死一般的踏上那个擂台的,是他的放不下与看不开。
最后一刻他依然把修女的脸看成萍的脸,如果人一生只能爱上一个人的话,那么他最爱的绝对是萍。
虽然倾心于阿虎的情义与执着,却不赞成他以那样的方式去忏悔。
只希望可以有一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平和心境。
阿虎的主观意识太强烈,也许如果他不去参加这最后一埸比赛,他会终生活在无尽的自责与思念里面。
相比那样痛苦的折磨,无论输赢他都一定会去打这最后一埸,但他居然会葬送在擂台上却是我始料未及的结局。
也许出于影片的考虑编写了一个这样的收场,但在我的想象中我宁愿相信,阿虎能够走完他以后的人生,和修女,和宝儿一起幸福生活的人生。
也许有缺憾的东西才会完美。
为影片的开头感动,为阿虎的长情感动,为宝儿对父亲的爱感动,为修女的纯情感动,为萍的真心感动,为塔旺最后的拥抱感动。
非常好看的一部电影,刘德华最后死的时候真的是哭惨我了。
整部电影彰显的是父爱的一种伟大。
因为打死人所以入狱,因为入狱所以并不得知自己有一个女儿,在知道自己有一个女儿,为了得到女儿的认同和原谅,所以阿虎去挑战当时的拳王,最后被打死在擂台上。
到现在还记得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当年看的时候真的是难过了很久很久。
或者,在世界上的人能原谅就原谅自己爱的人吧,不然到失去,后悔就太迟了。
阿虎这部片子还是小学的时候看的,看到最后哭的稀里哗啦,看见阿虎在擂台上被打的鼻青脸肿仍然不肯放弃的样子,感觉心里很疼,当时虽然很敬佩他的精神,可是怎样也无法理解他的坚持。
现在我已经上高三了,又看了一遍《阿虎》,却有了新的感悟,我所无法理解的只是阿虎的死,他的坚持并没有错,其实我觉得如果结局阿虎能够不死会更好,阿虎的死只是要强调坚持的精神,结尾他被打得那么惨,其实已经实现了阿虎他自己的新生
第一次完整的把《阿虎》看完,刘德华把一个处在多重矛盾中心,具有多重身份的人物表现得很完美。
作为Ploy的父亲“我是她妈妈的朋友”,这是阿虎在得知有一个女儿并去找寻时的第一次自我介绍,这时的阿虎对Ploy这个女儿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他对于自己的身份也只是“她妈妈的朋友”,并没有转向一个父亲的角色。
刚从监狱出来的阿虎对于这个女儿是陌生的,这么多年也没有在Ploy身边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这些令他没有勇气说出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身份,只能通过Pim与Ploy建立起联系。
“像我,我是他爸爸”,看到Ploy的照片他才漠然地说出自己是Ploy的爸爸,得知出生纸上写了Ploy的爸爸是自己的时候才露出微笑,这个时候阿虎的心中才建立起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模糊概念。
第一次亲眼见到Ploy,阿虎神情呆滞,只是看着她,一句话也没说,也许是多年的离别让他还不能适应面前的女儿,也许是见到女儿想起了Pim,这个时候阿虎的想法也只有刘德华心中自己知道了。
“这个地方不适合你,你这个年龄应该在读书,为什么不跟修女回去”,“还有呢?
你不是带我回香港的吗”,阿虎与女儿的第一次对话。
在Ploy的心中,阿虎的到来给她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也就是家的感觉,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Ploy现在只是一个14岁的少女,正是应该享受家庭温暖的年纪,阿虎的到来给了她希望,一种家的归属感。
香港在Ploy的心中就是家的一个代名词,“带我回香港”就是“带我回家”,但是此时的阿虎还是不能进入一个父亲的角色,阿虎的态度令Ploy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路人,而阿虎是另外一个路人,任何人都可以对自己这么说。
就这样,Ploy以下从喜悦的顶点摔倒谷底,拥有一个家的梦破灭了,对阿虎这个父亲也失望透顶。
“你欠他钱啊”“叫他放了你”,“不用怕,你说啊”,当Ploy被讨债人挟持,阿虎才展现出一个父亲应该对女儿有的关心与爱护。
“不用怕,你说啊”,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不用担心,有我,你的父亲跟你顶着,“告诉他,我是你爸”,这个时候阿虎才真正担负起父亲的责任,给予Ploy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他是我爸爸”,在阿虎适应父亲这一身份后,缺少家庭温暖的Ploy也终于接受这个“垂头丧气,像丧家犬一样”的父亲,当然,此时此刻,阿虎的形象在Ploy的心中也有所改观。
曼谷之行令阿虎与Ploy之间终于建立起父亲与女儿的联系。
在Pim的墓前,这一家三口才算第一次“团聚”,并拍下了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此时Ploy露出微笑,或许这是Ploy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有家,感受到家的归属感,明白自己不再是孤单一人。
在车站的一幕是最能体现阿虎作为一个父亲身份出现的地方。
阿虎在买票回来后发现Ploy不知所踪,刚开始眼中只是透着茫然,然后焦急地四处寻找,捂住嘴巴却忍不住掉下眼泪。
这时刘德华把刚刚体会到父亲的乐趣与责任,然而女儿却瞬间失踪的惊慌失措与失落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时候阿虎的眼中只透露出2个字,父亲。
最终,找不到女儿的阿虎笑了,他笑自己蠢,笑自己失败,笑自己多年来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却妄想得到女儿的原谅,这苦涩又无奈地笑中是含着泪的,一个父亲悔恨的泪水。
阿虎的这一系列表现被Ploy看在眼中,Ploy深深地被阿虎所打动,原来自己在阿虎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高,相应的,阿虎作为父亲的形象也在Ploy的心中竖立起来。
“我叫你在那边等我,你去哪了?
我叫你在那边等我嘛”,这就好像小时候父母呵斥我们不在家到处乱跑一样,虽然是呵斥,但是却充斥着父母对子女的担心,希望子女能够时刻处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我叫你在那边等我”,阿虎重复了2次,潜台词就是不要乱跑,我害怕失去你。
而Ploy在阿虎的呵斥之下说出了“对不起”,我想在“对不起”之后,Ploy是省略了“爸爸”这个称谓,在回去的火车上面他们俩也终于紧紧地靠在一起。
那张“全家福”也终于放在了Ploy的成长或者说是家庭相册之中,Ploy也对阿虎表达了对年以来对家庭与父亲的渴望,第一次叫了阿虎“爸爸”。
影片的高潮也是《阿虎》这部影片矛盾冲突最集中的,阿虎承担了太多,只有在拳台上面他才能真正的实现自我的救赎,对Pim,对Ploy,对Mioko,对与泰拳相关的所有人,他必须在拳台上面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情,当比赛还剩下20秒,阿虎艰难地站起来,只听得见他沉重的呼吸声在倒数着生命最后也是最灿烂的时光,阿虎此时也终于实现了自我的救赎,在拳台上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PS: 1、你认真就赢了。
2、第一次写这,只写了阿虎作为父亲身份的这一部分,我觉得也是最感人的部分,刘德华诠释的最好的角色之一。
在我看来这部片不是好片 主角为了金钱打假拳违背女朋友意愿 这是自私 后来在没有丝毫胜算的情况下 违背所有人的意愿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更是自私毫无责任感 导演拍摄手法也不能说好。。。。。。。。。。。。。。。。。。。。。。。。。。。。。。。。。。。。。。。。。。。。。。。。。。。。。。。。。。
文/老夏 2010-3-25去年在长沙的上班的时候跟办公室的某位老男人聊起了一个话题:男人的成熟!
他的观点是:男人一辈子成熟要经历两件事。
一、上代人的去世;二、下代人的降生。
两件事不分先后。
作为一个以小嫩形象示众的我来说,就足够的理由的装嫩了。
因为两件事我都没有经历。
而那位老男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平时一直关注女儿的成长,而且还说了之前的一年她的母亲过世给他带来的打击,一段时期内生活非常的阴沉。
头一回看《阿虎》的时候是VCD盛行的年代,那会儿但凡是新出的VCD,先租过来看看。
这本自然是更加。
最大的噱头是刘德华的第100部电影。
当然其实对我来说更大的噱头是女主角常盘贵子。
在之前我看过《星月童话》,然后我疯狂的迷恋这个日本女人。
不过其实很遗憾,到现在为止我好像也就看过这个女人的这两部电影。
中间似乎看过一个她演的很卡哇伊的日本电视剧,一点点,我已经忘记了。
头一回看《阿虎》的感觉是刘德华真的还是那么帅。
我迷过刘德华。
似乎那已经是1990年代初期的事情了。
进入到新世纪,虽然我年纪也不大,似乎对明星已经就不太感冒了。
《阿虎》的整个感觉除了觉得刘德华的帅和常盘贵子的女人味,我似乎没有太多其他的感觉。
中间应该是又看过很多遍的,因为后来不管哪个地方,都会设立一个所谓的电影频道,然后翻来覆去的放一些电影,想看不想看都会看到的。
而那个时候我也总是只为了消磨时间。
然后去年吧,闲着无事把《阿虎》再下下来重看,坐在电脑前,突然特别的感慨,看到在火车站孟虎找不到女儿抓狂以及在火车上把肩膀靠过去的镜头。
心生感慨:父爱如山啊。
再就加了一个感慨,最后被塔旺架着的时候,原来对手也可以被感动的啊。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天整理了硬盘。
把原本这些在移动硬盘里的电影都剪切到了E盘的film目录下。
然后把《越狱》系列和《兄弟连》加《灌篮高手》一起整理到了移动硬盘下。
Film目录下50多个G的电影。
发疯似的开始看。
疯狂的时候连着看了已经看过10遍以上的《独自等待》《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幸福来敲门》,以至于有人问:你是不是有强迫症啊?
今天再看《阿虎》,猛然间想起了开头说的那个在办公室说起的话题男人的成熟。
电影整个的时长应该是在105分钟的样子。
基本上到70分钟左右的时候可以为一个段落。
已经有最简单的一个体现:年轻时懵懂的孟虎经过我们所说的劳动改造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女儿口中所谓的“垂头丧气,像死狗一样的”中年男子。
但是在那个拯救女儿的镜头里,几句很简单的话却将父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他说,叫他放了你。
”“不用啊,说吧。
”“告诉他,我是你爸爸”在一个很暗的拍摄场景里,一些简单的对话,然后各位演员那到位的表情。
让人无不感慨这个父亲的伟岸。
包括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些场景,火车站的抓狂啊靠肩膀,以及一个很小的细节,女儿买了礼物孟虎去付钱包括那个对话。
还有后面的女儿的甜品和把礼物送给父亲。。。。。。
所有的一切,都是孟虎生存的动力,男人成熟了。
因为下一代的降临。
而且突然间就这么大了。
当Ray在擂台被人叫下来,孟虎被当着女儿的面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
然后要离开芭堤雅回香港。
这都是情节。
中间有个转折跟修女的非典型爱情。
当然那其实也是很值得去书的唯美爱情,起码我是这么认为。
直到修女和孟虎去塔旺那里为擦差的事道歉,孟虎的那个挑战。
这个是一个转折。
这个挑战孟虎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
但是更明白,其实是给女儿的。
如我那个同事说过一句话:有了子女后,好像生活都是为子女了。
去一趟超市,什么便宜买什么,但是女儿看中的,价钱都不用看,买。
所以最后的35分钟关于那场比赛相关的东西。
特别是最后一回合前,已经可以说奄奄一息的孟虎,面对女儿:“爸爸,你还爱我吗?
”“你是我女儿,我永远爱你!
”用最近很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言: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电影最后的独白:阿虎的出现,就好象一阵旋风吹过。
大家都受到他的影响。
包括宝儿以及孩子们。
个个都成长了。
孟虎像一个长辈一样照顾着孤儿院以及各位小朋友。
所以当这位上一辈的人离开的时候,大家成长了。
Ps:1、影片的导演李仁港导演了《星月童话》和《阿虎》,跟常盘贵子有必然的联系么?
2、拍摄的手法,一些镜头确实很让人感慨。
譬如拳击的场面,这不是刘德华的专长,譬如训练的时候一些阴暗的天空的镜头,3、再说常盘贵子。
确实非常可爱,但是很给人女人味,这是我一向的评价。
而且近景的镜头看到陈慧琳和张柏芝综合的影子。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阿虎》在我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阿虎是一个人,叫孟虎,用影片中的话来说,他“曾经是一个拳手”。
但影片的全部,他始终是一个真正的拳手。
“你做拳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这是ping问过阿虎的问题。
“我觉得应该是怎样赢得奖金!
”,这是阿虎入狱前的回答。
可影片的开始,阿虎自己问了这个问题:“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要打拳?
可每次答案都不同,所以我决定不再问这个问题,因为它不可能有答案。
”这是他出狱时的答案。
阿虎一开始并不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出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ping,可他不知道ping已经死了,而自己还有个女儿。
当他还沉浸在ping离他而去的痛苦中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迎来了自己的另一场“拳赛”——“我终于明白,这个女儿,是萍留给我的最后一个对手,虽然我不能出拳,但我也一定会全力以赴。
也许胜负我永远都不知道!
”这也是影片的第二部分。
事实证明了阿虎也是一个很优秀的爸爸,“暂时”赢得了女儿的原谅。
可如果影片就此终结,父女二人从此在孤儿院了此一生,那么,这部电影决不能达到这样的思想高度,至多也只能以父爱的柔情感人路线博得女生们的青睐。
阿虎当年打假拳杀死了泰国的拳王,ping因此离开。
如今又面对女儿的质疑与怨恨,阿虎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救赎之路——“我不打这场拳赛我会遗憾一生”。
于是阿虎又开始积极备战了。
这场延续了20分钟的备战场景正是能把这部影片称作“励志片”的最好证据。
时光荏苒,青春不再。
阿虎不可能赢得了比赛,至少这是剧情需要。
影片的最后20分钟,导演又把它变成了一部“催泪大片”,连续5场的比赛,阿虎是身体上的失败者、却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在这部分仅仅只充斥着对手“呼、呼”的拳击声和自己女儿呼喊“不要”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感动得一塌糊涂。
终于,阿虎走了,当然,也完成了自己对于ping和女儿的救赎,不管称不称得上救赎,这里,暂且这样写下吧。
全片有两条主线:一是阿虎找回女儿并求得她的原谅;二是阿虎完成自己对女友ping的承诺。
都十分明显,当然,这两条主线也是联系紧密,如若阿虎不去打那场对于ping来说是追忆的拳赛,女儿会原谅自己吗?
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看这部影片了,但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觉涌上心头,这一次,终于才有机会梳理一下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脉络,看一场永远也看不完的电影。
阿虎经历了人生的两次抉择:一次是到底要不要去找自己的女儿;另一次,是要离开还是留下。
第一个问题,他选择了是;第二个问题,他选择了留下。
这也是影片的两个转折点,导演几乎将105分钟的电影时长平分给了“阿虎追忆ping、阿虎和女儿、阿虎重回拳台”这三个部分。
不会觉得厌倦,不会觉得主题不清,只是简单的因为阿虎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选择了,就永远不要后悔,跪着也要走下去!
”最后,貌似爱情是每部电影都逃不开的“俗套”。
一部电影中的两个女人——“ping和修女”完成了最完美的交接仪式,修女从ping的手中接过了DV,拍完了那部永远也拍不完的纪录片。
阿虎,深深地烙在了修女的肩上。
阿虎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
非常好看,港片的爱恨情仇流于表面,很多细节不够精致,娱乐至上缺乏内涵,但是它能打动我,让我为之大笑,感动,能让我几年之后还能想着它,还能有找来重看的冲动,这就足够了。
刘德华最好的电影
抗日神剧一样的专业性。。。即使轻量级泰拳也能。。。
电影院看。又是李仁港,浪费我金钱和时间,看完还生一肚子气。当年我对这电影期望可是非常高的
不知为什么对拳击题材全然没兴趣,洛奇、百万美元宝贝甚至都懒得看
激战有学习的地方。很喜欢华仔,女主很美,故事后半段很励志,但总觉得那时的华仔演戏有种耍帅的感觉,走路的姿势进监狱也太潇洒了。
阿虎是不错的,拳手
The 100th movie of Andy Lau.
常盘贵子!!!!!!!!
太肉麻了,不好看!有续集的电影的第一集一定很好看这一条金科玉律这次算是不灵光了。哇哇哇。很像是一个被迫陪着男友看了很多拳击赛的妇女想出来的故事。她看不出拳赛那种力量争斗本身的魅力,感受不到男友全神贯注的点在哪,只是注视着拳手汗津津反光的肌肉走神儿:做拳手的女人也不错,几浪漫的。
想清楚再追上来,追上来就不能后悔了。
刘德华的眼神...
常盘贵子 暴风语音放VCD截了不少图 有爱 歌好听
个人觉得阿虎的死是李仁港的强行装逼
年少轻狂到中年不惑,赎罪与自我
2014年12月20日看完。
···
早年的刘德华全是风流浪子,放荡不羁的形象。常盘贵子在刘德华推车的时候说,你想清楚再追上来。十年前的张曼玉在《旺角卡门》里说,你不要讲第二次,讲第二次就收不回了。大概是年龄到了,千禧年前后的刘德华开始有了“父亲”的影子。
刘德华的第100部。小时候零零碎碎看了很多遍,一直搞不清女主到底是张柏芝还是陈慧琳。想来目下几乎已经可以和香港烂片划等号的李大导演,(还有一位当然是陈嘉上同学了说你呢别跑,)当初也还是能拍出这部温情而热血的质朴作品,也不知道这十年是谁的过错。
不是很认同片子宣扬的坚持精神,为了自己的坚持,舍弃对刚告白的女友、刚相认的女儿的责任,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