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最让我着迷的是跟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情怀一脉相承的山水、美人、大义。
天龙八部在金庸武侠里,是主要人物最多最繁复的一部,萧峰,段誉,虚竹三线并行,从苍山洱海到孤烟大漠,大理、北宋、辽国、西夏、女真、吐蕃,皆有所涉猎。
这样广阔的地理跨度,就有了多种多样的文字风貌。
这一部天龙八部电视剧,很好的还原了小说中雄奇险秀的景致,也大致得了书中人物神韵,在我心中可当金庸剧最佳之作。
先来说景少女时代看小说,对“青衫磊落险峰行,玉璧月华明"颇为向往。
大理的无量山,有一个颇具意味的名字。
这景致非实地拍摄所不能有。
剧中苍莽树海,郁郁葱葱,倒真有点看书时候的意境。
无量玉洞中所立塑像,应当是照着当年的天仙的模样雕刻的,比TVB呆板的审美不知道美妙了多少。
又有江南慕容世家,雕栏玉砌小桥流水,烟波太湖浩渺无际,荡舟其上,袅袅歌声,方才得到一点中国式清韵。
再到莽莽塞外,天地为之一宽,壁立千仞,豪情与风声并在。
有柔有刚,深得情怀精髓。
次来说人。
这一版天龙,以萧峰为主穿起许多人物,所以萧峰一定得是能镇住场子的演员。
胡军的萧峰特别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外形太贴。
他往林志颖和高虎面前一站,明显就是当大哥的气场。
他这种刚毅无畏的感觉,和刘涛扮演的温柔狡黠的阿朱,放在一起看,恰好又是刚柔并济浑然天成。
以前我看小说,或者看从前版本的电视剧,都没有过分在意峰朱之间的感情,或者说没有很在意阿朱这个形象。
本作中不知是编剧的偏爱还是剧本的需要,阿朱的形象变得特别的生动饱满,不是那么活泼捣蛋了,但是更加聪慧可爱,叫人怜惜。
一首《仰望》一首《宽恕》,足以说明电视剧对峰朱之间的羁绊刻画之深。
然后就是形形色色的美人,大概是这些年来武侠剧的巅峰了。
真可谓环肥燕瘦各有所长,不爱看剧情的,看看这些貌美如花的阿姨姐姐们也是很开心的。
我唯一不满的是马夫人,总觉得她卖弄风骚的时候演技很差……舒畅的天山童姥可以说是童星里的演技巅峰,那份少年戏骨的劲儿,是别人所没有的。
同年龄的天仙,那时候也是美貌巅峰,一颦一笑,都不需要演技,只要她站在那里就是一帧美好的画。
蒋欣的木婉清清丽决绝,从那时候一直到如今,娘娘演技都是在线的。
最后说情义。
段誉的爱情故事我觉得是最没什么说头的,因为当年拍摄的时候还没有修订版,所以我姑且认为他是着迷于王语嫣的美貌,迷了心才会恋上她。
天仙那时候的颜值也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峰朱之情都让仰望和宽恕说尽了,这里也不提了,我倒很想说说阿紫。
阿紫毫无疑问自始至终对萧峰都是单恋,而且她也始终不能像她姐姐那样理解萧峰情义之间的锥心之痛。
因此阿紫到死都是孤独的,勘不破人生有许多的求不得。
她唯一比她姐姐幸运的是她能够和萧峰共同葬身万丈悬崖,而阿朱之墓只能孤零零的立在湖畔。
想说一说江湖大义,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总觉得以我的格局,是不敢随便评价这百十个江湖人物的侠义情仇的。
短短的文字,也是说不尽天龙故事里的情义千秋的。
写烦了,不写了,贴一个天龙八部群像以滋纪念。
【03版天龙八部群像】一首江山美人,带你看尽英雄美人(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啊别放心头)_哔哩哔哩_bilibili
结尾萧峰力逼辽帝发誓胡汉和解而后杀生成仁为报宋人养育之仁 辽帝知遇之义狭隘民族主义的视野自此延展将小说引入了更广阔的世界主义等等…其实以上都是我的吹逼话说世界主义是我自己脑补 我们试图反观萧峰执迷的仁义其实也让他断送了性命金庸对民族问题及史观其实非常复杂具体体现在:儒家正统史观下的“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接下来我具体论述一 “侠之大者”:武侠精神的歌颂侠之大者 以武犯禁正是武侠精神的精髓特别是在封建法制难行时要以暴力相抗维护朴素正义的无政府裁决性上升到政府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如是二 “为国为民”:朴素人道主义的情感关怀为国为民始终是金庸不变的宗旨这是作家的良心和正义 也是小说的光辉所在在弱者没有人权的拳头年代金庸着力地制止生灵涂炭在金庸对佛学的精研下这种关怀又带上了宗教色彩三 “华夷之辨”:认同儒家正统政府论与汉族中心论诚然 金庸始终秉承正统中心的观点触及民族问题时就难免“华夷之辨”协助辽帝平叛是正义 辽宋之争是非正义但如今大统一华夷一体 何为正义何为邪恶呢异族抚养长大又被本族逼迫杀人最终都因不杀异族背叛本族而死这种命运两难悲剧在小说中反复上演更像是对儒家仁义正统的一再讽刺这是秉持民族中心论的结构性难题每个民族总是相信本民族才是文化与未来中华尤甚 甚至有沙文民族的狂飙之势这样的史观书写 无疑值得反思以上三股力量的拧结下让小说出现了支持和怒黑政府的双重形象不得不说金庸是个彻底的“高级黑”但也试图为政府与民众、民族之间的关系寻找和解在政府和民众关系的最终回答上金庸选择让韦小宝回归山野 不问朝堂尽管异域高僧鸠摩智终由汉人渡化这样的人道主义依旧带着正统甚至沙文的观点对其他民族和少数群体带着居高临下的怜悯对其民族歧视和直男凝视的批评也可见一斑这是由身份和立场共同带来的问题而人道主义则是来自作家的良知其实 对金庸这样成功的通俗小说而言说得再多都有些吹毛求疵不妨碍其成为最具传播力的华人小说家在感受其文采飞扬故事精彩的同时让我们心中充满朴素的良知正义与爱 以上
明明手头上有一大堆事赶着要做,就是忍不住把胡军版天龙八部给仔细地看了一遍,只能说难道我是老了么?
怎么原来觉得胡军好丑的大老粗形象现在那么酷毙呢?!
好几段英雄气概看得人热血沸腾好想去打一架啊!
而且不禁被刘亦菲再次迷倒了,张大胡子怎么那么能给她特写,一上来还大风吹头发飘的!
那些武林的英雄豪杰是怎么了?!
都瞎了么?!
怎么就段誉这小子发现了这个天仙?!
片中也是美女如云了,把我这个女的看的都眼花缭乱赏心悦目的话说我真真是很喜欢虚竹这个家伙- -品位是不是有点很独特?
在金庸的诸多作品中,我比较喜欢《天龙八部》。
现在回想起来,我喜欢《天龙八部》,多少也受了一些电视剧的影响。
在诸多翻拍的电视剧中,张纪中版的《天龙八部》,是我心头最爱。
在这一版《天龙八部》中,乔峰的豪气、虚竹的憨、段誉的痴,都与我心中形象贴合得很。
林志颖演技虽然略弱一些,但整部剧的演员班底都很强,足以使这一版《天龙八部》成为我心中的经典。
这版《天龙八部》播出时,我正上大一。
大家呆在宿舍里没有电视,只有隔壁宿舍的两个土豪同学买了台式电脑,于是我们学院的十几个男生,齐聚在隔壁宿舍,在那两台电脑上看《天龙八部》。
那时网速比较慢,下载一集电视剧,需要一个多小时。
为了大家能够不间断地看下去,两位土豪同学主动分配好任务,一个负责下载奇数集,一个负责下载偶数集。
由于闻讯而来的同学越来越多,该宿舍的老大主动承担维持秩序的任务,每当有新人赶来,老大总会喊道:“看片儿免费,凳子自带!
”记得有个同学是个碎嘴子,一直闲不住。
乔峰打死阿朱时,他念叨:“有话不能好好说啊!
”看到游坦之抢着舔阿紫脚的时候,他骂道:“这孙子太TM贱了。
”最后乔峰在雁门关自杀时,他骂道:“我操!
乔峰死了?!!
”然后他左看右看,发现我们都像看傻逼一样看着他。
后来他才知道,他是那个屋子里唯一不知道《天龙八部》结局的人。
那时我多少有点羡慕他。
在那个时候,《天龙八部》对他而言,是个全新的世界。
后来,我又独自看过好几遍张纪中版的《天龙八部》,乔峰血战聚贤庄一段、少林寺群雄大会一段,都令我对乔峰这位英雄好生敬仰。
但是,最令我伤痛的,是段正淳与秦红棉、刀白凤、阮星竹等人血溅木屋那场戏。
扮演段正淳的汤镇宗,眼神充满了深情。
当秦红棉、甘宝宝、阮星竹、王夫人四人接连被慕容复当场杀死后,段正淳万念俱灰,在他的眼里,甚至连复仇的想法都没有了,只有一心向死。
杨柳木屋多情种,横尸尽是痴心人。
不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剧,每遇到这一段,我都十分难过。
为秦红棉难过,为甘宝宝难过,为阮星竹、王夫人、刀白凤难过,也为段正淳难过。
几天前,金庸先生去世了。
我几翻撩不尽愁绪,便又翻出这版《天龙八部》来看,又看到这段陈尸遍地的木屋惨剧。
段正淳自杀身亡后,刀白凤也挥剑自尽。
在弥留之际,刀白凤向段誉说:孩子,这个段延庆,是你的父亲。
然后,两条长长的清鼻涕,从她的鼻孔里慢慢流出。
流过人中,流过嘴唇,流进了她的嘴里。
刀白凤的台词很长,鼻涕流得很慢。
尽管镜头不停地切到段誉,切到段延庆,那条鼻涕却一直都在,可知这组镜头是一条过的。
也就是说,开始那两条鼻涕和最后流到她嘴里的那两条鼻涕,是相同的两条鼻涕。
我万没想到,再次看《天龙八部》,竟然会注意到这个细节。
看这一段落的时候,我正挤在早上峰的地铁上。
我关掉视频,看着挤来挤去的人们,禁不住悲从中来。
我再也无法面对我心目中的经典了。
当然,星爷一直是我心目中的鼻涕之王。
长大之后,再看慕容复,怅然若失,有感同身受的悲怆感。
关于事业父亲诈死,一人练功,一人读书,没有名师教导,二十来岁的年龄身负百家武功,又上进勤恳,混得了一个“南慕容”的名头,可以说是天赋卓绝。
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江湖人,要习武,要复国,本可以惊才绝艳,却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皇帝梦断送了一生。
不受命运眷顾的可怜虫,引以为傲的文治武功被层出不穷的幸运儿一次又一次打击,次次受挫碰壁,屡败屡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是因为身负复国重任。
关于亲情爹不疼娘不爱,他没有所谓的亲情,为复国而生,存在的意义只为了复国而已,就像他的名字,复。
是一个大人物却充斥了小人物的悲剧感,会努力会坚持却不懂得选择,像他这样的人,需要一个人去点醒他,而这个人只能是慕容博。
赋予他复国重任,却让他在缺失父爱中孤单长大。
我记得他得知父亲未死时的震惊和激动,而慕容博的出现却只是因为,复国尚未完成,后代没有传承,怎敢言死?
何曾有一点点对儿子的关心?
我可以可怜段延庆,可怜萧远山,但绝不会可怜慕容博。
慕容博可以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大彻大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前尘往事一笔勾销。
但您的儿子呢,您关心过吗,生来具有的执念那样深,为何不去劝一劝,渡一渡以您为唯一标榜的儿子,又何至于让他万劫不复。
关于爱情深爱表妹,但这份深爱抵不上重达千斤的复国之志。
本该拉拢的大理镇南王世子,他会为了表妹乱吃飞醋,冷嘲热讽,小磨坊的暧昧,他从开头记到结尾。
危难关头,先将表妹安全送到纷争之外,再行御敌。
尚未成婚,情之所至,隐忍克制,秋毫不犯。
行走千里,各色美女,心未动,情未摇,一直记得复兴大燕,表妹一定会是皇后……表妹那样凉薄的人,又怎会看得上除了幸运一无是处的段誉,而段誉的痴情也只是镜花水月的神仙姐姐,又何曾是曼陀山庄的王语嫣呢?
全世界她只在乎她的表哥,哪管其他人的生死善恶。
表哥将段誉踩在脚下,她不关心。
段誉意欲反击表哥,她却是急忙让段誉手下留情。
段誉坠入井中,她首先与慕容复解释,她和段誉清清白白,这样的人又怎会这样快爱得上段誉?
深情难移,对段誉的投怀送抱是无可奈何的退而求其次。
表哥表哥,表妹一直惦念的都是青梅竹马样样都好的表哥啊。
新修版,表哥表妹,长长久久地在一起了。
汹涌的爱意得不到回应,但只属于她一个人的表哥,再不会有任何差错,泛舟太湖,这算是王语嫣的求得了。
有时候在想,慕容复的存在为了什么?
是为了衬托乔峰的仁义,虚竹的慈悲,段誉的所谓痴情吗?
这样一个被命运裹挟的人,想来,对他来说,结局是宿命,也是圆满吧。
听说古早cp“复嫣”最近有点儿火,看了几个b站视频之后我也是很上头。
小时候总看不懂金庸先生关于天龙八部新修的结局,我在想为什么王语嫣好好的大理皇后不当,要去陪着落拓的疯子表哥呢?
后来十年过去了突然就懂了,王语嫣一直都是最懂慕容复的人,她一直都知道表哥终生所求的皇帝梦必然不可能实现,多少年了,她一边冷眼旁观慕容复耗尽心血做无用功,一边坚定不移地要嫁给他。
执迷如王语嫣,怎么可能会情愿嫁给他人,又怎么可能会抛下表哥不管?
慕容复好像格外可怜。
他是个与运气二字无关的人:对比一下段誉,坚决不肯学武机缘巧合地掌握两大神功,生来就是大理段家皇位的继承人。
甚至在曼陀山庄的最后对决中,慕容复需要舍弃姓氏跪下磕头认段延庆为父,可是段誉天生就是段延庆的儿子。
慕容复是个被家族积攒百十年的执念束缚住的人,他就是为了“兴复大燕”出生的人,不能有自己、不能有爱情、不能有退路。
慕容复最后的崩溃是在曼陀山庄,然而少林寺才是他性情大变的原因。
少林寺一战,慕容复不仅输了比武大失颜面,还亲眼见了父亲短短一天就完成了只为复国假死几十年到看破一切剃度出家的转变。
从出生就把不可能完成的担子加到他身上的父亲,为什么突然就撒手不干了?
他的内心一定是迷茫不解的,所以他从这个时候心态就崩塌了: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尽快当皇帝,不管用什么手段,把这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完成了再去想它的意义。
于是他想出了当赘婿吃软饭的方法,娶西夏公主;后来干脆农村包围城市,不管什么偏僻地方的小国,先当了皇帝再说,逼迫段正淳禅让。
少林寺之前,慕容复还是风度斐然的翩翩公子,在武林上还是鼎鼎大名,比之受人唾弃的北乔峰强多了;尽管一心筹策大业,但一身傲骨,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少林寺之后,他整个人完全疯魔,当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曼陀山庄收网时,他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他离终点无限接近,所以不允许在这一刻放弃,杀亲人、杀家臣,为了这个不能错过的机会,他变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慕容复,也变成了失去所有的慕容复。
所以曼陀山庄之后,慕容复疯了。
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没有父亲、没有幕僚,也不会再有成功的机会了,半生所谋犹如竹篮打水。
他无法接受这个结局,也无法原谅将执念嵌入他骨血、又弃他而去的父亲,无法原谅一步步走到这般田地的自己。
所以他只能发疯,就假装自己已经成就霸业,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完剩下的人生。
清醒着回头只能看到罪孽重重,疯癫已是除死之外唯一的自救方法。
这就是天龙八部这本书在写的八个字,“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不管你是武林高手、还是王孙公子,都逃不过命运的玩笑。
书写到最后,“北乔峰南慕容”死的死疯的疯,父母皆失的段誉不再是那个善良的有点迂的小王爷,同样父母皆失的虚竹不再是那个喝碗水都要念经的小和尚。
谁也没有得偿所愿。
但是王语嫣或许可以。
书中对王语嫣的描写非常段誉视角,全篇都在强调她的美和她对男主的“不理睬”,是个非常单薄的形象,或者可以说是为了体现男主成长类似那座石像一样的工具人。
但是无论是通过琢磨原著的字里行间,还是从03版刘亦菲的影视化(本03版闭眼吹认为03版的表哥段誉王语嫣简直就是从书里穿越过来的贴脸),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一个更饱满的王语嫣。
她可以对各门各派的武功如数家珍,可以口齿伶俐应付江湖群雄。
她了解慕容复心里在想什么,知道他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知道他并不是纯粹的江湖人,而是一个蹩脚的政治家。
但她每次看向他,都是不曾改变的深情。
她是一个为了爱情无比执着的人,一个因为爱情可以变得很勇敢的人,一个觉得只要表哥在别的什么都不重要的人。
我想她是比段誉更加痴迷不醒的人,段誉一直把王姑娘当成洞里的石像,而王语嫣清楚地看穿了慕容复,看穿他的凉薄心性,却依然一心想要和他在一起,隐居姑苏泛舟太湖。
看到慕容复想要另娶他人之后,她心如死灰地自尽了两次,跳井前的最后一句话还是祝表哥如愿以偿,娶西夏公主、做大燕皇帝。
如果说,段誉的成长转变在曼陀山庄,当他面对世上最亲的人离世,面对自己的身世之谜,面对自己即将肩负的重任,他已经不在是那个满江湖乱逛只为美人无忧无虑的小王爷了,他有更多的事情要烦恼,而这远远超过了爱情带来的烦恼。
王语嫣的成长转变就在西夏的枯井下、烂泥塘,她好像突然间拥有了选择幸福的能力,不再是跟在表哥身后,围着表哥出谋划策。
枯井之下,她走出了自己多年的作茧自缚,尝试着去掌握自己的人生,她第一个选择是尝试爱段誉,并在经历一系列人生变故之后跟着段誉回到大理。
多年来她一直都囚困于姑苏慕容表妹的身份,现在她终于可以做自己了,王-大理皇族公主-逍遥派传人-武林万事通-曼陀山庄庄主-语嫣。
段誉和王语嫣都是有着执念的人,但是段誉对王姑娘的爱更多源于石像、浮于皮相,所以他可以清醒、可以放下。
但王语嫣并不是这样,她对表哥的爱太深了,根本不可以脱身。
她可是无崖子和李秋水的外孙女,这两个人可以说为了自己的真爱痴缠了一辈子,一直作到老死都没有跳出来。
就冲这份家传的痴,王语嫣也不可能是一个轻易移情别恋的人。
她不会在乎慕容复变成了什么样,只要能和表哥在一起,她就会觉得是种成全。
复嫣好磕要素尽在于此:一开始是求不得的爱,慕容复太克制了,他发觉了自己对表妹的爱,所以才会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耽于儿女情长,这是一种自欺;后来江湖上腥风血雨刮过几轮,这两个人都没了半条命,但是王语嫣根本放不掉,尽管眼前这个人已经没了光鲜的加成,还是杀母仇人,但是王语嫣还是很爱他,就像笑傲江湖里的岳灵珊,哪怕被自己的丈夫林平之一剑刺在胸口,还是不怨恨,还是心疼。
跟着段誉从西夏跑到江南,再从江南走到大理,段誉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段誉,而离开表哥之后的王语嫣,在兜兜转转之后,还是会回到表哥身边。
她终究是可以和他隐居水乡,携手终老。
他疯癫,她痴迷,两人都活在梦幻泡影里,但人生就这么短短几十年,这样做倒也没什么不对。
我来大胆推测一下书中未竟的结局。
段誉在大理做皇帝,像他父亲一样有了一大堆老婆。
王语嫣在一个寻常江南烟雨天回到了燕子坞,陪伴在慕容复身边。
慕容复会很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身登大宝,还兑现了承诺,让表妹当上了皇后。
从来不知道快乐的慕容复说不定可以喜欢上平淡的烟火气,或许有一天他可以像欧阳锋那样,疯癫了几十年突然清醒。
王语嫣也会很开心,因为表哥虽然糊里糊涂地过日子,但是他再也不会离开了。
这两个坐拥两座豪宅、家财万贯还有无数武林秘籍的富贵闲人可以日日泛舟听雨,不理这世上的纷争,过轻松太平的日子。
虽然这个武林,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不稀奇,但江湖上关于姑苏城曼陀山庄神仙眷侣的猜测必不会少。
人们说男主人是曾经和北乔峰齐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南慕容,但更多的传言是关于美貌又神秘的女主人,听说她不仅对世上武功无所不知,还在山庄种满了山茶花。
就这样,金庸的故事,拥有了一个古龙式的结尾。
最后放几张曼陀山庄女主人的画像
(其实是刘亦菲新剧梦华录剧照……but我不管!
这就是三十多岁的王语嫣)
阿朱好漂亮,神仙姐姐真的很仙。
那时候觉得段誉好帅,也很苦逼,喜欢的都是他的妹妹,哈哈,也怪他老爹!
蒋欣真的很帅!
虚竹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和谁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污染了我年少的心啊!
去云南的天龙八部城还看到了神仙姐姐的雕像,分毫不差。
这部剧颜值很高,乔峰好霸气!
慕容复也是挺好的,不然段誉怎么能和王语嫣在一起呢?
多谢!
《天龙八部》是由张纪中担任总制片人,周晓文、于敏等联合执导的古装武侠爱情剧,由胡军、林志颖、高虎、刘亦菲、刘涛、陈好、修庆等联袂主演。
该剧改编自金庸同名小说,讲述了面对乱世的萧峰、段誉和虚竹三人开始了非同寻常的江湖生涯,并遇见了各路高手,各种生死情仇、爱恨别离、民族大义在因缘际会中施展等故事。
该剧于2003年12月11日登陆浙江卫视首播,先后获得第2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十佳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南方盛典“最具魅力电视剧奖”。
2005年,该剧获得“网络中国”颁奖典礼“年度质感电视剧奖”和首届电视剧风云榜“最佳古装电视剧奖”等奖项。
金庸剧对制作者最大的挑战,在于“想像力”。
书中风格各异的神功绝技,给人广阔的遐想空间。
相比前几版,该版《天龙》使用了巧劲儿,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在一些重点武功、场面上下足了功夫。
虚竹的“奇”、段誉的“巧”、慕容复的“邪”在武打中都有体现。
“珍珑棋局”的设计也并未遵照原著中在石头上对弈,而是运用三维动画,让棋盘浮于空中,既便于观众观赏,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但剧中有些武打场面做得过于粗糙,有些镜头群众演员刀剑还未到就先倒下去了。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
魂归来兮,哀我何悲。
在看到这个版本的天龙八部以前,我一直不怎么看金庸武侠改编的电视剧,因为之前版本的电视剧根本无法表现原著的韵味,尤其是港台那些粗制滥造又小家子气的版本,简直是惨不忍睹。
还记得《天龙八部》首播时,开始是每天连演四集,我都能不措眼珠的一直看。
我平时看电视总爱吃点东西,或干点别的什么。
但是看这个的时候愣是什么都不想干,就是特别认真地看,找到小朋友看动画片的感觉了。
剧情紧凑,节奏很快,表演到位,非常经典。
唯一的缺憾:主题歌音乐太一般了,完全没给人留下印象。
这版天龙八部大概是大陆的金庸武侠剧的巅峰了。
首先剧本改编得不错,基本忠于原著。
表演方面,胡军演出了乔峰的英雄气概,刘亦菲演出了王语嫣的娇憨,刘涛也演出了阿朱的机灵(只是颜值不够...颜值不够,演技来凑),其他各色角色也很贴合原著。
赵季平的配乐很大气,加分。
在内地各名山大川取景拍摄,场景比港版大气多了,加分。
武打设计很棒,是赵箭导的,该导演执导过98版《水浒传》,也是动作过硬的佳作。
还有很多细节的改编很好,弥补了原著细节不足的毛病。
比如结尾,原著萧峰死得太干脆。
电视剧的结尾就加了很多戏份,把乔峰之死描写得悲壮,极具感染力(或许有点煽情?
),拍出了一代英雄走向末路的悲剧。
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很多,杏子林危机、聚贤庄一战、阿朱代付受死、少室山聚义,以及结尾乔峰舍身取义,拍得很用心。。。
上面都是溢美之词,这部电视剧当然也有缺点。
缺点是,BGM太密集了,有些桥段略显啰嗦,有煽情过度之嫌。
但是白璧微瑕,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基本已经代表大陆武侠剧的拍摄水准了,也代表了张纪中的最高水准。
06年出品的天龙八部制作精良,可以服众,然而后面一直在走下坡路,大陆没再出产过多少有诚意的武侠剧。
希望国产剧一路走好吧。
张纪中对于金庸的武侠世界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它豪情、神秘、试图打造一部史诗般悲壮的电视剧,可从片头片尾曲体现。但是架子架的太大,忘了雕琢故事情节。
刘亦菲好丑啊
垃圾中算不错的
不不不不 我还是喜欢黄日华
我心目中目前为止最好的天龙八部,也是张纪中金庸系列最好的一部和刘亦菲目前为止最对戏路的角色。从剧情改编到整体风格到演员选择和表演到取景服化到配乐插曲。。。基本没有瑕疵。
印象深刻的点:胡军霸气,林志颖搞笑,刘亦菲的恬静之美,高虎傻气……
虽然投资大了许多,很多地方都是实景,但还是没有前个版本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啊
王语嫣惊艳了时光 林志颖好帅 看过无数次的一部剧
马蛋,拍的跟智障一样,大胡子能不能滚出地球,别再拍这种恶心人的手撕鬼子的电视剧来膈应人了,滚啊!没见过这么恶心的乔峰,跟个傻逼一样
再爱这个故事,还是没办法违心,撑死三星了。
刘涛封神
没有比林志颖更帅的段誉,也没有比刘亦菲更美的王语嫣
崇洋媚外的人拍不出好作品,刘的作品我实名黑,见一部黑一部
前些年03天龙吧被天龙八部吧合并,03版天龙吧又被97版的粉丝霸占,去年底03天龙吧拆分出来了,希望喜欢这部天龙八部的可以去关注,发帖,讨论。
2003版《天龙八部》不仅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版《天龙八部》,而且是大陆最好的武侠剧,没有之一!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黄日华版《天龙八部》更好,可能是因为先入为主或者盲目崇拜港剧吧。事实上,2003版《天龙八部》在服饰、道具方面对辽宋对峙时期还原度更高,更体现了萧峰为追求不同族群和平共处而献身的侠义精神,场景更唯美壮丽,更有历史的沧桑感,更凸显了中华大地上不同族裔应该平等相待而不是相互侵略和仇杀的沉重话题探究的深刻程度,更强化了家国情怀和悲剧精神!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版《天龙八部》极其忠实于金庸先生的原著,不魔改,并且始终被天下大义和沉重的悲剧宿命感笼罩着。契丹辽朝、北宋、西夏、大理、吐蕃、女真人并立于亚洲大陆的时代背景,显然更适合放在比港剧更大气磅礴的大陆剧框架下展现!
补录
小时候特想好好看可是没时间,现在居然扒拉出来了。看的不是书而是电视挺丢人的。情节不够连贯人物去向少铺垫,这是感觉最大的毛病。还有就是国产剧惯有的煽情过度,不过我都快进啦~
这一版的所有演员都是最贴合原著描述的,而且今日再看,当时所有演员又恰好都是各自颜值最高的时候,在演员筛选上已经无出其右者。但当时有些演员演技不够成熟,再加上很多原著的背景细节无法在剧中全面铺开展示,所以终究还是有所欠缺,有所遗憾。不过这仍是我认为最好的一版,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版。
这一部的颜值真不错,刘亦菲很仙,林志颖真是男神的代表,很喜欢这一版。
张导的电视剧发型一言难尽的辣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