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是沒有字幕的,很寂寞的三個小時。
只是鏡頭實在太美,不可思議的美。
上學的時候很簡略的讀過《源氏物語》。
作為日本文學的代表作,我實在是對大部頭不感興趣。
不過書中描述的景象一一用畫面呈現,純粹的視覺享受。
故事的主角是桐壺天皇的愛子,光源氏。
扮演者是天海佑希,女性。
因為書中描寫光源氏美的奇異,所以才找了有著中性美的天海佑希。
可是以女性的角度去愛常盤貴子所扮演的角色總覺得有點齷齪。
紅。
黑。
白。
綠。
藍。
黃。
顏色分明的象是用油畫筆印染。
海天一色。
塵埃落土。
故事情節大概也看的懂,但是沒有字幕翻譯真的是很痛苦的事。
最后,字幕說源氏物語,世界上最大的小說。
PS:終于找到岩井的《夢旅人》依然沒有字幕的版本。
拜托各位誰有字幕提供一下。
源氏物语。
罗马史诗。
寺庙。
熟女。
始乱终弃。
官迷。
美人计。
做梦。
缺布。
水桶服。
胡服走射。
小洋鸡。
再施美人计。
又做梦。
还是美人计。
吟烂诗。
隐忍。
我爱光于是便有了光。
源氏寻欢。
滥交。
一见钟情。
心理补偿。
恋母。
乱伦。
继母意淫。
犯罪感。
快感。
更大的快感。
一枪中标。
弟弟儿子。
儿子孙子。
位元堂,养阴丸,好似太阳咁温暖。
皈依。
半路。
幼齿。
诱拐。
恋童。
哀乐。
小。
小气。
民族特质。
改造。
叔嫂通奸。
位元堂,养阴丸,好似太阳咁温暖。
焚心以火。
呆滞。
大饼脸。
援交。
撂挑子。
一跑就到海边。
回旋余地小。
灾害。
唱山歌嘞。
狗屁不通。
日版沙龙巴斯。
战略投资。
潜力股。
色狗。
矜持一点。
矜持一点。
印度朝贡。
做梦。
中朝朝贡。
更大的梦。
日式官邸。
原木制造。
无砖。
环保。
简陋。
不御寒。
太上皇园林。
街心花园。
御夫无术。
哀怨。
自卑。
位元堂,养阴丸,好似太阳咁温暖。
叔侄乱伦。
兄妹乱伦。
位元堂,养阴丸,好似太阳咁温暖。
离京。
又见大海。
长。
臭。
又臭又长。
凑字。
细腻。
变态的细腻。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12345。
强迫症。
拖沓。
没有道理的拖沓。
源氏物语。
当影片开头那朵红梅打碎琉璃般清澈的水面时,被悄悄地震撼了。
宫闱中的男女私情,隔着垂帘低诉的爱慕之心,层层叠叠地被包裹在华丽的十二单中。
本只是小家碧玉似的恋情,一旦穿上了旎梦的外套,便成了月宫中的辉夜姬,高不可攀。
画面是美的,人物是美的,对酬的和歌是美的,高丽纸上绑缚的带露花枝也是美的。
哀怨女子如同物语绘卷中所绘,秀发如云似瀑,肌肤光洁似雪,等待有情人若隐若现的灯光。
可总觉缺点什么。
虽然美丽到极致的景象令人心碎,但千年前寂寞女子的传世之作依然孤独,未有解语花。
上下厚厚两卷的文稿被生生挤压成数小时,无奈无奈。
在源氏的故事线中,源氏是匆忙的,刚刚亲吻上藤花,却又转而飞向木槿。
藤壶,明石,空蝉,秋好,玉鬘......一个个本应有血有肉的人物匆匆来又匆匆去,犹如屏风上的仕女像一般薄而脆,经不起揉捏。
甚至连紫上也如细雪一样看不真切。
紫氏部的故事讲得要好得多。
有着如自己书中女子般引而不发的情感,谦卑却又高傲,纯真却又沧桑的眼神,无法言说的暗恋,这大概是我最欣慕的部分了。
道长夜敲那场戏中,紫式部回绝时所用的和歌令人玩味。
为何害怕黎明的到来?
是后悔自己的放纵?
抑或是害怕清晨与所恋之人的分离?
恐怕她自己也不甚明了。
压抑的情感就像暗室中生长的毒草,会慢慢地将人勒毙,更何况自己明白饮下这份爱恋之心就如同饮下毒鸩。
聪明的女子更是悲哀。
“让我走吧,我们会再次见面的......"清高卓绝,一如她的才女之名。
故事最后,紫式部回到女儿身边,在海边凝望远方的孤舟泛海之人。
我们已无法知道那夕阳中寂寞的身影是谁,亡父宣孝?
藤原道长?
或根本就是紫式部脑海中的光源之君?
电影在悬念中急急收尾,也只能如此结束。
以前常会奇怪,为何古代的一名女子会执着于书写一卷男子的寻香史,更奇怪于她的不急不躁和沉稳气魄。
答案其实就在书中。
不论是过一千年还是一百年,男人永远不会了解女人的爱情,而女人永远只能去隐忍,去接受那份碎裂。
那也许就是那缕芳魂所要倾诉的哀情。
千年之恋,千年之怨。
整部电影,大家都比较喜欢紫姬~菀菀类卿嘛,我其实心里对藤壶很动容,她的爱意悄无声息,滋润着青春期的光源氏,也是光源氏的白月光。
其实藤壶只比光源氏大五岁,蜡笔小新吵着说:我想要一份大姐姐的爱~所以光源氏在18岁这一年,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大姐姐的爱藤壶就是青春期光源氏所获得的大姐姐的爱,我感觉理解为母爱(怪怪的),因为光源氏三岁不曾记得母亲是怎样的,私人认为他其实就是爱着她身上温柔和宽厚,平静的气息,能让让人舒服和安心吧。
接下来,我就分析一下“大姐姐的爱”的感受吧。
事后,她对这份爱的感叹,可见是两情相悦
她又有传统的道德底线
她大光源5岁,其实藤壶也就是个姐姐。
这段作者对感情的解读很有意思。
当然,不久后,那一晚就有了孩子,作者很巧妙转折了。
这个孩子决定光源氏中年时期快乐生活…因为他做了天皇,光源氏幼年被父亲庇佑,中年被儿子庇佑…但同样他也爱的迷茫
光源氏的老爸其实知道的,但是面对最爱的两个人,默默应了,光源氏其实被父亲默默爱着。
《源氏物语》并不是讲光源氏猎艳的故事。
光一直在寻找爱,却无法拥有爱,总在拥有爱,丢失爱,最后什么都没留下。
你拥有一年四季的花朵,却终究没有一朵真正的属于自己。
其实光源氏和藤壶的感情算不上“乱伦”,藤壶只是名义“母亲”其实也就是个姐姐辈分的人物,要说有感情,只能说天皇家族“肥水不流外人田”藤壶身份为先帝的四皇女,天皇铜壶帝为了思念,到处收集铜壶更衣(光源氏母)手办,最像的就是藤壶,于是进宫,封为女御。
铜壶帝和先皇的关系是堂兄弟,那么藤壶就可能是叔侄关系,她其实是光源氏的堂姐~所以这段感情最多算姐弟恋罢了(有空续更)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或许过往真相已湮没于历史,传闻佚录却仍在红尘流转。
古时的善恶美丑到如今有不过是一片黄土下的森森白骨,不灭的,是人们心中如平安时代的一盏明灯——源氏公子。
提到源氏,几乎所有人都会联想到一位风度翩翩,俊美优雅的贵公子,同时也会有贵族之间的骄奢淫逸的通病。
源氏是令人嫉妒的,他虽由地位低下的更衣所生,却备受桐壶帝宠爱,笑笑年纪就由风韵娴雅,妩媚含羞的姿态,使得弘徽殿女御(桐壶更衣得宿敌)也对他喜爱不已。
书中一段描写源氏公子幼年时朝鲜道士对他的评价更使印证了他的一生:“照这位公子的相貌来看,应该当一国之王,登至尊之位。
然而若如此,深恐国家发生变乱,已身遭逢忧患。
若使当朝廷柱石,辅佐天下政治呢,则又与相貌不符。
”这番话下来,桐壶帝彻底打消立源氏位太子的念头,讲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这便使源氏的开端。
源氏一生与女人有这不解之缘。
十二岁成人礼时与葵姬成亲,成为左大臣的女婿,从此变在仕途中斩露头角,知至与陇月夜的事被弘徽殿太后揭发被发配到须磨,那时他人生中的唯一一次挫折。
书中评价:“其实源氏公子的本性,不喜欢世间常有的那种一时冲动的色情行为;不幸而有一种癖好,偶尔发作,便违背本性,不顾遗憾无穷,而做出不应该有的行为来。
”在我心目中,源氏并非是上流社会中随处可见的花花公子,在源氏心中有一位女神。
她,桐壶帝挚爱的昭阳妃子,静静地坐在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端庄,美丽不足以形容她的美貌,一举一动都透者优雅与高贵。
源氏与她,有太多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年龄与身份是一副沉重的枷锁,禁锢者他的身,烧灼者他的心。
源氏对藤壶的爱恋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他的一生几乎都在追寻她的影子。
葵姬的端庄,空蝉的冷傲,夕颜的娇媚,末摘花的柔情,紫姬的神韵及明石姬的淡雅,拼成一个完完整整的藤壶。
只是源氏直至紫姬离开后才明白,紫姬对自己来说,已不是单纯意义上一个藤壶的替代品了,从十岁开始她已陪伴自己左右,早已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
原来,他爱她,只是这一切明白时源氏早已不惑之年,而紫姬也是带着对源氏的恨情离开人世。
腥风血雨的平安时代,虽没有冷兵器的刀光剑影,但在政治与权利斗争激化的时代,从天而降的光华公子是人们心中的救赎。
风华绝代的贵公子驾着牛车缓慢地驶过每个平安京地角落,轻轻挑起帘帐,高高地乌纱帽下柔软地发丝在风中追逐,额前的几丝显得他更加得儒雅。
剑眉,如黑曜石般的眼睛交相呼应,唇边那抹若有若无的浅笑衬得他风神俊朗,缓缓又优雅地走下车,修长的身形衬得白色狩衣在风中作响。
源氏,一位翩翩绝代公子,如同遥远东方得启明星,照亮迷茫路途得未知,他的笑,如三月春风,似乎那么一笑而过,一切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成为过眼云烟。
他,是人们心中的救赎。
源氏不是完美的,但似乎是与身俱来的气质,尽管他依然带有奢靡淫乱的贵族之风,却总能把其化为优雅的风流韵事。
即使与自己的母后通奸,我们也会归功于源氏对藤壶的热恋;即使妻子与柏木私通生下自己名义上的继承人熏君,我们也会归功于三公主的不守妇道;即使弘徽殿太后揭发源氏与陇月夜之间的暧昧,我们也会归功于源氏只不过是权力斗争的棋子。
似乎所有违背伦理道德的荒诞故事发生在源氏身上,都是可以被理解,被接纳的。
源氏,堕落并且重生着,犹如一只即将涅磐的美丽凤凰,只是缺一把希望之火,在平安京的上空盘旋不定,迂回前进,给充满混沌的平安时代添上一抹华丽的魅影!
资料:《源氏物语》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何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贵族社会的腐败政治何淫逸的生活,以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地画面何特征。
作品中以弘徽殿女御(地位最高地妃子)及其父右大臣为代表的皇室外戚一派的政治势力,同源氏及其岳父左大臣为掉膘的皇室一派之间的较量,正是这种斗争和矛盾的反映,是主人公源氏生活的时代环境,而且决定着他一生的命运。
源氏是桐壶天皇和更衣(地位低于女御的妃子)所生的小皇子,母子深得天皇宠爱,弘徽殿出于嫉妒,更怕天皇册立源氏为皇太子,于是逼死更衣,打击源氏一派,促使天皇将源氏降为臣籍。
在天皇让位给弘徽殿所生的朱雀天皇后,右大臣掌政,源氏便完全失势;弘徽殿一派进而抓住源氏与右大臣之女陇月夜偷情的把柄,逼使源氏离开宫廷,把他流放到须磨,明石。
后来朝政日非,朱雀帝身罹重病,位收拾残局不顾弘徽殿的坚决反对,召源氏回京,恢复他的官爵。
冷泉天皇继位以后,知道源氏是他的生父,就倍加礼遇,后源氏官至太政大臣,独揽朝纲。
但是,贵族同志阶级内部 的斗争病没有停息,源氏与左大臣之子围绕为冷泉天皇立后一事又产生新的矛盾。
看这部电影,最好先看原著,否则头绪繁多,必堕云里雾里。
原著三卷,电影里基本是讲的第一卷的事情。
源氏钟情的女子,不可能在一一尽述,主要写了藤壶、紫姬、六条妃子、明石姬、胧月夜五人,对夕颜、末摘花、空蝉、花散里等则一笔带过。
扮演光源氏的天海祐希风流潇洒,光彩夺目。
只是思叹为何此类多情美男都是女子来扮演,难道世间完美的男子只应天上有吗。
演紫姬的是常盘贵子,与天海祐希一对壁人,完美无缺。
除此,其它演员就都不怎的。
没有书中描写的那样美好和个性。
对朱雀帝、六条妃子甚至多有丑化,对明石姬的刻划也真怪异,竟然在水里生小孩。
但是还另有一条线齐头并进,那就是紫式部与彰子,吉永小百合扮演的紫式部,竟然与藤原道长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感情。
还与清少纳言暗中较劲,这一切,弄得头绪更为复杂。
其中有定子朗读那首著名的诗:春天是早晨...秋天是黄昏...真幼稚!这还不是最难以接受的,最讨厌的是每隔一段有一位类似邓丽君风格的现代歌手演唱,还有空中飞来飞去等拙劣的特技效果。
以及把六条妃子因爱而恨的施蛊行为加大化,还有作法、报应等迷信,一派妖气令人耸然。
总觉得日本人拍的源氏物语,应该深得其古典文化的精髓,其实却不然。
书中未曾述及的源氏与藤壶的第一次,电影中却详细描绘,有点猎奇的味道。
源氏一直深爱藤壶,决不会有电影中找胧月夜而弃藤壶的事。
源氏是有始有终的,即博爱又专一,富于同情心。
书中罩在源氏头上的光辉至死不曾泯灭,电影中在结尾却给我们一个苍老丑陋的源氏,令人不忍,即是这样唯美的电影,何必让老年源氏转过头来呢。
除了不堪的特效,电影中的风景、服饰都还美伦美奂,借此可以了解日本古代服饰,以及爱情习俗。
这部东映五十周年纪念之作,所费不菲。
但整体差强人意,令人失望。
记得很久之前看过有人评论这部电影,说看完全片,都不知道源氏是男是女,于是又看了一遍,结果比第一遍还糊涂。
笑罢,跟一个超级迷天海佑熙的同学说起,她一脸骄傲说:天海佑熙她妈妈生她下来就是为了能让她去宝冢,天生的top。
我是没有同学那么狂热啦,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天海佑熙真的很美,就是传说中雌雄莫辨的那种美,想来源氏也只能找她演了,换了谁也不可能有这种效果的。
去年,还看见天海佑熙新拍了电视剧《女王课室》,不过我是兴趣不大了。
天海佑希确实很帅,完全没有油腻的扮相。
但怎么说,色色的镜头让人无感。
特效太搞笑太出戏了。
紫上的选角有点令人失望。
除了脸之外少了物哀美。
bgm还是挺好听的,那个船上的女鬼让我有点不明所以。
光的儿子当了天皇这可太好笑了,作为第一部小说,为什么他没有一点自己当的想法?
emmm,总觉得是事件在推他,他没有一点自己创造的能力,除了想焯谁就焯谁。
焯谁谁不幸。
恋母情结有点好磕,在哪一部好像都是很有让人有感觉的。
和藤壶的禁忌之恋,背叛自己的老爸,藤壶娘娘是他日思夜想的人。
这段才稍稍有无法触及之美那味。
这版和51版的人物区别,一个地方就是光从容很多。
从容的男子更潇洒。
和胧月夜被捉奸的时候,51的光躲在屏风后面好一会,直到要拆穿的时候才哈哈大笑出来。
有种,怂但是不得不上,强撑的感觉。
还(委屈又气)像小学生一样说:这下你满意了吧,抓住我的把柄了吧?
唉。
这样不帅。
这样不帅。
天海佑希的这个光,他完全没躲,人来了他从屏风后面直接出来,一把把自己的腰带扯走,头也不回地说,是我的,怎么样?
帅。
这小子对谁都情真意切。
小时候就特别喜欢日式古典美女的发型,没有理由,果然有些美是不需要学习,自然而然就在基因里认可了。
这部的美女质量明显很高。
单看美女和服饰还有画面就赏心悦目了。
通过雌竞制造冲突点。
就是特效有点太搞笑了。
很剧情的剧情,味同嚼蜡了有点。
老年那段踢蹴鞠挺有感觉的,不过哥们你就不能放紫走嘛,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留不住所爱之人吗?
紫上也很聪明,想出家了。
没办法,那个年代男女地位差别太大了。
小时候看过插画版的源氏物语,对里面复杂(秽乱)的人际关系印象深刻,光源氏计划什么的,也是打开了新世界。
但是更深刻的是插图。
我不记得是画的哪个女人了,只知道光源氏在同她夜里幽会,据说长的十分美丽。
结果翻开第二页,一张女鬼插图映入眼帘。
一直拖到身后好几米远的黑发,一身不知道套了多少层的衣服层层曼开,一张又白又圆又扁的脸上只能看见一张血红的樱桃小嘴。
吓得我差点把书扔了。
电影画风很诡异也很美丽,但是觉得很空洞,就像是脸谱般的把每一个人走一遍,许多情节没头没尾的。
尤其是中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打扮很现代的女歌手在唱歌,我开始把她当成旁观的女鬼,可是画风实在太格格不入了,只想捂眼睛。
不过要把这么巨大内容的原著拍顺了,也是不容易。
所以我只能假装看不到出来唱歌的现代女鬼。
剧情有两条线,一条紫式部,一条光源氏。
紫式部的演员我不太喜欢,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微笑,再给彰子小姐讲光源氏的故事时,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还好故事很快进入了光源氏。
源氏因为长得十分好看,如光华般耀眼,所以被称为光源氏。
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魏晋时期的王谢两家的公子们,估计就和琅琊王七的名头类似吧。
一听就知道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
女王出来的时候,我不禁在心里想,啊,他的确是光。
不亏是宝冢的男役top,不管是声音、举止还是神态,都十分男性化,但是又和旁边的男人不同,带着清贵风雅的气质。
不论是跳舞、弹琴、闻香、骑马、蹴鞠、上朝还是调情,都衬托的周围的男人如泥土一般暗淡又肮脏。
就连他去幽会,晚上披着外衣遮住脸从走廊悄悄的走掉,我都觉得背影和别人不一样。
就好像幽会就突然变成了一件雅致的事情。
就连他被捉奸,从右大臣手里拿回腰带时说的一句这是在下的腰带,我都觉得他笑起来又可爱又风流。
和继母发生不伦关系,听闻这是最后一次时脸上委屈巴巴的神情,我看着也是真难过。
闻到和继母一样的香味,就抱着香炉在雨里流泪,我都想过去给他擦掉脸上的雨和泪。
睡醒了之后发现夜里的美人居然有个难看的鼻子,瞪圆的眼睛也可爱。
太多了...可能这种就是做什么都会被原谅的脸吧。
以及被女王演绎的气质,那种不论是在行多么淫秽的事情,都依然举止风度不减,温柔又霸气的气质。
他望向每一个女人的时候,都觉得此刻美好,如同胧月夜所站的藤花架,如同明石姬弹琴的水中阁楼。
后面他和紫儿的戏份很多,可是我没什么太大感觉,一是紫儿的演员颧骨太高了,在一众美人中显得逊色,尤其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风格,看起来有点突兀。
而且光源氏的两场三场难过的戏,两场是为了继母,一场是为了紫儿。
可是只有为了继母的那两场,我和他一起感到了难过。
后面他越来越从容熟练,尤其是建立了春夏秋冬四院来安置所有美人时,就像终于收齐了喜欢的画,养好了池里的锦鲤,悠然自得。
就再没见他为谁像夜袭那天晚上那样难过过。
明明是个乱伦偷情还喜欢养成系的变态渣男,偏偏被女王演绎的光风霁月,耀华满眼。
看完之后,余韵很深,又去搜了天海的资料,看了她在宝冢的表演,只后悔没能和女王生在一个时代,没能亲眼看现场。
源氏物语千年之恋的开头很有意思,紫式部受命教导即将入宫侍奉皇子的女孩,于是向她讲起了一个叫《源氏物语》的故事,书中的皇子是一切美好的化身。
起初以为紫式部意欲描绘宫廷幻梦,是哄骗小姑娘接受命运,毕竟对于年仅十二岁的彰子来说,入宫本身,就是无可奈何的宿命写照:父族眼中,她是与对家竞争谋取权位的工具,为此要贤淑、美貌、富有才情……故事里的美好想象,或许能够为命运安排下的她带来憧憬呢。
但随后的娓娓道来,才发现她其实是在隐晦地向女孩传达着宫廷女性的悲剧与无奈——只能顺从,别无选择;如果不喜欢这样的命运,就尽早觉醒,也好过一直蒙在鼓里。
电影中作者本人的经历和源氏的故事双线交织,故事与现实相互穿插。
幻梦的主人公是当然是集齐一切理想的完美情人,他生于宫廷又为宫廷所累,一生的爱恋与意难平都集结于这个可望而不可真实触及的地方。
哪怕才貌盖世,坐拥世人艳羡、恋人无数,依然惹人怜爱。
对于嫁给年长而淡漠的丈夫、青年寡居后又饱受纠缠的作者来说,光公子的美貌、浪漫与温情,不仅倾倒了书中诸多女子,或许更是她在漫漫红尘旅途上的心理慰藉。
可理想并不意味着空中楼阁,哪怕一切悲剧围绕光公子,娓娓道着“繁华如梦、世事无常”,这位理想化的主人公依然亲手缔造着无数个女子的悲剧。
光源氏的爱是一种沉浸自我的爱,他把她们视作自己的心爱之物,犹如花草宝瓶般陈列于四季宅院;把紫姬培养成自己理想的妻子,对她真实的感情需求视而不见。
他以外物的角度审视她们,接近她们,与她们交流,却从未真正走进任何一位女子的心灵。
正如作者以淡淡的语气诉说着,“这对她来说是一件幸事,位高权重的男人大多数这样想的”。
一个极度自我的人,可能艳光四射,引人倾倒,但很难真正学会爱人。
故事与现实两相照应。
“从来没人拒绝过我!
”藤原道长愤愤不平,推翻棋局。
“住在这样的府邸里,你没有什么好忍耐的。
”源氏公子语气淡漠,走出春之园。
藤原道长因为得知女儿怀胎,自家血脉登上宝座的梦想即将实现,滑稽地仰天大笑,直到跌倒在辕门前。
哪怕留下“此世即吾世,如月满无缺”的歌谣为人传诵,“一门出三后”的传奇,终究是建立在对女性命运的摆布上实现的。
于是紫式部返回了乡间,过上返璞归真的生活。
“人们早晚会明白,愤愤不平的只有女人。
”影片选择从原书中女性觉醒的视角切入,虽然在具体事物的判断上,仍然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但渴望主宰自己命运这一点,却是一脉相承。
同类作品里,动画《源氏物语千年纪》侧重于描写恋爱之美,“清晨赐予恋歌,夜晚前来幽会”,配上考哥的声音,简直是个哪怕行为荒唐到极致也令人心驰神往的美男子啊……电影在描绘光公子风华的底色上,思想层次更提升了一个高度。
最后的结尾仍是神来之笔。
紫式部遥望着夕阳照下的遥远天际,怀念和怅惘的光晕笼罩着海面,摇曳起粉色的波涛;在数不尽的眷恋与哀愁里,突然瞧见了那个男子的身影,扁舟一叶,若隐若伏——她方才明白自己的心意,终是爱他的。
愤愤不平是真,但爱恋亦是真。
你我之间巨大的地位不平等,注定无法弥合,可我又想保留真实的自我,倾慕和思念就成永恒的矛盾情绪。
想要挣脱,那注定是一场辛苦的战役。
既如此,远远观之,隔海而望,就是最好的图景。
我不是合格的天海sama脑残粉,我在她推倒常盘贵子的那一刻终于看不下去了。。。
看透繁华背后的虚无。2022-12-01重看。当然是有当下的改编,但是现代歌曲加入仍旧和传统叙事没有结合,很分裂,干脆拿掉。
女鬼唱歌的部分总觉得很出戏
= =
太嗲了这片子,天海大人的反串无人能及,虽然看的时候并不认识她,但是05年看了《女王的教室》立马一眼就认出了~~
电影的效果始终还是没有动画的好。
= =。。两个多小时真没看明白啥。。除了紫上 其他女的基本都没分清- -就只是为了单纯的看女王而看这电影,当然五星也全是给女王的!!!!!1
“我什么时候可以再见你?”可以说是恋人最单纯的期待了 而那些或狠下心或嫌恶地说出“这是最后一次了”的人 真叫人又爱又恨
一度以为看的是科幻片,歌舞什么的是植入广告吗?嫦娥奔月那段是怎么回事?
看不下去了------
搞什么,让天海祐希女扮男装!真是乱搞!
大概很多人都是因为天海佑希而关注这个片子吧~~可是看过的人大概都会为忘记天海,而只记得源氏光~~
想来这个是我看的第一部女王的片子呀~没看过原著,看完电影后完全不记得讲什么东西,但从此就被华丽丽的天海给迷倒了~
天海佑希演源氏公子,和當年葉童演許仙一樣讓我費解,太別扭了。
2.5 好歹比51那版让我眼睛少受一些伤害。歌舞实在是太尬了🆘根本没必要……源氏物语那条线很难评…比如源氏发现紫姬池塘里的鱼都没了,第一反应居然能是问她你怎么都给吃了…啊,离谱😇编导的…算了懒得说了✋🏻吉永小百合演的紫式部显得靠谱一些,虽然她看起来穿得比彰子中宫还要华丽😂
虚虚实实,很长,也很深奥的影片,始终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光源氏爱上了长相酷似藤壶的紫上;紫氏也因为道长貌似前夫而心生好感.因爱而产生怨恨,有爱却又偏偏疏离,回首已是前尘往事.隔海相望,那舟上之人究竟是谁?---恍然明白,心之所在...
接受了两个小时封建爱情教育,得出一个世界上第一本长篇小说的知识点。
源氏光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爱情可以分成那么多份~那么他还懂得什么是珍惜么?
拍得和恐怖片一样
啊啊啊 我受不了女扮男装 还和女人亲亲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