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真的很容易联想到《小偷家族》,相对落魄的人聚在一起,抵挡世俗的偏见和风风雨雨。
从一开始兄弟扭打在一起,我就知道,这片子还是主打温情。
家里面虽然三个孩子没有血缘上的关系,但关键时刻还是一致对外的。
老大看上去混不吝,但其实最重情义;老二多读几年书,最后也不得不为几斗米拍皇皇;妹妹相貌姣好,但总是遇人不淑,也不知道下一段婚姻会怎样……这里面的小人物的种种不易,还是非常写实的,命运把他们凑在一个桌上吃饭,也许是留给大家唯一的温情。
家,就是那个一起吃饭、一起吵架、但任何人都不可以我们指指点点。
妈妈看似什么都不说不管,但她就是这家里的定海神针,她知道每个孩子每顿饭吃好了,就没事儿。
像小偷家族里的妈妈,也是被社会嫌弃的边缘人,但却有一群人,为了逃离血缘关系的家庭,而选择跟随她。
所以社会层面上,大家可能以为知书达理、有文化有教养的女性,才算是好妈妈的标准,但往往有些书香门第、富裕家庭的孩子正在进行着心理咨询。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宿命就是,妈妈是命中注定安排好的,我们大多数人的妈妈也都差不太多,可能有些妈控制欲强、有些妈啥也不管、如果能遇到温柔且坚定的妈,这个比中彩票都难。
哎,我甚至好羡慕剧中的孩子,他们至少还有这样的妈妈包容着她,天天烤肉给他们,却从来不说他们啃老。
有的时候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病了,真的需要这样的妈妈来疗伤,而不是雪上加霜。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家里就遭受着来自父母方的血脉压制,在社会层面上也一样被挤压,真的太多了。
所以如果天真的没脑子的说一句,我们真的有这样的机缘,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家庭吗,我当然不是让你带着原生家庭的缺憾去找人结婚,因为这样的结果可能更糟糕,而是重新选择爸妈在组装一个家呢……
剧情简介年逾四十仍一事无成的电影导演仁模(朴海日饰)居无定所,在准备自杀了事的时候,接到了母亲(尹汝贞饰)的电话,回到家中和母亲一起生活。
家中还有一个从监狱回来的哥哥(尹宰文饰),和已结过三次婚的妹妹美妍(孔孝珍饰),带着十五岁的女儿(陈智熙饰)。
三兄妹秉性各异,人生阅历不尽相同,一起挤在同一个屋檐下过着粗糙凌乱的生活。
这样一个另类的家庭,处处显现着它的另类,处处显现着它的不平衡。
首先,如题目所示年龄不平衡,早已到了独立的年纪,可兄妹三人却因各种原因而不得以重新和老母一起生活;其次,身份与性格的不平衡,作为长子却没能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责任,反而成为貌似最无能的一个。
作为学历最高的二儿子却并没取得成功光宗耀祖,反而一败涂地。
作为小女儿本应成为全家人的贴心小棉袄却因婚姻的失败而脾气暴躁;再者,男女地位不平衡,传统中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完全颠倒,两个大儿子无所事事,白吃白喝,而全家的经济来源则依靠开店的小女儿和卖化妆品的老母;最后,年龄与行为不平衡,这样一个高龄化的家族,其家庭成员却行为简单幼稚,反而被年纪最小的侄女嘲笑。
如此这般不平衡的家庭关系,每天充斥着问题、打闹、争吵和危机,也就不足为奇了,可神奇的是在外人看来这样不幸的家庭,表面的混乱不堪之下却饱含着浓浓的关爱,不仅温暖了高龄化家族的家庭成员,也打动了观影人的心。
整部影片贯穿的几个画面可以用两个字来简练概括:一是打,二是吃。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不满意,一见面就难免一番唇枪舌战甚至拳打脚踢,可只要其中任何一人在外面受到欺负,或者整个家庭出现了危机,其他家庭成员便二话不说,挺身而出,这样有点先抑后扬的对比表现反而倒突出了家庭成员间的团结以及整个家庭的凝聚力。
与此同时,每天能把所有家庭成员聚在一起的也只有老母精心准备的晚餐了,虽然一起吃饭的过程难免暗流涌动,但反而却凸显了一家人吃一锅饭这样割不断的内在联系。
正因如此,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老母在吵吵闹闹的几个孩子中间感受到了背后的温情,成了最开心的一位,而观影人也渐渐体味出了老母幸福心情的原因,感受到了另类家庭成员间彼此另类的关爱。
几个无论是事业还是婚姻都处于低谷的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重新回归到由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家庭中,这本身的故事大框架就肯定了家庭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而这个另类的家庭准确的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血缘纽带,是母亲的宽容乐观与坚持支撑着所有家庭成员及整个家庭,这也侧面表现出了母爱的伟大以及母亲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而最终,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隐藏的几位家庭成员间含蓄的亲情也渐渐的由隐而显,在笑中带泪的观影效果中故事接近了尾声。
故事最后,几位家庭成员在历经动荡后重新走出了生活的低谷,回归到了各自的生活轨道中,虽然貌似家庭解散了,但其实观影的各位心里都明白,家并没散,因为家庭成员中互相的亲情和关爱还在,这个另类的家庭表散实聚。
虽然最后通过二儿子的独白,导演貌似想讲点什么关于生活的大道理,但恐怕这些大道理被大部分的观影人都自动忽略了,毕竟,直觉的感性体验相较于深入的逻辑思考更加简单也更易于接受,而且,人类共通的情感才是最能打动人心、戳中泪点的,观众们早已沉浸在对浓浓亲情的感动中了,故事最后留给观影人的还是希望与温暖。
韩国电影没有“苦”元素,人们的生活可以“惨”但是不会“苦”,这种剧情放在国内拍一定会哭湿一包纸巾,但是韩国会用半喜剧模式去演绎。
没想到尹汝贞老师跟朴根英老师在《长寿商会》之前就合作过,加上朴海日、尹宰文、孔孝真这几位优秀演员的加持,这部片子很有看头。
三个人都不是同父同母,虽然戳穿的过程很扯,但是一家子在那里吵架的过程,很心酸。
全片主旨很明确,即使血缘不一样,即使有矛盾,即使日常互看不顺眼,但是遇到别人伤害家人的时候,他们会抱紧抗敌。
如果人到中年,仍然一事无成,成为社会认为的loser,你会怎么办?
是浑浑噩噩度日还是就此了结余生?
年轻人会觉得,我至少不会是那个loser,只要肯奋斗,怎么也得是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吧?
却不知道,有的时候,即使你要过上普通人的生活都很难。
《高龄化家族》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关于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的故事。
故事里,这个家族似乎都是不幸的,大儿子是混混,四十多岁了还天天啃老,二儿子大学毕业当上导演了,却连房租都交不上,老婆也跟人跑了,小女儿两次离异还带个娃。
三兄妹混得不好,都回到家里啃老,老母亲头发花白,还要去卖化妆品来养家糊口。
这么看来,这一大家人都是社会的loser,甚至是邻居茶余饭后的谈资。
按道理说,这一家人在一起应该是相互抱怨的,也可以想见平日里的鸡飞狗跳。
但实际上,除了几兄妹的吵架打闹,在老母的照顾下,一家人还是在一张桌子上有滋有味地吃着肉。
好像生活也没有那么苦。
看着三兄妹的日常生活,我想起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和弟弟妹妹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是免不了地吵架打闹,有的时候说上几句就会吵起来。
但正如影片里的三兄妹一样,在对抗外部压力时,我们又会团结一致。
家人,就是你活到一百岁,也会揭你三岁还尿床这种糗事的人,是你即使一无所有也会义无反顾站在你身后支持你的人。
影片叙事琐碎,却又注重对细节的把握。
比如老母亲结束一天工作后在肉食店等待的疲惫,让你发现一直带着慈祥笑容的老太太只是没有把疲倦展现在儿女面前。
比如大儿子在外面跟着广场舞老太太一起跳舞,语重心长地告诫小弟不要做坏事再入狱了。
如果说导演想要传递出什么信念,无疑就是颂扬亲情的包容,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生活本来如此,活下去并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对于三兄妹或者老母亲来说,他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并且脚踏实地地生活着。
而对于影片外的我们,没有谁是真正的loser,即使那些看起来本该是loser的,内心也有着温暖的一面,也有想要守护的东西。
怎么说呢?
看电影还是看娱乐点的吧。
这样的片子好是真的好,20岁的时候看,给你很多角度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可再老一点——30岁40岁去看这部片子,未免是给自己添堵,每天都生活在这种尴尬?
彷徨?
绝望?
抑或无奈的处境中,自己的悲催已经看够了,如果再加上别人的,那么生活真的让人感到无望了。
虽然结尾给了一些安慰,但那也仅是吃过苦东西后,嘴里那一丝丝虚假的回甘。
我们总是要对明天有所期待,今天才能高高兴兴的活着。
所以,我们还是看些娱乐自己的吧,看看美女帅哥,看看富丽奢靡,或者干脆搞把怪,短暂的脱离现实生活,才有勇气继续。
高 龄 化 家 族这是一部韩国影片,通过讲述真实、甚至有点低俗的平凡人的生活,讲述了亲情的感人之处。
故事从一个海边两个扭打在一起的男人开始,被戴绿帽的落魄导演吴仁木穷困潦倒,准备在出租屋上吊自尽时,接到老妈的电话,温暖可爱的话语,暂时打断了他的自杀念头,答应母亲回家吃饭。
回到家中,母亲不在,但是母亲做的饭菜搁在桌上,仁木大口享受美食之时,突然卧室门打开,一个粗鄙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是大哥汉木。
看到弟弟的到来,大哥表现明显不欢迎态度,让他吃完饭就赶紧滚出去,两兄弟扭打起来,老妈回来给两兄弟钱去洗澡冷静一下才收场。
之后,两人的妹妹美艳因为二婚丈夫的家暴,带着十五岁的女儿敏静回家居住,一家人挤在一个屋檐下,开始了鸡飞狗跳、啼笑皆非的生活。
大哥是黑社会的混混,经常出入监狱,身边的朋友只有一个小偷惯犯,没有正当职业的他,喜欢上了街上理发店的老板娘顺子,经常带着饺子去理发店看望顺子。
二哥仁木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曾经是家人的荣耀,然而身为导演的他因为一部电影赔光了钱,让他事业婚姻都遭受打击。
然后知识分子的清高,让他拒绝拍三级片,死守着内心的坚持。
在咖啡店上班的小妹美艳,是家里唯一正经上班的孩子,她美丽而泼辣,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带着十五的岁女儿,却仍然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努力坚持着。
十五岁的敏静性格叛逆,不喜欢学习,跟一帮小混混一起抽烟,讨厌家里的每个人。
三兄妹性格迥异,矛盾重重,终日互相讥讽,甚至拳脚相向。
虽然如此,但是因为母亲的调和,他们一家人还是能聚在一起吃饭,享受着母亲辛苦赚钱为他们烹制的美味饭菜。
家庭矛盾的高潮出现在敏静离家出走,着急的美艳指责家人,说出大哥原本跟家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父亲前妻带过来的孩子,大哥情急之下也说出了妹妹只是母亲在婚姻期间出轨的私生女的事实,仁木也生气得指责母亲为何在外跟老头子私混,只为了让大家吃上价格不菲的烤肉。
争吵过后,家庭成员却各自想着办法寻找敏静,美艳和男朋友在街上散发传单,仁木则答应接拍色情片,唯一的要求预支费用只为了寻找敏静,汉木则以答应黑社会头目做事拜托黑社会寻找敏静。
最终还是黑社会提前找到了敏静,当汉木出现在敏静跟前时,这个孩子终于知道,无论平时如何吵闹,关键时候亲人是会全力帮助你的那个人。
混乱的局面告一段落,大家各自回归生活,美艳积极筹备婚礼,母亲叫来了美艳的生父参加婚礼,仁木开始接拍色情片,汉木则在赌场看场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汉木听到黑社会头目对自己的不屑以及打算陷害自己坐牢,不甘心的他安排惯偷朋友偷来赌场的相关文件,利用自己的法人身份,把赌场卖给了别人。
谁知惯偷在偷文件时还偷了一个打火机,第二天就被黑社会头目发现,展开了追杀。
汉木在逃亡之前,还是赶去参加了美艳的婚礼,一家人放弃前嫌,照了一家全家福。
然而黑社会头目为了逼迫汉木,抓了仁木进行了毒打,并给汉木打去了电话进行威胁。
仁木宁死也不说出汉木的下落,原来那次跟老婆的出轨对象在海边扭打,仁木失手把对方打成重伤,是汉木赶来把一切罪责揽在自己身上,替弟弟去坐了牢。
这些年仁木一直内心愧疚,准备这次替哥哥去死,以偿还哥哥的恩情。
突然汉木闯了进来,把所有钱还给对方,并下跪恳求原谅,最终被废了一条腿了事。
最终一家人放下芥蒂,开始了各自的人生。
美艳开起了服装店,敏静学起了自己喜欢的街舞,汉木跟自己心仪的顺子生活在了一起,仁木则认真地拍着三级片,母亲也与美艳的生父生活在了一起。
说实话,如果导演不是以喜剧的方式来演绎这部剧,我应该是很难看下去的,因为人生本就不易,不想再接受更多悲情的东西,这也是我很少看悲情片的原因。
然后导演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了这个社会底层家庭的种种糗事,在所有的悲情的事情即将触底时,又来一个喜剧的反转,比如敏静被黑社会抓去即将受辱时,汉木及时出现;比如母亲当年出轨生下私生女时父亲竟然接受并一视同仁养大;比如汉木被黑社会报复时竟然只是仁慈地被废一条腿而不是一条命;比如仁木即将自杀母亲恰好打来电话;比如影片前半段亲人们是如此互相伤害互相讨厌后半段却能牺牲自我成全家人。
导演这一切的安排,似乎不忍心让观众承受太多的悲伤,似乎在粉饰着丑陋生活,又似乎在暗示着只要坚持生活终究还是有微光,但是从逻辑角度还是有明显的剧情狗血的硬伤,比如当年汉木替仁木坐牢,那汉木出狱仁木对大哥仍然态度不好,比如仁木要回家住,曾经救过他的汉木却坚决反对,又比如前期那么互相讨厌的一家人,真的能够一下子改变那么多互相包容吗?
虽然有种种疑问,但是我还是被剧中的母亲打动。
她唱着歌做着鸡粥,笑称自己如花一般美丽,她给孩子打电话永远嘱咐要好好吃饭,她也曾经婚内出轨却告诉自己只是在追求爱情,她善待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她在丈夫去世后仍然坚持隐瞒美艳的真实身世只为避免女儿受到伤害,她每天尽心尽力地工作操持家务,包容着每个孩子的缺点,她不厌其烦地告诉着孩子们,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回想我自己的母亲,同样的善良同样的坚韧同样的宽容,为母则刚是所有母亲身上的武器,为了孩子们,她们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只有她们才真正懂得家的含义!
父亲们可能会迷恋家外的精彩,孩子们可能只想着展翅高飞,可是只有母亲,死死守着这个家,为每一个疲倦归来的家庭成员,守着一盏回家的灯!
是这个混乱世界些许的微光支持我们前行 !
有点辛酸,有点纠结,夸张的表演,朴素的情怀,平淡的情节,圆满的结局,不讨论大是大非,不炫耀纸醉金迷,有的只是朴实,那种每个人心中都渴望的那份感情——亲情。
始于墙头那朵小花,终于那朵小花,程式化的演绎,表达了一种简单的情愫,看多了韩式那种夸张的喜剧,偶尔看一看此类亲情元素的片子,不免眼前一亮,没有俊男美女,没有光怪陆离,有的就是本本分分的倾诉,简简单单故事。
亲情,很脆弱,就像墙头那朵风雨之中小花,然而,亲情也很伟大,凝聚了人心,感动了你我,任风雨肆虐,依然顽强生长。
电影一开始,就将一家人的现状做了交代,守寡的母亲,曾在黑道上混刚从监狱里出来的大哥,家中唯一上了大学当了导演又失败的弟弟,离了两次婚又带了一个15岁问题少女的妹妹。
这个平均年龄在40多岁的家庭,在老母亲的辛苦劳作下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
看的人好心塞。
然而,母亲并没有责怪生活不如意的三个儿女,相反每天买肉给他们吃。
脾气秉性都不相同的兄妹三人除了打嘴仗就是互相挖苦,然而,对于外敌,他们又同心一致对外。
母亲说,一起吃一起住一起欢笑一起悲伤,就是一家人。
他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过得一塌糊涂,然而都没有悲观失望,妹妹很快又找到了第三春,哥哥也每天为真爱送饺子,导演弟弟却高不成低不就不愿屈下身子拍三级片。
一切都在外甥女离家出走后改变,看似互不顺眼的兄妹结成一条心全力寻找,大哥为此也重新踏入黑社会……生活不如意也要活下去,开心的活下去。
看完这部电影,对尹宰文的印象也立刻扭转,他不再是卑劣的街头中那个可恨的黑社会小头目,也不是德惠翁主中的韩奸,更不是优雅的世界里的黑社会,而是一个看似面目可憎却心地善良的邻家大哥,为他的演技点个赞。
其实看着片子最初的动力当然是冲着它力压了美娜的票房,一窥究竟的好奇心确实算是旗鼓相当的作品啦,虽然美娜在悬念感上确实逊了点,但是我觉得票房不是输在这里,说白了,韩国电影,果然还是离不开——屁,性and暴力这片子节奏不错,氛围也算轻松欢快的,很多地方看的很欢乐,算是有笑有纠结的片子,但是没有冲破泪点啦,美娜其实煽情的地方我也觉得有点俗套,但是有被戳中泪点片子结构也没有什么突破,最后ENDING总结中心思想......:人生就是——苟活?!
顿生哀伤感...以至于我觉得我不会再看第二遍 T T另外不会看第二遍的原因是——看到那位吃着膨化食品看漫画边笑边挠屁股的大哥完全好像看到了自己,让我更加对三十岁前嫁人感到绝望 本来纠结我是应该为这种共鸣加一颗星吗?
最后决定这种让我心情失落的必须减一颗星补偿精神损失= =PS:我总觉得二哥好帅,长相有点李善均类型PSS:孔孝真的复古衣服不错啊,身材真特么好,不过这片子里有点拍丑了PSSS:这女儿演员找的也太准了吧,乍一眼真以为是孔孝真生的PSSSS:为什么我看到这个妈妈竟然想到某人。。。
发亮的眼神和那个声音。。。
于是会想等那么老的时候还会演戏吗?
也会演妈妈吗?
...所谓童颜称号真是负担
韩国最擅长的家庭片,欢笑与泪水齐飞。五位演员都演的好。
没啥特色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有点分裂感。
“每个人都有全盛期,那个阶段可能就是你的全盛期” 三星给老奶奶,演得好好。老年妈妈养2个中年儿子,二儿子还总是看不惯这那的,哪来的脸?家庭是一起哭一起笑,但家庭不是一人付出其他人享福,是共同努力。对大儿子还算有点好感,二儿子这个人设真的太没劲儿了,自认为有才华,瞧不上这那,还说自己妈妈的不是,我?!?小女儿演得很好,外孙女演得也不错。
还好结局不错。
又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呗,哎呦,一家人群架的时候还真有意思啊
loser一家人 每个微小的存在都有意义
看在卡死面子给的,真是乱无头绪 ,想抒情还没抒就结束,想探讨点人生,还没探讨就卡了,搞毛,浪费时间
想了解真是个韩国人,这部
一个妈妈三个孩,三个孩儿三个爸,所以不是血缘,是从小到大培养的亲情让他们一家人整整齐齐。三兄妹虽然内讧斗嘴,但当外人来犯时,绝对携手一起对外。老母亲每天勤勤恳恳操持家务,每天有肉吃有汤喝,子女吃饱睡好就心满意足。最美好的就是小妹,带着15岁的青春叛逆少女也能找到真爱。
韩国编导们确实非常擅长将平淡拍出味道来。是教育体系问题,还是?因为我接触过很多朝鲜艺术界人士和官员,我没觉得有这个能力啊。那就不是民族性的了。
家人之间的牵绊让人很感动,即便一事无成,也可以回家。
少点恶俗的情节我或许会给3星 真是被前面大哥的形象恶心到了 邋遢恶心 在侄女面前放屁 拿家里女性内裤打飞机 即使解释是想理发店的女人也很牵强 二弟怎么可能会把刚刚疑似有感情关系的女人的内裤拿回家晾着?根本强行解释 所以即使后面人物转变也喜欢不起来
我觉得分数应该再高一点,演技都相当赞啊,平淡又不平凡的一家子啊,看了很想家,朴海日大叔真有魅力~
尽管有狗血和乱套 但
人生的确艰难,但学会给自己找个港湾,毕竟岩石上还会开出像妈妈一样美丽的花朵。没有兄弟姐妹哭!!
看两分钟就有看不下去的感觉。。。故事也没看结束。。
亲情是割不断的 付出也是不需要理由的
一家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哭一起笑,
有点日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