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64年后篇

64 ロクヨン 後編,64:史上最凶恶绑架撕票事件(台),黑暗之心后编

主演:佐藤浩市,绫野刚,荣仓奈奈,永山瑛太,三浦友和,永濑正敏,吉冈秀隆,仲村亨,椎名桔平,泷藤贤一,奥田瑛二,夏川结衣,绪形直人,洼田正孝,赤井英和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昭和64年后篇》剧照

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2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3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4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5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6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3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4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5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6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7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8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19昭和64年后篇 剧照 NO.20

《昭和64年后篇》剧情介绍

昭和64年后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由于当年办案人员的失误,导致绑匪关键性的电话没有被录下来。相关人员承担责任,警方高层则将其视为禁区只字不提。三上义信(佐藤浩市 饰)与媒体苦苦周旋的同时,竭尽全力试图打破警方的窠臼,同时针对当年的案件展开深入调查。而就在此时,某体育用品商店老板(绪形直人 饰)的女儿遭到绑架,相关手法居然与“64案件”完全一致!难不成是凶手再翻案?三上和同侪全力奔走,警方也投入大量人力展开追查,结果竟然发现令人难以置信的秘密。昭和天皇退出历史舞台,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然而即使被时间的尘埃所掩埋,有些事、有些人终究会被人久久铭记…… 本片根据横山秀夫的同名推理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求婚大作战特别篇国家宝藏极盗家族终极突破一米阳光我们的虚实人生最强男神末日惊魂假面骑士加布张礼红的现代生活美国好人家少女夜蒲零距离收集完美爱人生失落之歌Byplayers:如果100名配角一起拍电影蝴蝶屋黑色死刑令菲尔剩斗士的店第三只眼我们的情人们热诚传说:导师的黎明出走女朋友东西奇遇结良缘轻音少女番外篇:企划会议暗恋·橘生淮南埃尔塞:差点改变世界的人恋爱角色请指定

《昭和64年后篇》长篇影评

 1 ) 和韩国电影《那家伙的声音》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6日本悬疑片《昭和64年 后篇》,根据日本同名推理小说改编,豆瓣评分7.4,时光网评分6.9,IMDb评分6.3。

前篇铺垫,后篇侦破,因此后篇要比前篇好看很多,前篇过于剧情化,后篇才展开侦破脉络。

故事很有日本悬疑作家东野圭吾的味道,不是简单的犯罪侦破故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性,影片并未在凶犯的犯罪动机上着墨过多,更多的是体现凶犯以外的角色们如何在时过境迁14年后寻获陈年罪案的凶犯。

由于时间跨度14年,所以影片有些难以服人的硬伤,比如说,有人模拟14年前的路线犯案,但14年前的地点在14年后全都在,这未免缺乏真实性,要知道14年来会发生太多太多的变化。

再举例,影片结尾时找到了14年前的那辆车,难道这个地方14年前后一直原封未动吗,那辆车14年来没人动过吗,光是被人拿去卖废铜烂铁的可能性就很大,怎么可能14年来还在原位呢?

老父亲凭借对罪犯声音的记忆寻获凶犯,这一剧情让我想到了韩国犯罪片《那家伙的声音》,两部影片的着眼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影片有两条故事线,一是侦破陈年旧案,二是警局内部斗争,凸显男主在警局内部斗争的泥沼中中把持正直、坚持正义、为受害者伸张正义的职业品格。

前篇在片尾有后篇简介,后篇在开头有前情提要,前呼后应,这使得这两部电影看起来就像是电视剧一样。

影片有一处硬伤,就是片尾男主与凶犯搏斗时,凶犯其实根本没有可以搏斗几个回合的机会,因为男主是刑警出身,制服罪犯轻而易举,根本不存在和一个普通老百姓过招的机会。

这种硬伤在其他电影中也见过,当然,如果警察一招制敌,电影就看着没啥意思了,电影是要有戏剧性的,不能太写实。

 2 ) 平成的四季变化,昭和的七日轮回

3+2.5=5.5。

平成十三年间的电闪雷鸣,是昭和六十四年的礼拜一,我在电话这头听见无助的母亲恳求孩子归家的哭诉,默不作声;平成十三年间的倾盆大雨,是昭和六十四年的礼拜二,我在电话这头听见一向要强的父亲害怕的不敢说一句重话,默不作声;平成十三年间的阳光普照,是昭和六十四年的礼拜三,我在电话这头听见记者们吵吵闹闹逼问消息,默不作声;平成十三年间的大雪纷飞,是昭和六十四年的礼拜四,我在电话这头听见官僚躲在办公室秘密商讨掩盖真相,默不作声;平成十三年间的秋叶染红,是昭和六十四年的礼拜五,我在电话这头听见自责不已的警察重新着“都是我的错”的喃喃自语,默不作声;平成十三年间的狂风怒号,是昭和六十四年的礼拜六,我在电话这头听见孩子们不被父母理解的烦恼,默不作声;平成十三年间的风和日丽,是昭和六十四年的礼拜日,我在电话这头听见了我重复十三年后终于找到的声音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哭了,掩面而泣平成的十三个年头,不过是昭和最后七天的循环,日本人心中的裕仁天皇驾崩于昭和时代最后一年的昭和六十四年,而我心中的裕仁天皇驾崩于平成十三年凶杀归案的“昭和六十四年”

 3 ) 昭和64—沉默的警察

看完前后两篇,感觉导演要传达的信息基本明确。

每一起刑事案件的背后,都是真实而沉重的伤害。

警方掩盖不了,大众忽略不了,时间也遗忘不了。

前篇的主要冲突,是警方与媒体的较量。

围绕公开案件信息与否,具体到案发的地点和嫌疑人的姓名,这对于为了某些黑幕交易企图而遮遮掩掩的警方,和一心挖掘情报公之于众的媒体们,作为广报官的佐藤浩市一度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中,他最终的选择,是用真实的信息换回媒体人的良知,倒逼警方无法进行交易,尽快破案。

在警方的渎职的背后,是对案件当事人的漠视。

对嫌疑人的维护,和对受害者的伤害。

而一心爆料欲求轰动的媒体们,有着对案件乐此不疲的过度解读,这同样是对当事人的漠视。

会让公众的好恶,代替良心和法律的审判。

而佐藤的一席话,将案件真正地重点拉回到了对法律的审视和良知的关注中来,所以,他赢得了警界的认同和媒体的尊重。

在后篇中,昭和64案件在尘封14年之后,由于相同手法的案件的出现,再次成为故事的焦点。

令人发冷的是,受害人竟然比警方清楚凶手下一步的打算。

当他最终在焚毁的汽油桶下,发现捉弄他的凶手留下的一片纸后,整个案件的走向离奇地揭开了真相。

凶手正是昭和64案件的受害人的父亲,而受害人才是昭和64的凶手。

当年痛失爱女的男子,通过14年上万通电话的找寻,终于发现当年由于警方失误没有录下来的声音的拥有者,他将凶手引向了14年前的现场。

同样失去女儿的佐藤浩市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第二部显然在发掘犯罪真相上下了功夫。

但不可否认的是,警方的渎职同样如同第一部那样成为冲突的焦点。

一代代刑事部长的交接,昭和64案都成为了不能触碰的死案。

除了将录音失败的人和提交报告的人调离开除之外,警方没有任何动力来侦破此案。

如果不是受害人父亲十几年的坚守,如果没有广报官佐藤的追捕,当年的凶手只怕仍然逍遥法外,仅仅活在内心的噩梦中吧。

此片,将一桩被忽视的案件,通过受害人亲属的坚守,和警方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而最终让真相大白,凶手落网。

饶有趣味的是,昭和64年(1989年)仅仅持续了7天,但7天之短,也不能抹杀这个纪年曾经存在,这非常像这起看似淹没在辞旧迎新中不为人所知的绑架案,在无数重大事件中,一次毫不起眼的死亡和伤害,其实具有不可否认的痛苦和悲伤,对于当事人来说,历史不再是公众所知的演绎方式,历史关乎每个人的切肤之痛。

从影片中,那些演员用力过猛的演技中,我们可以明白导演的想表达的主题。

结尾处,佐藤浩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警方高层的厌恶。

因为他将一件本可以悄然抹平的假绑架案,变成了终结昭和64这起陈年旧案的大事件。

警方所面对的,不仅是对当年案件涉嫌渎职的指责,还要面对无数知晓真相的媒体们的进攻。

其实,扪心无愧的解脱感才是警察们最终得以自我净化的真实感受,因为他们可以再一次用警察这一刚正的身份从容平静的向媒体们提供一件件案件的情报和真相。

驻笔。

 4 ) 昭和64年 后篇

2017-7-19 19:13《昭和64年(前篇、后篇)》(2016)。

女儿惨遭绑架撕票,父亲历经14年,凭借仅存的绑匪声音记忆,一一拨打电话簿的住宅电话,成功锁定凶手并实施报复。

前后篇时长4个小时的刑侦悬案,强大卡司的精彩表演掩盖掉影片节奏、铺垫和一些细节交代上的欠缺,酣畅淋漓之后是精疲力尽的满足。

根据横山秀夫巅峰之作改编。

艰难曲折的悬疑过程,震撼催泪的结局和真相,改变所有人生轨迹的漫长14年。

相对于高分的剧版,更喜欢电影版阵容,佐藤浩市、绫野刚、瑛太、三浦友和老中青三代同场飙戏,胶片的色调和质感,非常值得一看的2016年佳作。

 5 ) 无冕之王最后的嘚瑟

1.泷藤贤一 : 还是这种,贱兮兮的职场中层适合你!

2.上下篇的整体配乐 : 很有在80年代迪厅里,微醺的感觉配乐!

但,酷我音乐、酷狗音乐、虾米音乐……都木有,但,网易云音乐有比较完整版的配乐,免费,可惜音质不可选……3.前后篇 : 超过四个小时,婉婉到来,虽然冗长,但看不到什么阴鸷的人物形象,只是传统套路的☞模仿犯14年后来复仇,"正义"的结局,不美丽……

 6 ) 难道现在日本推理电影只有社会派了?

整部剧没有侦探,所有警察都是一脸茫然。

到最后也是仅仅凶手自己说出来了,没有任何的实质证据。

对于前篇:杂乱的警察局权力纷争,失败的调查,没有推理; 对于后篇:杂乱的警察局权力纷争,没有推理,最后凶手自己承认了,没有证据。

本剧硬伤:1。

受害者父亲完全靠14年之前的声音记忆打电话来找罪犯,在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把电话放到电话簿上的时代,碰运气找到了凶手?

这是推理么?

况且这个现实中失败率很高且无法作为上庭证据。

2。

一个警察局花了14年来隐瞒录音机故障的错误有意义么?

每个人都像知道点什么,甚至还有个当事人把自己关了14年禁闭来忏悔,完全是神经病啊,有14年时间忏悔不如跳出来曝光事件对吧?

而且知情人不是为了职务隐瞒,就是为了良心隐忍,这个完全是神经病操作,还有个有良心的警察辞职不干换了3个工作,你要是这么有良知直接找媒体曝光啊。

剧中媒体是完全不会被警方控制的,想要真相的知情人随时有机会利用媒体翻出警方的失职。

3。

就算警方有失误,但这个失误并不是直接导致绑匪撕票的原因,该处分的处分完了继续积极调查啊,就此为了隐瞒案件也不怎么查了,这不是有病么。

4。

主角从头到位就在纠结一件事,到底要不要听领导的安排呢?

听了就昧良心,不听又没工作。

所以全程主角没有任何作用,除了内疚和纠结在要不要编制。

5。

对于案件本身没有任何直接铁证,完全是等运气,无推理,这是本剧最大问题。

 7 ) 努力不剧透的二逼影评--我给满分

不枉用了一次外出放风的额度,四小时无尿点。

强大卡司上有妈妈们喜欢的三浦友和奥田瑛二,我等女饭钟爱的瑛太小刚哥坂口健太郎,学院派热爱的椎名桔平,更不要说主演的佐藤浩市。

用心去看其实全片没有反转,剧情连贯,老酱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是戏。

人生到了某一个阶段更能理解受害者14年的煎熬,在看到燃烧的火光时候仿佛解脱又点燃仇恨的受害人,默默隐忍的人生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韩国警察片好看,因为总是在紧迫分分钟压着神经让人看完刺激,日本的警察电影总是最后归于人性结于人心,拍好很难拍得不好就变成裹脚布。

虽然本片也有一些多余的信息镜头譬如剧情重翻解释镜头,特别是最后场景重现的春夏秋冬小格子间的场景,有点多余,认真理解他的整个过程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但是还是很值得坐下来仔细体会的优秀电影。

为了看小鲜肉们进的电影院却发现戏骨还是老得精湛。

(看着坂口的小酒窝出戏真的是分分钟)表扬下为了能抢到票刷了三小时的亲,和感叹下哦来诺瑛太戏路真广。

 8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看完只能感叹,在时代的洪流下,普通人的一生就如沧海一粟。

那么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到只能坚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又秉持住良知。

翔子他爹花了一辈子,终于从山海般巨量的电话号码中上找到了那个声音,但他最终也没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放犯人的小女儿下了车,犯人伏法只是命运对他的一点点奖赏和怜悯。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昭和64年只有短短的七天,本该是战犯在牢里被关到死的裕仁天皇挂掉,这报道铺天盖地,将一个普通家庭的破裂的伤痛深深掩埋。

翔子的家人,当初犯下关键性失误的警察,持有良知举报的警察幸田,他们的时间囿于这七天组成的“昭和64”,真相一天不大白就永远留在原地,不得解脱。

警方历时三届头目,花了14年时间持续掩藏当初失职的真相,甚至有一个警察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监视曾经举报失职真相的前同事,我认为这个警察真是全剧最惨的人,所以我给他找了一张图片放在下面,他叫柿沼。

很难想象如果现实中真的有一个人花了14年时间去做这样的事,他的身上又发生过什么呢?

又有过怎样的挣扎和无奈?

没有人会记得,被迫捆绑在“昭和64”的还有这么一个人。

他既不能因为是正义的一方得到心理慰藉,又没有得到任何利益,甚至当初的犯错也和他毫无干系。

周而复始,周而复始,即使这样最后居然还没有完成任务,让举报警察给跑了。

日语中有一个词叫“皮肉”,是“讽刺”的意思。

蓝忘机 “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已经够惨了;这个警察还多一年,也只做了一件事,他的头发里也夹杂了不少银丝,不谈这14年时间的意义,只谈结果居然还失败了,真讽刺。

蜉蝣柿沼这是个沉重的电影,在这里抖机灵不合适。

男主三上演的很社会人,其实还是不错的,除了他每次哭戏我都要出戏。

有些评论说看的时候哭了好几次,那大概是我心硬如铁哭不出来吧。。。

不仅哭不出来,看到二科长的戏份时我甚至笑的好大声,他好像是哪个中二漫画穿越过来的,弦太紧了的时候总要有个人松一松。

记者虐他千万遍,他仍中二说随便。

当他被蹂躏到抬下去的时候,仍然强撑着说我还能战斗,让我继续。

如此柔弱又坚强,连一贯隐忍的三上都忍不住A了一把吼记者”你们别动他!

”。

一个有斗魂的合格背锅侠,我真的要一秒入粉了好吗!

这个演员叫柄本佑,查了一下居然是安藤樱的老公。

2019年《你的鸟能唱歌》第92届电影旬报奖最佳男主角奖 。

果然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二科长还能战斗!

一个悬案未必都有昭雪的一天,有的人放下了,有的人困住了。

但如果破了能安多少人的心啊。

这个世界上有恶魔,有吃人血馒头的人,也有真正的战士,一想到这里,就欣慰到要哭了。

 9 ) 影评,昭和64年 后篇,无奈的改编

时隔两周,《昭和64年》的下篇终于有了资源,姗姗来迟的影评终于可以完美收官,影片也可以最终谢幕。

接续前篇,简要回顾。

最初两个小时的情节,节奏感出色,伏笔好,让人有种继续看下去的冲动,准确的说,是想知道故事的走向与结局,更想看一看正义人士三上的人生轨迹。

带着这些期待,我开始下半场之旅。

照例看一看日本专业影评网的点评,总体来说,与上作比较下降了些,可能4个小时的影片长度让人觉得“观赏无力”yahoo!

映画:3.15(与上篇相比褪色了不少)

映画.com评分:3.5(基本与前作保持一致水平)

进入个人点评说实话,期待太多,失望太大,影片继续唠唠叨叨了2小时,有些情节如裹脚布——又臭又长,无意义的叙述充实了整个下半篇,让人不禁怀疑导演是不是在有意拖延时间或者说黔驴技穷了。

虽然个人十分理解主创人员继续沿用冲突与斗争作为主要卖点,可是如此重复的演示某段固定的桥段就让人感到费解。

如媒体与警视厅,警视厅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矛盾与对立,细细算来,下篇有近二分之一的时间来描写这些内容,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主线完全成了陪衬。

对于这一点,个人表示不解。

猜测有可能是导演想将原作里那些社会性批判的文字内容实体化,这样一来,剧情的冲击力能够使观众更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

不过,十分可惜,导演的拿捏不够精准(甚至有些偏),纯粹用影片的时间来堆积这些内涵性的文字内容反而适得其反,冗长而又没有实质意义的媒体舆论、暴力监督的重复渲染,让原本风味十足的电影迷失了方向。

下半篇另一败笔——个人英雄主义的抬头。

这又是导演的错误思维,相比原作——依靠三上揭示阴暗面,让众人警醒的主旨,电影版的意图明显歪了。

导演有意无意的将三上这个普通角色塑造成了“日式英雄主义”代言人,有正义感、有执行力、有气魄、为人刚毅,一人孤身探案,满满的英雄气概,正义凛然。

哥们真心醉了,相信原作作者横山秀夫先生看完此片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对于本作的下半场,个人牢骚挺多,不为别的,就为片子的”成色”困扰。

一部这样有深度、有层次的文学作品,竟然被改编成这样,尤其是最后几十分钟,别扭,矫情,自编自导的成分太重,令人感到无趣。

写在最后,4小时的电影,实际卖点就是电影时间,影片本身对于原作的改编处理不够成熟,节奏慢半拍,拖沓无聊,对于原作的精神了解不够,呈现的作品瑕疵较多,尤其是人设,社会阴暗面的记载不够专业,令人失望。

原作★★★★★(横山先生的作品,推理作品中的翘楚)演员★★★★★(演技卓越,感情细腻)导演★★★☆☆(改编过于随意,品质下降)视效★★★☆☆(日系色调,看多了,也就厌倦了)音效★☆☆☆☆(不予评论)推荐人群:所有人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10 ) 有兴趣的话建议读原作

首先说一下我的观看顺序:电影前篇——原作——电影后篇。

没看过电视剧版,我觉得也没必要看,建议只看原作。

看了原作感觉真的不适合拍电影,不进行大幅改编的话很难拍好,真要拍那也只能是拍电视剧。

本来原作都没想读,只是看了前篇之后太多不懂的,没办法,不想后篇也看不懂,才读了原作。

后来读了原作才知道,就这叙事方法,就跟丝毫没玩儿过wow的人去看魔兽一样,也许看了知道在讲什么,但是绝对谈不上是看懂了。

原作中主线是翔子ちゃん这个案件没错,但是真正想讲的并不是这个,这台戏真正的冲突点在刑事部(代表地方)VS警務部(代表中央)这个点子上。

电影里面提是提了,但没有升华到主题的高度。

就只有后篇赤間怒踹桌子那里给我留下了印象。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刑事部周四就完蛋了。

」这句赤間的标志性台词在电影里好像也没出现?

另外,实际上的重要人物——幕后「騒動師」二渡也在电影里基本上打了酱油。

至于那堆记者,以及広報室和记者的冲突,电影里面倒是表现得八九不离十。

再说悬疑推理的问题,原作里面谜底最后揭开得有点儿太快,而且之前各种蹊跷(案发时间巧合,雨宮正好不在家,原犯人不可能效仿当年那一套)让人没读完就能猜到目崎就是当年的犯人。

但至少,不读到最后30.40页很难想到是雨宮靠無言電話找出的凶手以及一切都在二渡的算计之中。

结果后篇一来就给你提示了电话亭,电话账....而且也没提松岡是怎么用他独特的方式确认犯人的.......电影看起来悬疑推理性大减。

说老实话,我觉得日本电影还是擅长打温情牌,这电影演着演着就变成了父爱亲情篇,三上的あゆみ,雨宮的翔子,当然还有犯人目崎的かすみ。

前两个父爱就不提了,都懂,至于犯人的,他其实早就想到是有人在给他下套了,但他还是选择了女儿,因为他不知道女儿没被绑.......最后再说下电影的原创结尾。

原作是开放式结局,谈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读者自行脑补。

电影加了个确定逮捕目崎的结尾,虽然可以是可以,但我想说,既然要弄GOODEND,那为何不让あゆみ也回来?

皆大欢喜岂不更好。

最后的最后吐槽一点,二課長落合在記者会見上晕倒那里,电影里柄本佑演得太假了。

直接坐着翻个白眼就往前倒算什么.......怎么也应该站起来晃两下再倒啊.......

《昭和64年后篇》短评

结局伟光正了。瑛太怎么就一直耍帅了,没什么实际作用啊,只会日剧吼。涉案警察和受害家属联手绑架绑匪女儿这个还蛮好玩的,片子其实可以走更黑暗的路线。

7分钟前
  • 马掰掰
  • 推荐

后篇逐渐进入正题环环相扣。很有社会意义。

8分钟前
  • 花先森的猫
  • 推荐

根本看不下去了

12分钟前
  • 奔跑的不锈钢
  • 很差

最悲怆的推理,对于64绑架案的父亲来说。

14分钟前
  • 血浆爱好者
  • 力荐

看到结局,就知道肯定是优秀小说。然而,被导演拍烂了。庞杂的东西过多,记者与警署的关系,警署没有刑事部长不行,这都是什么鬼???

16分钟前
  • ForeverBen
  • 较差

付出总是无悔一生

19分钟前
  • 一臉無聊
  • 推荐

完全冲着追忆电视剧版的余味去的,但是挺失望。电影版实在对不起那么强大的卡司啊。

22分钟前
  • ◆鱼阿白@白◆
  • 还行

下部down掉了啊!

24分钟前
  • 胧月夜
  • 还行

谜一样的双眼之谜一样的声音

26分钟前
  • 申由己
  • 推荐

这个用2倍速率前部分也还是很不好看

31分钟前
  • Cult & Cute
  • 较差

后篇比前篇好看多了,取景是真的美。

36分钟前
  • Connie_Connie
  • 推荐

加戏累赘。

39分钟前
  • 淹然
  • 还行

剧情是前篇好看,解密靠后篇。选角蛮有意思的,电视剧版主演和佐藤浩市好像,会有一丝误认。所有演员总体电视剧版更好。有意思了。

43分钟前
  • 不吃青菜
  • 推荐

后半部分发力,精彩看点:1、年轻发言官对记者,即佐藤的救场;2、昭和64年失踪女孩父亲按照电话簿一遍遍试出真凶;3、善良警察导演的一场假绑架案;4、警室部长为了自保不顾真相,不顾受害人家属的心情太卑鄙。PS:柄本佑演的小发言官好可爱。

44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雨宫、幸田的代入感比电视版更强,总感觉结尾稍显仓促。昭和64年在大部分人心中显得无足轻重,但在当事人中心却是一辈子的伤痛。

47分钟前
  • 请叫我腹黑
  • 还行

感觉是今年岛国电影TOP1了吧,不仅集结了空前的演员阵容,却并无堆砌之感,沉郁而厚积薄发的剧情,使得这个故事所涵盖的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案件,其包罗万象的人性情感,警察系统内部的灰色纠葛,都堪称震撼人心。唯一觉得没必要的是做成上下两篇,长达四个小时。有些太过面面俱到。

48分钟前
  • All about you
  • 推荐

整整四个小时有余的电影花了大量篇幅在冗长乏味的「内斗撕逼戏」和「心理感情戏」上,主要角色们都不止一次情绪失控、咆哮、崩溃、爆发,而最应该成为高潮的「悬疑的破案过程」成了不足半小时的点缀而已。并且由于支线零散而铺垫不足,只能用乱七八糟的「挿入シーン」补充说明,导致全片节奏支离破碎。

53分钟前
  • 沈念
  • 较差

港独导演

57分钟前
  • 很差

与前篇相比,情绪渲染有些失当,在剧情水落石出的后40分钟原创了剧情,可惜剧力不够,记者在剧情推进上似乎全无作用,最后的抓捕也有些莫名其妙,有些失望的续篇啊

59分钟前
  • Lyons
  • 还行

如果前篇差强人意的话 后篇真的是太令人失望了 原创剧情完全毁了整个原作的剧情 狗尾续貂 真是对不起横山秀夫的原作和这么强大的卡司 剧版还是挺令人满意的 也不知道后篇这么大改动是为了什么

1小时前
  • 煮个稀饭配榨菜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