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绝世高手】绝对不是在模仿周星驰,编导早就超越了这种中级趣味,而是要运用电影手段和电脑动画把春晚中所有的元素,蔡国庆范伟港台同胞国际友人体育健儿功夫杂耍航天英雄零点祝福,串联起彼此呼应的一个完整故事。
这在电影界是一个能让麦基中风,曾经的春晚导演尿失禁的终极课题。
但【绝世高手】做到了!相信本片的制作方绝不仅仅是要做一部成功的喜剧电影那么简单,而是想借此向中宣部和央视发出信号,有理由相信,民企承包今后50年的春晚制作,绝对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中国梦。
加油!
这部电影仿佛是卢正雨看完周星驰作品后的模仿习作,参考的作品有《喜剧之王》《功夫》《少林足球》和《食神》等。
现在都 2017 年了,还要搞一锅「从天而降」的大鱼头模仿如来神掌。
笑料之低级、人设之弱智、表演之浮夸……如果这就是导演想要的「无厘头」,那也理解地太肤浅了吧。
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样是冲着卢小鱼和颇受好评的四集网剧《绝世高手》的招牌而买票看这部电影的,相信你也高兴不到哪里去。
相比于之前同样是网剧改大电影的套路,《万万没想到》口碑票房双扑街,《绝世高手》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万万没想到》起码认真讲完了一个故事,《绝世高手》是什么鬼?
故事、人物、感情都低级到了极点。
另外,对于前期宣传还不断拿网剧《绝世高手》的片段做电影宣传,实在是严重误导观众。
最后,想对给这部电影三星以上评价的影评人说一句:好自为之。
假的四大天王那里喝不到真的忘情水,这么好笑的电影还没看就被剧透只能算你倒霉。
很早之前就听过卢正雨的名字,但直到看《美人鱼》才把他的长相和人名对上号。
那部电影里他的角色刚一出来时我还在想,为什么这家伙这么多镜头,莫不是背后有肮脏的[哔][哔]交易……结果整部电影看下来发现最大的亮点就是他,可以说是一个低配版的星爷本人。
原本听说《绝世高手》要在今年春节档上映,心想星爷师徒打擂台有好戏看了,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这部电影临时怂了逃到[哔][哔][哔][哔]保[哔]月来了。
因为这个事对这部电影没敢抱太大期望,毕竟春节档的电影质量摆在那里,能被它们吓跑的片子大概也没什么了不起。
结果超低预期换来超高满足感的优秀事迹再次上演。
打五星不是因为这部电影好到完美无缺,而是因为近几周来国产片和好莱坞片轮番喂屎,这一部已经是难得的能看的电影了。
卢正雨证明了他比那些和周星驰合作过多年如今靠消费星爷招摇撞骗的资深电影人要懂周星驰。
甚至可以说,比起如今的星爷本人来,卢正雨还更像我们熟悉的那个星爷(其实确切地说,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星仔)。
在凭借《喜剧之王》达到身为喜剧演员、导演的巅峰之后,星爷追求的就不再是拍喜剧了。
《少林足球》和《功夫》喜剧元素也很充沛,但是显然星爷拍这两部电影是为了向动作片——而且是充分运用最先进特效的动作大片——导演转型,近年来的两部《西游》也是继续沿着这条路发展的结果。
差不多十年以前,黑周星驰的消息遍地都是。
如今至少从对待卢正雨的态度来看,他的胸襟不像那些对他口诛笔伐的人描述得那么狭隘。
不过身为观众的我却是个狭隘的人,凡事喜欢从利益的角度去分析。
星爷非但不打压反而还要提携卢正雨这个带有几分“山寨周星驰”色彩的后起之秀,在我看来是因为两人并不构成竞争关系,因而没有利益冲突,甚至还能互补。
如我上面说的,星爷早已转型,他修炼成了纵横宇宙的超级赛亚人,但是我们这些观众永远都需要一个要靠好孩子才能乘坐的筋斗云才能飞行、要通过啪啪啪的拍打下体才能分辨男女的小悟空,于是卢正雨就恰好补了这个空缺。
《绝世高手》的整个观影过程中,全场笑声不断,我自己也狠狠大笑了几次。
第一次大笑是郭采洁给卢正雨讲述人工呼吸过程那一段,很显然致敬的是《食神》里梦遗方丈给星爷祛毒。
《绝世高手》这里除了节奏拿捏的恰到好处之外,范伟的演技也功不可没,那种大巧若拙、大奸似忠的感觉,让人乍一看觉得有点惊悚又有点无奈,滑稽的感觉就出来了。
同样的桥段换一个人演就未必有这种效果。
那些没让人捧腹大笑的包袱倒也不全是因为设计得不好,而是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多年的周星驰影迷,许多东西都能猜到了。
虽然欠一点惊喜,但是这至少说明这些笑点都埋对了,所以观众和导演才能产生默契。
不过也有极个别略显尴尬的时刻,比如范伟初见卢正雨扮乞丐要钱那一段,掏出一把老年证、残疾证之类的证件,虽然能看出来用意一是在于致敬《功夫》和《武状元苏乞儿》里面袁祥仁扮演的洪日庆,二是在于讽刺现今社会上的一些欺诈行为,但还是略微给我一种消费底层群体的不适感。
再就是“江浙沪包邮”那个段子,后面又扯上飞机什么的,拖得未免过长,会令观众产生疲惫感。
整部电影的结构模仿的是《功夫》,给人的观感也类似《功夫》。
堕落街就是猪笼城寨;黄龄、柯达、杨迪扮演的三大高手对应的是苦力强等三人;和膳集团与蔡老板分别对应斧头帮与琛哥;去殡仪馆找汤母对应去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找火云邪神;跟汤母相爱相杀的杰瑞,作为堕落街的守护者,对应的是《功夫》里的包租公包租婆,不过应该还融合了《破坏之王》里的魔鬼筋肉人鬼王达……上面提到拍《功夫》时星爷更多精力已经放在视觉效果方面了,所以《功夫》的剧情和幽默性在星爷作品里不是最上乘的。
不过《绝世高手》能达到如今这个接近《功夫》的水准已经很难得了,毕竟国内大多数电影人连周星驰的脚趾都够不到。
《夏洛特烦恼》《美人鱼》《情圣》《乘风破浪》这几部是我觉得近年来比较好笑的国产电影,而跟他们相比,《绝世高手》还要高一点点,那一点点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神完气足。
前面列举的四部电影最令我不满的地方都是在于收尾仓促,这种仓促感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之前一两个小时制造的喜感。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它就好像是[哔]完管以后进入贤者时间那种空虚寂寞冷甚至有点厌世的感觉。
《绝世高手》并没有重蹈他们的覆辙,结局一波三折,决战之后又交代了两位主角终成眷属,甚至还用片尾彩蛋给他们的幸福人生锦上添花,让观众的情绪能平缓着陆。
接着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哔]潮之后你一转头看到那个人还陪在你身边对你笑,虽然一时半会儿你们也没法再继续做什么了,但就这样安静地陪伴就足以让你觉得温馨、圆满。
卢正雨从形象到气质,跟星爷可以说是非常接近了,但似乎还是少了一点主角相,因此整部电影显得主角不如配角出彩。
星爷在早期电影中经常会被其他角色吐槽长得难看,但我从没认同过。
我甚至觉得他比起发小梁朝伟来,也不遑多让,两人不过是因为定位不同而给观众种下不同印象罢了。
同样是演韦小宝,好像梁朝伟那一版还要更猥琐一点(这里说的都是电影版)。
所以在我看来卢正雨的颜值比星爷还是有点差距,当然这极可能是思维惯性使然,相信随着卢正雨将来电影作品不断问世,他也一定能收获更多始于才华、忠于颜值的真爱粉,并且确立在观众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地位,毕竟连星爷都是从宋兵乙这种死跑龙套的角色开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除了多处情节、人物设置与《功夫》能对应起来之外,《绝世高手》还因为都是关于烧菜的,所以开头结尾又有《食神》的影子。
主角第一次亮相的造型就是在致敬食神,我记得片中说厨圣(其实不如干脆就叫“食神”)几十年出一个,那么上一任说不定就是在中国厨艺训练学院(少林寺香积厨)刻苦修行然后食神归位的史提芬周。
《食神》是第一部把我看哭了的周星驰电影。
看《大话西游》的时候毕竟还太年轻,《食神》里梦遗方丈回忆主角拿着双刀火鸡那张画着爱心的卡片唱“情和义,值千金”的时候,我真的是边看边哭。
卢正雨的《绝世高手》里也有十分扎心的情节,就是主角关于母亲的童年回忆。
之所以觉得扎心,并不只是因为电影设置了这么一段悲惨往事,更重要地是它给主角人生造成的影响让我觉得非常可信。
失去至亲,而且还是因为自己的过错引发的悲剧,这种痛苦是极难承受的,所以唯有封闭感官让自己变得麻木不仁才能挺过去。
之前在评价《海边的曼彻斯特》时也提过,悲剧发生的一瞬间我们往往会觉得缺乏真实感,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然后在遇到某些事情时,我们的防壁会被打破,麻木的盔甲卸下,露出脆弱敏感的内核。
《绝世高手》电影把这个过程给夸张化了,最后通过让主角投入另一份感情来融化自己的内心,但其原理与我们的生活经验还是相符的,因此能引起我的共鸣。
不过影片中另外的一些感情刻画似乎就不那么经得起推敲了,比如最后女主角的回心转意就十分突兀。
由于男主角的深情表白被一群配角插科打诨给掩盖过去了,所以观众并没有听到,也不确定女主角听到了,不明白受了情伤的她怎么又愿意接受男主角了。
难道她从来没介意过男主角的所作所为?
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拍她在医院里痛不欲生的样子呢?
其实这种让女主角包容男主角的任性和幼稚然后在被伤害之后还“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啦”的设定也算是师承自星爷。
从紫霞仙子到双刀火鸡,星爷电影中的女主角总是像飞蛾扑火一样,明知道被男主角欺骗和伤害了,还是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牺牲自己去救那个伤害自己的人。
身为周星驰的天字第一号粉丝,卢正雨不仅致敬他的偶像本人,还把偶像致敬过的人与物也致敬一遍。
比如影片中存在感极强的斗战胜佛·卡卡罗特以及他的必杀技龟派气功,在星爷的《唐伯虎点秋香》里就得到过致敬(或者说恶搞)。
使用《戏说乾隆》的片段和主题曲当然是在致敬郑少秋,星爷也在《食神》与《美人鱼》等影片中多次致敬过这位前辈。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也会有卢正雨的粉丝通过致敬自己偶像的偶像周星驰这种方式来实现对自己偶像的致敬。
现在关于《绝世高手》这部电影我就担心一件事,就是决战之后主角获胜假装晕倒接下来各种精壮男子主动上前帮忙人工呼吸的情节,这个真的没问题吗?
不是文艺作品里面不让搞同[哔]恋了吗,怎么还能放映这样的画面?
这对得起前面贴片的《我们的中国梦》宣传片吗?
这个电影没去电影院看,因为还是不太敢相信卢正雨的能力,怕他扑街。
现在在腾讯付费看了,超级后悔没去影院。
卢正雨出了名爱周星驰,影片也充满周星驰的影子:小人物、斧头帮、五颜六色的大排档、男女主角只停留在恋爱初级阶段、非常注重把极其简单的情节拍的丰富、快速剪辑,突然的大特写,各种神剪辑,同时能看到食神、功夫等周星驰的电影情节。
但可贵的是卢正雨比周星驰更向大陆文化走进了一步,影片具有大量的来自大陆人生活记忆的笑点。
这点我通过最近几年周星驰的电影的观后感,认为周在本土化方面没做到卢这个地步,他的中港合作片空留自己的方法,内容不丰富。
周星驰毕竟香港人,他想象的生活细节和梗有意无意都来自香港以及香港文化。
比如他的大内密探中解剖外星人的桥段就来自一次真实的香港电视节目今日看真D,连主持人都是同一个演员。
但这个梗绝不会出粤语地区,而爱学周的卢正雨,贯通各种周的方法,却把貌似香港街景的堕落街,装入许多如北京奥运会,好好学习,喜羊羊摇摇乐,和我小时候最怕的爆米花黑滚筒等细节。
那个用电脑CPU和热得快做的宿舍锅搞笑的同时也超级亲切。
让蔡回忆的三个片段都特大陆:跳绳、破宿舍打游戏。
还有小红花。
如果那三个彪悍阿姨用力过度的表演是周星驰经常用的搞笑手法,卢请了蔡国庆做大反派,太颠覆了,蔡国庆从头萌到尾,各种突破性的表演,之后那个貌似赵老师的主持人也特神,最要命的是四个山寨四大天王,出来一次就爆笑一次,而且一说话还特像,另外戏说乾隆主题曲也是温柔一挠,这其实是很多大陆人对港台文化的记忆,周星驰是想不到这些主意的,他不可能有八九十年代大陆对港台的视角啊。
电影里有一位日本演员的表演,超级萌爆笑,这让我想到周的无厘头这个特点,我不相信无厘头概念的形成能没有受日本漫画影响,只要看看1987年开始连载的日本漫画《乱马2/1》就能看到日后功夫里包租婆追周两个人飞跑的圈圈腿,以及一打人就人就飞向半空的那种style,最后周对蛤蟆功的最后一击和七龙珠里打斗情节也超相似,而且整个厨艺大会打擂台,和人吃了一口菜立刻充满幻觉的这种模式,我最早有印象是在日本动画中华小当家里出现过这种模式。
所以不要说卢学习周,周也有借鉴的对象。
更何况卢把食神中从天降临的神改成了超级女神老干妈,这点震好笑好么。
我认为周就把日本的无厘头往香港进了一步,而卢就把周的无厘头往大陆进了一步,这一步一步就是原创。
原创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巨大的创新,一定是每个人基于前人经验走出一小步,走的人多了,一个幸运儿跨出了那最质变的一步,他就脱胎换骨成了新的里程碑。
可大多数人还是存在巨大前人的影子,这是搞创意的规律。
如果说只要有前人影子就是抄袭,每走一步都必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其实最终大家都是寸步难行的。
所以期盼一个任何细节都从来没见过的全新横空巨作,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拿这个尺子衡量任何人类造物,那大家都是抄袭。
所以我不觉得这是模仿骗钱之作,他是一部把周星驰方法运用的特别成功,且处处有巧思细节丰富的电影。
(邓超的喜剧就属于所谓“原创”,好看么?
反正我不知道他那是什么路子)卢不仅学了周的方法,连认真拍电影抠细节的精神也学到,希望卢再接再厉,把他真的世界观爱情观拍出来,他和万万没想到的演员合作实在是喜大普奔,期待他们能一起再和周合作一次。
那景象一定很美!
加油吧,他还是个孩子!
打开豆瓣的时候惊呆了一下,以为我来错了地方。
今天看了绝世高手,那就简单的说说这部让人全程冷漠脸的电影。
本片导演和演员是同一人,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觉得有点似曾相识。
听说是为了致敬周星驰,而导演本人也是周星驰粉丝。
然而,这部片子真的很浮夸,很让人绝望的浮夸。
1.演员尴尬,男主是个混混,女主是女张飞,当郭采洁操着一口弯弯普通话的时候,很出戏!!!
而男主那些所谓的骗女主的招数,真是弱智到了一种境界。
而蔡国庆饰演的蔡老板,最后在唱同一首歌????
老干妈的出场自带光圈???
汤姆,杰瑞???
完全黑人问号脸?
这就是无厘头?
这就是所谓的搞笑?
这就是中国喜剧的出路?
未来?
豆瓣竟然七分!!!
2.整部电影从群演到演员没一个演技在线的,全程都在浮夸浮夸再浮夸一点。
连影帝范伟,我都感觉到了满屏的尴尬。
更何况其他没什么演技的演员呢?
论一个导演和电影对演员影响的重要性。
3.美食雷人,连夸的所谓的美食????
说看着很好吃的人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还有你真的看到了有认真做美食吗?
难道不是一个个的在练气功么?
这部电影唯一能与它一战的,只有邓超的恶棍天使,甚至说恶棍天使都比绝世高手好一点。
电影里面穿插的亲情,还有男女主的爱情,只让人感受到了满屏的尴尬,所有的一切都有一种生硬而又强行搞笑,强行感人,强行夸张,强行让人接受的生硬感。
整部片子让人感受到了所有人的浮躁,喜剧不是摘抄,也不是浮夸,更不是尬笑点。
11年的时候在优酷看到了《嘻哈四重奏》第一部,觉得很无厘头,很有趣。
后来就把他的短片都看完了,被卢导横竖都溢的才华所折服。
卢导的短片中有很多经典的台词,令人印象深刻。
能够把文字玩弄于股掌之间,可以说是字字玑珠。
宣传时说是第一部大荧幕作品,你们把《一只狗的大学时光》安放在何处呢?
里面的确有很多周星驰作品的影子,但是更多的是卢正雨作品的影子。
卢导这部电影是拍给两个人看的,一个是他的精神领袖,一个是他的粉丝,而我是后者。
学周星驰的表面却没有学习到周星驰的精髓,周星驰的电影让人自然而然的发笑,而这部绝世高手演技浮夸。
剧情抄袭。
不知道有什么可以看的。
影评得了6点几分,哎,感觉高了。
、学周星驰的表面却没有学习到周星驰的精髓,周星驰的电影让人自然而然的发笑,而这部绝世高手演技浮夸。
剧情抄袭。
不知道有什么可以看的。
影评得了6点几分,哎,感觉高了。
、学周星驰的表面却没有学习到周星驰的精髓,周星驰的电影让人自然而然的发笑,而这部绝世高手演技浮夸。
剧情抄袭。
不知道有什么可以看的。
影评得了6点几分,哎,感觉高了。
、
看了30分钟都没令我笑,号称是周星驰继承人,但段子实在太太太恶俗太不搞笑(比如看黄片后成堆成堆的卫生纸),人物疯癫却性格立不住,剧情太太太刻意(比如黄龄饰演的角色带男主角去看小曼妈妈的照片),情节太太太陈词滥调(能预感到,肯定是男主角良心发现,和小曼有了真感情)。
总之,不喜欢。
而且,我认为,好的喜剧,即使是无厘头喜剧,至少人物身上,能引发观众共鸣吧,周星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里的唐僧,人物身上最起码有着坚持自己的倔强,很能打动人。
《美人鱼》里的邓超饰演的角色刚开始一心为钱,但人物转变也不突兀,而且这种转变之前有铺垫,正如那首歌所唱的,无敌是多么寂寞,正因为抵达了高峰,更愿意去寻找平凡和本真,更愿意为心爱的美人鱼改变,很多人说这是成功了的周星驰的现在的内心写照,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当然,我们熟悉的周星驰的港式无厘头喜剧,《功夫》《百变星君》《食神》等古早配方,塑造的是一个loser慢慢变厉害的故事。
里面笑料很多,段子现在看都搞笑,最重要的是,这种转变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在这些作品中,相信周星驰会加入自己的一些个人经历和体会,融入到电影中,所以才会打动观众吧。
而卢正雨这部《绝世高手》,感觉就是,“照虎画猫”,用了星爷人物逆袭的情节套路,但感觉融入自己的东西少了一点。
其中最明显的体会是,三十分钟没一句你听了会很有感触的台词,真的挺让人失望的。
每一部作品,都是导演与观众的对话,希望卢正雨导演以后还是能够更加表现自己,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喜剧电影吧
卢正雨是我非常支持的年轻导演 有创意 也愿意磨东西 在短片里面就发挥自己非常难得的喜剧精神 这种精神既不太过浮夸也没有受到当前中国喜剧普遍屎尿屁的影响 反而有一种纯粹感 但是绝世高手作为一部两个小时的长片还是暴露出来导演自己对于电影节奏和内容把握的失败 但这种失败都仍旧是可贵的 可贵在虽然仍旧将性的擦边球带到电影当中作为笑料 却只是自我调侃而非性别玩笑 虽然故事发展过程中一度进入到对周星驰电影食神和功夫的模仿致敬 但是卢正雨自己的影像特色依旧十分抢眼 尴尬到冷的笑料 以及部分挑选的十分精准的演员角色(范伟老师和蔡国庆老师真是本剧精魂 )都让这个电影在局部上拥有一定的可看性 但这却不应该是卢正雨的合格作品 毕竟在叙事内容上的缺陷在一开始就暴露出来 而且夹杂在其中的一些笑料明显有让人硬笑的成分 远没有短片绝世高手中的淡然随意 有野心不是坏事 因为你确实有撑得起野心的才华 但仍然要重申的是 这个故事离完美真的还很远 绝世高手 仍需磨炼 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
从春节档撤到暑期档的《绝世高手》,似乎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影片首映当天,《绝世高手》虽然首日排片占比接近16%,但无奈在小黄人的强势冲击下只取得2300万的票房,已然是个陪跑角色。
上映首日票房表现与预期差距较大按首日的表现,除非《绝世高手》能走出类似《摔跤吧!
爸爸》那样的逆天曲线,否则最终能取得2亿票房依然是万幸了。
想想2017年除了《情圣》外,国产电影也并没有几部像样的喜剧片出现,因此在看过预告片之后,对这部由“周星驰铁粉”卢正雨自导自演的《绝世高手》非常期待,甚至自我预测在暑期档的观影热潮下票房有望达到8亿。
然而,今天看完之后,只能说片子有太多周星驰电影的影子,反而失去了作者本身的想法,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一个周星驰粉丝的自嗨。
抛开影片在台词和人物表演上的无厘头尝试外,《绝世高手》模仿最多的,当属周星驰的《食神》和《功夫》,简单举几个例子:几场食材的比拼,不用说,简直就是《食神》的翻版;卢正雨和孔连顺这一对,分明就是《功夫》里的周星驰和林子聪;郭采洁饰演的小曼,跟莫文蔚和黄圣依的角色都很像,都对主角内心的回归起着重要作用;所谓的堕落街,分明就是庙街和猪笼城寨嘛,各色人等聚集,破落不堪,而周星驰和卢正雨也都是在这种不起眼的地方重新认识了自我;梅姐、永俊和建国哥三个,就像猪笼城寨里深藏不露的油炸贩、苦力强和裁缝;而仓田保昭饰演的新佑大师,就像天残和地缺,上门挑战,先胜三人,继而分别被更为厉害的黄杰瑞和包租公降伏;……以上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有意无意的模仿,似乎都显现着一个粉丝对偶像的致敬,但对观众而言,这并不是一部有带有卢正雨风格和标签的影片,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十几年周星驰玩剩下的。
从笑点来说,全场看下来,不止是我,全场也几乎很少有人笑。
我个人觉得影片最好笑的地方是开场蔡国庆出场时镜头一切换直接转成洗脑神曲“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可这已经在预告片里看过了啊!
女一号郭采洁虽然感觉颜值比之前的作品要提高不少,但全场下来只会睁大眼睛、一脸迷茫的表情还是让人十分尴尬。
小曼与小鱼虽然都有着相似的童年遭遇,但二者在一起缺乏足够多的情感刻画,难道仅仅是因为四大金刚在背后偷袭时小鱼救了小曼吗,这也太随便了吧,完全找不出小鱼当时的动机啊!
这跟当初周星驰在两部电影中分别和莫文蔚、黄圣依之间的情感线描写差了不少。
《功夫》中的星仔和芳儿
《食神》中的史蒂芬周和火鸡范伟饰演的黄杰瑞和陈冲饰演的汤姆柯露斯这一对也是莫名其妙,两人从闹矛盾到最后和好都很草率,仿佛是单纯为了剧情的推进而刻意打造出的一段情感波折。
蔡国庆在戏里可以说是“自毁形象”,出彩有余,惊喜不足,可能是眉宇间缺少了一点大老板所该有的阴鸷和张狂吧。
《绝世高手》中的蔡国庆《食神》里面可以看到史蒂芬周从落魄到东山再起再到最后大彻大悟的感悟,《功夫》里可以看到世间丑恶之下小人物逆袭最终涅槃重生的喜悦,而《绝世高手》只让人看到了一场尴尬的闹剧,只能让人更加想念和回味周星驰。
作为处女作品,制作层面相当令人惊喜。反派定规则的设定潦草到让观众分心。对周星驰的致敬(模仿)毫不掩饰,也就令人无法不拿出来比较,比起《功夫》《少林足球》秒成渣,但是比《美人鱼》强。同时这个比较再次印证我的看法,喜剧演员对于喜剧片是致命的重要。
一部综艺节目、广告和网络表情组成的电影,尴尬程度比银魂稍好,全靠一气呵成的特效。
笑劈
蔡老板蛮拼的
有人在认真拍无厘头总是好事,模仿周星驰能有六分,仓田保昭那段最好玩。跟《恶棍天使》一样的毛病,想在后社会主义中国造出一个草根社区对抗资本家的故事来,却没发现那种小人物的温情和斗志是不属于我们的过去。基础错了,掺进再多的怀旧元素也没用。
真的好难看。。。
周星驰的影子太浓重,但笑点密集,俗,但也有雅的成分
另一种意义上的恶棍天使。
先期都在吹这部片有诚意,看了之后能感觉到的确有诚意,把诚意都花在如何把周星驰的电影桥段嫁接到自己电影上而避免被人说抄袭,就这么一部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拼凑周星驰电影桥段甚至连表情都在学周星驰的也被交口称赞,驴得水这种写人功力高深的喜剧却被骂得狗血淋头。
全场尴尬,开头的引子就急不可耐,胡作非为,巴不得马上开笑,之后则是网络段子的杂乱堆积,找到《美人鱼》中的无聊和庸常了。特效再好,然而这种喜剧味道已经没什么意思了,周星驰电影之所以有魅力,在于电影中有周星驰,不可复制。把《食神》和《功夫》的框架拿出来,倒腾一番,对这部电影期待过高。
郭采洁真好看,卢正雨真外行。
食神+功夫+破坏之王+食戟之灵+凌凌漆,套周星驰的壳,但是演技确实捉鸡,有不少情怀却展现得肥肠廉价,一个南派笑将搭配开心麻花有点网大剧组暴富的感觉
看得出是很用心做的。笑点低的观众全场下来能笑不下百次,不过塞得过满过载且都很星爷风到后面容易腻和麻木。卢正雨发掘郭采洁蔡国庆的喜剧天赋,陈冲也选得很棒,问题是他自己作为男主怎么看都缺点火候,专心做导演不好吗?喜欢无厘头片的别错过,不喜欢就算了。最后为老干妈打了个绝世大广告。7.5/10
梗赞!剧本剪辑都不行。。。布景调色特别像天台!
目前的这个豆瓣分数还是很公正的。保持短片的叙事节奏,作为长片就会看的有点腻,笑点密集过头了;情节和具体的设计走复古怀旧,但是实际效果就是太老套了,特别是美术上,把这种老套的怀旧风差不多走到极致了;但是你要说这片烂,倒是没那么烂,在近些年的这种类型的搞笑片里到算是及格的,但也就及格
蔡国庆老师自我放飞简直停不下来,自黑近乎悲壮,就差外套上写中年同志勇敢做自己,可以说很励志了。片子瑕不掩瑜,大概比《夏洛特》要好50个《情圣》。
你国人从来没看过喜剧
虽然风格是借鉴,但是全片完成度很高啊
蛮好笑的!
“尬笑美学”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