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过BBC纪录片《庞贝古城:最后的一天》后,再接着看了的这部电影,两部结合收获更多。
纪录片主要讲述了火山爆发的经过,不同时辰以什么样的状态,如何一步一步造成了毁灭,以几个挖掘出的人形还原的故事主线呈现景象。
这部电影,以一条爱情为主线,类似“珍珠港”的拍摄手法,虽然有灾难片中常见的英雄救美不太切实际片段,但反之想想,更为唯美浪漫不是?
更何况还有我们熟悉的“权游”帅气大男主助阵。
这部电影相比纪录片,两个最佳收获:其一,更生动地体现了那时庞贝作为大都市的繁华。
这种感受,类似看完《白鹿原》这本书后,再看其电影,最直接地就是饱了眼福和耳福,乡土风情图和民歌。
这部电影,人潮川流不息,生活气儿足,特别是斗兽场和航拍的人流和夜晚的明亮。
群众演员多了,画面感还原古城就更真实,不过究其火山的喷发过程,还是得参照纪录片。
其二,时间更长,所以背景演绎更充分,对比同时代英国首都的居住状况,不难看出,如果罗马在其所在国是今天的北京,那么庞贝的位置,应该类似上海深圳。
特效和演技就不再说了,简单说一下影片的主题和思想——男女主角最终永远的在一起了,但都死了,我想这应是最合理的结局!
他俩经过努力和抗争得到了自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他们故意没有逃离灾难,而是坦然面对接受“神的洗礼”。
我想这一举止是合乎那个年代思想信念的——轻荣重义!
哪怕三五分钟的温存也胜过了人间无数,这便是爱情的真谛和意义吧。
两人若幸运的逃脱灾难,他们也难逃国王的迫害和世人的责难——他毕竟只是奴隶,他俩生活的那个时代容不下他俩这样的爱情,所以选择“死亡”是最好的方式和结果,令人荡气回肠,心生向往,尤其在今天这个缺失信仰和人生信念的末法时代,这样爱情犹如德山棒喝,尽管只是电光火石,但还是有人看见了。
想看灾难片的出门右转,谢谢!
看了一圈豆瓣评论,发现大家都在纠结点他们看《泰坦尼克》时完全不会纠结的问题....对此表示理解不能....这两部片子(在此声明强调的仅仅是类型,没有其他任何要一较高低的意思,以免过于抬举本片...)其实是同一种类型的,我相信没什么人会把《泰坦尼克》扔进纯灾难片的范畴?
我承认现在的电影各种元素交杂,但最终区分爱情片和灾难片这两种类型电影还是有标准的:以生存为最终目的的,这是灾难片;以成就爱情为最终目的的,比如典型的为了爱情放弃生命,这就是爱情片。
所以你懂得,如果你是奔着灾难片和逻辑进电影院的.....选择看这片丫不是给自己添堵么?!
至于冲着宣泄情绪去的,反正我是挺感动,尤其是最后......QAQ
最近一直看国产片,已经审美疲劳了。
搜索国外电影,想看景色美不胜收如《指环王》,文艺清新如《傲慢与偏见》,辽远壮阔如《勇敢的心》……世界有时候就是很奇妙,现实中走来的路常常跟想象的不一样,却一样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我搜到了《庞贝末日》,2014新片,史诗灾难片,真挚爱情片。
意大利维苏威火山下,有座古老繁荣的庞贝古城,里面住着许多纯洁、珍爱生活与生命的人,他们的生活足迹印刻在繁华的街道上、美丽的山脚边、幽静的乡村里,其乐融融,共享世界温暖。
然而,很多事情秩序井然的背后,总有那么些人,整日以破坏社会安定为乐。
古城里的另一些人,打打杀杀,你争我夺,将世界弄得杂乱不堪。
奴隶们整日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地方,奴隶主门闲暇时便将他们拉进角斗场,各种挑拨生死利害,让他们斗的你死我活,不见鲜血与死亡誓不罢休。
奴隶们信仰自由,为自由奋斗,牺牲生命在所不惜。
团结、友情、真实、信仰,在这里,生命以最真实的形式存在,灵魂则迈起最诚挚的脚步慢慢走向心中的自由。
在那里,有自由的地方,就是天堂。
虚伪狂妄的奴隶主世界里,名利、金钱、地位、自私、贪婪……一切可以成为罪恶的东西几乎都可以用在这里世界里。
对美丽纯真的女主角来说,真挚的爱情不可能产生在这里。
维苏威火山下,命运将女主带到了身为奴隶的男主角的世界里,第一面,一见钟情;第二面,心潮涌动,不知所以;第三面,步步惊心,铭心刻骨;第四面,险象环生,不顾一切;第五面,彼此相依,波澜壮阔,一切尽在不言中……火山爆发,地动山摇海水肆虐,之前的打打杀杀,你争我夺,恩怨情仇,瞬间灰飞烟灭,名誉、地位、金钱、高低贵贱,所有的一切在灾难面前一文不值。
灾难就像灰色旋风,横扫大地,死亡面前众生平等。
而此时此刻,那些耗尽心血来争取自由的奴隶们,生命融进灾难里,凛然壮阔;友情融进火焰里,万丈光芒;爱情融进时光里,地久天长。
生命、爱情、自由、信仰,存在过,便是最美的时光。
大情节全片矛盾:邪恶的议员 vs 正义的麦罗人物价值变化:麦罗——几乎没有变化,一心想要复仇,最后复仇成功公主——几乎没有变化,原先的小强人,最后仍然是小强人黑哥——一开始相信罗马的法律,一心要战胜麦罗。
然后被麦罗打动,被议员欺骗,不相信罗马的法律,开始为了自由主动反抗,最终获得自由议员——几乎没有变化,自始至终的恶人公主父——软弱,软弱公主母——成熟,隐忍全片故事概述:主角视角:凯尔特人的唯一后裔麦罗被当作奴隶买到伦敦。
17年后庞贝管理员因为麦罗骁勇善战将麦罗买下,由伦敦送回庞贝,与公主一起。
晚上麦罗遇到了被他杀死的人的兄弟,两人激战,黑哥出现。
次日麦罗与黑哥演习决斗,两者不分胜负,最终因为有人要偷袭麦罗被黑哥阻止,决斗终止。
当日晚上由于地震公主的马被惊吓,公主让麦罗去驯马,成功后公主与麦罗一起出逃,考虑到公主的未来,两人被抓,议员出现以杀死麦罗来逼婚,公主屈服以救麦罗,麦罗因此受鞭刑。
鞭刑结束黑哥替其疗伤,两人互诉衷肠,结为战友,但是第二天仍然要杀个你死我活。
次日决战日来临,兵长要求让黑哥战死,管理员同意,于是角斗士们与士兵开始作战。
战斗十分激烈,最终麦罗和黑哥获胜,并向议员发起挑衅。
议员派出护卫长与麦罗作战,两人激战,麦罗落败。
危急时刻,火山爆发,角斗场崩塌,麦罗与护卫长掉落下层监狱。
麦罗打开监狱们放出众多角斗士,护卫长逃走。
火山爆发后的灾难,主角通过公主母得知公主在城堡中,主角前往城堡拯救公主。
千钧一发主角拯救成功,两人骑马来到角斗场,与黑哥会合,但是罗马人也在,议员绑架公主逃走,并派人阻碍了两人。
黑哥留守决战护卫长,麦罗骑白马追击。
护卫长与黑哥激烈的战斗,最终两败俱伤,黑哥以惊人的意志击败了护卫长,并以此宣告自己的自由。
主角追到议员,经过激战,主角获胜,复仇成功拯救了女主,两人骑马来到外面草原上,面对死亡两人拥吻。
议员视角:由于凯尔特人的叛乱,议员出征杀光凯尔特人。
17年后,在罗马看中了庞贝的公主,但是公主要逃走,于是专门来到庞贝,以新皇帝投资的名义前来庞贝考察。
途中看到很多市民对无声的抗议。
与公主父聊天后他并未对投资表现出多少兴趣。
接下来在大战前夜,公主父向其展示了角斗场的模型,议员表示新皇帝没兴趣,但是自己有兴趣,并想以此作为威胁来控制公主父。
公主父上钩,议员提出去见女儿。
买你对小强人,议员也没办法。
然后发生麦罗带着女主出逃后又归来的事情,议员试图杀掉麦罗,但由于公主的求情,议员正好利用此来逼婚,所以顺水推舟,没杀麦罗,但因此掌握了主动权。
第二天观看角斗士大战,对公主父的奉承十分满意。
但是面对麦罗的获胜与挑衅表示愤怒,派人杀他。
但随即火山爆发,议员也要逃走,前往码头的路不通,于是便开始杀人,还是不行,最终来到角斗场。
遇到公主,想绑架公主去罗马。
与主角的追逐,最终被主角复仇。
黑哥视角:主角来到庞贝后,被迫闹事,黑哥看在眼中,对其有点兴趣。
第二天演习战斗,两人不相上下,但看到有人要偷袭麦罗,黑哥的自尊心猛增,击退奸人,救下主角。
晚上黑哥与主角的嘴炮。
待麦罗鞭刑归来,黑哥用葡萄酒为其消毒,并得知他家人死于罗马人手,其实他自己也是一样,两人结下友谊。
次日原本以为自己能获得自由,却遭罗马人迫害,不得不与士兵作战。
与麦罗联手打败他们之后,被带回监狱。
后因地震的缘故,顶层崩塌,麦罗解放了角斗士而逃出。
与麦罗一起出逃,赶往港口,但是因看到港口的惨状不得不回到城内,途中还救了一个小孩。
遇到麦罗与公主后,两人前往角斗场找马,遇到罗马人,议员绑架公主准备离开,黑哥替主角挡下护卫长,让主角骑马追逐。
与护卫长激战后,杀死护卫长,自己也半死,但获得自由,最终死于岩浆。
一星肌肉,片里的角斗士们个个大块头肌肉男。
一星给画面,大场面制作震撼不含糊;一星给几位有爱的配角们,黑人奴隶有血有肉为自由而战,铁汉柔情救主角救猪脚女喷油甚至逃命途中还救了小姑娘和她妈!
堪称本片最丰满的角色。
领主和妻子也完美演绎了生命最后的爱。
甚至女主的女仆也美丽动人相比之下女主简直暗淡。
最后一星给本片全灭结局。
幸好大家都死了不然我表示活了二十几年没看过这么狗血烂的爱情故事了。。。。
《庞贝末日》:熟脸明星撑场,特效业界良心!
(浅析本片吸引国际观众的策略)文/列文看到导演一栏上写着保罗·安德森大名,我顿时乐了,这不是好莱坞“准A级”大片界的迈克尔·贝嘛!
都是被影评人骂死过100回,但被好莱坞片商们严重宠爱的爆米花大片流水线的八级技工!
这两位爷的商业大片往往故事都没啥看头,但大场面都堪称好莱坞业界良心,当你看了类似于《独行侠》这种投资2亿左右的大片却看不到足质足量的大场面,心里疑惑着导演把钱都花哪儿去了的时候,而这两位爷的大片却可以让你清楚地看到砸出去的每一分钱带来的响动,《庞贝末日》也同样属于这种“故事没惊喜,场面撑门面”的“特效良心大片”!
虽说好莱坞大片都是要行销全球的,但其实也有“国内向”和“国际向”的侧重差别,像《暮光之城》系列和《饥饿游戏》系列,虽然也有着全球知名度,其实还是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只要充分挖掘出美国市场的票房潜力,赚钱已成定局,不用太在乎国际票房的多少。
而像尼古拉斯·凯奇、布鲁斯·威利斯等国内过气国际坚挺的老同志,以及《生化危机》系列这种准A级或是B级动作片,明知在国内市场很难回本,就要多考虑考虑如何国内国际双管齐下来赚钱了。
因而这种“国际向”影片往往十分重视在故事、明星、特效等层面更好地满足国际观众的需求。
干脆说白了就是,明星要更多的人认识,故事不求独特但求明了,特效大场面越多越好。
而《庞贝末日》无疑就是一部标准的“国际向”影片,在美国国内上映的时候根本没人看好,最终2300万的国内票房与一亿美元的投资也相差甚远,所以这片的回本和赚钱基本上得指望国际市场了,因而影片在各方面呈现出的“国际向”大片特点也十分鲜明。
首先,本片的故事基本上相当于《角斗士》+《天崩地裂》+《泰坦尼克号》,力求把这些全球知名影片的卖点攒在一起,来增强对各种口味观众兴趣点的命中率。
既然本片是描写庞贝城如何被火山爆发毁灭的,那么像《天崩地裂》那种火山喷发的特效大场面自然可以想见。
至于像《角斗士》的部分,则是因为本片的历史背景恰好是罗马帝国时代,而罗马帝国时代在商业大片中的卖点无非就俩,一个是罗马军团,一个是角斗士,只不过本片恰好选择“角斗士”这一路来编织剧情罢了。
男主角被设定成大不列颠岛的凯尔特人,小时候目睹了部落族人被罗马军团屠戮殆尽,后来被当地奴隶主当做角斗士奴隶培养,十几年后成为一名超一流的角斗士。
奴隶主为了讨好罗马权贵,于是把男主角从大不列颠岛送到了靠近罗马的庞贝城,在竞技场进行角斗表演。
而他在路上偶遇从罗马返回庞贝城的一名贵族少女,后来他又出手驯服了贵族少女的爱马,他帅气的面庞和不屈之心打动了贵族少女,两人暗生情愫。
但一名地位显赫的议员从罗马来到庞贝,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誓要娶那名贵族少女为妻。
男主角认出他就是当年杀了他全家的罗马将领,议员也看出贵族少女对这名角斗士奴隶有意,于是决定在竞技场上置他于死地。
看看,富家女、穷小子再加上忌妒使阴招的未婚夫,这不就是《泰坦尼克号》的设定吗?
本片的主演虽然并非好莱坞一线大牌,连二线都排不上,但也都是全球知名的熟脸级明星,扮演角斗士男主角的是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囧恩”基特·哈灵顿,扮演大反派罗马议员的是《24小时》的“不死小强”基弗·萨瑟兰。
一开始比较纳闷为何女主角要找艾米莉·布朗宁来演,她的知名度显然跟片中其他明星不在一个层级上,而且那副小身板完全跟“性感”绝缘,颜值也不高,但等到基弗·萨瑟兰这位大叔出马对她狂追不止,我才恍然大悟为啥选她了。
艾米莉·布朗宁迄今为止最知名的影片也就是扎克·施奈德执导的“宅男系影片”《美少女特工队》,她在其中大玩萝莉诱惑,原来《庞贝末日》用基弗·萨瑟兰和艾米莉·布朗宁跟《美少女特工队》使得是同样的“大叔萝莉配”的招数啊,都是为了拉拢宅男么?
此外,片中女主角爸妈这种谁都能演的角色,也找了杰瑞德·哈里斯和凯瑞-安·莫斯来扮演,什么?
对这俩人名不太熟?
看脸你一定熟!
除了以上的各位明星和熟脸,本片的主要卖点还是角斗士打斗和火山爆发灾难场面。
角斗士打斗中规中矩,具有一定可看性但也没太多优点可说,基本上就是男主角在困境中屡克强敌这种路数。
影片真正的卖点还是在毁灭庞贝城的火山爆发大灾难上。
影片其实从一开始就屡屡用特效打造的庞贝城全景镜头来营造大片气势,还有一个火山爆发前的地陷特效,也能让人确信本片的特效水准是不成问题的。
等到结尾火山爆发的高潮戏来临,更是让人看到本片的一亿美元制作经费都砸到了实处,特效水准绝不亚于任何一部好莱坞顶级大片。
而且灾难戏的层次感设计得也很分明,先是火山喷出浓烟时,整个庞贝城开始出现地裂地陷,竞技场开始崩塌,人们争相逃命,许多人落进地陷的裂缝中。
然后是初次爆发时火焰和石头开始洒向整个城区,人群和建筑不断被击中,人们纷纷逃往码头想要乘船逃生,而有的已经起锚的船在火山喷射物的打击下在海上沉没。
随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壳变动引发了海啸,巨浪向码头上的人们扑来,刚才还向码头挤去的人群立刻掉头往回跑,巨浪裹挟着刚离港的船只冲向城里,无数人被巨浪吞没,幸存者跑进内城才依靠城墙挡住了巨浪。
此时火山灰如雨落下,出现了短暂的平静,男主角趁着这个机会去救女主角,并同大反派议员展开最后的追逐与决斗。
最终,经过一段平静酝酿的火山迎来了真正的大爆发,气势万钧,不可阻挡,浓烟所到之处,没人能从庞贝城逃生。
在结尾这场火山爆发的特效高潮戏中,无论是浓烟、火焰、飞石、巨浪,还是城毁、墙倒、屋塌、地陷,都以极度逼真的效果呈现在观众面前,简直可以当庞贝城毁灭的历史纪录片来看了。
在今年没有好莱坞顶级灾难巨制的情况下,本片的灾难大场面绝对是能满足灾难片爱好者的观影需求的!
电影、美剧实时点评请关注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dusheliewen
电影《庞贝末日》的启示之三 放纵欲望得恶果电影中的参议员科沃斯领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追随女主人公来到庞贝,从侧面揭示了当时罗马贵族纵情声色的“国情”。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当火山引发地震的时候,一个男根雕像被震倒,又被扶了起来。
这也是了解庞贝悲剧的重要线索。
这反映出当时淫风甚盛,人类疯狂放纵情欲,终于招致灭顶之灾。
庞贝古城被发现时,已经是十六世纪末期,当时意大利的社会风气已经变得比较保守了,因此连意大利人也对庞贝的男性生殖器崇拜感到诧异。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挖掘工作始终没有开始,直到150年后,人们才开始了对庞贝古城的挖掘工作。
有考古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地方曾经被挖开,而后来又被填上。
挖掘发现,庞贝城有两多;一是妓院多,一是酒店多。
堪称为酒色之都。
才2万人的庞贝竟有25家不同档次的青楼,出土的墙上至今仍充斥着各种不堪入目的春画。
那时还出现了同性恋、乱性和混合浴室。
这说明那时罗马人沉溺酒色,道德败坏。
据悉,当时罗马帝国臣民的习俗可以随意找“野狼”(妓女)或本家女奴发泄,而自家夫妻所用之床的功能是“好好睡觉”。
堕落不会只表现在一个方面。
《庞贝末日》这部电影很多场景发生在竞技场内。
庞贝城内的竞技场是现存的罗马竞技场中最为古老的一个,可以容纳12000名的观众,而当时庞贝居民连奴隶在内只有二万人,这个竞技场却可容纳全城半数以上的居民,足见一般市民也对人兽撕杀的血腥表演异常狂热。
以摧残他人生命为乐趣,这就是庞贝城整个被消灭的原因之一。
电影再现了当时一些杀戮镜头。
庞贝竞技场并不是比赛“竞技”,而是观看不死不休的血腥格斗。
这一“斗兽场”内的浴血奋战,不但有猛兽之间的撕杀,更有奴隶与饿兽的搏杀以及奴隶和奴隶、俘虏与俘虏之间的较量,均以毁灭对方的生命为结局。
那种揪人心肺、充满血腥味的格斗,那种野兽嚎叫、奴隶哭喊,饿兽一条条撕扯吞噬角斗士时的凄惨场面,引发庞贝人的不是丝毫的同情而是狂叫和抑制不住的兴奋。
至今在场内尚可依稀辨认如下没有人性的句子:“塞那杜斯是英雄,也是索命鬼”,“费里克斯将要与熊搏斗”。
另外,上层统治阶级在吃方面已到了挥霍无度、穷凶极恶的地步。
他们把加工过的牡蛎当冷盘,将沾了蜂蜜或罂粟籽的龙虾、海胆、田鼠,在油里炸过后当配菜,还吃精制的腰花、母猪的阴道、野公猪的咽喉、火烈鸟或鹳鸟的舌头、夜莺的肝,饭后点心是一种腌制过的、带甜酸味的海鳝。
如果捕到海鳝后,令人惊骇的是要用奴隶肉喂养几天,贵族们认为这种吃过人肉的海鳝的味道最美,而那些肉是新宰杀的奴隶。
在庞贝城考古中出土的一只银制饮杯上刻着这样的话:“尽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
”当人有着人的形像却比兽还残忍,按照“兽”的方式去疯狂的时候,明天确实是捉摸不定的,因为无数事实证明“明天”没有掌握在人的手里。
让我们将视角拉回到当代的世界和当代的中国。
前两天我让学生看了一些环保题材的视频,多媒体教室有网络,我在使用百度影音播放时,播放前的网页突然就变换到了两性页面,我根本来不及调整,好几副充满情色色彩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我赶紧进入播放程序。
实际上,我这也是掩耳盗铃,现在的高中生,有几个没上过网的,网络中这样的画面几乎无处不在,他们早已司空见惯,这正是其可怕之处。
现在的电影、电视、小说、杂志、报纸、网络,充斥着诸多乱人性的画面、文章、报导,什么同性恋、色欲、同居、乱性等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人们不再以此为羞耻,可见,人类的道德水平下滑得非常厉害。
在这种环境中,人们逐渐接受了这种种败坏的行为,而认为是人性真正的自我解放。
更为可怕的是,一些十几岁的孩子由于过早陷入了情欲之中,不仅自身受到伤害,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去年我所在学校的一名男生就因为和女生谈恋爱对方家长不同意,他就潜入女生家中痛下杀手,造成女方父亲死亡,母亲重伤的惨剧。
造成这种败坏人伦现象和变异观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了真正的信仰。
拨无因果,人们不相信做了坏事会有惩罚,而只耽于自己的各种欲望。
事实上,“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一分一毫都不会错。
庞贝被火山吞没也是因果。
”“让所有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并积极做到。
否则,后果就是“随业受报”。
因缘果报规律是宇宙规律之一。
我们必须无条件遵循。
“要想果报转必须因缘转,要想因缘转必须心转。
”“心转则因缘转,因缘转则果报转。
”回心向善!
回心向佛!
若能做到,一切都会非常美好!
”人啊,上天已然发出了慈悲的声音,庞贝古城的被毁就是让人们从中汲取教训啊。
不要等到灾难真正发生时再追悔莫及,那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这是至今我都无法忘怀的一部影片,虽然血腥暴力,但是反映了当时罗马的统治体制,反映了历史真实的面貌,很多人了解古代了解血腥没有画面,这部影片真的很戳人,角斗场没有生死只有输赢,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权,没有自由,只有奴隶,奴隶的生死大权都在资本主义的手中,但是在这种环境下真情还是存在的,他是卑微的努力,她是高贵的公主,在资本与资本联姻的时代,他们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
火山的爆发,是灾难,是一个时代的灭亡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为了活着那么多的人自相残杀,在那一刻没有尊卑,只有生死。
最终男女主谁也没有离开,在火山下,在兵荒马乱中,拥吻……在那一刻他们是幸福的,不用躲藏,不用逃往,不用面对强权的迫害,不用为了生而生,在那一刻他们拥有彼此,拥有对于自身来说最珍贵的财富,被熔岩吞噬,两个人永远的守护在了一起,没有人能够再来拆散他们了,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了,他们永存于此,带着彼此的爱意!
紧跟时事,看了这部火山爆发题材的灾难片。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太渺小了,希望汤加可以挺过去。
这部片子在特效,剧情等方面也还可以,对于自由和爱情的表达也还到位,个人感觉,8.5吧。
女主演技真好,啥都不懂囧斯诺帅的一塌糊涂。
zsbdzsbfdzsbdzsbdzsbdzsbdzsbfdzsbdzsbdzsbd
白富美恋上屌丝的故事,话说在绝世天劫面前,人类的建筑只有被摧枯拉朽的份啊……
很感谢的一点就是这部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所以并不会觉得太糟糕。但是剧情本身非常的偶像剧,基本上就是在火山爆发时歌颂爱情的伟大,抱着一起看末日。电影的3D效果做得挺不错的,可是故事情节真的很一般,说不通的地方也不少。当爆米花电影看还是可以的。不过血腥暴力镜头挺多,看来无缘中国大陆。
惊叹于庞贝古城的竞技场,火山爆发的效果做的颇逼真,还让我跟Q同时做惊奇状。
庞贝末日,悲伤城市,无人生还。伟大又渺小,希望是绝望的驿站,毁灭将一切定格,犹如海市蜃楼,绮丽而虚幻,世间烦恼,与之相比,又何足挂齿。且行且珍惜。
雪诺果然演啥都一样。这片爱恨情仇撤鼻子的太没边没沿了,火山喷发还是蛮值得一看的。戏不够靠特效凑。
如果没有灾难场面的话,此片可以不看!女主崩坏的轮廓在她“妈”和女仆中闪来闪去,不感觉自卑吗?!不错的一个故事和制作反而败在选演员上!
无意打开的电影,居然看到了KIT。自然是无法抗拒的看完此片。Pompeii让我想念意大利。
忽然之间,天昏地暗,世界可以忽然什么都没有 去年去过pompeii古城 今年看过这个电影 编的比较假 死亡之前那么多的爱恨情仇 只能编一个来写 爱情 是我们繁衍和生存的动力
保罗安德森的片子以后要渗入,不论宣传怎样,看到的绝对和你想的不一样。角斗士戏份撑起了整部电影,后面的爆发略弱,男女主之间的爱情太导演化,这俩人爱的太牵强
故事实在是简单又天真,好在塑造了几个人物还算能够辨识,能留下印象。而特效当然是最大的卖点了,有几个慢镜头确实挺带劲,做成GIF肯定也是一级棒的。。保罗安德森现在至少还能维持住特效水准了,包括那个火枪手
看过斯巴达克斯就觉得剧情不大对劲 也没什么新意 Jon Snow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火山爆发+角斗士+末日爱情,好像是个不错的卖点,拍出来的成品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火山爆发只是个背景版,角斗士彻底山寨货,末日爱情……这个都完全不想提了
庞贝古城的历史,对灾难的展现。
不用E.S. Posthumus的Pompeii这歌就是最大的失败!!!
2014.06.02特效做得还挺气派的,不过故事本身实在老掉牙,而且女主角的美欣赏起来太有挑战性……强哥在两千年前依然生猛,那一套套行头真好看!
对于罗马历史控的我来说,推荐。庞贝题材适合末日灾难。卡司阵容和制作都算精良。不过剧情演义得一般啊,前半部就是斯巴达克斯,后半部就是泰坦尼克。但最后所有人ashes to ashes, dust to dust的同归于尽颇有宿命论的味道,当然,你一定要选择自己的死法。
看豆瓣短評笑死我了。這片子就遺忘在大火裡吧!
女主角丑的不能直视,这凶狠的多边形脸让男主还显得美丽的多,可惜基特哈灵顿的演技简直叫人无语凝噎,从头到底就会双目凝视满脸苦逼放大招,看谁都一个表情。这三板斧演囧恩还凑合,演别的就拉倒吧。倒是小强哥和崔妮娣的出现略意外。剧情本身实在乏善可陈,灾难的部分太晚出现,结束又太仓促,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样的史诗题材就这么糟蹋了,简直叫人心疼。。。。
你说这大难临头之际,为啥就是有些人他不好好死呢~其实导演真的好可爱,咱不介意火山灰的秒杀效果如何被无视,单凭最后那个帅呆了的拥吻经历了帅呆了的冲击波之后依然帅呆了地定格下来,我就觉得特么有创意~女主丑的特别耐人寻味但我觉得特别喜欢,你说这又该怎么办才好啊~
曾以为是古装版的《2012》,没想到皮毛都不到。灾难片,代入感永远比大场面重要。再震撼人眼的画面,没人味,终究无法撼动人心。电影花了1个小时去回味《斯巴达克斯》,随后一通丧失感情的毫无细节毫不刺激毫不紧张的假不堪言的灾难场面。真心没意思。PS:我有点担心太平轮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