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特技很棒,如果在影院里看一定更出色。
不过,我想说的是忍受的的限度。
不论是蜘蛛侠还是功夫之王,都在满足小人物的臆想,由一个不受重视甚至常常遭欺负的懦弱小人物变成超乎常人的强者。
他忍受的极限不是忍不下去,而是不用再忍。
这部影片的主人公亦是如此。
他选择杀手这条路与其说是为父亲报仇,更根本的原因是他无法再忍受现实生活。
上司的唠叨,女友的背叛,朋友的欺骗和自以为是,他一直在拼命忍受的这一切,终于无须再忍。
对这一切进行反击那一刻,心里一定爽快之极!
相信现实中每个人都在心里或梦里假象过这样的爽快情景,可是极少数人能成真,因为,我们都不如那个男主人公那样,可以完全改变现状,我们仍需回到现有的生活,并为一时泄愤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
而他,却不用回来。
世间存在奇迹,可我们总遇不上,就像彩票的头奖,总是有人在中,但不是我。
于是,忍受,继续。
早上,再大风再大雨,雷电交加,胆子再小也要准时上班,扣钱失业不好玩,忍!
有自以为是的同事一再惹得你想揍人,可抬头不见低头见,影响不好,你也不如她脸皮厚,忍!
老公忍受老婆的唠叨和作,老婆忍受老公的不思进取不担大任或者过于思进取担大任的老公不念旧情爱新欢。
孩子调皮捣蛋过份你还得忍着怒气好言相劝,怕态度恶劣给她留下童年阴影或者影响母子亲情。
孩子则为了尚无独立能力忍受父母的管制和教育。
患者怕医生不尽职,对自己康复不宜,忍受医生的怠慢,医院的低效率和拥挤以及诊治的高消费。
医生怕患者投诉怕患者纠缠忍受患者的无知和无理取闹。
即便路人矛盾,看对方实在不顺眼,你还得忍着:要么打不过他,要么打了要进警局还得承担对方医药费,实在不值。
看那个逞能的警察,因为停车争吵要了人命,结果呢,他不是超人,他得偿命。
——————虽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我们还是在忍。
只能在梦和想的时候变成超人,或者有了改变现在生活状态的经济能力,然后忍受新的生活——就像杀手必须承担杀手的职责和命运。
直到最后的结局,而即便死,还要先忍受病痛,恐惧及分离。
注:为了避免对本片剧透得过于彻底,所以对剧情保留了悬念,因此我所描述的剧情和电影有一定出入故事要从十多年前说起,那时我还不叫查尔斯,而是叫卫四里(卫斯理)。
我出生在一个刺客之家,我父亲是一个很厉害的刺客,他不仅能穿墙、跑得比XXXX还快,而且还能在空中打手枪,这技能也没谁了。
(第5分钟)他跑得这么快,如果他去参加奥运会,后面就没有博尔特什么事了。
他还被敌人称为“X先生”,难怪生了个儿子被称为“X教授”。
(《刺客联盟》第6分钟)他从一栋大厦飞到对面的大厦,轻轻松松干掉几个反派角色,然而下一秒就被大BOSS爆头。
大BOSS是全国打手枪冠军选手,能够在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相比起来国产抗日神剧都弱爆了。
(《刺客联盟》第7分钟)我有个好哥们儿叫八里(巴里),相比起来能在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大BOSS比他厉害一百倍,比我厉害两百倍,毕竟我叫卫四里。
有一天八里对我说:你连女朋友都不让我睡,你好意思说是我好哥们儿?
于是我就让八里睡了自己的女友,真该入选感动美国十大人物之一。
后来,女友还对我说:你连八里的一半都比不上。
(《刺客联盟》第63分钟)对此我并不服气,毕竟“四里”刚好是“八里”的一半。
身为世界最强大的刺客的儿子,我每天必须要按时吃药来抑制自己的超能力,以此让自己显得比较正常。
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个妹子,叫福克四(福克斯),从名字上看她应该很克制我。
大BOSS不仅是全国打手枪冠军选手,还是一名老司机,巧合的是福克四也是打手枪冠军选手和老司机集一身的人才,一言不合就飙车。
她开车载着我和大BOSS飙车,最终甩掉了大BOSS,事实证明女司机真的太可怕了。
生无可恋.jpg(《刺客联盟》第1521分钟)女司机带着我见了刺客联盟的成员。
刺客联盟的首领刚刚出狱不久,据说后来刺客联盟倒闭了,他改行去投靠了蝙蝠侠。
而刺客联盟的黑哥刚见面就威胁我,叫我对着苍蝇打手枪,如果我不听的话,他就会对我打手枪。
(《刺客联盟》第23分钟)
在刺客联盟成员的带领下,我成为了一个超级英雄,武器是键盘,江湖人称“键盘侠”。
(《刺客联盟》第30分钟)我打手枪的本领已经出神入化,登峰造极,超越大BOSS成为全国打手枪新晋冠军,已经可以在1600里开外干掉鬼子。
(最后1分钟)最后,我终于成为一名老司机,还学会了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枪的技能。
(《刺客联盟》第62分钟)后来的故事你们也猜到了,我不玩汽车,改完轮椅了。
(《X战警前传2:逆转未来》)再后来,我连轮椅也不玩了,因为我疯了。
(《分裂》)看来开车的确会影响健康,甚至会影响到下半身的发育。
--(并没有)彩蛋:我玩轮椅的途中,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废了别人的下半身。
详情请点击右边的链接,后面还有一段故事:https://www.douban.com/note/612903505/
电影《通缉令》 我一直觉得所谓好电影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能让动心,动容的,感觉很爽的,让你感受到无限的慰藉和放松,而另一种则是在里面找到与你的生活或者身边人、事、物能够契合的点,你看完之后能够思考一些有关生活,生命的问题;我自己认为的好电影不是大家都说好或者评价高分的电影,能对你的生活有启示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通缉令》描述了一个生活中极其自卑,失意落魄的青年卫斯理在一个叫福克斯的女杀手的指引下一步步发现自己的身世真相,脱胎成为一个出色的杀手,最终揭露并战胜隐藏更深的黑幕,实现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故事。
电影除了让人感觉很过瘾以外,我觉得这部电影另外折射的主题就是关于寻找自我的过程,影片一开始和结尾的镜头都是主角卫斯理在谷歌搜索引擎上搜索自己的名字,后来又有织布机上的破译密码拼出的名字,这两方面其实都在暗示一个主题“我是谁”,影片主角卫斯理从搜索自己是谁开始,从被折磨被逼问自己是谁到到知道自己生身父亲的真相,从粉碎过去的假象开始到真正主导和掌控自己的生活,都是关于寻找自我的历程 。
我们从影片最后射入互助会首领头颅的那发子弹开始,从被子弹打穿爆裂的头颅开始倒退,退回到子弹穿越楼群的上空,退回到一扇窗户,退回到抢膛,退回到卫斯理完成蜕变后的淡定: 他此刻完全控制了自己的生活,不再是过去那个对生活不满意的自己,不再是跟随顶级杀手父亲脚印的自己,不再是想着拯救世界的自己,而是掌控着在互助会只手遮天的首领的生死,掌控着曾经一度痛恨的营业报表和人类工程学键盘,掌控着有外遇的女友和一直喝着垃圾饮料的最好的朋友,这才是卫斯理真正找到了自我,掌控着自己的生活。
然后我们再倒退到六星期前,他是一个25岁的,文文弱弱的小个子,满脸雀斑,懦弱无为的平凡男人,严重的自卑导致了隐忍的性格,每天都要忍受肆意责骂他的苛刻的女老板,难以满足而且频频给他戴绿帽子的女友,除了侵占他的女人还要在经济上占他便宜的好朋友,这一切他只能忍受并在精神上折磨自己,不得不靠大量药物来控制他脆弱的神经。
每天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坐落在铁道旁的凌乱狭小的出租屋里,听着女友喋喋不休的抱怨,取款机也在取笑他破产了!
卫斯理是完全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
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他已经受够了,但没有别的选择和出路,他只能一忍再忍。
直到在超市里遇到一个神秘的女人,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六个星期发生如此巨变,有可能吗?
关于高超技能的形成,六个星期可能少一些,片子是靠那个神奇的康复池来缩短这个时间的,但是要提升一个人的自我意象或者意识格局,那六个星期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头狮子,渴望被释放,那么你的转变如何开始呢,你的生活也许不会出现一个身怀绝技的美女,来指引你,训练你,让你成就一身绝世武功,杀人绝技,那么我们如何开始自我救赎之旅,实际上这个指导你蜕变的高手一直在你周围,也可能是一本好书,也许是一部好电影,或者只是你生活中的一个人,可以让你的生活发生改变,不过,你只是要清楚,没有任何人,书,或电影能够改变你,只是透过这些书,电影这些媒介,由你来完成自己的救赎和蜕变,是的,也只有你才能改变你自己。
关键是当一本好书或者一部好的电影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都做了些什么?
影片最后的一句点睛之笔引发你的深思:你最近都在干什么?
《通缉犯》的中文片名让我想起了美国西部片里的悬赏通缉告示。
“Wanted”,“望得的”,希望得的东西可以有很多呀,为什么只能是通缉犯呢?
难道片名的译者也是俺天朝9区DVD的字幕小组成员,习惯性地不看画面就根据SRT直译了?
吉布森紧张时的心跳数百下让我想起了杰森·斯坦森的《怒火攻心》。
可是肾上腺素都提到了,却没有发展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激情戏?
这也让人颇感意外和不满。
毕竟观众在这方面的联想能力和需求都是很强烈的。
特别是考虑到女主角的扮演者是安吉丽娜·朱莉。
福克斯在吉布森的第一次执行任务失败后的说服教育工作让我想起了《热血警探》。
记得看完此片后我曾发帖子说过,胖子问天使为什么要当警察时天使的回答是英国人对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一种幽默的嘲讽。
当时有人回帖说根本没有看出这层意思来。
而本人也因为想不出具体案例而一时语塞。
这次终于让我发现了。
注意,该模式的一大特征是:一定要说他(她)小的时候…… 会拐弯的子弹让我想起了保龄球的飞碟打法。
可如果按照弗里曼老头的说法——这种弹道的产生是受枪手的直觉所驱使,他们为什么要在开枪时做出一个十分夸张地甩臂的动作呢?
难道要借助甩臂所制造的动能,与子弹划过枪膛的动能合二为一产生出诡异的弹道曲线?
姑且抛开在物理层面上是否解释得通,它岂不是已经否定自己的刚刚说过的“意识直觉”论?
因为,既然是直觉是意识,为什么要改变动作模式呢?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导演自己也对“直觉”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是很有信心,而必须要靠演员超酷的肢体动作来壮胆。
不过,可以肯定是这种技术在时下的海峡两岸应该没有市场。
我们所追求的是“截弯取直”。
猎杀坐着防弹车的目标时,汽车的空中翻滚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由杰森·斯坦森主演的电影《非常人贩2》。
在那部影片中斯坦森是为了摘除车厢底座的炸弹,而本片的主人公则是为了避开防弹玻璃下手。
不过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不发射会拐弯的子弹?
为何这项刺客联盟的专利技术突然没有了用武之地?
对此,本人必须尽量克服以往的惯性思维——即导演为了让特效师傅们多些活干而忽略了逻辑一致性——而要结合本片自身语境作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就和飞碟打法所掷出的保龄球一样,拐弯的子弹也只能在X轴上进行各种曲线运动,而在Y轴上它无能为力!
头号敌人把摇摇欲坠的吉布森拉上火车一场戏让我想起了《断箭》。
飞行员在搏斗中夺下了女警察的枪然后又把它交换给了对方,从而一举消除对方疑虑和戒心。
虽然不是很欣赏那位女演员的表演,但必须承认这场戏的角色动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本可以用枪打死你但没有,还把枪换个你。
这就是最大的善意。
可为什么《刺客联盟》的主人公在相同的境遇下,却没有做出相同的抉择呢?
是因前面仇恨的灌输过于强烈,还是因为拉他的不是女人所以缺少男女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互动?
无论如何,对这场重头戏的处理不是很满意。
编导应该可以构思出更好的,让片中角色更别无选择的情节来。
好莱坞类型片中最忌讳就是重复。
虽然一个导演可以在自己的影片中大量的复制借用其他影片的经典桥段,但切记不要重复自己的情节。
本片引子部分的超级华丽的狙击弹道特效闪回,除了满足观众的眼球之外,从叙事的角度上说起到了伏笔铺垫的作用。
特别是那个踩在猎物脚下的大大“X”更是一种视觉母题。
它在提醒观众后面将发生与前面极为相似的情节。
所以,在结尾处,当反一号人物低头看到脚下的X时,电影就可以结束了。
根本无需再一次进入特效闪回。
颇为滑稽的是,这种画蛇添足的错误在影片中也“重复”了两次。
吉布森在福克斯的陪同下第一次出外场,结果站在火车车顶的他没有勇气下手。
那么,在福克斯的长篇大论的开导之后,导演应该如何去表现吉布森的变化?
当然只需一个被杀对象倒地特写镜头即可。
有什么必要将两人站在车顶的戏又重复一遍?
……在省略手法运用上,古典影片可以举出无数经典案例,新片中的《老无所依》也堪称典范——具体参见本人的博文《老无所依》的省略。
而以省略手法处理了杀手在开头和结尾的两次相同杀戮行为的《罪恶之城》,则可以作为本片导演的第一候选教材!
我爱死这电影,我为那张20元的电子票感到超值!
不是因为特技,也不是因为型男James McAvoy后来露出的胸肌让我HIGH!
总之不是好莱坞的一系列商业元素涵盖其中(尽管我一早是冲着这些元素才去)而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一个男人被激发的命运转折之选择精彩!
性格果真决定命运,而性格内核的爆发确让我看到了型男演变为真MAN的精彩!
正常情况当一个人到了二十多岁,性格基本定型,除非是重大的突发事件冲击才让有可能让其转机!
还要看你自己怎么去改变这无可奈何的“贱命”!
25岁的懦弱草民WESLEY,开始只是谋于一份无聊的会计差事,时不时还得忍辱负重,经受上司的指桑骂槐,头次在ATM取款,取款机也在取笑他!
刚巧偶然的一场现实的噩梦唤醒了他!
有合适的舞台有适合的人看重了他,于是他炒掉控制欲望强烈的上司鱿鱼,坐上了辣姐福克斯的跑车,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轨迹!
在纺织厂,联盟们锻炼了他,使其潜能很好地被挖掘出来,从不敢开枪打苍蝇的翅膀,到在火车上一击即中刺杀的人!
这诚如大多智力差不多的正常人,只要有契机,有好的锻炼机会,始终也可以在磨练中从懦弱者变为勇敢者的!
只可惜第二次命运的不同轨迹,即使ATM机里的存款数字一下上升了N位数,WESLEY也只是活在谎言中被人利用的刺杀工具!
在父亲死后,他开始叩问自己,重新面对命运,最终掌控自己的命运!
即使第三次他上ATM存款里只剩10多块钱!
其实他已经拥有许多了!
……因为他敢于重新审视世界和自己,并改变!
自我的认知也得到进步!
……
(为了防止再次被豆瓣团队给我和谐到日记里去,我对着苍天大声呐喊:这与电影内容有关这不是摘录鞠躬退场,谢谢声援我的筒子们。。
)拜织布机教产生于1000多年前的英国,由曼彻斯特一群无产阶级织布工人组成,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织布工人利益,与资本家斗争。
他们的教义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上帝的旨意隐藏在一部巨大、整日无休运转的“命运织布机”中;2、上帝的旨意是让他们代为行使杀死一些迫害工人的资本家;3、由最早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工人中的一员担任“使者”,他负责破译上帝的密码,找出这些资本家的名字;4、为了更好地行使上帝的旨意,所有的织布工人都利用手头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用来练习各种反抗技巧,例如屠夫便苦练刀功;5、所有工人必须无条件信任织布机,以及信任“使者”。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工人的生产环境和待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拜织布机教逐渐衰落下去;但十九世纪之后(1900年),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家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劳动强度等方式,变本加厉地榨取产业工人,导致工人的不满情绪不断高涨,拜织布机教在此种情况下重新崛起,声势逐渐壮大。
初期,拜织布机教杀掉不少作恶多端的大资本家,但是后来引起了资本家的警觉,某大胆资本家派人卧底拜织布机教,破译了当时“使者”斯隆的二进制密码,将其中一次织布机显示的名字改成了斯隆以及手下五虎将的名字,期望拜织布机教自相残杀而死,但他的目的未能得逞,因为走上了“使者”地位的织布工人斯隆受到了资本主义糖衣炮弹的侵蚀,享受起了当领导的生活,如同当年中国的农民领袖李自成一样,决定捍卫自己的地位,改换了织布机织出的姓名。
六个星期前,他的阴谋为另一名贫下中农卫斯理识破,最终将已经变成资产阶级走狗的拜织布机教一举歼灭。
该行动得到了一位无法忍受资产阶级腐朽生活的伟大女性福克斯的支持,她死在那场混战中。
据悉,该织布机从来未曾产生过人的姓名,每一代所谓“使者”都是轻度精神分裂者,他们依据自己的想象编织出了一个自己能够充当上帝的谎言,以从一无所有的生活中得到解放。
因为圣物“命运织布机”已被彻底毁坏,所以死无对证。
拜织布机教的兴衰史充分证明,无论在什么国家,无产阶级都是强大而不可战胜的,无产阶级终将成为历史的弄潮儿,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
——摘自《银河系漫游指南.地球卷.欧洲历史.神秘宗教类》
恩,故事很不错。
James McAvoy真的很像那种苏格兰青年,Angelina Jolie也很好看,Morgan Freeman演的也不错--故事性很强,可是有的时候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有点粗糙。
最后的结局很好,不突兀。
是上等的商业片。
就是这样。
如果你信命,那一切巧合都是注定。
如果你不信,那一切注定都是巧合。
很多事情真的都是注定好的。
无论你怎么做。
都是早已安排好的结局。
这样想来着实很悲观。
但纵使事在人为。
尘世潇潇。
人能为的又只是泛泛。
理论上可以。
但实际上所包含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无从掌控。
于是就只能被命运左右安排逢缘着。
而相逢上的缘。
也可能在下一秒被巧合所巧合成了插曲。
那么怎么办呢。
接受吧。。
坦然吧。
宗教信仰帮助你释然。
总是要活下去。
总是要生活的更好。
所以宁可为难别人也不能为难自己。
这大概是人类最智慧的生存法则吧。。
那么信仰呢。
信仰只是某种辅助自己更好生存的歪理邪说。
更何况就没有信仰。
哈。
电影本身没有评论的价值。
这片子要是中国人拍。
那就彻底无法看了。
幸亏外国人懂得电影工业。
或者影院效果更好些?
哈。。。
纺织工场学。
太扯了吧。。。
啊。
但小人物的生活。
如果他不觉得苦。
那就是种朴素的享受吧。
树立信仰,再推倒特效,在预告片就见识了冲着朱莉,冲着特效剧情,比想象的好朱莉还是那么sexy 那些文身好漂亮……胳膊好细。。。。。。。
嗯……发髻怎么那么高了。。。。。。。
摩根适合演这种儒雅角色。。。
是从何开始这样觉得的?
不记得了。。。。。。
肖申克的时候还不是这样啊片子节奏很紧凑,我喜欢看商业片,就图个痛快,不愿去想得太多而剧情带来的一点点惊喜,照单全收,觉得爽enough
对于《WANTED》这部片子,大多数的评论往往是对于其动作场面和意淫般的剧情的。
不过,大家都忽略了……或者说不了解另外一个事实——这,其实是一部漫画改编电影在2004年9月的《幻想》杂志上,介绍过一部名为《WANTED》的漫画,以下是其概要:(比较长……)故事的一切都是从可悲的小职员Wesley Gibson对他的生活的一切的唠叨开始。
那些韩国餐馆,黄色皮肤的人,公司里每天三点一线的职员们,他非洲裔美国人的老板,那富含卡路里的垃圾食品,跟哥们儿出去撒野……,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女朋友和他的一个韩国朋友上床,虽然这个女人的长相已经开始模糊了,跟她同居这么久都没有好好地看过她的模样了。
而Wesley Gibson正在对人生不满的时候,这个世界他最重要的亲人,他的爸爸掉进一个陷阱,一枪把脑袋打开了花。
这时候的Wesley Gibson并不知道,他爸爸的朋友们都来参加追悼会,缺席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Wesley Gibson,另一个是叫作Fox的女人。
生活还在继续,依然要上班,要看那些让人不爽的人,女朋友依然跟别人幽会。
这一切转变的时候就是Wesley Gibson在快餐店看到Fox的一刹那,她几乎杀了在场的所有人,原因只是为了让Wesley看一看。
他们来到了一个地下的组织,这里面就好像漫画一样,类似蝙蝠侠,蜘蛛人,还有酷似奥特曼的家伙们。
原来这里就是Super Villains的老窝,Super Villains的意思就是拥有超级能量的坏蛋,他们的目的就是破坏和消灭Super Hero们。
也就是说Wesley掉进了贼窝,而原因就是他老爸是这个组织里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个超人级别的家伙。
漂亮的Fox小姐正是老头子的情人。
在与组织里的首席博士全名Solomon Seltzer的接触中,Wesley知道自己原来是一个超级神枪手,他能打中苍蝇的翅膀而不伤害它们。
生活又回到现实中,每晚还是要和Lisa同床,而事实上他已经一个月没碰过Lisa了,在Fox的引导下,他终于下定决心脱离这个污浊的生活方式,完全的放纵自己。
他在公司里把材料扔得漫天都是,回家取出自己的衣物告诉Lisa的最重要的两个单词就是FUCK YOU。
Wesley在Fox的指导下已经学会把其他人的生命看作蝼蚁,无恶不作。
在举行加入Super Villains的仪式中来了个不速之客Mister Rictus,他的到来让美国的Super Villains感到十分不爽,虽然都是坏蛋但是他们的地域分界非常明确,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Mister Rictus对于Wesley他们这一个团体来讲是个威胁,相对来讲美国Super Villains还是比较正直的(就像是蛊惑仔的红星),而仪式还是要进行的,老博士带着Wesley去普通的Super Villains没办法进的地区并讲解一些组织的秘密还有历史。
在执行几次任务之后终于Super Villains的总体会议开始,全球各地的Super Villains齐聚于紫禁城,开始了他们的会议,而结果是不欢而散,原因就是Mister Rictus的不满与傲慢破坏了会议的进程。
而Mister Rictus的真正目的就是统治整个星球的Super Villains并打败Super Hero,于是可怜的博士和专门制作傀儡的Doll-Master成了他手下的冤魂,在美国Super Villains中也有人反叛,Fox与Wesley当然也没有逃脱被追杀,他们摆脱了一波在他们旅馆的追杀后又会怎样呢?
Fox与Wesley的爸爸真正的关系是什么呢?
Mister Rictus的最终阴谋是不是会得逞呢?
那就等第5本吧!
(以上,就是杂志上B-face大哥所写的,打字的时候感觉好像在看小说一样,我近期会去找漫画看的,尝试把后面的剧情补上来给大家。
)怎样?
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而又大相径庭呢?
如果真按照漫画那么拍……可能就变成B级片了。
的确是改了很多啊!
我当初看完电影的时候就觉得——这片子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无论是从纺织厂发展起来的组织,还是他们无利可图的替天行道活动,都感觉那么萎缩,听起来有莫名的可笑。
究其原应大概就是过度和谐剧情结果束缚了制作的手脚吧?
不过《搏击俱乐部》+《蛊惑仔》的剧情也的确需要和谐。
我提出这部漫画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只是不假思索的接受像是“美国大片”这样的东西,没有对其根源的了解和思索的评论,不免会有所片面。
所以就一部漫画改编电影的标准来说,《WANTED》的评价我认为应该更上一个层次。
相关的东西我没有仔细去找,就给一个网站和两张图吧。
http://www.topcow.com/wanted/http://topcow.com/wanted/images/desktop2_1600.jpghttp://topcow.com/wanted/images/desktop1_1600.jpg最后……再次哀叹一下《幻想》的停刊,缅怀一下那些可敬的小编们,你们的目光是超前的,期待你们卷土重来……我查了一下,豆瓣上有这个漫画,不过没评论。
其简介是:作者Mark Millar对本书的描述:“这是给讨厌超级英雄的读者的超级英雄漫画,其中传达的信息不是真理、正义或美国道路,而是——做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事,并且要教给青少年英语中最重要的两个词:FUCK和YOU。
”如此看来,电影与漫画的差距……好大……青少年英语中最重要的两个词:FUCK和YOU。
汗!
扯得 这个扯 练了半天为父报仇 结果把亲爹打死了 依旧好莱坞的英雄主义 依旧是废柴拯救世界 特效有时候具有喜剧效果 朱莉超市枪战的表情能吓死人 要说喜欢的地方 还是朱莉甩枪杀了一圈人然后毙了自己那段 剧情对不起这些好演员啊
it's a wastage of Angelina Jolie, the ending is too rush. The actor looks like a geek, not handsome at all.
视觉效果好,剧情有点喽索,配乐略微刺耳
爽得很啊~James越看越帅的那个眼睛蓝得跟什么一样……茱莉性感啊!气场超强。
1.Jacket的確比較適合他 西裝他裝著有點二 2.Jolie的骨骼完美 3.有大概40分鐘我都在跟著痛
好看,可惜最后面结尾部分有点后劲不足,去掉那句话或许比较好些..新学了个词cult
想起了《赶尽杀绝》这类强悍片,动作精彩,视觉突出,个人还是不感冒~
这电影就是告诉大家:如果有人让你做事却不给理由,哪怕是神,你也要怀疑一下的。
没法打零颗星,所以只能勉强打一颗。
这戏不好看zhuangbility
McAvoy演的很不错,不过除了他和朱莉,其他人都留不下来什么印象。那些老鼠.... 太好玩了!!
朱莉 太美太美太美了好片多少年后再看还是好片!配乐好。2014 2018
我觉得这不是肤浅的电影,是关乎每个浑浑噩噩的8090后们历史价值的一次宣言。抛弃死水不变的生活,远离假情假意的朋友,能留给我们的只有冒险的决心啊。
在电影院看特效还可以,讨厌装13的朱莉,会拐弯的子弹现在回想起来真荒谬,整个电影就建立在这么蠢的一个idea上
James McAvoy 长了一张极其容易引发女人情欲的脸。
一个loser的YY,本子好烂呃....... James在这里过足了受虐和耍酷的瘾了吧哈哈~~
还行,好莱坞电影的典型模式。最初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此类电影看多了,剧情差不多也都了解了
感覺故事沒講好,畢竟漫改的嘛Jolie依舊超美
以为扯蛋的剧情,原来还真有这么个拜织布机教。。。厥倒
我原本很想說這不是個脫肛片,可是那么難。哇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