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胆龙威》(Die Hard)里的标志性台词是主角的自我介绍:"John McClane, NYPD." 这句话飘荡在电影院里二十年了,而且,和007里的"My name is Bond, James Bond"不同的是,John McClane只属于一个男人:Bruce Willis。
1988年,很多现在看电影的小孩还没出生,潦倒的纽约醉汉兼警官John McClane就为了救他老婆,跌跌撞撞地把白色小背心染成了红褐色(他的血和别人的血);1990年,还是为了救他差不多要分手了的老婆,John McClane在飞机场又把白背心染成了红褐色;1995年,John McClane找了个黑人好朋友,然后再次把小背心染成了红褐色。
12年过去了,最新一集的Die Hard来了,依然是John McClane,依然是唏哩哗啦地打斗+枪战+爆炸,依然是无意中卷进惊天大案,依然是一名小警察(或者应该说是老警察了)对阵一大群训练有素的罪犯,这些东西对我们这样的老同志永远有吸引力,对玩惯了更血腥、更暴力的电子游戏的teenages们来说可能是小Case。
为了取悦孩子们,电影里增加了许多新元素,如XBox360及其热门游戏《Gears of War》等,连John McClane的搭档请的都是Apple广告里的主角,可恨的是,老警察John McClane的行头居然换了,居然没穿小白背心,让我伤心了好几秒种。
更让我伤心的是,在这一集中,John McClane退化成与真实谎言中的机器人一样的英雄——导演大概忘了,正是因为他不是英雄,我们才喜欢他。
多的不说了,无论如何,如果单从动作片的角度来看,还是非常值得到影院里去看的。
這個系列的電影是“美式超級無敵英雄養成”的典範。
第一集是Die Hard,John Mclane同學當時還只是一枚小小的警員,長得還算平頭整臉,但是脾氣暴躁,智商一般,情商負數,導致事業不順,愛情不成。
一沒有緊身紅藍制服,二沒有44D胸肌,橫豎看不像英雄的樣子,卻只身端掉了一伙劫匪。
震動一時。
大家都喜歡看灰姑娘變成公主的過程。
於是Mclane同學再接再厲,這回“以下犯上”,冒犯的對象只逼五角大樓,坐駕也出動到飛機,可謂Die very hard.第三部裡,Mclane同學的活動範圍再次擴大,塑造了不死形象,Hardly Die.到了第四集,Bruce Willis同學大約是要收山了,於是超級無敵英雄終於養成,譜寫了以一輛卡車硬抗F-35,一天之內不吃不喝,連滾帶摔KO掉美國前國家安全局高層的輝煌紀錄,如果這是有人問我誰可以打敗超人,我會毫不猶豫地提名Mclane警員....不對,人家現在可是警長了。
Die Impossible。
灰姑娘嫁進了城堡,happy ending.第四集的“爆點”還是挺多的,撞車肉搏,槍林彈雨,高尖科技,都配套齊全了,要是以一部美式槍戰片的角度來說可謂精彩。
但是要和剛剛開始發現自己很難死的年輕的Mclane來比,就不得不讓人感嘆,這個地球上又少了一個正常人類啊。
Mclane同學最大的特點在什麼——野蠻的人性。
自從Die Hard開始,他就是靠一種粗糙的強硬的蠻力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換句話說也就是本應是西部片的警長卻生錯在現代化的紐約,所以跟人群格格不入。
而在第一集裡,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失去了現代化的通信工具,這只困獸憑借著天性裡野蠻的求生本能,成功反咬了獵人一口。
這是腎上腺素VS電腦的勝利,平民VS官僚的吶喊,鐵漢VS柔情的浪漫,拳頭VS智商的暴力。
封閉無助的環境,失效無用的裝備,傲慢官僚的阻撓,硬漢偶爾的柔情,人類原始的野蠻和智力超群的對手,正是Mclane同學能在一眾英雄之中脫穎而出,一不死再不死的原因。
當這一切條件都失去時,這個地球上就少了一個有缺點的英雄,美國就多了一個不穿緊身制服的超人。
PS:Maggie Q同學的身材真是讓人口水啊。
另外我對電影中的那個“蜘蛛人”非常感興趣。
激动人心,引人入胜且令我过目不忘的火爆场面似乎没有,换来的结果是我觉得电影有些臃长,搞得我不得不以快进来调整观看速度。
情节固然是胡编乱造的了,小布也确实显苍老了。
maggie q还是很正的,混血的就是不一样。
官方/政府的人/系统不是不顶事就是姗姗来迟,不是在错误的时间就是在错误的地点,反正就是发挥错误的功能。
大家都知道组织不可靠可又不得不依靠组织,看起来全球都这么个情况。
有些局部小创意,整体还是经典的模式,可劲糟蹋戏中人戏外钱的场面,穿插些小装,小作,润色一下,拯救世界与家人的冲突,最后一刻的扭转乾坤...编的知道看的知道,看到也知道编的知道,反正彼此都很熟悉,blahblahblah,我想说的是,这样就是挺好看的,这模式经久不衰可见其固有的妙处,就跟做爱似的,总有经典的那么几种方式,也总有你favor的那几种花样,有快感就行,咱图的不就这个么。
最搞的应该就是那个F多少来着追着卡车轰轰轰的部分,麦可怜(名字叫的就是绝)掉到飞机那一刹那,乐翻了,本以为还要再折腾一会,结果乓乓乓战斗机就掉了,扫兴。
这爱做的,开头进展都好,这高潮的部分忽然就biaji了,飞行员哐当一屁股坐地上还给个镜头,真是太有象征意义了。
当然这么一回味,整个过程都很有象征意义了。
整部片子除了不遗余力塑造讴歌麦家妇女,其他所有出场人物都可以算做反面人物,从选人就看出来了,一水儿歪瓜裂枣(不要说MQ啊,虽说勉强是个高清,也不用把脸上弄那么清楚吧,化妆的特效的就没说给修补修补啊),杵那儿就很不够看了。
然后一演起来,完全就像群众演员,角色本身也是弱的一塌糊涂,中心人物包曼,翻译过来不就是面人么,懒得说他了。
其他的,要害部分的警卫之类,一点素养都没有一枪就给人干掉,这么多地方这么多人,就没半个人有麦警官一半或者一半的一半或者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那个程度,有这么点,也不至于那么容易被干掉了,当然,跟天斗跟地斗不能跟导演斗,他要你死你就得死啊,到最后,不死指数快赶上星矢的老麦还不是轻易就被一枪撂倒了,那么能打能摔,遇事果断冷静的“资深”警官,每每必然迅速仔细观察环境,感知危险的老江湖,躲过了直升机,职业杀手,AK之类装备的神人,就那么一下被打到了,真是世事难料啊。
其余的FBI啊,空军啊,警察啊,包括群氓在内,都是呆的呆,傻的傻,黑客也不是正常人,或者有那么点素养的人,不仅是怪胎,而且还是lame的怪胎(就是完全和house怪叔叔相反方向的那种怪法)。
这么看起来,大反派更像是编者自己的投影,自身是个twisted soul,不喜欢世上所有人,但多少还是有那么点情节,所以还特地给了麦大叔和小孩一段对话,为啥得干这英雄的活啊,卖力不讨好,没钱没老婆还老被人追杀,这不没别人愿意干么,只好我来干了。
多装啊,可又装的多么典范啊。
如果你置身于这样一个到处都装的世界,你也会偶尔接受下这种装法。
类似的还有一处,老麦要只身去救女儿了,说我自个儿也不bet on自个儿啊,小马说,我也不bet on你啊,所以我得去帮你忙,说着就噌的上了车。
开始总觉着这小马最后很可能会挂掉,而且挂得很猥琐很难看,最后却也成了英雄那一伙的。
看来是回归到了最经典模式,老老实实不玩花样了。
不过这演小马选的也太差劲了,有阵还觉得这个角色本应出些彩的,如果有个talented的小孩来演的话,说不定就成了。
看来不是导演就是威利斯看出这个苗头了,一个不想沾染上文艺的杂质,你就照本念出那点台词就够了,一个大概是不想被抢去了太多风头,知道自己这张老脸老身段是很勉强撑起这样级别的动作大片了。
说到这,还是要感叹一下老头儿的精神,这把身子骨这样摔打,看得我都心疼了。
当然,老男人的魅力总是由内而外,在于心智的坚硬和强大,我想die hard的diehard粉丝们,一定会接受这一部中的老布鲁斯威利斯,旧情新感一块上,估计会更加支持了。
我已经是第二遍看这部电影了。
卧槽,此片实在是推TMD爽了,尤其是把1080p片源通过HDMI连到40寸的全高清电视上,其直接结果就是:老布脸上的皱纹和毛孔都仿佛拥有了第二春,分明鲜活了起来。
好莱坞这几年喜欢玩CG,已经很少有这种硬桥硬马的纯种动作片了。
我们的老布也已经从青年才俊一路走来,成功的出落成一名光头中年大叔。
可是大叔的生命力依然那么顽强,简直比小强还要强,也许可以称之为“大强”,要不然为啥有人把此片翻译成《死硬》呢?
嗯,Die Hard——死硬,可不是咋地!
还有比这个翻译更确切的吗?
就像前三集那样,我们的老布大叔依然是那么的不爱惜子弹,扣扳机的时候从来不犹豫,也不瞄准,举枪就打,绝不让弹夹满着。
这方面老布得学学阿诺猪华。
同时老布大叔依然是那么的惨不忍睹,被人海扁的浑身是血,遍体鳞伤,还成了铁拐李——问题是,这还是被一个盘靓条顺的PLMM用粉拳给扁的。
可怜的老布,从开场十分钟之后起就没穿过一件干净和像样的衣服。
期间还用一辆警车砸了一架直升机,用卡车砸了一架F35战斗机,炸掉了发电厂(虽然是“被炸”的),毁掉了高架道路,还撞坏了一个水龙头……呃,这个可以不算。
而且,老布挨了两枪楞是不死。
其生命力之顽强,破坏力之惊人,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而这部两个小时的电影,从头到尾居然就没有冷场的地方!
另外一个亮点是片中老布的女儿,《死神来了3》中的女主角玛丽同学。
虽然跟李美琪老师比起来稍微有那么一小点点的婴儿肥,不过,总之,那啥,反正就是很灵的啦。
第四部:虚拟世界的进攻本片拍摄于2007年,与前面三集不同的是,它表现的是来自于虚拟世界的网络上的攻击,这样它的涉及的范围,比前三集都要来得广阔,遍布整个国土。
本片还可以看出,经过九一一之后,美国人的假想敌的认定,已经常态化地走出了冷战思维,影片里的核心反派人物,是一个自我异化出来的恶人,而他在影片里的振振有词的表述,又让他的动机显得带有某种合理性,他所张扬的抨击,给人一种富有同情之感。
如果他不是滥杀无辜的话,那么,他还可能成为反对美国国策的一个正义的化身。
但是,他的最大的负面效应,是他与人类为敌,是他对手下的利用之后对他们的弃绝。
可以说,电影仍然沿袭的是道德判断,高于它的政治判断。
他首先作为一个负面的人,是因为他在道德上远离人类的道德。
这与《速度与激情》也有某种相似。
该系列第六集中,失忆的女队友加入了恐怖分子,这个恐怖分子头目的最大的与飙车团伙的不同,就是他对手下的无情,当执行任务的手下身亡之后,他毫不关心,这使得女车手重新进行了一次站队,回到了她过去的团队中。
在这里,对反派角色的认定,也是通过道德认定而把他绑在反派的定位上的。
本片中的恐怖分子头目同样如此。
按影片介绍,他原是国防部内部安全系统的主程序员,九一一九后,他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提出国防安全系统有弱点,极易被攻击,他希望彻底检修整个程序,但政府不予采纳,为此,他的情绪开始对立,企图公开他的看法,这时政府方面毁掉了他的名誉,冻结了他的财产,之后他消失了。
等他再次出现的时候,他展开了一场针对政府的三板斧行动。
这三个行动:一是控制信息交通,二是控制金融财经,三是破坏基础设施。
这三招,可以给恐怖分子画出了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攻掠方向。
他进行控制的基地,就是影片最后一关攻击的目标。
这个基地,原来是国家安全局设在巴尔地摩城外的一个备份金融资料的安全设施,恐怖分子托马斯利用这一基地,唯我所用,发动网络攻击,而且将金融资料逐一化解,从中盗取钱财,最终目标,还是转化到为钱中来。
这是1、3、4集里恐怖分子的最终的目的。
第2集里的恐怖分子有政治目的,进行的是救人的大业。
本片与上集相差十二年,主人公约翰已经进入中年,个人生活也不顺利,妻子与他离婚,并改嫁,现在的女儿交了一个男朋友,他加以管制,遭到女儿的反弹,为此,他自己都解嘲自己,他从来没有什么英雄的打算,只是迫不得已。
这也是天下皆醉唯我独醒的意味。
自己并不是想标心立异,只是天下没有醒着的与聪明着的人,所以,自己只得以醒的姿态示人。
约翰正是如此。
影片的设置与上一集有相似的地方,上一集给他安排了一个黑人搭档,本集给他安排了一个女儿辈的男青年。
两个人从开始的泛泛之交,到最后的生死相依,两个人实现了从对立到忘年交的转变,而最大的变化,是本来弱不禁风的男青年马修在约翰的带动下,竟然也拿起了枪支,关键的时刻,一剑封了敌人的喉。
他的身上发生的深刻变化,映衬着约翰的临危不乱、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个人光辉。
最后的一句台词颇有意蕴。
约翰赞扬男青年勇敢无畏,男青年无奈地说:“我还能怎么做呢?
”意思是时势造人,绝境之下,只得舍命一搏。
约翰为此总结道:“所以,你能成为英雄。
”这正是他的自我认定。
正是他深知自己是不得不做,从而一步步陷入到他本来并不想做的英雄行为。
这个个性,符合他从第一集里就发展着的性格路径。
一开始,他本来执行的是护送一个青年黑客的任务,但正是这个黑客青年,是恐怖分子的攻击体系里的一员,而恐怖分子在利用他之后,已经决定将其杀人灭口。
于是,杀手同时来到黑客之家,这样约翰不得不卷入到一场搏杀之中。
这时候约翰是被动的应付,他带着黑客送到警察总部,路上遭遇到恐怖分子派来的直升机的追杀,影片中,约翰在隧道里开车冲上天空,击毁灭直升机的画面,几如神话,但看来却是启发《速度与激情》有此创举的一个重要的前因。
不怕做不做,就怕想不到,本片已经想到了这一匪夷所思的汽车撞飞行器的惊险之举,何妨有更多的“奚我后”的学舌者呢?
在明白了自己的被追杀的危境之后,约翰开始反守为攻,向英雄靠拢了。
电影的逻辑线开始起作用,首先是黑客青年,告知他恐怖分子下一步的攻掠方向,他的逻辑是,恐怖分子已经进入到第三步行动了,就是攻击基础设施,其中东部电力的中心,是其攻击目标。
一直成功地进行网络攻击的恐怖分子,还必须进行实体的攻击。
电影这样安排,反映出网络还是虚的,并不是那么神乎其神,关键的节点还必须有人来进行物理性的攻击。
但电影显然没有考虑到是否自圆其说,关键电影这样做的目的,是必须让正邪两方,来一场在电力工厂的打斗。
在这里,约翰与恐怖分子的女友梅小姐展开了一场拳脚相加,约翰用车把梅撞入电梯井,在这里来了一场悬空激战,算是影片里的第二个惊险看点。
下一步,必须找出恐怖分子的攻击基地了。
这一点,比较接近于第二集的那个发动操纵飞机指令的教堂。
在另一个电脑黑客的帮助下,发现一个叫社会局所在地伍德隆处有异常温度,而这证明那里有电脑操作系统。
于是目标便确定在那儿了。
这一逻辑的真实与否同样令人狐疑万分,但足以让影片里的最终对决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了。
恐怖分子已经从基地撤退,并且绑架了约翰的女儿,约翰不得不劫持了一辆恐怖分子的货车,追车而去。
恐怖分子利用操纵的通讯系统,指挥一架战机拦截约翰,把影片里的飞机追击货车的惊险奇观推到了新的层次,这也是自从第二集里有了飞机上的搏斗之后,每一集都逃脱不了动用飞机的奇观惯性了。
约翰神奇地在货车爆炸之际,跳上了飞机,然后竟然平安落地,让这一段惊险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最后的一场枪战对决,放在恐怖分子与约翰及女儿之间,让亲情在这一刻最终成为枪战的主题,虽然俗套,但很扣人心弦,也容易让观众代入。
亲情可以看到是好莱坞电影里的一个重要的法宝。
从前面的被动,到现在的主动迎战,约翰的动机是出于他的亲情的目的。
一个英雄的动机,便有了道德制高点的意义,也赢得了观众的心理认同。
英雄的和蔼可亲的一面,支撑了他的所有行动,让他的暴力行为转为一种壮举。
可以说亲情牌,好莱坞用得非常滥熟。
本片依然在各个地域奔忙。
但没有上一集那般集中。
冲突性也没有上一集那么激烈。
社会性的意义稍有减弱。
影片更多的是在几个局部地段展开的对决而已,而不像上部那样,牵涉到城市交通的各个方面。
《虎胆龙威4》 随着史泰龙在《洛奇6》中的复出,从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情况来看,老布(布鲁斯 威利斯)也决定回归硬汉本色.就像明星因一部电影走红一样,电影中的人物也会因此而得到广泛的知名度:《洛奇》中的洛奇 巴尔博、《第一滴血》中的约翰 兰博、《夺宝奇兵》中的印第安纳 琼斯......除了人类,像《终结者》中的T—800也是我们追捧的对象.多亏了史泰龙、哈里森 福特、斯瓦辛格让这些不存在的人物瞬间活了起来.当然少不了布鲁斯 威利斯的《虎胆龙威》系列,迈克兰警官也成为了美国人心目中的平民英雄. 要说和老美最亲切的非迈克兰莫属,因为他的形象最贴近平民的标准,而他的能力也很有限,碰到强敌满口的脏话,配合着特有的幽默感,让人倍感亲切.而像《第一滴血》里的孤胆英雄、《夺宝奇兵》里的考古学家、《终结者》里的未来机器人就使人觉得脱离现实社会.总之,回来固然好,但要保质保量,又有前三部的珠玉在前,想要超越或保持都是难事.幸亏《虎胆龙威4》没有让我们失望,老布也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不得不提的是为这次《虎胆龙威4》掌舵的特效狂人朗 怀斯曼(在他指导的《黑夜传说》中可见一斑),火爆的场面不亚于今夏的三巨头《变形金刚》、〈蜘蛛侠3〉、〈加勒比海盗3〉. 影片一开始,高智商的恐怖分子利用美国安全局网络系统的漏洞,想要瘫痪美国政府.拯救美国的大任落到了一个反黑客奇才马特身上,由退休了的迈克兰负责送往华盛顿.没想到敌人早已洞悉马特的身份,当天晚上派了一小队人马去杀人灭口,年迈的迈克兰警官可有的忙了.对付手持重型枪械的恐怖分子,老迈早已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又是放倒冰箱又是扔消防罐.好不容易捡了条命回来. 接下来是本片的高潮之一:隧道追逐战.由于敌人派来了直升机前来伺候迈克兰,老迈只有乖乖被打的份.很快,隧道中挤满了车,连环撞车场面上演.突然一辆车在空中翻转了十来圈砸向两辆汽车,迈克兰和马特刚好夹在中间躲过一劫.紧接着,迈克兰坐上一辆警车疯狂地向隧道外的直升机冲去,对方拼命地开枪阻止.只见警车冲出隧道与直升机迎头相撞.直升机上的驾驶员居然跳出机舱,这个场景惊艳异常,显然比以往的动作片里单纯展示远景的爆炸更富视觉冲击力.这两火爆场面新颖、刺激,体现了怀斯曼的强硬作风(可与迈克尔 贝一较高下). 隧道里尝到的甜头只是开胃菜,接着是本片的高潮之二:老迈与Miggle Q的对打以及车坠电梯更是夺人眼球.Miggle Q一身的中国功夫,打起来英姿飒爽,老迈连连败退.人虽老但力气还在,倒是成功地反击了几次.最后打不过人家只好开车来撞(迈克兰做事向来不按理出牌).车子撞到人直接坠下电梯,千钧一发之际,老迈抓住了车门把手,拼命地爬了上去,还顺便揍了Miggle Q一拳(爽!
),之后就是车毁人(Miggle Q)亡.迈克兰又捡了条命回来. 再是本片的高潮之三:卡车大战战斗机.狡猾的敌人在捉到迈克兰女儿和马特落跑时居然叫了架战斗机来招呼迈克兰(这回可惨了).战斗机不断地发射导弹向迈克兰飞奔而来,结果连桥都被炸成了两段,老迈在跳车逃命的同时顺便爆炸了战斗机(强人),这已经是迈克兰第N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了,命可真够硬的.影片结局老迈救出女儿和马特,破了恐怖分子的阴谋(大团圆收场). 老布在本集中的表现异常英勇,甚至可以和他的全盛时期相媲美.不过老布最近的演艺事业一直走下坡路,以警察形象出现的〈16街区〉完全可以看出已显老态的布鲁斯 威利斯,转型作绅士的《完美陌生人》,却给了我们一个定义:影帝(老布)+影后(海莉 贝瑞)=烂片.〈虎胆龙威〉系列能救老布一次,总不能救一辈子,希望老布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毕竟一直打下去不太靠谱了.华人女星Miggle Q风头正劲,无论是风情万种的性感女性或是强悍异常的打女都是手到擒来,接连在商业大制作〈谍中谍3〉、〈虎胆龙威4〉中担任重要角色已为她积累了不少人气.至于贾斯丁 朗释演的马特一角似乎不太讨喜,他的胆小怕事与迈克兰的英勇无畏形成鲜明对比. 总的来说〈虎胆龙威4〉是一次完美的回归.
时间:2007年6月26日19时地点:Banque Scotia影院事件:《虎胆龙威4》北美首映场现在福克斯fox也越来越小家子气了,这场超前首映放在了公映前一天,仅仅提前一天。
不过,好在不像华纳那么缺德,彻底取消了在加拿大的超前首映。
言归正传,这场众望所归的动作巨片明显就是想来个先声夺人,目标?
当然是过两天就会降临地球的派拉蒙+梦工场《变形金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后者压力会不小:这部一气呵成,火爆连连长达130分钟的影片让人感觉也就90分钟的光景,从最开始交代背景,到逐渐引入枪林弹雨,渐入佳境,最后一锤定音,恐怕大多数观众只有两个字:痛快!
的确,好久没看过这么纯粹、硬朗的好莱坞动作猛片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
《真实的谎言》?
再上一次呢?
《虎胆龙威3》?
那已经是12年之前。
除了精心设计的动作场面,穿插其中的插科打诨当然是《虎胆龙威》系列的招牌配料,而担当这个任务的Justin Long,他的演出正正好。
50开外的布鲁斯威利斯摆脱《完美陌生人》那样的花瓶角色后,重归最看家的路线,摸爬滚打的全武行,一而再、再而三的超越人类极限,都宣告了动作之王的回归。
这也让我不禁联想到:明年,印第安纳琼斯尚能如此饭否?
另外的一些花边料:恶搞历届美国总统、Maggie Q被"NYPD"爆捶至花容不再、特殊武器打直升飞机……说道这里,我得赞美一下伟大的“娱乐至上”。
忘掉装腔作势的《加勒比海盗3》吧,忘掉酷得掉渣的《十三罗汉》吧……今年夏天,让我们仗着虎胆再现龙威。
9.5分!
原贴链接:http://tintin76.blogcn.com/diary,8138371.shtml
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动作片,尽管这部好莱坞电影有着所有好莱坞同一流水线生产的所有标记,然而这部电影通体的流畅、热烈紧张的气氛、以及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所让人保持着的紧凑而愉悦的过程,确实让我相信这部电影具备了所有优秀动作片所具有的优点,而之前在看《变行金刚》时所产生的对于动作电影厌倦,现在想起来多半是由于对变形金刚们庞大而臃肿的身躯所产生的不适应,我始终觉得,动作电影的演员一定是身手灵活,闪转腾挪,上窜下跳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而《变形金刚》更多的是依靠特技所堆砌的特效奇观,早就过了看新鲜热闹的年纪,故而对《虎胆龙威4》中的老小子颇有好感。
这感情就跟看了这么多年英超和NBA一样。
按说英雄迟暮也算是人生一大悲凉,布鲁斯威利在20年前还是个小伙子,如今看着他那张要笑不笑的脸,尽管面对这个网络时代很是无奈,然而在美国个人英雄主义高扬的大旗下,老迈克兰警官还是再一次得拯救了美国人民于水火之中。
电影的英文片名叫“die hard”用我蹩脚的英文水平来翻译,很可能片名就成了《死不了》,虽然不符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不过对于蓝领们理解水平来看,这样的翻译倒是更为贴合电影主人公的气质,他根本就是一个子弹见了会转完,导弹见了会撞墙的上帝。
电影有几处动作场面处理得令人印象深刻,一处是隧道追击的场景,迈克兰警官被逼进了一处隧道,敌人开放了隧道的两头入口,汹涌如潮水般的汽车从两边驶来,一时间,一辆辆轿车相撞飞天,眼见它们朝你直直得飞来,砸在两辆车之间,而天上正有一架直升飞机追击,如此阵仗还能保住小命已是奇迹,更加令人叫绝的是,迈克兰警官竟然能开着一辆警车高速前进,然后跳出车门,车子沿着一个向上的斜坡高高飞起,撞烂一架直升飞机。
假如这些还只是小场面的话,那么美国五角大楼派出的F35都无法对付的一个开着卡车的中年大叔的话,那么我们除了说他是神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眼见着又一座立交桥炸毁了,眼见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是孩子淘气时洒落的积木一般的堆叠着,而迈大叔楞是左闪右避安然无恙,几次导弹来袭,死活直撞南墙不回头,真为美国人民的交通担心,前几天,《变形金刚》刚刚炸毁了几条公路,这次又让好几座桥梁坍塌,烧钱烧到这份上,也就剩我们跟着肉疼,依稀记得曾经为《黑客帝国2》专门造一条高速公路来供我们过家家炸着玩而倒吸一口凉气,如今满眼望去都在炸公路。
而如此损失惨重,迈警官竟然是有如不坏金身,只是擦破点皮,用鲁迅的话说就是“状勇多而近妖。
”用海明威的话说就是“你尽可以折磨他,但是就是杀不死他。
” 很多学者为恐怖分子做过辩护,认为他们也是受压迫受欺凌的一群人,李敖就曾经说过类似于美国曾经在越南战场上屠杀过不少妇女儿童,因而今天的911事件又其合理性云云的话,其实我们凭心而论,这件同样残忍而错误的事,为什么一定要有一方是站在正义的立场上的呢?
在这两件事情上,谁在谁的面前都是抬不起头来的,往往是一个人的错误,却要我们整个世界一起陪葬。
这不禁让人想起如今普遍关注的阿富汗人质事件,据说被杀死的那个男子是一个韩国牧师,据说该男子身中十弹,据说那23名青年都是无偿去那里的义工。
看这照片上的那些阳光而欢乐的脸,多么好的一群人啊,如今却要在担惊受怕下苟延残喘,面临着无辜而遭罪。
此刻,苍天无为,上帝无为。
我向上帝许愿说:“我希望世界和平。
”上帝皱了皱眉头说:“说说别的愿望吧,这个有点困难。
”我说:“那就把所有人都变成象迈克兰警官那样,这样就能人人自救了。
”上帝低头沉思了一下,然后说:“还是说说世界和平的事吧。
”
又会杀人又会电脑,成为这种人的概率有多大?
这两份职业任何一件要做到优秀所需要的付出,前者可以凭想象,但绝不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后者,我是学计算机的,执业5年,自觉离精通还远得很,当然牛人很多,但大概出门晒太阳伸胳膊踢腿的也少(要知道,Chloe在24里唯一的一次端枪射击已经让我们惊艳一片!
)。
片中的反男一号是“用一台笔记本黑掉国防部的人”,也是国家安全系统的主程序师,这样的人没有困在几十万行的代码里面做学科带头人,而是游刃有余的拿起GUN,麾下也是能文能武的精英,一边破解国家基础设施网络一边手持重武器杀人的复合型恐怖分子!
对手升级,自然我们的JOHN哥不能还用老版,身边也要带个国宝级的小屁孩,在他老哥用传统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帮忙打个补丁。
一老一少的反盗版之旅,让我等刁了口味的新世纪受众也大呼过瘾!
去年Rocky六十高龄重返拳坛,今日老布知天命用汽车打下直升飞机,皆叹为观止!
F35 VS 变了形的擎天柱大哥,吊啊!
去电站的路上有一段“何谓英雄”的对话,多少道出了20年来三番四次“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的McClane的无奈与辛酸,很感人的点睛之语。
娛樂性豐富。一個喪警察,加一個瘦弱的駭客,還有美國大混亂。最近看很多電影也有美國大混亂的場面,感覺怪異。好像美國混亂了,便是世界末日一樣。笑料很多,maggie q比想像中出現得久,雖然根本沒戲可演。也不見她展現美貌,連對白也不多。0靚仔演來討好,女兒也很有趣,十足老竇,完場時我心想,如果我阿爸係警察,我都要苦練俾人脅持時點開人地枝槍射爆人地個腳板。
十二年后我们见证了威利斯的头发终于趋于「全灭」,麦克伦还是老式警察的做派,在面对高科技罪犯颠覆全社会运作体系,上天下地无所不能之际,还是用招招见肉的方式颇有悲凉的气概,当然恐怖分子开局猛如虎到不可思议,最后又愚蠢到丧心病狂,只是再次证明「孤单英雄」式类型片为了主角光芒而最终给自己挖坟自尽。
找不到当年朴实的感觉了
怎么会有这么傻逼的Timothy Olyphant! 挟持mcclane的时候把他搂在身前 等于把枪指着自己 脑子里装得啥啊
远不如前三部了,主要是90年代警察故事的氛围已经没有了
都知道布鲁斯威利斯肯定死不了了,没意思
这一部在故事情节上不如前三部,不过火爆的动作场面还是下了不少功夫。正如布鲁斯的面容和年龄,主角似乎显得老态、过时,与新技术有着很大代沟,沦为单纯的打斗匹夫,不得不依靠黑客青年一起拯救美国,如此一来,他那独具特色的自言自语(自嘲)就稀疏不少。
昨晚为了到2点多不睡觉 就看的这个 很爽 堪比谍影和碟中谍 随着年龄的增长。。。布鲁斯越来越像史泰龙。。。
动作很过瘾,但是大BOSS到底是聪明还是傻呢?
hehe,典型的美国片啊,看也无聊不看也无聊。2个人拯救美国,加上一个还不错的小姑娘
与时俱进的老警察。
老了,动作没那么爆了。黑客男演技还可以。
终于把这个系列看完了。 Yippee-ki-yay, motherfucker! 。 深得吾心啊。有空重新看。
好吧,有Maggie Q被虐,给个五星鼓励一下...
最近不怎么喜欢看动作片。。。
看1时有同学紧张的乱叫。看2时大家聚精会神。看3是为已看了1、2。看4等了1年。bruce willis老了。maggie Q,真牛。
一次比一次来得声势浩大...John的嘴巴依旧不饶人,依旧手枪闯天下,娱乐性质强
该简单的不简单,该复杂的不复杂。
冲着Bruce Willis去看,当然套路,当然还是要看,如此帅的老男人,不好错过每一部的
差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