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以释凡大师为首的“猛龙帮”,人傻钱少,曾经带给我“这样也能当影评人”的励志典范效应。
现在看完《猛龙》正片,我是觉得释凡确实胃口就这样,好东西他消化不了。
所谓观众素质低,就体现在这一点上。
当烂片的创作者都觉得自己拍得质量上乘时,你怎么要求观众有判断力?
在电影杂志和网站干了这么多年,好多电影的钱都发在了车马费和宣传费上。
当记者时,有一个坏处就是你看了某部电影,比所有人都早看,知道这是个会砸参与者牌子而且市场反响也会很一般的电影,但不能瞎说。
毕竟片子让你提前看了,人家还没上映,你上去说就是吸引大仇恨。
可是不说,你又难受,觉得自己是救世主,应该给大家劈开红海。
或者憋不住说了,确实吸引了仇恨,最终还是得在各种突然而来的压力(甚至是导演直接找上门来)的情况下把它再删掉。
你说何必呢。
当个拿钱写点不疼不痒话的影评人不就得了。
对于我来说,我是骂得过瘾,可对得起一脸希望让你来看片的人吗?
好莱坞影评从来不考虑这个,我只是在当下中国的影评环境谈这个事。
我工作的几家东家,都涉及到电影的投资,有时自己愣头青就撞上了自己东家投资的电影,结果让我给骂个狗血淋头,最后骂急了要人道消灭我。
这种事儿算是我办得不地道。
好在时间终将证明一切,片子下映后,不还是豆瓣一窝蜂的差评,还不如当初让我先骂,咱们来个负面宣传,你们承认一下不足,保证以后进步,这才是皆大欢喜。
不然你看《猛龙》,总有猛龙帮和陈嘉上这样一直拍烂片但不停拍的导演做后盾,但还是豆瓣评分5而已。
或许我不是资本家,没法让大家先看了再说烂,那时你就敞开骂吧,至少钱已经进了口袋。
有媒体同行,骂电影要用小号,这也算是一种发泄不满的策略。
唉,《猛龙》这样故事支离破碎,硬拼起来的动作片,你勉强说好,也说得自己不舒服。
所以如果真的觉得这片子好的,也算是幸福的人。
判断标准低了,大家自然见面都笑呵呵,没什么冲突。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姜文在《一步之遥》柏林颗粒无收后,坚持称自己没有受到伤害,会是他开始走下坡路的开始。
如果不能接受别人说自己不好,甚至不能承受辱骂,不要当个电影人。
中国的电影观众是看着国外优质电影长大的,90后的孩子只是看得还不够多而已。
苦口婆心的说了这么半天,中心思想就一个:烂片就是烂片,你不说,有别人说,有市场证明,最次也有豆瓣评分这个东西在。
如果有一天评分系统崩溃了,大家重新打分,结果也是一样的啊!
哪天我要是不找东家或者换了个东家,你说我要是把以前一些事都扯出来,带着酸酸的委屈,或许等于在电影的坟墓前又唾弃了一把——这样真的好吗?
翻译自国外网络影评,不代表本人观点。
由查尔斯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汲取灵感的香港电影,长久以来都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娱乐性,而这种传统也成功的得到不断的传承和进取。
近日,《猛龙》一片籍着这种传统,再次汹汹来袭,而且故事严肃,绝无玩笑。
任何欣赏动作电影的人,都不能错过此片。
我很小时候看了《致命武器》,觉得那是警匪片精品中的精品。
但今天我看了这部港片以后,所有有关《致命武器》的感觉都被盖过了。
《猛龙》是如此的硬朗和潇洒,虽然运镜有时显得急躁跳动,但是一旦你习惯了,就会得到一种时髦动作片的享受。
我买这部电影的DVD时,我对此片一无所知,我只是注意到了《猛龙》这个有点怪异的名字,从盒子上甚至找不到电影的发行年份。
随后我在演员表中看到了洪金宝的名字,这几乎等于“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我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部片子在IMDB上的得分是如此的荒唐。
我在看《教父》时候还有点昏昏欲睡,但看《猛龙》时可始终能保持精神。
即使是重看的时候,或者在我疲劳不堪的时候,《猛龙》中那些不可思议的动作仍能让我兴奋不已。
片子里的原声和英语字幕都是绝好的附加品,我对DVD的质量也无比满意,音效,画面,动画菜单,选段功能,都棒极了。
而在全体剧组合影中,每个演员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角色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DVD的一切都结合的天衣无缝。
一直以来,我都盼望能欣赏一部真正的香港时装动作猛片(不是喜剧片,那种片太泛滥了),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
港片和好莱坞大不一样,它们具有强烈的东方味(面具,匕首,功夫,反派男女颇具威胁性的态度,令人耳目一新的装扮,复杂的正反派人物关系设置,以及不得不提的烟雾追击和跑步场景,洪金宝真是太酷了),它们也有极为风格化的暴力场面。
我讨厌《老男孩》这样的暴力片,里面的折磨戏被无限拉长,细节毕现,令人反胃。
两者的区别在于,《猛龙》的暴力戏是迅速的,离奇的,而且绝对出人意料(比如某人被突如其来的钉在了墙上)。
当那个警察在站岗值勤时,许俊豪拿着那把招牌性的砍刀悄悄接近了他,镜头随后就转向了别处,使得这部影片和那种疯狂嗜血的暴力片大为不同,太聪明了。
这绝对不是一部适合少年人观看的电影,最佳观众群应该是20岁以上。
我也认为有不超过百分之一的女性观众能受得了这种紧张的动作大戏,当然了,只是个人观点而已。
我找不出另一部动作片能有比《猛龙》更爽的动作密集度,每个特警队员的出场都是在几秒钟就完成的,同时还介绍了他/她的背景和能力。
如果你在看片时眨了眨眼,绝对会错过很多关键。
镜头被不停的切换切换再切换,色调也随即转变,字幕不断打出,就像一个新闻纪录片一样。
最后,同样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故事让观众有很好的对主角的代入感,我自己就是,尤其是看到主角们都如此的年轻。
每个特警队新成员看上去都年轻,缺乏经验的弱势,而洪金宝则显得老态,充满了暮年的沮丧,但他们奇迹般的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团队,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和那些最残忍的歹徒进行了殊死战斗。
我对完美的动作片有一个长久以来的标准,而《猛龙》挑战了我这个标准。
墓地那场就是一种享受,而全片有无数戏份丝毫不逊于这场戏,不能不说是一个大惊喜。
IMDB上对本片的评分让我啼笑皆非。
我给10分满分。
香港电影始终让我好奇,他们究竟还藏了多少动作好玩意儿没拿出来。
差点忘了一点,这片子完全没有那些愚蠢的裸露戏和无聊的惺惺作态(时装动作犯罪片最喜欢拿这些元素吸引眼球,但《猛龙》没了这些照样无比出色)。
感谢大家看我的评论。
正反双方,都是四男一女,都是军人(或相当于军人)出身,都有一个狙击手,都是有故事、有经历、有精力的牛叉人物。
在每个人物在给打斗之前,都要上来一段历史特写,以强调其牛叉之处,但是在真实的打斗之中,似乎并看不出有多牛叉。
比如说,两个狙击手的水平似乎也就那样,可以说是百发一中,其余99发基本上都是在制造炮灰。
还比如说,余文乐所扮演的那个牛叉人物在历史特写中强调是开车方面很牛叉的,但纵览下来,与剧情有关的开车场面只有两个,一个是开车对撞大块头吉普,一个是当兼职的哥,而的哥的表现也不是的士速递里那样。
再比如说,对于两位故人的刀功对决,似乎也没啥出彩之处,就是砍来砍去,然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刀合一并一定是耍刀的最高境界。
……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我最近就不如意呢,烦躁的厉害!
总觉得无法排解,我体内的火球是越烧越旺,越烧越大。
闲来无事,我就从温了一遍《猛龙》,看过之后心情舒畅不少,至少体内的小火球被熄灭了。
就一个字“爽”。
男生和女生看一部电影的很多角度是不同的,我看电影主要看演员和故事内容。
就《猛龙》来说,我特别喜欢吴建豪,对他的改观很大,没想到他演起警察来居然那么帅,造型也绝对的衬他,总之他把人物塑造的很有型,很直观。
夏雨,我一直很喜欢他,他永远是一个大孩子的样子,在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岁月的痕迹。
以前没觉得狙击手多么的了不起,但看过《猛龙》之后,我发现狙击手真的是很了不起,这绝对是技术活,一般人无法胜任,一个子“牛”。
余文乐,因为在很早之前我看过他的写真,所以从那以后我对他真的是很没有好感,他演的电影我就没怎么看过,但是在《猛龙》里,我发现了不一样的余文乐,一个很会演戏,把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的余文乐。
黄圣依,一个把几个大男人凝聚在一起的女警察,最后却不幸死的很悲壮,她的死去告诉了我们绝对不可以轻敌呀,乐极生悲呀!
杯具呀!
李冰冰,一个可爱的黑社会老大的前情妇,一个永远也得不到真爱的女人,但是眼神永远是那么的清澈,永远憧憬着真爱的降临。
以上是我喜欢的《猛龙》中的正面人物,说实话我真的很喜欢这几个人物,特别是吴建豪,他不演警察真是浪费呀,他是除了刘德华以外,我认为演警察演的最帅的男演员。
高东源,一个讲义气、重情义、军人作风十足的雇佣军队长,对待自己的同伴绝对的重情义,视死如归,杀人不眨眼,手段狠毒。
柏秋,一个很帅的外国老男人,也是高东源的同伙,虽然也是杀人不眨眼,但是对自己喜欢的女人却是关爱有加,从不说谎。
越儿,漂亮的狙击手,身手敏捷,出手狠毒,对待敌人绝对的一如严冬般的冷酷,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以上是我喜欢的几个反面人物,不过他们真的是让我又爱又恨,爱的是他们的团队精神,恨的是他们怎么演的那么坏呢。
《猛龙》里除了演员在有值得关注的就是激烈的枪战场面,看着真的很过瘾,伴随着枪声和爆炸声我体内的小火球也随之爆炸了,爽呀!
那枪战场面看着真是过瘾,还有他们彼此交手时的打斗场面也看着让人大呼过瘾。
其实,我很欣赏《猛龙》里无论是吴建豪他们这一方还是高东源他们那一方都拥有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那种凝聚力,很吸引我。
忽然发现李仁港是装逼界的老大,从《见龙卸甲》《鸿门宴》尤其是这部《猛龙》简直是为装逼而生。
可是也不能因此就忽略了剧情,或许导演压根就不在乎剧情,只要场面拍的够炫,能赚钱就成,因此才有了5小强每次打斗时牛逼的人物背景介绍,以及鼓点式震撼的背景音乐,不可否认,背景乐配上混乱的抢战确实相当精彩,整部电影也就这点打动了我。
影片演员阵容强大可谓汇集了港澳台韩美越,这种明星拼盘式拍戏在当时还真不多见,不过几位主要当时都还太年轻,演技都很不成熟。
我记得最深的是吴建豪,不是因为他演技烂,而是因为刚开始没认出来,后来百度下才恍然大悟,原来F4啊。
枪战戏是电影一大亮点,说实在的,这些年真的很少看到这么混乱不堪的枪战戏啦,尤其是阿雪死的那场5vs5的那场戏,双方子弹打了不少,却没打到人,就这水平还敢称雇佣兵。
最后导演看这样不成,于是就叫黄圣衣和伍允龙领了盒饭。
5小强的这顽强生命力让我想起圣斗士星矢的无限小宇宙。
总之影片还算可以,不能仅凭毫无逻辑的故事剧情就否定这部电影,本身李导就是冲着枪战动作特效去的,一部电影就那么点时间,避重就轻也情有可原,给了2星也算对得起这部不算烂片的商业片吧。
一个黑社会老大,很强的老大,资金上千万随便流动的那种老大,小弟拿着机枪乱扫的那种老大……把最重要的东西装在一个瓷娃娃里面,送给自己抛弃了的女朋友,任小流氓欺负,任外国人泡,多么宽容的一颗心哦===============================================一群各国的国际特警精英在香港遭到非人的排斥待遇他们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技能很酷可惜没人用上了自己的技能只有一个狙击手永远打不中敌人===============================================我在想这是一个多么弱智的故事可惜了导演了又想其实碰上个好点的导演说不定可以拍成一个差不多的商业片造化弄人谁耽误了谁?
等到最后发现导演和编剧一个人我终于释然了
不知道那些觉得电影差的人是怎么想的,结局雪_死胡子男_生余文乐_中枪夏雨_为喜欢的人报仇了,脚也被爆了吴建豪_被打得和马蜂窝一样,活了个人认为很好看。
虽然可能略粗糙的枪战画面。
但仍是好片
本以为跟《杀破狼》至少是一个级别的,结果没看完。
几大恶:1、无休止的话外音和插图前面简单介绍警方出场人物也就罢了,毕竟人家都是有档案可查,这样处理也不为过。
然后“坏人”登场,也一个一个介绍开来,就感觉不对味了,这是在介绍球赛的出场队员哪?
介绍人物就勉强接受了,居然连剧情也一一用小卡片说明。
这是在做教学幻灯吗?
“卧虎藏龙”“请教高人”“兵法”……插个文字就让观众觉得卧虎藏龙了?
给点专业精神好不好,这是电影。
卧着的虎藏着的龙要通过剧情的展开和演员的表演来让观众挖掘的。
2、莫名其妙的枪战在警察队和匪徒队争夺段兄的时候,特工神枪手们轻重火力打了10几分钟,楞是连对方皮都没有擦到,况且还有2个狙击手……最后撤退的时候却非常突兀地死了2个,想必导演也觉得有些惭愧了吧。
3、更莫名其妙的剧情难怪匪徒队的特工都不是现役,肯定是因为智商太低被开除。
而警察死那么一堆就更在清理中了。
4、拙劣的演技和一堆花瓶除了那个匪徒队的2号角色,其他的一点印象都没有。
把这个归入好看电影还有点犹豫,因为它绝对不算是经典,正如我在开始看之前不认它是会好看一样。
毕竟李仁港不是陈木胜,也不是刘伟强。
正如我所认为的,在片的中间二分一开始出现转折,三分二的位置出现高潮。
虽然编剧用各种手段让剧情复杂化,但,几乎所有的情节都在我意料中。
不过有些细节也确实巧妙,可惜这样的明星打斗片细节并不是吸引人的关键。
故事的前段比较郁闷无聊,从介绍到引发故事稍微有点老套,没看出由大牌明星凑成的“红黄蓝绿白”队伍有什么特色(由始至终,除了狙击手夏雨,都没看出其他人的特长有什么……),后段由于故事的推进变得紧张而稍微吸引。
某些安排可以算是新颖,比如血腥的屠杀警察,比如正义方唯一的女角死得如此早等(假如最后一战多死几个或许也可以算新颖的一部分),可惜同时也有很多认真贯彻好莱坞定律的地方,例如主角不中弹论、主角万能论等……编剧在其中安排了若干感情伏线,不过都着力不足,只有其中Maggic Q、夏雨、黄圣依和圣依的前男友之间的感情那条比较突出,整场戏没说一句废话的Maggic Q在射杀黄胜依后那貌似百感交集的神情是唯一给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可惜,在最后她明明可以杀死夏雨的情况下,又犯了那个反派定律而含冤而死……)。
本片很多幕的拍摄的手法可以作为教材使用,声画同步、声画不同步、画外音等等……最后连画面分割都有了,汗……整体上可以认为是卖明星的娱乐片,看看还算不错的……
实在不想评论这部电影,好几年了,香港电影还是脱离不了打打杀杀、烟雾沉沉、摆酷玩命的固定模式,除了特技还是特技,除了追打还是追打,情节永远是警察和土匪你追我赶,画面永远是俊男靓女加枪支弹药,都进入21世纪了,香港电影还是不懂优雅,除了周星驰和王家卫,我不知道还有谁能站出来让曾经以枪战、武打片扬威世界的香港电影扬眉吐气。
吴建豪这种在电视上都没红起来的演员,居然在这部片子里充当主角,可想而知,导演的创新意识是多么的强烈,然而创新不仅仅是用几个新人当主角那么简单,何况是这几个新人的演技的确不敢恭维,举手投足那种令人心寒的做作,只能让人退避三舍,让我只想说,钱不是用来浪费的。
如果说优点,这部片子也还是有,也是关于演员的,这也是我发表评论的唯一理由,这部片子里有一个配角,是个外国人,就是那个所谓外国军团的第二号人物,名字我忘了,但是真名知道,叫麦克.宾,正是看到他的表演,才让我没有关掉电影,忍受其他“当红影星”的表演,把电影看完。
以前香港电影里面出现的外国人,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打手,就是表情呆板,毫无表情的傻瓜,这部电影里,这个麦克.宾一出场,便与众不同,他的气质与其他人格格不入,优雅、潇洒还很有智慧,与李冰冰短短的几场感情戏,角色把握得丝丝入扣,竟然让我想起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让.雷诺的角色,虽然进入了导演设定好的抢战加爱情的固定模式,但是从表演的深度上来看,已经完全超脱了角色的要求,让我觉得,周围尔虞我诈、斗智斗勇的武打戏完全是爱情戏的陪衬,有点像一只天鹅拉着一群鸭子在天上飞,让人在遗憾的同时又感到些许安慰。
角色最后死在和警察的火拼之中,之前还说过整个戏里最有用的一句台词,是对李冰冰的前任男友说的,“我跟你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从来没有骗过她”,在为了利益搏弈的战场,他的感情执著地从烟熏火燎的阵地上撕开一道希望的缝隙,里面透露出着真诚和单纯,留给爱人。
能给我这种感觉,我估计这都是导演始料不及的,如果换了其他人的表演,不会有这种效果。
暴力美学较为出众的一部,加上众多青年影星的加盟,令影片充满了青春气息。
吴建豪 余文乐 都是我爱的!
太吐了
沙雕一样的剧情,导演和编剧竟然是李仁港!各种慢镜,摆造型特写,子弹打了不少就是打不着人,李冰冰和外国杀手的感情线真是无脑狗血,狙击手李美琪已经打伤了夏雨,为什么不再开枪?黄圣依演的警探就那么含情脉脉般的中枪?廖启智的打靶摊子就那么招人恨嘛?如果不是那么多明星,可能就是烂片中的烂片了!
漫画风格的 一些取镜的细节再琢磨一下就更好。话说李仁港确实是敢于坚持自己艺术见解的一位导演
很早以前看过,很难看...
多年前看的了,没想到评分不及格,特来评分,全明星阵容,不错的枪战戏,认为3星半是没问题的,加半星支持国产
昨天又看了一遍,其实也没有那么差,把每段戏隔开还加标题实在是有点蠢。两个狙击手相互猛开枪各种打不到是不是太假了点?可是Maggie Q真是一如既往的帅啊!如果有好的梳理和剪辑,其实是部不错的香港动作片,只可惜成品出来有点小儿科。
李仁港风格的枪弹动作片,带着老式港片风韵,李仁港的片子虽然看起来都是扯淡,但你会发现无论过了多少年,李仁港最近的几部片子怎么看都像是不就前刚拍的一样,谈不上历久弥新,但就是“熟悉的味道”。
烂。。。。
又名: Dragon Squad / Maan lone导演: 李仁港主演: 吴建豪 / 余文乐 / 洪金宝 / 夏雨 / 黄圣依上映年度: 2005-11-04语言: 普通话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imdb链接: tt0446313
05.11.27
打的一塌糊涂
猛龙没有传说中烂,国际刑警也没有传说中NB
见过2的,没见过这么2的
这片太装了
硬伤太多
都是我喜欢的明星
又傻逼又装逼,剪辑有模仿《谍影重重》的影子,转场加字幕跟小学生作品一样,正反派出场的时候各个牛逼轰轰,对决的时候全都跟瞎子打枪一样。为了黄圣依下的电影,虽然人品一般,但年轻的黄圣依真美,加一星。
Maggi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