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拍的公路电影,这应该是我这两年看到的最好的爱情电影了。
当一段旅程能让两个人忘乎所以,倾情交谈,从意识形态到亲密关系,从男女平权到基因匹配,从性爱解构到婚姻忠诚,一路打开味蕾,一路克制肉体,一路碰撞灵魂。
那到最终,他们是会情投意合而步入爱情,还是会三观阅尽而分道扬镳,彼此的内心一定都不会再有遗憾。
这样的旅程真令我向往!
Movie2019No.56《303》学术版公路片,两人一路讨论的论文题目有:1.资本主义催生孤独还是人本性孤独;2.适者生存还是强者生存;3.恋爱关系是决定因素是生理反应还是心理因素;4.配偶之间的忠诚度与不同政体国家的政治文化生活的相互影响;5.自我麻痹存在的意义以及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嗯,这部片子的剧本应该是科学松鼠会的《冷浪漫》,或者果壳或者利维坦😄😄,让我想起上学时宿舍的卧谈会,或者在系楼楼顶,引经据典相互辩驳,总有人能妙语连珠语出惊人,真的好怀念那个时候……有如此丰富的文本内容,再加上一路美妙的乡间、森林和海边的自然风光和欧洲小镇的人文景观,自然不会觉得乏味,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越加亲密,就像上文他们在途中讨论的第3条,虽然我在生理上觉得他们早就该滚床单了,但看到最后的结局在心理上还是为这个片子觉得惋惜,我希望电影结束于他们互嗅信息素那里,或者就是两个人挥手道别保留那段美好和期待才是最好的,片中不也说了吗?
最好的时刻是两个人接吻的前三秒钟。
早就下了这个片,一直在等字幕,终于有了字幕发现是金山词霸机译的……娘的整片需要我脑补成英文再翻成中文,格外烧脑,这是最不爽的地方[鄙视][鄙视]
德国人也拍汽车电影、公路电影了。
与美国人相比,德国的汽车电影更思考人生,更有民族特色。
编导的这一对年轻男女配的很好。
男的是学政治的,职业性地用统计数字说话,但喜欢抛开宏观大局,而从生物机理上研究问题。
女的是学生物的,反而喜欢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俩人都有厚重的心思。
小伙子是一夜情的产物,性与爱对他来说,始终有着别扭的关系。
这次就是去西班牙见自生下来就未谋过面的生父。
越是临近目的地,心里就越堵的慌。
女生也与男友出现了问题。
这部德国电影《303》就是这一对青年男女针对自己遇到的人生问题,所进行的哲学思考和讨论。
人生哲学加德国至西班牙沿途的风光,乡村,公路,海滩,很好的一部电影。
字幕翻译不准确,但考虑到这样小制作电影也不会有什么新版字幕,还是尽快看了。
年青人看问题光凭自己的那一点人生经历,很容易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得出一些不尽正确的结论。
小伙子有点儿木,喜欢钻牛角尖,情感发挥好像有些障碍。
问题考虑的很复杂,研究的很深,这很好,但常常得出一些没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东西,或主次、轻重缓急搞的不是很准。
我感到,有些东西要随自然,在自然进程中发挥好主观的控制作用。
姑娘倒是既性情又理智,她困惑于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许多问题,内心也很孤独。
俩人旅途中的讨论很有趣,并非话唠。
没有半点要指责他们的意思,恰恰相反,我感到年轻人纯一些、直率一些,思想一些,即便有点儿偏差,这更有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没有什么不好。
电影让我看到了什么叫做年轻,就是有的是时间让你走弯道,然后再纠偏,真的非常非常美好。
旅行的结果并非没有解决问题,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根本没有痕迹的生父,不见也就摆子。
自己与前男友的问题,还得要由自己来解决。
通过这次旅行,俩人都成熟多了,最起码都有了个心灵交往的对象。
人与人之间一般的交往容易做到,但敞开心扉深入下去却很难。
人生来孤独,应该有这种朋友和伙伴。
我以为最后的结果也很具有德国特点,不指望戏剧性,更重视思想性,但结果被打脸了。
即便是这样,返回的路途应该更加沉重,毕竟将来有许多事需要他们面对
整个影片画面清新、民谣音乐迷人,有点像一部日系画风的欧洲片。
一辆复古BUS的房车,沿着欧洲公路从北往南直到地中海,沿途风光无限,每一处湖泊河流、乡村城镇都宁静而美好,有生之年一定要去自驾这条路。
这部缓缓行进的清新公路片,男女主角之间关于人类、社会、人性、情感等等的辩论式对话内容可能才是导演真正想传达给观众的观点,以至于故事本身显得比较单薄简陋了。
与美国公路片的狂野奔放相比这部德国影片显得格外温婉恬静,这就是地域文化差异的体现吧,但也是这种太过温婉的风格让人有些太平淡,没有激烈冲突,没有激情戏、没有亮点。
但是里面很多动听的民谣倒是不错的。
求歌:他们从加油站(遇到辣妹)离开后1:13:30背景音乐那首歌,太好听的民谣....
【荷航观影】多年前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拍摄了一部小成本独立制作《日出之前》,全片男女两个角色,没有活色生香或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是两人一边游览城市一边谈天说地,在聊天的过程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根本是导演的无心之作,却未曾想到大获好评,之后更拍出《爱在日落黄昏前》和《爱在午夜降临前》这个系列,更为这种“话痨(伪)爱情”类型制订出一个可怕的高标准。
这部德国片算得上是房车公路旅行版的“爱在系列”。
这类题材通常依赖风景、音乐和台词。
全程西欧的乡村风景美仑美轮,从柏林到科隆,再到法国、西班牙等等,一路上风光无限,山峦与大海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音乐选曲不算太突出,最精彩的还要数台词部分,写得妙趣横生:生物进化论、异性气味相吸理论、婚姻持久理论等等不一而足,不时让人会心一笑。
剧本设计巧妙,这两个角色不约而同地,都在跨越地理界限去解除内心的疑惑困扰,从而确立新的人生方向。
可惜之处在于男女两人没能维持在友情的界线之上,也就是没能像“爱在系列”那样始终不说破/跨越男女感情的界线。
前半部分互不相容的喜剧刻画,到逐渐彼此依赖的关系描写,基本上都维持在较为清醒的层面。
然而,两人接吻之后的剧情就如泥石流一般落入到小清新爱情喜剧的窠臼里,最后女主角回心转意的结局真是无可救药,彻底打破之前营造的理性和暧昧气氛。
并非说不相信这种美好大团圆结局,只是这种“奇迹”会不会来得太快了点呢?
在这个世界上就两个人,男人和女人。
然而人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多元,又如此简单。
世界那么大你应该看看,相依相伴的童话故事在你的世界外然而又在你的世界之内!
遵从你的内心过神仙而又俗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在一起了,愿牵你的手永远不松开,在这孤独的世界上浪迹天涯。
我最近喜欢上一个女生,非常苦涩的喜欢。
我的好朋友说,你该去看看《303》。
约她出去的那一天,我们在吹风的共青公园集合。
逛完了公园的我们,在五角场看电影,在大学城附近的地下街道共进晚餐,在复旦与上财外的街边压马路,在地铁上分道扬镳。
略显尴尬的寒暄,小心谨慎的试探,一路上我听她讲述着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同时我分享着自己的现在与打算。
我明白我们的目的地终究是不同的了。
我还在直博一年级,而她已经工作一年多了,我渴望诚挚单纯的关系,她却似乎觉得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凑活,我悲伤敏感总是思考故事与现实的联系,她随性率真,闲暇时间总是积极入世。
我下地铁时说:“今天,谢谢你给我快乐。
” 她说,“拜拜。
”,低下头又刷起了手机。
呼啸而过的地铁掀起了阵阵凉意,正如看完《303》后的丝丝悲凉。
结伴的旅程很多,但遇上对的人的机会却很少。
我决定不了自己crush上谁,但总能决定自己与谁相爱吧?
这次的Step 2 没有走通,那就再尝试遇到自己的Step 1吧。
24岁的俩人,旅途邂逅,环游列国,暗生情愫,终成眷属。
很熟悉的套路,这类型的公路文艺片很多,能否吸引人的要看交谈的内容。
一路以来,他们从哲学、世俗、社会学、生物学、意识形态、人文历史、新旧制度、到男女关系,婚姻家庭…话痨不断,各执一词又相谈甚欢,相聚恨晚又止乎理智。
德国这个国家真是又古典又严谨,两个正值芳华的青年男女,竟然一点关于流行的话题都没有,互联网相关的更是绝缘。
哪怕是涉及到情爱的部分,几乎全是理论和学识上的互动,像高逼格的知识分子研讨会,刻意得来也太过于阳春白雪了点。
灵的高度契合之余,肉的渴望被淡化忽略了,也许这正说明了他们就是一路人吧?
正常来说,男女之间的交往大多带有功利性。
如果过于追求灵的享受,毫无试探或谄媚感,可能他(她)对你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像一个置身度外的旁观者,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
所以说,结局是美好的,也是不大现实的。
真的很喜欢这种房车,就像去春游一样,这才是在路上,真实。
我们现实生活中各种压力就需要这样的旅行来思考自己,向内,,特别是经历了一些事情,自己会明白完全靠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到好的风景,心情会转变,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从生物学的角度,爱情只是人的意像,我们都在路上,很多人只是我们的过客,我们只是……
303的部分bgm让我想起了朱诺,轻松甜蜜,切切私语欧洲的姑娘个子不高,身形单薄,跑起来有些踉跄,真实又让人愿意亲近都是喜欢思辨的两个人,仿佛另一个自己,代入感很强男孩子腼腆又爱钻牛角尖,女孩子感性却不乏倔强两个人在路途中互相碰触自我;嗯......房车、爱人、美景,但愿时光就此停留
1.德国,2.话痨片.3.深度沟通需要长时间的相处,保持耐心。
像《逍遥骑士》那样的公路电影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旅行。像《黎明前的两个夜晚》那样重视交谈辩论的爱情电影也永远不会失去它的观众,因为它反映的全都是年轻人当下普遍的迷茫和困境。因此这对善于思考与反思(进行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德国人无疑是值得我们永恒学习的模范。你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最终决定了你成为怎样的人,而人与人也正是在以信任为起点的《303》公路上误打误撞又命中注定的联系在一起。尽管这段寻找自我的旅程走了许多弯路而显得有些漫长,但就如同我们年轻时犯过的那些错误一样理应得到原谅。
好像已经摆明了在问男人:你愿不愿意当一个继父。沙滩好,海好,房车好。不过这爱情倒是显得太快。
我不相信有爱这种东西,感觉到过吗?
歐洲公路電影
敬我们的太空舱。
挺好,就是不喜欢这个色调,感觉好冷…
欧洲人有哲学的传统,年轻人讨论人生,哲学,宗教,性,婚姻。让我感觉自己很糊涂。
12/23/2018国航纽约飞北京
人们不会因为目的地不同错过,不会因为吵架误会错过,不会因为已经有男女朋友错过,不会因为落魄潦倒错过,甚至不会因为已有身孕错过,只要有时间和契机能让彼此互相看清灵魂并同频交流,他们就一定是走到最后的人
国航墨尔本上海
前半段带感 后面略拖沓
哈哈哈哈哈,别说了我就好这口话唠言情片,真的懵懵懂懂甜到我骨子了,愣是在飞机上脸炸开了朵花。
6,漫游欧洲大陆,一路探讨人,性,自我。台词不够了,我们就放歌吧。
比预期中残酷和真实很多。德国人:无止境的辩论和道德感,比比谁的生活更烂,接吻要在最衰的时刻,躲雨一幕男女主角像两只毛绒球小猫,结尾像《绿光》,精髓在于出逃,然后烂摊子一个个收拾好。
剧情还行,设定一般。
终于,两个孤独失意彷徨如丧家之犬的灵魂,像失散多年的故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死都不肯放手。
一路上风景也太好了!
每部影片(哪怕再平庸)都有它的蓝色时刻,本片中留给镜头“亲吻前的三秒钟”。虽然气质上是大学生实验短片的三小时电影节升级版,仍然要提醒大学生观众,在具备业余空手道可撂翻退伍军人、吉他熟手美声唱将、野泳冲浪技能、博览群书、拥有一辆房车、24岁预备生儿育女等现实资质前,不要轻易代入。
夏天,邂逅,27,房车,旅行。社会达尔文,尼安德特人,双盲气味测试,婚姻与忠诚,爱与性.......每一个元素都撩拨着大脑的G点,每一个话题都挑逗着灵魂的共鸣。肉体的克制与精神的放肆,嗯,是爱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