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胶

Hairspray,恋爱大爆发(港),发胶明星梦(台),发胶星梦

主演:妮基·布朗斯凯,扎克·埃夫隆,约翰·特拉沃尔塔,米歇尔·菲佛,克里斯托弗·沃肯,詹姆斯·麦斯登,阿曼达·贝尼斯,奎恩·拉提法,布里特妮·斯诺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发胶》剧照

发胶 剧照 NO.1发胶 剧照 NO.2发胶 剧照 NO.3发胶 剧照 NO.4发胶 剧照 NO.5发胶 剧照 NO.6发胶 剧照 NO.13发胶 剧照 NO.14发胶 剧照 NO.15发胶 剧照 NO.16发胶 剧照 NO.17发胶 剧照 NO.18发胶 剧照 NO.19发胶 剧照 NO.20

《发胶》剧情介绍

发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胖女孩特蕾西(尼科尔·布朗斯凯 Nicole Blonsky 饰)生长在60年代的一个普通美国家庭。她迷上了一个电视选秀的舞蹈节目,并梦想能站到舞台上发光发亮。然而特蕾西的母亲,自小因为肥胖而缺乏自信,常常担心肥胖是特蕾西的绊脚石。不料特蕾西在节目中的出色表现,令她的前途顿时开阔。甚至大家对她的喜欢,胜过了本来非常得宠的艾姆伯小姐(布兰特妮·斯诺 Brittany Snow 饰)。 欢喜之余,特蕾西却迎来了事业的急剧转折。一方面,艾姆伯为了保住地位,不惜用尽卑劣手段力挽狂澜,甚至不惜勾引特蕾西的父亲,使得其家庭不和。另一方面,当时社会严格实行种族隔离,特蕾西还陷入了一场种族斗争之中,危险的形势随时会把她的事业前途毁于一旦。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爱在俱乐部第二季非常婚庆靠近上帝硫磺泉镇的秘密第二季王和我万王之王海岸情深头痛欲裂犯罪心理第六季宜昌保卫战卡兰克美洲狮俱乐部高地行动神魂颠倒实习医生风云第二季BOX袴田事件命とは第七子:降魔之战险恶2绑架大明星快刀洪吉童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剧场第四季唐顿庄园龙虎山张天师我在雨中等你娘心台商专业团队食人虫霍乱时期的爱情要久久爱

《发胶》长篇影评

 1 ) 40年前的超级女声

4年前写过篇文章介绍2002年红透百老汇的一部音乐剧,2007年它被好莱坞搬上了银幕,并且以狂欢式的1960年代流行音乐与著名动作影星John Trivolta以假乱真的反串女角表演而成为年度影坛亮点。

它就是《发胶》。

影片讲述巴尔的摩城里爱唱爱跳的胖姑娘Tracy在电视歌舞秀中成名的故事。

这是部沉浸在欢愉旋律与奔放舞蹈中的影片,它把超级女声式执著憧憬与美国式率直爽朗的音乐,搅动成一个载歌载舞的狂欢青春瞬间。

伴随着摇滚乐诞生初期的典型流行曲风,影片原声专辑的30首曲目组成了一架回到过去的时光机器,这些创作于本世纪初的“老歌”象经过“做旧”处理的道具,不断煽动起年长者的怀旧和年轻人的好奇。

片中主要歌曲大多为女声演绎,既有女主角Nikki Blonsky激昂励志的少女歌曲,也有骚灵味正宗的节奏布鲁斯,就算John Trivolta低沉粗砺的伪女声,也把数首爵士合唱曲目点燃出异样的光芒,真担心如此出彩的表演会为她赢回奥斯卡的最佳女主角奖。

著名黑人女歌手Queen Latifah也在片中担任主要角色,一首“I Know Where I've Been”的灵歌抢足了两位真假女主角的风头。

影片新增了数首在音乐剧版本中未曾出现的曲目,也被一一收录。

《发胶》就是一张40年前的超级女声精选,记载了快乐也记载了时髦。

(上海一周)

 2 ) 反叛被反叛

曾经黑人在美国是奴隶,如今种族问题依然存在,但早已今非昔比。

60年代反对种族隔离的运动轰轰烈烈,在那个反叛的年代里,上演着无数的运动,影响至今。

曾经同性恋被看做精神病和性障碍,有精神科医生“治疗”这种所谓的性向疾病,如今,不会再有医生“治疗”同性恋,在某些国家同性恋可以结婚。

曾经,在古代,我国的唐朝,女人以胖为美。

今天,胖被认为是难看的,女人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减肥,即使多数女人身体健康身材匀称。

曾经,在1988年,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拍摄了关于种族斗争的影片《发胶》,2007年,也就是现在,《发胶》的新版本上映。

曾经,里基•莱克(Ricki Lake)还是个胖女孩的时候主演了《发胶》,19年后,她再次参演了新版的《发胶》,但是我认不出她在新版的出演的角色,因为她变瘦了不少,现在的体态丰满匀称。

她是电视节目“大家说”的主持人。

曾经,杰里•斯蒂勒(Jerry Stiller)在1988年出演了《发胶》中父亲一角,19年后,他在新版《发胶》中出演平基先生,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只卖给“有品质的女孩有品质的衣服”。

曾经,迪文(Divine)是约翰•沃特斯的电影“女”神, 19年后,约翰•特拉沃尔塔(John Travolta)在新版《发胶》中重新演绎了《发胶》中母亲一角。

新版《发胶》和1988年的《发胶》相比少了锐气,综合了改编自约翰•沃特斯《发胶》的百老汇歌舞剧中的元素,票房成功,但在我眼中,是一出非常失败的喜剧。

约翰•沃特斯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导演,他的锐气另人乍舌,被誉为垃圾电影大师。

他的电影是非常自然的,愤世嫉俗,不遵循通常的电影语言,把他的所思所想自然呈现,尖锐的嘲讽现实中的一切。

新版《发胶》导演亚当•山克曼 (Adam Shankman)擅长拍摄轻松喜剧,经他演绎的《发胶》是对旧版《发胶》的反叛,旧版《发胶》之所以用发胶来命名就是对60年代群体的嘲讽,60年代夸张的发型和60年代夸张的人们是一致的,虽然60年代群体反叛精神值得怀念和发扬,但是并不发自内心而是随潮流而动的反叛不过一出做作的戏,带来的只会是失败。

约翰•沃特斯做为同性恋曾经受到群体歧视,但他的反抗并不是愤怒吼叫,而是把现实中的荒谬荒谬地呈现在胶片中幕布上。

他把黑人运动的荒谬表现出来,因为这一切本身是非常荒谬的,人类这种生物内部会因为肤色的不同相互歧视,还要为了平等而奋斗,这简直是太荒谬了,外星人一定早把地球上人类的故事当做最好笑的事情拍成了喜剧,还要做些关于地球生物群体内排斥性的研究。

而亚当•山克曼翻拍的《发胶》却把这一切变成另一番意味:逆时代潮流而动是必定失败的。

力度没了,独特视角没了,卷进了群体浪潮,赶时髦而做。

说是时髦,早已是旧事,赶时髦这种事一般都是落后于先锋,流俗,缺乏独立见解,却讨好,体现在票房上。

把两部电影比较一下,有些细节是非常有趣的,约翰•沃特斯电影中的颜色是饱和鲜艳的,现在,很多电影中色彩都是这样的。

新版色彩柔和,没赶这个时髦。

约翰•沃特斯电影中出现过几次爱吃糖的可爱姑娘,爱吃糖到病态。

新版《发胶》中爱吃糖的姑娘也很可爱,长相甜美,总是吮着棒棒糖,这个角色再次重复了电影中将棒棒糖搞成性联想的陈词滥调,姑娘和黑人少年跳舞那段黑人飞吻后拿掉了她口中的棒棒糖手指贴在姑娘唇上。

有一点,新版的点子挺好,就是最后在选秀中获胜的是黑人小姑娘,而不是为黑人运动代言的白人姑娘获胜。

新版中约翰•特拉沃尔塔饰演的母亲一角是一位因为肥胖而自卑的女人,善良胆小。

他在一些细微之处捕捉了迪文的神态和气质,我想他捕捉的是真实的现实中的迪文的影子,迪文曾经创造的角色都是非常自信夸张邪谑的角色,夸张的表情背后难以捕捉的属于他本人的善良脆弱在新版中由母亲一角体现出来。

约翰•特拉沃尔塔也怪不容易的,要贴上一套肥胖胶皮还要舞步轻盈在结尾歌舞一场。

他和克里斯托弗•沃肯 (Christopher Walken)的戏让我想到年老的约翰•沃特斯,可惜迪文88年去世了,要不他俩是多好的一对。

复出的米歇尔•菲弗 (Michelle Pfeiffer)的冷傲美艳和88年版本中演同一角色的Deborah Harry模样有点像,神态气质也很相似。

约翰•沃特斯又在自己的影片中过了一把跑龙套的瘾,88年的版本他演的是一位精神病医生,2007年版本中他客串了一个暴露狂。

约翰•沃特斯是在巴尔的摩的两种文化的交叉下长大的,他那时候和很多白人少年一样,背着父母收听电台里的黑人音乐节目,喜欢看电视节目“巴迪•迪恩秀”。

 在约翰•沃特斯看来,他1988年创作的《发胶》实际上是在通过一个白人的视角去看待取消种族隔离运动的:“我相信这会是一部引起共鸣的影片,有趣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一些社会问题,绝不会唠唠叨叨地讲大道理。

这里我要说明的是,从来没有过胖女孩参加现实生活中的‘巴迪•迪恩秀’,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创造特蕾西这个角色的原因。

对于我来说,像特蕾西这样的女孩,是一个注定会失败的人,她的梦想是在‘柯尼•科林斯电视秀’跳舞--代表着每一个受到歧视的人的愿望。

”如今,无论黑人还是胖姑娘,都可以成为明星,虽然比率还是小些。

TOM专稿 请勿转载

 3 ) 很有意思。

因为时间原因,没有看完,但上面的歌曲真的是太迷人了,我一度在寻找这部电影,因为我看的碟片里,不是这个名字。

太好了。

 4 ) I like The Way I Am...

总是有人说:“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出去吓人就是你不对了。

”每次听到,心里总觉得有些奇怪。

这其实根本是狗屁。

回敬一句:“你自私你可以藏在心里,这么晾出来真是有伤风化!

”丑人就活该只能呆屋里了?

胖人就该藏着了噎着了?

黑人就该被歧视吗?

社会diversity才会有活力,才能成就一个包容性的社会。

可以丑,可以胖,可以难看……但是,不要忘了秀,大胆的秀出自己。

当然不是芙蓉姐姐那种恶搞。

我爱这种精神,我赞美这种精神,同时,也深刻鄙视那种想让人藏着噎着的心理。

结尾的时候,听到那位胖妈妈唱I Like the way I am...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接受自己展现自己。

————PS:我爱那个坏女人的妈妈的颜。

高贵,冷艳。

国外小帅哥比率果真高啊- -

 5 ) 不仅仅是歌舞……

这部电影我们能然我们兴奋,能让我们受到鼓舞,不仅仅是因为那些盛大的歌舞场面,更多的是它想表达的那种平等、自由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种族、性别、地位、外形……它们都不是让我们不同关键,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同任何快乐善良的人们成为亲密的朋友。

 6 ) 乌托邦式的狂欢

《发胶》是一部氛围轻松的歌舞片,讨论的却是不轻松的话题。

故事背景是1962年的美国巴尔的摩,那时正是美国有色人种“寒冬”。

开头的报纸上赫然印着“巴内特藐视美国政府,禁止黑人入读大学”的字眼。

当时的审美是金发碧眼的“芭比娃娃”以及西装革履的“花花公子”。

当然,都是白人。

电影中的巴尔的摩很现实。

随美国各处大流,黑人可以在巴尔的摩生存,但是依旧在社会各处被歧视。

在学校,被任课老师以各种理由留堂,集中到一间教室;黑人聚居地出租车司机都不敢轻易前往;地方电视的舞蹈节目每个月只有一天会让黑人上场;胖胖的女主以及那些不符合大众审美的人被嘲讽…… 但是电影中的巴尔的摩也很理想。

胖胖的女主会因为舞蹈被选上参加节目,甚至成为受大家欢迎的“明星”;男主一个纯白人思考方式的青少年会迅速爱上女主;最后结局会让黑人女主持的女儿获胜…… 这部电影其实算是爽文,女主一伙最后“击败”了反派,迎来了大团圆结局。

但是编剧和导演功力十足,把这部电影拍得让人看完有种理应如此的感觉。

但是故事情节放在现实中却是难以实现的。

反派只有女配的妈妈,一个当时典型审美下的完美大美人,做的事却各种不光彩。

和主角们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故事充斥着理想化的东西,像是个乌托邦,在这里众生平等,所有人都在载歌载舞。

只有反派,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7 ) 《发胶》:看上去很美的欢乐神药

文/狐狸梦见乌鸦恰好狐狸是一个性情中人,恰好这几天因为学业身心疲惫,恰好这几天因为牙疼上火着急。

正当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时,这部《发胶》给狐狸这倒霉的几日带来了一丝快乐。

电影不是良药,他无法帮你搞定任何事情。

但是,电影却可以作为一种精神依托,有时可以成为一种精神食粮,来填补你空虚的心灵世界。

好的电影并不一定令你心情舒畅,而另外一些电影却能够使你身心愉快,《发胶》无疑属于后者。

本片是一部普通的歌舞片,虽说有那么几个榜上有名的“Star”助阵,但是本片在如火如荼的北美暑期市场杀开一条血路而获得上亿元的回报还是让狐狸有些意外。

带着一丝疑问,狐狸看罢此片,不但打消了之前的疑虑,而且“节外生枝”的给狐狸最近阴云密布的日子带来了一丝曙光,令我暂时忘却了平时的烦恼。

《发胶》不是一部喜剧片,片中几乎没有什么特意的搞笑内容,但是影片就像一台永远在制造微笑的机器,会让你的嘴从头裂到尾。

本片改编自同名百老汇音乐剧,严格上来说本片还算不上有一个新颖的故事。

片中通过一个做着明星梦的白人胖妞的视角,去看待取消种族隔离运动,并把它融入到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而且,在影片中无时无刻不再阐述着一个关于审“美”的观点。

尼基·布朗斯基饰演的胖妞,一个似乎会注定失败的人物,最后却赢得的最后TV选秀的胜利,而且帮助了黑人女孩获得了一个历来只有白人才登顶的冠军,这无疑挑战了我们传统的审美观。

影片表现的那种“内在美”并不算创新,但是表现的方式却新颖独特。

本片不像《浅薄的哈尔》那样去刻意的强调“内在美”,而是把这一点融入到一个历史的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事件而逐渐表现出来,最后再加以一个大团圆的完美结局,画龙点睛,使影片的主题更加明确,毫不做作。

而且能使观影者在看片过程中了、体会到最大的观影乐趣。

即使你对本片的故事毫无兴趣,那么本片中的歌曲和舞蹈也绝对值得你反复欣赏。

影片始终处在高潮状态中,配以上世纪60年代风格的欢快歌舞,似乎又回到了歌舞片盛行的60年代,通篇展现出一种复古的情调,令人兴奋,狐狸在看完电影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本片的OST。

除此之外,几位大牌明星的精彩表演也不容错过。

约翰·特拉沃塔这次可真是豁出老脸,反串了一个肥硕的老女人,不仅一展歌喉,最后也不忘秀几下舞姿,以找回当年《油脂》的感觉。

米歇尔·菲佛(Michelle Pfeiffer)的复出表演也堪称精彩,年近半百的她依旧光彩动人,饰演的蛇蝎美人栩栩如生,真不知她平时是怎样保养的。

还有越老越不正经的克里斯托弗·沃肯(Christopher Walken),曾经的坏人专业户最近也开始走俏,这次更是与约翰·特拉沃塔上演“夫妻档”,令人喷饭。

不要忘了“电眼”(《X战警》)詹姆斯·麦斯登,这次终于脱下了绿帽子,虽说出镜不多,但是给人印象深刻。

也许你会觉得狐狸对本片的赞誉有些过火,但是这确实来自本人的内心体会,就像在上课时间偷看漫画一样。

《发胶》的成功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这是一部令人轻松愉快的电影,而且绝对是07年度值得一看的佳片!

IMDB评分: 7.9/10狐狸评分: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

 8 ) 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2007年最好看的歌舞片!

喜欢《红磨房》、《芝加哥》之类影片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影片比前两者更轻松简单。

故事看似就是一个励志题材:喜欢唱歌跳舞的小胖妹一直梦想着能上当地的歌舞秀节目,但制作人对她的身材大加打击。

而且在这个60年代的城市中,黑人还是得不到可以表演的机会。

在小胖妹的努力下,黑人得到了歌舞大赛的冠军,而她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歌舞片么,故事其实并不重要,关键看歌舞编排和表演者。

影片的前三分之二都看起来赏心悦目,尤其是那段“The Nicest Kids in Town”,非常养眼而且富于煽动性。

初出茅庐的妮琪•布朗斯基歌舞表演都轻松自如,长相又非常可爱,尽显胖妹魅力。

众多名角也都献声献舞,尤其是反串胖妈的约翰•屈伏塔,着实让人“又惊又喜”。

总之,除了结尾部分稍嫌平庸,这是一部相当让人过瘾的歌舞片。

 9 ) 非常典型的好莱坞式励志片

这年代什么最疯狂?

平民选秀!

什么最有诱惑力?

一夜成名!

打着想干什麽就干什麽、释放本性的时代大旗,管它选秀是不是黑幕重重、啼笑皆非、煽情过度,总有那么多挤破头的选手排着长队要去潇洒一把。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横跨任何一个时代,今天依然不例外,这就是浪漫和真性情的故事。

03年席卷托尼奖8项大奖的百老汇名作其实在19年前就有了电影端倪。

当年的《发胶》一时间轰动效应众手难敌。

如今,选秀节目风风火火,曾风靡万千的《发胶》自然不甘寂寞。

有了《芝加哥》制片人、《我的野蛮网友》的导演、《肥妈先生》编剧和百老汇版《发胶》词曲作者的共同携手,一个银幕选秀的胖女孩故事,又从百老汇跳回好莱坞大道。

这部音乐剧激情四射,充满活力,谁能安心坐在那里静静的看下去,你难道不想跳一跳?

 10 ) 為黑人說話 配合美國社會現實

2007年9月20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個小鎮Jena(耶拿),有二萬名示威者遊行示威,抗議種族歧視。

差不多同時候在紐約和華盛頓,亦分別有數百民眾響應耶拿的這次反歧視運動。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黑人大規模示威遊行景象,原來在今天亦會重現。

美國歌舞電影《Dreamgirls》(夢幻女郎)(2006)和《Hairspray》(戀愛大爆髮)(2007)照顧黑人觀點、為黑人說話,原來很配合美國社會現實環境。

大概26年前,我在美國看過《Dreamgirls》的舞台演出,當年的製作以豪華歌舞為賣點,那裡會提到黑人被白人剝削的情形。

想不到2006年的電影版,竟然將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娛樂界,白人欺壓黑人的狀況化作劇情衝突場面。

我看電影《Dreamgirls》的時候,已感覺美國電影改變了,之後,看電影《Hairspray》見劇中有黑人示威、抗議的場面,深深感覺這是承接今天美國歌舞電影緊貼社會形勢的潮流。

當然,一切歌舞作品內容都是輕飄飄的,就算是黑人大規模示威遊行場面,亦只是另一場歌舞而已。

不過,有這樣一場示威遊行歌舞也是具備社會意義、增加劇情內容的份量。

另一方面,大量年青黑人男女在本片裡有相當多演出機會,例如說,劇中有多場學生留堂戲,都讓那些黑人學生表現歌舞;不只如此,故事劇情還不時提到黑人有歌舞才華,值得電視台特別安排一個Negro Day(黑人歌舞日)出來。

本片作者以如此心態拍戲,明顯是吸引新一批觀眾。

《Hairspray》是部以中學生為主角的歌舞劇,那是美國歌舞劇的強項,以前的名作可以數《油脂》,今天也有一部來勢洶洶的《High School Musical》。

英國歌舞劇甚少有這類作品,所以美國中學生的精采歌舞,特別值得欣賞。

果然,今回這部美國歌舞製作又一次凱旋,片中那位可愛肥妹Nikki Blonsky扮那個角色,活靈活現,簡直演得入木三分,相信她可以在歌舞作品中留名。

光是看這位肥妹的歌舞演出和趣緻表情,便知道幕後人花了無數心血。

片中的青春男演員是當今少女偶像Zac Efron,他演電視《High School Musical》走紅,今回他演電影亦稱職,比過去同類型的脂粉小生好。

其他著名演員(Michelle Pfeiffer和Christopher Walken)亦稱職,只是John Travolta反串演肥媽,沒有甚麼歌舞演出,是遺憾,他的反串變成商業噱頭而不是演出效果的需要。

導演Adam Shankman是編舞出身,由舞蹈人來拍攝舞蹈戲,當然比較集中舞蹈本身,像電視鏡頭紀錄舞蹈演出而已,至於鏡頭和畫面結構、組織,則沒有突破性安排,只是平平穩穩而已。

這部電影中的歌和舞沒有《Dreamgirls》的精采,但仍然好看和值得看。

(完)

《发胶》短评

美伦美幻的歌舞场景和打了鸡血似的载歌载舞,充满活力引人入胜。烂番茄94%新鲜度,Yahoo!得分A-,“本世纪最好最娱乐的舞台剧改编作!”、“让人享受的电影周周有,但是能够点亮银幕的影片—像《发胶》—却是少之又少”……

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從演員分量主題思想上都要比歌舞青春系列好~美國音樂片看了就是有喜感~丑女貝蒂胖女孩也能如此自信美麗亮嗓音扭蠻腰。Travolta演反串讚呐。新老演員都很給力歌曲超好聽。00年拍的60's片既復古又時尚~

7分钟前
  • vivien
  • 力荐

不知道如果没看过John Waters的原版直接看这版会不会感觉不那么差

8分钟前
  • Aidan玛玛咪呀
  • 较差

宏大的题材,漂亮的歌舞。但却实在没什么营养。

10分钟前
  • 喵~嗷
  • 较差

有点儿做作和刻意了我觉得……

13分钟前
  • roro520121
  • 还行

美国版芙蓉姐姐成功故事。联想起改革开放初期,全民梳大背头跳霹雳舞,忒雷了~

18分钟前
  • 小霞君have fun
  • 较差

约翰特拉沃塔的演技真是盖了!

22分钟前
  • 夜雨打窗棂
  • 推荐

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还是不错的。

23分钟前
  • 菜心
  • 还行

歌舞片还是那个致命点就是做不出深刻的人物,不过这片子巧在把背景做够了,六十年代的种族隔离,舞蹈音乐,以及服饰风格都是很漂亮的设计,此外特拉沃塔功不可没。三星半。

28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我不懂,我不知道应该看什么,虽说有我喜欢的约翰特拉沃塔and克里斯托弗。

33分钟前
  • 林中的玄枤子
  • 较差

病得不轻 得治啊

34分钟前
  • _Nevermind
  • 很差

我很喜爱歌舞剧,因为他场面宏大,对视觉和听觉都是种冲击。且由于剧集的需求,不一般不会粗制滥造。但这部是个列外,当然场面是宏大的,歌曲也很好听,但剧情傻比。。。人物傻比。。。人种和平,热爱生命,歌舞青春,活出生命的动力。。。积极向上。那怕最后抵制潜规则,坏人恶报,漂亮女配倒台,傻瓜胖女孩胜利。这么恶俗的剧情,无论突出那项,都是我所喜欢的。。。问题是他全了。

38分钟前
  • 穷褥
  • 较差

除了阵容耀眼外,情节简直就是适合高中生的片儿。

41分钟前
  • 喜喜
  • 较差

我爱歌舞片~

45分钟前
  • minami*
  • 还行

闹哄哄的...呼...

48分钟前
  • 阿moon
  • 还行

我看到了Twitch

53分钟前
  • 蓼蓝
  • 还行

很立志很值得一看的怀旧歌舞片,虽然情节比较老套些!

55分钟前
  • ★冰凌宫★
  • 力荐

反串和非佛加星

59分钟前
  • dead猪3
  • 推荐

绝的赖

1小时前
  • 淘金汉
  • 推荐

歌还不错,颇有点拖沓.

1小时前
  • 铁皮骑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