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莫瑞兹 的演技暂时不提 讲道理真的很漂亮 打算去看一下雨果的那个电影 海扁王这个系列的电影真的很美式 无厘头中充满了对现实生活和幻想英雄的矛盾 能量蛮正的 主要是我真的喜欢科洛·莫瑞兹!!!!
beautiful 血腥暴力配上无厘头的剧情加上那个科洛·莫瑞兹的演值挺有趣的闲暇的时候看看挺好的 很喜欢这个电影 tips: 金·凯瑞老了 但是帅气的笑容还是让我认出了那个楚门 】【】【
最早是看到硬纸板宣传画,上面画着四个主要角色的头像、扮演者以及片中角色的codename. 老早就知道这一部的反派是上一部的红雾,当时看到宣传画上他的新绰号是“mxxxxxxxxxxr”,秒懂,于是回来之后果断把头像换成了现在这个,毕竟再没有比这跟更配我的豆瓣名字的了(其实还有一个是《恶老板》里的杰米福克斯,等到那部电影的续集上映时我再换成他的)。
这部电影简单地说就是比上部血腥,没上部惊艳。
口碑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之前看了一下报道,北美的那些专业影评人果然是不吝惜任何刻薄的话语来挖苦本片。
对此我这种屌丝观众早就习惯了,之前的宿醉3也是类似的遭遇,但是我一样觉得值回票价。
对于宿醉2, 3以及海扁王2这些电影,如果批评他们不思进取,那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可如果把不思进取就直接等同于烂,那就有点矫情了。
并不是每部续集电影都能取得《终结者2》那样的成就,有的续集电影的导演就算绞尽脑汁也还是无法发出比前作更耀眼的光芒,但超越不了前作也不代表续集就完全没有价值。
第一部往往是最经典的,但经典也不代表就是完美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一些在首部曲中没能尽善尽美而留下的遗憾往往可以在续作中得到改良,而一些原本的优点也可以在续作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这些进步都是值得肯定的,尽管进步的幅度与观众口味变得刁钻的速度相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
此外,我最想说的是,续集电影能够不思进取是因为他们有不思进取的本钱——前作如此优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来就已经一览众山小了,不至于因为我没再加把劲多穿两层内增高,就显得比别人矮多少了。
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来说,我买的是这部电影的票,我希望享受到一个让我全程兴奋的观影过程,而这部电影做到了,它让我觉得值回票价,那它就是部好电影,不管它的前作是牛逼还是傻逼。
接下来说说这部电影反映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美国电影的“底线”——就算是像海扁王这么没有节操的电影,有些框框还是不能突破的,比如(注意前方大量剧透)1.不能表现小动物或小孩子被伤害。
片中上校被Mother Russia杀害之后,反派一伙对Justice Forever的秘密基地进行大肆破坏,却唯独放过了上校的狗,对此克里斯给出的理由是“I'm not that evil!”即使是像他这样恶贯满盈的家伙,也不会轻易对一条狗下手。
人是比狗高级得多的物种,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就去戕害比自己弱小的生灵,就沦为一种变态的纯粹的恶,比砍断别人手脚都要显得更恶劣。
2.避免展现女性受到侵害。
美国商业电影当中常常有露骨的性爱场面,但是却很少有主要女性角色遭到强暴这样的烂俗剧情,除非影片主题就是为了探讨相关社会问题,而且即便有,对于相关场景也不会刻意渲染。
本片当中,面对被擒住的Night Bitch,本来打算掏出自己的小伙伴来临幸她的克里斯却发现自己的小伙伴临阵退缩了。
不只是性侵害,就算是其他方面的侵害,比如毫无还手之力的女性遭到残酷的殴打,相关场景也不会大量展示。
现实当中,由于生理构造的不同,或者再准确一点说,其实就是男人没进化好,所以比起女性来,他们常常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且有时还会精虫上脑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
把男性这些陋习搬上银幕,其实是在刻意塑造女性的弱者形象,以此来消费女性。
这种事在女权发达的西方当然是不可接受的。
目前国内的不少影视剧创作者,常常一厢情愿的觉得自己那点儿恶趣味是天下所有男同胞的共同爱好,于是在作品中加入一些没必要的女性受伤害的情节。
其实我们真要想看这个,直接就去看真刀真枪的AV了,谁稀罕他们那些假模假式的花架子?
3.关于骂脏话。
按照海扁王的评级,其实各种F-word是可以出现的,但是作为有责任感的电影主创,还是会提醒大家(尽管只是装模作样,因为提醒了也没用),骂脏话是不好的。
片中有好几处Justice Forever在取得了胜利后,成员因为兴奋,会骂两句脏话来表达情绪(具体记不清了,大概是类似于“f[哔]cking awesome”之类的),这时其他成员就会提醒他注意自己的用词,然后刚刚讲脏话的那位就会向大家道歉,其实是向观众道歉。
当然,我们这些观众肯定是不介意的,因为就是冲着这些来的嘛。
4.关于种族主义。
其实种族主义这个事儿,在好莱坞电影当中为了体现政治正确,有时候是有点矫枉过正的。
不光是不能对人家的外形评头论足,就算是夸人家身体素质好,都要小心别被过度解读成了讽刺黑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随着黑人社会地位的上升,这个族群的自信力已经很强了,远不像一些电影审查机构想象中那样玻璃心。
所以现在更多的电影会调侃社会上对于种族问题的过分政治正确,这种调侃还常常是由黑人角色来进行的——他们也觉得表现自己的乐观豁达其实更有助于提升本族群的形象。
本片当中克里斯给刚刚收的黑人小弟起名“Black Death”,然后他的监护人马上来了一句“这会不会太racist了?
”进行自我解嘲。
这也是为了防止极个别玻璃心的观众(我其实十分怀疑真有这样的人的话,他会来看海扁王这种片子吗?
)借题发挥——就算是反派角色说了有种族歧视倾向的话,导演也要马上表明一个姿态:至少我们意识到这句台词潜在的问题了,还请各位黑人大爷多包涵。
暂时就想到这几点。
其实上面这些在不少电影当中都有体现,而他们的存在也就表明了这些创作者的最基本态度:可以没节操,但不可以没有社会责任感。
所谓社会责任感就是不能让人心变坏。
什么样子就叫做人心变坏了呢?
观众看完电影之后变得尚武好斗这个不算变坏,但变成那种恃强凌弱、欺负女人小孩虐待小动物的孬种就算变坏了。
这些电影规则或潜规则的形成,与美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的电影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些规则的建立是需要从业人员和观众的共同努力的。
关于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电影,一个最好不过的例子就是《富(fu)春(fen)山(gun)居(cu)图》,这部电影不但全片充满着与剧情毫不相关的性挑逗画面,还恶劣到让未成年演员做出具有性暗示意味的表情。
如果是在国外,这个导演搞不好是要吃官司的。
连我这种品位低俗、只看过几部爆米花电影的低水平观众,都能从海报上一眼看出那电影不是什么好货色,当时居然还那么多人趋之若鹜,那个场面真挺让人无奈,甚至有点悲哀。
说回到本片。
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改自钢铁侠3结尾处托尼的自白,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觉得它能比较好的反映海扁王2的主题——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
Kick-ass 2,也可作Kick-ass, too。
大家一起来kick ass,或者说大家都是Kick-Ass. 影片最后决战时,大门一开,所有“野生超级英雄”气势汹汹的走来,效果很像去年黑骑士崛起最后受到鼓舞的警察们奋起反抗的一幕——虽然细细推敲都难免有点突兀,但却真的很燃。
之前听到这样的说法:美国老爱拍那种渲染个人英雄主义的商业片,尤其是那些超级英雄电影,主角总是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不是跟美帝宣传的法治精神相违背吗?
其实我觉得这恰恰是成熟的法制观念的体现。
成熟的法律承认自己存在着不足,只有中二病的法律才觉得自己可以“代表月亮消灭你们”,能消除一切罪恶。
法律从不成熟到成熟是要做减法的,剔除多余的脂肪,留下一个结实的骨架,为社会撑起一个良好的环境。
而在这片环境中,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施加自己的影响,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
成熟的法律体系与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是异曲同工的,能容忍不完美,但是底线是不能让人心变坏。
与其设立事无巨细一网打尽的法律,然后雇佣大量的执法者去施行,不如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鼓励民众发挥自己的力量来让自己所在的社会变得更好一点。
这些努力让自己和身边的人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人,不超级,但是真的英雄,就像片中戴夫的爸爸。
超级英雄电影存在的意义,不是让每个人都试着去被蜘蛛咬一口,或者被伽马射线照一照;而是努力帮每个人建立起这样的信念:老子就是牛逼,不论穿不穿紧身衣、带不带面具。
看完了第一部,就想看第二部,整部影片充斥着血腥暴力粗口的镜头很合观众的胃口,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就交给电影这个大舞台吧!
血腥的场面是最能刺激观众肾上腺素的了。
相比第一部kick-ass的男屌丝样和hategirl的萝莉造型,第二部两人都有了不小的改变,海扁王有了好身手,除恶扬善有了团队的支持,出门不再是一味的被打也能开始还手打人了。
而暴力萝则的的确确是长大了,女大十八变从小萝莉直接成长为女神级的人物,身材身手装备样样出色。
反派人物大变身,Mother-F**ker为了报杀之父仇,竟然成立了一群起了各种各样名字的紧身衣大反派,而海扁王也为了报杀父之仇组织起同样各种各样名字的紧身衣正义联盟,不可避免的会在影片中发生激烈的碰撞。
剧情的确很狗血,那么就只看看血吧!
1.对于暗黑系漫画能改编成搞笑版,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在不失血腥画面的前提下,尽量的效果化各种情节,还是能一定程度缓解纯良观众的不适感。
2.Chloë Grace Moretz的演技的确不好,但Hit Girl和上学时候的玻璃心在人设上是有不契合的地方,也难为小姑娘了。
3.Jim Carrey即便在除下面具之后,我也没能认出,不得不说化妆了得,并且完美没有之前喜剧天王的表演痕迹。
4.Lindy Booth,8年前还是演一个高中生,印象深刻到,一看演员表就马上翻找是不是一个人。
现在直接变成了Night Bitch,但依然美丽动人。
5.人靠气质一点不假,快银在这里那副屌丝样,基本是主角也让人提不起兴趣来。
再看看《野蛮人》里完全两人。
6.Claudia Lee,一个字,美。
如果要求本片仅留一个片段,其余的删去,就留她那段舞就可以了。
花絮:1.台词 "Try to have fun, otherwise, what's the point?" 和 "Yeah, there's a dog on your balls!" 都是Jim Carrey自己的即兴发挥。
2.漫画中The Motherfucker的一些举动被电影删除了,包括杀害儿童和强奸。
扮演者Christopher Mintz-Plasse得知后的真实反映是,“哦,谢天谢地。
”3.在第一部中扮演Todd的Evan Peters由于本片与《美国恐怖故事》的档期冲突而无法出演。
同样的原因,由于与《尼基塔》的档期冲突,饰演Dave女友Katie的Lyndsy Fonseca,也仅仅露了一小脸。
4.Jim Carrey饰演的Colonel Stars and Stripes的人设是漫画中两兄弟Colonel Stars 和 Lieutenant Stripes的结合。
5.Jim Carrey拒绝参加电影的宣传活动,因为本电影的暴力内容和他反对枪支暴力的理念相违背。
他在影片中拿的也是一只没有装子弹的枪。
6.当Mother Russia摧毁警车时候的音乐是一首传统的俄罗斯歌曲“Korobeinik”,常玩俄罗斯方块的朋友应该很熟悉。
7.在Dave的房间里贴着 "American Jesus"和"Superior"的海报,这都是《海扁王》漫画的作者Mark Millar的作品。
8.Lindy Booth (Night-Bitch)上一次和本片导演Jeff Wadlow合作,是Jeff Wadlow的第一部导演作品《财狼计划》Cry_Wolf (2005)。
9.本片是导演Jeff Wadlow的第一部R级影片。
10.Jim Carrey只在电影中出现了7分45秒。
大量堆砌恶俗屎尿屁臭和种族歧视的笑点让人感到不适。
加入了过多的毫无必要的中二角色,并且这些角色的出现也更进一步造成了本片一些戏剧冲突的突兀和混乱,非常的“剧情需要”,比如前作中的女友误以为男友和女主上床就坦诚自己早就绿了他草草分手,基友的叛变与突然的和好,拉拉队角色的黑化……说到此,加入的青春校园戏是想要丰富角色并用说教深化主题,制造戏剧冲突,但所述道理过于幼稚,人物内心转变突兀,故事情节也又臭又烂又长,跟主线情节割裂严重。
而让第一部里的搞笑角色在这作里担当反派,但又不肯放弃他前作里的搞笑和无厘头作用,最终形成了一个三流烂片里中二幼稚还蠢得无担当的垃圾BOSS,前中期他那欢快中二的无厘头cult,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当我看到男主老爹被谋杀后眉头紧皱。
这又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当反派撑不起来时,正派里又缺席了尼古拉斯凯奇的复仇戏,整部片也就彻底丧失了一根严肃的主线串联起所有的闹剧,沦为了无厘头的过家家把戏,尽管导演在末尾尝试挽回主题的涣散和跑题,但总体上观众仍旧无法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该片导演所想讲述的主题,也就是:“真实世界与漫画世界的悬殊差距”“脱下夸张服装后普通人如何在现实中寻找自己的正义”“几乎不曾自我约束的“丧钟”型超英,我们的女主如何在非漫画的现实中求存,如何抉择”“男主面临综上问题如何抉择”“现实会如何看待这些超英问题”影片提出了大部分问题,但从结果而言却仍旧没有做出恰当且合适的解答,有些问题甚至用偷换概念的方式逃避,警察不假思索的懒政“一窝端”,来自校园生活的排挤,一个吻……所有问题的解答正如影片自身风格一样显得儿戏。
观众们想看到导演对超英的解构,导演却在续作中挖掉了前作的超英精神,那些骨和肉,让续作披着超英的皮成为了一部滑稽的三流烂片。
小萝莉的表演和身材缺陷也是一个无法再吸引观众观看下去的一部分原因之一。
紧身衣实在太考验女演员的身材比例了,女主在长大后也不丑,但不管是头身比,还是腰线和腿部曲线都远远达不到安妮海瑟薇的猫女和黑寡妇那种让人赏心悦目的程度,小演员缺乏经验在表演上也仍旧保留着曾经出演此片时的习惯,这些原因也就导致原本灵性水灵的外貌和演技到了第二部居然变得非常中庸甚至木楞。
动作戏方面也完全无法跟第一部相提并论,杂且碎。
看了看两任导演的履历,第一部的导演还是拍过不少超英片的,对超英的了解和兴趣也能从影片中窥探一二。
最后,我不接受当年的小鬼就这么亲了可以让不少直男说出“我可以等她长大为她守身如玉”的女孩,说实话有点毁三观。
果然换了导演,导演和导演间的差距真大,原导演都把路铺好了还走不好,有够烂的。
北美媒体有些时候确实让人捉摸不透,虽然低于预期,但也没到全盘皆烂的地步。
说到底,相较于原著,《海扁王2》电影还原的十分温柔,有那么些时候甚至成了小妞电影。
恶搞汉斯季默的配乐做得很出色,却浪费了R级所赋予的创作上的狂野。
上校的死在电影中简单的被处理成了砍头,看过原著漫画的粉丝在这里相信会大呼失望,原作中上校可是和爱犬交换了头颅的。
金凯瑞的气场倒是依旧强。
Motherfucker率领一众混蛋将夜婊狠揍了一顿,漫画中却是恶棍们闯进约翰逊前女友的家将其轮奸并大肆蹂躏,作为限制级,这段拍得过于收敛。
最失望的是结尾的大决斗,电影将群殴地点从原作中的时代广场改到了恶棍们的大本营,大气的桥段瞬间变得十分地下,从正义的以暴制暴沦为了古惑仔式的打打杀杀。
并不是反对修改原著,第一集中大老爹由漫画中的白日梦幻想者改为了复仇心切的暴力执法者就十分贴切电影的情绪,杰夫瓦德罗错不在执导,而在编剧。
真心搞不懂莫瑞兹妹子的身高,影片中总是一会萝莉萌一会靓妹辣。
直接看了Kick Ass 2,觉得很中二,一群人毫不在乎身材地穿着紧身服,蒙着面想当超级英雄,而反派不仅蠢还心狠手辣。
这里面还充斥着各种狗血情节,什么恋爱啊,美国青春校园小剧场啊,父亲去世啊……超杀女的逆天人设在最开始就已经赢了好吗……/微笑 唯一就是学到的就是反派motherfucker 讲的一句话:他的超能力是超级有钱/微笑 最后,我想说海扁王长得好像那个到处劈叉的美国小哥Paul啊 也可能只是发型像
印象9分,里面的粗口暴力场面足够让我印象深刻。
导演给6分,延续着第一集导演叙述风格,但始终不是原导演拍出来电影只剩下暴力和粗口,第一集的惊喜都没了。
演员9分,hitgirl长大了不过还是很萌,海扁王依旧傻傻给人扁,red mist 变成无恶不作的motherfucker,虽然很坏但最后死了很可惜,jim carrey一个大配角可有可无。
画面8分,场面依旧暴力和血腥,但最后的大战有很教坏小朋友感觉,拍的好像黑帮大屠杀一样。
总分7.7分,故事虽然不怎样但还是满足到粉丝,有熟悉的hitgirl和海扁王,依旧暴力场面和限制级的粗口等还是看得很爽。
海扁王第一部的精彩让我对第二部抱有非常高的预期,看完之后不同于海内外铺天盖地的差评,我觉得还不错,虽然远远不及第一部出彩,但看的时候我没有丝毫想睡觉或者看不下去的感觉,反倒是看的饶有兴致,也许是我对这个ip实在是太着迷了吧……先说几个亮点。
首先是有金凯瑞的加入,虽然他在这部电影里让人完全认不出来……然后电影的配乐还不错,结尾时超杀女献上一个吻后骑着摩托离开纽约,激昂的音乐配合着离别的画面,营造出了一种伤感的氛围,看的时候还是挺感动的。
另外motherfucker的在监狱里的叔叔在短短的几分钟里便成功呈现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反派形象,还是挺有feel的。
再来说说槽点吧。
这部电影槽点真的是太多了,我挑几个说。
首先最不能忍的就是超杀女在校园的情节。
一个又酷又拽的暴力萝莉摇身一变成为狗血校园青春片女主角,还是特别婊的那种,看的时候我真的很出戏,简直想问编剧你在想什么!?
然后海扁王在这片子里存在感实在太低,除了最后大战前露出的腹肌,让人感叹他变强了,几乎没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而结尾完全就是一群异装癖打群架,虽然我看的时候还是很嗨的,但看完之后并没有什么能让我记住的点,动作场面非常平庸,没有第一部的灵性,也体现出导演之间的差距了。
看结尾来说应该会有第三部,真心希望马修沃恩拍第三部!
1.编剧太失水准,完全没有1那种颠覆传统超级英雄的感觉,导致2既非血腥火爆也没有反传统黑色幽默剧情,看起来更不像青春校园片,虽然剧中不少校园争霸场景,总体而言不知道试图表达什么。
2.出场人物和剧情转折过多导致剧情松散,所有的人物都不够鲜明,酱油角色戏份过多而主角刻画太少。
特别是主角跟night bitch一场莫名其妙的性爱戏真是非常无厘头既不香艳也并非剧情所需。
3.黑鬼监护人实在是让人打心眼里厌恶。
4.全片有2次让我忍不住笑把口水喷在屏幕上了,第一次就是红旋风整理他妈的遗物,用SM道具把自己打扮成motherfucker,镜头一转,我真的认不出喷在屏幕上了,太狗血了!
第二就是那条叫做艾森豪威尔的德牧,there is a dog on my balls...哈哈哈哈哈哈5.另外,russian mother杀掉5辆警车上的警察那一段太狗血了,为何电影里总要出现用车门抵挡子弹的镜头呢???
倒车把割草机撞进驾驶室血肉横飞的镜头真有点死神来了的感觉呢。
6.美国上校的腔调看着总觉得眼熟,原来是金凯瑞啊,酱油打得不错,确实是老了。
冲他和莫瑞兹给三星
变成了热血高校,莫再言超级英雄
让我又爱又恨的第二部。前面2/3太拖沓,甚至让Hit girl纠结于高中那堆破烂事浪费时间!可每次群殴+熟悉的背景音乐一响,我也像注射了肾上腺素!赞赏编剧敢于让那么多好人都死那么惨,real world is just like that. 看来,这片子是不可能在天朝公映了。
科洛莫瑞兹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金凯瑞可真没看出来啊!岁月啊!!!
最后的大乱斗太棒了!
好久没看都快忘了海扁王那招牌的荒谬重口味感是什么样的了,第二部虽然有很多缺点,但幸好场面上这独有的酷劲没有消失,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昆汀将这一部选做去年的个人十佳,这完全就是他的菜啊
第一部就不吸引我,这部也一般
弱b
比1更幼稚
最牛逼的就是那个:一接触身体,发射出脉冲使人立即上吐下泻的”病病棍“!小萝莉长成了15岁的少女,有要残的趋势。
美国式的俗,貌似全球都在刮起一股低俗风,香港式的低俗,美式低俗,可能是我人比较低俗,没有觉得这片有何不妥。就像杜汶泽说的,我俗,你骂我,我高雅了,你骂我装,那我还不如俗一点。艺术源于生活,够生活才是真艺术。
要当超级英雄必须要死爸吗?
期待蘿莉
最喜欢的造型是酷似忍者神龟的金凯利,其他的可用一句退步来概括
克洛莫瑞兹有长残趋势
3年过去了,小男孩成了肌肉男,小女孩变成花季少女。故事倒是更接地气了,可惜,3年前的惊艳没有了。好吧,已经开始往青春片的类型片上靠了。不过看起来也应该不用出3了吧。
前作中萌到人飚血的超杀女科洛·莫瑞兹超速发育导致萌点不再,亮点奇怪地跑偏儿到了反派DPS战斗民族凶悍大妈上,看看她带来的一系列杀戮表演,便知道金·凯瑞大叔当初退出影片宣传声称太过暴力绝非故作清高
说教太多,激爽不足,可休矣。
跟第一部比,想塞入更多的青春成长体验式说理,但你他妈别把最终的决战拍成这个鼻屎样子啊。。弱爆
馊掉的气息
新导演与马修·沃恩自是难以相提并论,节奏感和掌控力完全不在一个段位;不过更关键的是:尽管海扁王电影系列都在漫画基础上进行了大幅修改,但第一部内里还是反英雄的核,而续集在粗口异装甚至屎尿等低俗笑料包裹下居然是正统超级英雄那一套,这才是真正令人失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