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居然这么多,女主演技要是搁国产剧里绝对被骂上热搜,脸上除了坚强、倔强就啥也没有了,木得表情,老公儿子死了导演都不敢怼特写,完全感受不到应该有的愤怒、悲痛,三个演员就小女主演得自然,换演员的转场相当之生硬。
场景看似写实,昏暗的环境光无非是为了节省成本,老省钱套路了,可以理解。
但是男女主定情那场战斗是不是“致敬”了加勒比海盗3?
还有动作戏套路,本来以为有游牧遗风的国家战争场面、动作戏应该写实一点,结果是我想多了,这方面全世界都在胡乱搞。
不过没用威亚马镫是值得点赞的。
不知道伊朗人看这电影啥感受。
历史上的斯基泰马萨格泰部落应该是伊朗语族印欧人种,现在不但地盘被东方来的突厥-蒙古人给占了,连古老传说的解释权、银幕形象都要被夺走。
这么一想我就觉得天朝混得没那么惨了。
总之,电影还行,王道故事套路老老实实拍都不会太差,不过不值现在这个分。
7.8是目前的成绩,不知道里面掺了多少猎奇心理、民族情怀的水分。
游牧民族国家哈萨克斯坦拍的自家英雄史诗片,他们的骄傲,因为杀死如日中天的波斯居鲁士二世闻名的马萨格泰人女王托米丽司,从随着母亲难产而死的出生、到父亲死于叛变、到艰难长大后得以报仇归乡、到丈夫被波斯国王卑鄙地杀害、到团结草原战士和居鲁士决一死战。
用现代中国人的眼光看,这种政治斗争实在小儿科,就像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战斗一样简单,直接,但有效。
至于历史的真假只能说是他们的立场。
不过布景、服道化和宏大的战斗场面是下了本钱的,感觉是真实还原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物质贫乏但自由自在,好勇斗狠但也有自己的道德,中亚的衣食住行、婚葬仪式也让人一开眼界。
从《游牧战神》到《阿奴皇后》再到《托米莉斯女王》,哈萨克斯坦古装战争电影的水准一如既往的不错,尽管托米莉斯女王在希罗多德的记载中仅仅作为波斯居鲁士大帝的终结者存在,为了展示她的一生不得不脑补很多内容,不过,影片中的衣饰、铠甲、武器直到没有马蹬和高桥马鞍的骑马方式还原度极高(毕竟哈萨克斯坦有那么多斯基泰墓葬可以参考),真考据党福利电影。
不过,还是有三个缺陷,一是,无论波斯人还是斯基泰人,都是东支雅利安人,电影里一水的阿尔泰面孔真的大丈夫?
二是,根据历史记载,斯基泰人应该是用类似蒙古的骑射手放风筝战术击败波斯人的,而不是如电影中的正面肉搏,第三是,居鲁士大帝应该不是如电影中一样被阵斩,而是被俘杀,否则希罗多德记载中女王指斥居鲁士“你贪血,我就用鲜血寖泡你”然后砍下大帝的头泡在装满血的皮口袋里的桥段是怎么来的呢?
p. s. 女王年轻时真漂亮,原来阿尔泰面孔也可以很漂亮
长达2个半小时的电影,因为语言有点不习惯,精彩画面正常速度,叙事画面1.25倍速播放;①剧本条理清晰,但是不复杂,也不拖沓,主要想歌颂哈萨克斯坦历史上的女英雄;②先不谈历史的还原度能有多少,从电影画面的角度来说,起码视觉冲击力是可以五星的;③影片也让我对中亚历史中的人民生活,有所认知了,算是我看过古代草原系列电影中,首要推荐的一部。
④个人认为,另外本片所表达的草原人的气概,或者说是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取长补短的。
古装战争片一直是我的心头好。
可以说应该是每一个喜欢好奇人类历史的人的心头好。
我们经常讲以史为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确,昨日的历史造就了现在,现在的事情将成为明天的历史。
而人类的历史离不开战争,和地球的气候,和居住地的环境,和其他动植物,和其他人类种群。
想了解现在的事情,必须追溯历史。
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古代战争片几乎可以分为东西方两个文化和文明。
1、中国东方古装战争片电影如《神话》《英雄》《赤壁》等,《三国演义》《三国》《水浒传》《新水浒传》以及等等电视剧2、韩国古装战争片因为演员少,多是找一些演员以小见大,场面没有多大,历史也不会太还原,但感情充沛,表演生动。
如《武士》《最强兵器·弓》等3、西方古装战争片又分为西方神话古装战争片和基于历史的西方古装战争片前者很多,如《诸神之战》系列(偏科幻),《海格力斯》,《摩西》,《参孙》等神话故事,更多的是后者。
而后者又分为各个西方国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拍摄的各个西方时期的战争,比较有名的如《斯巴达三百勇士》系列,《特洛伊》《天国王朝》《罗宾汉》《百夫长》《角斗士》《女巫季节》《斯巴达克斯》电视剧系列。
《维京传奇》系列,《维京人传奇》甚至是架空的《权力的游戏》4、近年还有描写古代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战争片,如《天将雄师》,甚至这部《托米莉斯女王》也是有点这个意味。
5、因为印度的历史和国土面积而不得不提比较奇葩+科幻+硬开挂的印度战争片《巴霍利王》说实话,我一直没有看,主要是看了几个片段实在没勇气。。。
可以说各国的古装片都着力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并赋予电影和电视剧作品中的战争的历史意义。
有意思的是,在《斯巴达三百勇士》和《托米莉斯女王》中,反派都是波斯人,而我估计在《霍去病》这样的中国拍的电视剧中,反派大概率是游牧民族,匈奴人。
而匈奴最后被霍去病赶到了哪里呢?
就是目前的西亚各国。
每个民族都有其战争历史带来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特点。
各国的冶炼技术也在战争中不断融合更新,本电影中波斯难民给女王两口子带来了宝剑,可以想到是当时乃至现在都为人津津乐道的“大马士革钢”宝剑。
而大马士革钢原产于印度,被波斯商人贩卖到大马士革用特殊工艺做成宝剑,远销海内外。
甚至向东传入中国,成为武松手里的“镔铁”宝刀。
向西传时遇到往东贸易的海盗维京人,成为高品质维京剑的主要材料。
更不用说波斯本地流传下来的的波斯大马士革弯刀,位列一般意义上的世界三大名刀之一。
冷兵器作为古代战争的重要工具,反应,代表了一个国家,民族的科技生产力水平,而战术,战略的制定更影响了战斗,战役的结果,所影响的就是民族和国家的兴衰。
在古代战争中,双方的利益,矛盾,冲突,语言,文化,制度,文明都在激烈碰撞和融合,这种碰撞延续至今,依然从根本上影响,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西方神话战争故事和以实际发生的西方战争拍摄的作品其实既是某些西方人对西方价值观的反思,但更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宗教,政治制度,价值观的输出。
而中国,及东方的古代战争作品更多的是对政治制度的反思和对天人(道与人)关系的一种思考,其意境其实比西方要深入骨髓。
作为一个好奇及想了解东西方文明和文化差异的人,观看并了解其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东西方战争电影无疑是透过当代人的眼睛去感受古代东西方文明交融和对抗的一种媒介和手段。
很多事,你了解了其历史根源就能很容易理解其现实举动,更能判断出其未来行为。
第一次看哈萨克斯坦的电影,没想到还是挺惊喜的。
故事讲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一个女王,托米莉斯女王的故事。
女王的母亲在生她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父亲想要将她培养成一个勇猛、聪慧的战士。
但是,女王还没有成年,他的父亲就被族内的人叛变杀害了。
女王逃离到一个新的部落,刚好这个新的部落被女王的仇人威胁,于是,新的部落联合女王一起杀了叛变的人,女王因而重新获得了自己部落的王位。
她还和另一个部落的继承人,阿贡结婚生子,从而过上了平静的家庭生活。
然而,这种平静被普鲁士国王派遣的大使打破了。
阿贡听信了大使的话,只身前往巴比伦,却被杀害。
女王拒绝了普鲁士国王的求婚,决心为丈夫和儿子报仇。
最后,通过联合整个部落,女王英勇战斗成功将普鲁士国王杀死。
因为是中世纪的故事,整个片子都是灰蒙蒙的调子,除了女王和普鲁士国王的衣服,其他所有人的衣服都是灰蒙蒙脏兮兮的,甚至连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另外,由于没有电灯,室内也是灰黑的,虽然有火把照明,但还是看不清楚,这个调子很符合实际情况,让观众的身心能够沉浸在中世纪的想象里,对于中世纪历史迷是一个享受。
故事的讲述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没有刻意的制造戏剧冲突,因为女王的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精彩。
电影里面最激动人心的应该就是最后与普鲁士国王的战争了。
总的来说这个战争场面还是可以的,大致还原了中世纪骑兵作战的场景。
航拍的镜头对于展现这种骑兵作战是很合适的,帮助给予观众一个整体画面。
我们每个人看到这种战争场面都感觉激动人心,可能是正如人类简史这本书所说,我们都是杀人犯的子孙,我们的血液里面流淌着侵略、抢夺的基因。
毕竟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也正如电影中女王所处的时候一样,由于生产能力低下,大多数民族和部落生存的重要方式就是掠夺其他民族。
女主托米莉斯女王无疑是所有人都尊敬崇拜的人,她勇猛且聪慧。
从女王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统治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聪慧,能够正确判断形势,能够制作出合理的作战计划,是女王的勇猛和聪慧帮助她在自己崎岖的生命中获得了一次一次的胜利。
相比她的丈夫,阿贡,虽然勇猛,却没有足够的智慧,最后才惨遭杀害。
电影也是价值观世界观输出的重要方式,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女主,靠的是勇猛和智慧,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而不是像国内的伪女主戏,靠来靠去,还是靠的男人,而不是自己。
另外,一个女主,也应该是沉稳的,而不是咋咋乎乎。
感觉国内很多电视剧都需要通过女主的咋咋乎乎、圣母情结和愚蠢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这部电影不仅重现了托米莉斯女王勇猛斩杀普鲁士国王的历史故事,同时给予所有人看到了我们想要的女性力量。
虽然由于世事艰辛,绝大多数女性都会同前辈们一样,走向平凡和平庸,但是,总有少数女性,她们生来是真正的战士,她们有能力有智慧有野心,能够在艰难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我所理解的女权就是,世界需要给予这样的女性展示自己的平台,需要给予这些伟大女性应有的光荣。
网络上很多骂女权的男性,和许多骂男人的女性。
我觉得这些人,将生活本身的艰辛强加在了对方身上。
事实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婚姻都是互利共赢的。
绝大多数男人和女人,如果不结婚,其实会过得更不好。
离了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你也不会走向暴富。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只有我们男性和女性,和谐共处,我们才能获得幸福,或者获得一个更容易一些的人生。
女权,是曾经没有的东西,女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本身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理性客观的思索,在述说自己的利益和付出时,也考虑对方的利益和付出。
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我们会探寻出一个适合我们新社会的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机制。
最后我想说,正如托米莉斯女王一样,智慧是我们每个人很重要的东西。
来听过斯泰基人,在罗马史里面是很骁勇善战的民族,原来以为就在欧洲的东边,乌克兰那个位置,黑海附近,没想到已经在哈萨克斯坦了。
原来哈萨克斯坦也认为斯泰基人是他们的祖先,不过哈萨克一副蒙古人的长相,斯泰基人是高加索人种,感觉很违和。
专门去查了资料,原来哈萨克自认是突厥的后代,从语言来讲也是对的,不过这个和斯泰基人也没啥关系,感觉和俄罗斯人很像,既认为斯拉夫人是自己的血统,也认为北欧人是自己的祖先。
泰基人居然 还有女战士部落,男女非常平等,女王也很自然,这种平等,尚武,年轻的气息倒也是被哈萨克人继承了,这可能是游牧民族的共性。
想想中国人经常吹唐朝,唐朝的时候以大胸为美,肥胖为美,男女很平等,经常出现妻管严的故事,比如隋炀帝他老爸。
另外民间尚武精神很浓,这些是不是也是身为鲜卑族的基因呢,游牧民族的男女平等,尚武精神以及新鲜的血液注入到了华夏民族里面,让汉族那种以柔弱为美,什么采阴补阳,以退为进的阴柔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说到底唐朝表现出来的文化之所以这么灿烂,外在的这些文化也是游牧民族注入的,而不是汉族自带。
想我如果是一个美国人,看这个片子,也是可以看进去的,里面那种男人之间的对话,平等的气息,跟美国的西部片也很类似,说到底什么是普世价值,卧虎藏龙那种电影可能很美,但是你让哈萨克人或者美国人来看,可能就看不懂,中国这套阴柔的文化未来可以成为普世价值吗,感觉很怀疑,到底这个地球上尚武民族多,还是中国这种喜欢背地里甩手段的民族多,可能还是前者吧。
另外伊朗王感觉太不地道,明明杀了人家的丈夫,却说是别人暗杀的,这种做法,也只有和中国同属古老文明的伊朗干的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讲,伊朗可能也是坏的,虽然中国目前在抬高伊朗的位置,如果全世界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世界都讨厌你,那你必然有悖讨厌的原因。
伊朗王最后勇于赴死还是保留了最后的颜面,虽然和历史不符合,不过哈萨克人这么处理也挺好,这种面对面的对抗我们中国人这么聪明,肯定是干不出来了,比如千古一帝的刘邦,妻子儿女都可以出卖,更何况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
民族本来的年轻,体面的劲头过去了之后又没有宗教精神的注入,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会越来越世俗,越来越功利,也就越来越没有底线,这可能也是中国人这么喜欢川普的原因,中国人讽刺的白左,其实就是反应的就是中国社会整体社会素质的低劣,在中国人眼里,川普其实没啥问题,有钱,会吹,玩女人也厉害,至于道德问题,那从来不是我们的考虑对象,有权有势,就是我们的唯一标准
小孩姐从小就有当王的气势 勇气 信心
三人敌人的头颅可以“换”一个丈夫
你想选好丈夫了吗?
你知道答案的。
好战士,好父亲,可惜不是个好首领,别人夸两句就带着儿子送人头,劝也劝不住
巴比伦所谓的财富,全是靠剥削底层人民的财富 自由和尊严
女王身先士卒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亚洲中部。
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按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
一次次的失去至亲,母亲,父亲,丈夫,儿子,她没有被打败,反而越来越强大,说服并带领草原众多部落同仇敌骇,
生于国境之南,哈萨克斯坦应该算是离我最遥远,又最陌生的邻国了吧,无论历史人文抑或地理环境,在我眼中都像是一片迷雾,知之甚少。
而在本片那数量有限的观影人群中,大概多数也是第一次看哈国电影,第一次听哈萨克语,却没想到就立即被电影的质量给惊艳到了。
观影前,大部分观众想必都是因为居鲁士弑杀者的身份才听闻过托米利斯女王。
除了曾在“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笔下短暂登场,托米利斯在历史文献中留下的记录其实相当有限,也因此,本片中女王那离奇跌宕的身世大概更多是源于编剧的想象。
但本片并未因它有虚构成分而失去价值,反而是它写实重现的历史面貌令观众大开眼界。
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对照我国那是春秋时期,相当久远。
托米利斯女王来自于斯基泰人中的一支马萨格泰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游牧民族。
发源于东欧大草原的斯基泰人骑术精湛,经过几个世纪持续迁徙扩张,从欧洲多瑙河流域到我国鄂尔多斯沙漠都留下了他们统治的痕迹。
相比起那时还没广泛应用骑兵的中原农耕文明,首先发明了马鞍,配备了反曲弓,具有骑射能力的斯基泰人简直是碾压式的军事存在。
我一边看电影就一边在想,真庆幸有西域的高原雪山天堑阻隔,将我们与游牧民族分离开,才为华夏文明留下了一片存活繁衍的沃土。
那时,斯基泰人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横行在了广阔的中亚大地上,除了游牧经济,就是以劫掠周边农耕文明为生。
本片中有过经典一幕,女王父亲曾训斥手下,“你可以直接抢你想要的东西,为什么要跟他们交易?
”这在今人看来犹如强盗土匪般的理论,却是2500多年前,那个蛮荒的时代里,要在资源匮乏的恶劣环境中活下来的生存法则。
它深刻揭示着游牧民族的生存理念,也为电影增添了一份真实的历史感。
在当时的环境下,讲究的不是良心,不是道义,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可消磨在沟通上,生存法则激进而纯粹,实力就代表了一切,能活到最后的注定都是人狠话不多的头铁角色。
所以,反过来也证明,生产力发展是维持社会道德的基础,我们没法天真地祈求食不果腹的猎人对猎物表达善意。
终于,斯基泰人与不断北扩的新兴帝国——波斯发生了碰撞,原以为是“万王之王”居鲁士大帝来教会游牧民族重新做人,却没想到反手被托米利斯女王杀了个全军覆没,果然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片以区区3000+万人民币的成本竟拍出了不亚于《天国王朝》的效果,尤其是细节上,对当时仍未出现的马镫、斯基泰人的战甲、毡帽、居鲁士的形象、巴比伦城外观等,都设计得很用心,绝对是《蒙古王》之后我看过最出色的游牧民族历史片。
为我对中亚历史文化的贫瘠了解浇灌进了新鲜的养分。
精彩,推荐,不收藏。
情节上是有很多问题。
但是看看哈萨克斯坦这个地名,就知道这个电影已经是很牛逼了。
就冲演员翻身下马的动作,就知道在这些细节上用了多少心思。
了不起,竖起大拇指。
情节上的问题还是在人物和设置上。
捡回来的孤儿终于在最后高光了。
这在剧情上不算太复杂的安排。
你老公跟居鲁士都太任性了,他们确实不适合搞政治。
最终的对决还是很乱。
战阵很多地方看不出来有啥作用,甚至广角镜头都没有展现出阵型的重要性。
盾牌兵一脚踹开实在让人无奈。
但是看来看去,从人物着装,场面调度。
《指环王》可能比不上,但是比国内炒IP的美颜电视剧还是强百套。
擒贼先擒王的托米莉斯女王
看最后居鲁士拔剑还以为要好打一场🤦♂️那么大个皇帝后防就俩矛兵?
粗糙的质感,中规中矩。游牧民族冶金都不会,哪儿来的刀剑?少年女王怎么象是金发白种少女,成年后恢复成中亚黄种人了?
我的理解,这是个公元前500百年前后,发生在现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但并非现代哈萨克斯坦人祖先的故事。女王所在的民族,或者那个年代的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善良、正义。只有你死我活的劫掠和战争,现代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美化这段历史,让人不太舒服。我看有评论感慨于电影最大程度的忠实于历史,我想请问这些朋友是穿越回去过,亲眼见证过那段历史吗?anyway,拍的不错!
一个人不能通过破坏世界来创造未来。
在六公主看的,给同期某千军万马大片上了一课——如何用“lowtech”拍一部史诗电影,成本据说很小,从镜头到场面,无处不在的粗粝感,却与公元前发生的故事有些吻合。让人想起了俄罗斯那部《炼狱》,返璞归真式的拍法,把原生态的东西不加修饰的呈现出来。故事其实一般,但看这片就图个新鲜,因为中亚历史当真不了解,我边看电视边上网查资料,倒也串起了一副非常形象的图景,斯基泰游牧民族大战波斯,也从侧面了解了他们与匈奴人类似的战争艺术。本片质感与同期大制作电影形成鲜明对比,六公主在这个节骨眼上放这个片大概是故意的。看过的第二部哈萨克斯坦电影,去年那部《皇牌空战》我就挺喜欢,
又新鲜又刺激
第一部哈萨克斯坦独立拍摄的电影,女王先为父报仇,后联合部落抵御外敌入侵,传奇的女中豪杰!
马萨格泰人和当代哈斯坦的本质联系又有多少呢?只不过是占有了这个地方,就能够被称作先祖,其民族情怀堪比罗马尼亚与达契亚人
白日光明,夜晚寧靜。和平来之不易。创立波斯帝国的「世界之王」死于亚洲大草原马萨格泰女王战士的铁剑之手,头颅被割下。战争发生在荷马史诗成书之后三四百年、基督诞生之前五百年。那是人类凭勇气和智慧生存的时代。昨天读段晴教授《神话与仪式》,研究西域种族与文化,写到于阗的氍毺(一种西域古花纹毛毯)和戴尖帽的人种——希罗多德《历史》中提到的黑海北部的草原部族——斯泰基人。这部电影里就有这种戴尖帽的草原部族。这是有关草原部族和一位伟大女王的往事。
托米莉斯小时候的小演员也太乖了吧 长大了就升级变成了狂战士了 哈哈
就这评分这么高?非常一般且老套的剧本,基本就是上个世纪剧本了.2个半小时太无聊了,压缩成2小时可以了.
你老公和那个居鲁士,都不太适合搞政治。
看的第一部哈萨克斯坦电影 爆掉花木兰10条街。刘亦菲不是你的错 我不怪你
古巴比伦时期 比汉朝和匈奴都早不受限制的女性拥有多大的力量
扫盲片 感觉像看活动的博物馆 500年前古中亚草原民族冷兵器战争片 女王太好看了 节奏也是一起呵成 对古中亚史产生浓厚兴趣
斯基泰马萨格泰草原女王托米利斯的存在不在于复仇,不在于统一草原各部,而只在于万王之王居鲁士二世,她为他而生,他因她而死。蒙古短弓、没有马镫等细节上的完美令我一度觉得这就是真是的草原部落战争,空中视角让战阵一眼即明了,很难想象这是一部仅仅投资600万美元的作品。愿你的白昼明亮,愿你的夜晚安宁。
小成本造就如此还原的场景,赞叹!故事改变了不少,观感是真的棒
剧情简陋,演技一般,叙事拖沓,不知道7.8分是怎么得的,也可能是配音弄得不好,对白极其尴尬
哈萨克斯坦的古装片,不同于目下流行内地的古偶风,服化道的还原度自然不在同一个量级。最难的是还原古突厥语。最近几年中亚的古装神剧,执迷于复原这个,与东突情结不无关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