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感觉是孤独。
虽然从不相识,但这种可怖,这种漂泊的滋味,却相同侵扰了他们二人。
江齐总在醉酒,那时正好问了个令我感到惊讶的问题,他问对面的小弟活着的意义,人生若只这么碌碌无为,又何来活下去的意义。
他的确十足庸俗,又十足的软弱,极平常的一人,却也因此,因这自身的不得意,去质问生活,质问这种无意义的意义。
很难说怎样去消除这种无所不在的飘荡感,每人应当深有体会过,但实际上,白兰在这种穷困且飘摇的生活中寻找到了那个拉住她的锚,她将期望寄托在这个素未谋面过的丈夫身上,将一切的美好给予给那张永远用微笑面对她的相片,处在这种爱意中,她过得还算没那么寂寥(白兰那样写,写身边都是善良的人)。
而江齐,浑噩那么久,骤然得知某个人在遥远的地方深爱着自己,怎么不算是一种肯定呢,还是最高级的肯定。
在所有人都在轻蔑自己的环境里,白兰的爱使他抓到完整的自我,所以,他拒绝了自首,拒绝再继续自暴自弃下去,转而想投身进那个飘摇的生活中(职业一栏,他算是水手)。
因为爱,于是重燃对生活的向往,只是,世事总没那么完美,他窒息在爱人低唱的爱语当中,在黎明前的一段时间。
《白兰》那个年代纯洁美丽的张柏芝,是一个悲剧,是爱情的悲剧,更是男主角人生的悲剧,看得让我止不住地泪流,有感动又心痛。
为白兰的善良动容,更为她对男主,一个只见过一面,仅有一张照片的假丈夫的质朴纯粹的爱动容,为在帮派里混饭吃的江齐,能保持初心,没有丢弃善良的本性动容,更为江齐和他同居的好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动容,原来再坏的人,也有温情的一面,同时中介公司对白兰的所作所为又让我感到心寒,人性的善良都上哪里去啦?
当白兰在得知自己病重,可能就要离开的时候,终于鼓足了勇气,直面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去见让她日日夜夜朝思暮想的假丈夫江齐的时候,命运偏偏就让他们错过啦,因为江齐犯案被抓,他们最终没能相见,要是他们在那一天相见了,他们两个的命运会不会改写,故事的结局会不会就是圆满的了,白兰在江齐的帮助下治好了病,活了下来,江齐被白兰感动,爱上了白兰,金盆洗手,改过自新重启人生之路。
只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人生总是充满遗憾!
而就是这次的错过,让他们今后的人生截然不同!
使得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相见,直到白兰死了,江齐才知道白兰深爱着他,通过白兰留给江齐的书信,江齐才知道,善良的白兰一直认为他也很善良,是他认识的人中最善良的,并且还深深的爱着他,江齐看到这些书信的时候痛哭流涕,他愧疚,更感动,正是白兰的这些书信让自暴自弃的江齐幡然醒悟,自己不该这样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啦,于是本已决定替“大哥”顶罪的江齐决定不去啦,决定金盆洗手,好好做人,不再和大哥混了,可是离开帮派哪有那么容易呢,最后江齐看着好兄弟录的白兰的影像被别人暗杀啦,多么心痛,为什么就不给一个悔过自新的人一个机会,让他能重新开启他的人生呢?
这就是现实的无奈,一步错,步步错,并不是没有个醒悟的人都有机会重新来过!
像短评里我所说的,张柏芝一次神一般的演绎,令我一次次泪如涌泉!
本片一共三次戳中我的泪点:第一次是本要整装待发兴致勃勃的准备与自己素未谋面的丈夫马上进行首次会面的时候,警察冲了进来带走了李江齐。
惊慌失措下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白兰追了出来,那惊诧的眼神从警车后挡风渐渐远去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
第二次:洗衣店的阿姨出门看到李江齐和他哥们儿便问道你们是谁?
然后认出李江齐是白兰那从未露过面的丈夫后,悲愤地痛哭着往他身上猛捶的时候,我的眼眶又一次湿了,眼泪也是相比第一次更强烈地夺眶而出。
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也是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绪,泣不成声的一次!
李江齐在康白兰辞世地的码头打开洗衣店阿姨转交给他的白兰最后一封写给他的信:“亲爱的江齐先生,我没寄出这封信,是因为不确定会否收到。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表示你来看我了。
谢谢你。
但我就要(白兰当时情景停顿了一下)·····就要死了。
谢谢你的好意,虽然时间短暂,我知道你很多事,看着你的照片,渐渐的喜欢上你,对我却是更深的煎熬!
相思,让一个人的日子更难过,我很抱歉。
照片中的你总是微笑着,每个人都善良,你是最善良的那个!
因为你娶了我,我有一个请求,我死了以后,你能不能来看我?
能不能以你妻子的身份死去?
很抱歉做出这样的请求。
但这是我对你唯一的请求。
很抱歉我不能留给你什么。
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爱你。
江齐先生,再见了。
”一个人已经知道自己就要死去,却还觉得自己写给别人的信会影响到他人的思绪而觉得过意不去,这是一颗多么善良且纯洁无暇的心灵!!
“我死了以后你能不能来看我?
能不能以你妻子的身份死去?
很抱歉做出这样的请求,但这是我对你唯一的请求!
”看到这里我已经按耐不住,完全失声痛哭。
然后紧接着又是一句“很抱歉不能留给你什么。
”她真的把自己当成李江齐的爱人,纯真的康白兰已做好了作为李江齐夫人死去的准备!
此时,我终于泣不成声·····这是一个无比悲伤又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里没有悲壮夸张的杀手童话,也没有令人心情愉悦的灰姑娘与白马王子。
只有真实世界中社会底层的外来打工妹和在边缘徘徊一事无成的中年混子。
感谢崔岷植大叔又一次的精彩演绎,感谢张柏芝给我们带来一次神一般的表演!
结局很悲惨。
李江齐看着康白兰生前的录像唱着“爱情”,自己突然被老大的打手用钢丝勒住了脖子,录像中白兰站在沙滩上唱歌的景象越来越模糊不清····刚看完这个结尾时,我的心几乎被撕碎了!
但事后回顾,感觉这才是这个影片最合适的结局。
李江齐死了,但他是带着白兰对他的爱幸福的死去了。
照片中的你总是微笑着。
每个人都善良,你是最善良的那个。
两个善良的人终将在天堂继续他们美满的爱情故事。
对我来说,这又出奇地成为了一部励志影片。
片中李江齐和康白兰是社会中很不起眼的底层的小人物,而就是这样的两个小人物谱写了这么一段伟大而悲壮的爱情乐章。
假若现实生活中真的会有如此凄惨的故事,当然,现实生活中还会有比这更加悲惨的故事。
相比他们的故事,我们的难过又算得上九牛一毛。
打起精神来努力工作,幸福生活,对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好一点。
“每个人都善良,你是最善良的那个”🙂只可惜16年后,我才有幸看完这部佳作。
不过也感谢老天让我和此片的缘分在今日点亮。
也许16年前我看过此片也未必会有当今的这些感受。
今天是平安夜,是我主耶稣的诞辰日,是我主圣母的节日。
感谢我主圣母在这大日子赐我如此优秀的电影作品,充饥我空虚已久的精神世界。
🙏🏻🙏🏻🙏🏻🙏🏻🙏🏻💐💐💐💐💐艾门!
楚客曾因葬水中,骨寒化出玉玲珑。
生时不饮香魂醒,难着春风半点红。
---《白兰》王镃(宋)
2021年11月18日,这部电影在韩国重映,才让我知道20年前有这么一部经典的韩国电影。
改编自日本作家浅田次口的小说《情书》,只看一眼就被二十年前的张柏芝惊艳到了。
之前一直在思考忠武路三驾马车的早期经典代表作分别是哪一部,宋康昊是《杀人回忆》毋庸置疑,近期看了薛景求《薄荷糖》是他的立身之作,那么崔岷植呢?
是《老男孩》?
或者《生死谍变》?
如果是我我会选这部《白兰》。
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叙事风格也跟韩国商业电影开始之前的风格一致,大概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都是在铺垫叙事,后半部分才会转入正题,看过薛景求的《人民公敌》应该熟悉这种风格,虽然对于现代商业化追求快节奏的电影迷不友好,但在闲暇安静状态下观影的我并不排斥这种风格。
影片还使用了乱序的风格,在时光的碎片中不停交织两人的生活轨迹,但看上去并没有割裂感的不适。
崔岷植和张柏芝的演技都十分到位,挑不出任何瑕疵。
影片的大概情节是女主康白兰在母亲去世后漂洋过海来投奔韩国的姨母,结果扑了个空,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她为了留在韩国打工赚钱,在劳务公司的建议下不得已与一位素未谋面的男人结婚,获得居住证。
白兰只有一张丈夫的照片,默默地裱起来放在桌上,还有那条男主结婚送的红围巾,在寒冷寂寞的深夜里给她以安慰。
然而男主只是个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整天无所事事,干点非法勾当,骗取钱财的小混混。
但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却给了白兰以希望,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也渐渐爱上了他。
不要被宣传海报上两人幸福的身影所蒙骗,两人在两年的婚姻里从来没有见面交谈,唯一一次见面还是在男主被警察抓走的时候那一撇擦肩而过。
男主在这场虚假的婚姻中也发生了巨大的蜕变,从一开始对白兰看都不看一眼,到看了白兰给他的第一封信发生触动,再到读完白兰第二封遗信,坐在海边痛哭流涕,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和人性的柔软被白兰点化,其实他本质并不是一个坏人。
他的内疚和自责,让他否定了过去,重新认识了自我。
第一封信,简单纯朴:“李江奇先生:谢谢你和我结婚,让我能在这里留下来工作。
这里的大海、大山都很美,觉得很亲切。
我想一直在这里工作下去。
大家都对我很好,但还是你最善良,因为你和我结婚了。
谢谢,多谢,祝你晚安。
”
在读第一封信的时候,雪地里火车缓缓前行,宛如走进时间隧道,聆听妻子的绵绵细语,意境很到位,跟《薄荷糖》的时光倒序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封信,生死诀别:“亲爱的李江齐先生: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表示你来看我了。
我就要死了。
看着你的照片,渐渐喜欢上了你。
相思,让一个人的日子更难熬。
照片中的你总是微笑着,每个人都善良,你是最善良的那一个,因为你娶了我。
我有一个请求,能不能以你妻子的身份死去?
很抱歉我不能留给你什么,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爱你。
”看完第二封信,男主颤抖着手想点一支烟,却怎么也打不着打火机,最后放声痛哭起来。
即使是白兰知道她的老公是个怎么样的人,也依然选择爱他。
影片的最后,白兰在海边清唱起莫文蔚的《爱情》,这首歌发行于1998年,小时候听过,现在听来依然是优美婉转又带点凄凉,跟白兰当时的心境很像:“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么会夜深还没睡意,每个念头都关於你我想你,想你,好想你。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会有不安的情绪,每个莫名的日子里我想你,想你,好想你。
爱是折磨人的东西却又舍不得这样放弃,不停揣测你的心理可有我姓名。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会不经意就叹息,有种不完整的心情爱你,爱你,爱着你。
”白兰羞怯的表情很到位了。
又相信爱情了有木有!?
世纪初的张柏芝是那样美,世上所有男子见了她都会心动。
她粉黛未施安然坐定,却依旧美得足以让所有韩国女星都咬牙切齿;那个时候的她,正如现时的汤唯,用淡定恬静的微笑,击败一众韩国女星,成为百想艺术大奖第一位外籍影后。
这样的张柏芝,实在太美,美到我们看着屏幕时忘却了她的丑闻,美到我们不忍心相信十年后的现在她早已物是人非的模样。
在这样一部男人戏里,作为唯一一位女主角。
她在戏中人如其名,像一朵寒冬中绽放的白兰,从不张扬,却令人过目不忘。
她披着素色的大衣,却盖不住女神般的光辉。
在这个丑陋的世界里,像是格格不入的童话公主,看得令人心碎。
《白兰》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连戏中最大的包袱也在戏未过半时就已经点明;然而,依托电影细腻的拍摄手法,这些人隐藏于心底的情感慢慢一丝丝展露出来,最终得以在片末爆发。
电影剧本改编自浅田次郎的小说《情书》,这个故事,与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未免剧透,我就不分析他们的相同之处了。
浅田次郎对于中国文化似乎有着独特的喜好,《苍穹之昴》可以看做是他最知名的作品了,这部作品也被中日两国改编成电视剧,日本知名演员田中裕子在剧中饰演慈禧太后。
回到电影《白兰》,这是一个独特的爱情故事,它不是由相遇开始,而是因为离别而展开;如果不是因为这一些离别,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相遇。
告白故乡的离别、告别生母的离别、告别过去的离别,以及告别如同陌生人一般素昧平生伴侣的离别。
在这个爱情故事里,只有最原始的柏拉图;只在法律文件中拥有合法关系的两个陌生人,甚至连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都未曾有过。
命运对他们是如此狠心,一个人生的失意者,和一个生活的落难人,只能因为这些令人哀伤的离别才能得以相遇。
崔岷植也许是韩国最好的男演员了,他将一个失意人令人唾弃的人生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连屏幕外的我们,都为他觉得,这样的人生未免太过无趣和无意义;解救人类的永远是爱,可惜这一场爱注定是一首悲伤恋歌,而当他终于决定要从烂泥般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时,命运却再次欺骗了这个失意人。
在灰色的海边,白兰呢喃的歌曲中,他迎来了另一种重生。
画面定格在白兰的笑容中,正是李江齐一寸照里同样的微笑,曾如同正面能量般支撑白兰走过茫然无望的一天又一天;那是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充满希望的微笑。
因为他总是这样微笑着,所以她喜欢上了他;也因为他总是这样微笑着,所以她觉得更加难熬和心痛。
因为这个微笑而产生的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先是缓解了生活中的那些煎熬和苦痛;然而随着爱接踵而来的,是更加难熬和心痛。
亲爱的陌生人啊,谢谢你娶了我,即使我们素未谋面,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中,你就是我精神世界里最亲切的人了。
我们都那么善良,为什么命运却对我们如此不公?
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就是,在我的抽屉里,一直藏着我曾经喜欢过的一个人的照片。
照片中的这个人,也是这么微笑着,好像全世界对这个人来说都是好事一样。
每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觉得好心痛,因为在这张照片里,这个人看起来永远是那么好看,就好像最初我喜欢上这个人时的模样。
这个人你可以看做是张柏芝,正如她在片尾时那美丽、青涩的笑,我才觉得更加心痛;因为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戏而已。
如果五分是满分,给不张嘴说话的张柏芝五分,开口说话扣一分。
棒子的电影,底层人物的表演方式一向夸张。
不爱看。
但是张小姐在里面的清新无人能敌。
当下媒体正纷纷对《来自星星的你》集体起腻的时候,我重温了一遍《白兰》,想当年这部《白兰》真是生不逢时,与《触不到的恋人》、《我的野蛮女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八月照相馆》等韩片经典同处一个时期,也难怪它的名气就如它的片名一样,淡淡的,淡到让人把它忽略了。
也许当时并不流行大叔配萝莉,这是原因之一,而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这部电影只把爱情元素当噱头,电影真正要表达的是韩国残酷的社会现实,这让那些喜欢凄美爱情饮食男女们大倒胃口,没能满足他们对爱情的白日梦,这么写实的电影显然不是他们的菜。
我还记得当初发行的DVD海报,崔岷植和张柏芝同坐在一排长椅上,中间放了只大皮箱。
想想看,这样一个海报,给人感觉俨然是一个落魄大叔和清纯少女的纯爱故事,我相信会有不少人是抱着我这样的心情看电影的,但绝就绝在电影到最后也没有他俩一场对手戏。
虽然《触不到的恋人》也是这种模式,不过韩迷把《触》一片视为纯爱类经典,把《白兰》却晾在一边儿。
造成这种局面的肯定不是演员张柏芝,更不是崔岷植,要我说,就是导演宋海成!
他放在片中讨论的韩国社会问题显然煞了某个观影群体的风景,在这帮人看来,用“爱情”的外衣裹着“社会现实”的内核,这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啊。
宋海成导演很有才情,在《白兰》这部电影中做到了言之有物,他用爱情题材给影迷们使了个障眼法,把两个边缘人的生活(本地混混和非法打工者)在韩国的生活现实讲了个通透。
只要大家把爱情白日梦的观影心态放下,开放地、心平气和地欣赏这部电影,你就能收获和我一样的观影体验。
电影开头讲一个老混混:他胆小、懦弱,把善良放在心底,他注定不能成为像勇矢那样心狠手辣的老大,生活中他处处受排挤,在帮派中没有地位,一点小事也处理不好。
但这个设置还是很符合韩式爱情片一贯的情节设置的,毕竟谁都想看这个老混子最后是怎么和清纯少女走到一块儿的,但接下来的情节设置显然没照这个套路来。
影片一开始把李江奇的这条线处理的很写实,将他的生活还有人性的丑陋在镜头面前一点点的放大,画面上用一种“脏”的感觉来处理,调度上不走花俏,拍的相当朴实。
慢慢的,电影前30分钟过去了,抱着看爱情童话剧的我们在情绪上逐渐地被剧情降回到跟自己的生活一样的现实中来了,在随着警察们带给李江奇的噩耗,我们对爱的幻想一下子达到了冰点,仅存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但也是在此时此刻,电影开始越来越感伤,画面随着李江奇到了乡下以后不再走写实路线,甚至开始飞扬起来。
导演在处理白兰这条线中,表现手法是温情而讽刺的。
白兰总是天真的以为韩国是个很美好的国度,这里的人都是善良的,其实除了老妇人以外每个人都对她有所图,她所向往的美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假象。
她的感激并没有得到回应,她每天看着李江奇的照片,把她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幻想他是个最善良的人。
而事实李江奇只是个卖小电影给青少年的黑帮底层混混,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
但有意思的是这条线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让李江奇通过对白兰死亡的追问,重新找回了做人的尊严和面对生活的勇气,让他发现只有在乡下他才能发出积郁已久的一声呐喊,发现了乡下才是他要去的广阔天地。
但是可悲的是导演和编剧没有给这个人物任何的机会,李江奇最后的死亡和白兰散落一地的骨灰混杂在了一起,这时男女主人公两条平行线一般的命运在死后才有了交融的机会,整部影片一直萦绕着的错愕感和遗憾感在最终这一刻彻底变成了冰冷的绝望,细想想也就能理解了,为什么这部《白兰》被喜爱看纯爱片的影迷们打入冷宫的命运了。
2001年……好像是很近的距离,却离现在现在也有了整整7年的时间。
7年前的张柏芝,还有一点点婴儿肥,带着《喜剧之王》里那种有些落寞的神情,扮演着这个叫白兰的中国女子,穿插在这部彻头彻尾的韩国电影里。
看7年前的《白兰》,看7年前的张柏芝,想现在的她。
那个清纯如水的女子,如今已是谢霆锋的老婆,一个男孩的妈。
时间啊,就是这般会捉弄人,轻轻巧巧的就把7年前的她和现在的她叠加在一起,一切都是那么迷离。
其实,白兰只不过是一条线,晃晃悠悠、若隐若现的穿插在电影里,更为的是烘托男主角的心理历程。
没有白兰,无非就是一部司空见惯的韩国电影,处处透露着典型的韩国味道。
有了白兰,仍然还是一部韩国电影,却因为张柏芝不施粉黛的素艳、偶尔的几句台词,而显得清爽不少。
两年后再看这部片子,还是哭的像傻逼一样。
因为非常喜欢崔岷植,看到海报,就想象他们的感情会是怎样的。
整部电影看完才知道他们一生没有碰面,这种意境太好了。
谢嫂贡献了她到目前为止最好的表演。
然后莫文蔚的《爱情》就一直放在我的屁三里,到现在快三年了。
不管多少次看《白兰》,只要播到美丽的张柏芝用光脚洗木盆里的衣服,在寒风里一脸倔强和平静时,还是忍不住要掉眼泪。
《白兰》是她很用心演的一个片子,全片都是素颜拍,还是非常美丽的一个人。
美丽的白兰穿着寒素的过时衣服,在人贩子面前不敢抬头。
人贩子说她能卖个好价钱。
在被卖了个好价钱后,她欢天喜地地写信给和她假结婚的混混,说感谢他娶了自己,自己才能继续干着这份洗衣服的活。
“所有的人都很善良,你是最善良的一个”。
她死后,卖她的人贩子骂另一个人贩子:如果白兰是他女儿,他才不会这么对她。
她的确是让人贩子都能心生一点怜惜的女子。
对谁都无害,对谁都笑,对谁都鞠躬。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她不是谁的女儿,只是个无父无母的穷孤儿,再美丽也合该光脚冷水洗衣服,遭受着摧残和辜负,在贫病里一天一天咳血瘦下去,最后凋谢死掉。
在那盘只有一个人看过的录像带里,她美丽得像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梦。
看完感觉这故事讲了个寂寞
每次看崔大叔的电影,他都没啥好结果😢
张柏芝角色太扁平了完全工具人,但她又需要对男主造成重大影响,哎呀反正就是完全没立住。另外感觉没有两人对手戏这种表现爱情的方式其实可以非常克制深刻,但联动二人表现情感的就靠两封信和照片也确实少了一丢说服力,结尾让男主也死就纯粹为了悲剧而悲剧。。
0
故事不可信 柏芝真水灵
在深夜看的,本来很想睡觉,看开头么更想睡觉,还是看完了,比哭还有感觉。我觉得最恐怖的情感就是连哭都无法表达。
十年前的张柏芝简直美爆了!
当时看的时候就是冲两个主演,还是可以看看的电影!呵呵
那个没有互联网,资讯也不发达的年代,为了看张柏芝的电影,只能挨个家搜租碟片的问,出了就欢天喜地的拿回去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有看到这部白兰。张柏芝很少演这种不带倔强感的角色,跟她本人性格毫无相似之处,但是她却能演绎成这样,白兰既不像敢爱敢恨的河东狮吼柳月娥,也不像外刚内柔的喜剧之王柳飘飘,更不像千娇百媚的钟无艳里的狐狸精,甚至跟星语星愿里有些相似的小护士也是不同的演绎,她的镜头感,她的表现力,她的眼角眉梢,她的一颦一笑,真的是祖师爷坐下大弟子级别的赏饭吃了。张柏芝真的无愧为香港电影黄金年代最强的尾音奏响者。
高中时候看的,那时候期待了好久啊。放学后在学校拐角的音像店里借VCD,真怀念。。可是这故事呢,看着不如听着好。
你未出现,我已远离!那时的张柏芝演技和样貌真心好啊!比悲伤更悲伤的,应该就是这种情况了吧,爱一个人,没有等到他出现,爱一个人,在她离开了之后。泪崩!
5.0/10 分。2025.03.11,初看,KOR韩版蓝光。时长01:56:05。。。很一般的片子。好多问题。首先,剧情完全不靠谱,就好像强行把两个人拉一起。崔岷植演的小流氓真的不太像。卖个碟被抓后放出来要不要搞得那么颓废,好像被人抓去关了十年只能吃饺子一样悲壮。哈哈。他还不如和老大反着演,他当反派。。。张柏芝素颜的脸上虽然还有好多小疙瘩,但整体还是很漂亮的,这么漂亮的妹子会随便爱上一个只见过几面的中年颓废大叔?你以为这是网文了?还有,她得了什么病也没说。。。男女主角人设完全立不住,因为极度缺乏细节支撑。太多槽点了。。。说得不客气点,这就是一部莫名其妙自我感动的文艺烂片!勉强给个三星。
私心五星,除了星爷的影片,一跃成为我私心top10佳的程度,这个剧本真的是戳我戳到脑仁子心窝子了,张柏芝真的是美得离谱美得让人失语美得形容词失能,而且这种无意间发现无人提及的老电影珍宝的感觉,仿佛《喜剧之王》与《老男孩》的电影时空也曾交叠到一起,简直是迷影巅峰时刻。命定的,无常的,破碎的,绝美的,遗憾的,空寂的,轻吟浅唱的,止于无言的,时空交错的,柏拉图式的,极致浪漫却又极致深沉的,一场通过死亡完成的告白,和一场用死亡逆向完成的双向奔赴,每一帧都扎在我的审美G点上,在我钝化了多年的电影感官上上刀山下火海,康白兰为数不多的台词每说一句我都怕少一句,每一句都像某位故人的留声在我心尖上跳舞。“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在这错位时空,我们是不是也算相拥?”我现在心中的遗憾安静得就像太平洋最深处的一场地震。
对我来说,这才是张柏芝的颜值巅峰~
张柏芝好漂亮,装病也可爱的,崔岷智一贯演得好。前面铺垫太长了,到半小时才感觉进入正片,节奏不太好。喜欢最后的镜头,录影带里蓝色的春天的海,海边的白兰。太多人不在乎真心,或许恰好有一个心软的人。很多“爱情”电影的套路是男人绝望地期盼纯净善良的女人救赎。
张柏芝颜值也太美了。而且演技也非常厉害。
表演很赞,剧情无力。有些人或许一辈子都长不大。
本质是写实社会底层状况的,假结婚的切入点很绝妙,最后结局是神来一笔的震撼。柏芝早年真是天才型演员,后来可惜了。春日海边披散长发低头娇羞浅笑唱《爱情》,真的很绝。
想要背一封情书给你,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很可惜,我感觉这不算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