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蓝琥珀

淡蓝琥珀,Blue Amber

主演:王真儿,吕聿来,耿乐,张瑶,王彩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重庆方言年份:2018

《淡蓝琥珀》剧照

淡蓝琥珀 剧照 NO.1淡蓝琥珀 剧照 NO.2淡蓝琥珀 剧照 NO.3淡蓝琥珀 剧照 NO.4淡蓝琥珀 剧照 NO.5淡蓝琥珀 剧照 NO.6淡蓝琥珀 剧照 NO.13淡蓝琥珀 剧照 NO.14淡蓝琥珀 剧照 NO.15淡蓝琥珀 剧照 NO.16淡蓝琥珀 剧照 NO.17淡蓝琥珀 剧照 NO.18淡蓝琥珀 剧照 NO.19淡蓝琥珀 剧照 NO.20

《淡蓝琥珀》剧情介绍

《淡蓝琥珀》长篇影评

 1 ) 美好的记忆凝结成琥珀,梦醒后,只留下悲伤

《淡蓝琥珀》讲述了一个女人试图走出伤痛、与自我和解的故事。

影片通过平行剪辑制造悬念,将女主角荷洁(隐喻“和解”)的过往记忆与现实困境交替呈现,借此实现剧情互补,并引领观众进入她如苦瓜般伤痕累累的内心,产生情感共鸣。

摄影和音乐是影片得以成功的关键,摄影师和作曲家均来自澳门,欧阳永峰以此片获得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摄影”。

不同滤镜的使用将两个时空区隔开来,现实世界均以冷色调呈现,与暖色调的回忆(或倒叙或插叙)形成对比。

熟悉的场景、物品、事件和人把荷洁一次又一次地拉回到记忆中的幸福时刻,从而凸显了她在老公意外身亡后失魂落魄的状态。

蓝色被大量使用并赋予象征意义,蓝色的衣服、蓝色的墙、蓝色的窗帘、蓝色的计算器、蓝色的灯光、蓝色的城市。

丈夫和婆婆死后,整个世界都变成了蓝色,她被巨大的悲痛所笼罩,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影片透过精巧的构图制造景深幻觉,人物被置于画框中的画框来呈现内心封闭的状态。

克制的表演放大了荷洁的困惑与苦痛,音乐抒发了她压抑的内心。

影片结束前,她直盯镜头、流下眼泪、屏幕黑掉、音乐进入高潮,所有的情绪顷刻间崩塌,如洪水般涌来,让人久久不能平息。

《淡蓝琥珀》是一则城市寓言。

转型中的重庆在快车道上不停加速,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

价值观变的单一,人情变得冷漠。

当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时候,质疑“一条人命值多少钱”便显露出了荒谬性。

所以荷洁的追问成了雇主口中的“扭曲”,肇事者在赔了钱之后再接到电话会骂她“敲诈勒索”。

影片最后一幕,我们跟随摄影机,从密密麻麻、五光十色的摩天大楼降到一片低矮破旧的拆迁房,见证了富裕与贫穷并置的魔幻现实。

《淡蓝琥珀》是一个梦,揭示了电影的本质。

荷洁混淆了现实与幻觉,她通过偷窥肇事者的私生活来报复,却发现对方已经不记得自己了;她刮花对方的车、高兴地看着他们吵架,却依然无法摆脱伤痛。

在结尾长镜头编织的梦中,我们见到所有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其乐融融,但就像电影的片名所暗示的,美好的记忆凝结成琥珀,梦醒后,只留下悲伤。

 2 ) 淡蓝琥珀:非正常死亡,的,非正常纪念

在阿峰的心里,按重要性排序,1.妈、2.我、3.你、4.小白。

你,我老婆,小荷,排在小白前面,绝对是重视了。

你要知道,小白到我身边比你早,在和你滚床单之前,我就给小白洗澡了。

但是,小荷,不满意,不满足,自己居然只排第3,只排在一条狗前面。

但是,但是,这个排名,永远不可能改了,阿峰,死了。

阿峰死了之后,小荷纠结于另外一个排序,什么是阿峰在天上的魂最在乎的?

30万赔偿金、小白、我。

一开始,小荷以为是30万。

因为,婆婆说钱赔少了,因为这个还气死了。

因为,她算过,30万车祸赔偿金,相当于她丈夫阿峰活着的每一天,只值25块钱。

她就想找肇事的哪家人讨个说法。

人家不搭理她,她就报复,偷偷划人家的车,把修车的钱,把别人的损失,算成给阿峰的补偿。

在报复的过程中,她给一个从前工作的,幼儿园里教过的,孩子当保姆,她像一只蚂蚁活在别人幸福家庭的琥珀中。

后来,小荷以为是小白。

因为,小白死了,她哭得更伤心。

因为,阿峰的哥们儿告诉她,阿峰把小白当儿子。

她想继续找肇事那家人的麻烦,想快递石头,给他们,讽刺他们心如铁石。

她放弃了。

可麻烦没有放弃那家人,那家人在她的望远镜下,被抢劫了,损失100多万,还失去了一条生命,一位老人被杀了。

冷眼旁观,那一刻,她心如铁石。

结局,小荷念头通达了。

她做了一个美梦,梦里,小白,真的成了阿峰的儿子,给小白一个交代。

她做了一件怪事,把人家给的赔偿金+两次划人家车的修车费,快递给了那家人。

快递,是保价、到付。

不管,阿峰最在乎的是钱、还是失去“妈、我、你、小白”的痛苦,都让他跟那家人自己去算吧。

我,不想再做一只蚂蚁,活在替你纠结的琥珀里。

通情达理的另一面,是人善被人欺。

30万的琥珀里,是一只蚂蚁。

你想救那只蚂蚁吗?

砸碎30万的琥珀,先。

【花絮】“小白”这个名字,上一次让我流泪,是潘粤明的电影《情不自禁》,Desire For Fired,2001。

【备注】 《淡蓝琥珀》,以逝者阿峰的上帝视角,拍了小荷“睹物思人”和“观人悟道”。

电影改编自,须一瓜,的小说《二百四十个月的一生》这篇小说,刊载在2018年第一期的《上海文学》这本杂志,正在征订2019年的读者,每期15元。

须一瓜的近况,可以围观她的新浪微博@须一瓜 龙标:2018年064号

 3 ) 人活一天,值多少钱?夏夜里的风能回答

挂念了好久的片子,终于看到了。

在两年前的上影节创投会上,导演思路清晰、语调温和地介绍完电影项目,获得了曹保平等评委的一致好评。

借着学校项目的机会采访了导演,导演声音轻柔,谈吐斯文,文艺气质浓厚,便在心中给导演留了个崇拜的地位。

后来这个项目获得当年的“最佳青年导演项目”奖,更加坚定了期待和信心。

电影是根据须一瓜老师的中短篇小说《二百四个月的一生》改编的。

原著讲的是乡下女人荷洁嫁给因为没有生育能力跑了前妻的城里人文仔(电影中改名为阿峰),二人和婆婆以及文仔救回来的狗“小白”生活在一起。

直到文仔出了车祸,随即婆婆也死去。

荷洁拿着肇事车主赔偿的20万(电影中为30万)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

须一瓜老师记者出身,文字又极为老道,这就让《二百四个月的一生》区区几万字的小说,大可关照社会,涉及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小可洞悉人心,关注弱势群体的内心和生存状况。

文本蕴含巨大能量,也让电影拥有呈现多样化的可能性。

不过,似乎就像电影里时不时出现的风,总是轻轻的,这些问题都被做了弱化处理,留下来的是最大的主题,生命与时间与金钱的关系探讨。

就像在两年前的创投会上,导演说的最关心的问题:“人活一天,到底值多少钱”?

在这个故事里,所有东西用金钱衡量。

包裹住蚊子尸体长达几万年的琥珀值20万;名车刮一道痕值4、5千;阿峰活了32年零320天,赔了30万,一天值25块,比快递费到付还要少2块。

电影还是美化了荷洁、阿峰二人,让这25块显得没那么低廉、无奈和残酷。

小说中的文仔,瘦瘦小小,贫民窟长大的妈宝男,幼儿园食堂采购员。

会在买菜时把好菜让给大妈,还好心解释说幼儿园的菜不用太新鲜,结果被孙子就在该幼儿园的大妈闹得差点丢了工作。

小说中的荷洁,不用描述都能感受到她的低眉顺眼。

为了减轻弟弟读书的负担,嫁给大自己七岁、妻子跑路的男人。

被婆婆呼来喝去,行房也是按婆婆规定,每周六一次,行房之前必须用婆婆的方子炖猪脚汤。

到了电影里,小老头文仔变成了楞小伙子阿峰;荷洁虽然仍然“没有胸”,但不是“相貌平凡”,而是“阿峰见过脸蛋最漂亮的女人”。

故事呢,市井仍有,二人爱情更多也更浪漫。

他们的爱情是两人初见时的青涩;是生活中从此多了一个人的喜不自禁;是一起对抗阿峰母亲的小乐趣;是在露台上讨论夜总会小姐的胸、阿峰说出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是车祸发生在一起散步的夏夜,阿峰死的时候,荷洁也在身边。

如果说原著小说中二人的生活就像空气折射出的灰尘,渺小、平凡、又很温暖;那电影里的二人生活就是平房楼顶上夏夜的风,混合着彩色灯泡的光晕,清新、平凡但有自己的美丽。

摩天大楼之间老破小房子里的生活啊、命被有钱人撞走了家人只得了30万的普通人的生活啊,全因为平房楼顶的风和彩色灯泡的光晕,活成了暖色调。

一个幼儿园采购员的一天,到底值多少钱呢?

故事中,阿峰和婆婆相继离世后,荷洁做起了保姆,因为站在雇主家的阳台上,可以用望远镜看到肇事车主的家。

故事在现实和回忆中来回,生活在高档小区和小破楼之间往返;电影在冷暖色调之间穿梭;画面在分割构图和浑然一体之间切换。

这个问题,在荷洁偶然听到男雇主的偷情电话及女主人的猜忌质疑时,或许得到了回答。

不过,生活没准备停下交卷。

荷洁刚刚决定离开雇主家,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肇事车主家被偷,价值甚至上百万的珠宝被偷,而荷洁,眼睁睁地看一切发生,与小偷擦肩而过。

而且,家里的老太太被杀死了。

上百万的珠宝,按照阿峰一天值25元计算,将近110年。

阿峰值回来了?

与原著小说相比,电影的结尾无疑做了积极处理。

生命不等式的矛盾,都消解在雇主一家、肇事车主一家、还有阿峰亲朋齐聚一堂的闪烁彩灯中了。

影片散场出来,上海梅雨季的小雨仍在下着,配着绿叶梧桐,正是江南雨季的生意盎然。

看原著小说时,总感觉自己跟荷洁很像,唯唯诺诺、低眉顺目、说得最多的是“好的”。

于是,庆幸自己没有回到强人际关系弱契约精神的县城老家里,否则只能被碾压,活着就像荷洁家楼上传来的音乐时有时无断断续续。

而现在,活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反倒如同放逐在荒漠里的鸵鸟,是一种逃避。

巧的是,演女主荷洁的是王真儿,就是前阵子播的《上海女子图鉴》里,演了外地女生留在上海轰轰烈烈闯出自己的事业与爱情。

两个王真儿,是一个人在不同城市的一体两面?

 4 ) 勇敢面对才是淡蓝琥珀的真正价值

保守的四星也是很宽容的四星评价, 给有想法的中国电影也是给更多未来的中国好电影。

很多人执着于女主算钱的方式, 甚至代入了贫富阶层的对比。

但其实我认为故事所暗含的主旨是幸福生活很容易被破坏,而遭受劫难之后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坦然接受的。

而女主就是一个典型劫难后精神上受到打击而不能解脱的例子。

毕竟赔偿的多与少不是本剧的议点, 顶额30万不多,一百万,两百万,一千万就是足够吗?

活着当下, 勇敢面对生活才是值得倡导的, 但真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阴影中走不出来, 注定就是悲剧的延续。

幸好女主最后算是醒悟了, 也算是作者想要看到的。

作为看客, 怎么活要看你自己了。

 5 ) 自己看的

很好看,虽然有几处比较尬。

现实主义真的挺美的,希望中国有更多好电影,希望影人们不再抗拒文艺片。

#淡蓝琥珀#希望中国的文艺片能够大步坚定地走下去。

电影虽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但我依旧看到了荷洁对命运捉弄的抵抗。

上课的时候,老师问我,为什么你喜欢看电影。

我说,因为这可以让我经历到我从未知道的人生。

人们常常觉得受到命运不公的对待,但身为剧中人其实会被周围束缚与禁锢,很难感受到自己的幸运之处。

荷洁和她丈夫在楼顶上拿着望远镜看着对面灯火辉煌的歌厅,小人物的悲哀命运在那一刻好像已经注定。

阿峰虚幻的爱和突然的车祸戏剧性的让这个北方来的姑娘从天堂落掉了地狱,她一次次穿梭于下半城的老重庆和看得到江景的中央公园,不变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新的旧的。

此起彼伏的高楼挡住了阳光,玻璃泛出的蓝光浸透了荷洁的身体,她放下的那块小小的琥珀,又在铜元局奇怪的人行扶梯上奔跑,虽然我没太懂她为什么着急。

我坐着三号线,每天经过没有信号的这个地铁站,看着立交桥和楼房比肩,忽然意识到我也是这个小小房间的囚徒。

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和命运和解,但我想,总有一天,会的。

 6 ) 红与蓝的雾都

每部重庆作品都会有这个城市的味道,而以摄像得奖的本作其实并没有很多重庆江湖的味道,当然主角的设定是北方人,场景冲突中几乎都是单向发生的,没有当场的飙戏。

女主的时间多,思考的也多,自己的25元算法成了自己活下去的一件要研究出来的梗。

可是所有的努力都是烟消云散,最后手持部分拍摄的结局让人觉得无话能说,然而跳回开头的琥珀,却回答不了观众的对这个象征符号的疑惑。

 7 ) 明明是个疗伤题材被拍成了悬疑片,我喜欢这个操作

1、女主整体形象太文艺妆容太精致了,和阶层不符是我的刻板印象?

我觉得不是…一个从北方漂流到重庆穷苦人家出来的女孩子,因为房子因为想要一个落脚点嫁给了一个当地的男人,虽然后来爱上了那个男人,但不能免除起初的物质影响,而且这也是她通篇念念不忘的计算她男人每天值多少钱的根源。

2、其实这部剧可以看作是一个丧偶的女性,自我疗伤的过程,最后搬着一箱石头到江边,一块一块的往江里扔,就是卸下了心中的负重,表意显然是很浅显了…我喜欢的就是这个疗伤过程,被处理成了一个悬疑的故事。

时间线的交叉处理很顺畅。

3、电影里很重的笔墨是描述阶层差异;比如她男人每天值25,但世界上有部分人一件打折的衣服就3k,且并不care这3k…垃圾袋等种种细节的堆叠,形成巨大的落差,加剧了女主的内心的重压,那30万变的越来越轻,只能扭曲了内心才能维持表面的平静。

但这个阶层差异,个人觉得表现不够;有一部分是因为女主和女主人造型及气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女主的行为。

虽然时间、空间都不一样,对比也可能并不适宜,卡隆的罗马里女主人和女佣之间的阶层对比就做的很足,无论是个人形象还是行为。

4、导演还是有点想法的…蛮喜欢婆婆摔下楼梯那段的:抱头坐在沙发—被风吹开的窗户伴随着巨响—回头发现摔在楼梯口的婆婆…电影整体的情绪也不泛滥…最近真的看太多云贵川方言的电影了…总的来说,能在影院看到这个片子,对观众来说是一种幸福,虽然我一个人包场了…………最后不明白,明明她的琥珀是淡黄色的为什么电影名字叫淡蓝琥珀?

 8 ) 背光处淡蓝色的身影

这几乎是我这些年看过的国产电影里最喜欢的。

影片像淡淡香烟,默默的燃尽,这样的故事听完脑子里却一片空白,只是留下了好多片段的震撼,导演的手法很巧妙,镜头语言特别丰富,好像真的是与小荷相处一段时间,看到她身上浓雾深情,她的神情给我一种荒诞感,肢体的动作是坚强的破碎,她的喜悦是淡蓝色的,她的悲伤是淡蓝色的,她的回忆是淡蓝色的,她的愤怒是淡蓝色的,她的绝望也是淡蓝色的。

很多镜头的构图光影都很漂亮有情绪,我觉得这导演好厉害,这是一部文艺片吗,我也说不清楚了,好像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个窗户里的家庭,灯下话语交换,黑暗中肉体交缠,即使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大家也游走在背光处,我们的灵魂总是见不到太阳。

 9 ) 本无答案

最初了解到这部作品,是因为想看电影《月色撩人》,但是当时搜索的时候搜出了《夜色撩人》,以为找到了,就稀里糊涂的看完了。

看完后,当晚还觉得有点怕怕的,虽然里面有个韩国演员有点让人出戏,但当时电影中所讲述的故事却让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于是我又去打算搜索资料看看这个影片的详细介绍,才发现自己找错片子了,哈哈。

不过也意外的发现了一部好作品。

后来注意到这部片子是根据须一瓜的小说改编的。

最近正好又有一部须一瓜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淡蓝琥珀》上映,于是把两个小说都找出来读一读。

不得不说,须一瓜的作品短短的,但所涉及的问题却很深刻,而且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

就这部作品而言,就可以从女性心理,两性关系,责任期待,拼命还是保全等多角度去解读探讨。

须一瓜擅长描写女性心理,尤其是女性比较细微幽微的部分。

淡绿色的月亮描写了女主人公在经历了一次入室抢劫后,对丈夫的期待坍塌,从此对丈夫产生不信任。

女性心理挣扎的部分写的很好。

淡蓝琥珀中丈夫因为意外发生交通

 10 )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本文首发自【奇遇电影】,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感谢【奇遇电影】编辑:不跳舞的猴子。

---今年上影节一众得奖华语影片中,还有一部足以入围年度最佳华语片的电影。

它是新人导演的处女作,入围亚洲新人单元,最终凭借出色的摄影拿到了最佳摄影奖。

首映后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这部电影就是《淡蓝琥珀》。

上影节拿奖到现在半年的时间,它也终于在今日揭晓了真面目。

《淡蓝琥珀》改编自作家须一瓜的小说《二百四个月的一生》。

说到须一瓜,大家应该不陌生。

曹保平导演的口碑作品《烈日灼心》,正是改编自她的作品《太阳黑子》。

须一瓜《太阳黑子》文本中蕴藏着的复杂人性,赋予了《烈日灼心》在犯罪推理的类型创作之外更震撼人心的力量。

而《二百四个月的一生》则完全脱离了犯罪推理的类型。

短短几万字的篇幅,用平实的手法描述了一位从小镇来到山城重庆的女人的故事。

在小说标题中,《二百四个月的一生》代指204个月。

在故事中,是女主角荷洁(王真儿 饰)的丈夫阿峰意外死于交通事故之前,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时间。

在这个故事里,所有东西,都用金钱(数字)衡量。

包裹住蚂蚁尸体长达几万年的琥珀值20万;名车刮一道痕值4、5千;阿峰活了32年零320天(电影对小说进行了改编),赔了30万,一天值25块。

而这也是一直萦绕在荷洁脑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活一天到底值多少钱?

荷洁有一个小本本,像是那种街边推销赠送的劣质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她的每一笔开销。

在一个中产家庭做保姆的她,在主人不在的时候帮主人付了快递费27元,说起这件事,对金钱数字没有概念的女主人不在意的没有理会。

27元,比她的亡夫阿峰的一天,还要贵2块钱。

影片就在这样的精打细算中构建起了剧情,也在同样一笔钱对于不同的人的意义之间,建立起了对立关系。

荷洁所工作的家庭,是典型的中产阶级。

男主人收入不俗,一家三口住着高档小区中的三室一厅,生活虽非大富大贵,但也温饱有余,有钱请荷洁来当保姆就是最好例证。

在做保姆之前,荷洁是幼儿园老师,因故丢了工作之后,来到曾经自己的学生家中当起了保姆。

虽面容姣好,但学历、收入、家庭等各方面因素都让她很难选择自由恋爱,经热心大妈介绍,嫁给了底层本地人阿峰(吕聿来 饰)。

这种契约式的婚姻关系,将两个人的条件一一摆上台面作比较,户籍、学历、收入、家庭,最后才是相貌。

但好在,荷洁和阿峰也并不是合同婚姻,两人住在重庆特有的筒子楼,简陋的房屋连电扇都是奢侈品,但一穷二白的日子倒也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

炎热的夏夜,荷洁在楼顶帮阿峰洗头,阿峰望着不远处的霓虹灯光,幻想着那里面的女人多少钱可以摸一次,胸到底大不大。

简单的生活被一阵急促的刹车声打破,只留下倒在血泊中的阿峰,和在一旁不知所措的小狗小白。

阿峰唯一的亲人,他的老母亲因为儿子的去世悲痛欲绝,摔下楼梯死去,荷洁的生活发生了180度逆转,她成了原本的筒子楼的房主,肇事司机赔的30万也都归她所有。

得到了钱,拿到了房,但这并非荷洁所要。

她开始郁郁不得终日,不仅仅是丈夫惨死在心中系下的结,更是在思考,钱和命之间,永远也捋不清的换算关系。

影片并没有建立强烈的戏剧冲突,淡蓝与暖红的色调构建了回忆与现实部分的温暖与冷冽。

我们在银幕中看到的荷洁,永远一副淡然的表情,却怎么也隐藏不住内心的悲伤与汹涌。

急于求解心中的疑问,荷洁病急乱投医,找到了号称能够通灵的大妈,再一次次的加钱才能和亡者继续对话之后,荷洁终于承认这就是一个骗局。

荷洁目睹了肇事司机家的惨案:入室抢劫的小偷不仅偷了价值上百万的钱财,更将肇事司机的老母亲,残忍地杀害。

看着曾经将自己的丈夫压死在车轮下的肇事司机痛不欲生的哀鸣,荷洁惊慌离去。

这是报应吗?

也许。

这是轮回吗?

可能。

但荷洁心中的结系得更紧了,上百万的珠宝,按照阿峰一天值25元计算,将近110年。

这个老太太的命,到底值多少钱呢?

是有钱人的命更加值钱,还是说,人的生命,本不应该用金钱去衡量?

影片最后,睡梦中的荷洁在梦中回到了和丈夫一起洗头的屋顶。

她的丈夫、婆婆、雇主一家、肇事司机一家都在,在美好的暖红色调中和像极了夜总会门口的彩色挂灯中,这些人坐在一起,吃饭、喝酒、笑着,之前的一切仿佛都没有发生过。

就如同片名《淡蓝琥珀》一般,影片的淡然贯穿全片,无论是悲伤还是痛苦都藏于表面之下。

像极了前年的《海边的曼彻斯特》,用插叙的手法将主人公的痛苦往事静静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慢慢地走进内心,让观众和主人公一起和自己和解。

也正是这样的淡然感,让影片有了超脱大部分国产电影的气质。

在这部电影中的角色,不再是脸谱化的功能型角色,它更像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就如同在生活中的我们,各有自己心中的结。

导演周劼在影像上极具天赋,影片的淡然感绝大部分都归功于影像的气质,宽幅中景的运用,简单的美术置景恰到好处,对人物关系用构图的方式巧妙呈现,都是用影像讲故事的典范运用。

▲导演周劼与女主角王真儿例如荷洁在男主人耿乐家里劳动时,男女主人和荷洁分别置于画框的两端,这样的构图形式更好地表述阶级差异所带来「人的价值」不同,营造失去丈夫荷洁内心的孤独,适应宽银幕的同时更好地进行主题表达。

而演员表演方面,周劼的调教功底也可见一斑,饰演女主角荷洁的王真儿已经是大众熟脸,但过往都是在网剧领域积累下来的认知度,从《无证之罪》到《上海女子图鉴》,王真儿饰演的都是强设定的角色,表演也都是外化式的快餐审美。

但在《淡蓝琥珀》中,王真儿彻底沉淀了下来,全程喜悲不显于神色,却用真正理解人物的方式,将角色的气质从内而外的散发出来。

而有趣的是,在《上海女子图鉴》中,王真儿饰演的罗海燕,同样是从小镇前往大城市的年轻女孩,但在这部剧中,展现的是罗海燕通过自生长,逐渐融入大城市的美好童话故事,在剧集介绍中,称罗海燕是不忘初心,坚定、独立的新女性。

但这是否说明《淡蓝琥珀》中嫁给底层本地人,给有钱人做保姆的荷洁就不够坚定,不够独立呢?

我想不是的,《上海女子图鉴》中所编制出来的,不过是少数人才能够拥有的生活,对于大部分小镇女性来说,不过是美好的肥皂泡,颇有意淫色彩。

但在《淡蓝琥珀》中的荷洁,或许才是大部分人,最终成为的样子。

这也便是《淡蓝琥珀》作为现实主义题材与其他影视作品中间的分水岭。

影像和主题气质上的高度统一,现实主义的题材表达,让《淡蓝琥珀》成为了今年年底最好的国产片之一。

《淡蓝琥珀》短评

还不错。不是偶然的爱情、生活中突如其来的苦难,无法去解答和被解答的问题,还有“命”的价格,交织串联,化成一首忧伤的诗。女主太美,像夏帆。缺憾是还是有“精英视角”的痕迹,“蚂蚁”、“价格”等等要素的编排放得太过明显,中间的记账本插页不错,但其他就有点破坏味道了。

3分钟前
  • 匣中猫
  • 推荐

题材可以深挖,奈何本子深度不够,一个想引人深思的片子就别虚头巴脑的力求每个镜头都有美感了,有点尬,女主的颜非常心水,可惜演技被同片的小男孩都吊打,可惜。影片算用心吧,可惜导演个人能力和视角有限,驾驭不了。

4分钟前
  • 怪到一直美
  • 较差

我的是:妈,我,你,小白 你的是:弟弟,阿峰,我,阿峰妈

9分钟前
  • steven47
  • 较差

特别特别喜欢

10分钟前
  • 海尔波普
  • 力荐

发现导演不喜欢用特写,摄影,构图很讲究

11分钟前
  • chern
  • 较差

1天25块 怎么就和解了

14分钟前
  • 悦色小丸子🍡
  • 较差

好多镜像设计啊

17分钟前
  • Jo-King
  • 还行

你到底想说啥

18分钟前
  • 很差

跟《路过未来》同一挂,略微好些的便是最末大团圆的梦境,将狗作后代的象征太恐怖。琥珀的价值是凝固成实物的“时间和金钱”的中国时代符号。什么时候这类国产片可以摆脱那种半死不活有气无力的假氛围而不是一味玩叙事结构呢。

21分钟前
  • 愁容童子
  • 较差

弥补了没有在电影院里看《回到被爱的每一天》的遗憾。观影感受就像电影的节奏一样,淡淡的却又很值得回味,舒服。没有完全理解女主的行为,也不是特别认同片中所有的巧合是生活的一种可能,但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只要电影足够吸引人足够有带入感就好啊。

24分钟前
  • 外苏
  • 推荐

王真儿长得真的好像周韵啊。故事很简单,年轻女子因一场车祸失去了丈夫,原本安稳的生活被彻底摧毁。作为回报的是三十万的赔偿金,她无意间发现,死去的丈夫每一天的作价仅仅是二十五元。她的丈夫死的时候32岁,一年有365天,她的丈夫总共活了11680天,拿30万除以这么多天,平均一天大概是25块。也就是说她的丈夫一天就值25块。由此陷入了 “人活一天值多少钱” 的思索。她和丈夫之间的感情是半推半就的,并不热烈,但是她的痛苦却是真实的,来自和这个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的痛苦。「在宇宙里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世界,但是是在不同的时空里。但那些时空里都有我们,但是时间不一样。比如说在现在这个时空里 我正在给你洗澡,但在另一个时空里你可能已经洗完了。而在其他时空 你可能还没开始洗。」

26分钟前
  • 曼靑
  • 还行

琥珀锁住一只蚂蚁生命,金钱却能禁锢一个人灵魂……

31分钟前
  • 终有剑心在
  • 推荐

开场一系列乘除法运算,说明电影主题是中国当下时的数字人生。不如狗的国人命运,被重庆解放碑和南山攀天高楼的钢筋水泥背景强势挤压,如房价、如豪车,早已标好了价格。只是,忧郁的女主,不该被设计表现成一个毫无主见,甚至缺乏变化的痴怨形象,对于社会暗黑法则的小儿科惊讶,浅白得匪夷所思。

33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人命一天25元,通灵也有市场价;午夜蛋糕配洋酒,提防阳台麻将鹦鹉;望远镜下后窗百态,苦瓜条纹前世今生;外地寡妇小保姆,平行宇宙狗儿子……用冷峻构图的沉稳精致和情欲张力来讲述市井生活贫富社会,很好,可惜过度巧合的因果报应和超现实梦境有点泄气烂尾没收住

35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王真儿长了一张都会感的脸,怎么看也不像住在城中村的市井女人,气质和表演都欠缺烟火气。穿得跟新垣结衣似的,给人家当保姆,找大仙作法事,这合理吗?

36分钟前
  • 凹凸
  • 还行

看着王真儿就想原谅这部电影了

40分钟前
  • 春垓
  • 还行

不知道在讲啥

45分钟前
  • 粉色小马驹 🦄
  • 较差

双线剪辑,用相似空间、事件、物件进行勾连,在可能处理起来比较容易过于单调沉闷的丧偶戏的基础上加上了之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状态以形成对比,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拍出《蓝》,在人物塑造和节奏把控上略微孱弱,或许他塑造的就是一个内向麻木软弱、没有性格特质的女人?摄影和美术做得比较精致了,多处的构图,调度,光线出彩,比如在乐言家中导演借助门、窗、倒影精妙地展现了三人关系。还有远处拍摄窗户的镜头,都市里万家灯,饮食男女之间的爱欲与阴谋,各个家庭的和谐与隐疾。调度与光线来说,尾声处女主幻想一家人欢乐相聚的段落极为动人,或许也是有情感的加成。

46分钟前
  • 无状态
  • 推荐

不喜欢,矫揉造作女主演技尴尬。摄影构图色彩是做得不错,但这种为了画面而画面的美术布置及灯光布置太脱离日常了假的太重

51分钟前
  • 开扑腾龙球迷
  • 很差

我们给快递、给车位、给面子、给琥珀……给一切由时间赋予价值的东西明码标价,那生命呢?我们也想要给它标价,想方设法终归发现无价可标,因为生命就是时间。影片立意不错,却浮于浅显,它想借助通俗故事表达,反被故事中的角色所累,显出一种真诚的做作之感。最让我在意的是它时不时就冒出的情欲氛围,似乎到最后流于无用了?2.5

56分钟前
  • 宇文少横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