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侠客的故事令人着迷百读不厌,个人英雄主义不仅仅是好莱坞幻想,因为的确存在某些个人拥有左右人类发展动向的能力。
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身影,由于智商、能力远远高于周围的人们,所以他显得不合群、寡言、疏离、难以接近。
他在做巨大社会机器运转车轮上的一颗螺丝钉的同时,不断的思考、自我对话、寻求答案、在对与错之间徘徊、在心灵上饱受折磨。
他拥有严格的道德底线和处世原则,并不断用行动维护它。
他心里压着一块千斤大石,铭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他有使命感,他感到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做这件事,他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不在乎自己,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这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是把人类社会发展前途扛在肩上的人。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不要犹豫,站出来,为这个世界做一点好事。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支持他,给他施展的机会。
没有理想主义者的开拓精神,人类社会止步不前。
看过《斯诺登》才知道斯诺登原来不是CIA的一个普通雇员,而是那么厉害的一个脑男[捂脸]他为了他所追求的正义抛弃的东西确实太多了,他最爱的女友,能让他实现价值的工作,还有他从小就发誓效忠的祖国。
最让我敬佩的还是他的女友,一直都没放弃这样一个脑男,最后还跟着他去了俄罗斯……本来是多么郎才女貌的两人啊……不过看到他女友发的ins知道他们现在也过得很嗨我也就放心了……
很喜欢讲述天才故事的片子,比如《决胜21点》《海上钢琴师》等等,有些是虚幻有些是传说,但斯诺登不太一样,这是个从现实走进电影里的天才,是个几年前从各大媒体的热门到现今渐渐被遗忘的大人物。
美国能拍这么敏感的片子,还能上映,不得不说,实在是太民主,太自由了,真很好奇在美国有木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说不能拍的。
整部片子以回忆式的时间穿插手法讲述了斯诺登的工作经历以及棱镜门的过程。
因为真实,所以震撼;因为所有人都觉得可能会是那样的吧,但貌似跟自己没啥关系,所以习惯性麻木,但知道真相的时候,特别是影片一点点将你拉进现实的时候,那种恐惧和压抑扑面而来,你会觉得后脊梁开始发凉,脑子开始迅速回忆以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该说不该做的,回忆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每个人都有秘密,而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就是因为知道的人有限,于是能成为有限的人之一才会有特别的喜悦。
每天都活在别人的偷窥下,跟监视居住有啥区别?
于是主角带着所有人的所有秘密逃离,巧妙的用魔方带走了存储数据的迷你SD卡跑到了香港(当然这一段是斯诺登本人曾经的设想,并没有真正实施,而且在美国情报局那么高的秘密机构里想插外来存储设备拷贝数据,想想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唯独略感失望的是有一些桥段少了些惊喜,比如只用40分钟破解测试的所有题目,破解之快让考官误认为只破解了其中一道题。
因为斯诺登事件太出名了,多少对其有些了解,所以这种对于普通人来说的“超能力”并没有在电影的桥段中带来什么惊喜,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最后一段斯诺登本人出场,对比之下越发觉得男主角的人选实在太到位了,甚至比斯诺登本人还斯诺登,机智淡定,而斯诺登本人略感有一丝丝目光呆滞,搞技术不呆的也不太现实,这就是电影高于生活的地方,让现实的人神乎其神趋于完美,然后走向神坛,变成一个传说。
《斯诺登》2016: “炸掉永远阻止不了恐怖分子,每个大脑总会有成千上万个想法” “不,我只是不喜欢抨击自己的锅家”“这也是我的锅家,而现在它手上沾满了鲜血”……“不,我不抨击,我是在质疑我们的正府” “外国情报监视法,FTSA法,我们尊重这个锅家的第四次宪法,我们按照宪法来处理各种问题。
但是有时候,有些问题需要用秘密法律来解决,所以我们不会让嫌疑犯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这种法律过程是机密,这就意味着你不会在像纽约时报这种报纸上读到这些事” “我是你最好的学生,我的价值何在”“20年之内伊拉克会成为地狱,什么都会变得无所谓了,恐怖主义是短期的威胁,真正的威胁来自中锅、俄罗斯、伊朗,以结构化语言和恶意软件的形式。
没有了你这样的人,这个锅家将被在网络空间中摧毁,我不能让你们冒险参加可笑的由沙子和石油引起的战争” “你不必同意每个政字家都是个爱锅者这句话” “他们会告我监控罪,他们还会说我将锅家安全置于危险之中,他们会将我恶魔化,还有我的朋友们,我的家人们,然后他们会把我送进监狱,这是最好的情况了”“那最糟糕的是怎样”“如果我没有任何媒体掩护的话,我会被CIA逮捕,然后用被在法律之外的方式逼问” “在我每一天工作的早上,我会先设置一个定时备份系统,叫做Epicshel£ter,如果有任何紧急情况,比如恐怖分子炸平了在中东的大使馆,或者NSA部门的话,这个安全程序能保证我们不会失去任何数据。
但是当有访客来的时候,我就得把这些都放到一边了,NSA想通过展示我们的能力来让日本人印象深刻,他们喜欢无人机传回的图像,他们知道我们想让他们帮助我们监视日本公民时,他们不太高兴,他们说这是违法的。
反正无论怎样,我们还是监视了整个锅家,这一切还没有结束,当我们浏览他们的系统的时候,我们控制到了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从小项目开始,比如发电厂,大坝和医院,我们的目的是,如果有一天日本不再是我们的同盟了,那整个日本就会停电。
而这不仅仅发生在日本,我们还会安装恶意软件在墨西哥、德国、巴西、澳大利亚,中锅我能理解在中锅安装这些,或者是俄罗斯和伊朗,委内瑞拉什么的,但是,在澳大利亚装就有点想不通了。
我们也被强制拥护那些世界领导和工业大佬,跟踪那些丑陋的交易,性丑闻,还有外交照会,让美国在G8谈判中得到好处,或者逼迫巴西的石油工厂,或者帮助那些第三世界不被支持的领导者上位。
最终,事实就是,无论这有多不公平,这根本不是跟恐怖主义有关的事,恐怖主义只是借口,这是关于经济和社绘控制,而你唯一在保护的就是霸主地位的正府” “当你坐着意识到世界有多大的时候,你也会发现NSA监视着世界上所有手机,无论你是谁,你的每天都被存储在数据库里,等待着被人翻阅。
他们监控的不是恐怖分子,也不是锅家,也不是公司,而是你” “你有没有想过,在二战之后都过了60年了,而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是没有发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为了世界的利益而使用权力创造秩序。
如果没有全世界的情报局日以继夜的工作的话,我们如何能阻止原子弹战争,恐怖袭击和网络攻击呢”“那样我们就要登记无数人的生活吗”“他们在消费的时候就已经被登记了”“是的,那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这不是自愿的,我们没有给他们选择,他们只是接纳了一切”“大多数美锅人不想要自由,他们想要的是安全,就是这么简单的交易罢了……,如果你想安全的玩最新的玩具的话,那你就必须付出代价”“但是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做了这样的交易”“现代战场在哪?
士兵”“到处都是”“战争的第一条规则是什么”“永远不要暴露自己的位置”“如果任何一个外界的人知道了,国会也知道了”“那敌人也知道了”“斯诺登先生,这就是世界现在的状态,保密就是安全,安全就是胜利” “NSA和FBI每天都直接从九大网络引擎收集数据,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脸书、美国在线、网络电话、油管、还有苹果公司,文章里说到他们下载一切音频、视频、照片、电子邮件、文件夹和日记来追踪人们”
网络时代是如此方便,方便的让人可以即时通讯,一个电话很多事情都能搞定网络时代是如此脆弱,脆弱的人的一举一动都能通过你的终端来察觉你每天走了多少步,你喜欢的餐厅,你想买的东西,你的偏好,甚至于你的隐私艳照门是因为电脑的维修而斯诺登告诉我们即使你的终端就在身边你的信息却会被黑客完全知晓美剧中用这些来破案而专业人员则可能用他来做一切必要的事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不喜欢一举一动有人看到,相信没有人喜欢打着gj安全的旗号,来做一些事情,毁灭的不仅仅个人的安全感,还有很多......
因为一篇影评去看了这部片子。
说实话,之前对于斯诺登,只是通过新闻,叛国,间谍,逃亡,云云。
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像别人说的,他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谁还敢用他?
叛国,已经和这个名字划下等号。
我此前,一度也这样以为。
原谅我。
然后,今天看了片子,确实有了另一番想法。
影评用哥白尼去比喻他,纵火者,有点夸张,其实也不夸张。
电影里,斯诺登说,从前,人与人的交流,通过网络,是平等的,即使你是教授,我是学生,各抒己见。
但后来,一切都变了。
我说的话,你说的话,都要思虑再三,因为我们说的话都会被监控!
都会被看到!
都会被搜索!
这还是美国!
一个号称世界最民主的国家!
如此下去,他们所一直捍卫的价值将荡然无存。
所以,他选择反叛。
他说,我现在不会不安,因为我无须再担心未来。
这或许是乐观的判断,但他已经尽他所能。
其实,我甚至无法理解,这样的人为何真的会出现。
然而他的确出现了,还真的干了,犹如盗火者。
如影评所说的,在我们大多数人只关系自己一日三餐的时候,在大多人只八卦明星的时候,还有人,关系着人类的命运和明天。
鲁迅先生说,这是中国人的脊梁,我说,这是人类的脊梁。
放弃高薪厚禄,放弃家庭,放弃爱人,放弃生活,只为一个理想。
试问谁人能做到。
凡人如我,只会为后代创造所谓物质条件,其实,这真的重要吗?!
我们要为他们留下什么?
我觉得应该是理念,是信仰,是他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刚刚看完,趁热。
虽然更像是一个纪录片式的传记电影,但说实话看的时候总觉得挺恐怖的,现代科技的一步步进步,让人不得不思考人心,阴谋论四溢的世界,如何谋得一处安全?
老板说我们没有说假话,只是说了实话的一部分而已。
不寒而栗。
事情发生的时候还小,不太清楚政治,如今五年后再回看,这真是个了不起的人那么十年后呢?
二十年后呢?
斯诺登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后人又回怎么评说?
斯诺登最后说自己不后悔,还会这样做。
I don’t worry about tomorrow,because I have done enough today 黑白的界限,真的很难清楚吧,谁是谁非又有谁能说清楚呢,美国霸权主义的顺我者昌逆我者我思维下个人又该怎么办?
还好有这样聪明的人做了聪明的选择,但谁又知道呢?
我一直惧怕被影片价值观引导,基于公开客观信息,斯诺登不是卖国贼,动机纯良,坚守国家本质的价值观,动机类似为国家刮骨疗伤的感觉,但这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如果他做的事导致结果是刮骨后感染而亡,而且是过度治疗适得其反呢?。。。。
动机纯良和结果好是两个问题。
当然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下,谁也不知道最终世界棋盘最终演变的结果,但万一结果是适得其反的,从结果的角度来说,他就是铁定的卖国贼,当然他的行为还改变不了那么多,不会造成那样的结果。
但是万一是关键的人物,关键时间的选择呢?
比如三体的程心和汪精卫。
所以这种行为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这种行为的前提是觉悟绝对的高和超人的理性智慧。
今年最重要最必须看的一部电影,社会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美国人哦.看完真是好多话要说,好多感叹也很开眼界.特别崇敬斯通作为有声望的导演一个个求电影公司发行却都被无情拒绝,但他还是坚持拍摄本片.也很佩服最终发行本片的Open Road公司,他家发行很多有争议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包括今年奥斯卡spotlight ,我都好喜欢.也佩服本片的每位演员.如果你看过有关Snowden的纪录片“Citizen Four "再比较本片就会发现囧瑟夫与Zachary Quinto演得真像斯诺登和记者Glenn.说话声音和形态都像! (没看的赶快补课!
)本片有辩证看待事件两方面,一边是人们的隐私遭到侵犯,而受利的只是政府,但如片中CIA高层说的:真的有那么多人在乎吗?也许相比权益与自由人们更在乎人身安全.比如那些玩Pokemon Go的明明知道等于是连行为都被操控还是乐此不疲;而现代人清楚如此多社交网络必然会损失掉一部分隐私但宁愿如此也不愿默默无闻不然等于是跟人间蒸发没区别.在这样的信息时代就算没人跟踪也很难保全个人隐私.斯通在采访中说,一开始大公司都拒绝他最后只好找他都没听说过的open road , 这一度让他很心碎觉得这都是电影公司被大型传媒集团吞并垄断后的结果(受到很多牵制)斯通爷爷也为玩社交网络玩Pokemon Go的年轻一代操碎了心,才特地带本片去Comic Con,在众多科幻漫改电影中间,苦口婆心的敲黑板影片最终把究竟Snowden是英雄还是叛徒的思考依然留给了观众.但角色塑造得很讨人喜欢基本上观众很难不站在他一边。
看完片相信人们一定要记得不用笔记本电脑时把翻盖扣上[偷笑]片中虽有部分情节杜撰但却安排得滿巧妙.个人非常喜欢.希望影片在颁奖季有收获.此外不得不说觉得斯诺登本人比囧瑟夫长得更帅些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这是我看了之后的第一感受。
棱镜是利器,美国政府身怀这门利器!
哪怕它研发的初衷是为了反恐,但当它的使用没了监督,那么政府就会不自觉的用来谋私,监控国人,侵犯民权,以达到巩固统治之目的。
哪怕是以民主自由标榜的美国政府也不例外!
所以没有监督不要相信任何承诺,没有问责不要相信任何宣传…… 斯诺登到底是叛国者还是英雄?
我们到底要安全还是要自由?
没有自由的安全与动物园里的动物有何分别?
棱镜可以是反恐利器也可以是自由之障,关键看他的使用者是否处于民众的监督和问责之下!
★★☆ 斯通老师是不是江郎才尽,还是年纪渐长犀利渐无?太平庸了,不说都看不出是斯通老师导的
真身出现在结尾一个镜头横移之后让整个片子赢了
奥利弗斯通越来越热衷于历史传记的后果之一就是,太过于照本宣科。几乎就是照着维基百科,再请个网络信息安全顾问,就严谨工整地打造出一部《第四公民》前传。非常期待和需要拍出《野战排》、《天生杀人狂》的那个奥利弗。
囧瑟夫太可爱了 真的太可爱了
嗯 真人比囧瑟夫帅!
又是一部让我在电影院睡得很香的电影。
很感人,最后真人出现的时候,真的很想鼓掌!希望俄罗斯可以继续保护他~
单论电影,拍得还挺套路的,也蛮无聊。
really hard to follow,囧瑟夫扮相满分,口音满分,故事有多少真实多少戏说很难讲,女主太显老哪像91年,最大的不满是在表现程序猿的日常时的糊弄,建防火墙备份删除再restore,检验的方法是ls俩文件?excuse me?此类靠IT技术装逼的电影的通病
资深爱国者、极客、害羞的男孩,斯诺登的每一个侧面说起来都挺有意思的,但被电影用最土最了无生机的方式粗浅表现。可惜了囧瑟夫,在模仿口音和细节动作上花费的苦心有目共睹,但无奈整个电影就是一场落伍的灾难。
同样一件事,如果一群人一起做就是反动,如果只有一个人去敢作敢当,就是伟大。
不愧是Olive Stone,节奏故事和最后的升华都配合的相当好,看《第四公民》的时候已经觉得斯诺登这张牌有点像乔布斯,牌够大,就是无人知晓怎么打。嗯,这部电影很不错,就是演Lindsay的妹子一如既往脸肿,她基本上没有不肿的电影,很奇特。
隐私和安全真的不能并存么?
我们好像已经对奥利弗.斯通这种泛善可陈的讲故事方法“习惯”了,或者可以说是疲乏了。从电影宣布要拍这个中情局的头号通缉犯,到首映现场连线本人的新闻,这部片子的噱头都远大于电影本身。至于电影,有囧瑟夫看就够了。
平庸的剧作 连演员都没什么发挥空间 作为传记片 角色的心理立场并没有塑造起来 相比之下 直面事实的第四公民更值得人们去思考 囧瑟夫历史最丑扮相
比较想看他写自传。小囧都快成特型演员了。
电影《斯诺登》虽然称不上伟大,但斯诺登本人和敢于拍摄这部电影的剧组都堪称伟大!
雖處理過於戲劇化,但用這種更為簡單和大眾能接受的方式講了此事的來龍去脈,補充了第四公民前,關於斯諾登本人的經歷,讓大家更能理解和接受到,何嘗不可?囧瑟夫開口說第一句話還以為他用了配音。有趣的是,斯諾登本人叫愛德華囧瑟夫斯諾登。還有,居然原型長得比演員(男女主)都要好看也是不可思議
2018-07-13 @K105
生活永远比剧本精彩。以及...不要再骂囧瑟夫用力过猛了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