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香港电影圈有谁能真正符合大侠的标准,那一定是古天乐了。
出道这么多年,拍摄了一百多部电影,有粉丝戏称,只有太阳才能黑他——确实,他是用行动和作品践行了金庸先生的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所谓大侠,敢于力挽狂澜,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而古天乐和他的心血之作《明日战记》,就是这样的孤勇者。
说到这部暑期上映的本土科幻大片,当然不得不提2013年由他亲自创立的“One Cool天下一”电影公司。
香港本不是一个长于科幻电影创作的地方,多年来香港影人的勤奋耕耘更偏重于爱情、喜剧、动作这类灵活、快速的轻类型(真像极了这城市的质感!
),却较少涉及“重工业”“高概念”这类现代大片要素。
因此,“天下一”公司的崛起,是逆行的异类更是星星之火。
尤其借助视效制作方面的专业经验和优势,不得不让大家对“十年磨一剑”(尤其光后期就磨了五年)的《明日战记》寄予希望。
甚至在我看来,《明日战记》的意义几乎就相当于内地的《流浪地球》。
它是香港这座曾经的“东方好莱坞”浴火重生、重塑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作品(今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将它选为开幕影片)。
和好莱坞大片相比,它在视觉方面所达到的成就不遑多让,更重要地是,它的的确确展示出了本土大片鲜明的特色。
比如,它很巧妙地把香港武打设计的精髓融入到了科幻类型中。
拳拳到铁,硬桥硬马的写实武打风格,被用在了古天乐、刘青云和机器人刑天、穷奇的打斗中。
而机甲和机器人的港式打斗,加上对游戏视角的运用,让从武侠电影开始的港式动作设计,又开辟了新的视听风格。
同时,我们在影片中还看到类似香港警匪片中经典的兄弟情元素,将孤勇者力挽狂澜的热血,和拯救苍生的悲悯带到了科幻电影中。
想一步到位地打造属于世界公共文化产品的科幻类型,确实是不现实的。
但《明日战记》的经验给我们带来启示,那便是借由本地成熟的、优势化的复合类型元素(如武侠、警匪等),匹配上足够过硬的视觉技术呈现,我们的科幻大片有可能在制作和文化多个维度上“弯道超车”。
当然,我还特别感兴趣《明日战记》中对“明日”的设定,这关乎我们对香港这座具有复杂历史过往的城市的想象。
片中,地球因环境污染而破败萧条,空气污染下,昔日繁华的城市已成为废土。
一颗陨石带来的杀伤力极强的外星生物潘多拉,让地球出现了转机。
科学家找到了驯服改造潘多拉的方法,古天乐饰演的泰来率精英部队执行改造计划,改造成功,可保住地球平安,一旦任务失败,plan B将以16万人的生命为代价保护地球。
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来保全整体,还是齐心协力背水一战,这道选择题在过去几年人类跌宕的时代无疑成为现实的隐喻。
废弃的医院中张牙舞爪的外星怪物,和无序扩张的潘多拉,也像是那病毒和贪欲的映射。
但,好在我们还有自己的英雄。
看到电影中手持盾牌的古仔,有一刻,我觉得那就是我们的“香港队长”。
最后,如果说前不久公映的《七人乐队》是以胶片为媒介“向昨天告别”(杜琪峰语),那么《明日战记》,就是通过科幻类型的架构,由今日念及未来。
——尤其身处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两部影片的接连上映,像是冥冥中命运的安排。
就让我们在电影中守望星辰,祝福明日吧。
福利:欢迎大家转发,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择优送出五张《明日战记》电影兑换券。
2024年8月13日15:48:53(一)有人说这部作品是披着科技外衣的警匪剧,一点没错。
小时候看香港片感觉挺牛的,等会上网接触外国优秀影片之后,觉得香港电影格局都很小,质量高的作品很少。
(二)穿的钢铁战甲竟然不能随意去车里面拿一个试管,还要要人拿绳子拽着,真是低级科幻作品。
还拿个盾牌模仿美队。
(三)总结,香港风味的上海堡垒。
首先说下,在很早的时候,也就是各平台可以买票的时候就马上买了票,等了好几天,终于等到了8月4号的点映场。
然而,随着超前点映➕点映后看完的人的影评出来说烂后,我的确是犹豫了,我开始质疑会不会真的是一部烂片,然而看完后我只能说真的要吹爆,甚至想马上看第二遍,而这种想马上看第二遍的冲动上一次还是《我不是药神》,当然,你如果说想通过这部电影获得史无前例的,突破历史性质的爽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科幻片,甚至是国产科幻片是越来越多了,应该暂时还没人能突破《阿凡达》带来的历史性的意义,所以,那些说烂的,说也就那样,我不知道究竟国产科幻片要达到何种高度才能让你觉得不烂?
是等你不再舔欧美电影的时候吗?
我们起步的确是太晚了,但是现在真的好很多了,至少这次论科幻场面,比《流浪地球》那时候要好很多。
好了,下面我就就电影电影本身几个大点或者说网上普遍吐槽的几个点来根据我的观感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就演员方面我来说下吧,第一次觉得《明日战记》会有槽点的一个点会是刘嘉玲,无论从国语或者粤语的预告片方面来看都会觉得会因为刘嘉玲的演技拉低电影的总体水平,但是进电影院看了后真的还好,因为我看的就是粤语版,只能说刘嘉玲的演技的确是没那么好,但是粤语版里,不会那么明显,但是我们内地的几个演员的确是表现的没那么好,虽然是为了增加电影内容的感情戏,我最有印象的就是吴倩那个角色的紧皱眉头……万国鹏的演技也是表演痕迹太强,我想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对白说“光仔,放轻松点”😂还有就是那个小女孩的对白、演技,的确当时可以再打磨一下,另外说下,电影里的群像刻画的篇幅恰到好处,点明了故事的背景环境,点到即止,不会像《独行月球》一样,群像刻画的太多,以至于搞得煽情部分很尬,因为说实话,一部电影你想要所有的演员的演技都撑的起来是有难度的,特别是电影里的“群演”,导演明显拿捏的很好,知道避开这个坑,所以不要说什么没有剧情那么一说了,不要说什么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了,整个电影到后面都是整个团队在合作好嘛,你要说个人英雄主义《独行月球》才是,独孤月才是那个角色好吧,泰山还算不上,如果说《独行月球》那段地球人打光给独孤月鼓励的那段算集体主义的话我……无话可说第二,从剧情上来说,我觉得不拉跨,我不拿好莱坞科幻片来做说事,我就说最近的,《独行月球》它很明显是什么都想要往里塞,结果呢?
玩脱了😜从电影开始的故事设定,我看完后评价就是,的确是「潘朵拉」的毁灭性还不够强,伤害性还不够强,所以烘托出来的电影的悲壮感没那么强烈,但是你看完整个电影你会发现,在它的整个设定里,它交代的很明白,而且电影里所有的感情戏、煽情的方面你会在看到的时候觉得导演可能会拉了,会篇幅比较长的时候,每次都没有,都是一笔带过。
另外就是,有人说不理解张家辉演的『李升』想要用刑天、穷奇还有人形机器人阻止古天乐、刘青云他们行动的合理性,那我只想说你电影开头是没看吗?
电影一开始刘嘉玲的那个角色『谭冰』就说了,改造好了潘朵拉,就不需要他的天幕了,也就是说,他以后就没那么重要了,或者说,不需要他了,所以他说了“天幕就是我,我就是天幕”。
抛开这部电影里的人物角色,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因为某种契机,你变成了救世主,但是过不久你发现,你不再被需要了,你又被替代了,又可能变回原来那个自己,你会不会觉得很难受?
俗话说的好“人活一口气”。
第三,特效上,我觉得整体水平很高,相对于《流浪地球》又是一次大进步,除了开场有几个大画面做的不够细致,看得出来特效还不那么好外,其他的方面他的整个水平,我可以说放在整个亚洲都是顶级的水平!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中国电影不能没有香港电影!
全球的电影里香港电影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想想以前香港影视作品对整个亚洲,特别是韩国影视作品影响有多大吧,我看到的很多韩国的影视题材,在香港的影视作品里早已经存在,在香港电影的整体水平里,香港电影人真的是很专业,很认真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香港的“狮子山精神”希望《明日战记》票房大卖!!!!!
不要再劣币驱逐良币了,古天乐也说了,希望票房大卖,不然真的打击他的信心,打击国产科幻片的信心!
最后对于那些说《独行月球》比《明日战记》好的,我感到痛心💔!!!
总体来说,《明日战记》严格来说总体是8分的水平,但是看到《独行月球》在猫眼上竟然还有9.3分,而《明日战记》只有9.1我表示不服!
所以,我给它9分,因为《独行月球》我都给了7分,《明日战记》配得上,而且,真的建议大家去电影院看《明日战记》,不说别的,绝对对得起你的电影票钱!
明日战记 (2022)6.12022 /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 动作 科幻 / 吴炫辉 / 古天乐 刘青云
这部片的核心大概就是那颗破坏力极强的外星生物树,人类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潘多拉,但实际上在它破坏力强的另一面,却能净化空气带给人们生的希望。
所以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一边是毁灭,一边是希望,所有事物的两面性都是如此。
好比那个李升,他创建天幕的初衷是为了保护人类,但随之滋生的阴暗面,却是为了一己之利,不惜牺牲众多的鲜活生命,实在是太过可恶。
最终到底是是邪不压正,潘多拉关闭了毁灭的盖子,打开了希望的门。
看之前挺期待的,毕竟是号称做了5年的特效,结果去看了之后令人大跌眼镜,剧情差就算了,特效也真的一般般(甚至不如独行月球),觉得特效好看的人是不是没看过几部大片啊??
全片有无数个掉帧的镜头,有些画面看着就和游戏CG似的,普通话配音廉价且出戏,听着像国产电视剧的配音,看得出来片场演员说的都是粤语导致嘴型都对不上,主角的外骨骼机甲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使命召唤11》,机器人也和《超能查派》如出一辙。。。
我想知道这5年做了个什么东西啊?
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情,本来还以为是和外星人的大战,结果80%的战斗都是在和自己人的机器人打,很多配角包括渣渣辉的角色定位都很迷,总之是很失望的电影。
你就说像不像
在2019年《流浪地球》刷新了观众对国产科幻的认知后,影视届也刮起了一阵科幻的风。
长期来看科幻这一题材受到关注自然是好事,科幻确实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的电影工业水平,但短期内,好的作品可遇不可求。
我们无法分清一部打着科幻旗号的作品是爱情片还是喜剧片,以及制作方是为了圈钱还是洗钱。
但当年看到古天乐多次表达自己对科幻的热爱以及期待后,隐隐约约有点吴孟达在参与《流浪地球》拍摄后所感慨的味道。
那就是,作为一个电影人,在科幻的这座殿堂上始终抱着一种期许,就是参与其中,更难得可贵的是参与到国产电影工业的崛起,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所以自然对这部古天乐总监制兼主演的《明日战记》有了一丝期待。
当然,从立意和预告等各种新闻来看,是一种末日题材的机甲动作片,显然与大刘等人的科幻作品不是一个频道,用一个略有争议的词来概括就是——软科幻。
即抛出一个科幻的设定和场景后,后续的剧情基本与当下世界别无二致。
远到被称为“太空歌剧”的《星球大战》系列,近到同为漫改作品的漫威与DC,都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幻作品。
所以当影片片段流出时,便已经知道科幻迷们狂欢的时代还远远未到。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去掉科幻这层外衣后呢?
机甲的战斗,又何尝不是男人们的浪漫。
在疫情笼罩的这几年,连爆米花的爽快似乎都成了一种奢求,好莱坞大片的各种翻车之后,我们还能多一个选择,至少这点我们应当给片方一些尊重。
但是呢,片方是不是也要给观众们一些尊重。
首先从时长来看,99分钟用来制作一部动画或小清新电影还行,但是作为科幻片显然不足以铺垫背景,作为动作爽片又不够爽快。
另外港片国语版,自然是需要配音,几位男主角的配音确实浑厚有力,但除了男三很有特点外,男一男二的声音实在太相似了,而女一的声音听起来过于柔弱了,在战争的场景下显得格格不入。
另外口型问题相当扎眼,不强求全部对一遍口型,但在一些慢节奏简单的镜头里,还是可以照顾一下其他非粤语版的观众的,毕竟市场是最真实的。
剧情方面,在软科幻的基调和动作的重心下,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了。
设定是老生常谈的末日废土,但不甘于平庸又添加了外星人元素,当要素过多而架构能力不足时反而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尤其值得吐槽的是引入外星人元素后,打来打去居然还是跟自己人打,显然重心偏移,浪费设定。
当然主线任务还是与外星人有关系,解决办法则参考了经典的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世界大战》设定,不能说不好用,只能说偷懒。
另外还有一个几乎所有国产电影都有的毛病,那就是无论什么题材什么剧情都要加一些爱情进去。
诚然,爱情是自古以来永恒的艺术旋律,但再好的山珍海味吃多了也是会腻,何况在一部非爱情片里强行插入并不会让人觉得浪漫,更不会共情。
所以无论多么伤感的音乐响起来也不会打动人,因为缺少铺垫,这一点在表现亲情上也是一样的,本就时长紧张的片中不断穿插着回忆,想告诉观众主角对孩子的爱有多深,但在这样一部激情战斗的戏中,观众的心是很难沉寂下来去深刻体会的。
其实很容易想到原因,近年港片式微,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总是盯着一些小的方向大做文章,从最早《明日战记》立项时便察觉出这远远达不到科幻题材的广度与深度,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格局小了。
不过前文提到背景音乐,坚持看完演员表和职员表的我惊喜的发现了一个名字——冯曦妤,果然这种天籁的吟唱和她的声音是绝配。
片尾曲也很有意思,听了几秒前奏感觉很熟悉,反应过来后居然是张杰的《逆战》,这下更加坐实了《明日战记》是一部游戏宣传片的事实(大雾)。
通常选择一部影片有很多因素,因为导演、演员、题材、类型等等,而这一次,在明确不是我想象中的科幻作品之后,再选择它的理由便只剩下了一个——古天乐。
我不是他的粉丝,甚至他有过哪些作品我也说不上来,但凭他希望小学的过往足以让我为他贡献一次票房,以及对这部作品的热爱让我想起了郭帆,所以我选择这部《明日战记》。
即便它远远达不到优秀,但也非平平无奇,用心的作品永远不会被人忽视和遗忘。
机甲是男人的浪漫。
一身帅气的铠甲,一把锋利的剑,敌人从你的头盔中看不到表情,只能感受到浓浓的杀气!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这是八零后的浪漫,这是八零后男孩的浪漫!
我说的是《恐龙特急克塞号》。
人间大炮嘛,也算机甲的一种拥有独一无二的铠甲,穿梭在这个世界,拯救人类,打倒小怪兽。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这是九零后的浪漫,这是九零后男孩的浪漫!
我说的是《钢铁侠》。
八九岁小朋友的记忆和喜好,会深深埋在心底,带着它一辈子。
机甲是男人的浪漫。
我觉得这个片子更像是特效公司的宣传片,就是炫技用的,今后项目肯定不断啊《明日战记》想呈现给大家的,是那些藏在我们心底的英雄梦。
帅气的头盔、机甲、小怪兽、飞檐走壁、与庞然大物的搏斗。
这些点不仅仅是在我们这里,在美国、在爱尔兰、在库尔茨克,在夏威夷的海岛上,大家的喜好,男人的喜好也许是一致的。
这一次,香港电影人打算呈现给大家的,是一部香港味道最淡的香港电影,这是我们很少能看到的。
一部呈现给全世界看的电影-机器侠大战小怪兽、机器侠大战机器怪物。
最简单的主题,放眼海内外,最容易让观众接受。
香港的科幻电影,我能想到的《妖兽都市》、《蓝血人》、《百变星君》、《机器之血》,内地的,有《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个类型在华语影坛已经像珍兽一样罕有了。
这海报是不是有一股子飞碟探索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大气层消失》的导演冯小宁在本片里是美术一职直到《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独行月球》在近两年上映后,无论是在商业价值还是艺术价值上,似乎都让华语科幻题材再次进入了人们视线。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上海堡垒》,它作为反面教材为华语科幻电影所带来的贡献同样重大……如今,这部香港出品的《明日战记》,也向世人呈现了自己的真实容貌,呈现给了大家一部更商业、更纯粹的科幻电影。
内地导演在科幻题材中,经常会加入更大的主题,比如《大气层消失》讲述环保概念,《流浪地球》讲述牺牲与人类命运。
冯小宁的好多作品里都会有一条狗宏大的题材,高深的立意,固然不错,不过单纯商业电影的角度说,我们可以再更纯粹一些。
《明日战记》剥离了绝大部分对深刻的东西,里面没时候对未来、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它带给大家的,是单纯的感官刺激,是精彩的视听享受,它更加好莱坞化,更加欧美化,我甚至在其中看到了一些第一人称视角游戏的影子。
这部电影,拥有《明日边缘》的人体骨骼机甲,打的是《明日之战》里的小怪兽,机器人设定风格比较像《超能查派》,大BOSS穷奇和刑天的设定,挺像《机器战警》里的ED209的。
最后一场战斗,刑天的压迫感十足是的,这部影片就是许许多多同类型电影的结合体,这没什么羞耻的,商业电影的共同目的就是寻找观众的兴趣点,而同类型电影,观众的兴趣点往往是趋同的,这一点在商业电影上尤为明显。
当然,不能仅仅是设定上跟从好莱坞的风格,影片的特效质量上,也达到了了好莱坞的级别,特别是上面提到过的那几部影片,特别是在机器装甲战这部分,用心程度以及时长,都要超过同类型的好莱坞电影。
该片的精华并不在于铺天盖地的大爆炸或者天崩地裂,也不是类似于《环太平洋》和《哥斯拉》这样的依靠“巨物崇拜”来吸引观众眼球的电影。
机甲与人类的融合,将机甲的金属感和力量与人的灵巧以及香港电影,特别是功夫电影、跑路等人的肢体美学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小而精的,更适合东方人美学的机甲电影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拳拳到肉,金属和力量感四溢的感觉,上一次还是在《铁架钢拳》里感受到的那种金属和金属撞击的质感,硬碰硬的冲击,碎裂的金属飞溅,损毁暴露出火花的线路,这些我们曾经在《变形金刚》和《铁甲钢拳》里体验过的快感,本片会以一种满一送一的诚意呈现给观众。
全片我估计至少有30分钟以上的时间是机器打斗镜头,这部分镜头是实打实的烧钱片段,要知道《变形金刚》里机器人打斗的镜头时长其实不超过10分钟。
比起远程对射,近距离格斗对于动作设计和电脑特效的要求要更高用让人喘不过气的动作和特效大戏来弥补剧本的不足,这是好莱坞惯用的伎俩。
影片中在废墟里中的机甲机动片段、穷奇的公路追逐战,和最后与刑天的对战,这三段最能展现影片精华的部分,每一帧都在燃烧着大把的钞票,高速的运动场景以及机器人之间的CQB近距离格斗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仿佛我们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还是在玩一部暴雪动视新一代的COD。
这场追逐戏的节奏非常好,而每一帧的特效毫无违和感,机器和马路结合的非常到位在我看来,影片中略显差强人意的地方就是剧情,一句话概括就是古天乐冲破反派和怪兽的阻挠,干掉了企图摧毁世界的外星植物。
剧情方面的评价就是,基本上只要是有台词的镜头,都可以快进过去……虽然影片中也强行加入了古天乐和小女孩的父女之情,还有男配三和女配一的情感戏份,但是都过于突兀了,而大反派张家辉的动机和人物深度也是实在太肤浅,这个人物我认为至少值得用20分钟去描写。
至于刘嘉玲的戏份…..这个角色你就算换成纸片版的沈腾,我都觉得对影片推进影响不大。
总而言之,影片可以开概括为,一流特效和动作戏+三流剧本,二者结合,没有成为烂片,而是成为了一部合格的商业爽片,它清楚自己能给观众的是什么,然后将所有的资源投入到观众爱看的部分。
先说结论: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因为想支持古仔给爸妈买了两张票,又因为各种唱衰差评差点没来,看完出来的感受是,幸好来了。
真喜欢古天乐啊,真喜欢刘青云啊。
故事确实不好,我认为情节上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舍得做取舍,还是那个问题,想要的太多了,舍不得放,于是很满,满到没有空间去铺垫,去做人物,去做孤光。
可能就是太想展示机甲,战斗,大场景,打外星人了。
可能就是又想表现古天乐父亲的身份,又想展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
可能就是太想做一个扫黑反腐谍战风云了。
可能就是太想描绘年轻一对的爱情了。
可能就是太想什么都要了,于是最后呈现出了的是看似摆烂了的结果。
都有。
又都没有。
篇幅是有限的,没有足够的铺垫,全员都成了工具人,角色立不住,观众代入不进去,于是古仔对女儿的感情不感动,抱着盼盼哭不感动,兄弟和解不感动;张家辉就差把我是反派写在脸上了,所以他最终被识破也丝毫没有大快人心,然而这原本是一个可以相当丰满的反派角色,只能说最后自杀是表明了这个野心的但无法顾及展开不了;整个节奏几乎是紧绷状态,没有张弛有度,没有逐渐提升难度,没有一点点加大代价,紧张感严重不足所以最后完成任务大获全胜也没有觉得我靠太棒了。
以上是很多人都说过的问题,我只是再重复一遍,对,我认可。
但我为什么开头就说值得一看呢?
因为它的定位,是爽片啊。
我是一个科幻爱好者,也是一个内容从业者。
我也常常陷入想做想坚持想追求和迎合市场挣钱第一的痛苦纠结之中,我想如果我也具备古天乐这么优秀强大的能力,或许我也会愿意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去做一个很有可能会赔本的项目。
机甲也好科幻也好,在中国的科幻土壤上(没有土壤),大概率是不挣钱的项目呀,可这不仅仅只是古天乐自己的热爱,也是国内这个类型的一大步尝试,如果没有第一个敢的人,我们离世界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纯论电影的视觉呈现,绝对称得上诚意满满,特效目前国产电影之最,这是没争议的吧,电影里的机甲全部实拍,质感细节也是没得说的吧。
打怪物,打机器人,打内鬼,拯救世界,当成一部非常简单粗暴的打打打爽片来看,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吧。
或许这些年观众早就被好莱坞爽片养刁了胃口,对我们自己的爽片便有些不得劲。
但没办法呀,商业就是残酷的,市场环境就是竞争的,没法要求大众吃下这口情怀,也不能强制要求观众去宽容评判。
道德绑架可不行。
但我出自私心,还是想说一句,是古天乐和刘青云啊!
他们的表演不值得一张票吗?
我的天我的脑子里一直在想,以后怎么办啊,香港演员真的如此青黄不接了吗,没有他们以后谁来演戏啊。
(虽然全员工具人但唯独对谢君豪完全摆设我是最不满意的[苦涩])最后借用一句热评:《明日战记》,香港影坛的孤勇者。
未来科技感十足的机甲,城市与废土时代融合的基调,构建成了一个末日的世界。
当家园被毁灭,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正所谓人类与大自然要融为一体,才能在战斗之后实现共存。
在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世界,热血的战斗足以将铠甲的热情点燃,然而剧情反转的刻意、铺垫背景的失败塑造,都让聚焦主角们的铠甲战斗力不足以支撑,除此之外,镜头运用的不恰当,让影片的核心精神变得不够明确。
作为一部机甲爽片,内斗的内容过多,由此让被黑化的机器人打斗过于顺利,因此自然文明入侵的故事也不具备说服力,而影片的主题在反复强调人类内战,但是角色的脸谱化,强行煽情的片段,让强行牺牲的机甲给人一种徒有其表的观感。
影片的主角始终都想要救队友,然而却需要机器人的命令去执行,因此毫无逻辑的剧情设定让原本设定的背景变得没有任何逻辑性,而那些强行被牺牲的角色,让主角之间的情感交集变得尴尬至极,而渲染主角的任务,也在毫无逻辑的陷入危机的环境中沦为笑柄。
虚拟的未来世界机甲,让大家看到的只有匮乏的想象力,以及虚无缥缈的内斗,这让原本金玉其外的激烈打斗场面,从而变得败絮其中。
个人评分:5
这个分数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管怎样,虽然从机甲元素上来说,其实确实是相对少了,场面也不够宏大,特效效果自然就不会有那么震撼。
但是从本身影片的立意表达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可以说更加侧重的是故事本身,谈不上特效大片,但也还是挺好看的,值得更高的分数。
整部片表达的绿色环保,对生命的尊重,亲情友情爱情,全都不缺,有了泰来他们的拼死守护,盼盼他们才能再次看到希望,生命延续才有了意义。
质感远远超预期,故事简洁很懂得扬长避短,是一个优秀的爆米花!!
荧幕的背后是一整套电影工业体系,这不仅是用十年的时间来拍一部电影,而是用一部电影带动中国电影工业十年的发展。Respect to Gu Sir.《明日战记》IMAX 2D 粤语
所以,如果有续集的话下一部应该就是古天乐版的《独行月球》?鼓励大于毛病,纵使有许多地方没有做好,但作为华语科幻片这种题材来说勇于尝试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最后,让我最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在于十年后我竟然在电影院听到了《逆战》。
剧本是很无聊,但基本逻辑是通的。科幻设定虽然老套,但呈现地质感不错,略超预期,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没问题。总有人歧视国产片,作为科幻爱好者反而想加点分。
这是我没想到的ohhhhhhhhhhhhhhhhhh(2022.7.20) 剧情简简单单,过渡清清爽爽,肉眼可见,古校长没多少资金,但成片效果依然是出乎意料,一伙港片戏骨出现在科幻片里并担纲主角,很有新鲜感;我就知道,盖学校的古天乐肯定不会像马修沃恩随随便便这个死那个死;别看海报上写的张家辉是友情客串,人家戏份不少,电影快放完了才发现小绿是吴倩演的,她那一笑,《冰糖炖雪梨》的感觉一下子全都来了;这部电影里的怪物比《神探大战》里的丑,,丑得多,但是你看多丑的怪物还是刘青云打;谢君豪演的那家伙是真的像陈丹青,生怕他一开口就是“我从小就装b,我非常喜欢装b”;爆米花电影嘛,还是港产,难得这种效果,知足知足
感觉除了古天乐和刘青云别的角色都没啥存在感,单纯为了剧情推动。不过我喜欢,我就想只盯着古天乐哈哈哈
承认不好看很难吗?
“净化空气,天幕不盖了?” “常态防控,核算不做了?”
何德何能上6分?我是看清楚了,现在是个电影都能给整到6分以上!咱就是说古天乐做慈善确实是吾辈楷模,但是片子也是真的烂!这是两码事吧?不能说我为了做好事就能各种赚道德绑架的钱吧?筹划了十年,就拍出了这糊弄粉丝?为啥不拍点有质有量的片子赚钱呢?
To be fair 最后一段穿着外骨骼的打戏还是可以的,明显回到港片舒适区了。事实证明要拍好科幻片需要成熟的工业体系和编剧团队,仅仅是古天乐的个人愿景很难在稚嫩的行业环境里支撑起一部精湛的科幻电影,很难有天降紫薇星的奇迹。
如果看了半个小时我就走我会给两颗星,但我很痛苦地看完了
5.5,剧本太糙了,路线斗争的博弈描写得太过儿戏,天幕就是我,我就是天幕,渣渣辉这反派当的完全只是个工具,当一个末世寓言剧本都太掉价了。武戏相对好一些,但其实能留下印象的也就是装甲车长镜头和地下逃亡的跑酷动作戏,剪辑的零碎感和特效的游戏质感是阻碍电影视觉效果更上一层楼的两大元凶。
科幻里面都是现实
看电影时:港片有出息了,都开始打外星人(植物)了。看完后:港片连打外星人拍到最后都能变成抓内鬼。
看个特效还是可以的结局谁也没死不煽情给导演一个赞
俗套剧情还能接受,但几乎所有主要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都靠闪回来交代属实有些匪夷所思。前半段有那么两个镜头倒是让我回忆起了20年前玩过的Starcraft,如果拍一部Terran大战Zerg的电影或许可以参考下这个方向。无良电影院在出字幕放《逆战》时掐掉了屏幕,必须得给个逆向大拇指。
剧情较弱,但是特效已然达到了好莱坞合格线的水准,本身的质量完全能达到7分左右,对于国产科幻片的意义加成能给到7.5分。我只是希望这片子不要被豆瓣文青给毁了。
“我就是核酸,核酸就是我”!!全程高能,画面很燃,剧情紧凑,动作硬核,机甲爱好者的福音,配角与梁家辉都沦为凑人头,也不影响爽片视觉效果的快感。当然57岁的刘嘉玲脸部跟27岁一样,牛啊
看完明日战记心情澎湃,国产硬核机甲堪称一绝。
虽然故事老套,情节一般,视觉和科幻元素也多有似曾相识的东西,但以我有限的科幻电影和动画游戏见识来鉴别,看不出有明显抄袭的意味,都有用心在做设计。这个片子如果想摆烂,想骗钱,想省钱,有一万种办法。可以增加无趣的文戏,可以不做那些机甲变形特写,可以不拍打斗的慢镜,甚至可以不费力不讨好的设计一个丑了吧唧的螳螂怪。但是古校长知道我们到底想看什么,知道怎样拍出来我们才会看得更爽,知道中国科幻片需要有人做点实事出来,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有这样的态度还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