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特别流行教育片。
就像消失的她、孤注注一掷教育人们不要赌博一样,作者通过详细刻画两位老板抢劫后逃亡、杀人时的恶心呕吐、痛哭流涕,来教育人们:不要抢劫银行,不要杀人…问题是普通人真的会做这种事吗。
所以感觉作者根本没有想象力,电影中处处都有缝合的痕迹,有其他熟悉影片的桥段:警察为了兄弟报仇等了二十多年;犯了罪之后一定是坐船逃走。
另外一个大问题是电影主次不分,没有主题,花了太多笔墨去描写如何抢银行的,如何破案的,跟后续的第八个嫌疑人没什么关系,同时破案过程又特别简单,毫无悬疑。
标题跟内容基本没什么关系,只有最后说想要抓他就必须有第八个嫌疑人。
跟一杯开水一样,没有起伏和转折。
还有一些情节上讲不通的小问题:陈信文明明能做好生意,大不了重新白手起家,却还要抢银行?
妻子杨芳知道陈信文是杀人犯后,一直呕吐恶心,晚上却计划跟杀人犯老公一起逃跑?
遇到问题,反派想要唯一办法就是再杀人?
陈欣年帮助他哥抢银行的动机竟然是因为一起抢过出租车司机?
陈信文的心态变化,变成冷血的历程完全没有展现出来?
抢了1500万之后第一件事竟然是吃饭喝酒?
这么一想,当导演还挺难的,得在还没成片前把握住人物当下的心境,不然就很脱戏。
这部电影导演在开拍前一定没有规划得很细致。
最后,张颂文演警察,真的很有黑社会大哥的风范,给我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这个值一星。
罪案人性警匪罪与罚纪实片。
影片是一起抢劫银行运款车罪案的纪实影片,运用了倒序的手法,从即将退休的老民警发现逃脱30年的罪犯,然后前去探访,和罪犯斗智斗勇,最后让罪犯降伏于法律之下的故事。
这样压抑的黑色罪犯就范前的挣扎,其实题材并不新,比如港版的《三狼奇案》,比如很多的二战暗杀片,都反应了罪案的当事人困兽犹斗,最后伏法的心路历程,蛮压抑的,也探讨了人性的善恶,穷凶极恶之徒也有软弱的一面,他也有人性,只是在犯案时不顾一切而已。
一开始的挖石场的惊天砸击蛮震撼的,吓了一跳,但是突然转到大刚起床,满是心事的脸庞,还有点悬疑的味道,但是林家栋的退休吃饭,然后发现罪犯,然后故事回到从前,才知道不是一回事,一开始还以为是修桥时犯的事,原来并不是。
主要还是名字太误导人了,以为是悬疑推理,不想只是一部纪实片,名字只是一个噱头。
故事是一个退休警察在一个视频里看到一副熟悉的面庞,好像是几十年前一起抢劫运款车劫案的幕后主使。
于是他趁着退休无事就跑去了那个地方,一打听,有人认识视频里的人,于是退休警察来到了视频中人来的瓷砖店。
正好视频里的人不在,老板娘很热情,把谎称自己是老板同乡好友的退休警察带回了家。
结果与买菜回来的老板狭路相逢。
因为冒用了名字,所以退休警察说自己是冒用名字人的老乡,老板还是留他下来吃饭,闲话家常。
然后镜头就转到了几十年前。
老板从政府哪里承包下了归龙大桥的建筑工程,但是因为土质问题,工程被迫停工,因为资金的问题,老板有点骑虎难下,但是建委的lingdao落井下石,让老板自己解决。
这时老板在的小镇发生了一起小劫案,两个外地口音的劫匪抢走了几万块钱。
警察到处布防,准备抓住两个劫匪。
但是老板的堂弟正好在被抢劫的银行,他回去与老板说自己好像看其中一个人面熟,两个人很快便分析出了这两个人的来历,都是他们工程队的外地人。
于是老板用call机联系了其中一个人,让他不要从车站码头逃跑,因为警察布了防,根本逃不出去,还不如先找地方落脚,然后来找老板兄弟俩谈谈。
其中一个劫匪知道自己被认了出来,就跑来谈话。
这才知道老板因为工程搁置,钱无法回笼,正准备抢运款车,犯个大案。
结果给劫匪两兄弟坏了好事,警察到处布防,让他的大买卖有了难度。
并威逼劫匪,如果他们不加入,就去告发他,劫匪没有办法,只好入伙。
老板介绍了其他三个银行内部人员,六个人谋划大案子。
恰巧,归龙大桥工程扰民,退休警察刚搬来住,被吵得没有办法,就跑来投诉。
正好与密谋劫案的六个人遇上了,不过老板很机灵,很快把退休警察劝走了。
警方发现两个劫匪没有跑,留了下来,分析出他们还想犯案,于是把几个重点银行看了起来。
但是案件还是发生了,劫匪两兄弟加上银行内鬼三个人一起在运款车刚刚到达银行的时候就开始劫车,射杀了两个运款员和一名司机,把车劫走了。
到了约好的码头,五个人一人拿了一箱钱坐船跑了。
老板两兄弟负责把车开走,丢弃在另一地点,做出他们从陆地逃跑的假象,掩盖从水路逃跑的真相。
但是劫车时,他们用的枪,有一支是银行的内部枪,警方抽丝剥茧,发现了银行的内鬼,很快在内鬼老家把五个劫车犯抓获。
老板比较警觉,在警方来找他时,及时与家里人断了联系,跑去中缅边境挖石场干苦力。
然后盗用了挖石场一个工友(孑然一身)的身份,到中缅边境干起了瓷砖生意。
老板把兄弟也用盗用的身份放在康复医院,因为在挖石场从高空坠落受伤。
自己娶妻生女。
但是不料一则新闻让他又曝露在退休警察的视线里。
老板和退休警察,在晚上吃饭时,针锋相对,上演了一场对决好戏。
最后还是老板没憋住,送走了退休警察。
因为当时的户籍制度不健全,利用假身份盗用身份后很难查证,只有找到老板的堂弟,才能让他认罪。
退休警察死缠烂打,一直跟踪,并对老板动之于情晓之于理,分析利弊。
虽然老板几次动了杀心,但是没有下手。
最后老板虽然让妻子转移了堂弟,但是还是不忍心加害堂弟,降伏于警方的天网恢恢之下。
大刚的演技的确不错,一看到他就觉得不对劲,心事重重,好像背负着什么事,不用说,就很清楚,说明大刚真的演到位了。
与林家栋的对决演绎也不落下风,感觉有的一拼,毕竟林家栋是影帝,看来大刚真的有长进了。
几次歇斯底里的情感宣泄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刚丰富的鼻涕资源,真的太多,让人感慨。
还有就是张大嘴巴后清晰可见的大槽牙,大刚很努力,很拼。
还有就是大陆和香港警察的差别,大陆的注意迎合老百姓,注重方式方法去谈话,而香港警察却是直达患处,快刀斩乱麻,一针见血地去分析问题,不拖泥带水,往往效果很明显。
当然张颂文、齐溪等一众打牌配件也让电影增色不少,特别是张颂文的打点梨子,还有牺牲时的退子弹,抓手里,反应出他扎实的演绎功底。
大刚的发力,和大佬气质都很不错,有点当然古惑仔的感觉,那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抢钱付款细节也让人印象深刻。
总体几个演员都不错,演得很不错。
包括对人性的探讨很真实,很直接,很不错。
可惜的是这个案子的过程太苍白,很无力,没什么说头。
抽丝剥茧谈不上,扑朔迷离也不算,人性分析不错,人善恶的两面性也反应的不错,大刚的感情纠葛还不错,但是林家栋与张颂文的生死之交情意不够,感觉没有让人共情的一个人为了兄弟,找了疑犯几十年的地步。
总感觉两个人是泛泛之交,而且情感也不充沛。
还有就是几十年了,疑犯的气质、面貌、动作肯定变化很大,一个模糊的视频,一眼认出,有点不可信,是刑警的直觉嘛?
也许吧?
喜帖的交代也不清楚,看了解析才明白。
还有大刚为什么不逃跑,也不明白,等着警察来抓,和他的性格不符啊?
感觉是因为家庭软弱了,变得有人性,也放不下妻女和堂弟,还是有弱点了,这个变化不错,其中的纠葛挣扎表现也还算不错……
大鹏和张颂文的角色应该互换一下,大鹏撑不起来这个角色,全片看起来大鹏都有气无力,尴尬的不行,他去饰演正气满满的警察会更好。
张颂文饰演抢劫犯,他骨子里有一股邪气,容易出彩呀。
大鹏给人一种自不量力的感觉。
什么人会去抢出租车,抢出租车能抢到多少钱,抢出租车的人是不是脑子都坏掉了。
我有一个朋友拿着一把刀去抢出租车,被抓判了7年。
一个人一把刀抢银行抢金店实力不够啊,抢银行抢金店必须得有钱,而且人数要三人及以上。
不然没有威慑力。
入室抢劫吧又没有那个勇气。
一时兴起身上缺钱,差个几百块,就去抢劫出租车了,放到现在,最佳选择是偷电瓶车,或者去偷电瓶,但是要小心监控。
最近刷抖音看到一个新闻,一个警察刷抖音,刷到了通缉犯!!!
通缉犯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啊!
今年大鹏可以说是赢麻了一部自导自演的喜剧片《保你平安》让观众见到了,大鹏的导演能力
乘胜追击的新作《热烈》,更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王一博真的应该感谢一下大鹏这次或许真的还不错,小乔还没看过看过的人说一下呗
随着新电影的上映,又让观众看到了演员大鹏演技炸裂,更为角色减重三十斤
早在之前的《受益人》和《铤而走险》中小乔就觉得大鹏变了,已经不是“屌丝男士”了他是真正的演员,是喜剧正剧都可以驾驭的演员成为影帝也是应该的
今天小乔和大家一起看的是《第八个嫌疑人》李子俊导演周汶儒编剧大鹏 林家栋张颂文孙阳 齐溪等领衔主演豆瓣评分:6.4分推荐指数:3.5星
本片改编自真实案件,广州番禺的运钞车抢劫案小乔查了些资料,发现电影几乎就是一个纪录片没有多少改动当时原型人物逃亡后,就进入了平淡的生活宛如一滴水落入了大海,平淡且无味
接下来的内容会剧透,不过没关系预告片早就剧透完了看完预告片就能能把故事线穿个七七八八
电影的最开始,大鹏扮演的陈信文是意气风发的建筑老板因为野心让自己的公司一度陷入资金链断裂的险地都说商人奸诈,陈信文就是如此上能瞒骗政府,下能哄骗工人咱就是说,如果不是心术不正怎么不会是人中龙凤呢
陈信文还有一个靓仔堂弟,真的帅到小乔心里了咱就是说梁安娜怎么不给阿才一个机会呢,哈哈哈
孙阳饰演的陈欣年,是辉煌集团的副总是陈信文的得力小弟他普通的只有美貌和对哥哥的爱
在一次银行取款的过程中,遇到了打劫银行的可是就是这小小的抢劫案,却让陈信文比警察还要气愤因为这个夯货坏了他抢一千万的计划
工程款还没续上,这个银行还是要抢的因为这个案子,现在警察可谓是风吹草动负责这个案子是张颂文和林家栋
在这个东禺说是民风淳朴可是林家栋一来就接手了两件抢劫案后面那场更是死伤三人
后面抓捕过程中更是让张颂文当场牺牲有一说一,张老师的表演真的很细节
那个年代指纹也罢,监控也罢都没有普及到现在的程度让一些犯罪分子趁机摆脱了法律但是正义虽迟但到,让一些藏了几十年的罪犯受到该有的惩罚躲藏二十年的陈信文和陈欣年也是如此
他们甚至逃到缅甸挖翡翠为了回国还杀人抢了莫志强的身份,顶着别人的名字结婚 生活 生子
命运的齿轮在运转,林家栋都已经退休了然而那个主谋还是没有抓到一个意外拍到的视频,暴露了陈信文的地址林家栋风尘仆仆就赶了过来
齐溪饰演的杨芳,是“莫志强”的老婆多说不说这个“大小姐”,一直都是傻白甜吧对于陌生人总是这么多好感和不了解的人结婚生子把陌生人领到家里,心真大啊
大结局不用小乔讲,大家也都知道了吧电影没怎么改编,也没加什么艺术手法整个过程感觉节奏平平,没有什么爆点尽管演员演技都在线,大鹏更让人惊艳
林家栋却让小乔有点失望,角色没有特色张颂文不是广东的么?
粤语怎么这么奇怪啊其实这就是编剧和导演能力不够的证明吧好好的题材拍成这样是失败的,但是演技是顶的只能变成了平庸之作
看图片猜电影无奖竞猜游戏开始了下面图片出自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前面引人入胜,可以四星,后面剧情严重降智下滑到两星水准。
自从案发后全是逻辑漏洞:KTV已经布局好了为什么不实施抓捕?
非要等罪犯自己发觉不对反应过来才行动,导致张颂文饰演的jc白白牺牲;林家栋的角色怀疑并得知大鹏在酒楼,为什么不联系警队立即报信请求支援?
非要自己慢悠赶过去留给人家逃跑时间;若干年后再次认出罪犯又是不通知警方,也不追查和审讯,自己一个人在那打草惊蛇,还打算明天继续追问,试图感化对方认罪。
面对一个暴力分子既不担心对方逃跑也不担心他先下手为强……把j察塑造得又蠢又无能,把犯人塑造成了重血肉情感的人,最后抓捕归案还是得靠犯人自首和家属报信。
不然根本破不了案,那么陈信文永远逍遥法外。
现实中基本不可能,总不能全指望犯人回头是岸吧。
所有角色仿佛没有自己的灵魂,全是丰满和塑造主角的工具人,基本是大鹏一个人的个人秀。
切回正常时间线后的剧情纯粹消磨拖延时间,强行归案。
最后,这么大的全国性案件,当事人又没整容,观众都能认出来,jc和当地人这么多年会没有人发现?
依旧如此顺利换个身份结婚生子做生意,美美翻身从头再来。
片尾用了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听到经典老歌还挺惊喜的,不过感觉歌词不是很搭,虽然这首老歌符合时代感觉。
1、大鹏着实让人惊喜!
他再一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但是好导演还是好演员,未来可期!
2、本片是真实案件改编,结局令人唏嘘。
周润发在《阿郎的故事》里说的那句话,有些错男人真的不能犯,否则一辈子回不了头。
大鹏在本片里的经历也如出一辙,警示啊,莫以恶小而为之。
3、想起一首老歌,“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写得真好。
的确,平安是福,平淡是福,家人是福,健康是福,平常心是福。
人常在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何苦!
4、故事的结尾,当年的那辆出租车再一次驶进幽暗的隧道。
如果当时没有起心动念,后来的一切会不会不同?
可惜没有如果。
5、片尾放的是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听哭了。
若人生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那祝大家平安,好梦。
居然被大鹏的水军找来了,大鹏啊,你雇的水军钱没花够啊!
在人家韩庚的电影底下骂人呢!
先看图笑话一下,原影评放下面:
下面是原影评:实在是不好看的片子!
为啥来看了呢?
因为大鹏一会儿营销凭这个电影得了个影帝,一会又上热搜写长篇作文写自己增肥减肥多辛苦,一会又有营销号帮吹嘘他在这里影响怎么颠覆,我是压根没在意,可是我妈在家看的信了,我就带她来看了。
结果:无聊,平庸,没爆点,没反转,没悬念,真的连我妈一老太太都看了开头猜结果猜的十之八九都中。
这种导演水平和电视里那些纪录片有啥差别。
镜头语言很刻意,好像深怕观众不理解,明明应该有悬疑,但是饭给你喂嘴上,处处低估观众智商的感觉。
像是一个电影学院学生的毕业习作,还是不咋地那种。
用我妈出来吐槽的一句说明为啥连老太太都看不上“就大鹏这号人,还能让张颂文给他配戏呐?
真是不照照镜子嘞,啥子影帝啊?
东北那嘎啦闹着玩的吧?
屯子影帝哈?
”(我就搬运一下老太的话,杠就是老太说得对)
有剧透,未看片慎入…1.人物前戏铺垫不够,导致后面的人物动机缺乏说服力,特别是张颂文和林家栋的兄弟情(或者爱情?
)这部分,林家栋到退休那天都要抓到凶手的执念如果跟张颂文有关,那这至少需要一场俩人年轻时并肩作战的感情戏来做铺垫的。
2.大鹏被银行经理称“文爷”,在我看来,这个“爷”称呼不简单,但全片并没有把大鹏江湖那一面展现出来,片中只展现了大鹏为了公司能开工没钱也要打肿脸充胖子请员工喝酒的一面。
3. 那个请帖出现了新旧字帖,难道是那银行经理后面又去印了一批请帖故意把同犯都写上?
这点实在太绕了,虽然我知道编剧肯定有他的说法…4.打劫用的是银行的枪,大鹏清楚银行的枪一旦开了枪身份就会暴露,但依然没有做任何预案…果不其然,现场开枪了,但大鹏得知开枪后,并没有让这劫匪出国或者去其他什么更隐蔽的地方,居然还是依原计划把劫匪送到了临近的城市,劫匪也没有避风头隐藏,倒直接去了KTV唱歌喝酒,得,坐等被抓…,这…设计的太傻了5.大鹏作为头目,根本没有制定详细的打劫计划,这个城市银行刚被抢完一次,马上就顶风作案,啥计划没有,去就是生抢,这只有一种解释,就是真实案件里就这样,导演想还原真实所以没有做戏剧化处理,但,作为电影,这样真不好看。
6.林家栋胡乱翻个朋友圈就看到了大鹏,这个我百思不得其解7.孙阳这个人物很多地方都不成立,那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眼看着大哥开始了新的生活,自己却这么多年一直坐轮椅活在罪责之中,这未免有点太单薄,如果人性的复杂面能展现出来,这个人物会更立体,编剧不要告诉我,身份证就一张…8.片名《第八个嫌疑人》,片尾点题就靠大鹏的一句可能有第八个嫌疑人,但林家栋从始至终就没有把你当成第八个嫌疑人啊,因为你一直都是头号…总之,这片子四不像,叙事既不像韩国片也不像港片,除了大鹏表演有些许看头外,其余确实清汤寡水…想在院线搏个好票房,难!
大鹏的确贡献了超出预期的演技,值得加上一星,但剧本的厚度还远不足以撑起一个影帝。
影片无论是在整体结构的设计还是具体情节呈现上都存在不少问题。
结构上除了开篇倒叙以外,影片就几乎不存在其他的悬念设置,剧情推进突出一个平铺直叙,结尾篇幅也过于冗长。
具体情节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弟弟陈欣年后期几乎每次一出现便引得全场发笑,即使人物是在极度悲痛的情形下也是。
就像孙阳在映后环节说的,看到大家这样的反应“挺难过的”。
但他又不太好说是谁的问题,最后只能反复说自己问心无愧。
如果导演给出了错误的方向,演员演得越好,偏离航线就越远。
《第八个嫌疑人》可以说是一部未映先火的电影,不仅集结了大鹏、林家栋、张颂文等实力派演员,主演大鹏更是凭借本片获得了金爵奖影帝,这势必让观众对本片的期待集中在了演员的表演上。
而几位演员的表现也不负观众的期待,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大鹏苦练粤语,林家栋苦练普通话,才有了影片中普通话、粤语切换自如的状态。
张颂文则本身就是广东籍演员,方言压力少了很多。
这里面尤其令人惊喜的就是大鹏,作为知名东北喜剧演员,能够在“陈信文”这个角色中藏掉辨识度极高的东北口音,变化不可谓不大。
至少对于我这个非粤语区观众而言,看到大鹏的粤语表演已经感觉不到出戏了。
影片是根据1995年“12·22番禺抢劫运钞车案”改编的,这个案子之所以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不仅仅在于“不到2分钟,枪杀3个人,抢走1500万元现金”的噱头,更在于主犯伪造假身份,潜逃21年的离奇经历。
同一个人,两种身份,之前是意气风发的大老板,之后是惴惴度日的逃犯。
塑造这样复杂的角色,对演技是一项挑战,而大鹏对这种前后反差的塑造非常到位。
当他是“陈信文”的时候,戴的是金框眼镜,梳的是中分背头,穿的是上世纪90年代标配的宽松大西装,推杯换盏之间透露着圆滑世故。
在招募劫匪的饭局上,他爆发力十足,压迫感满满,即便对方掏出手枪他也视若无物,与一旁堂弟陈欣年的慌张形成鲜明对比;当他是“莫志强”的时候,就换成了苍老的黑框眼镜,低调的平头,走路时躬身俯首,看起来老实本分,但和王守月(林家栋 饰)在餐桌前对峙的戏份,他的喜怒不形于色反而透露出一丝危险,让观众不免担心下一秒他就会突然发难。
除了大鹏,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林家栋、张颂文两大戏骨发挥稳定,孙阳、齐溪等配角都在水准之上,就连另外5名劫匪,也都在不多的戏份中塑造出鲜明的个性:有的行事鲁莽;有的反侦察意识强;还有的精于人情世故……作为一部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由于案件已经盖棺定论,影片《第八个嫌疑人》并没有给观众设置太多的悬念和反转。
虽然从影片名字来看,观众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一部悬疑片,误以为大鹏饰演的匪徒和林家栋饰演的警察会有一场精彩的智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且案件原型也没有太多推理悬疑的成分。
上世纪90年代,指纹和监控技术都不发达,所以并没有太多的高智商犯罪,反而是悍匪横行,很多大案就是一个字——莽,干就完事了。
同样的道理,很多悬案的侦破也并不是通过天才侦探的灵光一现,而是通过DNA检测技术的普及,才找到真正的罪犯。
不过,影片也对案件原型做了一些加工改编,比如陈信文在谋划劫案时,虽然被另外两个匪徒打乱了部署,但他很快调整了计划,还把这两个劫匪纳入到计划中,甚至还有点让这两个不速之客当“背锅侠”的意思。
这个细节是案件原型没有的,但改编得很好,让陈信文这个角色的智商更高了,更符合一个策划了惊天大案并且潜逃21年的罪犯形象。
另一个改编是最后莫志强对警察说出“第八个嫌疑人”和要杀死弟弟的时候。
其实作为观众,我很期待影片会有一个反转,让莫志强玩一个身份诡计或者类似的手法打破警方的推理,再重新讲另一个版本的劫案。
可惜或许是受限于影片时长,又或许是偏离了案件原型太远,导致影片并没有往这个方向展开。
影片对这一段的处理,更倾向于对劫匪人性内心的描写,讲他换了身份后,对妻子、女儿以及不敢相认的父亲的态度,还有对同生共死的弟弟的态度,证明其仍保留了一丝人性。
如果站在案件原型的角度分析,劫匪给自己改身份可能只是临时起意,没有深入谋划,没有提前给自己做不在场证明,也没有想过如何补充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空白履历。
本案的相关报道显示,劫匪原型在换身份后过得小心翼翼,甚至故意不让自己的建材生意做大,只维持温饱即可,唯恐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这显然和“高智商犯罪”没有太大关系。
如果站在改编的角度分析呢?
那么编剧完全可以让陈信文/莫志强的智商更高一些,比如他和弟弟两个人是如何用同一个假身份生活的,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伏笔;又或者他如何凭空伪造出一个人/一段人生经历,让警方真的误以为有“第八个嫌疑人”存在;甚至直接在影片结尾留下悬念,让观众自己去判断嫌疑人和警察究竟谁说的才是真的……私以为,导演编剧应该是有意往这个方向靠拢的。
尤其是最后劫匪对弟弟提出了所谓的“三个方案”,但并没有明说第三个方案是什么,也没有忍心对弟弟下手。
如果真的走港式阴暗悬疑片的路子,结局或许会完全不同。
只能说,过于尊重案件原型,可能反而限制了剧本的发挥吧。
大鹏的个人show,其他角色都不太完整,围绕大鹏这个角色服务罢了。导演抛弃了悬疑类型的刺激,剩下的人性哲理的探讨并没有展现出来,像因果循环啥的设计,好多都过于刻意
烂到发指!剧本怎么可以这么差!一众演技派都救不回来的那种。珍爱生命,千万别浪费时间浪费钱去电影院当怨种!
很多人都说电影过于平淡,我却觉得很好看,这个电影就是看人性,而不是看剧情,就是看演员还原人物角色的精度,而不是看演员好不好看。影片的剪辑很好,每个演员都很给力,林家栋和大鹏戏份最多,其次是孙阳,大鹏的上影节最佳男演员值得。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片尾曲响起,画面出现陈氏兄弟他们年少时,在出租车上面有说有笑的情景,出租车驶入山洞,又驶出山洞,一切正常,应该就是在表达,如果当年,他们没有在出租车上抢劫,而是有说有笑的出去玩,那他们的人生路应该会不一样。但是我还是觉得大鹏那个角色太疯癫了。资金链断裂,竟然想到去抢劫…
哪呢哪呢第八个嫌疑人在哪呢 在大鹏的台词里嘛?想拍个高逼格文艺范又想让观众掏钱进影院,怎么办呢?取个听上去很好看的骗名吧
孙阳真的是宝藏男孩,过春天的时候就演技不凡,在表演的路上不疾不徐,一直接拍高质量剧本,最近两部参演影片相继接档,太抢戏了,显眼包实至名归。影片整体感觉像一部伪纪录片,没有太过进行戏剧化处理,所以想看悬疑、动作或看枪战的朋友不要抱太大希望。结尾配曲很妙,影院回荡王杰干净的嗓音,娓娓道来:人生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
前面数了人头之后一直在等第八号嫌疑人的出现,是我想歪啦,真人真事挺刺激的。孙阳在这一大伙人里面显得特别眉清目秀,这个电影也用一场游戏一场梦做片尾曲,和张颂文的另一部完全撞歌,就没有其他歌选了吗
太荒谬了,第一次看犯罪片看得满头问号?整体拍得不好,也太浪费真实事件了!既然时间跨度这么大,人物内心转变一点都没拍出来,你说他是后悔呢,还是怎么样,完全感受不到。叙事上,展现过去的因和现在的果之间又想表达什么呢?也没有感受到,警匪之间追寻的关系,是想说什么?彼此牵绊拉扯?我也不知道!最后的片尾曲《一场游戏一场梦》又是在干什么呢?和人物和事件又有什么关系呢?又想表达什么呢?是想说人生是一场梦?不知道,就挺好笑的哈~#唯一可以夸得,90年代氛围的确做的不错
坏人不狠就废
只有这个标题在努力制造悬疑感
每次看到有大鹏的电影在豆瓣评分不是很低就会去看,结果每次都烂到爆炸,这次更是突破下限,是唯一一个我找不出任何优点的电影,我觉得他更适合和波多老师拍av。
孙阳在悬崖一哭,我就笑得发抖。张颂文在追捕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中枪了。另外,香港电影,就像是被这个国度啃过的甘蔗一样,吐在了沙土地上。时间刚刚过半,哪里需要等到2046呢?用完即弃的香港电影,才是真正想哭的。这里的人民发现,两广都可以讲白话,拉上一个香港演员就可以了。那个演员的外号还是:东莞仔。梁朝伟哭着感谢的香港的电影死在了1997。那年烟花特别多。一场游戏一场梦,梦总有醒的时候。
很遗憾张颂文饰演的何蓝警官下线太早了,不然还能看到他更多的表现。
很久没看这么难看的犯罪片了……剧本太差了吧,流水账一样……
整体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还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里面每个主演的演技都太好了,特别是最后大鹏老师实饰演的陈信文要捂死堂弟的时候,演技大爆发,大鹏老师太厉害了。然后这个电影告诫我们不要做违反犯罪的事情,一旦开了头,就没有回头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实在是太平了……定计划➡️打劫杀人➡️同伙被抓➡️挖石头➡️回国➡️好几年后➡️被抓,按部就班有时间表似的,很无聊。
就如同片尾曲一场游戏一场梦,不管是陈信文、陈欣年、王守月还是杨芳,可能都希望这一切都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吧。每一次抉择造就了现在的自己,如果没有那一场出租车抢劫,如果当时的司机选择了报警处罚了兄弟二人,现在的大家是否会拥有更幸福的人生。大鹏老师的演技持续在线,各角色之间的粤语对话真的很有代入感!如果整部剧的连贯性更好一点就更精彩了!
段落式电影,每两段之间的衔接都差点意思。戏份少的酱油角色太多了,感觉可以再精简人物设计。不知道是戏剧的夸张还是实际情况如此,齐溪演的角色真的完全老婆的感觉都没有,不过问底细就和一个又老又丑的来店打工的技工结婚,婚后志强十几年从不介绍己方父母还毫不怀疑,随便一个灰头土脸的老乡出现就热情接待,弱智一样的角色。经典的退休警察不甘心放弃旧案子独自搜查,直到确定查到嫌犯后才由现役警察出面缉拿归案的设定,就无力吐槽了。张颂文这种级别的警察居然是完全独自追捕犯人,设计成几个人一起追然后因为张颂文能力强其他人都追不上才剩下一人单挑都合理得多。九十年代为了几百块钱抢出租车司机抛开只字未提的心理动机倒是很写实,毕竟那时候的出租车司机懂得都懂。
有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犯罪片,当我们洗去了自首,劝降,说教那一套的时候,一个个鲜活真实的小人物开始浮现在眼前,一部真正精彩的令人回味反思久久不能忘怀的电影就诞生了——国内好演员太多了,张颂文孙阳再多点戏拍吧真的怎么看都不够,大鹏也终于有了扛鼎之作——那种细腻的纠结好迷人,人生的偏离,有时候就是一个一瞬间的小邪念啊,愿我们的心中可以永远只存正念。
咱就是说 杀人也没惊心动魄 哭戏也没感同身受 整体人物内心有什么转变咱也不知道 主打一个 不明所以 毫无波澜 有点“搞笑”
#SIFF25th#剧本太平了,演员发挥空间不大,大鹏后期妆造算是亮点。片尾《一场游戏一场梦》多少有点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