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和剧中的老师一样,想吐。
第一感觉就是这不是一群神经病嘛,口味还蛮重的,日本人拍电影真的很爱明目张胆的打人杀人,把暴力场面直观的表现在你眼前,完全是视觉冲击。
但是校园暴力真的很可怕,可能大部分没经历过的人会觉得有这么夸张吗?
是的,对受到暴力的人来说他们的心里承受的东西就是这么恐怖,只不过导演把内心的声音给外画出来,让你看看这一切是多么可怕,把鲜血躺在你眼前让你知道校园暴力的残忍。
:)呃,一整个难受住了。
说白了就是几个未成年你爱我我爱你,然后心理扭曲。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杀你,因为我爱你我见不得你和别人好;所以我要杀你,因为我爱你;我不想看到你和另一个人好,所以我要把另一个人的家庭毁了,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毁了你。
虽然很多人说这个是讲校园暴力的,但是我觉得是因为扭曲的爱而产生的校园暴力,我觉得这个才是最主要的。
况且我也是未成年,看到血腥片段的时候真的有被吓到╯﹏╰,可能是年龄原因?我是看不出来它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
我猜导演小时候应该也是生活在远离都市的闭塞乡村,也同样遭受过校园暴力,却一直不敢反抗,只能任由别人欺负,偶尔还会被别人说成是懦弱的人。
所以心里积怨已久,以至于在这部电影里把脑海中对那些施暴者的怒火都尽情地发泄出来。
对于正常人来说,并不觉得被打动到,更多的是觉得可悲,希望导演能早点走出这个阴影,用才华创造三观稍微正常的电影。
春花,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却带来绝望的一生。
女主是如何成为欺凌对象的?
是因为嫉妒,大家嫉妒她来自东京,妒嫉她那和睦幸福的家庭。
是因为村子的压抑,各个家庭的扭曲。
是因为难以言语的爱,妙子喜欢春花,看到她走向相原,她没有勇气表白,一直在一旁看着他们欺凌她,却一直沉默以对,宣布这场自已为的背叛。
流美喜欢妙子,确切的说是崇拜,那疯狂的举动向是在向妙子证明她可以为妙子做任何事。
这场由爱生恨的欺凌已经变本加厉,无法收场。
不称职的教师,只想着自己,只想从这所学校中毕业,一直在逃避。
不负责任的父母,从不认真关心子女,只在意自己,擅作主张的为子女安排好未来。
所有的一切都与之息息相关,谁都逃脱不了,这是罪的起端。
当那场火把一切燃烧殆尽的时候,善良的人不再沉默了。
那天,下雪了,她拿起武器,对着她们一棍又一棍的敲打,直至她们死亡。
那一刻,她坠渊成魔,她一次又一次完成了复仇。
雪把一切掩藏了,掩埋的还有她的一切,她知道,等春天到了,花开了,真相也就明了了。
善良的人无法活得幸福之一是不够没心没肺。
家人是情感最紧密的存在,情感支架奔溃了,是很难再建立的,需要多少时间抚平,安慰自己?
留下的疤痕永远无法愈合、无法释怀,人就是这么脆弱。
自己明知以仇报仇,以怨抱怨是不对的,复了仇又怎样?
不但毁了自己,逝去的人也活不过来。
但是看着仇人那得意的嘴脸,看着奄奄一息的妹妹又怎能忍得住,那把刀不捅出去怎能对得起自己,愤怒怎样宣泄?
内心怎能安宁?
活着有什么意义,活得再长又有什么乐趣?
恶魔是被逼出来的,当深渊凝视你的时候,你不去凝视深渊,怎能知道深渊在凝视你?
高潮在片尾,妹妹病危,爷爷被袭击奄奄一息,当她看到那地狱变的照片时,唯一的情感寄托幻灭了,她亲手把自己喜欢过的人杀了,世间为何对善良的人玩如此残忍?
她步履蹒跚地走着,倒在雪地上,远远看去,只剩下素装银裹的一点红,那是极致的悲伤。
说说校园霸凌题材的电影吧,可能和个人经历有关,我其实一直不是太明白为什么受欺负的人不会反击回去。
在我过往的求学经历里只和别人打过一次架,好像是因为我同桌上课的时候让我关窗户我嫌他烦没理他,然后他放了晚自习喊了别班的一个同学把我堵在厕所门口和我打起来了。
我那个时候还是个小胖子,可能是体型压制反正最后也没吃亏,把我同桌的脸打出血了,然后我自己没什么事,还跑到校长办公室去告状,最后班主任还被叫来了,看她被校长训我一直觉得挺对不起的她的,因为她是我求学生涯中直到大学毕业遇到的班主任里最喜欢的,因为我去校长办公室告状害她被训了好久我一直到两年后上初中碰到她还感觉有点对不起她。
另外一件事是六年级时几个玩的好的同学可能是因为我当时性格内向,然后也是个小胖子吧就特别喜欢开我玩笑,经常下课四五个人开我玩笑,“打”我一个,我也没吃过亏,都是追的他们跑好几个花园,但是因为是个小胖子也很少追到他们罢了。
回来继续说电影,每次看这种题材的电影,看他们被人欺负然后一动都不敢动的我就觉得好憋屈啊,很希望他们能反击回去,虽然肯定打不过一群人,但是抓着一个人往死里揍总可以吧,但是没有。
也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碰到过真正的校园霸凌,这一些都是我想的太简单的,你要这么较真我也没办法。
至于这部电影,看剧照和剧名“三角草的春天”,然后一个女孩子躺在雪地里,我本来以为是个像夏目和菊次郎一般默默无闻的小女孩的成长故事,没想到这么暴力!
这么血腥!
看得我下巴都惊掉了,尤其是我还在吃着红石榴,那感觉叫一个酸爽。
而影片在开始还不到三分之一女主就开始反杀了,一开始就直接是三条人命,我一度很纳闷后面导演还打算怎么拍才拍的完剧情,事实证明我低估了日本导演对人性的观察和反思。
剧里每个不正常的人都受到过欺凌霸辱或者是生活在那种环境之下,然后成长为那种人。
大人、警察、老师这些应该成为孩子保护伞和人生导师的人物都弱化了,尤其是女主的父母,母亲竟然被一群小屁孩活活烧死,你看到一群小屁孩往你家门口倒汽油你报警啊,你不报警你回到厨房拿把刀行不行,你不拿,就那么死死站着,想用母性的光辉感化他们吗真的是,然后被活活烧死,我呵呵呵呵呵了!
看的憋屈死了。
警察?
全剧里警察可能都去打牌了,我不知道有这种生物的存在。
那么男主呢,这么一个前期再正常不过的人物,后期的反转也是看的人要喷饭了,杀奶奶,捅爸爸,打妈妈都行,他在家庭暴力中长大,这些我勉强可以接受,但是看到女主父亲在熊熊烈火中燃烧的时候,你他妈第一反应是给我掏出摄像机然后拍照?
你前面就给我拍过一个路边野草,什么时候这么喜欢摄影了,然后影片结束时强硬的解释说想让女主看看他爸爸护着妹妹时的伟大,一口老血喷出来啊!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披着校园霸凌衣服的恐怖片,全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杀人杀人杀人,戳眼球爆浆爆浆,用刀子划嘴巴划脸,砍脚刺手什么的,接受能力低的就别打开了,还有也别在看剧的时候吃石榴和任何带着红色的食物!
是什么让我在大半夜点开一部《三角草的春天》。
看到“根据xxxx原创恐怖漫画改编”,那还好,恐怖漫画嘛,漫画就是啥都敢画的。
但日本人也真是啥都敢拍。
三角草的春天,我愿称之为:无名小镇之全员恶人由四角恋引发的全剧组阵亡三角草的春天来临时山里多了九具尸体小黑妙子成为最终赢家之毕业全班只剩我一人
18年的电影 我是一个看血腥电影看到无论多反胃内心都无比平静的人 但这部电影看完内心真的压抑很久故事是略显俗套的复仇故事 说实话也有很浮夸的元素在里面 因为主角是一群初三的学生 至于放火 杀人 确实有些不切实际 但这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大量的血浆生产出来的极度血腥场景和鲜血与白色雪地的视觉冲击 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压抑 这是很多血腥恐怖电影里很少见的这部电影说不上能够百看不厌 但是细节刻画和情节的衔接真的比较成熟 至于血腥程度 大概在日本电影《大逃杀》上面一级 建议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观看
《ミスミソウ》,一部极致伤感又美丽的残酷青春物语。
日本漫改电影又迎来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在观影之后特地花了一个下午去找了原作漫画看,《三角草的春天》完美诠释了原作漫画的残酷青春。
观影前以为是日本校园欺凌片,直到整个小镇漫天大雪飞舞,一下子猝不及防被这群高中生带入他们的残酷青春世界。
离毕业还有两个月,也许这群高中生并不是想只要等到毕业大家互相离去,心结就会自动解开,也许野咲春花、佐山流美、小黑妙子、相場晄都不约而同的觉得这场大雪预示着不得不清算的时候,在冬天结束春天来临之前。
小镇的冬天不断的飘舞着雪花,大雪之中同窗之间开始了一幕幕的血战与清算,洁白的大雪与鲜红的血浆形成的反差相当具有迸发力,冰冷的白雪与炙热的鲜血交融,同窗之间毫不留情面的互相杀戮其中包含的不管是爱意还是恨意,都是浓浓的化不开的饱满。
很爱日本电影惯有的极具特色的表现方式,总是面无表情,毫不言语,眼神就像大海一样深遂与宁静,悄无声息的讲述自己的故事。
那该死的令人气愤的春意盎然的春天,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
星咲一开始被妙子带领的同学欺负,星咲决定不去上学,流美去劝星咲上学,不然被欺负的会是流美,劝说不成功,流美被剪头发,再次被欺负,流美决定杀星咲,在欺负流美同学的怂恿下去了星咲家放火,妙子没去,星咲的爸妈被烧死,妹妹在医院抢救。
星咲后来去上学,先在原先被他们欺负的大坑杀了三个女同学,再杀一个男的,还有两个男的决定先下手为强,结果被反杀。
原先大家以为星咲抢走了男同学相场,所以妙子要报复,原来是妙子喜欢星咲。
妙子被流美刺杀,但不成功,相场心里也有问题,为了跟星咲去东京对奶奶大打出手,之前也对爸妈这样过。
星咲后来决定不去东京,相场去星咲家对星咲爷爷又大打出手,手都打伤了,这时的星咲在医院看妹妹,看到流美准备对妹妹下手,不成功,逃走,相场来到医院,星咲爷爷也被送医院,星咲发现是相场打的,流美出现刺了一刀星咲,相场把流美杀了, 星咲把相场杀了,一个倒在雪地上。
最后妙子拿毕业进行毕业典礼。
妙子一个受了那么重的伤没事?
而星咲被刺了一刀,被相场打几拳反而活不下来?
其实在看的过程中,我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句话。
电影里霸凌他人的人,几乎都有悲惨的原生家庭,他们都是可恨又可怜的。
再到男主这个神经病,从他摔电话开始我就觉得他恐怖,镜头一转他蹲在奄奄一息的奶奶旁边更是。
后面他那种知道女主要杀他的由“爱”生恨,他狠狠得打了女主,却又疯狂地欣赏着女主的美貌,想拿相机记录,完全就是“得不到就毁掉”的毁灭式心理。
他一直拿着摄像机晃悠,这是半个艺术家,这也是他生长的小镇催生出的艺术气息,正因如此他也有着所有艺术家都有的极端,对美的无限追求,对情感的无限体验与对对方要求的绝对忠诚与干净。
这种心态放在其他人身上会觉得活得又累又绝望,但很多艺术家可能会追求这个状态。
写到这里,也不是说男主就是艺术家,男主只是一块砖头让我抛出了许多思考。
男主和女主都很美,是我这个观众只能欣赏一瞬却不可近玩,不可久盯的美,有尤其是男主,我不喜欢他!
简直是神经病啊。
女主,相反,其实是个很可爱的姑娘。
摄影魂熊熊燃烧/女主三次摸刀哈哈哈哈
女主角有个大招叫异次元取物,触发条件是躺在野地上。只要躺下就能伸手从地里获得一个什么武器。
很差,剧情很迷,当爽片看吧,也让人看得不爽快,仅仅止步于血腥。
幼稚是幼稚了些,但把一群初中生搞得这么变态,又死法如此新奇的导演,我要锁定他~
洁白的雪地下,校园霸凌的祭品。女生的嫉妒、同学的跟风、老师的不作为,绝境下的复仇火焰
原著漫画对“恶”的描写,就有些刻意,电影的一些改编也不功不过。场景还原的,比原作更添了种凄美感。浴血的清水寻也,气质和造型,真的是比原著的小晄更显阴郁和邪气~
一帮渣学生,你推我桑的什么都敢干。
暴力血腥的由爱生恨的复仇戏嫁接到高中生身上,日式类型片,电影感意外不错。男生那条线不够空间展开,反而显得有些多了。
血浆片纯爱片都看过很多,但像这么无厘头的确实罕见。胖子吐槽说这是个要啥没啥了无生趣的小镇,我看这简直就是个卧虎藏龙高手如云的江湖。
好像把故事场景设置在乡村,人物就可以变得为所欲为,大开杀戒洒血浆可以理解,但是起码的逻辑还是需要的吧?半大不小的小屁孩没啥理由就去放火杀人,动机是什么?为了要去东京照顾女友,就必须把乡下的奶奶杀了?太说不过去了吧?女主复仇动机,前面也是做足了伏笔,但复仇毫无计划性,每次都是随手拿起一把凶器大反转,漏洞太多啦。
好久之前看的了,就记得里面画面挺好看的,人也挺癫的。。。
没有剧情 关键血浆洒的也不好看阿……
《恋爱绝对命令》配角山田杏奈成主角 还是有种柔弱坚毅之美。恐怖漫改电影 够暴力 爽;爱她就杀她全家 白雪配鲜血 美不胜收。结局好百合 甜了。
园子温亲传弟子。其实杀人场景冰天雪地的,看出来拍摄的不容易。但里面那种不讲道理的逻辑乱炖真的是毁灭性的。好好做一下人物不行吗?就算是CULT片,也必须有杀人的动机。全员有病不是一个好的处理方式。总体来说,画面优美且血腥,但内核空虚的要命——可能《冰冷的热带鱼》实在是做的太完美了,以至于后来人难以超越吧。
把阳痿当压抑,把面瘫当冷酷。假雪的演技都好过主演。剧情不忍卒睹,好像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杀人。合着你们日本初中生杀人这么容易的吗,手劲可比小智,异次元取物,以及186初中生……别太逗。
鮮血和白雪真是絕配。
血腥暴力,晦涩难懂
穷山恶水偏执狂
单纯解压 雪地盲抓要啥有啥
看看也行,不聊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