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美国电影《老去》。
片名Old (2021),别名诡老(台)。
本片改编自2010年的一部图像小说(Graphic novel)《沙堡》(Sandcastle)。
小说原作者是皮埃尔·奥斯卡·莱维(Pierre Oscar Lévy),插画师是弗雷德里克·彼得斯(Frederik Peeters)。
导演M·奈特·沙马兰(M. Night Shyamalan)表示,改编这部小说的出发点是,能够有机会克服自己对死亡和衰老的焦虑。
本片也是M·奈特·沙马兰继《最后的风之子》(The Last Airbender ,2010)之后,第二部改编自图像小说的电影。
在制作影片之前,M·奈特·沙马兰先给工作人员放映了两部澳大利亚新浪潮老电影,一部是《小姐弟荒原历险》(Walkabout ,1971),另一部是《悬崖上的野餐》(Picnic at Hanging Rock ,1975)。
导演想按照这两部老电影做《老去》的基调,在影片中,大自然充满神秘性、压倒性、压迫性,影片也就在讲述人与自然神秘又强大的力量作斗争的故事。
对比老片中孩子冻龄不老,《老去》中的角色在这里迅速老去,成了鲜明对比。
《老去》摄制是在2020年,正好是疫情流行的鼎盛时期。
摄制组每天都要接受核酸检测。
M·奈特·沙马兰表示,最重要的是保证全部人的健康安全,尽管大家一起工作生活了几个月,但没有人生病,这十分了不起。
有趣的是,《老去》的主题就是一群人被困在孤岛沙滩上,这个疫情期间大家被隔离的情况十分相似。
他们在拍摄一部和疫情无关的电影,而每个人又真实感受到了大自然所带来的恐惧感和不确定感。
影片的核心设定就是一片神秘沙滩。
生物在这片沙滩上,会受到无法解释的快速衰老影响,衰老速度大约是沙滩上半小时约等于常规生命一年。
也就是说,在这片沙滩上待一整天,就会衰老48小时。
M·奈特·沙马兰擅长灵异鬼怪题材,《老去》的表现方式也是将温情包裹在浓浓的诡异气氛下。
被特别选中的这群游客也并不是什么运气好中奖的人,而是因为患有各种疾病,被制药公司盯上的小白鼠。
这个制药公司为了加快药品研发速度,直接找活人做小白鼠,进行活体药物实验。
这群倒霉蛋有各种疾病,制药公司也在研发各种对应药物。
已知的情况是他们成功研制出治疗癫痫的药物,而治疗精神病,肿瘤,老年痴呆,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等衰老症状的药物研制失败。
《老去》的核心设定有关生命迅速衰老,表现内容则讨论普通人对生命、对衰老的态度。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坦然面对变老,总想着一直年轻下去。
也有的人能够正确面对不可避免的老去,找到相伴一生的人。
人生总会有各种遗憾缺失,但在注定老去的结局中,如何让自己坦然接受面对,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才是最重要的。
从影片中这群绝境倒霉蛋的表现来看,身边亲友的慰藉应该是最好的解药。
在《老去》接近尾声的时候,角色们找到了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中提出了一种解释小岛奇异现象的理论,还有其他受害者名字的笔记本。
这些都是对原著小说的直接引用,在原小说中,主角就是一位科幻作家,他提出了解释奇异现象的理论。
在了解了《老去》影片设定来龙去脉后,再回过头来思考影片的一些细节,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伏笔。
当M·奈特·沙马兰扮演的司机将主角行送到海滩时,他交给游客们大量食物,并表示,孩子有三个,而且会吃的很多。
这指的是孩子们在沙滩上快速成长,会容易变饿,所以食物并不多。
此外,当这些倒霉蛋游客们拿出食物时,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食物都被包装得严严实实。
很明显,这种包装是为了防止食物变质而做的特殊处理。
超常规设定讨论衰老,平常心面对走完一生。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所有强设定的电影都是一个好的真人秀题材。
一群素人来到一个沙滩,将入口封死,需要你们在一天内找到出口。
限定你的饮食,让你变得逐渐虚弱,三个小时后手脚加上沙袋,限制行动能力。
六个小时后在耳罩、眼罩、禁止说话等附加条件上任选一个。
十二个小时候内鬼可以淘汰选手。
每四个小时可以用狼人杀的形式集体推测内鬼强制淘汰。
当然其间可以独自或组队寻找线索,有防身的例如生锈餐具,有指向性的例如出口位置提示。
最后看有多少人能逃出生天。
电影中把这表述成了药厂的阴谋,其实多少没什么必要,就是误入藕花深处就可以。
但珊瑚出口的提示就得另外找方式给出了。
对于剧中的角色倒是没有什么太多人性的讨论。
行凶者也是因为精神疾病导致的。
其余的大多数是有担当,至少是能配合的人。
最差了也就是个因为容貌焦虑而自暴自弃而已,至少与人无害。
主角夫妇的结局甚至还有寿终正寝的味道。
只是生命的短暂让人有些唏嘘。
当傍晚时分,渐渐老去的两人坐在沙滩上看着大海,Prisca说我已经不想那个人了,我现在只想和你在一起。
Guy说,我已经忘了为什么我们想要离开这里。
看到这里居然感到了一丝温馨,似乎岁月静好。
随后Guy长眠于妻子怀里,而Prisca也紧随其后离开人世。
的确是像极了快放的人生。
但悲观如我,自然还会想,这其实只是人之将死而已。
当你知道你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很多事情一下子就变得不重要了。
人生大多数时候不是不想,而是算了。
如果能出去,如果还有时日,人生会不会又会回到原来的道路上,谁又知道呢。
'Old'老去,港台澳译:诡老。
改编自法国图像小说/视觉文学《沙堡》(很棒的作品!!)。
偏好“大自然恐怖”系列的话会很喜欢,抽象“人吃人”的题材。古早上乘的惊悚片,B级中段恐怖片,PG乍看不出的科幻片。全片色调缤纷阴郁,人物的个体性随其出场次序一一推进到鲜明,单一的环境背景,烘托出每个人迥异复杂的来时路。男女老少一众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理性别,不同种族身份,不同人格缺陷,不同罹患疾痛…,融入群体,合作再瓦解,分裂再聚变…。
面向死亡时恐惧,转向旁人时麻木,躯体扭曲的人心灵几时已经畸形,寄望重生的人寻常死得凄凉,压力致病,压抑致死⋯⋯。
蚩蚩氓,小人长戚戚,犹火也,将自焚大主题“资·本·剥·削”近尾声循旧出现,合情合理,不太感冒,不至俗套,但是太仓促收尾曝光过度的人性-冀望未来义士冲撞与社会一旷世迭代的莫比乌斯带的意图在此仍然接续暂行⋯
故事的开始,看着经理一脸诡异的样子,这里头铁定是有问题的。
而且,在开场故事也给了足够多的暗示。
例如,神秘的药厂,经理的小侄子,沙滩玩耍时俩小孩到处找人的游戏,随身携带的大量食物等等。
但是,好像从目前来看,所有的线索还没有办法串起来。
镜头一转,故事送了点福利,但仅限于此,其他的基本就没了。
这是故事里最早到达海滩的,当然,在这起事件里头,还有更早的,他们在临终前还是些微留了点线索。
这位美丽的姑娘,也就出了个场,以后再出场的时候,已经挂了。
接下来,一帮被经理忽悠的游客来到了这块死亡海滩。
懵懵懂懂的他们,有的忙着晒朋友圈,又没有信号,也不知道能晒个什么鬼。
而且,这位爱美的女士,最终“死”得相当诡异,远远超出了“老”的程度,估计完全是为了“吓人”的效果。
而另一边,故事的主角还在为婚姻问题纠结。
女主查出来体内有个瘤子,然后就决定离婚。
这逻辑也没谁了,关键的是,女主因为查出了瘤子,所以还出了轨。
生命苦短,当及时行乐。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女主大概觉得时日无多,此生只品尝过一个男人,生命里头缺了点什么吧。
当俩夫妻在纠结这个问题时,海滩已经悄悄发生了很多事儿。
时间好像按了快进键。
说实话,这个设定还是蛮有意思的。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让你用一天的时间来体会一下生命的全过程,你怎么选?
当然,这个哲学问题,不是惊悚片需要考虑的。
反正故事中的一个个迅速的老去,然后快速的走完了人生。
按照正常思路,这个地方应该是个死亡之地,是个人都应该对它敬而远之。
完全是个没有价值的地方。
然而,只要“有心”,任何东西都有其价值。
之前种种暗示,到这里都有了解释。
这段快进过程,就愣是有公司“发掘”出了它的价值。
这个设定,真是开了脑洞了。
故事其实还是有点意思的,反正把游客的逃生之路堵得死死的,然后看着游客在海滩上各种西斯底里。
但纳闷的就是,看起来这块海滩也没多大。
大人们各种慌张,也不知道看着点小孩。
结果这俩小孩匆匆忙忙就把人生大事给办了。
故事的结局,当然是绝地求生,终究会有人找到破解的方法,然后站出来揭露丑恶的内幕。
作为惊悚片,还是值得一看的,当然,如果加入点对生命的思考,那也不妨。
最后的最后,还是自行体会一下来自字幕组的“恶趣味”吧。
编剧和导演的脑洞足够大,创意十足。
由于不可知的原理,人一旦进入这一区域,就会以快进的速度老去。
在这个基本设定基础上,又增加了悬疑惊悚、家庭亲情、阴谋黑暗、紧闭空间等调料性元素,总体剧情推进是流畅和不错的,直到最后故事揭晓,观众都不大可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但是有几个小BUG,其一是最后幸存的小男孩和姐姐明显还仅有小学阶段的知识水平就进入了这个区域,后来人到中年,中途的学习教育是缺失的,他们的那些知识是哪里得来的?
其二、既然侄儿都知道叔叔不喜欢珊瑚,叔叔肯定自己也是知道的,明知珊瑚有一个漏洞放一个金属网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并不这么做?
其三,好像所有进入的人都有些神经质。
沙马兰的电影总有一个构思不错的设定,然后以惊悚和悬疑方式,甚至是恐怖的方式去叙述,但叙述的质量时好时坏,很不稳定。
结局也是如此,也许是《第六感》的结局太过震撼和意外,导致他此后的电影难以企及,似乎已经达不到这种高度。
《不死劫》的结局就很一般,谈不上什么特别意外的意料之中,沙马兰的前一部作品《探访惊魂》的口碑还是不错滴,有所反弹,但这部《老去》又有所下滑的感觉。
《老去》有个很吸引人的设定,就是那片神秘的海边沙滩,让能时光快速流逝的沙滩,人在这片沙滩简直是渡时如年,小孩快速成长,大人迅速老去,想离开这片海滩成为了不可能的事。
想原路返回都会晕过去,醒来还在海滩上,想从海上游出去会淹死在大海中。
反正让你有来无回。
主人公一家就是如此,他们和另外两家人一起困在了沙滩,不但要和时光斗争,还要提防绝望扰乱人心,激发人性阴暗面。
主人家一家的两个孩子迅速成长,弟弟还和另一家人的女儿早恋生了娃,他们拼命地想逃出去,可一次次的失败,最终倒底能否逃出生天成了最大的悬念。
整个过程有一定的惊悚成分,有几个场景还挺咋呼人的,但细节的漏洞还是有的。
影片的剧集用了一个反转,但效果不佳,这个反转中的部分内容本身就很容易猜到,而且又制造了一些细小的漏洞。
总体而言,沙马兰在编导方面是下了点功夫的,从中可以看到了他的努力,影片尚可一看,期望下一部能有所规律性的进步。
电影《老去》里面的沙滩,是绝大部分普通人一辈子也走不出的牢笼,电影把时间放快,让各种职业的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时间都推移下,丑恶与欲望的一面彰显的淋漓尽致,幕后黑手制造公司,比喻为食物链顶端的一小撮人,他们知道沙滩的秘密,并操控这一切,故事是以揭穿食物链顶端这一小撮人的丑恶嘴脸结局,大快人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也只是普通人,不管怎么挣扎,依旧很难走出已经被“设计好”的一生,比如穷人的孩子,大多还是穷人,虽然说你有机会成为富人,但那也只是九牛一毛,因为你从小到大的见识,在潜意识里面,就给你的性格形成的牢笼,这种性格的牢笼,又一点一点的影响你为人处事,除非你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挣脱这种束缚,就像电影里面的找到那个珊瑚洞口,并经历万难,逃出生天,有时候我在想,为何国内很少这么意味深远的电影,难道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大家就没有耐心的去品味人生中的点点滴滴,没有认真从全局去审视人的一生,每天都在想着往“钱”冲,向厚赚,值得深思
当我们试图寻找一个事物/价值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往往试着改变它的一部分性质,来看是否对该事物的整体产生质变性影响。
比如,要想用直觉想清楚“大学是让人学习知识(上课)、交友(参加社团)的地方,最终可以让人成熟地走上社会”是否符合逻辑和社会一般价值判断,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深入思索这个命题——如果存在一个没有社团的大学,是否会影响交友(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该学校学生走上社会后又会产生何种蝴蝶效应般的影响。
这有点像控制变量法,但是并不严密,仅仅适用于人的直觉判断、内心心证。
电影的内核设定很简单:加快生命进程,变量就是“时间流逝的速度”,其升价值无非也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或者说生命的过程性价值。
比如在Guy和Prisca的婚姻中,时间的漫长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煎熬,Prisca肿瘤的存在,给其生命造成了一种阴影和不确定性。
对比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夫妻之间由于某种不平衡,比如一方的相对弱势,造成一种“危机四伏”感,或者换言之,不安全感,使得双方的悲欢逐渐不相通,彷佛现有的幸福安定摇摇欲坠——现实中许多家庭也是如此,为了孩子,或者因为对对方尚存爱意而勉强维持,实际上却因为对未来的悲观和对对方的不信任而倍感煎熬。
而其二人的孩子虽然知道真相,但是因为年龄过小而对父母之间的事情无法获得话语权,因此直到沙滩上的女儿“长大”,她才有机会能够获得真相,有左右家庭存亡的权力。
在众生皆苦、锅底皆黑的设定下,时间流逝加快,对一部分家庭来说,使得不确定感消失,这种不确定感消失,来自于Prisca肿瘤的切除和二人的衰老,使得其二人终于能够减轻太强的未来感,而能全身心体会当下的幸福。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家庭,即医生+妻子+小女孩家庭。
时间的流逝无疑加快了悲剧的发生,医生妻子注重身材外貌,医生本人极力掩饰自己的“不正常”,二人对自己的定位,都过于贪恋当下,丝毫没有未来感(which 前一个家庭拥有的太多),而这一切显然都敌不过时间。
时间的迅速流逝让这个家庭走向分崩离析,那么,这个家庭的“过程”有意义吗?
似乎当完美只是表象,甚至这种表象被赋予明确的期限,那么维持该表象的过程也显得十分荒谬。
对生命的意义是否在于过程这个主题,从儿童之间发生事件也可见一二——即迅速长大+在无知之下怀孕。
这不禁让人思考,长大究竟意味着荷尔蒙、身体的感受(比如片中长大后的儿童多次表达了自己“感受和之前不一样”),还是生命中的过程性价值(比如Trent和小女孩对没有参加毕业舞会就匆忙长大表现出了遗憾,以及最后兄妹坦然地在沙滩上堆城堡),电影给出的答案似乎是二者的结合。
电影并不只是想探讨家庭关系,欲进一步剖析生命的过程性,设置了黑人Mid-sized Sedan的孤立存在。
显然,在没有子女、独自来到沙滩的他身上,并没有明确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但是其孤独、被怀疑、被不理解也使得他在沙滩上难以获得救赎。
社会地位、个人风格的剥离,让他基本上没有除了被医生不断攻击的有效互动。
生命过程中与群体“互动”的减少,使得时间的加速流逝带给其他人的恐慌和不适感没有加之其身,时间的加速流逝带给别人的救赎也没有让他拥有。
护士和心理医生家庭属于家庭成员间互相知道对方的不完美,但是依然稳固且积极向上的代表。
而这种看似寻常、普遍的生命个体的时间尽头本就是悲剧——意外、疾病、思念、死亡。
但是这对夫妻在沙滩上的遭遇显然没有像医生家庭那样光怪陆离,因为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影响到此二人关系的内核。
至于影片最后,穿越珊瑚礁,跳出时间的诅咒和生死代际轮回,是因为兄妹二人放下了对人类时间流逝的恐惧本能。
违背生物本能而获得了神性,从而得到了命运的嘉奖。
一天过完一生,这个设定离奇又恐怖,生命何其宝贵,却有那么一个地方,让你一天就能过完一生。
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和其他几个游人,被酒店经理推荐到一个原始海滩游玩,当他们进去之后,却发现出不来了。
逃离时只要接近海滩边的岩石,就会晕倒,有人尝试游泳逃离,却因晕倒而溺死在水中,有人攀岩逃离,却在晕倒后摔死。
人们渐渐发现,每个人都在快速衰老,两个幼小的孩子很快长大7岁,成了青年人,甚至有人怀孕后,时间快到婴儿来不及成长就死去。
但所有游客有共同特点,那就是家中都有人患病。
人们要么被一个精神病游客攻击而死,要么因时间的汹涌流逝而老死。
最后只剩下两个长成中年人的孩子,他们发现远处山上有人偷拍他们。
以下文字剧透:他们回想起进海滩之前,酒店经理的侄子出于友好,给他们一张解谜的图,解谜之后发现白珊瑚可能救他们。
于是二人游泳经过白珊瑚,抵御了衰老,逃出了海滩。
原来海滩边的岩石有特定矿物,能让人的细胞快速老化。
酒店经理是一家药厂的负责人,为了实验药品有效性,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测试出药品长年累月的效果,才诓骗有病的游客进入海滩实验。
逃出的两个孩子将阴谋揭开,也将坏人绳之以法,他们见到经理的侄子,不知道作何感受,因为他们原是同龄人。
要说《老去》这个片子,说不通的地方确实挺多。
是谁最先发现的这个地方?
是谁想到要把这个地方当做最佳试药基地?
如果之前没有人逃出去,那么他们怎么知道白珊瑚可以逃出去?
如果有人逃出去,逃出去的人怎么样了?
那些从六岁变成中老年人的幸存者,打小就会游泳吗?
医药公司,又如何拿出令人信服的多轮临床证据来证明药效呢?
虽然以上种种不足,但是我依然很喜欢这部片子。
原因在于它真正拍出了别样的惊悚味道。
我们曾经以为鬼怪才是惊悚,我们曾经以为杀手才是惊悚,我们曾经以为死亡、血液、伤痛才是惊悚。
但沙马兰带给我们了全新的惊悚。
当你自己以超出自己预期的速度一天之内衰老。
其实关于老去这个话题,平时我们是可以坦然面对的。
我们会P自己老去的照片来搞笑。
我们会扮上老去的妆容来体验人生。
我们从不会觉得老去惊悚。
那是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漫长的时间可以挥霍。
我们不会担心因为今天的懒惰,明天就会受到惩罚。
我们不会担心今天的肆意妄为,明天就无法补救。
我们永远还有明天,明天,明天。
我们还有无数个明天。
所以我们干嘛害怕老去呢?
那是一件相当遥远的事情啊。
可是,当你急速面对自己的老去,在一到两天内就要老去死亡时。
我相信没有人会不觉得恐惧。
因为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完成。
没有吃过的美食,没有见识过的美景,没有体验过的生活,没有经历过的人生。
我们还有太多遗憾没来得及完成,我们怎能就这样快速死去?
也许这部电影可以不那么商业。
这群人完全可以是无意之中闯入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毫无准备地迎接生命的急速衰老。
这期间的感悟即便不是惊悚,也会相当有趣。
毕竟我们都认为,明天只是另一个普通、平凡的日子,而不是明天一觉醒来,自己就衰老到八十岁这样的恐怖场面。
因此,作为一个主要卖设定的片子,它赢了。
我感受到了这深层次的惊悚。
想法很好,但也只有想法了.
沙马兰的惊悚片太对我的口味了,设定新奇,剧情也没有太明显的bug,最重要的是结尾一定会把前因后果说明白,而不是故弄玄虚让影迷去猜去脑补去替编剧填坑圆bug。有些评论说本片如果去掉结尾会更文艺范,评分会更高,我觉得那种装B风格完全是在埋汰惊悚片。现在故意不把故事讲明白的科幻片、悬疑片、惊悚片有很多,要我说就是编剧实在编不下去了,索性大段留白,还有一帮傻吊像“皇帝的新衣”似的尬吹。
动机、角色没有一个立得住的
这个故事需要但不值得一部长片的体量
看起来好真实,美国制药干的出来。
不挖坑而不填的设定都值得赞赏,有几个镜头调度非常惊艳
对于沙马兰来说,不缺好点子,没有烂尾才是最大的成功
沙马兰的有趣之处在于,像这样注定漏洞百出硬伤十足的软科幻概念,想都不用想豆瓣上就能有一百个网友抠着脚说“哈哈哈就这不是吧不是吧”的剧本给拍出来,竟然还完成的如此流畅。大部分别的导演可能在第一步就放弃了,你不是奈特沙马兰,你是任性沙马兰。
全片處處都是bug,還能拍得如此專心致志,也是服了現在的 沙馬蘭。
你看我们不怕老去,只是害怕老去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经历过,就飞速的过完了一生。
最后二十分钟败笔
设定极具张力和悬念,但故事从中段之后就开始逐渐垮塌,节奏更是乱了套,结局又过于孱弱。现在这个样子,只能说是一个高度概念化的半成品吧。
设定挺有意思,电影没啥意思。
24.07.2021 | @ Regal Majestic | 扎实的四星。各种镜头调度太厉害了,故事也讲得很圆(有点太圆了……)。就连各种恐怖片里会有的低级趣味也能用科学的方式融入进来,就,没什么好批评的。
去真实化的手法,如果不强行解释的话,会好很多
概念很高,剧情很垮。一个让人极速衰老的海滩,本以为可以看到一段段不同的人生,让人很期待能够浓缩出意想不到或深刻的东西。但角色呈现出的,却是和其他套路惊悚片一样的歇斯底里和愚蠢至极。整部影片和里面的角色一样,仅仅是”肉体衰老,心智未全”。
导演这个概念里吧,没有考虑到月经的存在,30分钟对应12个月这么个走法,该区域的女性每150秒都会来一次月经,女角色都甭干别的了,只专注经期防汛工作就可以了……十分钟机体机能年华老去这个理念挺好,不过这么个不严谨的拍法,着实有些糊弄的感觉。有些段落的运镜横移设计不错,不过在时间加速流逝的段落采用镜头逆时针旋转也是没谁了。
这个预告片感觉好完整啊……
很神奇 角度也不错 就是走向一般
你说第六感的导演居然能弄出这么个东西。感觉像是一个报错专业的导演系大四毕业生的作品,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