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了一下午的麻将,坐的腰酸背痛,果然是休息比上班更累,也不由得佩服起我那耄耋之年的奶奶了,头发几乎全白的她每天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和她的那些年纪相当的老头老太打麻将,常常还是上午打了下午打,老太太每次赢了钱还笑嘻嘻的向我汇报,呵呵,扯远了。
正因为打的全身骨头都不舒服,所以晚上准备挑部轻松点的电影看,当然事先我不知道这是一部可以让我哈哈大笑,全身放松的片子,只不过片头一出,我就知道了,他娘的,今晚就是你了!
葬礼,每个国家,每个民族自然都不相同,我们中国自然是比较隆重,披麻戴孝,烧纸焚香,还要找吹鼓手敲敲打打,晚辈们自是哭声连绵,一向矜持如此的中国人,在自己亲人离去的那段时间,情绪是最容易表达和发泄的。
欧美国家则不同,就像英国,他们表达隆重和悲伤的方式则相对要内敛的多,或者是绅士的多,大家都是一身黑色,个个神情凝重,对死者家属往往都是问候式的安慰,死者家属代表念完悼词,回忆死者的一生,然后下葬,整个过程庄重而且安静。
自然这片子讲的是葬礼,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讲的又是一个简单的葬礼,那么故事的剧本就尤其显的重要了。
故事主要是围绕着以下几个人展开的,死者的两个儿子,他的侄子,侄女夫妻俩,同性恋情人,以及那个没负责送做轮椅叔叔的胖子。
那个放了迷幻药的安眠药瓶是线索,引发的一段啼笑皆非的闹剧。
整个片子连贯,紧凑,描写人物细腻而又诙谐。
从故事一开始,你就会在想,这个葬礼上究竟谁要死,一开始以为是那个貌似有心脏病又吃了迷幻药的倒霉侄女婿,后来看到胖子推轮椅叔叔的时候,以为是那个轮椅老头,直到你看到绑了那个侏儒同性恋情人(顺便提一下这小个子在《杀手没有假期》里也演的很帮),当然最后一个都没死,喜剧嘛,要是死人了总不是什么开心事。
片子拍的很英国,和之前那些名声鹊起的英国片儿绝对是一个档次的,很有自己的风格和想法,特别是对话,每个人说几句,就形象的让你知道他们自己的小算盘,刻画的很生动,很符合逻辑。
好了,不说了,自己也奇怪怎么看了这么部幽默的片子,打起字来却又如此的一本正经,再说下去有装B嫌疑了,如果各位能看到我的文章,希望不要被我蹩脚的文字水平左右而放弃这部好片子。
PS 片中演那个带药的侄儿的家伙kris marshall,我很喜欢。
很长时间以来看的第一部喜剧……当Troy把那瓶药放到桌上的那一刻起,就知道笑点要从那里展开了,却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的段子,而神秘人Peter,又构成了另外一条线索,笑料频出……本该是庄重严肃的葬礼,仿佛成了一出荒诞的闹剧……而Daniel的悼词,则成了全片的高潮,所有混乱、纠结、愤怒等等各种情绪在那一刻戛然而止……好片子,当然的好片子……是一部喜剧,但却不仅仅是哈哈笑……片尾的升华更是我的大爱。
有人认为升华的过于牵强,我却持不同意见,毕竟,片子是设置在葬礼基础上的,又怎么想象一个葬礼会在一片混乱中划上句号。
而daniel即兴的发言,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态度,要尝试……我承认,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但终究,是他自己……尝试,也是要有很大勇气的,要面对周围人的冷眼、不解、甚至嗤之以鼻。
从这个角度上说,还是给他们多点宽容吧……我们,又有多少权力,对他人的功过,进行评说呢?
正如Bible所说,No judge...
我从来不换网名,不换E-mail,不换QQ,在这些固定的ID后面是我不停转换的心情。
有时候我会希望自己是在等待某个人,虽然我的确是,无人可等。
我没病,我很好,我总是这样说,所以除非出现像高高飘红的体温计和满地的卫生纸这样强大的证据我不会吃药不会虚弱,虚弱,其实是自己给自己下的暗示,我病了我得难受我得昏睡,如同看到血才开始肚子痛的月经。
我很迟钝,我不喜欢迟钝,我希望自己可以对应灵敏进退得宜,像一个出色的辩手一个强大的战士,而现在的生活状态,离我所想的,实在差别太远。
何妨放肆一下自己乱糟糟的心情,这几日每天上自习,按时吃饭睡觉,生活规律得像个小学生,心态平和得像个老人。
很多一点点大的初生叶子组成了一片疏疏的绿影,很多很多花开了败了,啊,春天,春天。
《葬礼上的死亡》有个可爱的男主角,他委屈得像个孩子又担当得像个男人。
他总是期待着看着妻子,而他可爱的妻子总是说“我相信你。
”“你是最好的,当然是。
”在一片混乱的幽默中,我的视线无法找到一个固定的焦点,于是总是飘飘荡荡地跟随着镜头,欢笑,肆无忌惮地。
忘了这是一场葬礼,是有关人生最大的无可奈何。
而最后最后,这他又让我想起,终于不再紧张的丹尼尔大声地说“我的父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从这里开始,我已知道结局,却还是这样看着,与台词无关。
只是看着他的表情,沉着,冷静,带着被克制的悲伤,认真地说着他的悼词。
噢,可爱的父亲,可恶的父亲,你的离去不仅留下一场悲伤,还留下了一片混乱,你只是闭上眼也许在偷听在心底偷偷地笑着。
好吧,你笑吧,你的确应该偷笑,你有一对可爱的儿子以及一个强壮的妻子,看来悲伤不大可能打得倒她。
那些被不断发生的状况搞得头晕眼花的亲戚们,也会在离开的时候念着你的好,感谢你的小儿子吧,那个总不被人期待的男人,他让他们想起了这些。
键盘坏了买了新的,系统坏了重新装了,我人也倦倦的烦烦的可否把我装回母体重新来过?
另,力荐它的插曲 love our time today
我父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也许不完美,但他是个好男人。
他爱我们。
今天我想要做的是要为他献上一个庄严隆重的告别式,这很过分吗?
那么,可能,可能他有他个人的爱好。
生活并不简单,很复杂,我们都被一起带到一个充满混乱和骚动的世界,一个充满各种疑问与答案的世界,而死亡总是在某个角落徘徊。
我们竭尽所能的做到最好,但无法总是做到最好,但是,我的父亲,他做到了。
他一直告诉我,你必须过你想过的人生,因为你永远不会晓得将何时离开,不论成功或者失败。
最重要的是你努力尝试过了,父母只能为你指引方向,然而到最后,你还是得自己闯,你得自己成长。
那么,今天后你们离开这里,我希望你们记得我父亲他真实的样子:一个正直而深情的男人。
即使我们能像我父亲一样,慷慨,乐于付出,善解人意。
那么,世界将会是个更好的地方。
平凡的一段悼词,但是看完了整部片子以后感动很深。
呵呵,这样的煽情绝对含蓄不做作精彩的片子
葬礼上的死亡 (2007)8.12007 / 英国 美国 德国 荷兰 / 喜剧 / 弗兰克·奥兹 / 马修·麦克费登 基莉·霍斯
真的是太搞笑了一部电影了,我觉得这部电影可以把这么严肃的葬礼拍成这个样子,真的是特别的有创新意义吧,而且这种电影题材本来就是可以让那些抑郁的人笑起来,这就是这种电影所给人带来的一种不同的快乐吧,能够把一种很严肃拍成一种特别搞笑的事,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喜剧电影更独特的特色,这种电影确实拍的特别好看!
1 難懂的英國口音。
2 直到看到那個侏儒告訴丹尼爾他們攪基的那個時刻起,我開始笑。
牆上那張畫像是誰?
瞧著像拜倫啊,可是拜倫不攪基的吧。
3 為什麼每個英國片裏總有一個四白眼尖鼻子沒下巴的二百五,而且他還會一直傻笑。
4 能夠讓我笑翻的電影好像只有南方公園。
很少看喜劇,如果兩杆大煙槍也算喜劇的話。
英國片是不是都是這樣小成本然後由一堆愚蠢的巧合聯繫在一起,並且故事裏的每個人都表現的像個偏執的神經病?
5 最後二十分鐘果然很好笑,雖然有點亂七八糟。
不過這種亂七八糟喜劇的生活方式真讓人羨慕,我是說如果真的可以用這種態度生活的話。
6 我喜歡瑪莎後來對她爹說的話,“這是我的生活,這是我的選擇,如果你不喜歡他我很抱歉,如果你不改變你的態度那麼你只能孤老終生。
”這樣不好麼?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尊重別人的選擇的話。
不過聯想起最近英國暴亂的時候看到的新聞,英國的家長抱怨法律令得他們無法教育孩子,以至於年輕人胡作非為。
我也記得很多年前在澳大利亞的朋友說那裡的白人孩子都是混蛋,非常嬌縱無法無天。
我不知道真相是什麼,沒有親眼見過。
難道棍棒底下出孝子才是對的?
扯遠了。
7 小矮子放在棺材裏這一段真是很搞笑,不過還是很容易猜到他並沒有死。
8 最後兄弟倆的對話又一次讓我羨慕有兄弟姐妹的人生。
多希望我不是我父母唯一的孩子,沒有這樣的關係存在,可能永遠也理解不了其中的感受吧。
我多麼希望能夠有一個哥哥或者弟弟妹妹,不相差太多年紀,(嗯,我不想要個姐姐)他或者她會給我支持,聽我說心事,並且很永遠的和我在一起。
9 Everything is so fucking green
必须得说,歪国人真会玩,葬礼都能变成喜剧。
葬礼是对死者的尊敬,但更重要的是对生者意义,除了怀念,每个人都会带着感悟离开。
非常典型的英式幽默,活人拿死人开玩笑不说,还有很多重口味桥段,很恶趣味。
结局很温馨。
主人公丹尼尔作为家庭中的次子肩挑起了整个家庭的所有重任,筹备父亲的葬礼,为买房子愁眉不展。
但是似乎从故事的一开始就不太顺利,殡仪公司搞错棺材,被妻子催促着买房子,连读葬礼致辞都会被所有亲戚所轻视,还突然冒出来个父亲的“情人”添乱。
但是就在所有人都在乎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只有丹尼尔在为家庭所考虑,为了父亲的面子甚至答应“小恶魔(形象根深蒂固)”把新房子用的钱作为封口费支付给他。
最后,丹尼尔慷慨激昂的脱稿念完整个致辞令在场的亲朋刮目相看。
他把情感传染给了在场的所有人,为自己和父亲挣足了面子,也转变了哥哥罗伯特自私的态度。
哥哥罗伯特虽然是个知名作家(小恶魔读过他的书证明他可能确实比较知名)却不肯为家里任何事帮忙,即使是在父亲的葬礼上也威风十足,受人欢迎。
身为作家却把葬礼致辞的任务交给了弟弟丹尼尔,让丹尼尔为自己的轻浮买单。
虽然丹尼尔一直不顺,但他有个爱他的妻子,即使是得知他惹上大麻烦了的时候仍然义无反顾的支持他,鼓励他。
玛莎也是这样,即使她的男朋友西蒙一直给她丢脸。
霍华德和贾斯汀,一个一直抱怨自己手上有一块深色的皮肤,一个另有目的的参加婚礼,为了追求玛莎。
霍华德虽然胆小,但是为了朋友还是挺仗义的。
贾斯汀则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私鬼,抛下霍华德不管去追玛莎,还在西蒙跳楼的时候在一旁拍手叫好,在得知玛莎怀孕之后瞬间对她失去兴趣。
英国喜剧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放大展现出来,在你看完之后不是一乐了之,而是带有感悟的离开。
家庭,是英国电影特别注重的概念,在繁忙的社会中我们也许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家人,但是家庭的责任不可推卸,故事中的主人公丹尼尔,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化身。
一瓶药片引发的血案。
淋漓尽致地笑一把吧。
真他妈过瘾。
最搞笑的一句台词是:神甫,上帝今天好吗。
每个段子都在认真的表演下,显得入氛。
编剧绝对能折腾。
高潮本应该在“小爱人”扔进棺材就结束了。
可两个同性恋保持69进入坟墓多无聊。
于是,HI药继续。
死了的人。
一切都显得可爱。
他做的事情绝对是与众不同的。
他不会在乎什么了。
很棒的结局。
很有感染力的演讲。
葬礼,象征着生死交替,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冲击,也是很适合电影艺术载体展现情感宣泄的题材,而其中,总是能把葬礼这很严肃变成各位有意思的,就非英国电影莫属了……一位父亲的葬礼,使得家族的亲朋好友被迫的齐聚一堂,失败的作家弟弟,成功的作家哥哥,面临家族压力的堂姐与未婚夫,药饭子堂兄,洁癖的朋友,堂姐的旧爱,瘫痪的叔叔,严厉的大伯,还有为老伴儿悲伤不已的母亲,本就夹杂着推脱的责任,脆弱的自尊,惶恐的爱情的葬礼众生相,随着堂姐未婚夫误服兴奋技,还有父亲是gay及其情妇的勒索敲诈,使得原本就纷乱不堪的葬礼,一次伴随着一次,乱成了一锅粥……其实在我看来,故事的主线其实并不是葬礼本身,而是作为留家子的弟弟,从一开始的送错棺材、与哥哥的争论和紧张默背着悼词,导演利用大量的镜头,加重了对这一人物的描写,却又在任务逐一登场之后,开始用调度和节奏剪辑将视角推向众人和彼此的矛盾升华,知道一切冲突爆发到最高点,又将住镜头回归,以从一声高喊走向深沉的脱稿悼词为影片结束,其中的各色情感流露和绝佳的故事张力,为葬礼,也为这个故事,画上完美句号……第2547部,《葬礼上的死亡》,影评参上下班好累,晚安,世界
《葬礼上的死亡》这部电影虽然由美国出品,但却是一部地地道道的英国喜剧,清新淡雅,贴近生活。
不需要演员的夸张动作,也没有很cute的人物外形,但“笑”果却出奇的好。
一瓶装在镇定剂里的迷幻药和一名与死者有染的侏儒那同性恋者,成为了影片最多笑点得提供者,但温馨感人的悼词,也为影片的回味隽永提供了完美的注脚。
最近看过了很多有关死亡主题的影片,从HBO老电影,爱玛·汤普森主演的《深知我心》到81届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入殓师》,慢慢感知生活之不易,死亡之庄重。
一场葬礼应是严肃且悲伤,为何会有死亡,并且还是喜剧,这种特殊的混搭准确地捕捉观众的好奇心理,我便是上套的众多中的一个。
影片的葬礼只是一个噱头,目的就是把影片的演员聚集到丹尼尔家。
一瓶迷幻药所引起的闹剧,算是人祸中的天灾的话,那侏儒男子的如期而至则是地地道道的人祸。
在混乱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英国普通民众生活的不尽如人意,按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但经过这一番折腾后,大家开始学会设身处地,最后没有死亡,也没有分离,一切变得豁然开朗,死亡之后暗藏希望。
丹尼尔是一个不得志的作家,背后还有买房的压力,并且还的照顾母亲;弟弟罗伯特虽然是个名作家,但生活挥霍无度,整一个两耳不闻家里事的花花公子;玛莎的未婚夫西蒙吃错了药,神经兮兮弄得玛莎老爹很不爽,险些跳楼自杀;贾斯汀对几年前与玛莎的一夜情念念不忘,一直充满幻想;皮特是个矮胖子,对自己的健康忧心忡忡,但总是倒霉蛋。
一切的不和谐与矛盾在丹尼尔最后的真实的演讲中成为了过去。
逝者的儿子为长者讳的愿望虽然没有达成,但没有人会指责死者的同性恋身份,这也足以使老父亲在九泉之下坦然处之。
谁没有一点的爱好,尽管老爹的爱好有些特殊,死者已矣,宽容比怨恨更容易使人接受。
葬礼过后,此前的很多矛盾依然存在,丹尼尔的买房计划搁浅,西蒙在岳父大人心中的形象不佳,只是这时候大家看问题开始放宽心,生活依然继续,矛盾依然还有,角度改变而已,很多事情也就变得容易些。
————————————————————————————————在片中饰演夫妇的马修·麦克费登(丹尼尔)和凯莉·霍威(简),在生活中也是夫妇关系。
一瓶安定引发的闹剧。英式幽默还是很对我胃口的。 ★★★☆
点对点。
一般
拖沓无聊
不是特别好笑,最后的悼词很感人
Call it LAME.
哈哈。太闹啦。。。结局也不错。哈哈。。。
what's the funny part?
看不下去
还不如《大空港》
最后个老人因食左兴奋剂脱光衣服爬上屋顶几搞笑,放在镇静瓶的兴奋剂竟然有这么多人食到
一般般 实在是很冷
抱歉,它甚至无法吸引我耐着性子看上10分钟
笑得我不停地拍大腿啊拍桌子,这部电影让我从此爱上了所谓的“英式幽默”
还行
是谁说黑色幽默啊,黑你妹啊,这就是一情景喜剧~
英式幽默不是我的菜
这可是cult片儿呀,cult片儿可不都是这样吗(陕北腔)。呸,忒三俗,而且不好笑。
竟然有探长,那个侏儒就是冰火里面的小恶魔啊!!!
还是太恶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