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失控:1999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Trainwreck: Woodstock '99,集体暴走音乐节:胡士托 1999(港),集体暴走大事件:1999 胡士托音乐节,Clusterf**k: Woodstock '99
导演:
主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199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本应是一场庆祝和平、爱和伟大音乐的千禧年盛会。然而,这个节日却沦为了一场充斥着火灾、骚乱和破坏的大型事故现场。这部纪录片利用罕见的内部镜头和目击者采访,采访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节日工作人员、表演者和参加人员,深入幕后,揭示了这三天里,人群如何在自我中心、贪欲和音乐中走向疯狂。详细 >
一个哪哪都出错的音乐节。组办方,在我看来,只是打着love 和peach的旗号,没有所谓的community,没有负责任的security,services。头头们选择性失明,看不见那些暴乱,只看见享受的观众。高温下,垃圾堆里,只剩下high过头的情绪。25万人。而观众,千禧年的年轻一代,带着诸多的愤怒,暴力来到音乐节,他们觉得durst,那些台上的band是最了解他的。可是一个音乐节里,这么多充满愤怒的hard rock,组织者把观众当成了动物,而观众也开始像动物一样行动
人被当作动物对待就会表现出动物性。世界是个小小的屋檐,文明是一件外衣。贪婪让所有人裸露其中。人们永远怀念的是69年的Woodstock,充满爱与对他人的包容。采访最后Michael Lang自问自答Woodstock被99年的音乐节毁掉了吗?也许吧。
商业活动以盈利无目的无可厚非,但主办人的嘴脸也有些丑陋了。看到入场没收酒水的一幕突然想到近些年参加的演唱会都是如此,除了安全考虑外,场馆内自然会有些高价小卖部。
承办方贪婪,观众也贪婪,承办方不负责任,观众也不负责任,无政府状态下任性的贪婪真是放到了最大
99年的Woodstock主办方想用69年那场的金字招牌借壳上市再捞一笔,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妄想翻版69年的Woodstock音乐节,弄巧成拙,复刻成了69年的Altamont Speedway音乐节,那场音乐节上,滚石乐队聘请臭名昭著的“地狱天使”作为保安,30万疯狂歌迷挤满现场,冲突暴力不断,导致1人被杀,3人意外死亡,受伤者不计其数……
人性本恶,整个记录甚至一笔带过了犯罪。
人只要聚集在一起,就会像动物一样。
脑子里对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印象一直是错乱的,看了这个纪录片终于理顺了,并且吓了一跳……99年我也年轻着,体会过当时社会大环境和心态。
主办方的目的就完全和69不是一回事 乐队和当年的音乐人不是一回事 99的年轻人和花儿一代更不是一回事了 整一个资本主义的大Joke
让二十几万人一起失控的大型人性实验现场..惨不忍睹..因love&peace而开始的活动最后只剩愤怒和伤害..讽刺至极..
人一旦自由且失序的聚集就会变成动物 69年的和平与爱变成了99年的资本主义投机倒把 所谓情怀不过是商业绞肉机里最新鲜的韭菜 而女性总是被剥削得最快速最彻底的那部分
三天的社会实验,音乐节这种比较极端的环境在没有规则约束并且有着不合理现状的推动下会发展成什么样。题材真的有意思,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事件的记录了
最近看到最好的纪录片,没有硬塞立场引导、仅仅是收集人证物证并加以展示,当然看完以后想必观众心里也都有数了,真就是场大型社会实验......
“crazy human zoo” 人还真就是动物
第一次了解这个音乐节,也是第一次看关于这件事的纪录片,让我重回小时候在电视上看社会类纪录片的感觉。
We experienced to avoid being who we were
给一群化身动物的人蜡烛,让它们来为爱和和平祈祷守夜,真是自欺欺人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音乐节三天 一集一天 90年代的20岁上下年轻躁动男生不正长成了如今中年吗 或有些成为了美国各行业的“中流砥柱” Metoo姗姗来迟 近些年的高度性别对立和身边厌男情绪激增 也都是有迹可循的
完全不需要三集
“这太糟了,人们在扔东西,太野蛮了,太多疯狂的人了…blablabla”“再有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你还会去吗?”“hell 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