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电影版《将爱》预告片的时候,有点愣神,好像是许久之前的东西又被人翻出来一样,歌曲出来的一瞬间眼泪就下来了,是自己太侨情还是什么,我也不知道,然后就是发疯一样的去下载电视剧,用了两个晚上看完,回头想想,是80后的影子。
九十年代的大学时代,里面的爱情现在看来有些幼稚,台词,甚至是有些可笑,但是,看完之后心里却有一种默契,里面的种种都是那么似曾相识。
在那个年少无知的时候,懵懵懂懂的爱情,也曾为了朋友放弃所谓的爱情,独自一人承受寂寞。
害羞、不知所措,期待每天都能见到喜欢的他,也曾因为点滴的小事吵架、闹脾气,在一堆朋友面前故意冷落,强颜欢笑,嘴里说着不要你管,心里却默默的希望你能好好安慰自己,任性、自私,好像成了年少时我们的代名词,处在爱情之中的我们,眼里容不得一丁点的冷落与背叛。
杨铮、文慧的爱情曾经是我们羡慕的一个童话,但故事的结局却又把我们拉回现实,面对初恋,自己曾经那么真心不求回报的爱一个人,任何人都没办法坦然面对,剧中他俩的再次相遇也没办法再把这个结局改变,那么多的误会,爱情,有时候真的是错过一天就是一辈子。
乐言的爱情最终也是输给了现实,小艾是他的幸运女孩,这份幸运却在乐言无法克制的猜忌中画上了句号。
应该是对自己没信心吧,否则也不可能在小艾还没选择的时候主动退出,小艾有着雅典娜的光环,没能把乐言从爱情中解救出来,但还是把他拉回了人性的轨道,这样的人物设定,着实让人心里发堵。
说说电影吧,12年之后的同学聚会相遇,原本毫无瓜葛的两个人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爱恨纠葛。
“这么些年,你是怎么过的?
”看着温馨的一句话背后确是那样的一种心酸,12年的变故太大了,80后的我们回忆起初中高中的那个时候,曾经让自己心动的那个人,曾经彼此伤害的那个人,如今再相见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的感触,微笑的问“你过得好么”,还是笑笑转身离开?
或许我们会释然,大家还是朋友,何必计较年轻时候的不懂事,也或许,彼此再见的一刹那,心里还是会觉得疼,跟没事人一样与旁边人说说笑笑,不同的是,也会跟文慧一样喝醉,不是自己刻意,是不知不觉。
12年后的电影带着80后共同的回忆,如同《老男孩》一样,能唤起一代人的共鸣,爱情这东西是随着现实渐行渐远,还是从未离开过,也许,等到彼此相见的那一刻答案才能真正揭晓吧!
只是,2011年的情人节,别让我失望。
当你小心地在我身边静静坐下来 告诉我未来多精彩 所以你我从此被爱紧紧锁起来 却只能相互眺望这支离交错的感伤 在你我相遇的地方依然人来人往 依然有爱情在游荡 在你我相爱的地方依然有人在唱 依然还是年少无知的感伤 ================================================期待了两个月,总归是出来了,上映第一天就直接冲到了电影院,好吧,我承认,我有点小失望。
三个故事,一个七年之痒之后的圆满,一个真正的现实,另外一个是不可能发生的虚幻,12年承载了太多东西,我们都希望电影能继续我们曾经的那份的感动,但是终归是不可能。
今天看了老徐的采访,说,12年后的文慧比12年前,不再“为赋新词强说愁”,是有真正的愁在里面,七年之痒,婚姻失败,丈夫有外遇,是现实把文慧逼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但是吧,三个文慧相比,反而觉得第二个故事的她才比较真实,虽然落魄,但是觉得离我们平常的生活不是太远。
咋说涅,整部片子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不是文慧和杨峥,反而是片子中一对对恋人简短的几句话,抓住了心里最期望的东西。
“我们都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们了,还想怎么样,还能怎么样”。
不仅是文慧和杨峥,也是12年之后的我们吧。
《海角七号》一句“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把多少小青年感动得眼泪打转,恨不得直接游海过去垦丁,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跨国恋情。
但是,如此美好的爱情自然是可遇不可求,多数人只能对着电影空想一番,等着阳光有一天会落他们身上。
为了不破坏美好印象,经典爱情往往要戛然而止,来个余音缭绕。
不谈生老病死,略去金童玉女也要生孩子洗尿布。
后来呢,它的结局还可能是这样的,就像《蝙蝠》里说的,“杀死我或者救活我,你都会后悔”。
等你爱我,等你爱完我,大家一起跳进婚姻这个大泥潭,到时候就是不分你我。
用这样的开头来描述《将爱情进行到底》并不为过,爱情总是见好就收,等不及你我。
说的是“将爱”,其实是已爱,当年的爱已经到底了。
影片描述了三种婚姻的可能,然而齐刷刷的灰色黯然实在令人震惊。
如果第一段的伪中产和第三段的假贵族离国人太远,那么第二段的人间悲剧就每天都在周围上演。
常年厮混于上海等城市,张一白不至于太没有文化。
影片显然参考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机遇之歌》,赶火车的小青年也可以追赶那辆开往春天的地铁,他也可能是当年青春偶像剧里的年轻人。
跟《机遇之歌》一样,电影生出了三种不同结局,人物命运也全然不同。
但与《机遇之歌》不同,无论怎么发展变化,《将爱情进行到底》恰恰缺少了一种看似幸福美满的生活。
当命运的河道开始分流,《将爱情进行到底》就包含了不确定性,反过来否定掉片名。
谁说进行到底了,要么早已探底,要么就是分明没底。
看着脸色蜡黄的徐静蕾,看着历经风霜的李亚鹏,《将爱情进行到底》不卖别的,就卖这种看得见的时间感。
正如这些东西看起来不会太美,电影看得叫人难受。
话说都是难受,但难受劲还来得不一样了。
第一段是装得难受,影像卡通化、人物痴呆化,中产阶级的婚姻空虚不带这么搞的。
还搞峰回路转,真以为自己是在拍《前窗》了啊?
没别的,就是个三流MTV导演的失败作。
第二段是真的难受,多少梦中情人、初恋爱人、前度某人,她们就那么被婚姻摧残蹂躏,终日与讨厌的人血战到底。
你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
原因没有别的,你自己早一头栽倒在井底里。
第三段是假的难受,在中国跑地里去是农民,到法国种葡萄就是贵族了。
小三是个好话题,但如此折腾仍,不要把观众当瞎子了。
一份名存实亡的婚姻,要它还有啥用,或者是说,没别的,人就是他妈的犯贱,恶心自己。
以前,中国人一直说西方人太随便,初次见面就能上床。
西方人则一直说中国人太随便,上一次床就要结婚。
现在,走大街上的,都是黄皮肤黑眼睛,可你都分不清他们到底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
可见,要想看透这时代的浮躁,恐怕不是怀旧二字可以胜任。
《将爱情进行到底》会成功,然而那会是票房的成功,是话题的成功,是音乐和主题曲的成功。
但是,三六九等,这电影里流淌了许多情感,然而,它们绝对不是我们的爱情。
无论有再多大海的声音,结尾再拼命去煽情,这部电影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他们回不去了,我们也回不去了。
上了车就知足吧,你的人生不可能有下一班列车。
【羊城晚报】
图文版:http://www.douban.com/note/134159757/如果你要问我《将爱情进行到底》到底好不好看,我真的说不太出。
如果你要以专业的眼光以考究帝的身份去看,你可以挑出无数毛病;如果你只是以一个普通的影迷、粉丝去找回忆。
我想你会和我一样,手里拿张纸巾,看过电影之后还会找出主题曲来让自己沉浸其中。
十二年前,你在哪?
你在干嘛?
那时候的我还才刚上初中,不懂爱情,不懂世事,整天只知道逃课打架欺负女孩子。
十二年后,你在哪?
你在干嘛?
现在的我已经工作几年,交往过几个女孩子,对这个社会的丑恶美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经历过了升学、毕业、进入这个社会工作闯荡等等一系列的沧桑之后,不知道你是不是还坚守着从前的那个承诺——『将爱情进行到底』这句我们在青春懵懂年少轻狂时许下的诺言,可曾还记得当初酝酿许久情绪道出的那句“我爱你”是有多么的动人。
关于这个故事有四首歌印象极深——陈明《等你爱我》,王菲/陈奕迅《因为爱情》,陈奕迅《好久不见》、《等你爱我》。
当电影散场,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安静的坐在椅子上等到音乐停止字幕完全放完。
今天来看电影的人来看的的并不是电影,来找的不是最终的结局,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和我一样想看曾经那个梳着小辫穿着白裙的清纯女孩和那个带有些许内向的男孩在这么多年后变成什么样了。
这不是当年的清纯延续,这是爱情存续的不同探讨。
三段式的故事三个风格,第一个让我有些失望,但被片尾的感动救赎。
而不时插入的访问我个人感觉其实完全移到片尾一并播放,如同《志明与春娇》那样,或许会更好。
不过,情节逻辑不需要太认真的考究,缅怀曾经的单纯美好与感动,就去吧。
时间就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在时间面前人也像猪一样无力,任由时间宰割。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经过这么多辛酸,杨峥与文慧是否有曾改变?
是否依旧互相相爱?
『北京』电影分成三段式来演绎这在之前我是早已经知道的,但是第一个故事以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则真是我万万没有料想到的。
当影厅把射灯关上,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当曾经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相继出现,积攒许久的情绪一下子就被接下来的画面破坏了。
或许有人会喜欢这样子的设计,但作为我个人来讲这实在接受不了。
“超现实”的画面大量的穿插,“杜拉拉”式的文慧,讲着并不怎么动听好看的故事一下子愣是让我感觉走错了场。
或许人成功以后就会把爱情排在很多东西后面,恋人夫妻之间都会慢慢被这些冲淡使之疏远。
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社会地位,既然彼此相爱,就应该彼此珍惜好好相处,男人要关心女人但也不要胡乱猜忌;而女人也别总想着制造些无聊的神秘感。
『上海』这个故事我是特别的喜欢,不仅仅是看到了许多曾经熟悉的面孔,也因为这个故事更加贴近咱们的生活。
杨铮只是一个正准备办理离婚登记的普普通通的汽车修理师傅;而文慧则是一个在手机市场推销手机带着两个孩子的离异女人。
若不是那一次毕业之后的初次同学聚会,两个人或许很难有相见的机会。
在那个夜晚发生了许多故事:老同学们刻意的撮合;“背信弃义”里的车震;街边小旅馆开房被以嫖娼为由抓进派出所;机场的滞留……一个有哭有笑的故事,不断有电视剧画面以及原声适时的插入。
在那个疯狂的夜晚,他俩一起翻过了铁门,与我们一起回忆起了当年那些画面;在那个疯狂的夜晚,她趁着他洗澡的间隙,画好了满意的容妆穿上了喜欢的衣服奔向幸福的目的地——『自动售套机』;在那个疯狂的夜晚,因为陌生人的闯入,她的儿子们把他赶出了家门。
即便再无奈,也灭不掉重新燃起的爱火,她们在“背信弃义”里摇起了车震;同样还是在那个疯狂的夜晚,她们路过了有着各种美好回忆的“神秘树”,美好回忆的再次浮现再次激起两人的旧爱,街边的钟点旅馆是此刻最合适的目的地……只可惜……再多次的尝试,他们始终没有得偿所愿,而她的“丑相”却最终败露在她最不想让他看到的人眼前。
次日的飞机事件是执着还是无可奈何?
我不知,那一吻是否触到你的泪点?
我知。
“我们都不是过去的我们了,还能怎么样?
还想怎么样?
”『波尔多』因为国外取景的缘故,这个故事成了全片风光最好的一篇。
但是否因为何洁的加入,让我没有那么喜欢?
(何洁粉丝不要围攻我。
)因为一次精心设计的预谋,因为一个醉酒之后误拨的电话号码,他们在异国他乡再次相遇。
看着并不幸福身处家变中的她,他对她说“跟我走吧!
”可当她的老公归家,当她的老公在酒醉后唱起十年前向她求婚时唱过的生日祝福歌,她落泪了,犹豫了。
他很识趣的离开了她,留下的是这么多年来的一个个电话录音,更是一个年少时的承诺。
不管时隔多少年,他依然记得曾经她对他说想看海,他也依然每年都会去不同的海边录下大海的声音给她听,虽然……他并不知道她在哪里。
片尾,他奔向海边,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西洋,他举起手听海,片尾曲一响起,极力控制的我始终还是没能忍住,只能最大限度的克制自己不要哭出声音。
我想,如果没有十二年前的那部电视剧,没有这十二年来的成长,没有那么多关于青春和爱的记忆,我也不会一个人在这个寒冷的深夜里独自呆坐在这里,哭得像个孩子。
我喜欢他们的合照;喜欢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奔跑;喜欢文慧在大雨中跳着说“我喜欢你”。
《将爱情进行到底》并不算是我幼时最喜欢的电视剧,但却在那个还不懂爱情的年纪给了我无数美好无数憧憬。
谁在爱你?
你在爱着谁?
谁在爱我?
我在爱着谁?
谁在等你?
你在等着谁?
谁在等我?
我在等着谁?
因为爱情 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因为爱情 简单的生长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因为爱情 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因为爱情 在那个地方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人来人往f44eecbac8(懂的就会懂)电梯: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621795/?start=100#last 电梯: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621795/?start=200#last
1998年,我上初一。
刚在小升初的暑假憧憬过《十七岁不哭》营造的梦幻高中生活,叔叔阿姨们又撂了猛料《将爱情进行到底》,让我直接开始YY六年后的大学校园。
但即便是初一还套着一身蛤蟆绿校服的小屁孩都知道那纯粹是YY,没有哪个大学有这么多的俊男靓女,每天不读书光扯淡喝酒谈恋爱,我交不上杨峥这么酷的男友,宿舍里也塞不下女主角这么多的衣服。
不过不可否认我还是被青春貌美的男女主角和这个曲折又矫情的故事感染了。
六年以后,我在同济的校园里恍然若失的走了一遍遍,眼泪都流了下来,还是找不到那种感觉,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又一次上当受骗了,但是心甘情愿。
像每个不止一遍看过《将爱》的80后一样,我更爱他们走出校园以前的故事,接力跑,神秘树,玫瑰花,杨峥面对海潮举起的手机。
那时候能想到浪漫的极致,就是有人在电话里让我听海。
得有多爱一个人,才会在每一个良辰美景面前都想要与他/她分享那种天涯共此时的默契。
可惜跟大多数人一样,这个简单又傻逼的愿望至今没有实现。
我其实已经不很记得他们离开校园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记得有人失意的锒铛入狱,有人靠买卖婚姻一步登天,而且最先放弃原则的还是那个我最爱的不言不语的乐言。
98年的王学兵又闷又萌,青涩的让人充满想象。
多年以后回头看看,王学兵果然是个和乐言一摸一样的人,善良只是因为没有机会实践恶念。
电视剧的后半段,杨峥在一个又一个女人身边流浪,浑浑噩噩,唯一的亮点来自于文慧的再次出现,结果这妞儿活像档期很赶的客串明星一样来去匆匆,扔出一个狗屁未婚夫扭头就跑。
我不知道如果文慧跟杨峥在一起故事会怎么发展,我只知道导演根本没有让他俩终成眷属的诚意。
在这部戏里,导演试图向我们诠释大学生活的美好和社会的现实可怕,意思是那么个意思,但是用力太过。
张一白的导演风格常常让我怀疑他有嗑药的习惯,同样的欢乐或者痛苦,在high的时候看起来总是特别夸张特别极端,这样的风格从电视剧版延续到电影版,愈演愈烈。
十几年以后,当年身披蛤蟆绿柠檬黄村姑红的小屁孩们都长起来了,他们可以不用再偷偷摸摸的牵起恋人的手,走进电影院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两张电影票一桶爆米花消费一下自己当年的青葱回忆,期待着能在那悠扬的旋律里再感动一次,于是我们又一次上当受骗了。
被消费的不是回忆,也不是这部电视剧本身,是我们自己的钱包,和我们对青春的信念。
好吧终于要说到这部不靠谱的电影了,与其说是电影还不如说是一部长篇MV,张一白真的不如改行去拍MV,起码我是被这部电影的预告片给忽悠了。
所以,看了预告片感觉被戳到再去看电影结果骂娘的,本人不负责。
其实单看这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逻辑问题,但是也还都在情理之中。
杨铮跟文慧的结尾,在电视剧里其实已经确定了,但是导演和编剧都知道,这是80后心里隐隐的一个结,所以干脆让你一次看个够——结了婚的,劳燕飞分的,《一帘幽梦》中老年版的……无论哪个故事单独延伸开去,都是一部俗套乏味的电影,而且容量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半小时的篇幅。
就连声称最为催泪的第二个故事,其实也是乏善可陈漏洞百出,因为主创根本就没打算花心思把故事编圆,一切就当high了以后的一串梦好了。
第一个故事很极端,什么三年结婚两年买房五年当副总八年开宝马之类,整个一个杜拉拉,再一百度杜拉拉的导演,瞬间什么都明白了,抄自己反正不算剽窃吧。
这个故事里面最让我震撼的是已经变成老流氓的王学兵。
岁月究竟是怎样可怕的东西,把当年的青葱少年吞吐成了这个德行。
他满脸核桃皮挤眉弄眼搂着小姑娘劝杨峥及时行乐,哪还有半点当年在心爱女孩面前欲言又止默默目送的模样。
故事很矫情,场景杜拉拉,完全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伪中产YY.捏着鼻子看完,是个鸡肋的happy ending.第二个故事其实更极端,对比第一个故事男女主人公天上掉馅饼的狗屎运生活,这俩人就是喝凉水都塞牙的倒霉蛋,但是它的确诠释出更多学生情侣再见面时那种在觥筹交错的聚会中捕捉对方眼神的悸动和止步于现实高墙和时间鸿沟的无奈。
这个故事里出现了整部电影里唯一惊心动魄的桥段,那就是十二年前的电视剧镜头。
如果说我们是被这部电影打动,不如说我们是被时间的力量,那不止刻在男女主人公脸上,也刻在我们每个人脸上和心里的力量所折服。
这跟艺术人生二十年后再聚首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我们想要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如今成了什么模样,这些年来在他们身上有发生了什么故事,是真是假又有什么所谓,那一张张满布风尘的脸就已经足够唏嘘。
第三个故事简直没法看了,他们不仅不了解中产阶级的生活,连海飘暴发户的生活都不了解。
波尔多红酒葡萄园,机车沙滩大别墅,除了《一帘幽梦》你们还知道啥知道啥?!!
导演终于没放过我唯一残存的美好回忆,把手机桥段调侃了一遍又一遍,看到那个十年版本的手机录音跟李亚鹏向着大西洋高举过头顶空空的手,我的美好回忆终于五劳七伤躺倒在地。
其实故事无论怎么翻来覆去的讲,导演只想告诉我们一件事情,也许世界上会有东西可以天长地久,但绝对不是爱情。
无论是死心塌地的相守到老还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默默想念,或是十年八年后的蓦然回首,如何努力你都再也留不住当年的那份感觉。
无论贫穷富有哪怕是每天晚上九点半收看体育新闻的习惯,都比爱情来得容易保持。
我想起高中课本里讲起的“熵”,宇宙万物都趋向于最混乱,能量最低的存在形式。
在这个伤感的理论体系里,爱情这回事,简直有悖天理自然,因此存在的必定特别短暂。
这又是一个人人都知道,但是从导演嘴里说出来就特别别扭的观点。
不对比不知道,12年前的老徐美得冒泡清纯的抽筋儿,在这部电视剧里她一点日后的戾气都没露出来。
这十二年,老徐消费各种男人,也消费自己,跟她有关的新闻除了几部不咸不淡的电影就是一连串的软饭姐弟恋名单,我不知道女人做到她这样算是成功还是失败,至少从她黯淡的脸色浮肿的面庞能看出来她也不容易。
王学兵这孙子略过,李亚鹏从当年的青春偶像成了今天的天后老公,拍的不恶心人的戏一个巴掌数的出来。
给力不在演戏上,完全在泡妞上,搞得几个红女星要死要活不说,最后还一步登天搭上了王菲,举世为之侧目。
不过在这部戏里,他还是多少颠覆了自己《天下第一》里那种呕死人不偿命的形象,虽然老成了三角眼儿,但让人觉得王菲选他多多少少有一些道理的。
再说原声。
98年的电视剧的成功有一半以上的原因是小柯一手包办的原声配乐,他本人最辉煌的作品也就在98-2000这几年间的几部电视剧里。
《遥望》,《等你爱我》,《谁》首首经典耳熟能详。
我简直不能相信陈奕迅能把潮水般丰沛的《等你爱我》唱成老和尚念经一样唧唧歪歪的乡村小调,难道为了表现爱情到头的面目全非?
我勒个去《因为爱情》就更难听了,百度了一下还是小柯写的!
唉,星星不是那个星星,月亮不是那个月亮,全变了。
我又想起《欲望都市》里carrie多年以后在街角邂逅前男友,对方依然高大英俊,只是转身之后,怀里多了跟别人生的baby。
世上原本没有哪一种回忆不千疮百孔,也没有哪一种爱情能够进行到底。
看完了将爱的好几天之后,在QQ上遇到朋友,鼠标划过去,他的签名是【将爱拍的真是不知所谓】。
我表示不同意。
我觉得这部将爱拍的真是不知廉耻。
《将爱情进行到底》在电视上上映的时候,是1998年。
我是晚几年才看这部电视剧的,那时候大概是2000年,我13岁。
父母刚刚离婚,在一个普通的中学读普通的课本,有普通的成绩,学校不让留长发,我第一次喜欢一个男人,他比我大整整十岁,见到我的时候会揉我的头发,细长的手指上永远有烟味。
我在荧幕上第一次看到所谓的偶像剧,就是将爱情进行到底。
我不知道你们,但我的城市是个封闭保守的城,我在屏幕里看到短头发的杨峥和麻花辫的文惠,夏天的时候他们在校园拍照,毕业的时候小胖子佳伟笑的那么羞涩,只因为看到远处走来的英语老师对他微微的笑。
乐言开始找工作,谢雨欣唱着谁在下着雨的公交车上对他惊鸿一瞥。
那时候廖凡还不是让子弹飞中的肌肉男,只是穿着紧身背心在大雨里喊一声跑就冲在最前面的少年。
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我最初认为的爱情的模样。
所以亲爱的人们啊,你们知道么。
十年以后,我重新从别的城市回到济南,带着对爱情剩下的那些希望与幻想。
我留长了头发,又重新剪去,我朝九晚五的上班,在豆瓣上和不同的人调笑扯淡,认识新的人,忘记旧的人,和家人慢慢妥协,在豆瓣上偶尔点进去【我的腹黑闺蜜成功击败小三】【骗吃骗喝+骗财骗色的热闹?
】这种帖子看看热闹。
在某个情人节的前夕,去电影院花60元人民币看一场《将爱》的时候,我不是要看到你给我展示的这些的。
张。
一。
白。
我不是要看文慧变成了某个酒店的老板,在自己家洗澡都不拉窗帘的超级大房间没事儿溜达着跟杨峥捉迷藏,不是要看杨峥一脸广告范儿的在一堆广告牌里跑啊跑啊最后跟一个不知所云的小姑娘大吵一架发现了她老婆是酒店老板破涕为笑重归于好这种明显是瞎扯的故事。
我也不是要看他们被同学扔在一张大床上,无聊的蹦跶发出叫床的声音。
我一点都不觉得好笑你懂吗?
这段情节让我无比尴尬,我埋首在指缝里想,长大就代表着爱情变成了赤裸裸的情欲?
从【我爱你】变成了【跟我回家?
】,我也不想看文慧变成莫名其妙的勇斗小三的大房,把杨峥当成一段插曲来和富翁老公调情……说到底,我不想看文慧和杨峥。
将爱不是只有这些。
若彤去哪里了?
之后的十年里,你过得怎样,你那么辛苦的爱着杨峥,最后终于在充满金鱼的房间,得到了他那么深情的拥抱,后来你们有相爱吗?
他第一次吻你的时候,眼睛里有温柔落下吗?
你们也许去了别的城市,成为一对小白领了吧。
他偶尔想起文慧的时候,你会吃醋还是黯然神伤?
你们若是分开,你是否后悔在那个录音玩偶里的那一句【杨峥我喜欢你】?
乐言去哪里了?
你要做最好的建筑师,还记得吗?
你建成了哪所高楼大厦,在上面眺望这个城市的时候,你想起过你的幸运女孩小艾吗。
你和杨峥就这么分道扬镳了。
你们明明都是有梦想的人啊。
那些梦的颜色,你们都忘记了吗。
佳伟去哪里了?
他们跑着把你从生死线上拽了回来,你散落到哪里,成为什么样的男人了呢?
你遇到苏老师的时候哭着说,她变成大街上的那种女人了,最后的最后,你是否和我们一样,和一个那样大街上的女人,走进生活,平静而安详的在某个夜晚笑出来呢,你会告诉你的孩子,那些年轻时候的悸动吗。
……所以我真的不是想看那些欲望的赤裸裸表白,那些钱烧出来的大房子,那些钱烧出来的古堡和红酒,那些和欲望有关的房间。
我想知道,后来的后来,你们变成了什么样的人,是否和我一样。
见识了那些角角落落的繁华,见识了灯红酒绿的城市,遇见了稀奇古怪的人,你会和我一样停不下来了吗。
是的我回不去了。
我也不想回去了。
但我还相信爱情的力量,我还会为一个人脸红,为一个人疯狂,你们也一样吗?
看完将爱,唯一欣慰的一点是。
你们的爱情死掉了,我的没有。
爱情这东西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对与错,年少时谁没经历过几段爱情,有的轰轰烈烈刻骨铭心,有的平淡无奇庸庸碌碌。
曾经那么刻苦铭心的爱情。
可能经过时间的流逝终将有一天在记忆里消失的无影无踪, 有的爱情变成亲情,更有甚者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可并不后悔,爱过便是一生一世。
这也是人生必经之路,只有经历了才是完整的人生
《将爱情进行到底》是专门为情人节打造的电影,最典型的契合是那些穿插在其中的情侣采访VCR画面,但我觉得这倒未必是一部适合正在携手或漫步或跋涉在人生路上的亲密爱人看的电影,他更适合有故事的人去看,如果在你的心底至今还保留着对一些尘封情事的些许眷恋,或许《将爱》能够让记忆的涓涓细流带给你片刻的战栗。
将爱情进行到底仅仅是一个美好的祈愿,但尽管这是一个速食爱情和功利婚姻泛滥年代,情感的保质期也许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短。
当影片开始,高亢的《等你爱我》的歌声一响起,我的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12年前看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的时候,我绝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在电影院中重温这个旋律,那个世纪末的感动和光阴荏苒的沧桑,此时此刻依稀就在眼前。
因此,《将爱》是一部需要调动很多情感储备才能全情投入的电影。
当年的电视剧可以算做内地第一部真正意义的青春偶像剧,尽管是翻版日本电视剧《爱情白皮书》的,但其中所传达的校园爱情的青涩美好以及初涉社会的困惑挣扎,还是在当时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共鸣。
虽然当时我已远离校园,但那个世纪末因这个迷惘青春式的表述而产生的心灵悸动和五味杂陈,我依旧可以触摸得到。
电影《将爱》依旧凸显了这种美好过往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对比,而千疮百孔的婚姻与瞬间永恒的爱情之间的双重背叛,更是让影片成为了一个实际上的爱的悖论,到底是要将初恋进行到底还是要将婚姻进行到底?
而当寄托了对纯真年代的清澈遐想的初恋变成了婚姻,是否也会变得乏味以致狰狞?
观看影片时,杨峥在远离文慧的日子里仍然年复一年地用收集大海的声音的方式来坚守自己对初恋的承诺让我很感动,这种强迫症式的情感依赖和存续方式如圣徒般令人尊敬和感伤,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种无奈和窒息感。
但是回想一下影片的上海段落,看海同样也是杨峥对爱人的承诺,但一直到婚姻走向破裂边缘,他的这个承诺也没有实现,这里花洒的喷水声和洗衣机的搅动声构成了影片最黑色幽默的一幕,初恋代表着爱的期许,婚姻代表着爱的代价,这两者相差到底有多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峥的发妻何尝不是昔日的文慧呢?
换句话说,昔日的文慧如果嫁给了杨峥,有何尝不能变成今日被失信的发妻呢?
初恋的美好与婚姻的美满并不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影片最后文慧是否能和杨峥一起走并没有实际意义,忍耐现实婚姻的乏味和维护回忆中初恋的美好,本来就可以成为生命中并行不悖的两种情感存续方式,同床异梦看似是对婚姻的不道德,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对自己感情经历的忠诚。
当然,底线是不要让梦与现实彼此拆台就好。
所以我说,《将爱》其实是一部伪情人节电影,其杀伤力在于策动了爱情与婚姻的互相颠覆。
《将爱》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最不喜欢的是第一段落,尽管拍得很炫很迷离,但我无法认同银幕上是记忆中的杨峥和文慧,我看到的只是李亚鹏和徐静蕾,最大的惊喜在于宁浩的客串。
但是我非常喜欢第二段落,终于有一部内地电影可以对成年男女的情欲和性事做正面展现和调侃了,而且采用的是非常电影化的手段,以宾馆蹦床作为前戏,以三次失败的偷情作为主干,穿插了现实得近乎猥琐的喜剧桥段,毫无一般爱情电影的矫饰和伪崇高,这在内地都市爱情电影中是开风气之先的。
尤其是文慧在类似情境下那两句台词的奇妙对应,“我喜欢你”和“跟我回家吧”,涵盖了所有的沧桑和成长。
有的电影,不能简单地作为一部电影来看,它是一道门,门背后是被自己封存甚至遗忘的记忆,走进去,会融化在那已经远去的阳光灿烂中,当然前提是你是个有梦有故事的人。
《将爱》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就像片中陈奕迅唱的,是一张刻满了老歌的CD……
十二年前,这电视剧我没怎么看,如今也记不住了。
唯一有感觉和感情的是那主题歌,陈明的撕心裂肺,谢雨欣的清澈空灵。
十二年后,没有撕心裂肺了,换成中年男子的浅吟低叹,以及在麻木中追寻肉麻情趣的对唱情歌。
下午的电影院,人并不多。
我们五个女孩子并坐一排。
左边是小蜜,右边是丸子。
小蜜的两个表妹坐在丸子旁边。
从“谁”的曲子响起,我才真正觉得开始进入状态。
拉着丸子说,这是那首歌啊,然后自己唱起歌词来。
到了第二段的时候,俨然变成一个喜剧。
尤其那个车震画面,我们仨笑的捶胸顿足,另两个小MM则面红耳赤不好意思。
我们以为这又一个纯情无比,兼峰回路转的励志爱情故事。
比如杜拉拉,比如庐山恋2010,比如许多把该表达的糟蹋的一塌糊涂,又把无所谓表达的演绎的无聊疲惫的电影。
而这个。
虽然是怀旧片,却是我所见过的大陆导演里拍的最棒的爱情电影。
我毫不夸张。
终于有一部爱情电影,没有让人觉得把观众当傻子一样的逗弄了。
终于有一部国产爱情电影,也可以拍摄出如此类似风景明信片一般的画面。
终于有一部爱情电影,可以有如此大手笔的电影配乐。
然而,我知道,这一切的前提,不过是投资商看好票房。
不然哪里有钱去波尔多,哪里有陈奕迅王菲小柯,哪里有这样的摄影,这样的剪辑,这样的费尽心思。
电影的商业性质远远超过电视剧。
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都是刀了拼出来的。
只是,主创真的花了心思,费了心血,里面透出了他们的诚意与感情,没有浪费那么多刀。
十二年前简陋的画面,十二年后的云朵海洋葡萄酒庄园。
我们的人生不停努力,朝着最美丽的风景。
谁不想和最爱的人一起牵手在海边散步,听海哭的声音,拼死命的笑给海听。
谁又想对着淋浴和洗衣机,跟她说,你听,这是海的声音。
谁不想为她备好玫瑰花,准备最绵长的红酒,最柔软的拖鞋和睡衣,而不是看着劣质的红色高跟鞋,开着即将报废的小破车,到灯光昏暗的小旅馆,就这样将爱情进行到底。
谁不想开着敞篷的跑车,将红酒沉在海底,等待有一天共同开启,彼此是彼此最珍藏的独家记忆,而不是哄孩子般哄着他的小情人,无力的问,她到底是哪里好,她不过是年轻而已。
我们都想像那样将爱情进行到底,结果现实往往截然相反。
多年后,他还是修车的,她嫁给了一个无赖。
他看着她歇斯底里与前夫厮打,不再是在雨里歇斯底里喊着我爱你的姑娘。
假如人生真的是这样。
又能怎么办。
这个电影让我感觉现实,然而世界却比电影还要现实好多倍。
是没有人还站在原地傻呵呵的等你。
谁会像里面那两人那么傻。
本来各自都活的不好,却还是拼命活出好的样子,拼命记得说好的约定,拼命还要在一起成为夫妻。
他们是真的彻骨铭心过的,彻骨到旁人觉得他们不在一起,都是自己人生里的缺憾。
他们是真的铭心刻骨过的,所以不管天涯海角,心里都有一个位置永久的留给对方。
然而,我们呢。
谁还在将爱进行到底。
看着里面那些素不相识的情侣说,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我们不想耍流氓。
突然一阵寒意从心里升起,直冲到脑门。
电影结束的时候。
我们还坐在位置上,直到片尾曲完全放完。
走出影厅,我对丸子说,这种电影真的不适合跟帽子来看,还好他也不愿意看这种。
丸子说,为什么呢,我还是想和包子一起来。
因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都不是对方爱情旅途的起点,因为谁也不知道我们会不会是对方的终点。
因为他不会懂我悲伤。
走出电影院。
他开车来接我,站在毛毛细雨里等了十分钟,他问,你怎么还没出来。
问来问去才知道,根本就搞错了地方。
我只好在毛毛细雨里又走了十分钟去另一个出口找他。
不想说话,也不是生气。
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
因为爱情在那个地方,还有人在那里游荡,人来人往。
不管现在遇到的是谁,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拼命活的更好而已。
心里能有一段可怀旧的记忆,心里曾经那样装过一个人,就是福气。
1.看到有人短评说第一个故事是MV,那哪是MV,是FLASH好吗?!
他们大概是想拍出《罪恶之城》那种画面感觉,可它就是个FLASH!!!
2.文总的墨镜大款造型。。。。
比杜拉拉还要糟糕10倍不止!!
3.徐静蕾演的真烂,比徐静蕾更烂的那个叫李亚鹏。
本来我看着FLASH就够难入戏了,他俩拥抱时王菲的声音响起,这是有多怪异?!
还想把我往戏外拖是吗?
4.第二个故事里,徐静蕾穿的第一条裙子是她奶奶的吗?
5.然后她换了一条火红的裙子,那是她奶奶结婚时穿的吗?
6.然后她穿着那件火红的裙子去街上买套套。。。
买套套!!!
那套套售卖机就跟运钞车一样放在人行道正中商店门口?!
7.她对着套套售卖机拳打脚踢间隙还转了一圈!!!!!!!!
8.然后我才发现大夏天的连衣裙下面穿的是一双短靴!!!!
9.文慧的EX怎么能是那样?!
徐静蕾是在自黑吗?
不说长得多帅,你们至少得找个演员来演吧!
从群众演员里抽出一个大叔就说是文慧前夫你让我怎么信服?
10.差点忘了说同学会上的伪床戏。
杨峥让文慧叫几声,我还以为她要来一段梅格瑞恩的经典表演,然后她蹦出一句“加油!
”我。。。。。。。。。。。。。。。。。。。。。。。。。。。。
11.还是想说李亚鹏太烂了,他是在读台词吗?
我感觉他脸前面有个提词器12.看了一半我还在等着这电影能不能让我真心的笑一声,然后它就成功让我笑了一次,唯一的一次,在机场人员说“没事不要制造不和谐因素!
”时13.第三个故事徐静蕾又自黑了,何洁有年轻貌美到能抢你老公吗?
不要拉低傍大款小三们的水平!
14.我很想知道一箱酒沉到海底还怎么能捞上来,而且你们竟然还告诉我是第一天学潜水的何洁下海捞上来的。。。。。
好像跟钱包掉地下捡起来那么容易似的15.杜汶泽跟李亚鹏说他求婚时唱了他会唱的唯一一首歌,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他马上要开口唱“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吗?
看来我从头到尾都没入戏。。。。。。
16.最后那个场景真是很煽情,煽情到我感觉电影里的两主角知道有摄像机对着他们,每个表情每个动作都在喊“啊爱情啊!
你们看呀!
”拜托。。。
奔四的人了能来点现实的东西吗。
不过总算从FLASH成功升级到MV了!
最后,必须吐槽下那三个故事中间穿插的一对对情侣访谈。
我真的真的很恨这招被后来的电影反反复复用,因为我很爱When Harry Met Sally这部电影。
那么既然用了就用吧,如果采访的内容能打动我也很好。
可惜大多数不仅没感动我,甚至让我有些害怕。
记得有一对快四十岁的couple说他们谈朋友谈了十八年,当时我就在电影院里倒吸一口凉气。
还有一对,男的在说什么送花的事,然后那女的马上一颗眼泪流下来,速度比李亚鹏徐静蕾快多了。。。。。
哦还有那些植入性广告,懒得吐槽了,没办法已经是中国电影的最大特色了。
看之前还想着以后有时间把电视剧再看一遍,当年的电视剧还是很喜欢的。。。
现在连电视剧都不想看了OK 吐完了可以睡觉了。
说不清楚,是不是陈奕迅和王菲声音刺激产生的催泪效应,每每当年那部电视剧的换面与12年后的场景交替浮现时,我总是控制不了我的泪腺。
12年前,离现在已经太远,生肖也已轮回了一番,已经记不清楚当年有没有看过一部叫做《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视剧,更记不得他们之间有过的爱情。
然而当画面开始播放,生活继续上演时,有些事情,已经被抛诸脑后。
12年的变迁已经摧毁了脑海里大量的记忆,物是人非,或者物非人非,那么,但总有一些记忆,能停留在12年前,永远地停滞不前,永远地刻在那个过去。
有人说这部电影就是三个MV。
这其实是对精致画面的肯定,也是对电影故事内容的否定。
看罢电影,却总觉得,其实张一白导演想要表达的,远没有MV所能表达的那么肤浅。
第一段里,我们相恋结婚,却再也找不到最初的激情。
我们感受得到心底自己的那份爱,但无从表达。
时间洗刷,我们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激情和浪漫,有一天,爱情变得麻木了。
第二段里,相爱的没有在一起。
我们再普通再平凡不过,或过着争执不断重重困难的生活,或过着毫无激情麻木不仁的生活。
有一天我们重聚,往昔的回忆被勾起,然后,过把瘾就死。
第三段里,爱情依然还在,我爱着你,我远远地爱着你。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但我依然能爱着你,我不知道爱情能不能进行到底,但我愿意把爱情进行到底。
我愿意。
爱情的意义很深刻,但时间的作用比爱情更大。
十二年后,一对普通的、初恋男女的爱情故事,结局总不可能那么单一。
电影展现了无限种可能性,哪怕有一段是晦涩的模仿《超市夜未眠》的意识流的故作浪漫的天马行空的,哪有有一段是太过体现法国浪漫色彩浪漫情怀,总归,每一个故事,都有它深刻的地方。
然而我只喜欢第二个故事。
,揭掉了现实的伤疤。
我只喜欢电影的第二段,关于毕业之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回忆的故事。
我清晰地记得我们当时的那些故事、那些小细节,我随着你翻过了那堵铁门,我与你在酒吧里大闹着在你手上写下了些什么话语,我们的初吻、我们约会的地方,那时候无忧无虑,我们只需要谈爱情,于是那时候的爱情能更纯粹,更真挚。
我记得再清楚不过,因为我知道,我只能回忆,这些爱情,只能在那个时候发生,随着那个时候的过去,永远地变成我的记忆。
有一天,我们又再相遇。
我们仍然是那个我们,我们的容颜不再年轻,但我们仍是那个轻易能认出的模样;我们的心态不再年轻,但我们仍愿意在对方面前装上厚厚的伪装。
我们仍然是那个我们,愿意拾起旧爱,拾起旧爱的回忆,在现实中继续饰演着我们的我们。
是的,我们都愿意相信最初的美好,爱情最初的模样。
哪怕生活总有让人不愉悦的地方,我喜欢用回忆当作逃避的理由,告诉自己如果当初不是那样,也许现在也不会这样。
靠着这样的理由,我过着平淡而乏味的生活,心中怀揣着我们最初的激情、最初的爱情。
有一天,我们再相遇,我们仍然是那个我们,我们心中仍然怀揣着当年的爱情,过期的爱情。
我们轰轰烈烈想要继续,但我们都知道这份爱情经不过时间的摧残,我们只是把它们保存在了冷冻库,它们没有办法回到现实,它们只能供给观赏。
我记得再清楚不过,因为我总在回忆总在想起。
然而有一天,有人问起我们两人,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回答却没有能够统一。
我想,也许,我记起的,只是我们的回忆。
所以,我喜欢第二个故事,因为它终于鼓足勇气,捅破了记忆的美好,终于,我回到了现实,继续安分守己。
王菲和陈奕迅的合唱,真的是上乘之作,不可错过!
希望变成了失望,太扯淡了。现在人是怎么了,非要把美好,哪怕是记忆中的美好全给你倒腾出来然后毁掉否则就不消停。为了贴近生活和现实?那就看邻居大妈好了。
“我们都不是过去的我们了,还能怎么样?还想怎么样?”当电影开场,主题曲一播;当一次次切换到曾经的电视版画面;当一次又一次听到熟悉的台词的时候,只会感觉头皮发麻、鼻尖陡然发酸,脑中回想的都是那些一去不复返的青葱岁月。那些感动我们的其实不是电影本身,是那些过往的情结。★★★☆
10年后赵宝刚把《奋斗》拍成电影,当又一代人回首往事的时候,青春这卷卫生纸早已匆走...
我就不该看爱情片
不是电影本身的好坏..是给渐渐老去的我们..不知不觉中少了少年的懵懂多了分怀念..开始怀念最初的单纯的美好..如果还在一样的地方一样的人会再有一样的心情了么..越来越觉得时间真的毫不留情的带走了所有我在意的东西只留下记忆让我不断地还念着..5星全给歌了..
命运也许会不同,爱情却在
表现平平。
蛋疼
无聊。一颗星给陈奕迅的等你爱我。
所有的物是人非,80后的集体回忆。
沒看過電視劇,但是絕對是標準的張一白風格~從《開往春天的地鐵》開始迷張一白。不過張導敢情是暗戀徐大媽嗎,御用班底=。=
烂片,第一段无比做作而俗气的中年中产阶级装修和生活,还有那无比脑残非主流的渲染彩色滤镜差点把我逼出电影院。第二段不错,是因为有N多我认识的外景地和大量电视剧闪回。第三段是法国波尔多旅游宣传片和红酒广告,恩。两颗星送给陈奕迅和王菲。
最喜欢第三个。是真实的遗憾。
片子拍的还是挺有新意的 最喜欢第二个故事,人间烟火
本来还不想说,但我必须说,狗屎一样的无耻龌龊到极致的电影,不对,没有资格称之为电影……
就还好吧!
老婆和俺刚看完此片。很好,很不错。从上大学起,我们认识已有14年了,女儿如今快5岁了。日子或平淡,或波澜,但俺们相信,能够将爱情进行到底!
我想这部电影也许只要第二段就可以
王菲说“走下去靠的是爱,不只是爱情”。生活是粗糙平淡的,因其粗糙故以爱互补,因其平淡故因爱长久。尽管最好不要寄望曾经“我爱你”的回忆可以战胜另一个人因“在一起”而留在她身上的痕迹,但“将爱”因脆弱和诚实而美好,我们始终没有牵手看海,可潮水的咏叹温柔地共鸣在世界各地。
看完《将爱》,无比感动,最喜欢第三个故事,第二个却最悲伤~有时候并不是故事越凄惨越精彩,完美中包容着遗憾才是最棒的。等你爱我的这些年,你都干嘛去了?今夜北京又下雪了,明天会是个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