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在命運之海漂浮的,每一個你我」钮承泽,这一票,干得不错。
能砸钱拍历史剧的导演都是好导演,因为他们想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
而《军中乐园》最打动我的是,他把历史的聚光灯打在了最平凡的人身上——那个去金门服役的少年,那个被迫加入国军的硬汉,那些弹吉他、私奔、虚情假意的姑娘……以前看过《宋家王朝》,什么恢弘的历史都不过是几大家族间的轮番赌注。
那是部好电影,但只演绎了一部分。
那么,《军中乐园》是之后的另一部分。
所有迷雾重重的时代,都有一群浮浮沉沉的人,他们要像游到对岸一样奋力生活。
那里,经不起背叛。
浙江人总会为蒋介石不值,像江东之于项羽。
可他输了的结果,却是让千千万万无辜的人去承受。
毛泽东赢了的苦难,也散播于大好河山的每一寸。
什么意识形态,都是他们的利欲熏心。
越伟大,越肮脏。
军人,圣洁混合着戏谑,是一个无可定义的词。
但“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毕竟,他们,是最最活过的那群人。
最后的三张黑白照片,我很喜欢。
那便是理想,与现实相反的另一面。
愿他们活在照片里,不再苦难。
那一天,钮承泽骑脚踏车来学校,说——他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不知道这部电影无法在大陆上映是不是一种侥幸,反正我是好多次哭到抽泣。
很难想象,如果在电影院里也是这般田地的自己。
你指指夜空的星,我说那是对岸的,不是我们的。
海如人生,要我怎么横渡。
请留意耳边的风,伸手抓住吧。
他可能属于我们,也可能很快溜走。
老张没有选择,走到村口却被拉了壮丁。
从此梦里不知身是客。
其实他内心也知道,这片海峡只有鸟儿和子弹才飞的过去。
小宝也没有选择。
以为坚守承诺却被承诺的对象抛弃,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当兵为什么要在这个孤岛上坚持。
这是被命运欺骗了,所有人都没有选择。
到头来只有这个时代做着反攻大陆的梦。
隔着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最让人忘不掉的却是浓浓的乡愁。
那是望了一辈子也回不去的对岸,那是我们明知道没有结果却也义无反顾共同的命运。
五星的题材,五星的美术、音乐和布景,三星五星混杂的演员,只有三星的剧本对白。
导演选得题材的私心很棒,是段不能跳过的历史。
给金门的那边一个镜头,总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了窄窄的海峡上遥远的间隔。
关注到热手的女性问题,总会讨喜,可是对待性的问题总给人感觉不够深刻,一乐而已。
技术满分不提,细节处处到位。
演员水平新老参差不齐也是难免,但选角还是让人满意。
主角是叙述者,无性格无人生无喜乐,阮经天也不再发挥,按部就班,不温不喜,无彩无过。
两个女配也是,只用了一半的力气而已。
至于近来方言戏上瘾的陈建斌,确实做到极致,但语言这个事情,彻底的道地还是比较难,听来一乐也不错。
镜头比较啰嗦,对白又捉襟见肘,所以有点驴头马嘴的感觉,但到底不影响快进观看。
最后,很高兴能从海峡的那边重新听到这样的声音。
岛人眼光的局限和客乡者的漂泊,从大陆这边看去,总有点令人心疼。
1 这部影片无意也从来没有将焦点集中于“军中乐园”中的女性,只是男性视角对军中女性的美化想象,苦难和血泪被消解,是披着军 女支 外衣的“爱情”片,片尾“献给 我的外公与父亲”更是让我觉得讽刺且好笑。
这令我反感。
2 夜晚寻找昙花时那段的ppt音效让人出戏。
并且,这部电影的音乐将人引入煽情的深渊,用力过猛的结果就是略显尴尬。
3 两岸关系和思乡等主题没立住,全靠演员一味地抒情只会令人物愈加单薄,以至于我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就感到索然无味。
4 唯一让我动容的是男女主欲发生关系时,男主角突然止住动作仓皇逃走,撂下了一句“这是要留给……”,我想女主角在这一刻是绝望的,被自己爱的人嫌弃甚至隐隐透出的歧视刺痛人心,个人认为电影的高光就这么一瞬。
ps.胸贴那个穿帮了。。。
这电影的题材挺敏感的,斩获金马最佳男配女配以及多项提名,也算是成功。
人物塑造的太精彩了,老张的性格特点被陈建斌近乎完美的演绎出来了。
从每个表情和动作都透着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直爽,天真,善良,自卑,偏激。
万茜也是风情,怎么看怎么美。
各种小细节也是加分点,比如男主走后八三夭的女人朝他挥手时拿着万茜给他的万花筒。
最后三张黑白照耐人寻味。
2014年9月26日19:20分,我开始看《军中乐园》。
那是我来到台北的第16天。
我们都是数着回家的日子。
台北是个很好的地方,看不清面目呼啸而过的机车爱人,欢喜敞怀善意盈目的芸然岛民,情到深处的街头孤独艺人,365天热气腾腾的各大夜市.......热闹的巷路,逼仄繁华无垢都不足以形容它。
台北真的是个好地方。
台湾是个很好的地方,我喜欢叫它“福尔摩沙”,美丽的岛屿。
在这个名字里,你可以听到,暮色匆匆的地铁气血奔腾,早班小火车挤满了黑裙子白衬衫和便利店格格不入的苍白食材,乡愁文艺随年月老去逐见风情,连带着她的山川河流如生灵骨肉组成一张美丽的脸。
台湾真是福尔摩沙的福尔摩沙。
在一个这么好的地方,我依旧会想家。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地方,除了家以外的地方都叫远方。
一.明月皎皎,胡不归今夜明月何皎皎,依旧揽衣起徘徊。
只是追花逐日少年人,虽言云乐客乡行,满怀不如早旋归。
有一天朋友聚会在讨论:你会不会爱上台湾?
我们一帮“外省人”聊得热火朝天。
有人花痴到地方上:当然爱,随便走走都可以撞见明星,台男说话温柔到作为女人我欲羞愧而死,shopping又方便!
谁会不爱!
有人发激进主义的赌誓:这一世我都不会爱上它。
Never!
大是大非上立场不太一样,有时让人分不清友善和礼貌,你们不要被蒙蔽昏了脑袋才好!
我说:如果有一天,我在台湾有个家。
我会爱上他。
大家都纷纷给差评:吓!
你想在150天里面找个家?
痴人呀,说梦吧?
偶像剧迷失了吧朋友?
当我看到《军中乐园》里,陈建斌饰演的老兵说:俺想退伍和阿娇结婚,在台湾开个饺子馆。
突然有一种,从心窝子里掏出来的心被放在烧红的刀子上刮了几刮的惨痛。
前调是炙人的温暖,主味是捶心的无望憧憬。
你看,这颗心还会“滋滋”地冒烟,或许它曾经是真的温暖着。
或许老张最后真的可以娶到阿娇,生两个孩子,每天擀面剁馅包饺子,在昏暗的地窖和唯一的老乡喝喝酒小赌几把,傍晚借着夕阳在院子里摆张小桌炒盘小菜唱几句山东的民歌给老婆孩子听。
然后院子里溢出老张式开怀粗犷的大笑。
我们的思念是明月皎皎的云乐,是缓缓归矣的心绪,而对于被迫离家的老张们是式微,式微,胡不归的无望和愤怒。
陈建斌教材式的表演可以说是赋予角色更深的灵魂,当你看到一个故事你不会想到这个角色应该让陈建斌来演,他不是一个有鲜明特色或者无可取代长相的演员。
但是当他演过一个故事以后,他人物表演的张力,观众绝对会笃定相信这个角色非他不可,整个故事开始围着他的角色转。
你会觉得“老张就应该是这样的”,甚至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
后来看采访时钮承泽导演说:“陈老师从来不试戏,一来剧组就上手,但是总能给人惊喜和享受。
”有一场,陈建斌和阮经天对戏在山坡上回忆童年,陈建斌突然爆出的粗话和对母亲思念的呼喊,那个不善于表达压抑多年的感情有层次的爆发出来,愤恨不甘无奈哽咽脆弱流泪的糙汉子让对戏观戏的演员和导演都哭成一团。
10月1日晚新鲜出炉的金马奖名单中,老张的角色也入围了最佳男配角。
我总也想到《廊桥遗梦》中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没有前无古人的美艳,却有后无来者的角色塑造力。
抛开故事和背景,关注角色和艺术,相信老张会走进越来越多人的心。
1949年,那天的夕阳和今天昨天一样,圆而饱满像母亲在烟火中煎的荷包蛋黄,摇摇欲坠的光芒仿佛随时都会泻下来。
好像前天我去淡水情人桥看到夕阳被盛放在江面上那刻,一对刚刚下捷运的学生情侣牵着手从我身边掠过。
男孩回过头说:真好,刚刚赶上这个日落,一定来得及回去吃饭。
二.老张,梦里不知身是客1949年,那天的夕阳和今天昨天的一样。
俺娘的饺子还在锅里煮着。
你问我怎么知道?
饺子出来久了会粘,俺娘不会让俺和俺爹吃冷饺子的。
俺刚刚偷偷去看了隔壁村放羊的姑娘,圆咕噜眼睛真大,像两汪漆黑漆黑的湖水阿!
两个时兴的羊角辫用红头绳绑着。
回头要偷偷摸两只娘的红头绳给她,就偷偷绑着羊的角上,她往后便知是俺张建国了。
她每天都在这个时候赶羊下坡,偶尔回头看看太阳老儿。
俺不懂这有什么好看的,哪天的太阳不是这个模样?
咸蛋黄似的不如包到俺娘的饺子里,对了,回去俺要问俺娘多学几种饺子包法以后擀给她吃。
太阳落了半,在俺家的湖边一定还是完整的太阳,因为水里的倒影总是能以假乱真,残缺看起来也好像团圆一样。
俺跟着她的脚步下山,路上青草丰沛得踩的出汁儿来。
突然斜刺里树林里走出一队穿着一样服装的男人,沿路推搡着前进。
领队的人摸了我几把一手拉过俺推入他们的队伍,俺就是一只坠入蜘蛛网的苍蝇,怎么扭动反抗都没了用处。
我三番回头,看到俺家烟筒子了,看到放羊姑娘的羊群了,看到太阳收尽它的余晖了,看到月亮的脸了。
俺娘的饺子已经冷了,我再也没吃到过。
俺娘给我纳的新鞋子被夜里的露水沾湿浸破,我再也没穿过。
我被国民军队带来台湾,我再也没回过家。
因为听说台湾兵种里海龙可以奖励回家,二十年后,我自愿成为了一名资深海龙。
在与厦门隔水相望的金门岛,我们十万国军驻扎在这一岛一“世界”里,所有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个小岛上。
海龙作为一只特殊“蛙人”部队,训练量被他们说成魔鬼,一天下来全身里外都不是自己的。
新兵菜鸟在我手里也和牲口无异,牙口骨骼好的好操练,差点的多操练而已。
一个从来没吃到过苹果的人,是没有苹果施予别人的。
所以在我手下的新兵也从来没有得到过怜悯,他们私底下叫我“魔鬼老张”。
这一年来了个新兵叫 罗保台。
下水演习的时候,在水中连方向都分不清,妈的差点没游到对岸去!
海龙这样的精英先驱队伍容不下他。
又因为他家世干净爹娘都是老师,又为女友守着童子身。
组织上认为靠得住,我们集体决定将他调到'831特约茶室'。
我日思夜想的姑娘也在831,那是特供军妓公娼工作的地方。
她叫阿娇,我每次只点她的牌子。
别人要她是因为她漂亮,因为她年轻而饱满的身体。
我不一样。
我告诉她我爹包的饺子可香了,她说她这辈子从没吃过饺子,她说她只记得亲爹亲哥哥都碰过她。
我没念过书不识字,她说她也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和我的名字。
那天,我当掉我赢来的表买了手镯给她,她问我:你会娶我吗?
我翻身而起,穿上为她而脱的裤子抱住她,穿上裤子我依然想抱她。
她想有个家,我只知道她和放羊的姑娘一样需要有人疼她爱她。
此后,我不愿再让她接客,她说她有了孩子,我愿当这人尽可夫的女人唯一的丈夫。
我想退伍,在台湾开一家饺子馆。
从前生命里只知当好海龙早日归乡。
今天不一样,我有了她和孩子,孝道或许此生不能还,放羊的姑娘或许已经嫁人,我想到每天能看到她和孩子吃着饺子对我笑,我梦里都会笑醒过来。
因为阿娇,二十年的远方变成家,我爱上这个远方。
在老乡的婚礼上我当伴郎,看着老乡和他老婆拥抱,我使劲拍掌,我比他们都高兴,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我不会写字,但是那天我想写一封信给俺娘:吾娘如晤,多年亏欠的孝道不知何时能还。
儿在此一切安好,俺终于要娶妻了。
不知前些年许配给俺的放羊姑娘嫁人了没有,如果还没有,和她说,俺对不起她,不用等俺赶紧嫁人吧。
这封信我一定要让罗保台帮我写好,请他那有门道的叔叔帮我带回家乡。
若这件事成了,我让这小子给我当伴郎。
「軍中樂園」果然是值得熬夜看完的電影。
一道淺淺的海峽,最短處,1800米。
這頭是台灣,那頭是大陸。
新兵不堪折磨,帶著心儀的軍妓偷偷逃跑。
不知道游過這一道海峽,彼岸是否真的有自由和希望?
不得而知。
全片最溫情的時刻莫過於小寶與妮妮為了看曇花一現牽手跑進黑夜裏的草叢,螢火蟲飛舞這一台灣特色自是少不免,在全片壓抑的基調下這一幕幸福得心酸。
自然,鈕承澤怎麽會讓你這麽好過。
緊接著便是從軍妓身上找回憶卻偏偏被背叛的外省老兵。
一句你們這些外省仔一輩子也回不去了從最心愛的人口中說出,怎能不怒怎麽不哭…不知道是不是這一句,也讓他徹底醒過來,她終究不是她。
小寶最後也沒有和妮妮發生床上關係,因為那是要留給將來的…從女性角度出發,我好像體會到了妮妮那一刻的錯愕而後失望。
不是因他不願意與自己做,而是這句話好像擊碎了她心底僅存的最後一絲希望。
所以啊,全片還是濃濃的男性主義色彩,鈕承澤最擅長這種…當過妓女了所以活該一輩子不被人疼愛?
因為殺夫而當軍妓減刑也一定不能成為憲兵將來的妻子?
看得我好難受。
…到最後守義的出生,主任那一句忘記八三夭找個好女孩,好歹還是給全片畫了個溫暖的句號。
最後的最後那些黑白照片,也就只能美好地存在於這一代人的心裡了吧。
………ps阮經天演技是還不錯啦,不過有事沒事皺眉頭這個習慣能不能改一下。
陳意涵還是一貫傻白甜,除了大露背並沒有覺得有多出格,不過她也不需要,就這樣已經夠討好。
萬茜確實很好地演繹了她的角色應有的特質,任誰看了都忍不住想走近再多看幾眼。
陳建斌確實是全戲演技擔當…老戲骨,沒話說。
一句話總結,值得推薦。
依舊是那樣,台灣電影,小而美,總有很多細節成就美的地方,耐心看下去,引人入勝,值得回味。
據說在大陸是禁片?
拜託,單是片子里出現的牆壁上標語已經夠禁一萬遍,不禁才怪咧。
發現居然是華誼兄弟出品我也是蠻意外的。
另外剪輯指導是侯孝賢,於是乎,全片便彷彿也帶著點戀戀風塵的意味。
2023-10-29 08:47剧情基本都能猜中,情态进展恰当基本无漏洞,但起承转合还是痕迹重了丁点?
几位次要主角选角非常准,有意外出色的表现,过江龙见识什么是专业演员合格线(和“红”、“顶级”的区别),如此包围下第一主角实在相形见绌,尽管本已定位要身型要画面,演技过得去即可,唯一文戏还是露了底(其余细节则全程不爽看下来,只当是交代剧情),当然关键一场有交功课,二人动作戏短短几秒表演和拍摄剪辑都交代清楚言简意赅(剧组值得肯定)。
配乐收音和这场戏一样清晰,道具线索环环相扣构思执行精细,放进调节的冷幽默不少有凑效。
选题可能出于历史和话题性,中间观影体验是监狱式公路片遇人生(小地见识远方不同的生活和抱负,各式规则和生存方式在此时此地如此直接生猛,极端环境下生命迸发出远超日常接触所能想象的能量,也把生命命运引领到完全不同的走向),大时代中短短几十年的人命也如蝼蚁,特殊环境小地少年个人成长视觉也传奇。
布景/场景/环境/规则等还原未能考究,仅见识,观片看来彼时彼地确有其独到之义(人类学标本价值)。
题材视角说不上多大启发,但导演指导表演幕后本片是完成度颇高技艺给足的,也见到尝试兼顾时代意义(初心)及回归商业大众情感叙事(可观性)的努力,后段主走个人感情线,初心立意最后也没能肆意放开,略略可惜(导致分数在3/4之间徘徊)。
片末又遇侯导——台湾/海峡历史还有影人努力否?
还可再见志叔。
“昙花一年只开一次,错过就没了。
”这是电影《军中乐园》里的侍应生妮妮对小宝说的。
然后就让小宝带她去看,接下来出现了电影里最美的一幕(个人认为)——月光下妮妮拉着小宝的手,两人跑出宵禁的军中乐园,然后穿过漫长的地下坑道,来到一大片的高粱地里。
他们在高粱地里奔跑时,千千万万只萤火虫从高粱中升起来、飞舞、发光,把彼此的笑容照亮。
他们边跑边笑,肆意喊和叫,仿佛要把夜晚笑成黎明,要将身后的那个“乐园”永远抛之脑后。
终于,当他们穿过夜色狂奔到那朵昙花面前,正准备屏息凝神看一眼它时,发现昙花已经谢了。
空气突然凝住了,只剩下来时奔跑后的喘息声。
两人默然,松开了手,清冷的月光打在妮妮的侧脸上,神色黯然。
而后妮妮转身,轻轻在小宝额头上吻了一下。
两人相视,一笑释然,便离开了。
这一幕里有太多属于金门的元素:国共抗战时期炮轰金门留下的地下坑道;成片成片的高粱地以及让人联想起的闻名世界的金门高粱酒;月光下历经岁月沧桑的古厝村落……最具时代烙印的是那座尘封在历史中的军中乐园。
1951年,国民党军方为解决数十万大军的生理需求,成立了军中特约茶室,又称军中乐园。
据说因为金门首例特约茶室启用时使用的电话分机号为831,且因金门驻兵最多,令此茶室最为出名,大家便俗称此类场所为“八三幺”。
军中特约茶室的侍应生一般有两类:招募而来的贫苦人家的女孩子;或者一些女囚(电影里妮妮就是这一类)。
她们服务的对象是军中的军官及士兵们,不同位阶的军人有对应等级的侍应生。
士兵们需要购买门票(称为娱乐票),且每次“消费”有时长限制,而报酬侍应生需要和军方分帐。
这种特殊存在的军中特约茶室一直到1990年才被取消,前后持续了40余年。
时间的波涛渐渐湮没了历史的真相,也逐渐露出了面目狰狞的人性之恶。
或许当时满怀“光复”理想的蒋氏和万千等待“反攻”回来与家人团聚的国民党士兵们真的以为军中乐园只是一个非常短暂而轻微的苦楚下暂时的安慰,没想到这样的安慰会像毒品一样慢慢侵蚀他们的身体、思想和意志,到最后竟成了生命里永远的遗憾和心里最痛苦的根源。
电影里的张士官长就是那个时代下大陆国民党士兵的缩影,母亲一针一线纳的鞋底、落日炊烟中飘出的饺子香味儿、邻家牧羊少女淳朴的笑容,这些都只能出现在午夜梦回故土的情景中。
年复一年,终于消磨了所有的梦,于是开始另一个重建现实家园的梦。
此时,过去热血奋战时的威武与骄傲、当下对岁月静好的期盼和努力,都在一句“外省仔,你们永远回不去了!
”走向了终点。
是的,和张士官长一样的万千士兵都知道自己是“外省人”,也明白或许真的永远回不去了,可是支撑他们生存下去的最后一个幻想不能被戳破,否则他们就真的幻灭了。
回到萤火虫照耀下那两张年轻的面孔,时代似乎没有把生存与毁灭这样的大命题写在他们身上,却把屡不清看不明的人性之网套在他们身上。
刚到军中乐园的小宝会因为女朋友的一封分手信而痛哭流涕,会因一句没有兑现意义的承诺而坚持自己,会因同情侍应生去傻傻劝架而流血受伤,会因热心想帮助士官长而编织善意的谎言……当他目睹和亲身经历了历史是怎样荒谬而平常地发生后,他也变成了会用看似合理的手段保护自己、会适应原来根本无法理解的环境、会用短暂的快乐和刺激麻痹自己的人。
而妮妮似乎一直没变,一直以那种不真实、缥缈的状态而存在。
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离这个那个时代很远、离身边的人很远。
她所代表的那种美好的理想带给小宝的有猜疑、有失望、有心动、有成长。
在妮妮离开前夜,他们有着最亲密的一次彼此敞开,那个年少懵懂的小宝也在此刻成熟,他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都与妮妮密不可分,可以说妮妮就是他生命这个阶段最为关键的启蒙者,可是就是在“千钧一发”的高潮时刻,小宝用妮妮的话颠覆了这个“神话”——因为妮妮曾经对他说过:“承诺是给自己的,不是为了谁,做不做得到都是自己负责,跟那个对象无关。
”也正是这种颠覆,维护了他们各自的美好,这种美好并不完美,遗憾才是美好得以持久的永恒动力。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次看昙花,昙花一年只开一次,他们终究错过了。
电影的最后出现了妮妮带着孩子和小宝的合影,这是导演留给观众的自主权,或许后来小宝只是以旧友的身份出现在妮妮的世界里,又或许他们补足了离别前夕那个美好的遗憾……“因时代而生,因时代而止”是《军中乐园》的命运,拨开历史的迷雾、揭开人性的面纱后才发现军中并没有乐园,所谓的“乐园”不过是人在最无助的时候为自己开垦的一块生存地,本来以为在其上会燃起一束光,到最后才发现,那不过是时代的灰烬,而已。
这也不过是亚当和夏娃离开伊甸园以后,人类不断寻找和开垦的一个个“乐园”之一。
主题太大了,一边是男人的,政治的,时代的暴力,一边是女人的,家庭的,性的暴力。
炮火轰鸣下的呻吟。
更有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要融进去。
《军中乐园》。
钮承泽拍的东西,成不了杰作,更不要想大师之作。
没有那种深沉的东西,软得很。
那个陈建斌回忆儿时段落。
没有任何必要插入一个回忆镜头。
这种老兵的回忆没有必要具象化说清楚,反正都知道是辗转流离身不由己过来的。
一具体就削弱了想象空间。
陈建斌饰演的老兵和阮经天的新兵之间对手戏不够,没有二人怎么从魔鬼教练的虐待到双方能够互相体谅,阮能够理解老兵的思乡之情之发展过程。
老兵身上的情绪应该是很复杂的,不仅仅是对被强征入伍的愤恨,而且应该有经年军旅生活,已经是个兵油子的身份认同。
是一种纠结的情绪钮承泽拍的《军中乐园》就像湾湾小男女们热衷“打卡”的那些个岛内小情调景点,透着一股子软性的,娘炮气的,假惺惺的,肤浅的,消费主义色彩的,气质。
浪漫的英语歌曲一响起,我就明白了。
钮承泽拍的是一个“金门《军中乐园》831茶室怀旧旅游项目”概念宣传片。
钮承泽把他所知的那些个金门元素,一股脑子都塞进去。
和剧情割裂,做不到有机结合,没有生命,浮于表面。
十分反感阮经天一副圣母弱鸡相。
作为一个当兵的,或许道德要求比较高,但是同情失足女子,不应该是一副现代少爷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应该是看在眼里,默默承受,内心斗争,逮着机会再做一些利她之事。
浅薄表现王柏杰受军中同袍暴力,也表现得不好。
战友之所以施暴,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压抑扭曲的环境里,才产生出非人的性格。
不能只在王的话语中体现,然后就是夜间殴打。
应该表现所有人如何在暗无天日的隧道里劳苦,才能给这种暴力找到由头。
这个段落完全可以和阮在831目睹的残酷搞一个交叉蒙太奇表现。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阮经天和那位侍应生做爱的情节,要放在女友寄来分手信之前?
巨大败笔!
完全不符合电影一贯套路!
应该是阮经天苦苦守护贞操期待献给女友,同时目睹了茶室的残酷,还和那位侍应生有了一定感情积淀。
但是女友却寄来了分手信,他悲痛之余找侍应生安慰,发展成做爱。
这样才对啊!!!!!
阮经天带着万茜去理发店,万茜解开手铐后自己去打电话,阮经天找不到她,后来寻到。
寻到之后万茜应该有一句台词,擦干泪告诉阮经天,我不会跑的,跑到哪儿去呢?
凸显她作为一个服刑犯人,有孩子的人,戒严时代的人的跑无可跑。
妓女的各种形象,除了有欺骗男人的,被男人欺骗但是心依然存在幻想的,现实的或者理想主义的人,还缺一种人,就是完全不痛苦,或者痛苦很少的,傻大姐似的,没啥理想腿一叉比干农活好的女人。
有这种人整体形象就更加丰满。
万茜和陈意涵都有自身遭遇的独白,显示出导演的无力。
不应该有这种人物独白,可以只言片语,意在画先,从动作和行为中表现。
自己说出来就弱了。
万茜和阮经天的关系不应该是浪漫小儿女一对儿,应该是姐姐和弟弟姐弟恋的关系。
阮经天知人事赖于万茜,万茜从阮经天身上获得一些男性的安慰,不至于对男性全然失望。
第一次亲吻,应该是阮埋在万的胸脯里,有那么一种感觉的。
钮承泽很娘,老喜欢搞一些娘希匹的拉手手小特效。
草莓兵之恋。
陈意涵刺激陈建斌那里无的放矢,让人看得莫名其妙。
意思就是陈就是被男人伤害,对男人恨之入骨没了心,有意刺激老兵回不去的底线,找死的女人就对了,这样难以让人同情她。
我觉得应该加强一些,她其实是厌恶自己,有一种绝望的态度,要用玩弄男人来惩罚男人和自己。
方法除了前面铺垫,还有最后陈意涵被掐死的时候,要给表情特写,从一开始的挣扎和不甘,慢慢留下两行热泪,那种好莱坞恶人死前都必须死的很凄美很善的桥段,最后死的像是解脱。
方为有力。
陈建斌回忆段落和幻想段落必须全部不要。
蒋公到金门视察,不应该给任何面部镜头,只应该在阮经天的视角里,给一个远景中的背影。
或者根本就不能要,就是喇叭广播仅此而已。
非要凑个蒋公,就和凑个邓丽君一样无聊。
摇臂俯视下降镜头,那么清楚地蒋公完全是错误的。
结尾处黑白照片,黑白幻想段落,谢谢这个献给那个,配乐怀旧诗朗诵。
够了
一流的题材,二流的剧本,三流的叙事。视角在历史长卷上豁开了一道口子,也试图在荒冢里掘起另一座《无言的山丘》。但并不欣赏这种直白和露骨的抒情叙事,一样的流民和他乡,疼是生生挤出来的,痛是活活揪出来的。从根本上对悲剧缺乏深度的解析和呈现。
故事本身挺有看头,但是钮导太热衷抒情,有点情绪都要用写信、说话或者浪漫镜头表现出来,结果观众反而没想法了。
《国民党反攻大陆预备军和慰安妇的故事》隔海不得归的大陆老兵,身世不由己的女侍应生,外省人与本省人的交织辛酸史。台湾和大陆演员都很豁的出去。与其说军中乐园,不如说军中悲歌。
看看。
因时代而生,因时代而止。
荷尔蒙包装地摊文学,学艺谋调色安红当妈。
Death in chess
难得华语电影把各种方言口音弄好了,后期配的吧? 两军相对广播喊话,跟朝鲜半岛一模一样,确实很适合釜山电影节开幕。 反攻大陆的梦下面肮脏的军中生活啊..这种片子大陆肯定没法过审了,然而是个好片子。
我们开始在信中撒谎,抱团取暖,举杯痛饮,相遇又别离,生来又死去,遥望着无望的未来,去往那故去的故乡。
看完只想看陈建斌的[一个勺子]。
时代的洪流下每个人身不由己,都是渺小的,结尾虽然很好,但依然笼罩着悲情,这段故事敢于揭露,正视历史需要勇气,美好的结局算是黑夜中一颗璀璨的星星,至少 让人长舒一口气。
别离愁绪漫然其中。
1.在这个冷战体制、这个奉化王朝之下,最终每个人都坏掉了。2.想讲的东西太多,结构松散,但演员表现均佳(即使是阮经天),陈建斌一整个影帝格!3.这个题材只要不搞砸就会是好片,但我很讶异钮承泽居然没搞砸,一定是侯孝贤帮他的。
台軍黑歷史
万茜太有味道了。
这电影没有陈建斌是不行的。故事其实挺好,但总差了那么点儿劲儿。
湾湾的军事题材,大尺度皮皮戏,几乎肉搏
豆导良心。尽管还是借历史之名的小情怀,但世界没有小情怀大概会崩塌吧。
作为特殊年代特殊故事的一部分,有一些可使人叹惋之处。但妓女与嫖客那点事,纵使放在军营中,也不过就是一点风流韵事,无法支撑起一个大格局。作为一个群像式的作品,缺少强大的精神联系,就无法融合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
質感好綿長好小清新 幾個偶像主演的演技我也是醉了 豆導審美很有限啊